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讀《平凡世界》有感(800字以上的高中作文)
這是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關於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識?就算是哪天放學是下了場雨,亦或是天氣有些悶熱而又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里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於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們剛當老師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幾年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劉羅鍋在和紳臨終前對他說:「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當我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使我們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擦亮我們的眼睛,仔細瞧一瞧孫少平吧,會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Ⅱ 《我讀〔莎士比亞戲劇〕有感》 高中作文800字
在這本書里,我讀到了愉悅、悲傷、愛情、陰謀和詭計。在這些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人物中,我看到了人性;在華麗的語言下,我看到了人物清晰的思想;在善良和邪惡之間,我看到了真誠和背叛;在甜言蜜語里,我看到了虛偽和陰謀。在莎士比亞的筆下,我讀懂了真正的社會。
愛是神聖的,純真的,美好的。在頑皮的丘比特射出它美麗的箭時,愛已慢慢融入善良清純的少女心田,無論風多猛,雨多大,就算暴風雨襲擊和鵝毛大雪飛揚,都不能阻止愛的靠近。當那遙遠的愛來到少年紳士的懷中,它能夠像堅硬的金剛鑽那樣牢固,無論用任何利刃刀劍都不可穿透。當命運女神故意穿插其中,不讓這份可貴的戀情得到上帝的祝福,雖然心和心還是聯結在一起,但思念的力量使情人帶著生命的威脅相會,甘願在命運已定時讓這份生死戀情化為永久。這就是愛的力量!朱麗葉和羅密歐熾熱的愛使他們彼此相思,雖得不到命運女神的庇護,但他們堅信真心的愛可以融化一切尖利的武器。這份戀情不能相許,朱麗葉和羅密歐便在天堂相會,自由自在地享受愛戀。當那份真心融化了深深的仇恨,從此世界又恢復明亮,但可憐那一對愛戀的人兒,從此不能看到這樣和諧的場景。他們穿越生死的愛,讓人們落淚。
這就是朱麗葉和羅密歐悲情的愛。
Ⅲ 講述(高三16班)觀後感800字作文
新學期,新計劃 \r\n莫泊桑說:\「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個希望破滅了或實現了,就會有新的希望產生。\」新春就是新的企盼、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獲。新學期,新起點,新面貌,讓我們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再一次踏上征途! \r\n追求:是充實生命的必然途徑。時間就像那無情的流水,流去我在小學里的五年光陰。轉眼寒假又將成為過去,新的學期即將來臨。仔細的回想,過去的五年裡,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可是,什麼也想不起來。難道真要這樣,流給母校的是一片空白記憶嗎?不,我希望,在小學生活的最後半年裡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事。在這半年裡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秒時間,爭取不讓自己有荒度的一刻。 \r\n新學期到了,那麼大家一定會有新的打算,我的打算又是什麼呢?其實,我的打算和別人一樣,就是要在新的學期里努力學習,認真聽老師講課,上課要積極發言。不僅如此,還要經常參加各類活動,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我還希望自己能在畢業考試上考出好成績。我知道,要做到這些是很難很難的,但是只要你堅持到底,永不退縮,那這些又將變得非常容易。 \r\n我想,人的希望是會隨時改變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希望也是不同的。在新學期里,我的希望是永遠記住母校,因為這畢竟是我生活了六年的小學啊!同時,我也希望能在這最後的半年裡為我親愛的母校做一點事情,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我想,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來做這件事的。人在一生中,不管他成為了什麼,是名人,或是偉人,還是極平凡的普通人,都會永遠記住自己的母校,都對他有著非常深刻的感情,我也要做這樣的人。 \r\n我知道,每個人心裡想的是不一樣的,因為,人各有志,目標不同。如今我漸漸長大了,我的新目標不是做什麼偉人,也不想當什麼藝人,更不是成為科學巨人。而是長大後考上一座較好的大學,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不平凡的事,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就已經足夠了。 \r\n新學期里人人都有新打算,你一定也和我一樣吧!讓我們大家在新學期里攜起手來,共同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吧!
Ⅳ 電影無恥混蛋觀後感800字高中作文
很無奈而甘願地,再一次感受了一把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Tarantino)的才華。
許久沒有過如此奇特乖張的體驗了,欣賞的同時有點別扭。猶太人與納粹的戰爭題材早已泛濫成災,只有昆汀這樣的天才可以用特立獨行的敘述方式隨心所欲地玩轉電影。可是昆汀將所有的情節累積到影片最後才一起爆發,仍然無法令人盡興。評論界始終有正反兩種聲音的評論。
和另一部同類型題材的影片《黑皮書》相比,其實相當一部分觀眾的口味更偏向於《黑》。因為它的表達非常傳統,易於理解,最直接的敘述方式是最能夠有效打動觀者、引起人性的共鳴的。
可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認昆汀的風格。他就是有這樣的本事,使人以非常輕松的嘲諷姿態去感受歷史的黑暗和人類被戰爭扭曲的特質。以奇特的音樂引領觀眾產生迎接恐怖的心理期待就是他的伎倆之一。
當老實誠懇的莊稼漢無助地飲泣著說出藏匿猶太人的地點;當美麗優雅的影後向剛當父親的德國士兵開槍;當布拉德·皮特(BradPitt)帶著玩世不恭無所畏懼的笑容在德軍的額頭刻上納粹的標志;當冷靜勇敢的影院猶太女老闆在熒幕上勝利地狂笑,我們看到的,是戰爭挑戰著人類情感承受的極限,被仇恨的憤怒和復仇的快感控制的內心。
比起《黑》中在戰後被猶太人視為叛徒而淋糞便的女主角,《無恥混蛋》對影院女老闆的刻畫最深刻的部分便是放映室里與德國戰斗英雄約克中士獨處的幾分鍾了。約克射殺了300名猶太人而在德國備受推崇,希特勒甚至出席了他主演的電影的首映式。
所有人為他驕傲,他卻看著熒幕上不斷殺人的自己感到不安,於是獨自來到放映室找心儀的索莎娜,結果被她從背後槍擊。索莎娜看著躺倒在地的約克的時候,音樂不再如影片之前那樣輕快幽默,而轉為凄婉哀傷的旋律。約克動彈的時候,索莎娜知道他還沒死,甚至產生一絲不舍與期待。然而,就在她俯身觸摸他的時候,約克突然轉身對她連續開槍。
她對他開了三槍,而他臨死前還要用盡全力補上第四槍。原本以為他尚未成為一個泯滅良知的殺人犯,甚至覺得他有點可愛,此時我們才發現,對他的同情只是誤解,他終究為自己所做的屠殺行為帶來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到驕傲,尊重自己仍然比尊重別人更多,他依然只是個世俗的普通人,並未獲得愛的真諦。而索莎娜影院里的黑人,服從索莎娜的一切,甚至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看似卑微的人,可能擁有更加高尚的靈魂。
命運總是難以捉摸,有時甚至有點諷刺。曾經逃離納粹的槍口,長大後終於有機會與所有德軍高層同歸於盡的索莎娜,結果還是死在德國最著名的狙擊手,同時也是追求自己的男人手上。而此時,殺害她家人的兇手已經與美軍達成協議,投降轉做雙面間諜,令人唏噓。
頂著「猶太獵人」稱號的漢斯·蘭德,應該比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混蛋阿爾多的角色更加出彩。克里斯托弗·瓦爾茲(ChristophWaltz)以大量的對白和表情動作,向觀眾展示了他的表演才華,將一個狡猾陰險、心狠手辣而又老謀深算的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相信所有人看過電影後,比起阿爾多的勇敢果斷,對「猶太獵人」的深惡痛絕會在心裡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無論如何,《無恥混蛋》的濃墨重彩還是過於浮躁,喜歡昆汀的朋友不妨跟著他的節奏陶醉一把,不喜歡的,就當作一次另類的玩笑吧。
Ⅳ 《赤壁之戰》觀後感800字高中作文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讓我學到了很多。故事是這樣回的:答
曹操,字孟德。有一次,他親自帶領八十三萬大軍南下,准備攻打江東。當時曹操號稱百萬大軍,嚇得孫權連大氣也不敢出。幸好劉備派諸葛亮去江東幫助孫權,受到了孫權的熱烈歡迎。雖然是初冬,諸葛亮卻預測三天以後有東南風,於是他和周瑜商量了一條計謀。他們先派龐統去游說曹操,讓他把所有的戰船都用鐵鏈連接起來,再讓黃蓋領兵去詐降,趁機把曹操的戰船都燒毀。等到了黃蓋詐降的那一天晚上,果然吹起了猛烈地東南風,於是黃蓋放出了許多火船。只見那些火船乘著東風,飛快地沖向曹操的戰船。可曹操的戰船被鐵鏈拴在一起,不能掉頭,無法逃脫,因此,一轉眼就被全部燒毀了。曹操大敗。
看完《赤壁之戰》,我對諸葛亮又敬佩有羨慕。他不但能打仗,能製造木牛流馬和噴火巨獸,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測出三天後有東南風,對赤壁之戰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以後一定要向諸葛亮學習,學習他博覽群書、刻苦求學的精神。我會每天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好好做作業,還要讀很多的課外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社會有用的人。
Ⅵ 寫一篇關於讀後感的800字高中作文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小說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島上種莊稼,搭木屋,吃了千辛萬苦,生存下來.但想回人間的心切,使他著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這個鬼地方,結果還是失敗了,最後於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翻開書的第一頁:"謹以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朋友們."當我從扉頁上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便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反感.任性,嬌氣,依賴性強而動手能力差,這的確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缺點.但我們不甘心承認這些,我們不也希望做得更好嗎可為什麼,周圍的人總要給我們戴上這頂"帽子"呢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時,我想我真的被震憾了,那是一種心靈上的震動.一個個問號不由地縈繞在我的心頭,如果我是魯賓遜……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為我沒有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
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鬥嗎不,我寧可躲得遠遠的,祈禱他們永遠不要發現我,因為我沒有那種膽量.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為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們的關愛,社會的關注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我們需要具備魯濱遜那樣的刻苦奮斗的精神.
在他認為,天底下沒有什麼人類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人類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與雙手,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我們學習也一樣,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各個學科學好,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才會有一股動力不斷促使我們前進.同時,還必須在做好每一件事後力求精益求精.
"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現在我百分之百相信這句話.這287頁向我展示了魯賓遜自信,自立,自尊,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的精神;告訴我魯賓遜靠自己的誠實,善良,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Ⅶ 讀漂亮朋友有感800字 高一作文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在1885年發表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把目光投向新聞界和政界,具有豐富得多的內容,堪稱一部揭露深刻、諷刺犀利的社會小說。
首先,《漂亮朋友》暴露了當時新聞界的黑幕。報紙從它誕生之日就是各個階級和黨派斗爭的工具和喉舌。在《漂亮朋友》中,報紙是操縱在財閥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蘭西日報》的後台老闆是一批眾議員,瓦爾特在議院中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它是金融家,善於利用政治進行投機,他創辦的《法蘭西日報》最後成為了內閣的喉舌。小說生動地描述了瓦爾特幫如何利用這份報紙操縱政局,為了讓他們中的重要議員拉羅舍—馬蒂厄上台,瓦爾特利用報紙製造輿論,實現倒閣陰謀,使馬蒂厄終於當上了外交部長,一旦他的生活丑聞暴露以後,瓦爾特就毫不留情的一腳將他踢開。由財閥操縱報紙在政界和報業大顯身手,這就是《漂亮朋友》所揭示的報紙黑幕。
小說還成功塑造了一個現代冒險家的形象,他就是杜洛瓦,為了獲得巨額財產和社會地位,他不擇手段,短時期就飛黃騰達了。杜洛瓦的本錢是擁有一副漂亮的外表,他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獲取上流社會婦女的芳心,使他們都願意服務於自己,成為他向上爬的工具。在杜洛瓦的盛大婚宴上,教士用獻媚的詞句向他祝福:「你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們最為富有,也最受尊敬。特別是您,先生,您才華超群,並通過您的道德文章而給芸芸眾生以指點和啟迪,成為民眾的引路人。你身上肩負著偉大的使命……教士的話代表社會、官方對這個冒險家的贊許,但從中也露出了無情的、辛辣的諷刺。
《漂亮朋友》通過一個冒險家發跡的經歷,深刻揭示了第三共和國的政治、經濟復雜現象,不愧為十九世界末葉法國社會的一幅歷史畫卷。
Ⅷ 讀名著有感,800字高中作文
《紅樓夢》是從我讀初中就想讀的一本名著,一直到現在,我才讀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非常深的印象,我的一位朋友說,裡面心計陰謨太多,故事裡的社會太黑暗。其實我覺得,《紅樓夢》真實的寫出了古代,以賈寶玉為主的,三大家族的發展史。
曹雪芹,又號芹圃、芹溪,是清朝乾隆年間人,他寫了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中的前78回,雖然沒有完整的,但在這些殘缺的手抄本中仍是表達出了,他想表達的社會。有人說曹雪芹他是借鑒了自己家族的興亡和自己的遭遇才寫出了這么具有代表性的小說。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曹頫被革職入獄,家產抄沒,舉家遷回北京,家道從此日漸衰微。這一轉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更清醒地認識了封建社會制度的實質。雖然他生活一貧如洗,但他卻能詩會畫,並擅長寫作,他憑借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於寫出了這部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的文學巨著。使《紅樓夢》以其豐富的內容,曲折的情節,深刻的思想認識,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紅樓夢》中,在開始幾回中,有介紹到書中的主要的四個大家族的發展,分別用了四句詩「賈不假, 白玉為堂金作馬.(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都中現住者十房,原籍現居八房.);東海缺少白玉床, 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豐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鐵.(紫薇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府帑銀行商,共八房分.)」在其後的幾回中,也又有寫道,此書中主人公的命運、結局,作者用了寶玉做夢到了仙處看到的來做出引用,說出了「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裡埋(一四句寫了寶釵,二三句寫了黛玉)」;「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寫了王熙鳳,賈家敗落,她凄慘的死去)」……很多地方都用委婉的詩句表達其寓意,讓人感覺永遠都猜不透、弄不清。還有在第五回中,也有寫道「[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寫了寶玉與黛玉 寶釵三人愛情悲劇的感慨)」;「[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王熙鳳,聰明反被聰明誤)」。世事難料,書中的人物的命運多變,讓我感覺很難琢磨。在書中,有四回是《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因為四大家族的關系密切,也為了自己以後的生活,不得不亂判,那個和尚的話語是在不斷提醒,四大家族的與眾不同,是不是一般人能得罪的。間接的表達了,有些是無奈的。
《紅樓夢》中的一些人物描寫,像寶釵,內火重,在他生病時,寶玉和黛玉去看他時,那一段介紹他吃的葯的難配,是很難求得的,從中可以看出這些一般普通人家根本無法找到的葯,顯出了各個階層的差別之大。黛玉的多愁善感和有時候會為寶玉而有些悶悶不樂,黛玉也是從一開始被大家疼到因為他的個性而最終漸漸被冷落,有些很現實,即使是在富貴人家。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構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徵是叛逆。他的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於與他們接觸拜會。林黛玉,可由 「凄美」二字概括為其特點。「凄」則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凄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在、內涵、藝術」這幾個方面。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劇形象。林黛玉無論在外在還是內在,都顯出了她的凄美。王熙鳳作為榮府「總管」,她弄權作勢,兩面三刀。因為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後卻害了全家。他深得老太太的喜歡,在家大小事都由他說了算,但是趙姨娘卻說他是把一半家產搬到娘家去了,這才是他的目的。寶釵表面上看似乎是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但實際上她骨子裡卻頗有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和頗深的城府。她恪守婦道,但也對當時的社會抱有一種強烈的批判精神。同時,賈寶玉的經歷,正像霜花一樣,榮華一時,轉瞬即逝。因此,曹雪芹用一幅對聯概括了《紅樓夢》故事:原應嘆息春風晚,差忒情慾巧妙雲;橫批:情不情。還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雲(史湘雲的諧音)一樣被西風(王熙鳳)吹去了。
毛澤東也曾說過,《紅樓夢》「不讀過五遍的,沒必要發表評論。」其實使這樣,雖然我只讀了一遍,但是我已經從中了解到大概的故事,但是卻不能完全了解,只是知道一些皮毛。魯迅先生也曾有過評價,「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蓋敘述皆存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中國小說史略》)又從另一角度來評價他。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有了曹雪芹所經歷過的一切,才能寫出亦真亦假的、吸引人的小說。《紅樓夢》從頭到尾都用到「他」來表述,又有著不同的感覺,並不是那麼直白,又增添了幾分趣味。
Ⅸ 高考作文讀後感800字
題目自己加吧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例如第四冊課本中的練習,對何其芳《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這首詩寫讀後感,就只要引原作要旨並加以闡發。另一種情況是作者在原作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生發出來的新的觀點。例如《多好的草地也會有瘦馬》一文反映的是實際生活中哲理性的現象。從本文體現的普遍原理出發,可以獲得關於人才問題的新的認識。即優越的條件能為人們創造更多的成才機會,良好的環境也必將對一個人的成才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但是如果不努力,對良好的環境不加以利用,客觀條件再好,又有什麼用呢?因此,不論是對原作思想內容的進一步闡釋,還是在原作思想內容的基礎上產生新的觀念,都必須體現作者認識的進一步提高和深化,力求新穎別致,切忌蜻蜓點水,不深不透,這樣才算真有所感,感到了實處。
再次,聯系實際是關鍵。讀後感既要從原文出發,但又不能局限於原文就事論事,而要聯系自己、他人、社會的實際,有的放矢,展開聯想,深入挖掘,寫出「感受」的普遍意義來。因為讀後感的生命在於「聯系實際,有感而發」。所謂聯系實際,一般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聯系現實生活中與材料有內在聯系的人和事,以此來作比較、對照。二是要結合自身生活經歷中一些有代表意義並所供材料聯系緊密的生動事例。通過豐富的聯想,引用古今中外能證明論點的事例或富有哲理的理論論據,既可充實文章內容,也可深化中心論點,加強文章的說服力。所以從本質上講,讀後感的寫作過程,就是作者以原作的主題為指導,分析研究實際問題後,將獲得的新的觀念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思維過程。
為了進一步說明讀後感的特徵,將讀後感與一般議論文加以比較。讀後感是議論文的一種。和一般議論文一樣,它們都是表達作者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的。它們都是作者以已往的知識積累為前提,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出對於客觀事物的一般性結論的。對於一般議論文來說,作者認識某一客觀對象時的知識前提,在作者大腦中是渾然一體的,缺乏專一性和單指性,而讀後感的作者在認識某一客觀對象時,離不開知識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但知識和生活材料之間似乎還缺少一個契機,還沒有形成一個凝聚點,原作則對於作者起了一種啟迪作用,是作者認識深化的動因,由於這種啟迪,才使作者以往的知識聚集在一個焦點上,使某一客觀對象的本質為作者所把握,從而產生新的飛躍。
那麼,讀後感的結構應是怎樣的呢?它可用「引——議——聯——結」四個字加以概括。
「引」就是用敘述的方法轉引材料:或引觀點。或引有關內容。但「引」不是照抄。而應該用概括的語言把所需材料簡明扼要地引述出來。
「議」就是以所引原作的思想觀念為基點生發開去發表議論。在敘述結束時,用一兩句話點明原作所包含的中心,使文章中心明確,觀點鮮明,為統率下文所展開的豐富聯想。
「聯」就是在原文基礎上,結合社會生活的實際來談,或者把有內在聯系的人和事作比較,使發表的感想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感。
「結」就是對全文的題旨有所歸納或總結,或強調中心,或提出希望,或表明態度等。
除「結」之外,其餘部分的次序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動。
讀後感寫作其實並不難,只要堅持經常練筆,積極思考,認真積累寫作材料;關心生活,觀察生活;同時學一些寫作理論,掌的一些程式,肯定會使自己的文章異彩紛呈。
Ⅹ 電影《戈斯拉》觀後感800字作文
《哥斯拉》一上映,其它電影再說特效就弱爆了。
大概《阿凡達》在檔期的時候,我們這樣稱贊過一部電影的特效。現在,是華納兄弟和東寶聯合拍攝的《哥斯拉》。
代入感相當強烈。觀眾,彷佛身臨其境,這樣一個科幻的宏大世界。並不是說它的場面是因為宏大,我們才說它好;而是因為觀眾能真實地感覺到加里斯?愛德華斯把我們帶入的這個世界,我們眼瞅著蟲型怪獸MUTO蠢蠢欲動,我們眼瞅著它們雌雄相配去攪亂這個世界忙我們眼瞅著它們高聳入雲。坐在電影院的大銀幕前,我們甚至會感覺到一種弱小,它們,煽動翅膀,我們就灰飛煙滅;它們,邁動腳步,我們就無處可逃。我相信,它們代表了一種自然的報復或者是破壞之力。就像電影藉助角色之口說出來的那句話的意思,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控制住自然的力量,然而到最後卻發現還是在大自然力量的控制之下。
怪獸哥斯拉,成了最終殺死MUTO、拯救這個世界的英雄。影片在不斷暗示1945年因為戰爭發生在日本的那場核爆炸,核廢墟、核試驗的場景不斷重復出現、貫穿始終,而怪獸哥斯拉擁有無比龐大和堅韌的身軀,可以噴出威力巨大的核能殺死對手,人們怕它,卻又要依靠它去拯救這個世界。哥斯拉,似乎成了核能以生物形式行走地球的一個想像式存在;換句話說,哥斯拉就是核能的生物表現,是可以走動的核能,是有著簡單思維的核能。假如說核能活了,它就是哥斯拉。
所以,大銀幕中的哥斯拉就亦正亦邪。而它最後在殺死MUTO之後,又主動隱身於大洋之底,似乎也在暗示了人們對核能未來歸宿的一種隱形心理期待。人們以為可以控制自然之力,然而最後,人們不得不去承認,很多事情,並不是人力可為;在哥斯拉和MUTO以暴制暴、以力打力的生死對決中,匍匐於它們腳下驚慌失措的人類,從未顯得偉大,而是猥瑣與細小。這種猥瑣與細小,在以物種對物種的眼光看來,更是源於人類自私自利的一種天性使然。在怪獸龐大的腳步中,在崩塌的城市中,到處逃命的人們,那一刻的感覺,可能和我們人類去破壞一處蟻穴、螞蟻四散潰逃的樣子差不多。
我們一直被怪獸題材所吸引,這種吸引是被刻在人類的DNA上的。從類似於《山海經》之類的傳說中,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就不斷有「怪獸」出沒於人類的歷史記載當中。而現在我們住在大城市裡,但我們內心深處還是有相似的恐懼,好像怪獸有一天會出現,然後摧毀我們創造的以及擁有的一切。這種心理和人類腦部力量發達、身體力量弱小的天然矛盾屬性,有著密不可分的心理沉澱關系,更是在暗暗比對著人類對過度攫取自然資源、害怕自然終有一天會把這一切都收回來的物種式恐懼心理。
當哥斯拉沉默,我們是自然之王;當哥斯拉醒來,我們只是一群蟻穴崩塌、四處逃命的螞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