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一年級開始教英語嗎作文是三年開始嗎教學大綱對小學階段英語及作文是怎麼要求的
小學一年級開始教英語,作文從上小學就開始練習,一句話或一段話。流利朗讀課文,背單詞。作文是沒有病句,真實的事,基本是記敘文,也有說明文。最少是一句流利的話,最多450字。
❷ 怎樣寫好作文
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練武功講究套路,招式分明才能出神入化;寫作文也須講究套路,循序漸進才能水到渠成。我把自己寫作的套路概括為六招,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一招: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自己的寫作倉庫。收集積累材料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取自報刊書籍。可直接在報刊書籍上圈點畫出對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報,可摘錄,也可寫讀後感,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就如蜜蜂釀蜜一樣,首先採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於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慧眼觀察世界,你就會發現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小到身邊的人和事;大到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收集積累的內容。為了取得更好的寫作效果,還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親身體驗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後讓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於筆端,成為真實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強練筆。練筆,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如果把日記本當成知心朋友,當成傾訴對象,把個人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輕訴於日記本中,日積月累,日記本越積越厚,不知不覺間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日記的篇幅變長了,文字表達變巧妙了,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適應力也增強了。養兵千日——寫日記,用兵一時——寫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斷醞釀——構思,尋找突破口——靈感,然後下筆成文。收集積累的材料如一大堆乾柴,須有靈感的火花才能點燃;收集積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須經蜜蜂的醞釀才能成蜜;收集積累的材料也如一袋米,須經巧婦加工才能成為香噴噴的米飯。因此,醞釀——構思的過程就是對材料的整理取捨融合的過程,構思成熟自然會產生靈感——久積胸中之情迫切需要渲泄,不吐不快的瞬間沖動。有心者抓住這一閃而過的瞬間,下筆成文。
第四招:虛心求教,不斷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寫好作文後,自己不滿意,卻看不出何處有瑕瑜,這就須另請高明——讓旁人為你指點迷津。聽了贊揚的話,權且當作對自己的鼓勵;聽了批評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經常這樣做,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然而,完全依賴別人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是長久之計,自己學會修改作文才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第五招:滿懷信心地寫作文。許多學生反映:看了報刊書籍上的文章,認為它們高不可攀,就對作文失去了信心,認為自己這一輩子也寫不好作文了。我認為,這種思想是由於自卑心理和功利心理造成的。他們不知道發表一篇文章花了作者多少心血,花了編輯多少心血。假如自己寫作文花了那麼多心血,再經編輯潤色一番,也一定能達到發表的水平。另外,寫作文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做到文通句順,結構嚴謹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們不必拿那些發表的文章來衡量自己作文的好差,也不必因此影響自己的作文情緒。
第六招:整理收藏自己的日記、周記和作文。日記、周記和作文都是自己心血的結晶。若能把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日記、周記和作文分類裝訂成幾本「書」,這幾本「書」就是一部個人的奮斗史,就是一大筆人生財富,經常翻翻自己的習作,不斷吸取自己寫作的經驗教訓,寫出來的習作才能勝人一籌。
❸ 怎麼寫啊~~~~~~~~有關理解的話題
話題作文是一種新的作文命題形式,它也有材料,但話題作文所給的材料僅僅是對話題的一個說明、一個解釋,或者說是一個例子,目的在於幫助考生理解話題。話題作文的核心是話題,作
者完全可以只根據話題的要求而無需照顧材料的內容來作文。因此,話題作文對於寫作者來說是一種比較自由的作文形式。
由於話題作文的寬泛易出現散漫、胡編亂造的問題,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材料與話題相結合的命題形式,即材料話題式命題,如200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這種形式的話題,需要分析材料的內涵以確定話題的內容和范圍,因而增強了限制性。
1.藉助材料理解話題,啟動思維把握題旨。
2.認識材料話題式作文的特點。
命題1:請以「陽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1.明確概念,恰當界定,是材料話題作文的第一步。然後對話題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找准切入點;接著,選擇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材料和表達方式。對這個材料而言,要明確的主要是「忘掉」與「記住」的是什麼。如果脫離話題要求,大談「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之類的觀點,顯然是不夠恰當的。
2.這篇作文,只要內容與「陽光」有關即可,要求寬泛,但依然需要精心構思,才能寫出不同一般的作文。
http://learning.sohu.com/2004/05/27/38/article220283865.shtml
話題作文指導案例(網友來稿)
http://www.ruiwen.com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2004-04-08
河南省河南油田第七中學 高紅春
[教學設想]
作文號稱中考中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它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要想在中考作文中取勝,平時的訓練一定要科學,臨場發揮時的運用一定要靈活。
我今年教畢業班,對語文中招試卷的三大版塊之一的作文進行了重點的探究和寫作指導嘗試。我發現在全國28個省市中考大作文題目中,有85%以上考的是「話題作文」。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話題式作文題引起各地命題者的重視?為什麼它倍受各級領導、專家的贊賞?通過鑽研、分析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它合乎教育部《關於中考語文改革考試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精神,它緊密聯系考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它能使考生有事可寫、有物可記、有理可評、有情可抒,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各類考生的特長優勢,為中學生作文寫作打開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單元的話題作文專項指導寫作訓練。
[材料准備]
我搜集、整理、挑選、列印了近幾年中招語文話題作文中的滿分、高分作文,並一一作了點評。尤其是同一話題的不同角度、不同文體的文章作為重點辨析、探究的對象。
[理念滲透]
1結合話題作文,我潛心學習了有關教學新理念,即把問題教學引入課堂。因為問題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沒有問題的存在,教學就無法進行,什麼樣的問題,就決定什麼樣的思考;思考決定行為。設計的問題要能引發學生的質疑、探究、發現,讓學生在質疑、探究、發現中獲得知識和經驗。因此在作文課上我不是簡單的讓學生寫作文,而是先讓他們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在討論中辨析、提高寫作能力。如話題作文教學時,我先把自己搜集的近幾年中招話題作文的資料印發給學生,讓他們和傳統的命題作文相比較,找出並歸納話題作文的特點。
2要鮮明地表達出健康的人生觀。「人生」即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標,人生的奮斗。熱愛生活,就是熱愛人生。熱愛人生就會使人充滿活力,並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所以只有表達出正確的健康的人生觀,才能得到改卷老師的青睞。
3要突出自己的鮮明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像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但這不是簡單的語言上的標新立異,也並不是說選取的內容越奇特越好,而是在追求理想的人生的過程中對於不同的生命本質的詮釋。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的意識。
2. 養成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品質和習慣。
3. 歸納出話題作文的特點。
4. 學會審讀話題作文中的材料。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操作過程]
一, 提出問題,引發探索的動力
近幾年來,話題作文備受專家、出卷老師的青睞,它已在高考、中招中早已佔了主導地位。話題作文如此受寵,一定有它自身的、獨特的優勢和特點。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話題作文的特點。
由於學生手中有資料,我提出的問題又很具體明確,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我沒有像傳統教學那樣,把我對話題作文的認識、歸納、特點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打破常規,讓學生在體驗、對比、辨析的過程中實現對話題作文的深入理解和感性認識。我把問題給了學生,他們便從問題出發,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決問題。很快答案就出來了。與傳統的命題作文比較,話題作文具有以下特點:
1 規定話題或主題
話題作文所給的材料都已經明確地規定了寫作的范圍,出了這個范圍,就偏離了題意。如要求以「假如生命可以輪回,你將選擇怎麼的生命方式」為話題作文,雖然是假定,但仍是一個規定,不可以違背。如果學生在文章中大談生命輪回不科學,生命不能輪回等,這就脫離了題目的范圍,造成文不對題的失誤。
2 設置特定情境
如:「愛心,與生命相伴;愛心,與生活息息相關。
有人說,愛心如陽光似春風;有人說,愛心是壓力是動力;有人說,愛心如良葯似神丹……
有的渴望擁有;有的默默回報;有的無私奉獻;為他人、為社會、為自然……」
這組材料里透出的信息、設置的情境,應該是歌頌有愛心的人和事,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歌頌社會中陽光的積極的一面。如果學生寫消極的陰暗面,就有悖情境設置,難得高分。
3 立意自由
話題中文只提供了一個寫作的由頭,思路的源頭,留給了我們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我們只要敢於變換角度,從傳統的思維中「跳」出來,勇於另闢蹊徑,在同中求異,在「舊」中求新,突破常規,就能求異創新,就能寫出一些新穎別致的文章。
4 選材廣泛
話題作文只有「話題」而沒有規定的題目,具有全開放的內容。它便於我們在較大的范圍內選擇自己最熟悉的題材寫。盡可能寫身邊人,議身邊事,繪身邊物。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不感到陌生,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5 文體不限
話題作文大多是「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也有的對文體不作任何限制。這樣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自如寫作。或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文體來寫,以表現自己的實際寫作水平。
6 寫法靈活
話題作文的「話題」只是一個引子。只要與話題相關便符合要求,因此,作文時寫作方法可以靈活運用,多種多樣。可記人敘事,可議論抒情,可作理性思考,也可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補寫等
二 圍繞話題,樹立探究目標
承接第一步我又把第二個問題拋給學生。我們知道了話題作文的特點,那麼怎樣寫好話題作文呢?它有沒有規律可循呢?怎麼給話題作文命名呢?同時我出了如下的話題作文:
「追求,就是用積極的行動來爭取達到某種目的。努力學習是追求,積極工作是追求,幫助他人是追求,爭取入團是追求……有的追求知識,有的追求事業,有的追求遠大的理想……追求,會演繹出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追求,會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
請以『追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選文體,自擬題目。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命、校名、地名。」
這下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意識又被調動起來了。我認為積極參與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與人際關系智力。學生從情感上願意參與教學,是衡量他們自主學習的標准,因為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下學習的效果最佳。在積極參與的基礎上,進一步上升的有效參與。因為有效參與旨在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而有效參與首先是思維的參與,思維活動是認知的核心,思維的真正參與,就能開發智力,創新能力也能培養出來,離開學生的參與不可能有真正的學習效果。我在設計問題時都是在上述理論指導下循序漸進的。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探究,證明了積極參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有效參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
學生討論、發言的積極性很高,思維被擊活。有縱向思維的:思維縱向發散,以尋求事物的變化、發展和因果關系;有橫向構思的:思維橫向發散,對那些相關的事物進行橫向比較;有逆向思維的:思維逆向發散,用求異思維方法,從事物的相反方向立意作文章。
學生歸納說:其實上述話題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幾種寫作的可能,或談看法,或談經歷,或編故事……
若談看法,還有多種選擇,用議論的方式論證不免落入俗套,還不如採用哲理散文的方式進行詩意的描寫,用材料中的話作每一段文字的起首,充實內容,有機地連接,一篇佳作便會脫穎而出。
若談經歷或編故事,最好有經典的生活事例能點到「追求」這一話題要求,切不可脫離話題而沉迷於敘述的過程中 ,形成本末倒置,反而得不償失。
三 仔細審讀,把握「話題」中心
常見的話題作文提供的「話題」少則一兩句,多到十來句,但無論長短,審題時都要仔細審讀揣摩,抓住中心詞或中心句。如:
賈占標是我的學生,他非常喜歡閱讀課外書。文學名著、科普讀物、報刊雜志都讀得不少。因此,他知識廣博,學習成績優異,被同學們譽為「小博士」。但有人向他討教學習成功的秘訣時,他卻說:「我沒有什麼秘訣,就是書讀得多。」
書猶葯也,善讀者能醫愚。健康的課外閱讀對於一個人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使人增長才智,修養性情,提高素質。你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
請你以「課外閱讀」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體不限。
這一話題中的人物語言「我沒有什麼秘訣,就是書讀得多」以及「健康的課外閱讀能使人增長才智,修養性情,提高素質」,這兩句是必須重點把握的中心句。也就是說一是要多讀。二是要讀「健康的課外書」而審讀時只有抓住這一點構思作文,才能不偏離題目,從而寫出符合話題要求的佳作。
四 審題要抓住「過渡語」
「過渡語」一頭連著「材料」一頭連著「話題語」,昭示著「材料」的傾向,隱含著題目的話題,體現著命題人布設「材料」的用意和「材料」本身固有的思想性,是審讀「材料」的可靠參照,是審題時最不應該忽視的。如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中的話題作文「陽光」中,「陽光給大自然和人類社會帶來 勃勃生機,陽光還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陽光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陽光激勵我們去追求美好的事物……」這些過渡語就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五 緊扣「話題」內涵,寫出真情實感
應該說,話題作文寫作的空間較大,但需要扣住內涵結合實際選擇切如角度。這一話題作文最後一句運用了疑問句。「你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這就要求必須在緊扣話題內涵的同時,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寫。
六 力求主題深刻,富有新意
有人以為,寫話題作文就像拉家常似的,其實不然,話題作文也是不能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的。它要求突出主題,圍繞主題選材,力求深刻,寫出新意。學生不是缺少生活,而是少了一些觀察與思考;學生不是不能創新,而是少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創新源於觀察、積累、思考,身邊很平常的事情,其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同樣的一件事情,我們思考的角度不同,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觀點、認識,就會產生有創意的想法。
七 寫作練習
上述幾個話題已經分析討論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任選一個話題寫作文。
八 佳作欣賞,提高審美能力
略(將上節課學生的優秀作文展示出來,並評析)
[課後反思]
1 通過上個學期的段考實踐,學生寫話題作文的能力確有提高,三次話題作文,沒有一人寫跑題的,沒有低於32分的作文;而且學生給話題作文擬的題目有深意、有思想,或點明文章中心,或概括故事,這比較難得。
2 如何讓學生的作文更富有個性,更有創意;如何讓學生能針對一個話題寫出不同思考角度的文章;如何讓學生組織好過渡句,從而提高學生將已熟悉的題材去適應不同的話題;如何使學生的語言有文采、有特色。這是今後的作文教學中需要探究的課題。
http://www.ruiwen.com/news/17484.htm
❹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頒布是哪一年
2013福建省高職單考單招
語文科考試綱
本綱依據教育部頒發《等職業校語文教綱》制定
、考試要求
()注重基礎強化能力突重點致用
(二)重測試考理解運用祖語言文字能力內容範圍包括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寫作等面測試現代文閱讀寫作能力重點
二、考試內容
()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
1.掌握用漢字音、形、義
2.確使用見詞語(包括語)結合語境辨析詞語意義色彩
3.辨析殘缺或贅余、搭配、語序、結構混亂表意明、合邏輯等見語病
4.確使用標點符號
5.辨析比喻、擬、誇張、排比、反復、比、偶、設問、反問、引用等見修辭手理解其表達作用
6.用簡明、連貫、體語言進行表達
7.掌握本綱所列篇目關作家、作品等文識
8.默寫本綱所列詩詞篇目名句
(二)現代文閱讀
1.整體知內容篩選並整合文信息
2.梳理結構概括要點握作者思想情選文主旨
3.理解重要詞語句文章含義作用
4.辨析文體賞析選文寫作特色語言藝術
(三)文言文閱讀
1.解文言實詞古今異義、詞義、詞類用、通假字等用解見文言虛詞含義用
2.理解本綱所列文言文篇目重要語句句意並翻譯現代漢語
(四)口語交際及語文綜合實踐
l.口語交際
掌握介紹、交談、復述、演講、應聘等用口語交際形式基本、技巧及要求並能夠根據、習職業崗位需要加運用
2.語文綜合實踐
解語文綜合實踐內容與形式能、職場、環保、傳統文化等主題進行綜合運用
(五)寫作
1.應用文寫作:掌握便條、單據、啟事、通知、求職信、應聘書等用應用文寫作做要素明晰格式規范語言平實用詞准確
2.文體寫作:能根據寫作目文體要求獨立寫完整文章
(1)掌握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基本寫作
(2)能寫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
(3)明確內容充實情真摯思想健康
(4)結構完整條理清楚表達貼切語句通順
(5)字跡清楚書寫規范標點確卷面整潔
(六)重點篇目
序號
篇目
作者
序號
篇目
作者
1
我母親
舍
17
林黛玉進賈府
曹雪芹
2
碗清湯蕎麥面
栗良平
18
項鏈
莫泊桑
3
木屐
魯田
19
雷雨
曹禺
4
南州六月荔枝丹
賈祖璋
20
進酒
李白
5
牛郎織
戴文賽
21
登高
杜甫
6
腦與電腦
戴君惕
22
贈別(二)
杜牧
7
創造宣言
陶行知
23
雨霖鈴
柳永
8
習慣自
葉聖陶
24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9
三步驟
錢穆
25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10
讀書幸福
謝冕
26
雨巷
戴望舒
11
匆匆
朱自清
27
沁園春·沙
毛澤東
12
荷塘月色
朱自清
28
致橡樹
舒婷
13
我空樓閣
李樂薇
29
勸
荀
14
我重要
畢淑敏
30
鴻門宴
司馬遷
15
永遠蝴蝶
陳啟佑
31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策》
16
林教風雪山神廟
施耐庵
32
師說
韓愈
三、值比例
序號
考試范圍
值比例
備注
語文知識及運用
約20%
二
現代文閱讀
約25%
三
文言文閱讀
約7%
四
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
約8%
五
寫作(包括應用文寫作文體寫作)
40%
應用文寫作10%
文體寫作30%
❺ 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大綱(著重作文)
在每個人抄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這些理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既看不完,也數不盡。 我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呢?告訴你們吧,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那你知道為什麼在這么多的職業中,我會選擇當老師嗎?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就往下看吧。 我覺得: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為祖國培育著花朵。 我覺得:老師,是一根蠟燭,無私的為我們奉獻著她的生命、精力和知識。把我們培養成祖國的棟梁之才。 我覺得:老師,是一座小屋,為我們遮風擋雨,使我們這些嬌嫩的花朵不受到傷害,在小屋的襯托下,開得更鮮艷、更迷人!
我覺得:老師,有時候又是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當你遇到什麼傷心的事時,可以向她傾訴。如果你去找她,她隨時都為你敞開大門!
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選擇老師了嗎?如果不知道的話,我告訴你:是因為老師擁有偉大、崇高、無私的精神!!
❻ 急求<理工科學位論文寫作規范>的教學大綱
今天老公不在家
q 2351004921
2011-10-18 19:13:28
❼ 寫一篇關於禁毒教育的作文,400字左右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禁形式,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 今年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今年是開展禁毒斗爭的第17個年頭了,今年禁毒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 為了迎接「6.26禁毒日」我們學校專門開了一個報告會,特意邀請了戒毒所的一名教官和學員來為我們獻身說法。 那名學員是一位正處在花季的少女,但她已經被毒品摧殘的體無完膚了,她每天都在與可怕的毒魔作斗爭,而她那雙腿也在毒魔的侵襲之下變得千瘡百孔。當她每次看見與她同齡的少女們穿著漂亮的裙子,自信的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她都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她那雙被毒魔「親吻」過的腿已經不可能示人了。而她自己也再也無法像正常的人們一樣生活,當她自己走在大街上時,她都覺得自己是異類,而這一切一切的痛苦都是因為她接受了毒魔的邀請。 在她的自述中,我們知道了她是多麼悔恨自己當初的無知,她希望可以用她的親身經歷來告誡我們,讓我們知道毒品的危害,也讓我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親情之外所有其他的東西都要付出代價。 同學們想想,一位花季少女,遠離學堂和親人,第二次進了戒毒所,在四面高牆中獨自忍受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還失去了自由……,那是我們無法去想像的地獄生活,所以我們要遠離這個可惡至極的毒魔,珍愛自己的生命。 而在最後,我真心的希望這位女孩可以戒掉毒癮,能夠重新開始,回到那個原本屬於她的家庭和生活,我想她一定會迎來自由的那一天的。 讓我們共同「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吧!
❽ 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一篇好的作文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個人素質。如何使學生的作文寫得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有感情呢?
一、作文要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文一定要有內容。這就是說作文的內容要具體不能說空話。長期以來,作文空洞無物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同學們,而「內容具體」又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言而有物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1、「多視角」觀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蘇軾一句充滿哲理的名言。這句名言精闢地道出了客觀事物具有多側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徵。因此我們觀察必須採用與之相應的多角度方式。在觀察事物時必須要全面細致。對靜止的事物構成它的各個部分都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個方面要看細。每一具體事物,總是由幾部分構成的。如果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遺漏了某個部分,那麼觀察到的事物就是不完整的。例如,我們觀察一盆茉莉花,我要注意到他是有根、莖、葉、花四部分組成的。特別是可以看得見的莖、葉、花。在觀察時是不能遺漏的。如果遺漏了,我們觀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達出來就不能使人清楚的知道它的整體。如果我們不注意觀察它的莖的質、色和形,就很難搞清它的莖的特點,如果我們不仔細觀察它的花色、形、味,也很難弄清花的特點。反之,如果我們把這幾方面的情況都觀察得很細,那麼對茉莉花的認識就不是籠統的,而是具體的。當然不僅對靜止的事物,對變化的事物整個過程也要看全,每個發展階段也要看細。
2、「多方面」思考
我們在寫作文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去認識,去思維。記事的作文,離不開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這一發展變化過程。寫人的作文也離不開具體的事。因此我們在寫這一類的作文時,要注意寫好事情的發展變化。事件是伴隨著實踐的推移和地點的更替而變化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有哪些不同的情況。我們把這些情況有主次的記敘下來,寫出的作文就具體了。同時,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人的活動。因此寫作文時,必須注意對有關的人物進行描寫。通過對人物的神態、動態、語言和心理描寫,使作文充實。例如,《記一次乒乓球賽》為例,想一想:從比賽雙方看,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各怎麼樣?從觀戰者的角度看,他們在比賽過程中有什麼議論、舉動?
我們這樣對事物進行思考和分析,就為文章寫具體作了准備。但是要求把文章寫具體,並非是要寫成一篇「流水賬」,寫文章最忌說空話,言之無物最要不得。一些同學認為要把作文寫具體就是字寫得越多越好。常見一些同學時間、地點、人物都交待了,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也都很清楚,可就是平平淡淡,給讀者的印象不深,也不感人。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內容不具體。怎樣才能把內容寫具體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寫的主要人物在事情發展的重要階段的表現,要多想一想他在這件事中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怎樣想的。不能滿足於對事情發展過程的陳述。
二、作文要有條理
文章的條理,是屬於文章的整體的問題,是指文章內部的組織結構。他就像一個人的骨架有力的支撐著文章的整體。文章的條理外部表現就是指文章的順序。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重點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描繪景色的美麗。就其組織結構來說,文章的條理內部表現則主要指作者行文的思路、線索。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既是大花園, 又是寶庫。這片寫景物的文章,作者寫作時,則是以小興安嶺的樹木和其他景物一年四季的生長順序進行描寫的,這既符合動植物的生長特點, 又符合人們認識景物的規律,更有利於表現文章的中心。
在動筆前,先將作文的材料在腦子里象演電影一樣過一遍,理全所有材料過程。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條理清晰。例如,一位同學寫「西紅柿炒雞蛋」的過程。只寫了買、洗、切、炸,卻丟掉了打雞蛋的過程, 使人讀了感到莫名其妙:什麼時候鍋里出了雞蛋。
2006-6-3 12:40回復
第三代小新
6位粉絲
3樓
作文寫的有條理是同學們寫好作文的重要基本功。文章寫的有條理,可以使文章層次合理化,主題鮮明化。這樣的文章不僅讓人讀懂還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作文要有中心。
寫文章不僅是讓讀者知道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主要是向人們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具體說,就是向人們表明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意見,贊成什麼反對什麼。也就是通過字面,使讀者看到作者的所思所想。這就是平時所說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靈魂。
作文有個明確的中心,它對作文的選材、結構、表達都有直接的影響。古人說「意在筆先」是有道理的。所以要寫好一篇作文首先必須確定中心。一篇作文裡面只能有一個中心思想。敘事的作文,不管寫一件事,還是寫幾件事,都應該做到在一篇作文中,一個中心思想貫穿全文,都應該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去寫,不能有幾個中心。深刻的的中心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和教育,而有些同學在記人敘事時,往往是羅列現象,對所寫的內容沒有動腦去分析、去理解,沒有注意所寫事情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義,這樣中心就不深刻,沒有新意。例如,有個同學寫螞蟻「鋪路」他們沒有停留在對這件事情的表面認識上,而是從螞蟻鋪路,想到實現四化之路。從螞蟻反映出來的齊心合力不畏艱難,想到我們要早日實現四化也要發揚這種精神。這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比就事論事深刻多了。
四、作文要抒真情。
情,即情感,就是用文字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的表達出來。因此,我們必須熱愛生活,積極、熱情、主動地去感受周圍的一切,用自己的心去感觸人、事、物、景。這樣,你就會從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敏感的發現美,感受美,被沸騰的生活感染。激起自己感情的波瀾。產生「不吐不快」的作文慾望。這樣寫出的文章內容才能真實,入情入理,自然就會有真實情感。但是很多同學在觀察寫作時,只注意事件的發生過程,人物的言行心理。如,人物的情感怎樣,自己又有了什麼感情?這些感情有什麼變化?隨著事情的變化,情感又怎樣變化?因此,盡管人物在當時當地、動了情,也受到了感動。但是沒有觀察到,捕捉到,只是記敘內容,而缺乏情感。作家劉白羽說過一句話:「如果作者不把血、感情注入到文章里,文章又怎麼能有燃燒的熱情、有光彩呢?」可見,有了情還要會抓住它,才有可能把這些真實豐富、變化的情感隨著所寫的內容注入到字里行間之中。使文章產生燃燒的熱情和光彩。當然,抓住了情感,還要學會把這些情感真實的寫進文章里,在敘述人、事、物、景的過程中流露出人物的情感變化,滲透進作者的感情。
五、作文必須要語句通順。
我們寫作文都是通過一個一個句子表情達意的。每一句話能不能清楚明白的表達一個意思,是直接影響作文質量的基礎。句子通順,就是要做到句內沒毛病。無論是表達「誰」或「什麼」「干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都能做到用詞准確,詞序排列合理。同學們寫作文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以下幾種語言表達的毛病。
1、寫病句。說和寫之間有一定距離。有的同學心裡想說的意思,一落到筆頭就走了板,變了樣。可是自己並不覺察,因此經常寫出句子中用詞不當、詞序顛倒、詞語重復、矛盾、指代不明等毛病。我們經常做的修改病句的練習就是為了訓練大家少寫或不寫病句。很多同學在做這方面的練習時正確率很高。可是一寫起作文來,病句卻照常出來。這主要是一些同學對句子通順的要求不夠重視。特別是高年級同學,常在審題、立意選材等方面動腦筋,忽視了作文表達的問題。
2、句間不連貫,句與句之間不連貫是同學們表達最突出,最嚴重的現象。例如,句間順序顛倒、句間關系不當、句間意思跳躍、句子意思重復羅嗦、句子表達缺少變化等。上面幾種表現,都是語句方面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語句通順呢?我認為除主觀因素外,學生應該學習掌握句間連貫的一些寫作技巧,以克服因此而造成的不同順的毛病。
總之,要寫一篇作文並不難,但是要寫一篇好作文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最重要的作文基本功,才能寫出一篇生動、具體、感人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