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發現了什麼大自然的秘密作文450字
熱愛生活的人眼中,世界是美麗的。愛觀察和思考的人,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發現。於是我,便在這看似平淡無味的生活中,發現了大自然的秘密。
春天,是草長鶯飛、萬物生長的季節。我與外婆在美好的春季里聆聽物語。偶然的,在路邊發現了兩片極其美麗的樹葉。深綠的葉片上,一抹抹白色有規律地蔓延著。與其說是樹葉,倒不如說它是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外婆輕輕拾起它們,撣了撣上面的塵土,將它放到一個小袋子里。
我好奇地問:「外婆,我們用它們來干什麼?做書簽?做標本?」「不,不。」外婆笑著搖了搖頭。然後俯下身子,故作神秘地對我說:「我們回家把它們種起來!」「什麼?樹葉也能種?」我十分驚訝!「你回家就知道了。」外婆和我賣起了關子。
回到家中,外婆找來了一個精美的花盆,用鏟子把花壇里的土敲打得非常細碎,還把土一揪揪地鋪在花盆裡。接著她拿出兩片葉子,小心翼翼地栽在花盆裡,並用鏟子把葉子周圍的土壓實,還灑了些水,這才放在院子里仔細端詳。
後來,每隔幾天,我們就會去望望那兩片葉子,看它們活了沒有。可是每次葉子都紋絲不動,讓我非常失望。我把我觀察到的結果告訴外婆,外婆告訴我:「葉子只要沒有爛,就沒有死。」
於是我靜觀其變,一周後,葉子立起來了。我高興萬分,更加悉心地照顧它們。在我的期盼中,葉子下面長出了許多細細的白須。不久後,下面又冒出了許多綠點點。
直至現在,它們已經長成了兩株盆景。外婆告訴我:「大自然中,有許多植物都是靠扦插生長。它們普遍生命力較強。」
這件事告訴了我大自然的秘密,也告訴了我,只要留心觀察,生活處處是奧秘。
❷ 童年發現的大自然的秘密。作文
大自然的秘密「滴水觀音」在神秘的大自然中,有許多秘密,下面,就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滴水觀音和它為什麼要滴水的秘密!希望大家能把它記住。滴水觀音身體的水分被吸收後,有一部分水不能被吸收掉,只能靠滴水觀音的葉尖排毒口統統往外面排沒有養分的水,這就是滴水觀音為什麼要排水的秘密。下面再讓我給大家說一說滴水觀音的水為什麼有毒的秘密吧。滴水觀音要排水,必須經過排毒口,而排毒莖內有許多沒有排出去的殘毒,而水路過排毒莖時把一些毒給沖走了,這就是滴水觀音的水為什麼有毒的過程。「蛙眼」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領常常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比如,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它們看活動的東西很敏銳,可對靜止的東西卻「視而不見」,人們從青蛙的眼睛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電子蛙眼」。機場的指揮人員在「電子蛙眼」的幫助下,能更加准確地指揮飛機的降落。熱能感應器以前,人們發現響尾蛇總是能夠准確地捕捉到食物,就算是離的很遠,也可以准確地捕捉到食物,響尾蛇的這個能力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人們從這里得到啟發,發明了「熱能感應器」。反恐人員在「熱能感應器」的幫助下,准確地確定了恐怖分子的位置,從而有力的打擊了恐怖組織。人們研究生物的某些構造和功能,從中得到啟示,並進行模仿,研製成功新的儀器,機械,可見而知,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
❸ 三年級的作文:我發現......... 【大自然的秘密】
11,體型巨大並且具有潛在攻擊性的大象居然也會懼怕體型遠遠不及它們的大黃蜂。版大象利用獨特的權低頻隆隆聲通知同伴附近有這種長翅膀的動物出沒。
12、深海水母、無磷黑海蛾魚、磷蝦、魷魚以及浮游蟲會發光是一種令人著迷的現象,同時也是一種防衛機制。
13、熊在冬眠前會拚命吃東西,把能量存貯在熊掌里,冬季躲在洞里,餓了舔舔熊掌,基本不吃不動。
14、駱駝為在沙漠中長途跋涉,把駝峰吃得滿滿的,雙峰聳立,長途行進中可以不吃不喝,只消化駝峰中的脂肪,另外在狂風中可以8分鍾只呼吸1次。
❹ 大自然的秘密(發現作文)
蒼蠅與宇宙飛船
令人討厭的蒼蠅,與宏偉的航天事業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仿生學卻把它們緊密地聯系起來了。蒼蠅是聲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穢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蹤跡。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電魚與伏特電池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餘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裡?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麼,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水母的順風耳
「燕子低飛行將雨,蟬鳴雨中天放晴。」生物的行為與天氣的變化有一定關系。沿海漁民都知道,生活在沿岸的魚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就預示著風暴即將來臨。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 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❺ 大自然的秘密的作文
本文《大自然的秘密作文400字》由小學生作文大全整理,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神奇的秘密,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今天,我就給你說說我發現的一個神奇的秘密吧!
一個萬里無雲、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坐在院子里,無趣地抬起頭仰望著蔚藍的天空。這時,我看見一個貓走過來,便想捉弄一下這只貓。我跑過去,那隻貓見我過來了,也飛快地跑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把它追到了死胡同里,想:哈哈,這下被我逮到了嗎!我本以為馬上就能捉到它了,但不料,那隻貓一下子就跳上了高高的牆上,那牆上還有許多玻璃片,那是為了防止小偷從牆外爬進來時用的。我目瞪口呆地望著跳上牆的那隻貓,驚奇地想:這牆上有這么多玻璃片,我輕輕地碰一下都很痛,而小貓竟然可以在這上面走路,而且還毫發無傷。這是為什麼呢?
我帶著一個大的問號去問「網路全書」爸爸,爸爸說:「既然你這么想知道,那就自己試著解答一下吧!」這來到我的「學習朋友」電腦旁,把問題打在上現,一看資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貓的骨頭不像我們人類的骨頭很硬,而是軟的,即使從牆上摔下來也不會受到傷害。
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秘密的大門就會向你打開。
❻ 三年級的作文:我發現了........ 【大自然的秘密】 急急急!!!
我家養了喇叭花、蘆薈、吊蘭,其中我最喜歡蘆薈。
蘆薈的莖又粗又壯。葉子是向下彎曲的,葉子的邊還有許多三角形的鋸齒,它的葉子都是交錯向上生長的,沒有一個是重疊的。葉子上面有一層薄薄的膜,把它掰開看見裡面的肉厚厚的,還有許多汁,往臉上一抹,滑滑的、粘粘的。它開的花有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它不怕乾旱,就算是土裡一滴水也沒有了它也能活,因為它的葉子里都是水份。
我之所以喜歡蘆薈是因為蘆薈可以消炎,它可以治氣管炎和咽炎。如果誰得了其中一種病或者哪受傷了,就可以用蘆薈來治療。
我兩周給它澆一次水,每天回家我都看看蘆薈干沒乾枯,當我看見蘆薈綠油油微笑的時候,我就對它說:「小蘆薈,你渴不渴呀?」小蘆薈好像聽見了我說話,就回答說:「小主人你去寫作業吧,我不渴。」
我寫作業寫累了可以去看看花,給花松鬆土,這樣使我就感覺不那麼累了。當它生病的時候,我就給它多澆點水,告訴它:「別怕,一定要堅強,你會養好病的。」它好像也在說:「小主人我會養好病的,放心吧。」有一次我也生病了,它好像也在對我說:「小主人別怕,像我一樣對自己有信心,就一定會養好病的。」
蘆薈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激勵著我,我以後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到蘆薈的精神,頑強的戰勝困難,勇敢的面對生活。
❼ 我發現了大自然的秘密 作文
我發現了大自然來的秘密自
大自然神奇嗎?神奇!它創造了很多人們沒有想到的東西。你不相信,好!我問你:「飛機是怎麼發明的?迷彩服呢?防毒面具呢?」
我發現了大自然的奧秘。人類製造出那麼多質量好又實用的工具都是從大自然那裡得到的啟示。例如,章魚的吸盤啟發了人們製造出吸盤式掛鉤;章魚的顏色是紅色的,一遇到敵人就會變色,它的形狀很特別,一個大大的頭,長長的腕足上有2400多個吸盤。人們從章魚那裡得到了啟示,發明了吸盤式掛鉤。人們通過章魚吐墨可以逃走的現象發明了煙霧彈。可見,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人們通過對大自然中生物的觀察和認識,從中得到一個有一個的啟示,並把這些運用到生活當中。
從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即使一隻小小的螞蟻也有很大的學問呢!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生物呀!
我以後一定要多觀察生物,向大自然學習,那裡面的學問可大哩!
❽ 《大自然的秘密》作文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
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鳥類的翅膀具有許多特殊功能和結構,使得它們不僅善於飛行,而且會表演許多「特技」,這些特技還是目前人類的技術難以達到的。小小的蜂鳥是鳥中的「直升機」,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著飛。在吮吸花蜜時,它不像蜜蜂那樣停落在花上,而是懸停於空中。這是多麼巧妙的飛行啊。製造具有蜂鳥飛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飛機,已經成為許多飛機設計師夢寐以求的願望。
在企鵝的啟示下,人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用寬闊的底部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推動前進,這樣不僅解決了極地運輸問題,而且也可以在泥濘地帶行駛。
蒼蠅的眼睛,發明了蠅眼攝象機。
蒼蠅的靈敏感知,發明了危險探測儀,用在危險工作場所
鷹的滑翔技巧,發明了滑翔機。
鳥類的留線造型,改變了飛機的外型,更符合空氣動力學。
鳥類的骨頭,改進了飛行器的骨架結構,更輕,強度更高。
蝙蝠和海豚的聲波探測,發明了超聲波雷達。
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
仙人掌、螞蟻,這些自然的事物隨處可見,因此它們並不稀奇,但你可別小看它們。
你是否看過一群小小的螞蟻,在牆壁爬動著?它們時時抬著像沙子一般小的食物,成群結隊的走動。那細小的身材,生命十分柔弱,只要被人一壓,它的一生,可能就這樣結束。螞蟻雖然渺小,但非常團結。一隻螞蟻找到食物,由於食物的體積太大,自己無法搬運,它便立刻回巢,通知夥伴,大家一起團結起來,就能成功了。我們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團結,像一盤散沙一樣,一點力量都沒有;如果能合作,在做人處世上就能屹立不搖。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區,那裡酷熱無比,還有許多惡毒的猛獸,處境十分危險。但是仙人掌生活在那裡許久,卻不見它絕種,這是因為它為了適應險惡的環境,長出了尖銳的刺,使動物們無可奈何。這似乎告訴我們,必須克服困難,外在艱苦的環境,要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去解決。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自然中,給我們的啟示實在太多了,只要用心體會,都能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像仙人掌、螞蟻,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嗎?
蝴蝶
五彩的蝴蝶顏色粲然,如重月紋鳳蝶、褐脈金斑蝶等,尤其是螢光翼鳳蝶,其後翊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禦帶來了極大的稗益。在二戰期間,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企圖用轟炸機摧毀其軍事目標和其他防禦設施。蘇聯昆蟲學家施萬維奇根據當時人們對偽裝缺乏認識的情況,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叢中不易被發現的道理,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因此,盡管德軍費盡心機,但列寧格勒的軍事基地仍然無恙,為贏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大大減少了戰斗中的傷亡。
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由於位置的不斷變化可引起溫度驟然變化,有時溫差可高達兩、三網路,嚴重影響許多儀器的正常工作。科學家們受蝴蝶身上的鱗片會隨陽光的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製成了葉片反兩面輻射、散熱能力相差很大的百葉窗樣式,在每扇窗的轉動位置安裝有對溫度敏感的金屬絲,隨溫度變化可調節窗的開合,從而保持了人造衛星內部溫度的恆定,解決了航天事業中的一大難題。
甲蟲
甲蟲自衛時,可噴射出具有惡臭的高溫液體「炮彈」,以迷惑、刺激和驚嚇敵害。科學家將其解剖後發現甲蟲體內有3個小室,分別儲有二元酚溶液、雙氧水和生物酶。二元酚和雙氧水流到第三小室與生物酶混合發生化學反應,瞬間就成為100℃的毒液,並迅速射出。這種原理目前已應用於軍事技術中。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為了戰爭的需要,據此機理製造出了一種功率極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發動機,安裝在飛航式導彈上,使之飛行速度加快,安全穩定,命中率提高,英國倫敦在受其轟炸時損失慘重。美國軍事專家受甲蟲噴射原理的啟發研製出了先進的二元化武器。這種武器將兩種或多種能產生毒劑的化學物質分裝在兩個隔開的容器中,炮彈發射後隔膜破裂,兩種毒劑中間體在彈體飛行的8—10秒內混合並發生反應,在到達目標的瞬間生成致命的毒劑以殺傷敵人。它們易於生產、儲存、運輸,安全且不易失效。螢火蟲可將化學能直接轉變成光能,且轉化效率達100%,而普通電燈的發光效率只有6%。人們模仿螢火蟲的發光原理製成的冷光源可將發光效率提高十幾倍,大大節約了能量。另外,根據甲蟲的視動反應機制研製成功的空對地速度計已成功地應用於航空事業中。
蜻蜓
蜻蜓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並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公里/小時。此外,蜻蜓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效仿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研究滑翔飛行和碰撞的空氣動力學以及其飛行的效率,一個四葉驅動,用遠程水平儀控制的機動機翼(翅膀)模型被研製,並第一次在風洞內測試了各項飛行參數。
第二個模型試圖安裝一個以更快頻率飛行的翅膀,達到每秒18次震動的速度。有特色的是,這個模型採用了可變可調節前後兩對機翼之間相差的裝置。
研究的中心和長遠目標,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驅動的飛機表現,以及與傳統的螺旋推動器驅動的飛機效率的比較等等。
蒼蠅
家蠅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快速的飛行技術,這使得它很難被人類抓住。即使在它的後面也很難接近它。它設想到了每一種情況,非常小心,並能快速移動。那麼,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昆蟲學家研究發現,蒼蠅的後翅退化成一對平衡棒。當它飛行時,平衡棒以一定的頻率進行機械振動,可以調節翅膀的運動方向,是保持蒼蠅身體平衡導航儀。科學家據此原理研製成一代新型導航儀——振動陀螺儀,大在改進了飛機的飛行性能,可使飛機自動停止危險的滾翻飛行,在機體強烈傾斜時還能自動恢復平衡,即使是飛機在最復雜的急轉彎時也萬無一失。蒼蠅的復眼包含4000個可獨立成像的單眼,能看清幾乎360度范圍內的物體。在蠅眼的啟示下,人們製成了由1329塊小透鏡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張高解析度照片的蠅眼照像機,在軍事、醫學、航空、航天上被廣泛應用。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並能對數十種氣味進行快速分析且可立即作出反應。科學家根據蒼蠅嗅覺器官的結構,把各種化學反應轉變成電脈沖的方式,製成了十分靈敏的小型氣體分析儀,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宇宙飛船、潛艇和礦井等場所來檢測氣體成分,使科研、生產的安全系數更為准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