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少年強則國強作文高中

少年強則國強作文高中

發布時間:2020-12-24 16:32:12

⑴ 少年強則國強的事例有哪些

1、司馬遷:發憤著書傳後世

出生於史官世家的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立志擔當書寫歷史的責任。20歲時,南下壯游,為寫作積累了很多實地考察的資料。41歲時開始著手寫《史記》,期間受李陵案的牽連,遭受宮刑。司馬遷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屈辱,十數年「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記》這部了不起的巨著。在給友人的《報任安書》里,司馬遷書寫了自己立志著史的決心。

2、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幼年就很仰慕同鄉的先賢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立下志向要和他們一樣做個報效國家的忠臣。矢志苦讀,20歲狀元及第。蒙古入侵南宋,文天祥率軍勤王,兵敗被俘,拒絕了元軍的反復勸降,從容就義。文天祥在過零丁洋時寫下的詩作,激勵了無數後人捨生取義、以身許國。

3、於謙:要留清白在人間

文天祥的事跡垂範後世,明代的於謙年幼起即仰慕文天祥的氣節,將他的畫像懸於座前。明英宗在土木堡兵敗,為瓦剌人所俘,於謙力排南遷之議,固守北京,擊退了瓦剌軍隊,並迫使瓦剌放回英宗。於謙為人剛直,節儉奉公,遭到很多講求私利的人忌恨,在明英宗復辟之後,被殺害。於謙的《石灰吟》正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4、班超:投筆從戎震邊陲

東漢班超家境貧寒,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有一天抄著抄著就把筆一扔,慨嘆「大丈夫應該效法張騫、傅介子在異地他鄉立功,以求封侯,怎麼能長期埋沒在筆硯之間呢?」班超後來出使西域,威震邊陲,名垂千古。

5、周處:朝聞道,夕死可矣

三國時期的周處年少時任俠使氣,為禍鄉里,鄰里都很厭惡他。後來幡然醒悟,找當時名士陸機、陸雲兩兄弟求教,陸雲對他說:「古人珍視道理,早晨知道道理,晚上死也甘心,何況你還有前途可言。人只愁志向不立,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彰顯呢?」周處受教,從此浪子回頭,成為一代名臣。

⑵ 少年強則國強 原文

少年強則國強原文: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2)少年強則國強作文高中擴展閱讀:

梁啟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

青年時期和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變法失敗後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主要作品:《少年中國說 論近世國民競爭之大勢及中國前途》、《敬業與樂業》、《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民說》、《飲冰室主人自說》、《中國文化史》、《飲冰室主人全集》、《李鴻章傳》、《王安石傳》、《飲冰室合集》、《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

⑶ 少年強則中國強作文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國的繁榮,轉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榮功。少年,一群生機勃勃的孩子,代表著祖國未來的日子。

國,強!從祖國成立,經世代滄桑,到現在的國富民強,一次又一次得驚世之舉,讓世人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國,強!祖國有著精衛填海的志氣,有著誇父逐日的庄毅,有著後弈射日的豪情,這一切的一切,背後都有我們,少年。

「故少年者,人生指望,人生之春,比喻生機勃勃人生之華,比喻壯麗多彩。」人們常說,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旗幟不落的飄揚。少年,強!少年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志向,有風雨無阻的追求,還有「滄海可填山可移」的志氣,更有「不經一般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超常之努力。

難道少年強不代表國強嗎?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彷佛耳朵又縈繞著毛主席的話,是的,希望,祖國的希望和弱強都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肩負著祖國未來建設的重任,承擔著祖國未來的建設的重任,承擔著祖國繁榮昌盛的延續。

面對困難,少年的我們會堅貞不渝,還會大放異彩。「512」記得嗎?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所有的神情和憐憫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們身上,地震.肆虐.殘忍;抗震少年們堅持,為祖國獻身.為國,為友誼,他們用雙手堅持下去,並且挖磚扔瓦,那一雙雙手,救了被壓在廢墟之下的人。那裡,斷牆殘垣,一片荒無,一片廢墟,他們和祖國攜手,共同度過了一個歷史性的日子,走過了那個多情善感的日子,祖國,挺過來了。

難道,少年強不代表國強嗎?

少年,可使沙粒變成珍珠,石頭變成黃金……少年帶來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少年強。

再少年強後的日子,祖國會擁有叱吒風雲的能力,有著銳不可擋的氣勢,也有著氣貫長虹的不朽國氣,國強之氣。

讓我們扣緊少年之弦,奏出人生最美妙的樂章,讓它成為祖國的動力,化為祖國的生氣。

少年強,亦國強!

⑷ 少年強則國強的事例

  1. 毛澤東從小就把少年強則國強終身奉行,少年時期不甘於繼承父業做一個小作坊的老闆,雖然年紀稍大,但是也跟著年幼的孩子一起上學,「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鍛煉身體,學習知識,為了後來革命的勝利奠定基礎。

  2. 梁啟超12歲中秀才,偶然一次機會,讀到《瀛環志略》,開闊了梁啟超的視野,從此他便對西方的政治、文化等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結識了康有為。之後跟隨康有為公車上書,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是梁啟超也是變法中的先鋒,對今後的中國變革產生重大影響。

  3. 魯迅少年時期就刻苦學習,立志學醫。當時正值日俄戰爭,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中國人即將被手持鋼刀的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中國人,雖然和日本人一樣身強體壯,但個個無動於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威嚴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裡像大海一樣洶涌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中國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他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後期看到中國的現狀不是體質問題,而是精神貧瘠,果斷棄醫從文,與一切的封建殘余作斗爭。

  4. 李世民16歲指揮並親身參與長安戰役、西北戰役、山西戰役、洛陽戰役等等,突顯他的作戰才能,後期發揮治國的才能,在中央官制上為三省六部制,在選官制度上為科舉制,在新疆設立安西都護府,在地方制度上實行道州縣行政體制,把大唐朝治理的井井有條,昌盛興隆。

⑸ 求一篇以「少年強則國強」為論點的議論文.

在這世紀,我們是國家的希望,我們要怎樣做?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奮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用廣博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使自己進步,才能使國家進步。只有從零開始,經過不懈的攝取和探索知識,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應用,才能更好的充實自己,使國家的知識普及程度提高。
今天,老師把「迎奧運」活動的詩歌朗誦稿發了下來,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其中,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一文飽蘸感情,字里行間透露著梁啟超先生對我們少年的重視。
文中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勝於地球,則國勝於地球。」的確,少年於國家的前途是分不開的。「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少年正如那處升的太陽那樣,正在慢慢上升,慢慢成長,像它一樣充滿希望,充滿力量。「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潺潺小河雖然出自伏流,但是等當它流入大海,就會會奔流直下,一瀉千里。「乳虎嘯谷,百獸震惶。」剛出生的小虎,如果在山谷中咆哮,所有的動物都會感到害怕。這些不都說明了我們少年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嗎?
上下五千年, 有多少少年為祖國發奮圖強。古有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孔子小時侯雖然家境衰落,但是他謙虛好學,顧而學識日進,到了30歲左右就博學多才,然後創建了儒家學派,創作出了《論語》,為中國文化做出了完美的詮釋。今有魯迅,年輕時留學日本,他棄醫從文,發奮學習,回到祖國後寫出了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著名作家老舍13歲時進入北京師范學院就讀,在校期間,他十分刻苦。畢業後,去英國講學,讓英國人刮目相看。
在這21世紀,我們是國家的希望,我們要怎樣做?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奮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用廣博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使自己進步,才能使國家進步。只有從零開始,經過不懈的攝取和探索知識,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應用,才能更好的充實自己,使國家的知識普及程度提高。

⑹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這個原文是

正確的句子順序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原文節選內容如下: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恆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於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6)少年強則國強作文高中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是當時發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響頗大,是一篇篇幅較長的政論文,作者站在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立場上,在文中將封建古老的中國與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了鮮明的對比,極力贊揚少年勇於改革的精神,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願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被公認為梁啟超著作中思想意義最積極,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視為自己「開文章之新體,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少年中國說》開篇以駁斥西方列強和日本帝國對「我中國」的侮辱性的稱呼「老大帝國」入筆,引出梁啟超遠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中國」。作家以開闊的視野、博大的心胸,撫今追昔,在歷數唐虞郅治、秦漢雄傑、漢唐隆盛、康乾武功的基礎上,筆鋒頓挫,一轉而至感慨萬千:疇昔已隨歲月流轉為陳跡,「而今頹然老矣」!風雨飄搖、山河破碎、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民為待死之民。

字里行間充滿著痛心疾首的深沉焦慮與憂愁。隨後,作家從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指出造成國勢衰微的根源——「中國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襲、官員的守舊。進而,作家指出創造少年中國的力量在於「中國少年」——富有創新精神和愛國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與此同時,形象化的表現手法揭示了中國老朽與中國少年對於民族和時代的迥乎不同的責任心。

在鮮明、冷峻的對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張。在此基礎上,梁啟超以激昂飽滿的詩人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幅中國少年奮發有為而少年中國豪邁崛起的振奮民志、激動人心的畫面:美哉我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從思想上來說,《少年中國說》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極具批判的力度,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並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作了無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作者反復描述的「少年中國」則又寄託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同樣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質。因此,梁啟超的「新文體」政論文往往以抒情之筆出政論之說。《少年中國說》通篇不是用冷靜的分析、嚴密的邏輯逐層論證,而似乎是順看情感的奔流,縱橫「詩」筆而成」文」。

從藝術上來說,《少年中國說》的價值首先在於其顛覆性地豐富了傳統散文的意象體系。文章不僅用「夕照」、「瘠牛」、「秋柳」、「隕石」等民族的、傳統的、為人熟知的形象對「老」作多側面的展示,從而對清帝國的衰敗萎頓進行了系統批判;而且大量地運用了「死海」、「金字塔」、「西伯利亞大鐵路」等新時代、新生活、新知識、新事物提供的豐富形象,從而巧妙地把讀者的目光引向中華帝國之外的更為廣闊、豐富、鮮活、躍動的新世界。

從文體語言上來說,《少年中國說》也很有代表性,長短交替的句式、韻散結合的文風,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詞彙、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創造,無疑是對中國古代散文使用的詞法、句法系統進行了顛覆。就文體而言,《少年中國說》融辭賦、四六、律句、古文於一爐,各體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彰顯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體的藝術功力。在中國文學語言、文體演進史上,梁啟超的散文無疑是從文言文轉變為白話文的過渡形態,並直接導出了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方向。

《少年中國說》謳歌了祖國未來的英姿及其光輝燦爛的前程,對肩負著建設少年中國重任的中國少年寄予無限希望,鼓勵他們奮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國的戰斗中去。文字語言特點是高度凝練、概括,氣勢宏大,感情飽滿。文章多為四字一句,而且押韻,處運用反復、對偶、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⑺ 求一篇以「少年強則國強」為論點的議論文.

感懷赤子心,誓報祖國情
曾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枚一分錢硬幣不知何故躺在馬路中央,人流穿梭,它被踩踏致的滿身污垢。直到一名小男孩看到後將他撿起。周圍的人告訴他:孩子,那隻是一分錢,什麼也買不了,他多臟啊,把他扔了吧。但是,那個男孩卻用手帕將他擦凈,大聲的告訴大家:這上面印有國徽,做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多麼稚嫩的臉龐,多麼朴實的語言,賦予了愛國最真切的內涵。
那麼,什麼是愛國呢?
愛國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力量,是一個源泉。打開歷史的長卷,因為愛國,岳飛背刻「精忠報國」;因為愛國吉鴻昌「恨不抗日死」;也因為愛國,周總理每天只有兩小時睡眠。再翻開新中國的創業史,我們又看見了新中國的英雄。有錢三強、鄧稼先、楊振寧等學識淵博的科學家。有焦裕祿、任長霞、楊利偉等兢兢業業的軍人幹部。更有王進喜、徐虎、李素麗等艱苦奮斗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在各行各業的戰線上,釋放著自己全部的光和熱,這就是愛國。
我們不能忘記,昔日的圓明園現在已成為一片廢墟。我們不能忘記,擁有5000年文明的大國曾淪為歐美列強的樂土,我們不能忘記,駐南斯拉夫使館曾硝煙彌漫。我們更不能忘記,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
今天,祖國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新的時期,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新的時代賦予了愛國新的內涵。那麼,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去愛國呢?
我們尚未成年,也許,還不能像周總理那樣,為人民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許,還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樣,用鮮血和生命去換取光明;也許,還不能像運動健兒那樣,用汗水譜寫祖國的光榮與夢想。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去愛國。具體的說,尊重祖國的語言和文字,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這是愛國。每天節約一度電,一滴水甚至是一粒米,緩解國家日益緊張的資源危機,這也是愛國。我們每人都多植一棵樹,多栽一株草,多參加一次環保活動,祖國的環境定然會更加美麗,這是愛國。關愛家人,關心集體,熱愛家鄉,崇尚團結互助的和諧氛圍,這也是愛國。當然,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心系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做一個尚禮明志,博學善思之人,這更是愛國。
同學們,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中華能否振興,祖國能否富強,取決於我們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負起時代的重託。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以實際行動踐行「八榮八恥」,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明天,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⑻ 少年強則國強作文怎麼寫

現今,災區的孩子們擦乾眼淚,帶著傷痕毅然走進帳篷學校。「安心學習,報效祖國,回饋社會」是他們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梁啟超這段膾炙人口的文字在這次抗震救災中得到了詮釋。 5月12日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為了充分反映少年兒童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中央一套播出的大型公益片《英雄少年》,我看了不禁淚流滿面。沉著鎮定 、勇於救人、 臨危不懼的英雄少年,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其他比自己危險的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其中最小的只有8歲。這些英雄少年們在災難面前像個老師,讓我們感動,因為他們表現出常人所沒有的樂觀性格和堅強意志。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9歲的林浩,一個2年級2班的學生。在地震來臨時,在地動山搖時,在大地咆哮時,林浩迅速跑出教室當他已經脫離危險時,可是教室里的同學一個也沒出來。他想到自己是一班之長,他又冒著生命危險沖進教學樓。當看到同學昏迷在地毫無知覺時,他毫不猶豫的跑上前把兩個昏迷的學生托向生命的出口。房屋還在劇烈的搖晃,還在不斷坍塌,林浩沒有退縮,沒有害怕,而是一次一次沖向教學樓。可就在這時,一塊突如其來的磚頭砸中了林浩的腿,林浩跌倒在地上可是他沒有返回安全地帶,而是堅強的站起來拖著受傷的腿繼續救大樓里的同學。

⑼ 少年強則國強全文

「少年強則國強"出自梁啟超所寫的散文<<少年中國說>>的其中一段,內容如下: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

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恆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後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之。中國如稱霸宇內,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

於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譯文:

梁任公說: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國的,是中國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創建未來的少年中國的,是中國少年一代的責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麼可說的,他們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日子不遠了,而我們少年才是新來並將與世界結緣。

如租賃房屋的人一樣,他們明天就將遷到別的地方去住,而我們今天才搬進這間屋子居住。將要遷居別處的人,不愛護這間屋子的窗戶,不清掃治理這間房舍的庭院走廊,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至於象我們少年人,前程浩浩遠大,回顧遼闊深遠。

中國如果成為牛馬奴隸,那麼烹燒、宰割、鞭打的慘酷遭遇,只有我們少年承受。中國如果稱霸世界,主宰地球,那麼發號施令左顧右盼的尊貴光榮,也只有我們少年享受;這對於那些氣息奄奄將與死鬼做鄰居的老朽有什麼關系?他們如果漠然對待這一問題還可以說得過去。

我們如果漠然地對待這一問題,就說不過去了。假如使全國的少年果真成為充滿朝氣的少年,那麼我們中國作為未來的國家,它的進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國的少年也變成衰老腐朽的人,那麼我們中國就會成為從前那樣的國家,它的滅亡不久就要到來。

所以說今天的責任,不在別人身上,全在我們少年身上。少年聰明我國家就聰明,少年富裕我國家就富裕,少年強大我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我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我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我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於世界,我國家就稱雄於世界。

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涌奔瀉浩浩盪盪;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

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歷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將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將與祖國萬壽無疆!

(9)少年強則國強作文高中擴展閱讀:

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勵性。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託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後世影響:

梁啟超近一生坎坷波折,將民主進步之光帶給民眾,成為近代中國偉大啟蒙者。毛澤東說,年輕時影響他最大的人就是梁啟超;胡適說,少年時讀了梁啟超的文字像受到電擊。戊戌變法已經過去一百多年,梁啟超卻從未淡出中國社會改革者的視野,每次我們回望梁啟超,都能夠強烈感受到新的啟迪與沖擊。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梅家玲說:「他提出的對文化遺產的檢討的理念,對於青春、對於一個全新國家形態的憧憬和追求,感染並召喚了新一代的知識分子,直到現在,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風行,將「少年」一詞在清末社會里變成一種時尚的革命名詞,彼時追求進步的年輕知識分子競相以「少年中國之少年」或「新中國之少年」自稱。1902年南洋公學學生組織「少年中國之革命軍」,而汪精衛後來密謀行刺醇親王載灃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少年也已經從概念、理想化身為血肉之軀、革命的先鋒、未來歷史的塑造者」。

梁啟超面對腐敗無能的封建統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情勢,為喚醒民眾,救國圖強,寫下氣吞山河的《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蘊含諸多的先進思想,善於從教育運行規律著眼,進行教育立意的深化,尤其在當代對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主要思想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1、注重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培育;2、要始終貫穿理想信念教育;3、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4、堅定不移地貫徹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

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清朝光緒年間廣東新會人。近代中國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運動領袖之一。

1890年赴京會試,不中。後投康有為門下,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人稱「康梁」。1895年春,梁啟超再次赴京會試,並協助康有為發動在京應試舉人聯名請願,是為「公車上書」。

1898年,梁啟超回京參加變法維新。其間,梁啟超表現活躍,他的許多政論藉助早期的媒體宣傳開始在社會上產生影響。變法失敗後,梁啟超逃亡日本並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

梁啟超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一生著述宏富,其《飲冰室合集》凡148卷,計一千餘萬字。

參考資料:百讀網路-少年中國說



⑽ 少年強則國強作文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但是現在我們周圍還有好多學生不文明不講禮儀。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並不應該是我們21世紀中學生的作為。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
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在這里,我倡議大家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這才是我們最亮的一面!
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的校園處處盛開。

閱讀全文

與少年強則國強作文高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