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改變自己為話題的作文800
改變自己
有些人心懷遠大理想,努力奮斗,最終得到豐厚的回報。
有些人同樣心懷遠大抱負,卻空想不做,最終一事無成。
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築物旁,有一塊墓碑,碑文寫道:「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將行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就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會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像這座墓的主人一樣,一輩子空想改變環境,卻不想改變自己,最後碌碌無為。
改變自己,從根本上說是對自己的再認識和再創造。每一個人都會有過改變周圍環境的想法,當你發現自己為了目標需要做出改變時,這說明你已經有了清醒的頭腦。能夠意識到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才能更好的活著。這是對自我認識程度的提升。這種提升是我們需要的,而在這種再認識的驅使下,你對自己做出了再創造,能改變自己的人是不平凡的人,這種再創造有助於以後的生活。當我們面對逆境和坎坷,能意識到需要改變並能立刻付諸行動,就能夠達到「改變」的境界了。
『貳』 以從改變中認識自己為題的高中作文
人一生要讀懂的東西真的很多。我們也許常常在意自己是否讀懂了歷史風雲,讀懂了科技之光,讀懂了世態炎涼,或是別人的心靈與思想。然而我們常常忘了閱讀一樣東西,一樣最重要也最難讀懂的東西——我們自己。
讀懂自己有時很容易:你可以從鏡子中讀出自己的美麗與缺憾,從掌聲和噓聲里讀出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從淚水與歡笑中讀出自己的欣喜與悲哀。但我們要讀的不僅僅是這些,我們要了解的是真正的自我,是潛藏在內心深處、獨一無二的自我。這真的很難。也許我們會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像表現的那麼勇敢堅強,也許我們其實也有著自私和貪婪,也許真正的自我會是那樣的令人難以接受,但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這是我們最重要的閱讀課。
陶潛在污濁的官場中讀懂了自己,讀懂了自己的放浪與清高註定不能見容於黑暗的衙門,讀懂了自己「性本愛江山」的情懷,於是便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魯迅從國人的麻木中讀懂了自己,讀懂了自己註定要擔負起喚醒民族之魂的偉大使命,讀懂了自己心靈深處不屈的民族氣節,於是便有了棄醫從文的選擇,成了堪稱民族脊樑的中華文學之魂。他們讀懂了自己,更讀懂了社會;讀懂了歷史,更讀懂了自己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位置。也許並不是每個讀懂自己的人都能功成名就,但讀懂自我,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第一張門票。
讀懂自己才能讀懂世界,不識乎己,何以識天下?只有讀懂自己,才會真正懂得這段人生的歡喜與無奈,嘗透生活的苦澀與醉人;才會真正不去在乎別人的眼光,走最適合自己的路。讀懂自己,我們才會明白自己這顆螺絲釘的尺寸,才能在社會機器中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個閃光點。每個人都有喜歡或厭惡的書籍,也都有樂於閱讀或倦於了解的心靈。也許我們不能讓每個人都愛上閱讀自己的心靈,但我們至少可以讓自己去讀懂它,欣賞它,尋求出內心深處真正自我的潛能與智慧。
讀懂自我,方能讀懂一切。
『叄』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800字,一般的水平
我改變了未來地球的色彩
烈日下,一株合歡垂下了腦袋,已向炎熱屈服。焦黃的葉子也合了起來,動彈不得。小小的合歡還是幼苗,竟在下水道角落裡誕生了。
我與它初次見面時,還以為是含羞草,便用手指輕輕摸了摸它還未合攏的長長的葉子,見它沒反應,才知道它不是可愛的含羞草。本想棄它於不顧,卻不忍如此幼小的生命喪生於夏日。於是用鏟子小心翼翼地把它移到了一個適合它的花盆裡。
把合歡搬到了一個陰涼的地方,澆了些水,便讓它安身與我家了。
不久之後,合歡好像感覺到了涼爽,無聲無息地打開了葉。我又仔細看它,原來它和含羞草最大的不同,就是葉子反面連接的主脈上,會開花,結果。開出的花比螞蟻還小,細細的花蕊讓人難以發現,聞著也只有一種淡淡的清香。
過了數日,合歡長得很高了,精神充沛的歡樂掛上了每一個枝頭,稱它為合歡果然名副其實。看著它的長勢這么好,我開心極了。接著我又從別的草坪上救回了許多被春天遺棄的合歡和別的植物。我把它們安頓在三樓上,以最大的那株合歡為中心,圍繞成了一個很大的圓圈,它們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枯萎了一株石榴,我會悶悶不樂,開放了一朵凌霄花,我會驚喜萬分。這可愛的花圃,就成了我自己的小天地。我會對著它們哭,對著它們笑,時常還對著它們傾訴,好像它們聽得懂我說的話一樣。我成就了這一片小小的花圃。雖然我這個業余的園丁沒有能讓花草起死回生的能力,但也會盡力保護我救回的「孤兒們」。好歹在未來,地球上也會存在我所描上的一筆綠。這一筆淡淡的綠色或許很細微,但我相信,這種綠一定會很快擴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最終改變未來地球的色彩。想到這兒,我實在覺得自己有點小小的偉大,小小的。
『肆』 以改變為題的作文
世界的萬物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就像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一樣。
看吧,《純真年代》中,父母離婚改變了尚雨遙的人生。「生死榜」的出現改變了家長的臉色。責任的重要改變了差生的命運。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著。
《純真年代》讓我懂得改變的重要,它不單單是一種人或事物的變化,更多的是人命運的轉折。像劇中的大力開始是一個不好的學生,因學習不好而自暴自棄。直到老師新選班乾的「陰謀」得逞後,他開始改變。不僅僅是為自己,也為整個班級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學們臉上多了笑容,教室里多了認真聽講的學生。多好的變化呀。
這部話劇給了我一個啟示。
既然責任可以改變大力的思想,那我們何不也來個改變?當然不是原樣照搬。我不知道同學們怎麽有那麽多的話要說,但是有兩點是肯定的:一點是互相討論問題。一點是對老師講的東西聽不進去。對於後者可以先從「話源」入手讓那位同學主管他的「同聊」,這樣有了責任的壓力他們就會有所收斂。課堂紀律就會變好,由於課堂紀律的變化,學習氣氛也會越來越濃,班級不就變好了嗎!
我認為,改變,是人生的主題之一。
========================================================
命運時好時壞,誰也捉摸不了。人們都不希望厄運落到頭上,而是每天好運多多。我有些與眾不同,我的童年幾乎在坎坷中度過,但我毫無怨言,是命運給予了我寶貴的財富,改變了我的全部。
命運改變了我……
上幼兒園的時候,父親考上研究生,我們一家靠母親一人微薄的工資維持生活,同時還要承擔父親巨額的學費。那一段日子過得很艱苦,母親不僅要照顧我,操勞繁忙的家務,還要為那幫調皮的學生費盡心思。為了分擔母親肩上重任,以前愛闖禍的我變得聽話;以前揮霍浪費的我變得極其勤儉節約;以前不會自理的我也開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次的艱苦生活,使我養成了好習慣,懂得一分錢一滴汗。
命運改變了我……
上學前班的時候,父親得到了獎學金,我家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在學校里,我總覺得不自在,所有的科目都像八股文一樣死板硬套,我開始逃學,賴在家裡,不肯上學。寂靜的日子又一次被暴風雨打破,母親的文憑不合格,學校看在母親教書認真地份上,讓母親繼續留在崗位上,但是工資要減半。於是母親到縣城念書,把我送到奶奶家。我暗自高興:不用上課又可以自由玩耍了。沒想到來到奶奶家,日子更加艱苦:一日三餐日復一日,天天如此;更可怕的是插秧時的吸血蟲和豐收時的酸辛,我常常累得腰酸背痛。我有點懷念讀書的日子,並發誓:一定要走出鄉鎮,到大城市裡工作。農村的艱辛使我發奮讀書,不再厭惡學校。
命運改變了我……
上小學的時候,我做作業大大咧咧,常常是一蹋糊塗。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去買米,吩咐我保管好一百塊錢,我把100元放進口袋,急匆匆地出發了。事情的後果不言而喻,100元從我的口袋飛出,不知飄到哪個角落。我心急如焚,後悔莫及,媽媽一個月的工資才600元哪!為了這一百元,母親和我幾個月只吃素,不粘一點兒腥味。直到現在,我依然深深自責。從那以後,我做每件事都認真負責,小心翼翼,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命運改變了我……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我在學校吃午餐,每個月交八斤米。又一次母親忙得不可開交,我只好騎著自行車把米護送到學校。途中,我不小心從車上摔下來,腿上擦破了皮,我環望四周,荒無人煙。我哭了很久:今天必須把米交上去,四周連個人影都沒有,現在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該怎麼辦哪!最後,我選擇了堅持,我忍住疼痛,小聲啜泣著繼續前進。我的腳步每踏出一步,似乎有一枚枚可怕的針頭刺向我的傷口,但我依然到達了學校。經過這一次的鍛煉,我有一個脆弱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堅強的「女強人」。
這12年來,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坎坷,也改變了太多太多。我相信。命運一定會使我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成功。
『伍』 以改變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一棵在深山裡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栽到新建的公園里.人們圍著它,議論著.一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環境也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因而,我們只能去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彷徨鬥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熏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藉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當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於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志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後人所銘記.當「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於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風弄月歌功頌德,而他卻只想一展鴻鵠之志,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於是寄情於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後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後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那些不能改變自己的,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製鞋手藝,但卻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改變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編織絢麗輝煌的彩虹,方可以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力築起固若金湯的鐵壁銅牆……
改變自己!
『陸』 以改變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用磨難改變自己
陳馳垠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具有比其它動物更豐富、更深刻的感情。
人一生下來就會哭,就會笑,歡樂與痛苦是人最先體驗的兩種情感,也是最基本、最直白的兩種感情。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快樂,也會有許多痛苦,快樂是必須的,但是人也必須感受痛苦,因為只有挫折、失敗、磨難才能夠鍛煉人的意志,這點,是快樂辦不到的。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必然,回顧歷史,在這個世界上,很多傑出的人才,很多成功的人士,似乎都經歷了非常多的磨難,有些痛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藝術界最傑出的三個人才,都經歷過病痛的折磨,最後,那三個人,一個成了瞎子,一個成了啞巴,一個成了聾子。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貝多芬,從展現音樂天賦的那一天開始,病痛就不斷折磨著他,當他無限風光之時,他的聽力卻急劇下降,他那時的痛苦我是可以想像的,畢竟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聽力是無比重要的。最終,他失聰了,但他沒有放棄,他還在堅持著自己的創作,在痛苦中,在逆境中,他創作出了一首首震撼世界的曲子。也許沒有失聰的痛苦,貝多芬也不會這樣努力,也不會如此頑強地拼搏,疾病帶來的痛苦,對於貝多芬來說,消耗了肉體的力量,但是讓他的思想與意志無比頑強。
在翻開中國的歷史,每一位傑出的統帥,每一位機智的謀士,每一位讓國家繁榮的國君,都經歷過或大或小的劫難。
劉備是皇族,但是卻以織草鞋為生,起兵之後幾次全軍覆沒,幾次險喪性命,幾次與兄弟、妻兒分別,但是他沒有灰心,面對這樣的磨難他依舊堅持,最終建立了蜀國。韓信,為了自己的理想甘願忍受胯下之辱,這樣的屈辱所帶來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朱元璋,曾經受人凌辱,被人打罵,起義之後,他的軍隊遠不如陳友諒和張士誠,他曾經數次大敗,但是他跌倒一次,爬起一次,頂著巨大的壓力,承受著心靈上痛苦的煎熬,最終打敗了對手,建立了明朝。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痛苦與磨難是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障礙,也是考驗你意志的試金石,也能夠讓你的意志更堅定,更頑強。
[全文816字
『柒』 以改變為題的話題作文
一切都在變,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或從一天到另一天,改變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長者說,少年人多輕狂,其實不然,我們只是在改變。恰是我們所代表的時代,改變是巨大的,這使他們無法理解亦無法接受。但請允許我簡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和證明我們的改變。
他們的時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氣;而我們是喧鬧的,我們熱愛狂歡的感覺,喜歡追逐「炫」的潮流。他們的時代,學習好便樣樣拔尖;而我們是「貪心」的,我們有自己的愛好,語數英的成績已不足夠說明些什麼。他們的時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們明白,我們要的不是權力與財富,即使做乞丐也應快樂的面對每一天。
我們會毫無顧忌的與異性稱兄道弟,開心時便仰天大笑;我們會頻頻光顧各種小店,間隔坐具進行到底;我們會成群結隊的去打電動、吃快餐,而忘記了時間……這是他們的兒童與少年的時代中不曾經歷過的。
而事實上,不僅是我們,他們自己也在改變。丟掉了童心,在「成人」這個厚重的保護層下去說服自己,那時的自己是幼稚的,卻不肯承認,那時的純真,與那時的快樂。
我記得,那是我的一個姐姐,她是班裡的骨幹,似乎有什麼事情便自當是她首當其沖。那天她回家晚了,為了一件她本可以離開、但對於她的班機卻相當重要的事情。她媽媽罵了他很多難聽的話,說她「缺心眼兒」「神經病」。我不知道她媽媽當時為什麼沒有想到「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個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這樣的態度處世。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看不懂大人,正如他們看不懂我們。改變,使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尊重的事實,若不承認它,便必定要面對一場無謂的爭論。爭論後兩敗俱傷,改變卻依然明目張膽的橫在中間。
改變是必然的,或許我們都應該學會去適應它,而並非徒勞的想要去消滅它。
我彷彿剛剛輕飄飄地離開懸崖……飄著,竊喜著。忽然,一股無形的力量……硬生生地又把我拉了回去――原來,初三了。「哎,我們初三了!」在周圍一片片唉聲嘆氣中,我們玩耍的時間少了,做夢的時間少了,班上的「拚命三郎」多了,「熊貓」也多了。自習課上再也尋覓不到搗亂的身影,電話中再也聆聽不到快樂的聲音。哦,我們初三了!
街上蹦著一群孩子,無疑,為這煩悶的大街帶來了一些生機。「嘿,夥伴們,今天有什麼目的地,都一個星期了,好好放放風。」「走,釣魚去。」放心,這不是我們,他們只是一群比我們小些的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罷了。而我們,只是經過他們身旁的路人,拎著一個大袋子,裡面只靜靜躺著語文書,數學書……頭也不回地趕路,心卻早已和他們飛在了一起。似乎就是昨日,我們也這樣結伴而行,笑著,鬧著……今天,我們就成了現代奴隸的兩點一線的忙碌者。花,還開著,只是不再為我們而嬌艷風,還吹著,只是不再為我們而和煦。好象整個世界就此變了,是我們改變了世界嗎?
「我們是一群不同的孩子,為了共同的夢想,我們歡聚一堂,盡管時光短暫,但我們要把短暫的精彩留在此處。」五人作文本的扉頁這樣寫著。曾經的日子,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一起瘋過,一起傻過,一起飽含過勝利的喜悅,也一起承擔過失敗的落寂。可是,分班了,兩年的感情被學校這樣「無理」地拆散了,也許是繁忙的學業不允許,也許是疲憊的身心不能夠,昔日的同窗好友,見面卻形同陌路,別說聊上幾句,就連一個淺淺的微笑也幾近奢侈,好象整個人就此變了,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嗎?
變了,變了,一切都變了……
看不完的,是書。
聽不完的,是嘮叨。
做不完的,是各科作業。
求學人踏著絲絲魚肚白,揣著密密的星辰回家。
從「被動」到「主動」,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我們長大了,我們懂事了,我們成熟了。我們明白了「一年」與「一輩子」的比例,我們在這一年裡為了我們的一輩子在拼搏我們搞清楚了「為自己」與「為父母」「為老師」的區別,我們為了老師的汗水,為了父母的希望,為了自己的前途在奮斗。
抬頭,陽光依然燦爛,天空依然蔚藍,世界沒有變,我們也沒有變,只是,我們成熟了!
『捌』 以改變為話題高中作文400字
【作文題目】
一個偶然的意念,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也許只因為讀到一行字,也許只因為看到一幅畫,也許只因為聽到一首歌,也許只因為偶爾抬頭望見窗外的一朵雲……一念之間走出陰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請以「改變」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范 文01】
堅守靈魂的棲息地
我心中有一片土地,干凈而整潔,有個人居住在那裡.
――米蘭·昆德拉
我們棲居在一片天空下,也許是青城牆下散落的明黃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選擇故土,就只能讓自己在微弱的陽光下燃出一片燦爛,也許是遺失在山谷里的花籽,既然不能長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讓自己在寂寞中綻放一片野百合的春天,也許……
於是,生活教導我們:既然你無法改變環境,那就要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這,便是改變的哲理,這便是生存的真理!
然而,歷史的瑤琴錚錚然的飄出一串跳動的音符,凝聚成一股細流,涓涓淌過我們的雙眸……
這流水,流過戰國的濃濃峰煙,盤旋在汩羅江畔.「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三閭大夫面對這一江春水,回望身後滿是渾濁的世界,仰天長嘆.氣節,怎能輕易改變?精神,豈可隨便丟棄?苦笑,是社會已容不下他了,抑或是他根本就不願屈從於社會呢?改變自己,也許他已是高官厚祿,衣食無憂.然而,他做不到,他追求高潔品格,他嚮往香草美人,他只願讓《離騷》中汩汩流淌的文字蹦跳出靈魂的火花,堅守住一份心靈的期待,化為一縷英魂.
這流水,擊碎唐朝橘紅的煙塵和宋朝嫵媚的風月,徘徊在那片竹林中.面對強大的司馬集團,面對賢士的無奈,他毅然決然地讓自己從官位中滑落,跌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嵇康平靜地敲打著黑色的鐵塊,也敲打著自己的靈魂.也許改變自己,他會成為王公重臣們的座上賓,但他做不到,也不願做到.只有臨刑前堅守,堅守一片凈土,讓這絕唱在千古歷史中得到共鳴.
這流水,淌過了多少朝代,見證了多少往事,讓歷史在這一切往事中靜靜演繹,卻也演出了一份道理:既然你無法改變環境,你便要改變自己.但面對那污濁的環境,寧願堅守自己,那麼,在歷史長河中,還會沉澱出熠熠生輝的珍珠
【范 文02】
改 變
一棵在深山裡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栽到新建的公園里.人們圍著它,議論著.一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環境也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因而,我們只能去改變,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彷徨鬥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熏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藉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當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於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志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後人所銘記.當「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於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風弄月歌功頌德,而他卻只想一展鴻鵠之志,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於是寄情於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後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後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那些不能改變的人,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製鞋手藝,但卻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唯有改變,方可以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唯有改變,方可以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編織絢麗輝煌的彩虹;唯有改變,方可以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力築起固若金湯的鐵壁銅牆……
【范 文03】
改 變
一切都在變,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或從一天到另一天,改變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長者說,少年人多輕狂,其實不然,我們只是在改變.恰是我們所代表的時代,改變是巨大的,這使他們無法理解亦無法接受.但請允許我簡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和證明我們的改變.
他們的時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氣;而我們是喧鬧的,我們熱愛狂歡的感覺,喜歡追逐「炫」的潮流.他們的時代,學習好便樣樣拔尖;而我們是「貪心」的,我們有自己的愛好,語數英的成績已不足夠說明些什麼.他們的時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們明白,我們要的不是權力與財富,即使做乞丐也應快樂的面對每一天.
我們會毫無顧忌的與異性稱兄道弟,開心時便仰天大笑;我們會頻頻光顧各種小店,間隔坐具進行到底;我們會成群結隊的去打電動、吃快餐,而忘記了時間……這是他們的兒童與少年的時代中不曾經歷過的.
而事實上,不僅是我們,他們自己也在改變.丟掉了童心,在「成人」這個厚重的保護層下去說服自己,那時的自己是幼稚的,卻不肯承認,那時的純真,與那時的快樂.
我記得,那是我的一個姐姐,她是班裡的骨幹,似乎有什麼事情便自當是她首當其沖.那天她回家晚了,為了一件她本可以離開、但對於她的班級卻相當重要的事情.她媽媽罵了她很多難聽的話,說她「缺心眼兒」「神經病」.我不知道她媽媽當時為什麼沒有想到「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個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這樣的態度處世.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看不懂大人,正如他們看不懂我們.改變,使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尊重的事實,若不承認它,便必定要面對一場無謂的爭論.爭論後兩敗俱傷,改變卻依然明目張膽的橫在中間.
改變是必然的,或許我們都應該學會去適應它,而並非徒勞的想要去消滅它.
『玖』 以改變為題目的作文
改變
一切都在變,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或從一天到另一天,改變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長者說,少年人多輕狂,其實不然,我們只是在改變。恰是我們所代表的時代,改變是巨大的,這使他們無法理解亦無法接受。但請允許我簡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和證明我們的改變。
他們的時代,本分安己便是福氣;而我們是喧鬧的,我們熱愛狂歡的感覺,喜歡追逐「炫」的潮流。他們的時代,學習好便樣樣拔尖;而我們是「貪心」的,我們有自己的愛好,語數英的成績已不足夠說明些什麼。他們的時代,奔高官,想富有;而我們明白,我們要的不是權力與財富,即使做乞丐也應快樂的面對每一天。
我們會毫無顧忌的與異性稱兄道弟,開心時便仰天大笑;我們會頻頻光顧各種小店,間隔坐具進行到底;我們會成群結隊的去打電動、吃快餐,而忘記了時間……這是他們的兒童與少年的時代中不曾經歷過的。
而事實上,不僅是我們,他們自己也在改變。丟掉了童心,在「成人」這個厚重的保護層下去說服自己,那時的自己是幼稚的,卻不肯承認,那時的純真,與那時的快樂。
我記得,那是我的一個姐姐,她是班裡的骨幹,似乎有什麼事情便自當是她首當其沖。那天她回家晚了,為了一件她本可以離開、但對於她的班機卻相當重要的事情。她媽媽罵了他很多難聽的話,說她「缺心眼兒」「神經病」。我不知道她媽媽當時為什麼沒有想到「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個高材生,我不相信她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她就是以這樣的態度處世。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們看不懂大人,正如他們看不懂我們。改變,使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尊重的事實,若不承認它,便必定要面對一場無謂的爭論。爭論後兩敗俱傷,改變卻依然明目張膽的橫在中間。
改變是必然的,或許我們都應該學會去適應它,而並非徒勞的想要去消滅它。
我彷彿剛剛輕飄飄地離開懸崖……飄著,竊喜著。忽然,一股無形的力量……硬生生地又把我拉了回去――原來,初三了。「哎,我們初三了!」在周圍一片片唉聲嘆氣中,我們玩耍的時間少了,做夢的時間少了,班上的「拚命三郎」多了,「熊貓」也多了。自習課上再也尋覓不到搗亂的身影,電話中再也聆聽不到快樂的聲音。哦,我們初三了!
街上蹦著一群孩子,無疑,為這煩悶的大街帶來了一些生機。「嘿,夥伴們,今天有什麼目的地,都一個星期了,好好放放風。」「走,釣魚去。」放心,這不是我們,他們只是一群比我們小些的十三四歲的少男少女罷了。而我們,只是經過他們身旁的路人,拎著一個大袋子,裡面只靜靜躺著語文書,數學書……頭也不回地趕路,心卻早已和他們飛在了一起。似乎就是昨日,我們也這樣結伴而行,笑著,鬧著……今天,我們就成了現代奴隸的兩點一線的忙碌者。花,還開著,只是不再為我們而嬌艷風,還吹著,只是不再為我們而和煦。好象整個世界就此變了,是我們改變了世界嗎?
「我們是一群不同的孩子,為了共同的夢想,我們歡聚一堂,盡管時光短暫,但我們要把短暫的精彩留在此處。」五人作文本的扉頁這樣寫著。曾經的日子,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一起瘋過,一起傻過,一起飽含過勝利的喜悅,也一起承擔過失敗的落寂。可是,分班了,兩年的感情被學校這樣「無理」地拆散了,也許是繁忙的學業不允許,也許是疲憊的身心不能夠,昔日的同窗好友,見面卻形同陌路,別說聊上幾句,就連一個淺淺的微笑也幾近奢侈,好象整個人就此變了,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嗎?
變了,變了,一切都變了……
看不完的,是書。
聽不完的,是嘮叨。
做不完的,是各科作業。
求學人踏著絲絲魚肚白,揣著密密的星辰回家。
從「被動」到「主動」,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我們長大了,我們懂事了,我們成熟了。我們明白了「一年」與「一輩子」的比例,我們在這一年裡為了我們的一輩子在拼搏我們搞清楚了「為自己」與「為父母」「為老師」的區別,我們為了老師的汗水,為了父母的希望,為了自己的前途在奮斗。
抬頭,陽光依然燦爛,天空依然蔚藍,世界沒有變,我們也沒有變,只是,我們成熟了!
1、知識改變了我?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的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有了許許多多的改變,是什麼改變了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什麼改變了我?知識改變了我,隨著年齡的增長,積累在我腦海中的知識也在逐漸增加.記得在小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我常常會纏著爸爸媽媽問一些好玩的問題,比如,我是從哪裡來的,天上那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可以摘下來嗎,而爸爸媽媽總是對我說:「不要著急,等你長大了,知識就會告訴你答案.」慢慢的,我長大了,我知道了人類的起源,知道了關於天文方面的許多知識,是知識改變了我.
什麼改變了我?書籍改變了我.書是我的精神食糧,我常常吮吸只孩子市的甘露,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在書中我找到了快樂,是書把我從無知帶向了有知,書是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書充實了我的生活,洗滌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它是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書籍改變了我的生活.
什麼改變了我?習慣改變了我.以前,我總是沒有一個好的習慣,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都不是很好,如做作業是不專心,一邊作一邊玩,上中學以後,好習慣對於我們很重要,慢慢的,我便也養成了好的習慣,習慣使我改變了很多,習慣改變了我.
什麼改變了我?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在改變著我,使我更加完善,完美.
2、那微笑改變了我
真奇怪,不知從什麼時間開始,我只喜歡獨來獨往:很少會幫助別人,也不希求別人的幫助。縱然得到別人的相助,也會像還債似的報答於人。大有我不負天下人,也莫讓天下人負我之勢。然而,這多年支配著我的思想,卻在那一次微笑的光芒中,瞬間變得如同一粒塵埃,飄散得無影無蹤……
那是一場連續兩天的大雨過後,那條我每天上學必過的河上的水泥橋已被河水沖刷得找不到蹤影。只有那座高高的舊木橋還架在河的兩岸。那是一座只用兩根並排的又圓又滑的木頭架起的橋;平時我空著兩手走過也要膽顫心驚的橋。
面對著那橋我猶豫著,還差10分鍾就要上課了。我猛子扛起我的自行車,做了一個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決定:扛著車從木橋上走過去。開頭的十幾米,是在雄糾糾氣昂昂的氣氛中行進著,沒感到什麼。漸漸地,腳下的木頭在拚命地抖著,木頭下面湍急的河水使我頭暈,腿越來越軟,好像很難再支撐我的身體的重量。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木橋中央的。只剩下一半的路程了,我卻再也挪不開腳步。曾想著一點點挪回去,可我連轉身都困難,耳邊嘩嘩的流水聲使我近乎絕望了,幾次想把自行車扔進河裡。
正在我前進不能。後退不得的時候。突然,肩上的車子一下子輕了起來,繼而漸漸離開了我的肩。是一隻大手從我的手中取下自行車。那一刻,我真無法說出心裡的感激。我慢慢扭過頭:是一張陌生的臉,臉上充滿了微笑。時間沒有容我仔細看,但只那一瞬間,卻使我感到那微笑是那麼真誠、可愛!
車子和我終於安全到達了對岸,滿心的感激使我仔細地看了看那微笑的臉:不算黑的皮膚,眯細的雙眼掩不住真誠的目光。細碎的皺紋爬滿眼角,乾裂的嘴唇微微張開。啊,是一位40多歲朴實無華農民。
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卻讓我始終不能忘卻,它使我第一次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盡管那隻是淡淡的一笑。許多年以來,那微笑一直深深埋於我的心中,我曾學著以同樣的微笑扶起跌倒的兒童,幫著推一反艱難行走的貨車或是一把雨傘給同學。而每一次當你不求回報幫助別人並與之真誠的一笑時,你才會真正體會到那埋於心底的微笑的真正含義與價值。那是一種稱不上崇高但卻讓你足以自豪的滋味。微笑,寄予著美好的情感,我實在找不出恰當的詞語形容它,或許,這句詩會表達它的含義吧:
「與人玫瑰,留有餘香!」
謂之然否?
『拾』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
心態改變命運
縱然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心態,未必會贏得他人的喝彩與傾注,但若要摘取成功的桂冠必然要有良好的心態。
保持良好的心態是力排眾議,不為外物所左右。在生活的周圍總會有他人的紛言紛語,指指點點,尤其在我們即將邁進成功的大門時,那關鍵的一步如何走下去,總是使我們備受困擾,面對眾人的意見總會覺得不知所措,十分茫然。這時良好的心態是取勝的關鍵。在面對是降魏國還是力拚到底時,孫權力排眾議,頂著眾人主降的壓力,毅然決定聯蜀抗魏,終以寡敵眾,取得「赤壁之戰」的輝煌;同樣的抉擇落在陳忠和身上,在面對改組女排的問題上,大家都勸他還是保險為好,然而他排除他人干擾,斷然決定起用新秀,曾經的輝煌再次閃亮。人生總有各種各樣的抉擇,要面對種種外界壓力,這時你需要良好的心態。
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逆境中的崛起。貝多芬一生不乏坎坷挫折,他人眼裡只不過是一個又聾又瘋的音樂痴,雙耳失沖對於一個投身音樂事業的人來說已是一 種致命的打擊。他人不理解與內心的孤寂更加增添他內心的抑鬱,可他沒有被此擊倒,痛苦的深淵中他爆發出內心所有的憤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人生總有坎坷,縱然前方荊棘鋪路,也要時時燃起心中那盞不滅的心靈之燈,指引我們走出心靈的困惑,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特有的主觀能動性,讓強烈的精神意識把我們從黑暗之中解救出來,摒除外界的干擾,走向成功的殿堂。
保持良好的心態必須有個明確的自我認識。俗語說「人言可畏」。的確,在眾說紛紜之中,人們往往有趨從心理,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總會左右我們的思想,常常對自己發問:我是這樣的嗎?我應該這樣做嗎?這時必須有個明確的自我認識,才會減少通向成功之路的曲折。司馬遷在他人眼中只不過一個廢人,但他內心澄凈如水,拋開外界的干擾,如入無礙之境;蘇格拉底整日拖著肥大的身軀踽踽獨行,他超越了自我,摒除他人的評價,成為世人仰慕的偉人。保持良好的心態,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人生之路需要我們自己把握,如果說人生猶如遠航,我們一定要做那個舵手。
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心緒平穩,不驕不躁。無論處於何種境地,一份良好的心態總會讓你有意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