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描寫京劇的高中作文

描寫京劇的高中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5 00:23:32

㈠ 關於京劇戲迷的作文大全

說起京劇呀!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因為我奶奶就是一名京劇戲迷,我從小就內是聽著奶奶的戲長大的。所容以我也會唱幾段。比如說:《穆桂英掛帥》,《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和《貴妃醉酒》等等。
我覺得京劇是一門很好的戲曲。因為台上演員的唱念做打,是那麼的字正腔圓,演員的眉目傳情,是那麼的活靈活現。那一招一式,那舞姿翩翩,還有那曲調的委婉動聽。是那麼的讓觀眾過目難忘。演員的服飾也特別好看,五顏六色的。女演員的扮相也非常漂亮,光彩照人,我很喜歡。
我和奶奶學過好幾段戲。我總結了一個經驗,那就是唱戲是用氣唱的,並不是喊的。而且唱戲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俗話說得好: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唱京劇除了天賦,還要勤奮。要打好基礎,還要勤學苦練。
京劇是我們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她。所以我以後也想和奶奶一樣,成為一名京劇戲迷。
嗚嗚嗚,為了樓主這篇作文糖糖打了30多分鍾的字,望採納嗚嗚嗚

㈡ 關於京劇的作文

京劇藝術誕生二百多年以來,在燕趙大地上經歷了發展繁榮的過程。從傳統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農夫漁樵、神仙鬼怪的古老故事,到《節振國》、《八一風暴》、《戰洪圖》以及《沙家浜》、《紅燈記》、《平原作戰》等歌頌當代英豪動人事跡的現代京劇,京劇這門古老又年輕的藝術,在燕趙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精彩華章。
源遠流長的國粹藝術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宗八旬萬壽,江南徽班沿水道、陸道進京,參加慶祝活動。途經河北,演於水陸碼頭,隨即將二簧帶入河北境內。此後皮簧逐漸在京、津、河北一帶流行。同治年間,河北鄉間出現皮簧子弟會,從同治到光緒年間,有許多河北梆子演員兼習皮簧,皮簧藉助梆子的勢力流向河北民間,光緒十七年(1891年),田際雲的王成班首倡了梆子和皮簧「兩下鍋」的演出方式,許多戲班爭相效法。從此皮簧腔大量流入河北各地。
建國初期,京劇在河北境內的專業劇團數量已達五十多個,省直和各地市都有京劇團。1953年後,京劇不再與其他劇種合演。1966年以後,河北省京劇院、唐山市京劇團和張家口市京劇團都在全國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十年動亂」期間,一些地方戲劇團,迫於形勢紛紛改習京劇,但所演劇目僅有八出樣板戲。然而業余京劇團和票社卻遍布全省城鄉。
京劇傳入河北後,對河北地方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京劇的劇目、化妝、服裝、表演程式、音樂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河北的地方劇種。
繁榮發展的創作和演出
伴著共和國的腳步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河北省京劇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創作、演出過大量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40年代末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曾觀看過該團演出的《花木蘭》、《三岔口》、《打焦贊》、《借東風》等劇目。
建國後至1978年底,河北省京劇院始終堅持為群眾創作演出。該團演出的《梁紅玉抗金兵》、《三打祝家莊》、《血淚仇》等戲曾轟動一時。《戰洪圖》、《八一風暴》、《沙家浜》、《紅燈記》、《杜鵑山》等戲都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改革開放後一些老戲重新在京劇舞台上演,《逼上樑山》經省京首演後,場場爆滿。其中《秦英征西》在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巡迴演出300多場,觀者如雲。
我省地方京劇團先後推出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好戲,主要有:唐山市京劇團創作改編的《節振國》、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創作改編的《霓虹燈下的哨兵》、《橋頭鎮》、張家口市京劇團改編演出的《八一風暴》等。這些劇目曾在全國產生較大的反響,其中《節振國》曾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片。
名角薈萃的演員陣容
自皮簧戲發展成京劇之後,全國各地的京劇班中大都有河北籍藝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二奎、蓋叫天、李萬春、郝壽臣、尚小雲、荀慧生、李少春、李桂春(小達子)、姜妙香、張世麟等均系河北人。河北省的武戲演員在全國的影響頗大。
河北省京劇院在不同的時期均有一批著名藝術家和優秀演員,如宋德珠、貫盛習、羅蕙蘭、安榮卿、郭景春、祝元昆、肖月珠等都是享譽省內外的知名演員。其中出生於京劇世家的貫盛習嗓音洪亮,武功扎實,做工穩健。他主演的《雙投唐》、《定軍山》、《失空斬》以及現代戲《紅旗譜》、《戰洪圖》等在當時反響很大。
「四大須生」之一的奚嘯伯先生曾工作過的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即現在石家莊市京劇團的前身,1957年至十年動亂之前,奚嘯伯先生偕該團演員在石上演了多部奚派名劇《失空斬》、《白帝城》、《范進中舉》、《將相和》等,盛況空前,奚嘯伯先生還帶團前往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山東、東北等地巡演,每到一地都在當地引起轟動。在此期間,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引進了一批來自榮春社和中華戲校科班出身的演員,像高永琪、楊玉娟、時榮章等,當時的石家莊地區京劇團可謂實力雄厚、聲望一流。
原省文化廳副廳長王正西在回憶這一階段我省京劇院團的發展情況時介紹說:從建國後至1978年年底,我省的京劇藝術經歷了兩個從恢復到發展的時期,一次是建國後到「十年動亂」之前,一次是「十年動亂」結束後。這期間全省各地京劇院團除恢復改編了一批傳統戲之外,還新創或排演了《節振國》、《八一風暴》、《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現代戲,都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現在的潮流社會,許多青年人都注重時尚,對戲劇之類的毫不知曉。大多都是老人知道,是他們在默默關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京劇。

我原來是不喜歡京劇的,何談失去贊美他了,討厭還來不及呢。我「愛」上京劇是受爺爺奶奶的影響。他們酷愛京劇,電視上傳來京劇的聲音,他們就馬不停蹄的趕來觀看。慢慢的,我也發先我喜歡上了京劇,發現了在那之間存著許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京劇從古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京劇表演者的臉上總塗一些顏色,當然了:每種顏色以象徵人的性格和特質,命運和角色。這一點可以讓我們慢慢去體會,它耐人尋味,韻味醇厚。

許多的人認為京劇的節奏慢,就像搖籃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實也不錯,但這都是根據劇情來定的。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驚人,沒有字幕你是聽不出他在唱什麼。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說京劇藝術極富魅力,只要你去體會,快來了解京劇吧,不讓你就真的

㈢ 我心中的京劇之美 作文

秋天的落葉金黃。不可否認,那依是一種美的風景。也許 有人痴醉於冬天的大雪紛飛。不可否認,那更是一種美的風景。但相對於這些,更加痴愛於心靈的風景。因為它,變化多端。開心時,它是百花齊放與陣陣綠茵的結合;當傷心時,它是秋風落葉與大雪紛飛的結合;當生氣時,它是熊熊烈火與絲絲憂傷的結合;無助時,它是綿綿細雨與滴滴淚水的結合……對於心靈的風景,無法完全用語言表達。因為它是令如此的如痴如醉。許也是不想用語言表達吧。心靈的風景,擁有著印入眼簾的一切:被大雨拍擊過後的花朵;被秋用金黃勾勒出的一片片風景。也擁有這外界擁有不了的風景——內心深處的景色。這也許也就是為何心靈的風景如此令人如痴如醉的原因吧。有時候,不用過於驚嘆於大自然的風景。因為在的心靈深處,每一處都價值萬金。那是時間和金錢所買不到的。也許,在心情低落的時候,的內心深處滿是大雨,但不妨往內心深處走一走。就像海倫。凱樂說的「上帝為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為開了另一扇窗」,生活亦是如此,有時候,它會給前進的道路上砸一塊石頭,但不會忘了給予一條小路,就在於有沒有勇氣有下去。心靈也不例外。它在墜傾盆大雨的同時,在內心深處也不忘給留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其重點就在於,敢不敢先冒著傾盆大雨沖過去,尋找那一個地方。也許,在心情愉快的時候,它的大部分會陽光照耀,百花齊放,但也不會忘記在的內心深處給予一片黑暗星空,其重點就在於是否有勇氣在喜景中走出來,去尋找那一份黑暗星空,並征服它……心靈給予的許多許多,在外界是無法尋找得到的。或許,們應該慶幸我們擁有心靈的風景。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能從悲劇中走出來就是喜劇;一直沉浸在喜劇中就是悲劇。心靈深處,它讓你在磨礪中學會成長,讓你在喜悅的同時,也莫忘前進的腳步。心靈的風景令人如痴如醉不是嗎?它的風景一點也不亞於外界的風景不是嗎?甚至比外界的風景還要美不是嗎?心靈深處的風景,也一樣,對它一樣的痴愛,不是嗎?

㈣ 關於 京劇 的作文及介紹

是徽劇與昆劇的結合,再加以民間藝人的自我改編,所創造出來的新的劇種.唱腔或回優美,或粗獷,或沉穩,曲風多變答.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被譽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世界精神文化遺產之一.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

㈤ 描述京劇的作文

高速精緻的作文,你很喜歡京劇嗎?你很喜歡寫作文嗎?就是這個問題,你不用非這么大的心跑這個地方來提問,在網上直接一搜就出來了,希望你能說到自己想要問的問題,謝謝

㈥ 關於京劇的作文500字

京劇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博採眾長,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瑰寶。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 京劇的戲劇情節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敘事過程中展現優美,它不用緊張、激烈、刺激的劇情吸引觀眾;京劇的音樂伴奏是安穩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給人一種天衣無縫的安穩感覺;京劇的表演風格是安詳的,既不過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嘆,從不強調暴力和血腥。京劇在發展,在創新,在與時俱進,並沒有安於現狀,安常處順;京劇在推陳出新,並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弘揚安和、安穩、安詳的風貌,才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1960年,周總理曾在北京新街口總政排演場觀看京劇《霸王別姬》。戲劇開始,劉邦發兵攻打項羽。群臣紛紛勸諫,項羽不聽。總理說:「一人言堂。」項羽回到皇宮,虞姬又規勸,項羽還是不聽。總理說:「一家之長。」當演到項羽孤軍陷入設好的埋伏時,總理道:「一籌莫展。」當虞姬備酒安慰項羽時,總理說:「一曲輓歌。」四面楚歌,漢兵將至,虞姬拔劍自刎,全場劇終時,總理又說:「一敗塗地。」總理僅用20個字就概括了項羽失敗的全過程,堪稱妙絕。京劇是國粹,是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遺憾的是現在許多青少年對此知之甚少。很多人都喜歡聽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看「超女」……他們並不喜歡聽戲劇,更不要說看我國的「國粹」——京劇了。很多人都認為京劇和無聊,很老土,不如現在的音樂那麼有趣,那麼流行。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聽戲劇,而拋棄了我們的「國粹」,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劇,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

㈦ 需要一篇2000字高中生作文,主題:關於在校參與的京劇社團。

搜個社團的文章,

㈧ 一篇關於京劇的作文

今天,我們在語抄文課上學習了襲《京劇《赤桑鎮》選段》,又聽了這一段,這激起了我對京劇深深的興趣,我回家上網查了查,我了解到: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之一,他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道光二十年以後,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了京劇,它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為主要唱腔有二黃和西皮兩個系統,所以又稱它為皮黃。
我發現早期的京劇角色劃分得很嚴格,那時分別有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大行,不過到現在只有生、旦、凈、丑四行。我問爸爸,他還說京劇到現在還有末角。京劇的四大徽班分別是三慶、四喜、和春、春台,清乾隆五十五年,在安徽享用盛名的三慶班首次進京。京劇擅長表現歷史題材,大多數都是文章、書、小說的內容情節改編的。
我最喜歡唱旦角的梅蘭芳,他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抗戰期間,他為了不給日本人唱戲,自己留上了胡須,我曾經讀過一篇關於梅蘭芳的文章《藝術不是金錢能收買的》,他代表劇目前有《宇宙峰》、《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我深深地領略到了京劇的韻味。

㈨ 關於京劇的作文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全國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劇種,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京劇則產於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國粹」京劇的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涵,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京劇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博採眾長,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瑰寶。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
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
京劇的戲劇情節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敘事過程中展現優美,它不用緊張、激烈、刺激的劇情吸引觀眾;京劇的音樂伴奏是安穩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給人一種天衣無縫的安穩感覺;京劇的表演風格是安詳的,既不過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嘆,從不強調暴力和血腥。
京劇在發展,在創新,在與時俱進,並沒有安於現狀,安常處順;京劇在推陳出新,並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弘揚安和、安穩、安詳的風貌,才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
京劇是國粹,是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遺憾的是現在許多青少年對此知之甚少。很多人都喜歡聽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看「超女」……他們並不喜歡聽戲劇,更不要說看我國的「國粹」——京劇了。很多人都認為京劇和無聊,很老土,不如現在的音樂那麼有趣,那麼流行。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聽戲劇,而拋棄了我們的「國粹」,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劇,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

㈩ 以京劇為話題的作文

我最喜歡的戲劇是京劇,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京劇更是我們中國的「國粹」。
京劇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博採眾長,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瑰寶。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
京劇的戲劇情節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敘事過程中展現優美,它不用緊張、激烈、刺激的劇情吸引觀眾;京劇的音樂伴奏是安穩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給人一種天衣無縫的安穩感覺;京劇的表演風格是安詳的,既不過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嘆,從不強調暴力和血腥。京劇在發展,在創新,在與時俱進,並沒有安於現狀,安常處順;京劇在推陳出新,並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弘揚安和、安穩、安詳的風貌,才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
1960年,周總理曾在北京新街口總政排演場觀看京劇《霸王別姬》。戲劇開始,劉邦發兵攻打項羽。群臣紛紛勸諫,項羽不聽。總理說:「一人言堂。」項羽回到皇宮,虞姬又規勸,項羽還是不聽。總理說:「一家之長。」當演到項羽孤軍陷入設好的埋伏時,總理道:「一籌莫展。」當虞姬備酒安慰項羽時,總理說:「一曲輓歌。」四面楚歌,漢兵將至,虞姬拔劍自刎,全場劇終時,總理又說:「一敗塗地。」總理僅用20個字就概括了項羽失敗的全過程,堪稱妙絕。
京劇是國粹,是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遺憾的是現在許多青少年對此知之甚少。很多人都喜歡聽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看「超女」……他們並不喜歡聽戲劇,更不要說看我國的「國粹」——京劇了。很多人都認為京劇和無聊,很老土,不如現在的音樂那麼有趣,那麼流行。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聽戲劇,而拋棄了我們的「國粹」,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劇,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

閱讀全文

與描寫京劇的高中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