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孝悌作文高中

孝悌作文高中

發布時間:2020-12-23 05:07:52

1. 孝悌為題作文的題目

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抄上最無私、最襲偉大的愛。烏鴉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意,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呢!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怎麼能忘懷!父母給予的關切和愛護我們怎麼能不銘記在心呢!
對於父母我們怎麼能不深深地感恩和盡孝!
古人說「萬善孝為先」。中國古代「孝悌」是為人之本。治理國家要「謹庠序之教,申之孝悌之義。」作文
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作文
從十月懷胎的生命孕育,到出生後的懷抱哺育。從蹣跚學步的幼兒,到朝氣蓬勃的青春少年。
從小幼兒園、到小學,我們的生命成長的每一天、每一日、每一年父母都傾注了無限深情和關愛。
付出了無數的心血!
我們都讀過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
但我們能否真正從內心深處感受和體驗這種普天之下所共有的孩子的深切關愛呢?

2. 以孝為題的高中800字議論文

何謂「孝」?曾子曾經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
孟子曾說過不孝有三,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知勸阻,使他們行差就錯,這是第一種不孝;家裡貧窮,卻不去做事來奉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第三種大家都知道,無後為大。
離婁章句下中有一篇是公都子與孟子談論匡章的。公都子很疑惑,覺得匡章,全國的人都說他不孝,而孟子卻與他交遊,就問孟子是為什麼。孟子回答:「一般的人認為不孝的人有五種;一,懶惰不贍養父母;二,賭博喝酒,把錢都花光了,而不贍養父母;三,吝嗇錢財,有了老婆把父母丟到一邊;四,自己行事乖張,放縱慾望,使父母蒙羞;五,平常好勇鬥狠,使父母受到連累。而匡章只不過是因為父親做錯了事,他以善相責,而不被父親接受罷了,又何不孝之有。如果放任父親做出錯事來而不管,這才是不孝呀。」
而孔子曾經說,對於供養父母,如果心無恭敬,那麼與養貓狗又有什麼區別呢。
由此看來,孝就是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無缺,心寬康泰,自己做事做人要端正,不給父母牽累,不讓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錯,也要婉轉的直言不諱。這才稱得上孝。
有個典故,名字叫」王祥卧魚」,就是說的一個「孝」字。
山東南部有一臨沂城,城北有一河名曰孝母河。此河中心有一處三九寒天不結冰,而且冰水界線劃出了一個人形。據傳說這就是王祥卧魚處。相傳西晉時期,臨沂城住著一戶人家,家中有一血氣方剛少年,姓王名祥。這年冬天,他媽媽生病了,十分想吃魚,可是時值數九寒冬,到處冰天雪地,哪裡有賣魚的啊 王祥十分著急,毫無辦法。一天他突然想起:天這么冷,魚肯定也怕冷,也想向暖處去,我用自己的體溫去融化開河的冰凍,魚就向我這里游來,我也不就捉著魚了嗎 於是他就飛奔河邊,脫下衣服,扒在寒冷的冰上,冰被融化了,魚也捉著了,媽媽吃了魚,病也就好了。這就是著名的王祥卧魚的傳說。這位西晉少年的故事十分感人。王祥成為中國歷代孝子的典範。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絕對服從,就是完全為父母著想,甚至不惜以生命去回報父母。
當然最早倡導孝的人並非是孔子。在孔子以前,孝的觀念已經存在了。但是孔子則是系統闡發孝道的第一位思想家。他首次將孝納入國家安定,天下太平的角度加以考慮,認為一個人如果能遵守孝悌之道,也就不會犯上作亂了。並且認為孝是仁之本。一個人不能做到孝,就絕對不是一位仁人。孔子用這一思想教育學生,故而他的學生中也有以孝著稱的,如閔子騫就是其中一位。
閔子騫,山東人,相傳他幼時與父一同駕車,穿著後母剛做好的棉衣,仍然凍得哆嗦,父親認為他是有意不好好駕車,大怒,舉鞭就抽,結果棉衣被抽破了,露出了蘆花,而不是棉花。父親明白了,決心休掉這位虐待兒子的妻子。但閔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哀求父親不要休掉其繼母。他說如果休掉繼母,弟弟也會落到這樣下場。父親覺得有理,就答應了他的懇求。閔子騫在孔門弟子中是一位仁德高尚的人,是一位孔子孝道思想的具體實踐者。
孔子對其學生所講的孝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無違,即絕對地服從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錯了,也要好言相勸,勸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顏悅色的順從父母。其二是「敬而能養」。孔子認為只是在生活上贍養父母並不是孝。他說:像狗和馬人人都能喂養,對父母只贍養而不敬就像對待犬馬一樣了。所以敬才是孝的本質。其三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孔子的孝體現著仁,貫穿著禮,他要求人們對待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但是,孔子的孝既有古典人道主義的因素,也有愚孝的成分,而這種愚孝的成分,經過後世儒家學者的發展,成為封建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群眾的工具。自晉代起,不少封建統治者還打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口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正像孔子孝的思想本身具有先進性和滯後性一樣,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也有兩面性,一方面它為維系中華民族的家庭團結和睦,起到了其他理論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中華民族父慈子孝的良好社會風尚。另一方面,他強調子絕對孝敬父母,甚至要求子女守三年之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則成為束縛子女的精神枷鎖,極不利於個性的伸展,以致為後儒發展為」吃人的禮教」。因此,我們要正確理解孝的意義。
所謂「孝「,是恭敬,是愛護,是孝養。談到孝順,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甚至進一步擴大為對整個民族盡孝。因此我們說,現代意義上的孝,是愛心的表現,是對國家、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是人倫之際的一種密切關系。孝維持了長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對生命的至誠感謝,更是無怨無悔的回饋報恩。為自己所愛是小孝,為家族親人為中孝,為國家民族是大孝。因此,孝的意義,並不限於對父母的孝順,應該從親人做起,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擴充至整個社會和國家。

孝」的啟示——致母親

「孝」——什麼是孝,不就是一個字嗎?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它的意義大得很,不光是一個字,而且是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呢!世界都充滿「孝」。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比如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就要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不會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們人人都要做的一種義務,否則就會觸犯法律,留下終生悔恨。所以,我們不要做那些後悔的事情,孝心,就從現在開始吧!

說起孝順父母,這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因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為你再擔心。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媽媽工作非常忙,有十她累的時候,我就為她做飯,自己隨後再吃。雖然她很累,我也不能給我經濟和精神上的幫助,但是我也不能以為內這一點而不孝順她。因為我長大成人了,該到回報的時候了。現在只有一點才能孝順她,就是努力學習。報答她的一片苦心。在這里我想說聲:「媽媽,您辛苦了!

回想這幾年我做過許多對不起她的事,希望她能原諒我這不孝之子。從今往後,我要對你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樣了,我相信您慢慢就會感覺到兒子長大了!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這個城市,這個養育我們的國家呢。愛母親的孝心是「小孝」,愛祖國的孝心是「大孝」我願意做有「大孝」的兒子。

「孝」的含義太深刻了!
指導教師:劉燁
簡評:對孝心的含義理解得很透徹,,說理再展開更好.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夫孝,始於事親也

3. 以感恩孝悌為主題寫一篇700字作文

我愛我班,因為她給我帶來了數不清的美好回憶。是她,陪我學習,伴我成長。她就像一個溫暖的家。 \r\n每天早上,鳥兒飛向藍天,我們走向教室學習知識,教室就是我們的藍天,是我們自由翱翔的空間,我愛她! \r\n大自然中常常會有狂風暴雨,令人驚恐不已。這時大家便急匆匆地跑進教室里。溫暖的教室就像媽媽在親切地召喚:\「孩子們,外面天氣不好,這里安全,快回來吧!\」我們依偎在她的懷里不願意離開。我愛她! \r\n天黑了我們看不清書本上的字,是她帶給我們光明。溫馨的日光燈照耀著,好像白天一樣,我們又能自由自在地在這片藍天上飛翔了。我愛她。 \r\n我們班是一個大家庭。同學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老師就是我的爸爸媽媽。在班裡,有時,我撞你一下,你不跟我斤斤計較;你踩我一腳,我也像沒事一樣。我們依然還是好朋友,大家共同度過這段快樂時光,共同品嘗其中的喜怒哀樂,共同經歷裡面的風風雨雨。這些全靠她。我愛她。 \r\n雖然,有些時候,同學們鬧一些小矛盾,但很快就和好了。我們班很團結,有時候,我們班和別的班比賽,別看我們人少,可最終的勝利仍然屬於我們。因為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班很堅強,盡管有時在比賽中失利,但誰也不泄氣,而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搏、拼搏、再拼搏,決不給班級抹黑! \r\n我們班的同學都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都想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作為、有貢獻的人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發奮努力----- 我愛同學,我愛我班! \r\n等到有一天,同學們長硬了翅膀,在廣闊的天空里自由翱翔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從泰山國際學校的上空飛過,看一看我們可愛的母校,想一想我們曾共同擁有的美好時光,還有我們的小四.一班! \r\n我和同學們都會永遠愛她。 \r\n\r\n參考資料: 看吧

4. 孝悌 400字作文 快快快

上一年級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第子規。讀完它,我懂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給我最版大的啟發權就是要孝順長輩。
「首孝悌,次謹信」,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許多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東漢的黃香在寒冬為父親溫席;漢文帝劉恆為母親嘗葯;丁蘭刻木侍親;董永買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鯉;薛鮑孝敬後母;閔子騫孝敬母親……這些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教育我要用實際行動去孝敬長輩。
以前我總覺得爸爸、媽媽愛我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為我做了許多,但我卻從來沒想過為他們做些什麼。讀了《弟子規》中的故事,我才知道我應該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今後,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爸爸、媽媽累了的時候,為他們倒杯茶、捶捶背。我要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奶奶做家務,多關心、照顧家人。總之,我不再做任性的「小公主」,做一個讓爸爸、媽媽放心的乖乖女。

5. 寫孝悌的作文要用三國演義里的片段寫

用三國演義寫關於孝悌廉恥的作文

6. 孝悌作文

假期里,我讀了一套《世界兒童美德》叢書,其中《孝悌》講述了五個小故事,有孝順的小烏鴉、兩只小熊、扔筐子、黃香扇枕和誰的兒子好,都講的是孝順長輩、兄弟友愛的故事。讀完這些故事,我十分欽佩他們,我要學習這些美德,那麼在平時應該怎麼做呢?好好學習,不斷進步,讓父母省心,是孝順父母的一種表現;對兄弟姐妹友愛是一種美德;在學校里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同樣是一種美德。只有具備這些美德,我們長大後才能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人民,更好地服務社會。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讓許許多多的人受益。
今天,我和媽媽一同觀看了《百家講壇》節目:入則孝之一。我們一直以來就背誦著《弟子規》,對於《弟子規》中的許多道德、言行也有很深刻的體會。可是,今天我看了百家講壇之後,對這些道德和約束有了更加不一樣的感受。
以前,我覺得《弟子規》只用讀讀背背,記住就行了。可是,今天我聽了教授的講解後,覺得裡面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弟子規不是去讀、去背誦,而是要反思,天天口裡念著弟子規,行動卻和它完全相反,這和不學又有什麼區別呢?
有時候,媽媽叫我好幾遍,我都沒聽見;有時候聽見了也總是慢吞吞地答應她的要求,真和「父母呼,應勿緩」相反呀!世界上讀《弟子規》的有很多人,但真正做到上面要求的卻人數不多。
同學們,在生活中,孝敬父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父母關心我們,我們更應該關心父母。讓我們一起行動,來證實我們都是個孝順的孩子吧。
上完老師哲學與人生這節課,唯一感覺的是中國古代先賢的哲思令我們有很大啟發!我對儒家的沒有很深的見地,對道家莊子的思想,文筆較為感嘆

既然老師留了關於孟子的孝悌的思想,也說說自己觀點,孟子孝悌觀最鮮明的三點有:生前盡孝、死後送葬、樹立大孝的典型—舜。孝悌思想是屬於道德觀的,用來約束我們的行為。它仍被我們所倡導,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都脫離了它。有時候我們會聽說某人有錢了,卻拋棄了父母,不管他們的死活,甚至不承認他們的身份。在當代,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不顧父母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總是把父母累得半死,卻不懂得體諒他們。
現在樹立大孝的現象對於現今社會已經不太現實了,也很很少了,有事也只是樹立榜樣,感動中國的就是這樣的!有很多現今親生兒子對自己父母不盡孝,等到父母把房子,財產給了他的義子義女,或是對他貼心照顧的人,這親兒女就抱不平,告法庭等等……我想說父母有他的權力不給你,他有他的自由權!!社會是這么復雜,善美恩丑都交雜與這社會平台中,而只有愛,善美好的事物才得以永存,孟子的孝悌思想留下了!這就是流傳!!!先賢的榜樣為我們樹立榜眼,我們也只有踩在先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長,我們每一天應該這樣想,今天是美好的一天!這個世界如此美好!這個世界充滿了愛,熱情,效益,感恩,力量!…………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朝我而來,那麼也不會有這么的丑惡,不會有法律所增加新的限制!暫時就這么多了,老師,還有一點,老師你思路很開闊,我還建議開這課!在課堂上不一定收獲了先賢的哲思,更重要的是吸收了現今的新問題,老師你的看法,為我們打開一些不曾看到……

7. 首孝悌的作文

假期里,我讀了一套《世界兒童美德》叢書,其中《孝悌》講述了五個小故事,有孝順的小烏鴉、兩只小熊、扔筐子、黃香扇枕和誰的兒子好,都講的是孝順長輩、兄弟友愛的故事。讀完這些故事,我十分欽佩他們,我要學習這些美德,那麼在平時應該怎麼做呢?好好學習,不斷進步,讓父母省心,是孝順父母的一種表現;對兄弟姐妹友愛是一種美德;在學校里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同樣是一種美德。只有具備這些美德,我們長大後才能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人民,更好地服務社會。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雲: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讓許許多多的人受益。
今天,我和媽媽一同觀看了《百家講壇》節目:入則孝之一。我們一直以來就背誦著《弟子規》,對於《弟子規》中的許多道德、言行也有很深刻的體會。可是,今天我看了百家講壇之後,對這些道德和約束有了更加不一樣的感受。
以前,我覺得《弟子規》只用讀讀背背,記住就行了。可是,今天我聽了教授的講解後,覺得裡面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弟子規不是去讀、去背誦,而是要反思,天天口裡念著弟子規,行動卻和它完全相反,這和不學又有什麼區別呢?
有時候,媽媽叫我好幾遍,我都沒聽見;有時候聽見了也總是慢吞吞地答應她的要求,真和「父母呼,應勿緩」相反呀!世界上讀《弟子規》的有很多人,但真正做到上面要求的卻人數不多。
同學們,在生活中,孝敬父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父母關心我們,我們更應該關心父母。讓我們一起行動,來證實我們都是個孝順的孩子吧。

上完老師哲學與人生這節課,唯一感覺的是中國古代先賢的哲思令我們有很大啟發!我對儒家的沒有很深的見地,對道家莊子的思想,文筆較為感嘆 !
既然老師留了關於孟子的孝悌的思想,也說說自己觀點,孟子孝悌觀最鮮明的三點有:生前盡孝、死後送葬、樹立大孝的典型—舜。孝悌思想是屬於道德觀的,用來約束我們的行為。它仍被我們所倡導,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都脫離了它。有時候我們會聽說某人有錢了,卻拋棄了父母,不管他們的死活,甚至不承認他們的身份。在當代,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不顧父母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總是把父母累得半死,卻不懂得體諒他們。
現在樹立大孝的現象對於現今社會已經不太現實了,也很很少了,有事也只是樹立榜樣,感動中國的就是這樣的!有很多現今親生兒子對自己父母不盡孝,等到父母把房子,財產給了他的義子義女,或是對他貼心照顧的人,這親兒女就抱不平,告法庭等等……我想說父母有他的權力不給你,他有他的自由權!!社會是這么復雜,善美恩丑都交雜與這社會平台中,而只有愛,善美好的事物才得以永存,孟子的孝悌思想留下了!這就是流傳!!!先賢的榜樣為我們樹立榜眼,我們也只有踩在先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長,我們每一天應該這樣想,今天是美好的一天!這個世界如此美好!這個世界充滿了愛,熱情,效益,感恩,力量!…………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朝我而來,那麼也不會有這么的丑惡,不會有法律所增加新的限制!暫時就這么多了,老師,還有一點,老師你思路很開闊,我還建議開這課!在課堂上不一定收獲了先賢的哲思,更重要的是吸收了現今的新問題,老師你的看法,為我們打開一些不曾看到……

8. 關於孝的作文,1000字,還有關於孝的資料

百善孝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但我寒心的事還是有發生。沒想到的是居然是發生在我的家裡。 我們家的人都是「火炮」。一點芝麻大小的事都能成為點燃的硝煙。吵起架來,誰也攔不住。我姐姐今年17歲嘞,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暴躁在她的身上可體現出來。我媽媽今年40歲嘞,愛嘮嘮叨叨的,不過這是母親的通病吧。這兩個碰在一起,就像天雷碰地火,不炸個稀里嘩啦還不行。這不,又吵起來了! 媽媽說嘞一句:女兒啊,你房間的地板很久沒擦嘞,要擦啦!自己找個時間擦擦吧! 姐姐立刻不耐煩起來:哎呀,這種事我知道啦,羅里吧唆的干什麼啊! 你這人怎麼這樣啊,我又不是罵你…………老媽還沒有說完,老姐就插進來說嘞一句:別廢話嘞吧,我自己知道就行嘞。 你這是在和母親說話嗎?母親明顯有點兒生氣嘞。可老姐卻還沒有停炮的痕跡:那要我怎麼說啊?老姐說的聲音大過了老媽 說話要好好說話,怎麼能大喊大叫的?我平時怎麼教你的……老媽又開始羅嗦嘞。 過了許久母親說完話嘞,手上的碗也洗完嘞,一下子安靜嘞下來。我暗暗預感到:這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房間的門打開嘞,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換好了衣服,沖著媽媽大喊道:好嘞吧,說夠了吧?我說不過你我還躲不過你嗎? 說完,走下嘞樓梯,穿好了鞋,「嘣」的一聲,門被重重的關了起來。世界一下子就寧靜嘞下來。出去不給我回來!母親大吼道… 之後家裡一片寧靜,我也無奈的搖頭,畢竟我也看過很多次嘞,不以為然嘞,等到幾分鍾姐姐肯定就會回來嘞。 半個小時後還不見他的蹤影,這可有些奇怪嘞,嘿,一般這個時候他就該會回來啊, 母親的臉上露出不一般的神色,我猜她肯定在擔心姐姐。 「兒子,打個電話給你姐,看看她在那?」媽媽說道。 「她電話在我的手上,她沒有帶」我回答道。 「這個死丫頭,電話也不帶,打給她同學看看有沒有和同學在一起。」老媽想出這個辦法讓我試試。 「喂,您好,請問我的姐姐有沒有和你在一起?……。」我幾乎把這句話說嘞好幾十遍嘞,可得到的都是同一的回答:沒有。媽媽臉上的神色更加沉鬱嘞,頭上又添加嘞幾片愁雲。在房間里走來走去,似乎安靜不下來,嘴裡還一直不停的念叨著:「這死丫頭會到哪去啊?有沒有和同學在一起…」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鄰居也被母親的腳步給吵醒嘞,問母親發生嘞什麼事,母親把事情的起因結果全都一五一十告訴嘞她。「不行,我要出去找她!」母親突然想到嘞什麼就匆匆的出了門。鄰居也出門幫母親找姐姐。我就留在家裡,等待姐姐同學的消息。 晚上十一點,姐姐還沒有回來,母親先回來了,母親問我有什麼消息么?我搖了搖頭。母親放開嘞我,獃獃的坐著。我看到母親的眼裡閃爍著淚花,卻不知道怎麼去安慰他,忽然一個電話打嘞進來,是姐姐的同學打來的,說姐姐在她的家裡。母親聽完後臉上露出一點兒開心的神色,總算可以確定姐姐在哪,掛嘞電話,母親長舒了一口氣。頭上的愁雲也不知所蹤了。 十二點,姐姐回來咯,她並沒有和媽媽說話,徑直走向了房間,母親並沒有上前去問原因,而是低這頭向自己的房間走去,半夜我起來上廁所,聽見媽媽在低聲哭泣。我想這肯定給母親帶來很多的打擊。 回到房間里,我在想,這種事森美會發生在我的家裡呢?這件事過後,母親和姐姐的關系淡了許多,姐姐半個月都沒有叫一聲媽媽。 「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圖》,故堪稱國之重寶鹿乳奉親,卧冰求鯉等等的故事都說明人要有「孝」的概念,生命是孝的本質,孝是思想的基礎。,「百善孝為先」是我國古代民族遺留下來的古訓,孝乃白事之前提,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品質好還是壞,孝是一個重要的品德。孝敬父母更是我巍巍中華的美德。每一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答案補充
。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么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台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在這里,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籲:「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9. 求一篇關於孝的議論文,要自己寫的

論孝道
孝不可弛於家。
——題記
子曰:「孝,德之本業,教之所由生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正如孔子所言,我們應修孝之道也,揚孝之意也。
古人雲:「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周公的所作所為,正如其言。據說周公助武王伐商滅紂時,驚動天帝,周公恐其行干擾了天帝,於是,在郊野祭祀天帝,同時他將祖宗上輩一同祭祀,還將父親靈位和天帝放在一起,天帝被其孝道所感動,暗中相助周公,使伐紂大業早日成功,從此,許多國家代代效仿,聖賢明君之德,又有哪一種比孝道之舉更為重要的呢?
晉朝王祥幼時喪母,繼母不慈,常常虐待王祥.一日,其父外游,其母疾病突來,欲吃鯉魚,那時正是臘月,河面冰封,上哪找鯉魚去,可是為了滿足繼母的要求,王祥決定去河邊看看,結果不遂人願,王祥毅然脫掉衣服,卧於河上,忍受刺骨的冰冷,終於以體溫融化了河冰,兩條鯉魚躍出河面,王祥捉回奉於繼母,繼母問道此寒冬季節,魚從何來?得知魚乃王祥卧冰而來,深感欣慰,此後,繼母變的疼愛王祥了,多麼感人啊!
晉朝還有一位有名的孝子——吳猛。他家境貧寒,只有一間可以勉強遮風擋雨的茅屋,一到夏天,家中熱的令人夜不能眠,再加上蚊子的叮咬,更是難以入睡。看到父母白天辛苦地幹活,晚上又不能好好地睡覺,吳猛想了一個好辦法,每天晚上,他都拿扇子為父母驅蚊,然後脫光了衣服,坐在父母床頭,過了一會兒,蚊子便都來叮咬他了,父母才得以好好的睡上一覺。一天夜裡,父親起床上廁所,發現吳猛坐在床頭,身上又沒穿衣服,感到很疑惑,當他看到吳猛身上的一個個又紅又腫的包,算是明白了,他感到十分心疼。這件事很快傳到了當地太守的耳中,他送了一頂蚊帳給吳猛,從此,吳猛一家再也不必擔心蚊子的威脅了,這是用吳猛的孝心換來的。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望我世人,五者具兼,以感母情,以報父恩!
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么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說法》的電視節目中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該被尊重,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現在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台了,不過,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在這里,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籲:「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

10.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作文800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什麼是孝順你知道「孝」這個字怎麼寫的嘛?簡單的回說就答是上行下效,父母做給兒女看,兒女做給她的兒女看,咱們中國有句老話「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你作為子女沒有盡到孝道,時常謾罵父母甚至是毆打父母將來你的兒女子孫也會這樣對待你,雖說我們現代人無法和古代人比,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做到,那就是盡量讓父母過得開心一些,不僅僅是物質精神上的安慰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孝,才是真正的孝,大部分人都會寫孝字,用於功夫去領會意思的恐怕十人之一也不到,那麼這個孝字到底是怎麼寫的,「孝」上面是一個躬身老人下邊是子女,老人在保護子女,在向子女傳授做人的道理傳授為人子女的道理,在傳授孝的道理,因為他也是從他的父母哪裡學來的,佛教講因果絲毫不爽,如果你今天種下了不孝的種子,待到你年邁體衰久卧病榻時你就會後悔莫及的,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你自己種下的惡果,只有你自己去吞下惡的果子,這就叫做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閱讀全文

與孝悌作文高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