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又見屈原真好」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兩千多年前,是誰在分辨滄浪之水的清濁?又是誰不忍心國家遭難而懷石投江?又是誰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是誰懷著滿腔抱負卻落得國破家亡?
你的才華,你的抱負,你的憤怒,你的悲嘆,只換來了奸臣的排擠。楚懷王的昏庸,你心中的抱負無法揮散,你懷著難以仰制的憂郁悲憤,在國家破碎.家人分離的昏暗中寫出了感慨千古.離恨交加的文章-------《離騷》。
你手足日戴刑具,頸上並系有長鏈,穿著玄衣,披發,在殿中徘徊。你悔不該將嬋娟托入著沼澤泥漿,你恨奸臣的勾結楚懷王的昏庸。
你不像後世的文人不停地哀傷自己報國無門,你只將你的赤膽忠心獻給國家而忘記自己。面對流放,你沒有反抗,沒有逃脫,沒有忿忿不平。有的,只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了,感動了後世無數的人,卻從末被超越。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讓我彷彿能看見——
你就站在那裡,站在羅汨江邊,回望首都,然而那裡正泛起滾滾濃煙、火光沖天。楚國不再是楚國了,而是秦國的戰地了,你的眼神深情而又絕望,忍不住老淚縱橫。你有太多話想要訴說,卻說不出一個字。你又低下頭望著自己的倒影,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手腳都帶著腳鐐。但這些並不能掩飾你眼中的睿智。然而國已破家已亡,一人獨活,有什麼意思,你忽然抱起一塊石頭,大喊一聲:「吾與楚共存亡;」縱身向江心跳去,你忠君報國的火焰在冰冷的江水中悄然熄滅。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猶末悔。」
當我們在歷史的河邊駐足,遙望兩千多年前的你——屈原,誰能想到,你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響了中國千年。回望今天。中國已在騰飛,但我們仍然需要你的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照耀著國人的前進。
『貳』 五年級作文《遇見》
遇見
允我三年五載,伴你一朝一夕。你曾說的天長地久,一場驟雨卻把你我分離。我如何才能不在自己埋下的深情故事裡葬身,如何不能在時光荏苒的沙灘上擱淺。縱使時間倒置我還是會選擇重返記憶讓你歡,即便咎由自取,我死得心服口服。不言不語一路炊煙裊裊誰自知?只待伊人過南方。從北跨南,才曉青樹已爛,才明溪水已干。
縱使歲月的孤獨禁錮我直至終老,然而飛逝的光陰卻依將我帶離那片荒涼,高坡之上我能觸及天空,低谷之下我能融於海洋。即像你的微笑被雕刻在三生石上,可唯我難以接近。若能,我在冥冥之中期許你驀然回眸一笑,撫慰我心,便能海枯石爛。孤人終久自嘲,過客途中滯留。讓我尋那綠水山莊,遠離喧囂繁華的紅塵亂世。
我願挑燭燈,靜默著陪你走過泥濘。我不言不語,卻那漫天花雨煉成染墨的經文詩書,在上面譜下纏綿的歌賦。時刻誦讀著明麗的韶華,欣然抹去黑色的緘默,清晰望著一個個朝思暮想的箋疏。把那少年錦時淺淺淡出春秋的典雅,我們終是被歲月篩去了風華,青春終是不駐留在彼此的懷里。才知時日不多,己漸漸淚眼潸潸,爾漸漸萎靡不振。
雕琢著的藝術品佇立在彼岸,同你一起留在醉美的湖畔。可沒料到竟時,曲終人散。說且聽風吟,讓自己臆想著昨日的美好,反之卻是今日的憂傷。留不住的人,留不住的年少,留不住的時光,剩下蒼老的往昔,己獨自憔悴獨自低吟淺唱支離破碎的旋律。
孰能再現往日時光的燦爛輝煌?然則不過莞爾一笑,匆匆行過而已。那些青澀是否是一簾幽夢,而我只能向灰色的遠方寄去藍色的憂郁。曲徑通幽處,那處是否是一番新光景?期待遇見轉身的微光......我等著,似真亦幻,縱冷非暖。
『叄』 小學作文大賽,題目《遇見……》字數不少於400字
【遇抄見美好】
這世間的一切,其實都是美好的,偶爾遇見路旁一朵盛開的花,一片枯黃的葉子,也都是可以微笑的。
——題記
喜歡凌晨的時候聽寂靜的故事,天色朦朧,將亮未亮的時候充滿了期待,安靜而又祥和的期待,凝聚著一天的精彩。當我遇見路旁的花朵,可以快意的用力微笑。
慶幸時光,賦予我遇見的權力,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遇見你,那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是否如現在一般精彩?其實答案會是肯定的,只不過在沒有你的時候,我的微笑少了一個理由吧!時光待我如此美好,我又怎敢虧待它帶來的人和事。我能給的或許不是你想要的,卻是我最美好的,你給我最美好的,我便用力微笑。
遇見的總能找出美好,我並不需要很美麗的容顏與最流行的服飾。一片枯黃的葉子,躺在雨後的彩虹里,便可以擁有整個童話。不必去稀罕眾人追隨的光彩,正真的美好是你自己用心發現的純朴。想發現,那就去用心吧,總有讓你用力微笑的理由,哪怕你流過淚受過傷。
這一刻,我多希望你遇見我的時候,會感覺最美好,那我該是多麼歡喜。余暉已經消散,或許又到了你跟我說晚安的時候了。
我多麼期待明天我醒來的時候,會不會第一個想起你,然後遇見一生的美好。
『肆』 作文:走進屈原300字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千百年來,他那堅貞不屈、忠心耿耿的愛國精神如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卻又像山一樣讓我們覺得遙不可及。上星期,我們走進了屈原祠,也走近了屈原。
走近屈原的詩,從他的詩句中,我們可以讀懂他那無限的愛國情懷,體會他所抒發的不屈的理想。《橘頌》中的「後皇有嘉樹,受命生南國」這句話體現出屈原那永遠為國家奉獻,像橘樹一樣堅定不移的精神;《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明白了屈原那為了追求理想堅持不懈的鬥志。
可以說,屈原有著一條悲慘的人生道路。他雖然才華橫溢,曾被楚王重用,卻因性情耿直得罪了小人而受到奸臣的陷害。他的人生中有兩次被迫流放,每次都是因小人的挑撥而讓昏庸無能的皇帝一次次將他驅逐。對於屈原來說,《天問》寫出了他對天地宇宙的不解與迷茫,更寫出了他對國家衰敗的無奈,對自己命運的疑問。
走進屈原祠,可以看見在屈原祠的大門外牆上刻有兩種花,它們是對屈原品格最完美的詮釋:一是荷花,二是梅花。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體現了屈原那種寧願跳進汨羅江也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質;而梅花,就是屈原那身處黑暗的朝廷,卻冒著生命危險仍努力反抗救國的精神寫照。
……
走近屈原,去感受他那無盡的愛國情懷。
走近屈原,去體會他那無盡的悲傷。
走近屈原,去讀懂他那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屈原雖已經離開我們兩千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品質卻留在了我們的心中,雖然在許多人眼裡,他的死的理由很無聊甚至很可笑,但只要真正讀懂他的心靈,就會被他那偉大的人格和高貴的靈魂所折服。
讓我們真正地去走近屈原,讀懂屈原。
『伍』 七年級作文假如我見到了屈原。
屈原,我想對你說
在眾多的歷史古人、名人中,屈原,您是偉大的民族英雄,此時此刻,我只想對您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感到您的死是偉大的,猶如泰山之重,祖國的人民永遠銘記你。革命前輩徐特立說過:「人民不僅有愛國權,而且愛國是一種義務,是一種光榮。」古往今來,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一支點燃為祖國興旺發達、繁榮昌盛發揮一切聰明才智的獻身精神火炬。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血肉一般,密不可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當我讀完《離騷》一文時,我知道「愛國」二字是神聖的,愛過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財富中最珍貴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愛國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種紐帶,是一種號令,沒有愛國,國家就不存在了,不講愛國,國家將是一盤散沙;沒有愛國主義,就不可能抵禦外侵,一擊就破。
愛國就意味著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愛國就意味著無條件聽從國家的召喚。當我們在巨大的個人利益面前,當我們國家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時,我們千萬別忘了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用生命和汗水捍衛我們的國家的尊嚴,如果因為一己私利,而損害了國家的利益,某人將成為歷史的罪人,永遠遭人唾棄,所以,我認為您的死是重於泰山的。
今天的中國,是騰飛的中國,當時代的浪潮推動著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時候;當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的時候,中國成了舉世矚目的強國,在世人面前成功的,驕傲的舉辦了百年奧運、殘奧會,並成功的發射了繼神六之後的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在太空中展現了我國的強大與魅力!祖國在迅速發展,是我們繼承和發揚了您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您那堅貞愛國的情懷。
我們身為90後的人,身為一個現代化的中國人,我們永遠懷念著你,在今天祖國59周年國慶之際,我想對你說:「我們永遠熱愛祖國。永遠繼承您的遺志,將愛國精神永遠記在我們心中,發揚光大。
『陸』 小學紀念屈原的作文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說:「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嘆一聲說:「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他悲吟著,高歌著,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了祖國,為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里,活在那些傑出的死里,活在歷史里,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淀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柒』 作文《夢遇屈原》800字
縱有一腔愛國的熱血,還是為那汨羅江的波濤融盡了最後一聲嘆息。
楚王看不清你的耿直,逐你出郢都;世人看不透你的清高,笑你如草芥。漁夫不懂你的處世之道,而你嘴角揚起一絲淺笑:舉世皆濁我獨清。不理會那些無端的誹謗和蜚語,只是一意孤行,即便被流放到荒蕪的國界邊疆,滾滾塵沙還是臟不了你的衣擺,北風呼嘯還是亂不了你的心弦。
奸臣的排擠再也無法湮沒你的鋒芒,潑墨書沉浮身世,又揮筆問茫茫青天。一首《離騷》,浪漫的筆調,抨擊了群小猖獗,鄙棄了朝政日非;一篇《天問》,非凡的學識,練就「千古萬古至奇之作」;你把風、雨、雪、電、雲、月當成自己的侍從,在生命之巔,臨危不懼;你讓鳳凰展翅、你讓巨龍騰空,亘古千年,任你御風遊走。朝野的勾心鬥角阻絕不了你深沉的才氣在這一電閃雷鳴的日子呼風喚雨;你留下的驚世之作,怎會讓時間埋沒從巨濤駭浪中蹣跚而出的赤子情懷。
可是,當郢都被攻佔的噩耗為你所知,你絕望的步履行至江畔,你的信仰隨破碎的故土順流而去。手秉青銅劍,心中早已沒有哀怨。明明是喪國之痛,狂風卻吹乾你婆娑的淚眼;江水的刺骨之寒,驅趕心頭殘存的膽怯,剛毅寫下畢生的信念。
那麼,你看見了嗎?你的渾然正氣激盪了這一江烏水,沿岸的人們揚起了龍舟帆,用菰葉包黍米祭你長眠江底的魂。你看見了嗎?你的堅韌人格澎湃了多少文人墨客蠢蠢欲動的心緒,你無意開創的「楚辭」先河,被後人奉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是否是因為你的才情,讓洞庭湖變身詩家聖地?
這些,屈原,你都看見了嗎?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當你羸弱的軀體浸入無情的江水,水聲隔絕了亂世的嘈雜,還你一片難得的凈土,你笑了。你的離去,並不需要王侯將相假惺惺的憐憫,並不需要鄉親們熱淚盈眶的惋惜,你只求這一份純粹——在你合眼的時刻,在你靈魂升華的時刻。
屈原,我多想撩開歷史的面紗,看看你形如枯槁憔悴的臉,讓我為你的滿腔熱血喝彩,讓我為你的滿腹經綸頂禮膜拜。多想穿越這如翼的書卷,想像你立足江邊眼裡噙淚的悲壯畫面。多想讀懂你的千篇佳作,多想讀懂你亂如麻的心思,多想走近你,屈原!
『捌』 屈原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一:我眼中的屈原
兩千多年前,是誰在分辨滄浪之水的清濁?又是誰不忍心國家遭難而懷石投江?又是誰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是誰懷著滿腔抱負卻落得國破家亡?
你的才華,你的抱負,你的憤怒,你的悲嘆,只換來了奸臣的排擠。楚懷王的昏庸,你心中的抱負無法揮散,你懷著難以仰制的憂郁悲憤,在國家破碎.家人分離的昏暗中寫出了感慨千古.離恨交加的文章-------《離騷》。
你手足日戴刑具,頸上並系有長鏈,穿著玄衣,披發,在殿中徘徊。你悔不該將嬋娟托入著沼澤泥漿,你恨奸臣的勾結楚懷王的昏庸。
你不像後世的文人不停地哀傷自己報國無門,你只將你的赤膽忠心獻給國家而忘記自己。面對流放,你沒有反抗,沒有逃脫,沒有忿忿不平。有的,只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了,感動了後世無數的人,卻從末被超越。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讓我彷彿能看見——
你就站在那裡,站在羅汨江邊,回望首都,然而那裡正泛起滾滾濃煙、火光沖天。楚國不再是楚國了,而是秦國的戰地了,你的眼神深情而又絕望,忍不住老淚縱橫。你有太多話想要訴說,卻說不出一個字。你又低下頭望著自己的倒影,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手腳都帶著腳鐐。但這些並不能掩飾你眼中的睿智。然而國已破家已亡,一人獨活,有什麼意思,你忽然抱起一塊石頭,大喊一聲:「吾與楚共存亡;」縱身向江心跳去,你忠君報國的火焰在冰冷的江水中悄然熄滅。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猶末悔。」
當我們在歷史的河邊駐足,遙望兩千多年前的你——屈原,誰能想到,你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響了中國千年。回望今天。中國已在騰飛,但我們仍然需要你的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照耀著國人的前進。
『玖』 小學四年級作文給屈原的一封信(300字)
給屈原的一封信
敬愛的屈原爺爺:
您好!我是您從沒見過的,來自未來的一名小學生,在暨陽小學讀書。
你知道嗎?現在我們有端午節,是在五月初五,我們在一天會舉行很多的活動,有賽龍舟、吃粽子、煮雞蛋等,都是來紀念的屈原爺爺您的。
我聽說在兩千多年前,您因為對社會不滿,而且當時奸臣當道,你迫不得已抱起石頭,跳進汩羅江。人們很敬佩您,所以劃著龍舟想把你打撈起來,可是怎麼也找不到您了。後來,就把這個演變成了賽龍舟來紀念您。
而吃粽子的來歷是因為人們希望您的屍體不被魚兒們吃掉,就把粽子一個個的扔到江里,希望他們不要碰你的屍體。
今天,我親手包粽子,剛開始我興致勃勃,可是當老師拿來糯米、紅棗、箬葉和細繩,我突然就手足無措了,不知道該怎麼做。後來,老師教我們,要裡面空心,成圓錐形。老師告訴我們,粽子美不美觀的決定性是那幾個角,要勻稱有型!當在捆粽子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紅棗好沒放呢,要不然把線纏好了,就前功盡棄了。
我又實驗了一次,這次,我有經驗了。我認認真真的做,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個環節,最後,一個小巧翠綠的粽子就誕生了。
聽到這里,您是不是很欣慰啊!我還要告訴您一件事,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強大了,那些個「小人」已經很少很少,而且以後我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定會持續下去的。
祝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裡,也像小魚一樣過的無憂無慮。
敬祝
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