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返二十歲觀後感作文六百字
老奶奶」楊子姍讓電影煥發青春
《重返20歲》的導演是陳正道,主演楊子姍、鹿晗、歸亞蕾、王德順、陳柏霖等,一眼便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新老演員搭配的陣容。楊子姍飾演歸亞蕾的年輕版,歸亞蕾在片中飾演鹿晗的奶奶,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奶奶恢復到了20歲的青春,變成了楊子姍,這下子奶奶和她周圍人的生活就起了巨大的變化。
前面提到過,《重返20歲》是聚焦於養老和青年人奮斗的兩個主題,有關養老這個問題,電影用非常客觀的角度表現出現代老年人面臨的家庭問題。一方面是老年人不能真正體會到兒媳婦的辛勞,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成員對於老年人的疏離。
同時影片還展現了老年人的群像,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都是比較單調的,大家無非就是聚在一起跳廣場舞和下棋聊天,他們與年輕人的生活觀有越來越大的差異,生活在一起的矛盾是難免的。
歸亞蕾在奶奶老年這個階段演的非常到位,一個絮絮叨叨而且心思縝密的婆婆形象,讓周圍的人都感覺很累,但喜劇效果很明顯。這同時也給奶奶「失蹤」埋下伏筆,讓人反感的奶奶失蹤了,大家並不是特別著急,這也讓奶奶重新認識了自己的過失。
但影片真正的精彩高潮還是要等到楊子姍登場,奶奶變年輕了,20歲的外表,但實際上還是60歲的內心,這樣強烈的反差,以及她對當代社會的重新融入,這些橋段都非常吸引人。楊子姍必須還要把握住老年心態,讓觀眾相信她就是在演繹一個60歲心理的老奶奶,這樣的差異成就了很好的幽默效果。楊子姍的精準表演,讓整部電影的的氛圍也變得更加年輕和活躍。
影片中色彩斑斕的畫面風格
《重返20歲》這部電影非常養眼,除了青春靚麗的楊子姍和鹿晗,電影中的美術設計也很獨特。片中人物的衣服、道具、布景都是走視覺系,就連鹿晗的一頭金發色彩都不會讓人感覺扎眼。影片畫面的調色是一種暖色調,而且導演拍攝時應該是可以選取了大多是陽光明媚的時間,所以影片的整體畫面風格非常溫暖,再加上搭配用心的多重色彩布景,《重返20歲》畫面值得點贊。
導演陳正道之前憑借《101次求婚》、《催眠大師》被內地觀眾所熟悉,這次的《重返20歲》也算是一部奇幻青春片,他前後兩部作品的風格反差很大,似乎要把各種類型片都嘗試一遍才甘心。但是他顯然能夠駕馭懸疑、奇幻、喜劇、愛情這樣多重的類型片,《重返20歲》這樣一部養眼又溫暖的喜劇片在賀歲檔上映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前面2014年12月底的賀歲檔不溫不火,這部2015年1月8日上映的《重返20歲》顯然會重新喚起觀眾對於國產片的喜愛。
❷ 讓媽媽重返20歲作文
這部電影講述了七十歲的老奶奶突然變身二十歲的妙齡少女,以新的身份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並且邂逅了美美的愛情,真是期待裡面所有人的演技,有老戲骨歸亞蕾老師,還有著名的演員楊子姍,還有內地新人鹿晗以及著名的導演陳正道陳導!該片可謂是大牌雲集!
重返20歲觀後感_第1篇
我們總愛用流水來比喻時光,因為一旦錯過某些事,或許就是終生的遺憾,只能在餘生中不斷追悔,悄然等候時光逝去。想像一下,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會選擇做什麼?《重返二十歲》,給了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一個年輕貌美可愛呆萌的妙齡少女,究竟會發生多少不可思議的有趣事兒。
作為韓國影史喜劇票房冠軍《奇怪的她》的孿生姐妹篇,《重返二十歲》自拍攝起便成了當之無愧的話題之王。70歲的奶奶與兒子一家四口格格不入,無論是生活習慣或想法,都顯得格外「另類」,心灰意冷至極,她卻誤打誤撞不可思議地變回了20歲的妙齡少女,重新與萌孫、男神與爺爺相遇,最終幫助萌孫實現音樂夢想,也徹底改變了自己的陳舊思想。
時光是不可逆的,但作為藝術品,電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扭轉的契機。這部「穿越片」從本質而言,其實在講述一個中國式家庭的故事。奶奶與兒子的矛盾,老一代人的傳統思想與糾結,兩代人之間親情的逐漸淡漠,都是現代快節奏社會下親情關系的折射。這或許是《重返二十歲》最值得關注的地方,詼諧外殼背後的核心依舊是導演對現實的緊密關注,令觀眾在大笑中去回望反省現實。
但無論背後隱藏著多少種解讀,不可否認,《重返二十歲》是一部非常出彩的喜劇愛情片。人氣偶像鹿晗的萌呆,國民男神陳柏霖的高冷,人氣女王楊子珊的憨嬌,都令諸個片中角色標簽感十足。一個簡簡單單的返老還童的故事,被導演詮釋得既搞笑又溫情脈脈,影片中原汁原味的鄧麗君、老歌曲等元素,更是將我們瞬間拉回陳舊的回憶中,向我們的青春致敬。
電影里,最難演繹的角色當屬楊子珊飾演的奶奶。她所扮演的角色不僅要演繹出少女活潑可愛的天性,更要還原由奶奶「回歸」少女的心路歷程,這對演員自身是極大的挑戰,如何純靠自身演技詮釋出角色的掙扎與矛盾,楊子珊給我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案。看似刁蠻清純的她,卻演繹出了老人固執優雅的一面,最出彩的當屬片中惟妙惟肖的「廣場舞」,逗翻台下一干觀眾。
同時,影片中,衣服時尚、造型多變的她,讓人看到了楊子姍時尚的一面;與陳柏霖、鹿晗間的感情糾葛,讓人看到了她演技細膩的一面;影片中,她的一展歌喉,讓人看到了她對於音樂上的天賦與魅力。這個角色完全不同於《致青春》中那個霸道任性的鄭薇,已然帶給我們足夠多的驚喜。可以預見的是,孟麗君這個角色必將成為楊子姍演繹生涯中又一經典。
而為了飾演好奶奶的角色,楊子珊不但苦讀劇本,更是代入了自己對爺爺奶奶的回憶,仔細模仿歸亞蕾的表演,力求做到最大程度的還原。她的精湛演出換回了媒體的高呼聲,甚至被導演盛贊為「這代演員中表演最能打動自己的一位」。
憑借著電影的巧妙構思與演員的出彩表演,《重返二十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經典之作,譬如《本傑明巴頓奇事》、《童夢奇緣》、《大話西遊》等。時間倒流並不現實,但想像著可倒流的時間,從而珍惜眼前人,活好當下每一天,這才是電影帶給我們的最大意義。
重返20歲觀後感_第2篇
「我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可能說出來你都不相信」
電影的主線是奇幻影片,對嘛,時光是無法倒流的,可是上天偏偏給了她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讓她從走青春。
重新回到20歲的她,青春靚麗,魅力四射。也重新遇到了心動的人。
可是命運好像和她開了一個玩笑,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她面臨選擇。是選擇拯救心愛的孫子,還是留住青春重遇愛情。最後,他放棄了自己可以重新來過的人生,又回到從前。
看完以後開始思考,我想換做是誰,都會和奶奶做出一樣的選擇吧。這個世界上,願意為你無條件付出的只有家人,是親情最溫暖。或許很多時候會念你,那是因為是為了你好,是愛的表現。
有很多時候會偷偷看著媽媽的側臉,看著她日漸花白的頭發,看著她逐漸增多的皺紋,心裡就會大喊:時間啊你慢點走!可是時光匆匆流走一去不再有。
所以,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
重返20歲觀後感_第3篇
喜劇片,最高的標准就是既能讓你痛快的笑,也能讓你肆意的哭。
開場近15分鍾,歸亞蕾在片中飾演的沈夢君,絕對不是討喜的角色,說話尖酸刻薄、愛攀比、小家子氣,外人忍受不了她像祥林嫂一樣念叨著自己兒子的好,家裡她明顯重男輕女偏愛孫子,媳婦兒都幾乎在她的陰影下抑鬱成憂鬱症……可是這樣一個奶奶,一些細節倒是讓中國觀眾感同身受,如老人家一生的精力都在兒孫身上,沒有好好為自己活過,但臨老還要將被送往老人院。
有意思的是,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老太太現在這樣的臭脾氣,如果放在年輕時候又是怎樣呢?當青春照相館鎂光燈一閃,奇幻的走出甜美可人的楊子姍後,笑點蜂擁而至,影片立刻被切換進喜劇式模式,從甜美的少女在公交上和小混混對峙開始,化名夢麗君來致敬自己偶像鄧麗君,返老還童的沈夢君仍舊會在麻將場和K歌之王上與自己爭風吃醋的人大打出手……年輕貌美就是萬能葯,臭脾氣壞性格再怎麼多,還是會讓人喜歡,覺得這是真實、可愛,而楊子姍俏皮、真摯的表演風格,與夢麗君融為一體,實在是太棒了。
影片最聰明的技巧手段,其實是用洶涌而來的感情線弱化了邏輯線。歸亞蕾變身楊子姍後,一切一切的舊時代眼光和腔調讓戲劇沖突不斷,對生活失去信心的老太太成為了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聖鬥士,一方面完成自己年輕時候的夢想,另一方面鼓勵孫兒小鮮肉鹿晗積極向上,並且與老頭子王順德、帥哥陳柏霖火花不斷……而楊子姍從不適應突然身體年輕化、到身心均年輕化,以及一直保持的成熟老道心態的表演,極具說服力,處處能讓人感覺到:為家人操勞一輩子之後人老珠黃的無助,現在的青春煥發魅力四射,內核對比著實有點殘酷。
❸ 幫我寫一篇關於重返二十歲的英語影評作文,100字左右,在附加漢語翻譯
周日一早,我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看小動物們。
我來到了「水禽湖」,看到了正在水中唱歌版的兩只開心的白權天鵝,它們的歌聲很優美,聲音很清脆。
順著「水禽湖」邊上的小路向北走,在草坪上,我看到了「老朋友」,兩只珍珠雞,它們在悠閑地散著步。這兩只珍珠雞比三、四年前長大了許多。
向西走,我來到了「鸚鵡館」,看到了一隻來自巴西的,世界上最大的鸚鵡——紫藍金剛鸚鵡,它叫「藍藍」。它的羽毛非常漂亮,嘴和爪子都有非常鋒利的鉤子,可以很輕松的站在鐵柵欄上,它很喜歡倒立,但是不愛「說話」。
❹ 以重返二十歲為題寫一篇作文
「生命不在長短,只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縮縮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義的人,只要生命曾經綻放過光芒,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無關緊要了。
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三十歲、二十歲的人,根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雖然,前者多活幾十年,後者則少活了幾十年;但,這只是人們觀念上的感覺與執著,對於體認得生命意義,清楚宇宙真諦的人,存在的長短已不覺得遺憾。
時間就是永恆,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二十歲,是一樣的;一年就是萬年,萬年存在一年中。
人們以為離開了瞬息萬變的時間,別有永恆的存在,這是不對的,永恆是存在時間中,離開了無常的時間,就沒有永恆的存在。
所以,只要你創造了永恆,將人生提升到永恆的境界,那麼,生命的長短,又有什麼關系呢?
2
只要活得有意義,生命就會接近永恆,不再只是短短的幾十年。
如何才能活得有意義呢?
從淺近方面來說,生活離不開工作,所以,要活得有意義,必須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工作呢?就是屬於付出與合乎靈性要求的工作。
屬於付出方面的,就是做有益於人類、國家社會和一切生靈的工作。世界各地正有許多這些工作,在等著我們去做合乎靈性要求方面的,就是追求完美,和生活在真實中。
看!藝術家為了追求藝術的完美,可以犧牲物質上的享受,甘願與貧困為伍。
作家為了一篇文章的完美,不惜再三的修改,一再的謄寫。
歌唱家為了一首歌能完美地唱出,私底下不知已經練習了多少遍。
還有各行各業中,許許多多的人,也都是這樣,不辭辛苦地做著所從事的工作。他們不但毫無怨尤,還做得滿心歡喜;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當他們全心一意地,為他人、或自己靈性而工作時,不再感覺時間的存在——時間已經停止;不知老之將至——生命哪有長短?這,不就是永恆嗎?
3
至於生活在真實中,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永恆的境界。
什麼是真實?真就是不假、不虛偽;實就是實在、不做非份之想。換句話說:這是一種不撒謊、不做作、不違背良心,純乎心性而行的境界。
由於不作假,本身的優點、缺點,一目瞭然,所以能不自負也不自卑。
由於不作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貧於道,而知足常樂。
由於不違背良心,所以心無掛礙,日日是好日。
最重要的是:依心性而行,該作則作,不該作則止;所以,沒有妄想、煩惱。
這種生活,已經超越了意義,而意義自在其中。
總之,能夠完全活在真實中的人,將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超凡入聖的聖者了。
❺ 重返20歲的簡介作文2000字
真心沒想到,在2014年末賀歲檔大片集體不理想的時候,看了這樣一部電影,先笑成狗,後哭成**,這就是陳正道執導,楊子姍、陳柏霖、歸亞蕾、鹿晗主演的《重返20歲》。其實電影內容上,它與韓國喜劇票房冠軍《奇怪的她》用相同的劇本,都是講述七旬老太太無意變身為妙齡少女後,日常生活中引發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奇幻故事。但是,影片在許許多多細節上,即便是偶然的一秒一幀畫面,都不遜色韓國版,可謂精心設計,帶著觀眾體驗喜怒哀樂。
喜劇片,最高的標准就是既能讓你痛快的笑,也能讓你肆意的哭。
開場近15分鍾,歸亞蕾在片中飾演的沈夢君,絕對不是討喜的角色,說話尖酸刻薄、愛攀比、小家子氣,外人忍受不了她像祥林嫂一樣念叨著自己兒子的好,家裡她明顯重男輕女偏愛孫子,媳婦兒都幾乎在她的陰影下抑鬱成憂鬱症……可是這樣一個奶奶,一些細節倒是讓中國觀眾感同身受,如老人家一生的精力都在兒孫身上,沒有好好為自己活過,但臨老還要將被送往老人院。
有意思的是,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老太太現在這樣的臭脾氣,如果放在年輕時候又是怎樣呢?當青春照相館鎂光燈一閃,奇幻的走出甜美可人的楊子姍後,笑點蜂擁而至,影片立刻被切換進喜劇式模式,從甜美的少女在公交上和小混混對峙開始,化名夢麗君來致敬自己偶像鄧麗君,返老還童的沈夢君仍舊會在麻將場和K歌之王上與自己爭風吃醋的人大打出手……年輕貌美就是萬能葯,臭脾氣壞性格再怎麼多,還是會讓人喜歡,覺得這是真實、可愛,而楊子姍俏皮、真摯的表演風格,與夢麗君融為一體,實在是太棒了。
影片最聰明的技巧手段,其實是用洶涌而來的感情線弱化了邏輯線。歸亞蕾變身楊子姍後,一切一切的舊時代眼光和腔調讓戲劇沖突不斷,對生活失去信心的老太太成為了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聖鬥士,一方面完成自己年輕時候的夢想,另一方面鼓勵孫兒小鮮肉鹿晗積極向上,並且與老頭子王順德、帥哥陳柏霖火花不斷……而楊子姍從不適應突然身體年輕化、到身心均年輕化,以及一直保持的成熟老道心態的表演,極具說服力,處處能讓人感覺到:為家人操勞一輩子之後人老珠黃的無助,現在的青春煥發魅力四射,內核對比著實有點殘酷。
《重返20歲》完全符合好萊塢故事片的標准,大小沖突大小高潮以及笑點與淚點的節奏把握的非常精準。影片中,楊子姍在孫子遇到意外,卻堅持唱歌完成祖孫倆共同的願望做事件高潮,卻用醫院里輸血前與老頭子以及兒子的對話做情感高潮,是全片兩場大淚點(尤其老頭子的勸說、兒子的勸說,我環顧四周,人人飆淚)。更棒的是,收尾非常利索,即便讓觀眾感覺到她陷入深深的道德矛盾中,但人性更真實可貴。鏡頭的下一個畫面,其樂融融,觀眾心裡暖洋洋的。
最後再贊一把《重返20歲》中的細節,可謂近些年商業片少見,不管是適合人物性格的歌曲、服裝選擇,還是影片中的道具、美術,幾乎每一秒中的鏡頭都包含著居多的心思,而片中配角也很出色。比如黑白片那段娓娓道來女主以往艱辛的人生過程,比如楊子姍收下的發卡,在結尾歸亞蕾的頭上忽隱忽現……
《重返20歲》用喜劇的外殼講述社會中普遍存在的老年人問題,讓一個原本相對沉重的主題顯得輕松而且讓人難忘。當然,可能許多看過《奇怪的她》的觀眾會吐槽:怎麼故事一樣啊?其實,《重返20歲》和《奇怪的她》原本是同一劇本,同步開發的中國版和韓國版電影作品,只是陳正道有事耽擱,結果《奇怪的她》率先上映而已。而《重返20歲》非常接地氣,適合中國本土特色,做到了歡樂之餘流淌著脈脈溫情。誠意之作,推薦!
在看《重返20歲》之前,納蘭並沒有看過《奇怪的她》,所以也就無從將兩者比較,但這不妨礙納蘭將《重返20歲》劃入值得推薦的電影行列。原本抱著看一部青春小品的期待走進電影院,卻沒想到在最後一段卻十足哭成了狗——而這部電影的最動人之處,便在於導演用喜劇的方式講完了一個煽情感人的故事,讓人笑著笑著就看哭了,哭著哭著就心疼了。
《重返20歲》其實是部立意於關懷老人的電影,但生活中這樣的口號司空見慣,卻甚少有人把這當成一回事。就像奶奶的兒子項國斌是個專門從事老年人社會問題研究的大學教授,卻對自己家裡那位壞脾氣的老媽也是束手無策——誰讓奶奶渾身都是讓人討厭的缺點呢?不分場合不顧忌別人感受掛在嘴邊炫耀自己的兒子有多出息,絮絮叨叨的數落自己的媳婦做不好家務,毫無道理的寵溺自己的萌孫——簡直就是十足的討人嫌嘛。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奶奶這些讓人討厭的缺點卻引爆了淚點:在自己剛懷孕的時候就上了戰場的丈夫最終還是沒能回來,留下一個柔弱的她在困苦的年代拉扯大孩子。她犧牲了自己的所有一切,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至於自己的音樂夢,便也只能寄託在孫子身上。
如果人生給你一次重返20歲的機會,你會選擇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精彩的活,還是會選擇重演人生的無悔?當意外重返20歲的奶奶正面對一個圓歌手夢的機會和一段心動的浪漫愛情時,她卻無怨無悔放棄這一切只為挽救自己孫子的性命,一如她曾經無數次為兒子做出的無數犧牲那樣。誰不曾留戀青春歲月的美好,但只有愛才是堅持的理由。老年活動室里和奶奶唱反調的老對頭的猝然離世對她的觸動有多大可想而知,一邊是20歲的青春容顏大好時光,一邊是耄耋遲暮惹人討嫌。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奶奶的抉擇卻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理所當然的讓人淚如泉涌。
流暢的敘事,自然的感情流露,讓《重返20歲》足以觸碰到每一個普通人最深最柔軟的內心,觸碰到那個叫做親情與愛的地方。幾個主角的選角與定位都可圈可點,歸亞蕾對於「惡婆婆」和孤獨老太的感覺把握始終精準;萌孫鹿晗初演電影不怯場不生硬,顏值爆表的同時演出了青澀與青春;至於楊子姍,終於是抓住了一個遠比《致青春》中鄭微更出彩的角色,把角色兼得奶奶的老氣和少女的情懷。回想起多年前,站在台下給參加選秀的楊子姍拍照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這個姑娘能夠用這樣的方式感動了自己,也是種無比奇妙的緣分吧。
強烈推薦子女們帶著爸媽們去電影院看這部片子,會是一次溫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