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高中作文大全
養成好習慣,為國做貢獻
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是四大文名古國之一.但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說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記者問其中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仔細的觀察事物。」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說明了兒時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當然,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著許許多多的例子.正是因為他們的良好習慣造就了他們的成功.
Ⅱ 高中關於 我有一個好習慣 的作文 1000字 謝謝
高中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打基礎的時期,同學們應如何把學習搞好,打好未來要做好練習,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如果只追求解題的答案和數量,陷入題海中,
Ⅲ 高中作文環境與習慣800字議論文
環境決定命運
不管什麼樣的水,
只要它到達海洋,它就是海洋了;
不管是什麼樣的水,
只要它到達陰溝,它就是陰溝了。
本來是這樣的,卻成了那樣。
人,簡簡單單的一輩子,有的扮演的轟轟烈烈,有的默無聲息;有的演義得名垂青史,有的臭名遠揚。於是一代代人便潛識的認為:命乃天定。而我認為人一輩子是由自己決定的,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
蜀國先主劉備先生,出身寒門,父親早故,和母親靠販屨織席相依為命。可以說要地位沒地位,要權勢沒權勢。然而他卻有一個很好的「再造」環境――漢朝宗室後裔。其父祖還曾做過小吏,只是輪到他時家道中落了,但按輩份他還是當朝天子的皇叔。後來也正是因為這個條件,劉備身邊聚集了一堆風流人物,建立了政權,促使三國鼎立的出現。所以說:命運非天定。〈孟子〉中講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指環境但怎樣把握創造,改變在依靠人,只有把握有利之環境因素,改變不利之環境因素,並充分利有用就會改變自身。
偶爾聽到一些人在嘆息命運不濟,於是信心全無,沉浮在一些撩倒的場合,從此一蹶不振。但若要是反過來思考,命運越苦就越堅強,努力營造脫「貧」的門路,使每一條門檻都是活著的,這也是考驗我們心理環境的一面。其實人在改變自身和改變命運的途中,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很重要,要心理教育界有一句很好的名言:
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和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Ⅳ 高中生作文,習慣成就人生,不少於800字
「事實上,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每每讀到奧格曼狄諾的這句名言,總覺得十分地有道理。縱觀古今中外,取得不朽成就的人,哪個又沒有好習慣呢?
我國的大文豪魯迅從小就養成了「時時早,事事早」的好習慣,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呢!當年魯迅在三味書屋中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他十三歲時,祖父被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魯迅每天要去當鋪當完東西買完葯才去上課。一日,魯迅遲到了,老師生氣的將他狠狠批評了一頓。魯迅聽了,沒有為自己做任何辯解,而是點點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第二天,他早早的來到學校,並在書桌的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從此,魯迅惜時如金,養成了「時時早,事事早」的好習慣。而正是這個好習慣,一直激勵著魯迅戰斗一生。
說完魯迅,再來說說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吧。朱自清從小就酷愛讀書,視書如珍寶。在中學時,他常把家裡給他的零花錢送進書店,拚命買書讀。在大學最後一年時,朱自清去逛書店,看到一本定價14元的《韋伯斯特大字典》。他想買下來,卻沒有那麼多錢。無奈之下,他只好當了自己的皮衣,買回了那本字典。朱自清正是憑著酷愛讀書的好習慣,如飢似渴的叢書中汲取知識,才有了後來他在文學上的建樹。
由此可見,好習慣是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而葬送了彌足珍貴的生命。相反,那些一生與好習慣為伴的名人,最終推動了時代發展的車輪。
英國的王爾德說過:「起先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的確,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讓一個個好習慣伴隨你開啟成功的大名吧!
Ⅳ 作文高中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處處充滿科技的社會。現在,學習知內識成了社會生活的頭容等大事。顯然,沒有知識,在社會上是寸步難行,很難立足於這個社會,更不要說服務於社會,對社會有所作為了。 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種無價之寶。 在社會中,一個國家的發展,要靠人類用學來的知識去改變它;一個正確理論的產生,也要靠人類用學來的知識去總結;要推翻迷信思想,更需要人類用知識來改造。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把學習放在一生中的重要位置上,那麼我們的社會每天就會有許許多多在學習的人,那麼,我們還會愁社會不進步?還會愁我們的國家不強大? 為了祖國的強盛,我們要學習;為了人類的進步,我們更應該學習。 不學習,人類很可能會退化為野人;不學習,人類便會失去今天動霸主的地位,使之與其它普通動物」平起平坐」,甚至落後。 為了社會的繁榮,國家的強大,民族的興旺,為了科技的進步和發展,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不知疲倦地學習吧!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博覽群書;讓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朗朗書聲;讓我們每一個城市都籠罩著一股濃濃的學習氣氛;讓我們的社會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學習型社會」
Ⅵ 寫一個高中作文 關於習慣的 最好800字 至少600字
三十天養成一個好習慣
古人說:「一個壞習慣可以毀掉一個人,一個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這句話說明了習慣對於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其實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動。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於性格上的偉大。」而構成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習慣。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礎。
說到習慣,讓我想起一個故事:1998年1月21日至28日,全球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相聚在法國首都巴黎,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研討。會議期間,有人向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教:「您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獲得重要知識的?」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卻說:「我是在幼兒園。」提問者一下子愣住了,接著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了哪些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科學家耐心地回答說:「我學會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用過的東西要擺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誰也沒想到,在我們平時看起來最平常的行為習慣,卻成就了這位科學家輝煌的事業。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有了好習慣,失敗不容易;沒有好習慣,成功不容易。
記得有天晚上,奶奶剛想舒展一下雙腿,突然奶奶的臉變白了,我就著急地問:「奶奶,您怎麼了?」奶奶嘆了口氣,說:「人老了,年輕時的健康全沒了。這不,腿又開始痛了。」我聽了說:「奶奶,別著急,讓我來幫您揉揉腿,您看好嗎?」「好,太好了!」「您別緊張,而且最好別動,只要告訴我哪個地方痛就行了。」我笑著對奶奶說。我的五個手指就像一個按摩器,在奶奶的腿上不停地上下移動,奶奶咧著嘴笑著,眼睛微閉,手指還在有節奏地敲打著床。那是多麼和諧、安靜的一幕啊!後來,我每天都給奶奶揉腿,經過我將近一個月的堅持,我已經掌握一些基本手法、力度和關鍵位置。每次看到熟睡的奶奶,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每天堅持給奶奶按摩更好的照顧奶奶,讓她早日康復!
媽媽常常告誡我:「注意你的思想,它們會變成你的言語;注意你的言語,它們會變成你的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它們會變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性格,它會決定你的命運。」雖然有些句子的內涵我還不太明了,但我知道習慣對一個人一生的成敗一定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壞習慣會使你錯失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會使你走向成功。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過去的習慣決定現在的你,現在的習慣造就未來的你,好習慣讓我們受益終生,讓好習慣伴我們終身!
Ⅶ 學規范 養習慣 高中作文
你再改改。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不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會學習。要學會學習,首先得學會預習。其次,學會聽課。再次,學會高質量地完成作業。第四,學會復習。第五,學會閱讀。而教師要一環緊扣一環,一步不讓,嚴格要求,逐步使學生養成習慣。具體如下:
一、課前准備習慣
做好課前准備是上好課的基本條件。學校實行兩分鍾預備鈴制度要求學生聽到鈴聲後,立即停止戶外活動加快步子走進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學慣用品輕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講話眼睛注視前方靜待老師進堂上課。每天由值日生負責檢查,任課老師要嚴格要求,加強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一上課就能投入學習。
二、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習慣
課堂教學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最基本途徑,是通過傳授與接受實現的。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才能真正實現接受新知識,提高學習成績。課堂學習時要求學生做到:專心聽講,不講廢話不做小動作;聽課時積極思考要一邊聽一邊想並適當做些筆記;不懂多間,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先舉手,得到允許後站起來發言,發言時聲音響亮;別人發言時要認真仔細地聽,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三、預習、復習習慣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起始環節,課前預習是一種種學的學習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學生在每次上新課前自覺地進行預習。對要學的知識作一個初步的了解;把學習的難點、重點和不懂的地方記下來,這樣在上課時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帶著問題聽課。課後及時復習,記憶清楚,內容易懂,應當要求學生當天的課當天復習;先全面復習再重點復習;遇到難題時反復復習,溫故而知新,復習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知識能被掌握得更扎實。
四、作業與檢查訂正習慣
作業練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減輕過重的學習擔負並不是不要布置作業。作業有助於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因此應要求學生做到:創設一個安靜良好的作業環境: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今日功課今日畢,作業不拖拉不抄襲;作業書寫工整,字跡清楚,格式規范,卷面潔凈;作業前看清楚題目要求,復習有關內容,作業後仔細檢查,自覺驗正;作業本發下後發現答錯題自覺及時地訂正。
五、課外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對於開拓學生視野,豐富知識,提高閱讀與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建議做好如下工作: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培養閱讀興趣,一要課內外結合,經常向學生推薦好書。二要校內外結合,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三要增設閱讀指導課,激發閱讀興趣,引導正確閱讀的習慣。四要開展多種讀書活動,引導學生節約零用錢訂閱多種書報,要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並且適當開展課外閱讀競賽評比活動。
我們的教師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如教學、思想教育工作、課外活動、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等,來激發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產生迫切的需要,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
Ⅷ 求一「習慣」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習慣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渴望上天賦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擁有大智慧,在芸芸眾生之中出類拔萃,功成名就,可是卻往往忽視了最大的智慧——習慣。習慣是人生的道德資本。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在「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一個核心理念的今天,良好習慣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持續的、甚至是帶有「傳染性」的。起初看起來似乎很弱小,弱如一滴水,以至常常被人忽視。但滴水穿石,當人們感覺到習慣的巨大力量時,再想改變它,可就難了。古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此作出了形象而准確的概括。
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習慣的養成使人終身受益,造就美好的人生;而壞習慣的養成即使不毀損人,至少也會成為你成就美好人生的絆腳石。曾經有一個年青的教師,每次上班路上,看見路上有小食品袋、易拉罐,他都會彎腰撿起,走上幾步,放入垃圾箱內,然後吹著口哨,滿腔熱情地去迎接新一天的工作。也經常走在那條路上的人,受了年青教師的影響,也開始隨手撿起看到的垃圾,把它們丟進垃圾箱。如果看到了垃圾在路面,不去撿就會覺得心裡很不舒服。這些路人的習慣,影響了更多的人,那座城市變成了一座美麗的城市。那座城市的人的這個良好的習慣影響了很多外地人,於是這個好習慣就被帶到了許多城市。環保是當代社會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我們校園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我們常抓不懈,更需要我們教師好習慣的感染。
而接下來的一個故事又會讓你另有感悟。一個人從亞歷山大帝王圖書館買來了一本書。這本書里夾著一張紙,紙上寫著點鐵成金的秘密。誰要是在黑海邊找到了這塊小點金石,誰就可以將任何金屬點成純金。紙條上說,這塊奇石的外觀與其他石頭沒有區別。只是它摸起來是溫的。這個人來到海邊,尋找金石,為了避免重復,他每撿到一塊冰涼的石頭就往海里一扔。終於有一天,他撿起了一塊石頭,是溫的!他仍然隨手扔進了大海。因為他已養成了往海里扔石頭的習慣。可見壞習慣的養成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件非常遺憾的事。
其實,如果我們教師稍微留意觀察一下身邊的學生,就會發現他們的習慣五花八門:有的人一上課就愛趴在桌子上,邊聽課邊打盹;有的人一開始做作業就龍飛鳳舞寫天書;有的人一開始上課就舉手說要上廁所等等,舉不勝舉。這些學生從小養成的壞習慣,極大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危害很大。
我們教師也一樣,有些習慣使我們封閉在一個密閉系統中,失去了創新,最終趕不上時代的步伐。眼下新課程已走進我們的生活,它要求我們要改變以往很多的教學習慣才能去適應。過去,我們習慣於說,而學生習慣於聽,我們習慣於問,而學生習慣於答,當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還習慣於自問自答,然而正為自己「完美」的講解劃上句號的時候,卻發現學生們則懨懨欲睡。平時我們經常埋怨他們不積極發言,不善於思考問題,不善於傾聽、不善於總結。當我們靜下心來想的時候,實際上學生的很多不良習慣是在我們教師的習慣的影響下培養成的。因為有很多時候我們的發言代替了學生的發言,是我們的擔心而低估我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失去了思維的習慣,促進了他們惰性的養成。所以,作為我們新一代的教師,要勇於從自己以往不利於學生發展的傳統習慣中解脫出來,用自己的習慣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這樣一首小詩,名稱叫《釘子》,其中寫道:丟失一顆釘子,壞了一隻鐵蹄;壞了一隻鐵蹄,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國家。細細品味,可以發現小詩里蘊含著一個大哲理,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須從小事做起,而良好的習慣的養成,也唯有從小事做起才行。例如:我校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周末乘車要求排隊有序上車、下樓道不僅要排隊且要靠右走、在校期間禁止將零食帶入校園;按時到校,按時就寢;認真完成並及時上交作業;尊重師長,友愛同學,文明禮貌,誠實守信等措施,都是為了教育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從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做起,去創造美好的人生。
一個良好的習慣的養成是不容易的,但只要我們有心,不容易也是會變容易的。據可靠資料顯示,一個動作重復37次就可以形成定勢思維,變成習慣性動作;上月我在家看電視,中央台人物訪談節目中,一個專家介紹,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時間是26天。試想,我們有多少26天?我們能養成多少良好的習慣?我們學校每周一次的大掃除活動使我校的衛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習慣,需要我們用頑強的毅力去戰勝心中的惰性,需要我們用堅強的意志力去培養的。
一個良好的習慣能給你的某一方面帶來順利,一個個良好習慣的積累,能使你自己不斷完美,能給你的工作增加成功的機會,能給你的人生帶來許多機遇。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所做的事也是平凡的事,但我們可以用我們良好的習慣去感悟人,去營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諧的生活環境,和諧的校園環境,從而譜寫屬於我們的美好人生。
Ⅸ 高中作文「我有一個好習慣」
(1)在人的一生中,會養成許許多多的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讓你一生受用不盡;壞習慣讓你一生追悔莫及。我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讀書,俗話說:「好讀書,讀好書。」下面就是我的讀書歷程。
(2)幼兒時,我讀的是小人書。我迷上了書。由於不識字,所以經常纏著爸爸、媽媽給我講書中的故事,沒完沒了的。那時,也不知我的記憶怎麼那麼好,爸爸、媽媽講一遍,我就全記住了。夏天我常常在院子里給其他小朋友說書、講童話故事,看著他們那一雙雙崇拜的眼睛,我心裡別提多得意、自豪了。
再大一點,我便可以自己看書,書中那奇妙的世界讓我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書,在我人生的旅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六歲那年,我邁進了小學校門,開始接觸更多的知識。我在學習以外的時間里看了中國的四大名著,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兩本書。每每讀到令人激動人心的場面,我都會激動不已;讀到令人悲痛欲絕的場面,我總是淚流滿面;讀到驅逐惡魔的場面,我都不禁為正義擔心。童年時代,就在這書海中的一葉小舟上度過了。雖然童年的影子再也找不回來了,但童年書海里的收獲還是能讓人回味無窮的。
(3)帶著憧憬,帶著一絲的興奮,我走進了中學。初中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我仍沒有放棄在書海中尋找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但剛剛進入初中的我還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數學有理數混合運算中正、負號的變化,語文、英語閱讀量的突然增多,讓我一時難以招架。一次次單元考試成績的不理想,使我感到了壓力,感到了中學和小學的巨大差異。我有些迷茫,心裡充滿了焦慮。老師鼓勵我,爸爸、媽媽安慰我,我自己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加緊讀書,不浪費一分一秒。這時,一次偶然的發現,就像一場及時雨讓困惑了多時的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那天,我在圖書館借書時,無意中發現了《哈佛家訓》這本書,我拿起來隨手一翻,正好翻到「你遭到過1049次拒絕嗎?」這篇文章。我的心為之一震,遭遇1049次拒絕的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我眼前遇到的這點兒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從圖書館出來,我的心一下子豁朗了,我對讀書的渴望又回來了。中學生活剛剛開始,我有信心,也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自己的學業,決不輕言放棄。
(4)書,不僅能揭示社會的醜陋,還能展示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和友情,給你奮進向前的力量。朋友,如果你還沒有養成讀書這個好習慣,就快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