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扶老奶奶被訛高中作文

扶老奶奶被訛高中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3 12:06:12

『壹』 作文素材大學生扶老人被訛,尋目擊證人,

你要是被碰瓷,會做些什麼?」吧里一個置頂的貼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對呀,我要是被碰瓷,會怎麼樣呢?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說不定我被碰瓷後會嚇得哭起來呢,順著綠燈過了馬路,我突然聽到了汽車急促的剎車聲,感到了輪胎在地上摩擦出的熱浪,還有,還有在剎車聲之後的肢體倒地聲。

我循著聲音看去,只見一輛賓士停在十字路口中央,車後面拖著長長的黑色車輪印,倒在離車頭還有幾米的老人,和紅綠燈上還剩二十幾秒的綠色數字。

看見這個案發現場,我腦海中反映出的第一個詞是「碰瓷」。

這時,不論走路的行人,還是等紅燈的司機,都下來像發現外星人樣圍觀在十字路口,以那輛賓士為圓心,如潮水般一下子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我幾個月前說過的「再也不圍觀任何事」的話在今天打破了,我要看看那位司機是如何應付碰瓷的,便從人牆的外面硬是擠到了最裡面。

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奶奶,白色的頭發梳地十分整齊,身上的衣服乾乾凈凈,但眼睛緊閉著。

「嘿,終於讓我看見一件『大事』了!趕緊拍下來發微博。」有的人趕緊拿出手機,拍了幾張。

「唉,估計這車主人應該挺有錢的,但被這老太一訛,肯定窮得叮當響。」有的人對車主的遭遇十分同情「咱就等著看好戲吧!」有的人在那淡定的圍觀。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說什麼的都有,但就沒人拿電話打110或120。

這時,車門開了,一位中年男子下了車,他的頭發梳得油亮,整整齊齊十分聽話地擺成那個造型,臉是很方正的,身上一件燙得有稜有角的西服,右手手腕上戴著一塊金錶,腳穿一雙鋥亮的皮鞋,一看便是位成功人士。

「估計會被訛得只剩下個內衣!」「這老太也真聰明,專訛有錢人。」旁邊人又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而那位中年男子二話不說,把那位躺在地上的老奶奶抱上車,然後調轉車頭,向東邊開去,東邊有幢高樓,隱隱約約有「醫院」兩個字。

「切,又是做秀!」「那男的也一定想搶頭條!」圍觀人又議論起來。對於男子應該做的事而表示懷疑,懷疑男子在作秀。我走出那個圈子,心裡好像明白了什麼。

很多年前,中國人被別人稱為「東亞病夫」,可現在,人們那些扭曲的思想,將整個社會也扭曲。被碰瓷後,不幫別人會被說成沒良心,幫別人會說成做秀,現在每個人都失去了信任,而每個人的心理上都得了病,又在無形中「冠上」東亞病夫。失去了信任後,人心被碰瓷了,社會也被碰瓷了……

『貳』 求一篇小孩扶老人反被訛詐的作文800字 謝謝

這些資料可以用來參考和引用: 一名正在穿越公路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公路上。面對受傷的老太,過往的車輛紛紛繞行,圍觀群眾也無人「敢」靠近將她攙扶起來……昨天上午,這一幕就發生在渝中區石油路。直到交巡警巡邏時發現後,受傷的老太才從險境中脫身。 看來,盡管衛生部於6日發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為扶老人提供了技術指導,但依然無法為人們扶老人提供信心。 老太跌倒路人不敢扶 據目擊者唐先生介紹,昨天上午10時許,石油路紅綠燈路口,一名正在過馬路的老太一個踉蹌,不慎跌倒在公路上。「老人家摔倒後想自己站起來,但都沒成功。」唐先生說,或許是傷了腿腳,在幾次掙扎之後,老太太不再努力,癱坐在地上等待幫助。很快,馬路的兩側站了十幾位圍觀者,但沒有一人敢靠近將老太攙扶起來。 「可能大家都害怕"南京彭宇案"重演,做好事反被傷者說成肇事者吧!」唐先生告訴記者,老太穿著紅色的上衣,「當時情況還是挺危險的,老太太癱坐在公路中,過往車輛看到老太,都紛紛繞過行駛。」 交巡警路過幫忙脫險 大約7分鍾後,兩位交巡警出現,事情才出現了轉機。渝中區交巡警支隊金銀灣交巡警平台副大隊長熊金波和同事兩人騎著摩托車,正好巡邏至此。見老太癱坐在地,兩人趕緊下車將其扶起,送到人行道上休息,老太才擺脫了險境。 上午11時許,當記者獲悉趕到事發地時,現場已經恢復了往日平靜。「交巡警來了之後,扭到腳的老太太休息了一下,就自己回家了。」唐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當時車輛不多,所以沒有造成擁堵。 事發處曾有好人被誣陷 在事發地做生意的宋女士告訴記者,老太摔傷的位置距離她家店鋪不足十米。事發後,她只敢遠遠地圍觀。 「我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見到老大姐摔傷,其實也挺想上去攙扶一把的。可我又實在害怕被訛詐。」宋女士說,幾個月前,就在同一地點,曾有一位好心人攙扶摔傷的老人就被誣陷了,「最後,好心人賠了300塊錢,才擺平此事。」這一次,吸取別人教訓的宋女士直到交巡警趕到,才從店鋪中跑出來了解情況。 交巡警教好人防訛詐 如果過路司機沒發現癱坐在路中的老太?如果交巡警沒有巡邏至此?如果事發在車流高峰期……這些「如果」發生,後果不敢想像。 這名老太是幸運的,在交巡警的幫助下,事情很快解決。 熊金波昨日告訴記者,「要是老太太沒有得到及時救助、繼續坐在路中間,車流量一旦變大,就可能造成交通擁堵。」熊金波說,更危險的是,倘若有車輛未能及時發現老太採取緊急避讓措施,老太則很可能為此而受傷甚至喪命。 為了打消市民「做好事反被訛詐」的顧慮。熊金波給出了三點建議:第 一,找證人。找路人留電話,萬一發生糾紛有證人可以證明;第 二,用手機拍一張較遠的現場照片;第 三,如果老人是輕傷,建議先扶起來然後打110;如果傷得比較嚴重,先不要扶,撥打110、120並保護好現場。 你會去攙扶 路上跌倒的老人嗎? 他們願意 救助跌倒老人獲萬元獎勵 案例:2011年1月1日,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的周天成和羅煒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邊,老人滿嘴是血不停往外流,臉上有很多傷痕。在路人不敢攙扶的情況下,兩人將老太扶起並送往醫院。此事經報道後引起轟動,深圳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兩人各1萬元,周天成和羅煒告訴記者,他們扶起老人時根本沒有多想什麼,覺得應該這么做。 網友「雲朵雲朵」: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做好事不怕被冤枉,相信多數人都是有良心的。如果你的父母哪一天不小心摔倒受傷,你是不是也希望路人幫忙?大家如果能換位思考,便不會袖手旁觀了。 他們猶豫 找到證人路人才敢扶 案例:2011年9月14日下午2點左右,一位八旬老婆婆摔倒在昆明市麻園農貿市場門前路上,不少路人駐足圍觀卻一直無人敢上前攙扶。熱心的許女士見此情景實在不忍,決定上前攙扶老人,但是做好事,也有顧慮,於是許女士找了站在旁邊的兩個小伙,對他們說:「你們幫我看著,你們給我證明,我去扶她起來。」攙扶老人,是做好事,許女士為什麼要找來證人呢?「當然要人來證明了,我怕她(摔倒的老人)說是我把她整倒的。」 網友「GV拉拉」:「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只有在確保自己利益不會受損的情況下,他才會出手。 他們不願 老人摔倒無人扶身亡 案例: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區益田村,78歲的市委組織部老幹部肖雨生在小區里跌倒,保安和路人無一上前攙扶。20多分鍾後,兒子肖先生外出時發現,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額頭磕破流血,鼻子緊貼地面,已沒有了呼吸。家屬說當時哪怕有人幫他翻個身,老人或許都不至於死。 網友「信服一輩子」:「彭宇案」告訴大家扶人做好事,除了要成被告上法院,還要賠錢。就算我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兒。 聲音 要扶老人先扶道德 路遇老年人跌倒怎麼辦?6日,衛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扶起跌倒老人提供了技術指導。但有人擔憂,受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許雲鶴案」影響,現在大家焦慮的不是「怎麼扶」,而是「扶不扶」。 「當今社會真正缺失的是公德與誠信」、「跌倒的不是老人,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人與人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信力。不能重建社會誠信,再多的《指南》也扶不起跌倒的老人。」有網友直言,在扶起跌倒老人之前,社會要先扶起的是「跌倒」的道德和扭曲的社會價值觀。有人曾建議說,給予誣陷者重罰,狠殺做好事反被誣陷的不正之風。然而,依靠法律手段來解決,卻是遠遠不夠的。要扶起老人,更多則是需要依靠路人的良心、靠摔倒老人的良心和整個社會的良心。 重慶市委黨校教授劉開壽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民的焦慮可以理解,但做好事反被誣畢竟是個別現象,大家不能因此就不再願意做好事。 但不可否認的是,「彭宇案」和「許雲鶴案」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面對近八成網友(見圖)「拒絕或不確定」的態度,劉開壽說,相比公布的《指南》,喚起民眾的愛心顯得更為重要,「在這種事情面前,我們的愛心不能丟!」 那如何保障這種愛心不被利用呢?劉開壽認為,應在法律上為好心人提供足夠的保障。「某些法庭在審理"做好事反被誣"時的做法值得商榷」。他建議應該嚴格按照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即誣陷者在索取經濟賠償時必須提供有力證據),讓做好事者「無後顧之憂」。 最後,劉開壽也希望老年人及其子女都應該端正心態,「別讓個別老人的做法,使整個老年群體蒙羞。 鏈接 彭宇案 一場沒有贏家的官司 2006年11月20日,南京水西門廣場83路公交車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車的彭宇上前攙扶,並陪送受傷徐老太至醫院,事後老太稱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後果,訴至法院後彭宇成為被告。彭宇極辯自己未沖撞老太,上前攙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審後判決雙方均無過錯,但仍要彭宇適當補償賠款45876.6元,即承擔老太十來萬塊醫葯費的40%,彭宇不服上訴。後在上級法院關注下,二審時「和解」、撤訴,據說雙方都「滿意」,但彭宇最後賠沒賠錢、賠了多少錢,均未向社會公布,彭宇後亦離開南京。 有人評論說,「彭宇案」是一場沒有贏家的官司,彭宇賠了錢,也讓社會輸掉了道德和正義。

『叄』 大學生救扶跌倒老人 反被訛 500字作文

       老人跌倒到底我們該不該扶起來?

這個討論我覺得很有必要。尊老愛幼、救死扶傷歷來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誰家沒有老人,誰人不會變老?

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諸如彭宇案之類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巨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

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

當跌倒老人該不該扶作為問題,被全社會、被公眾、被媒體熱烈討論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某種程度上這個社會的公德已經破產了。顯然,似乎作為社會人,誰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無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誣賴彭宇們的老人,理應受到譴責,但見死不救的圍觀者,是否也會受到道德、公義和良心的譴責?

武漢市88歲的李老漢在離家不到百米的菜場口摔倒後,眾多圍觀者無人敢伸出援手,最終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震驚。公眾對老人跌倒出現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個社會都應該檢討,甚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檢討。以前一直覺得類似老人跌倒該不該扶、應該怎麼扶這些事情不是個問題,但現在還真成了一個大問題。類似南京法官、武漢老人這樣的案例,雖然不能說是普遍的現象,但其折射出來的社會現實卻是很嚴峻的。

我們對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討論,這絕非故意誇大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針對目前整個社會道德、價值觀滑坡出現的現象提出質疑,因為類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跌倒老人身上,還有其它的案例,比如見義勇為的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故事,比如圍觀跳樓自殺時出現一片幸災樂禍的「快跳」的喊聲,比如公車上乘客對小偷熟視無睹的常態等等,不一而足,這都早已成了全社會反思的問題,完全是一個社會問題。

『肆』 關於幫助老人怕被訛詐的議論文,不少於800字

老人跌倒後我們該不該扶——劉婷

有一天晚上我剛躺在床上,媽媽就在一旁嘮叨,「這老太太怎麼這樣,不就是摔倒了嗎?至於賴在別人身上嗎?」我從媽媽的手中奪出手機,我仔細的看了一遍那條新聞,於是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個問題:老人跌倒後到底該不該扶呢?

於是,我第二天就跟同學們說了說,也聽了她們的看法,有的同學說:「我們千萬不能去扶老人,現在的老人都這樣,尤其是家裡沒有子女,老伴也不在身邊的老人更容易敲詐你,以後他下半輩子就賴在你家了」。也有同學說:「扶可以但是要分場合,人多的時候可以扶,人少的話就不要去扶了,以免給自己找麻煩」。

反正聽來聽去,這幾個同學啊!沒有幾個是贊同應該去扶跌到老人。因為現在這樣的事例太多了,給大家的印象都是不好的。社會就是這樣,不可能去扶跌倒老人的這種平常的事還上新聞吧!

我認為應該去扶跌到老人,如果老人不是很嚴重可以幾個人一起去扶,如果受傷了,那我們就應該打急救電話了。如果真的有老人跌倒了,你出於熱心去幫助他,我相信那位老人不會嫁禍於你的。在生活中,只因一個個例而去肯定所有的話,這豈不是太絕對了嗎?

比如說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廣州老人跌倒事件,兩位熱心的本地女生,去攙扶摔倒地上的老人,結果老人還栽贓在她們身上。像這類的新聞還有很多,當我們班老師問我們該不該扶跌倒老人時,班裡的同學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回答道:「不應該」。在我的看來好人永遠是比壞人多的,而像那些看到老人跌倒而不去的扶的人,不是更應該受到譴責嗎?

我記得在暑夏的一天中午,烈日炎炎,我剛上完課急匆匆地走回家,看見前面的一位白發老人忽然摔倒了,跟在後面的一位年輕小夥子一點都沒猶豫就上前扶住老人,這位年輕人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總之,幫助別人是我們應該做的,這樣可以增強我的責任心還可以幫助別人,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嗎?

『伍』 攙扶老人被冤枉 的話題作文。

一名正在穿越公路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公路上。面對受傷的老太,過往的車輛紛紛繞行,圍觀群眾也無人「敢」靠近將她攙扶起來……昨天上午,這一幕就發生在渝中區石油路。直到交巡警巡邏時發現後,受傷的老太才從險境中脫身。

看來,盡管衛生部於6日發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為扶老人提供了技術指導,但依然無法為人們扶老人提供信心。

老太跌倒路人不敢扶

據目擊者唐先生介紹,昨天上午10時許,石油路紅綠燈路口,一名正在過馬路的老太一個踉蹌,不慎跌倒在公路上。「老人家摔倒後想自己站起來,但都沒成功。」唐先生說,或許是傷了腿腳,在幾次掙扎之後,老太太不再努力,癱坐在地上等待幫助。很快,馬路的兩側站了十幾位圍觀者,但沒有一人敢靠近將老太攙扶起來。

「可能大家都害怕"南京彭宇案"重演,做好事反被傷者說成肇事者吧!」唐先生告訴記者,老太穿著紅色的上衣,「當時情況還是挺危險的,老太太癱坐在公路中,過往車輛看到老太,都紛紛繞過行駛。」

交巡警路過幫忙脫險

大約7分鍾後,兩位交巡警出現,事情才出現了轉機。渝中區交巡警支隊金銀灣交巡警平台副大隊長熊金波和同事兩人騎著摩托車,正好巡邏至此。見老太癱坐在地,兩人趕緊下車將其扶起,送到人行道上休息,老太才擺脫了險境。

上午11時許,當記者獲悉趕到事發地時,現場已經恢復了往日平靜。「交巡警來了之後,扭到腳的老太太休息了一下,就自己回家了。」唐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當時車輛不多,所以沒有造成擁堵。

事發處曾有好人被誣陷

在事發地做生意的宋女士告訴記者,老太摔傷的位置距離她家店鋪不足十米。事發後,她只敢遠遠地圍觀。

「我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見到老大姐摔傷,其實也挺想上去攙扶一把的。可我又實在害怕被訛詐。」宋女士說,幾個月前,就在同一地點,曾有一位好心人攙扶摔傷的老人就被誣陷了,「最後,好心人賠了300塊錢,才擺平此事。」這一次,吸取別人教訓的宋女士直到交巡警趕到,才從店鋪中跑出來了解情況。

交巡警教好人防訛詐

如果過路司機沒發現癱坐在路中的老太?如果交巡警沒有巡邏至此?如果事發在車流高峰期……這些「如果」發生,後果不敢想像。

這名老太是幸運的,在交巡警的幫助下,事情很快解決。

熊金波昨日告訴記者,「要是老太太沒有得到及時救助、繼續坐在路中間,車流量一旦變大,就可能造成交通擁堵。」熊金波說,更危險的是,倘若有車輛未能及時發現老太採取緊急避讓措施,老太則很可能為此而受傷甚至喪命。

為了打消市民「做好事反被訛詐」的顧慮。熊金波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找證人。找路人留電話,萬一發生糾紛有證人可以證明;第二,用手機拍一張較遠的現場照片;第三,如果老人是輕傷,建議先扶起來然後打110;如果傷得比較嚴重,先不要扶,撥打110、120並保護好現場。

你會去攙扶

路上跌倒的老人嗎?

他們願意

救助跌倒老人獲萬元獎勵

案例:2011年1月1日,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的周天成和羅煒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邊,老人滿嘴是血不停往外流,臉上有很多傷痕。在路人不敢攙扶的情況下,兩人將老太扶起並送往醫院。此事經報道後引起轟動,深圳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兩人各1萬元,周天成和羅煒告訴記者,他們扶起老人時根本沒有多想什麼,覺得應該這么做。

網友「雲朵雲朵」: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做好事不怕被冤枉,相信多數人都是有良心的。如果你的父母哪一天不小心摔倒受傷,你是不是也希望路人幫忙?大家如果能換位思考,便不會袖手旁觀了。

他們猶豫

找到證人路人才敢扶

案例:2011年9月14日下午2點左右,一位八旬老婆婆摔倒在昆明市麻園農貿市場門前路上,不少路人駐足圍觀卻一直無人敢上前攙扶。熱心的許女士見此情景實在不忍,決定上前攙扶老人,但是做好事,也有顧慮,於是許女士找了站在旁邊的兩個小伙,對他們說:「你們幫我看著,你們給我證明,我去扶她起來。」攙扶老人,是做好事,許女士為什麼要找來證人呢?「當然要人來證明了,我怕她(摔倒的老人)說是我把她整倒的。」

網友「GV拉拉」:「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只有在確保自己利益不會受損的情況下,他才會出手。

他們不願

老人摔倒無人扶身亡

案例: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福田區益田村,78歲的市委組織部老幹部肖雨生在小區里跌倒,保安和路人無一上前攙扶。20多分鍾後,兒子肖先生外出時發現,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額頭磕破流血,鼻子緊貼地面,已沒有了呼吸。家屬說當時哪怕有人幫他翻個身,老人或許都不至於死。

網友「信服一輩子」:「彭宇案」告訴大家扶人做好事,除了要成被告上法院,還要賠錢。就算我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兒。

聲音

要扶老人先扶道德

路遇老年人跌倒怎麼辦?6日,衛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扶起跌倒老人提供了技術指導。但有人擔憂,受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許雲鶴案」影響,現在大家焦慮的不是「怎麼扶」,而是「扶不扶」。

「當今社會真正缺失的是公德與誠信」、「跌倒的不是老人,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人與人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信力。不能重建社會誠信,再多的《指南》也扶不起跌倒的老人。」有網友直言,在扶起跌倒老人之前,社會要先扶起的是「跌倒」的道德和扭曲的社會價值觀。有人曾建議說,給予誣陷者重罰,狠殺做好事反被誣陷的不正之風。然而,依靠法律手段來解決,卻是遠遠不夠的。要扶起老人,更多則是需要依靠路人的良心、靠摔倒老人的良心和整個社會的良心。

重慶市委黨校教授劉開壽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民的焦慮可以理解,但做好事反被誣畢竟是個別現象,大家不能因此就不再願意做好事。

但不可否認的是,「彭宇案」和「許雲鶴案」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面對近八成網友(見圖)「拒絕或不確定」的態度,劉開壽說,相比公布的《指南》,喚起民眾的愛心顯得更為重要,「在這種事情面前,我們的愛心不能丟!」

那如何保障這種愛心不被利用呢?劉開壽認為,應在法律上為好心人提供足夠的保障。「某些法庭在審理"做好事反被誣"時的做法值得商榷」。他建議應該嚴格按照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即誣陷者在索取經濟賠償時必須提供有力證據),讓做好事者「無後顧之憂」。

最後,劉開壽也希望老年人及其子女都應該端正心態,「別讓個別老人的做法,使整個老年群體蒙羞。

鏈接

彭宇案 一場沒有贏家的官司

2006年11月20日,南京水西門廣場83路公交車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車的彭宇上前攙扶,並陪送受傷徐老太至醫院,事後老太稱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後果,訴至法院後彭宇成為被告。彭宇極辯自己未沖撞老太,上前攙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審後判決雙方均無過錯,但仍要彭宇適當補償賠款45876.6元,即承擔老太十來萬塊醫葯費的40%,彭宇不服上訴。後在上級法院關注下,二審時「和解」、撤訴,據說雙方都「滿意」,但彭宇最後賠沒賠錢、賠了多少錢,均未向社會公布,彭宇後亦離開南京。

有人評論說,「彭宇案」是一場沒有贏家的官司,彭宇賠了錢,也讓社會輸掉了道德和正義。

本版稿件由記者 楊璽 實習生 高亮 采寫

一名正在穿越公路的老太不慎摔倒,被困公路上。面對受傷的老太,過往的車輛紛紛繞行,圍觀群眾也無人「敢」靠近將她攙扶起來……昨天上午,這一幕就發生在渝中區石油路。直到交巡警巡邏時發現後,受傷的老太才從險境中脫身。

看來,盡管衛生部於6日發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為扶老人提供了技術指導,但依然無法為人們扶老人提供信心。

老太跌倒路人不敢扶

據目擊者唐先生介紹,昨天上午10時許,石油路紅綠燈路口,一名正在過馬路的老太一個踉蹌,不慎跌倒在公路上。「老人家摔倒後想自己站起來,但都沒成功。」唐先生說,或許是傷了腿腳,在幾次掙扎之後,老太太不再努力,癱坐在地上等待幫助。很快,馬路的兩側站了十幾位圍觀者,但沒有一人敢靠近將老太攙扶起來。

「可能大家都害怕"南京彭宇案"重演,做好事反被傷者說成肇事者吧!」唐先生告訴記者,老太穿著紅色的上衣,「當時情況還是挺危險的,老太太癱坐在公路中,過往車輛看到老太,都紛紛繞過行駛。」

交巡警路過幫忙脫險

大約7分鍾後,兩位交巡警出現,事情才出現了轉機。渝中區交巡警支隊金銀灣交巡警平台副大隊長熊金波和同事兩人騎著摩托車,正好巡邏至此。見老太癱坐在地,兩人趕緊下車將其扶起,送到人行道上休息,老太才擺脫了險境。

上午11時許,當記者獲悉趕到事發地時,現場已經恢復了往日平靜。「交巡警來了之後,扭到腳的老太太休息了一下,就自己回家了。」唐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當時車輛不多,所以沒有造成擁堵。

事發處曾有好人被誣陷

在事發地做生意的宋女士告訴記者,老太摔傷的位置距離她家店鋪不足十米。事發後,她只敢遠遠地圍觀。

「我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見到老大姐摔傷,其實也挺想上去攙扶一把的。可我又實在害怕被訛詐。」宋女士說,幾個月前,就在同一地點,曾有一位好心人攙扶摔傷的老人就被誣陷了,「最後,好心人賠了300塊錢,才擺平此事。」這一次,吸取別人教訓的宋女士直到交巡警趕到,才從店鋪中跑出來了解情況。

交巡警教好人防訛詐

如果過路司機沒發現癱坐在路中的老太?如果交巡警沒有巡邏至此?如果事發在車流高峰期……這些「如果」發生,後果不敢想像。

這名老太是幸運的,在交巡警的幫助下,事情很快解決。

熊金波昨日告訴記者,「要是老太太沒有得到及時救助、繼續坐在路中間,車流量一旦變大,就可能造成交通擁堵。」熊金波說,更危險的是,倘若有車輛未能及時發現老太採取緊急避讓措施,老太則很可能為此而受傷甚至喪命。

為了打消市民「做好事反被訛詐」的顧慮。熊金波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找證人。找路人留電話,萬一發生糾紛有證人可以證明;第二,用手機拍一張較遠的現場照片;第三,如果老人是輕傷,建議先扶起來然後打110;如果傷得比較嚴重,先不要扶,撥打110、120並保護好現場。

你會去攙扶

路上跌倒的老人嗎?

他們願意

救助跌倒老人獲萬元獎勵

案例:2011年1月1日,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的周天成和羅煒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在路邊,老人滿嘴是血不停往外流,臉上有很多傷痕。在路人不敢攙扶的情況下,兩人將老太扶起並送往醫院。此事經報道後引起轟動,深圳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兩人各1萬元,周天成和羅煒告訴記者,他們扶起老人時根本沒有多想什麼,覺得應該這么做。

『陸』 以攙扶摔倒老人被訛寫一篇作文

還寫什麼作文啊,。。。新聞媒體每天都在報道。。隨便下載一段就是作文啊。。。

『柒』 關於扶老人被訛的作文提綱

娃娃,還有野草花。花草繁茂的夏季,幾個夥伴約好了,歡笑著來到野地里,採花弄草,回來擺放在窗檯上,裝飾簡陋的家居,裝點樸素的生活。 -
沒有積木,還有大黃泥。弄點黃土,和成泥,捏成各種各樣的玩物。雖然滿手滿臉的泥巴,但是歪歪的羊角辮,卻是興奮得不停地顫動。 -
沒有娛樂城,還有天然游樂場。夕陽西下,天然的大幕遮住了整個村莊,夥伴們經常利用夜幕的遮遮擋擋玩起捉迷藏來,用心地找好躲藏的地方,屏住呼吸,等待被發現。那時候也玩出了很多智慧,比如,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的道理,聲東擊西的計謀等等。直到夜很深了,村裡還到處洋溢著我們的笑聲。 -
所有這些淳樸的快樂,就是我童年的幸福。但記憶中這幸福似乎並不長久。 -
記憶中父母因為困窘引起的爭吵時常響在耳畔,我也漸漸地懂得了父母爭吵的內容。柴米不足了,油鹽不夠了,生病沒錢治療了,家裡沒男孩子,村裡人瞧不起了等等。我懂得了父母的婚姻擔心,懂得了為家裡的苦難憂心。因此有了一次次一個人跑到很遠很遠的堤壩上靜坐,面對遠方的蒼茫,無語。因此有了一次次晚上躺在被窩里,默默祈禱父母的吵架聲快點停下來,祈禱我們面對的苦難快點過去。除了傷心靜坐,默默祈禱,我還能做什麼呢? -
我還可以勞動,用我小小的手,去改變點什麼。那時候家裡沒人幫父親送糞,父母總是說如果有個男孩子,就什麼都可以做了。我就拿起鐵杴,和父親一起裝車,卸車。我力氣小,一杴端不了那麼多,我可以每次少裝,多裝幾次。看著那麼大的糞堆,一點一點地不見了,特別有成就感,雖然手腳都磨起了泡。 -
夏天,麥子熟了,父親和母親吵架,心情不悅,懶得動手去收。我就和父親

『捌』 關於扶老人被訛詐的作文

http://..com/link?url=y5996LOohc8ag3MjQD2_wHKwqgl8XKXD2xpie7aVrM-_

希望抄對襲你有幫助

『玖』 關於攙扶老奶奶遭訛詐的作文大全

日前達州市公安局達川區分局已對「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誣陷索賠」貼文內容調查處理情況在微博上公布,蔣某某、龔某某(蔣某某兒子)的行為屬於敲詐勒索行為。決定對蔣某某給予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但因其已滿70周歲,不予執行;龔某某行政拘留10日,罰款500元。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應該算是了結了,三個孩子知道處理結果之後很高興,背負了5個多月的包袱終於卸下,不過老太太堅稱不是自己摔倒了,老太太家人也明確表示對於處罰結果不服,還將繼續尋找證據,而事件也有可能因為新證據的發現出現轉機。
2006年的彭宇案是攙扶老人反被敲詐進入公共視線的開端,法院判決彭宇賠償老人45876.6元,最終經法院調解,原告申請撤回上訴。尊老愛幼經過時代的流變,到了現代社會,反而難能可貴起來,變得沉重。
近年來行人攙扶摔倒的老人反被敲詐的事件時有發生,被冤者有理無處說,有冤無處伸,一時間「老人」成了社會的敏感的詞,像一句古諺所表達的那樣,古董店的老鼠——碰不得。於是,當遇到老人摔倒時,人們就陷入了選擇的困境,該不該扶起摔倒的老人成了艱難的抉擇。
攙扶老人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在什麼都在變的復雜的中國社會,事情陡然變得復雜起來。網上曾有人寫了一份名曰「科學」的中國老人摔倒指南:盡量在外國人面前摔倒,盡量在攝像頭前摔倒,學會保命用語。什麼保命用語?就是老人倒地後大喊:「是我自己跌倒的,你們不用擔心」。
當老人被視為「流動罰款單」,事情變得微妙起來。行人面對摔倒的老人唯恐避之不及,被摔倒的老人無人攙扶成了屢屢有聞,如果說行人都能循之以禮,88歲老人摔倒窒息死亡無一人攙扶的慘劇可能就不至於發生。
老人綁架善心的訛詐是具有巨大傷害的,傷害的是個人的氣節,社會的良知,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一個人做了善事反而被冤枉,想想都讓人沮喪,不是每個人好了傷疤都會忘了疼。
然而,輿論對老人形象的醜化已經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就好似只要攤販和城管發生沖突,錯的一方肯定是城管,老人摔倒肯定是有意訛詐。當偏見左右理性,便沒有道德可言,當老人被多數人唾棄,便沒有良知可言。
上升到制度層面,似乎一切都情有可原。如果我們國家的醫療制度能夠更加完善,司法能夠更加公正,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老人用的著索取,犯得上訛詐嗎?
所幸的是,經過這么一出波折,三個小學生並沒有因此而心生怨恨,他們說以後遇到這種情況還會幫助老人。在制度還不太完善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只是扶起摔倒的他們而已。
今天跌倒的是老人,明天就有可能是孕婦,孩子,殘疾人,也可能是你的至親,如果你擔心意外,你可以找目擊者為你作證,可以打急救電話,但請不要無動於衷,你可能沒有注意到,他們無助的眼神是多麼刺痛。

『拾』 扶老人被訛作文立意

老人跌倒到底我們該不該扶起來?

這個討論我覺得很有必要。尊老愛幼、救死扶傷歷來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誰家沒有老人,誰人不會變老?

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諸如彭宇案之類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巨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

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

當跌倒老人該不該扶作為問題,被全社會、被公眾、被媒體熱烈討論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某種程度上這個社會的公德已經破產了。顯然,似乎作為社會人,誰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無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誣賴彭宇們的老人,理應受到譴責,但見死不救的圍觀者,是否也會受到道德、公義和良心的譴責?

武漢市88歲的李老漢在離家不到百米的菜場口摔倒後,眾多圍觀者無人敢伸出援手,最終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震驚。公眾對老人跌倒出現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個社會都應該檢討,甚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檢討。以前一直覺得類似老人跌倒該不該扶、應該怎麼扶這些事情不是個問題,但現在還真成了一個大問題。類似南京法官、武漢老人這樣的案例,雖然不能說是普遍的現象,但其折射出來的社會現實卻是很嚴峻的。

我們對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討論,這絕非故意誇大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針對目前整個社會道德、價值觀滑坡出現的現象提出質疑,因為類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跌倒老人身上,還有其它的案例,比如見義勇為的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故事,比如圍觀跳樓自殺時出現一片幸災樂禍的「快跳」的喊聲,比如公車上乘客對小偷熟視無睹的常態等等,不一而足,這都早已成了全社會反思的問題,完全是一個社會問題。

自從南京徐老太事件開始,中國就開始進入國民道德淪喪期,開始瓦解中國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這種人開始肆意妄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獲取巨額的回報,而且沒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從而開始冷漠國人的同情心,淡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爾後如釣魚執法等一系列事件,徹底麻木人們的憐憫之心,造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導致八旬老人倒地1個多小時而無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數圍觀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誰也承擔不起那巨大的代價。你能說人們冷漠?

蒼蠅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還是蒼蠅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扶老奶奶被訛高中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