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難選擇困境為題的作文
這次,老師帶領晚報小記者到多媒體教室上作文培訓課,我也有幸的參加了。
老師先給我們講了一個幽默風趣的故事,題目叫《撓臀部》,故事主要是說:一位老師,前幾年因生了什麼怪病,屁股一直很癢,後來治癒了,可撓屁股成了他的習慣。一旦上課講到最精彩的時候,這位老師就一個勁地撓屁股。學生見了,笑又不敢笑,害怕被老師批評。在一次寫作文上,一個膽子大的學生終於忍不住寫了出來,老師非但沒有批評這個同學,反而還誇獎他。老師講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寫作文不能千篇一律,要和別人不一樣,題目新奇,這樣才能招來讀者的目光。接著老師就讓我們寫3個最喜歡的東西,可以是人和物,同學們都很快就寫好了,我也不例外,我寫的是毛絨娃娃、零食和媽媽。誰也沒料到,老師居然讓我們三選其二,要我們迅速劃去中一樣。我戀戀不舍地把毛絨娃娃給刪除掉。剛想詢問老師的用意,她的第二道命令下來了,再刪除其中的一個。我為難了,再三權衡還是猶豫不決,一邊是天天不離口的美味零食,一邊是骨肉相連、含辛茹苦的媽媽,我最終還是於心不忍地把零食刪除掉,最不舍的是我親愛的媽媽。是啊,天下最貴莫過於親情,親情是金錢所買不到的,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親人對你的愛和付出都不求回報,你還有什麼理由來說親情沒有自己喜歡的玩具、零食重要呢?
老師還問我們一個問題,如果在別人不經意間落下了一個手機,你會占為己有,還是會還給人家?我們全體同學異口同聲地回答「還給人家」。在生活中我們就應該這樣做。人們總是在「取」與」舍」面前,更多的是選擇」取」,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放下慾望的貪婪,捨去不現實的一切,總認為社會是為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物皆該為自己擁有,而永遠不會滿足。
這堂課讓我明白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的確是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經常遇到的兩難選擇。如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權勢又想不做官的瀟灑自由;想讀書又想打麻將,想工作又想休閑。之所以難,難在捨不得,難在那不可得兼的東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話,也就沒有什麼可難的了。但是,如果我們堅守一個信念——意義,那麼,是「取」是「舍」就不難了。
⑵ 怎麼去寫關於道德兩難的作文
道德——最淳樸的美外貌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美;華麗的外衣並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美在於心靈。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就如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從此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道德,就擁有了一切,關愛、溫暖、快樂……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顆寶石,如果用道德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光彩耀人。在班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其中測試那天,我們都被緊張的氣氛淹沒著,空氣也凝固起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第二場考英語時,監考老師發現自己坐的凳子上不知誰吐了痰。是誰?這個同學失去了最純朴的美——道德,他丟失了一切。也許他沒在乎這件小事,隨意的,可從這件小事中卻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單單毀壞了自己,也丟失了一顆無價珍珠——道德。美在於心靈。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隻船,道德便是船槳,只要擁有道德的人,船就會有前進動力,一步步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峰;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船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慢慢地往後滑,越滑越快,最終回到原點,這個人的一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任何價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靜,溫飽而平庸;如果我們要想成功,就要有奮斗目標,就好好拿穩這塊無價寶石,掌好這只船槳,不應該隨意虛擲,稍不留神它就離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卻很難,就如大海撈針。有這樣一位60多歲的農場主,他種了600多公頃土地,盡管平時非常忙碌,但他堅持參加贊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協會。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還參加義務募捐活動,收入用來為青少年治療眼病。「人們最大的快樂來自於對別人的幫助。」這位老人既快樂了自己,也快樂了別人,這也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更是一筆無法比擬的財富。擁有道德是快樂的,是美好的。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他是怎樣一個人。講道德是一種美,最純朴的美,它會給我們人生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擁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你會快樂一生,終身受用。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店錄取員工,又許多大學生都來應聘,卻意義淘汰了。當輪到一名沒有大學生文化高、學歷偏低的年輕人時,他看到地面上有許多廢紙,便順手拿起扔進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為這看似平凡的舉動是他被錄取,其他大學生看不起這小事,把道德遠遠拋在了一邊。從中我們看到了道德有時也會使你邁向成功的大門。看一個人並不是看他取得了什麼,而是看他品質如何、道德如何,這樣的人才會成功,如果再有文化與知識,沒有道德的支撐也是沒有用的。永遠記住:美在於心靈,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⑶ 是上網還是玩游戲面對兩難我們怎麼選擇的作文怎麼寫
面對選擇 作文
徘徊在生與死間,躊躇在明與暗間,有人選擇生,有人選擇死;有人選擇明,有人選擇暗。選擇需要一雙慧眼,更需要一股勇氣。
小學的時候,我有一次去參加數學考試。題目不難,卻也不簡單。我被人稱之為「數學王子」,就是因為我的答題技術高。可是,做到最後,我卻被最後這道題難住了。這道題有10分,如果我答錯了,這次考試我就慘敗了。我想著這道題的解法,周圍一片寂靜,其他人似乎也在考慮這道題。
突然,一個紙團落到了我的腳下,我下意識地用腳踩住,又瞄了瞄監考老師。監考老師微閉著雙眼,似乎正在熟睡。
我連忙撿起紙團,打開一看,上面赫然寫著最後一題的題號,下面就是解法。我提起筆剛想抄,卻感到有千百隻眼睛盯著我,我打了個寒戰。我不想抄,它卻在我眼前飛舞;我想抄,它卻像一根針,直扎我的眼睛。抄了,可能被發現;不抄,可能就丟掉了10分。它讓我進退兩難,讓我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最終,我選擇了不抄。考試在於平時積累,抄答案不是投機取巧嗎?正當我把紙團放進口袋裡時,監考老師從我身邊走過,驚了我一身汗,如果我剛才抄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面對許許多多的選擇。在選擇面前,如果你選擇了錯誤的選擇,就有可能釀成大錯,讓你後悔莫及。所以,選擇,需要敏銳的眼力和勇於負責的勇氣。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過刻骨銘心的選擇嗎?如果有,那就不妨寫出來,讓我們一起分享選擇的智慧和勇氣。
⑷ 求一篇進退兩難的作文,最好不要網上有的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讓我快樂的事,也有讓我傷心的是和進退兩難的事……而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一件令我左右為難的事。
在我四年級時,校長說過不可以到外面買零食吃,如果發現了要報告給老師並阻止。可是那時候,有些同學當校長的話是耳邊風,照樣有同學去買,就連我挺好的朋友也被那些零食吸引住了。有一次,我和一位好朋友放學回家,在路上,好朋友心不在焉,眼睛時不時朝路邊的小賣店望瞭望,看來她是被零食吸引住了,想買。果然,和我意料的一樣。她在一間賣涼粉的攤前停住了,對我說:「我很渴,想買一杯涼粉解渴。」
這時,我愣住了,心想:怎麼辦?xxx想要買零食吃,可是校長說過外面的東西不衛生,而且如果看到了要報告給老師並且要阻止。這時,校長的警告又回盪在我的腦海中:「不可以在小賣店買零食吃,要是被發現後果十分嚴重。」可是這時候,xxx又說:「好不好,我真的好渴。」這時,我正打算說可以時,卻想到一年級發生的事:我因吃了小賣店的東西而導致肚子疼,我躺在床上的情景真令我可怕。可是,在這么熱的天氣里,中暑的話可嚴重了。可是,吃壞肚子怎麼辦?這時,xxx又大聲地說;「啊!我好渴。」這時,我心軟了,說;「好吧!你去買吧!我不會告訴老師的。」她立刻興高采烈的拍了拍我的肩膀表示感謝,說;「你真是好人。」雖然我朝她笑了笑,但心裡還是忐忑不安。果然,我們回到小區的公園做作業時,發現她手捂著肚子,臉色由晴轉陰,我這時想:大事不妙啦!肯定是她肚子疼了。」
我連忙問他:「你怎麼了,是肚子疼嗎?」她微微一笑,說:「傻瓜,怎麼會吃了一杯涼粉就肚子疼呢?我很好。」這時,我心中的石頭暫時放下了,鬆了口氣,可是回到家時,我心裡還是不安的心情,一會兒想:「她應該病了吧!」「應該不會,她剛才還說他很好。」可是,壞事還是發生了,第二天上學時,傳來了不好的消息。「xxx肚子痛,入住了醫院。」當我聽到這消息時,後悔極了,要是我當時立場堅定,阻止她不讓她去買,那就不會導致成這個結局。這時,我只好心裡默默為她祈禱。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讓我傷心的事,讓我快樂的事和為難的事……在這么多件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以上那件沒有阻止同學買零食的左右為難的事。
⑸ 關於兩難的作文
看到這個題目,您一定會感到奇怪:兩難?什麼兩難?答案是進退兩難,一個人難免會遇到兩難的時候。不信?我就有一次。
記得那是三年級的時候。期末數學考試了,我和好朋友譚力分在了一間考室,他又恰合坐在了我的身後。那次的題很難,我才答到第四大題就被「卡」了,我腦海里便想起了羅老師的一句話:被「卡」了時,先答後面的,答完了再來想。我便開始做後面的題,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就開始「主攻」把我「卡」住那道題了,忽然,我想起來了:用「和差公式」解決就行了嗎?一會兒,我便悠閑地坐在椅子上玩兒筆。
忽然,身後的譚力踢我一腳,我把頭轉過去怒目圓睜地對他說:「有病?」他卻說:「不是有病,是有問題要請教。第四大題第二小題怎麼做?」啊!那不正是我絞盡腦汁才想出用「和差公式」解決的那道題嗎!我正想回過頭告訴他辦法時,忽然想起了羅老師平時對我們說的:在平時,能幫朋友的事,絕對要幫;但在考場,那些作弊的事絕對不能幫。如果你幫了,那就等於害了他啊,雖然表面上他得了高分你和他都高興,但你幫了他,讓他養成不學成績照樣好的習慣,那你就是害他啊!對!我不能告訴他,否則是害了他。可不告訴他答案,我又於心不忍,我們畢竟是好朋友。
於是我只好用「我也沒算出來」的話去搪塞他。聽到他的嘆息聲,我的內心難受極了。!
兩難,什麼叫兩難,這就叫兩難!進退兩難,前路有虎後路有狼就是兩難。一個人,絕對有兩難的時候,朋友,你是怎麼對待兩難的呢?
⑹ 兩難的作文300
今天王老師不在,班上的一切事務都就交給了班頭——楊總,我本以為我什麼事也沒有,但是……唉!
照例安琪姐今天會像往常一樣帶著大家早讀的,可是今天很有點不同。因為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雖說是讀,但是你看看有多少人在認真地讀書。看,那幾個同學正在津津有味地討論昨天的趣事,這幾個正在舉行轉書大賽。只見一位「參賽人員」舉起食指,然後把書往上一放並飛速旋轉起來,刷刷的轉了兩圈後,嗖——像一個流星滑到了地上。還有一位仁兄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玩起他心愛的小手機,邊玩邊配合游戲來配聲音,真是玩得爽呀!
爽歪歪,爽歪歪。哦哦!
可憐的安琪同志只能可憐巴巴地看著。因為安琪不敢,因為撐腰的上司出門了。管喲!會引起公憤,最後引火燒身。只見她眉頭一皺,似乎有方法能夠管他們了。我並不知情,就在這時,她笑眯眯地看著我,怎麼說這種笑呢!是笑裡藏刀,是陰笑。是假笑。絕對不懷好意。她向我靠近,刷的一下,蹲在了我的前面,然後慎重地盯著我,說:「求你了,子權兄,我今天不舒服。你的哥們都聽你的話!我這女流之輩不好插手。再說,你是男生,管男的,我是女生,管女的。各負其責!說完!揚長而去——我瞪大眼睛,這不是把難題拋給了我嗎?
哦!這下麻煩大了,一邊是死黨兄弟,一邊是班長低聲下氣。我該怎麼辦,兩面為難呀!這二者不可缺一,如果不管,就要被老師批評,得死黨贊揚。如果管吧!也許會得表揚,可卻得死黨們的一個「重權輕友」的千古罪名。這是多麼的悲催呀!我的心裡非常的忐忑。這兩難我該如何抉擇。
天啊!地啊!神啊!我的媽媽呀!誰來幫我解除這兩難的處境呀!這個小妮子太壞了,竟然想出這種餿主意。
那好吧!硬幣靠你了!正面就管,反面就不管,哐當!……,硬幣直直地墜落到地上,什麼!正面!
我堂堂男子漢,上得入天,下得入地。如果是我兄弟,是我哥們。就該給我面子。
向著正義出發……
⑺ 誠實的兩難作文300字
社會上總會存在不完美、不理想的狀況,這才需要品德高尚的人去推動社會進步。我們就應該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的道德行為改善社會。目前我國正在完善法制建設,加強社會道德規范宣傳教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逐步完善,社會和個人信用制度逐步健全,全社會正在樹立起誠信的道德標尺,誠信的缺失情況將會逐步扭轉。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干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因此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以誠信為本,踏實做人,為學要嚴,為人要正,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從道理上講,做老實人是美德,但實際上會吃虧。在現實中的確有這種情況,忠誠老實的人可能一時受挫,有時誠實與說謊就是一對矛盾,就構成了「誠實的兩難」。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干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因此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以誠信為本,踏實做人,為學要嚴,為人要正,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從道理上講,做老實人是美德,但實際上會吃虧。在現實中的確有這種情況,忠誠老實的人可能一時受挫,有時誠實與說謊就是一對矛盾,就構成了「誠實的兩難」。 做人要誠實守信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 誠實,千百年來就被人尊奉為傳統美德。孔子教育弟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革命導師列寧敢於承認打碎花瓶的行為,體現了一種做人應該具有的美好品德——誠實。 誠實不僅表現為實話實說、實實在在,還表現為滿懷誠意地待人處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真誠。劉備真誠的「三顧茅廬」,請來了一個智者,請來了三國鼎立的事業。廉頗將軍的知錯就改,勇於認錯,不僅使將相和好,而且得到了趙國的強大。 作為新世紀一代青年,更應繼承誠實的傳統美德,弘揚先人誠實的精神。但是有些青年卻不能做到腳踏實地,諸如考試作弊、私自塗改考試成績、欺騙老師、欺騙家長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於這樣的同學,我們不應該幫助他隱瞞真相,作假騙人,而應伸出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們認識到「假」的陰險、可怕,只有誠實才能擔負起歷史的重任。 做人,一定要誠實。 為人者貴在誠實,誠實者,可逍遙天下也!奸詐者,舉止行為,世人昭然在目,唯虛假之人,怡然自得,抱殘守缺,尚自洋洋,實為可笑,世上唯邪教徒最為執著,以虛假為真實正直,誤人誤國,是為賊也!s4NP] 曾經聽老師講過一個故事:年邁的國王,要求全國挑選繼承人。他給所有的孩子一粒花籽,並且宣布,誰種的花最美,誰便是未來的國王。幾個月過去了,孩子們手捧花盆,興高采烈地排成長隊等候檢閱。但他們沒想到的是,老國王把煮熟的花籽發給大家,要知道,熟的種子是不會發芽的呀!但是國王看到的卻是一盆盆怒放的爭奇斗艷的鮮花。終於他看到了一個手舉一隻空空花瓶的小男孩。老國王激動地宣布他就是新國王。 是啊,小男孩以他的純真潔白贏得了老國王的信任,是他的誠實,助他走上了寬闊光明的人生大道。其實,人生也是一隻「花瓶」,希望是「種子」,汗水是「耕耘」。那它的內質是什麼呢?當然是信用、誠實。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品質。而生活,就像一場場無形的考試,一次次考察你是否懂得應該怎麼做人。每個人的言行表現都在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分。 曾看到過一則故事,他講的是一個人在清貧之家的孩子,在與媽媽去吃難得的一次肯德雞時,意外得發現放在桌上的18元錢,他並沒有多加考慮,就把這錢上交給了老師,直到最後,他才知道,這原來是肯德雞老闆故意放在那兒的,這拾金不昧,就獎勵188元。然而孩子並沒有要,應為他知道單純、誠實是不能靠金錢衡量的,他這樣做,只是為了求得心理上的一種安慰,並非是因為那188元。 信用,她很脆弱,一次失信,便會使它產生裂痕,讓你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痛苦不堪的回憶;它又很堅強,在一次次的風雨歷練中保持自我本色,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以日益博大的胸懷,保護我們的「希望」健康向上的成長。
⑻ 從陶淵民看中國古代文人的兩難選擇作文
選擇矛盾的無非是陶淵明上任與辭官的原因。
陶淵明與所有的封建士人一樣,他的人生版理想是政治家而不是詩權人。為了實現理想,陶園明從二十九歲步入仕途後的十多年中,曾反復出仕,反復歸隱,上下求索,直到理想之夢完全破滅,於四十一歲掛冠歸隱。他為之奮斗,苦苦追求的理想始終沒有實現。
⑼ 關於忠孝兩難全的話題作文800字作文
貼一範文共參考
自古忠孝兩難全,而孔繁森爺爺卻做得非常好。他一直將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但在他心中也有著刻骨銘心的母子之情。爺爺是個孝子,平時總要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與老母親聊聊家常,與妻子爭著照料母親。有一年的元宵節,他帶著老母親去看燈,但沒有動用局裡的小汽車,而是借了一輛板車推著老母親去看燈展。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板車上,腿上還蓋著棉被,孔繁森爺爺則在寒風中推著板車穿梭於人流之中。
不僅對自己的父母,孔繁森爺爺對人民都充滿無私的愛。爺爺來到西藏,擔任中共阿里地委書記,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每當夜深人靜,爺爺總會想起遠在千里之遙的親人。為了黨的事業,他把對親人的感情深埋在心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把藏族同胞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在西藏的高原上,大雪紛飛時,在那間破舊的小土房,當孔繁森爺爺看到孤寡老人衣衫襤褸,雙腳的腳趾露在破鞋的外面時,立刻撩開自己的衣襟,把老人的雙腳放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體溫給老人暖腳……一切是那麼自然,彷彿面對的是自己的至親父母。老人的眼眶裡熱淚滾動……如果沒有對人民無私的愛,怎會有這樣的舉動?
想想身邊的父母晚輩們,有的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親;有的好長時間都懶得打個電話問個好;有的只顧自己吃喝享樂而不去照看一下年邁的父母……記得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這些父母晚輩連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更不要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跟孔繁森爺爺相比真實天壤之別。
我被爺爺深深地感動了。雖然我是學生,可能做不了什麼大事,但我決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助人開始,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成為一個能獻出愛的人!
孝順不是金錢,不是錦衣玉食,而是愛。如果有愛,即便只是一聲問候、一個電話、一封信或是一件小小的禮物,老人們都會感到很幸福;如果有愛,工作很忙,不能看老人就不會成為自己的借口;如果有愛,父母的嘮叨就會變成美妙的音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孝順。
⑽ 關於道德兩難作文的總結
去年暑假,一張錄取通知書攪得我心煩意亂。是去,還是不去?向來果斷的我頭一次陷入了「兩難」之中。 那時候,上海市人民廣播電台招考中學生記者,我獲得了面試資格。面試在一間普通的會議室里進行,里里外外坐滿了十五六歲的中學生。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兩個小時後,還沒輪到的同學坐不住了,開始說起了悄悄話。 我很著急,這么晚還沒回家,爸媽又要擔心了。這時,鄰座一個女孩跟我聊起來。她身穿黑色連衣裙,說話細聲細氣的:「嗨,就競爭這幾個名額,要是來幾個照顧,今天來面試的都白忙了……」我很有同感,不禁說:"我討厭照顧,有志氣公平競爭嘛!」她聽了彷彿遇見了知音,向我靠了靠說:「瞧那個穿『阿迪達斯』的,家長進進出出,還不是走『後門』?」我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位家長在跟電台的通知說話,看樣子很熟悉。 突然,門推開了,一位戴眼鏡的叔叔走進來:「《晚報》XX的女兒還在嗎?她父親來電話,叫她去聽……」電台的主考老師朝我們這邊望望,很隨便地說:「XX同學去聽電話。」我一怔,同時聽到會議室里響起一片竊竊聲,看到周圍一張張臉都起了變化,霎時,各種各樣的目光一齊射來:疑慮、羨慕……我保持鎮定,可是做不到,腦袋暈暈的,臉發燙。我怪爸爸多事,讓女兒蒙受了冤屈;更恨自己軟弱,竟然不敢正視那些不公正的目光。我搖搖晃晃地站起來,低著頭,機械地走出了會議室…… 從會議中緩過神來,面對的依舊是個『兩難』選擇。哈,這真是一個殘酷的玩笑。我,一貫鄙視依賴父母的「成功者」,今天在別人眼裡成了靠父母的「走後門」去獲得成功的人,而且口是心非,——這,太冤了!雖然當時爸爸是擔心我的安全才打電話詢問電台的朋友的,雖然事後電台的老師們也再三聲明錄取我與我父親毫不相干,但我還是忘不了那些讓我尷尬、痛苦,又無法辯白的場面,忘不了那黑衣女孩在我離座時對我說的話:「你爸爸真關心你哪!」 最終,我選擇了「不去」。 這是證明自己「清白」,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