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作文 你認為你能和父母交朋友
Not Only Parents,But Also Friends!
Everyone has his parents,who not only give us birth but also care for us ring our whole life.But do think that you can make friends with your parents?
My answer is yes!In my opinion,we can make frieds with our parents.On one hand,we should exchange our minds and thoughts .We should tell them something about our study and school life,though we may have something different.On the other hand,parents should care about their children's minds and thoughts more than their study.And tell them something about their work.
In a word,parents should not only be parents but also good friends.
2. 和父母交朋友的作文要怎麼寫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依附,崇拜。進入青春期後,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從家長那裡拿到「解放證書」,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而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沒有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閱歷,卻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責怪我們越來越不服管教,越來越不懂事,而是懷念我們小時候懂事的乖樣子。他們對我們的關愛之心沒有變,只是要求更加嚴格,免不了多叮囑幾句,在我們聽不進時,就覺得家長嘮叨,啰嗦。於是,我們與父母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我們對父母的思想方式,管教方法,嚴格要求,有時產生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我們的父母不是聖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後;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於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誤區,也有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與父母發生沖突時,如果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或者有對某事的分歧遷移到對
父母本人的惡感,甚至採用極端的辦法處理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我們要努力克服消極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剋制自己。難道我們不嫩站在父母的立場想想嗎?你冷靜下來,我們會做出恰當的選擇。
在家中,父母與我們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對此不能否認、不能漠視,但也不能誇大,積極的做法是從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溝通是雙方的事,我們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的時候,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這樣,看似沖突的事情就有了迴旋的餘地。
我覺得與父母交往的基本要領是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我這里還有幾條與父母溝通的有效方法:
1.了解父母,溝通就有主動權。知道父母怎麼想,怎麼處事,有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脾氣秉性、對我們又什麼期望,我們與他們的溝通就有了預見性和主動權
2.敞開心扉,溝通起來無顧忌。我們要克服閉鎖心理,向父母傳遞有關自己的信息和情況,表達自己的心情,說出自己的意見,讓父母了解自己。這樣,溝通起來就沒有隔閡和忌諱了。
3.笑口常開,溝通起來無障礙。就像喜歡晴天一樣,人人喜歡笑臉。溝通的成效與心境的關系很大。開朗幽默,溝通成效乘以正數;沮喪無趣,溝通成效乘以負數。我們高高興興的與父母商量,就不會輕易招來斥責。
4.耐心解釋,溝通之中得理解。與父母發生矛盾時,要耐心解釋,讓父母聽得進,以得到他們對自己的理解。解釋時說話放低聲調,斟酌詞句,有商有量,即使父母不對,也要就事論事,不對父母本人,更不能遷怒與父母。
5.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當我們不理解父母、與父母沖突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替他們想一想,了解他們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道理。這會使我們變得理智和冷靜。
6.尊重理解,正常溝通最關鍵。尊重是與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如果連最愛自己、對自己付出最多的人都不尊重,就失去了最起碼的道德。與父母正常溝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理解其心情,尊重其意願,還要講究基本的禮貌,不能任性。
7.求同存異,溝通不要走極端。兩代人之間畢竟存在差異,難免有不同的觀點、動機和行為方式。正因為有分歧,所以才要溝通。這種溝通,不一定非要統一不可,而要求同存異。找到同,我們就有了共同的語言和行動;保存異,就是保存對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我相信有了這些方法,你應該可以很好的處理與父母的關系。
3. 以《和父母交朋友》為題的500字以上作文
和父母交朋友
「朋友」,這個撞擊著我心靈的詞。當我清晰地看到它向我飛來,我卻發現:是我的父母駕著它而來的!
蟬聲依舊。那無聲,透明的呤唱,正如母親關切的心語一樣沁入我心。
在我迷茫的花季,是母親,她將似水的母愛轉化為無言的友愛。
和別人一樣,我對母親不肯敞開胸懷。但正如月色籠罩著的荷塘下,寧靜中分明還存在著一分暗香,一分噪動的渴望超脫的力量。
我的任性,她包容。我的怨言,她暗藏。我的傷口,她悄然為我撫平。
終於,母親以她的理解無聲地融化了我心中積壓的冰。從此,心不再空虛,不再寂寥。哦,也許,母親與我的友情,該是我內心深處的安琪兒,默默撥動琴弦,發出那感人的心曲。
但,畢竟是一個男孩兒。需要釋放,需要理性呀!
父親也無聲走進我的心扉。
他從不束縛我,而是以他的幽默與理性的智慧震撼我。
一段時間,一度對希望與未來充滿了渺茫。父親只是說:「在模糊中自己亂撞的蝶兒,遲早會粘上蜘蛛網。」
在我心不再像兒時一樣空明。煩惱開始多了起來時,他說:「男孩子有時也會像女生一樣多愁善感,只是透明而已。長身體長知識的同時也在長煩惱。然而,當你正確面對它們時,又何嘗不是一次超越自己的機會?」
終於,我走出迷惘。
後記:其實,與父母做朋友,是一種親情間的信任。憧憬著未來的我們,緣何不選擇最貼心最透明的友情——與父母的友情》還在猶豫嗎?為何不細細品嘗一番?因為,在那背後,不正是世間最需要的愛嗎?
4. 《與 交朋友》600字作文
在這世上,父母永遠是那波瀾壯闊的大海,孩子永遠是那小小的經不起一點風浪的小舟,沒有父母的載托,孩子怎麼能遠航?父母永遠是那峰巒雄偉的高山,孩子永遠是那奔騰不息的泉水,沒有父母的孕育,孩子怎麼能夠涓涓流淌?父母永遠是那綠得發亮的綠葉,孩子永遠是那美麗而柔嫩的花朵,沒有父母的襯托,孩子怎麼能夠楚楚動人?
溫暖的地方需要要有充足的陽光;正在成長的小鳥需要父母的喂的父養;我們成長中的小事也同樣需要父母。父母是我們的依靠嗎?不,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雖然,父母和我們是朋友但是他們也是我們的「煩惱」。或許從我開始懂事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一點怕爸爸,因為爸爸總是用險惡的口氣威脅我做我不可能做到也不想做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在練習打字,但正確率和速度並沒有超越爸爸規定的速度和正確率。我便一直在練習這一個課程,但是,我一次又一次失敗了。突然爸爸來了,我並沒有注意到,爸爸看了看我這門課程的成績,非常不滿意,他便生氣的朝我怒吼:「你要是打不好,就打一年。我一會還要「收拾」你!」我怕極了,打字時有氣無力的敲著鍵盤,強忍那在眼眶裡打轉的眼淚……
我怕,因為我挨過很多次爸爸的爆打,我知道,他一向說話算數,特別是關於學習的方面,在這方面他打起人來,並不輕
我希望和爸爸交朋友這樣就會減少我對爸爸的恐懼。
「朋友」,這個撞擊著我心靈的詞。當我清晰地看到它向我飛來,我卻發現:是我的父母駕著它而來的!
5. 我們應該和父母交朋友嗎現在請你以此為題,寫一篇英語短文
剛才聽鄰居說,前院的張大爺住院了。細問之下才知道,一直在屋裡待著的張大爺看到外面陽光暖和,就穿了棉衣到外面曬太陽。張大爺年齡大,都七十六了,骨質疏鬆嚴重,與自己一起住的兒子一般都不敢讓他出門。張大爺出屋沒多久,遇到了老鄰居老李頭,這老李頭身子骨兒還算硬朗,兩個老夥伴就在太陽底下聊得很開心。
下午三點多一點,老李頭突然想起來晚上要包餃子,說孫子想吃,要去超市買點新鮮豬肉。張大爺說,那你去吧,我在這里曬會太陽也就進屋了,要是被下班回來的兒子發現自己沒在屋裡,那可壞了。
一晃太陽偏西了,照不到這邊了,張大爺看看街對邊的長椅上還有陽光,也是張大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天天在屋裡待著悶。他就拄著拐杖一點一點挪到了街對面,繼續曬起了太陽。太陽暖和呀。
再一轉眼,陽光也不暖和了,張大爺就想回來,可能起得急了點,拐杖也不穩,人晃了幾晃就栽倒在馬路牙子上了。這一倒,可能是腿摔壞了,張大爺躺在地不斷地喊救命,可是差不多一個多小時過去,身邊的汽車過了一輛又一輛,電動車,自行車像螞蚱一樣一個一個從他身邊飛過,就是沒人停下來問一聲。
小兒子下班開車走到這里,看到馬路上倒著一個人,也沒往壞處想,他以為剛剛摔倒的。再說,這年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摔倒的老人,哪個敢輕易扶啊,粘到手裡要破產的;另一方面,心裡還惦記著家裡的老爸呢。可是從張大爺身邊過的時候,眼看著那頂棉帽很熟悉,心裡就咯噔一下。他忙把車停進小區就跑過去看,這一看不要緊,卻是自己老爸。這時的張大爺已經凍得臉色發青了,小兒子連忙把他送進醫院。
鄰居講的大概就是這個情況。
老人在街上摔倒一個多小時,身邊路過的人無數,沒一個人問一聲,老人喊救命那麼久直到沒力氣再喊,差一點凍死,這個社會怎麼了?我一邊做晚飯一邊想這事,越想心裡越堵得慌。我為什麼堵得慌,因為就在十五年前,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這么一件事,用現在的說說,非常正能量的事,難道僅僅十五年,這個社會就變質了?
十五年前的一個冬天,十二月份,我從黑龍江的最西部出差到最東部。要坐一整天的長途火車,晚上還要換乘另一輛車。天氣冷,清晨的時候至少有零下三十度。早上五點多鍾,天剛剛亮,我冒著寒風蹬上火車。那時的火車站台不像現在站台那麼高,與車廂平起的,上火車要蹬很高的鐵梯子。
我上車找到座位後,發現對面坐著一位老太太,看年齡大約六七十歲,收拾得乾乾凈凈,頭發一絲不苟,不笑,也不說話。我也沒注意,出門在外,這樣獨自出行的老人我見得多了。
這一路上,不管別人干什麼,這老太太就像沒看到一樣,一動不動地坐著。到了下午,上來一位姑娘,嘴巴總不閑著,話特別多。她這樣一來,附近這幾個悶葫蘆也就慢慢聊開了。聊了一會,姑娘就問老太太,我說老太太,您這是上哪兒去呀?
我們那裡,晚輩管老年女人叫「老太太」不算不敬,反而顯得親近,當然管老年男人一定要叫老大爺或者爺爺的。這老太太就說出門,去找俺閨女兒。再問下去就覺得不對了,老太太說是跟兒媳婦吵架了,也算離家出走,她說,你看我把行李都帶走了。我上車時的確看到行李架上有一小包行李,沒想到是她的。
老太太說,兒媳婦對她不好,她都八十三歲了,還跟她吵架,兒媳婦也有六十多歲了,這可把我們這些人嚇壞了,也有人忍不住樂。她說跟兒媳婦吵架,我是不大信的。天下哪有這樣的兒媳婦,再說了一個八十三歲的老太太,有什麼吵的。我們就慢慢跟她聊,可她說的不多。
到了目的地,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天早就黑透了。外面還下著大雪,站台上全是白白的一片。下車的時候,我們就問老太太,有人來接嗎?老太太說沒人,自己偷著跑出來的,哪有人接,不過自己能找得到,以前來過,問什麼時候來過,她說有十幾年了。
車廂里已經沒有多少人了,大家都爭著快點走。我把東西收拾好,見老太太也收拾好了,就說老太太,咱倆一起走吧,她也不說話,就跟著我走。我是想,下了車我也走自己的了,老太太肯定有人接,我要趕另一趟夜班車,第二天才能到我的目的地。
下火車的時候,我先下來,往前走了幾步,回頭看,她還沒下來。我想這下完了,她八成是不敢下。那時的梯子至少有一米高,又是鐵的,加上雪,很滑的,我下那個梯子都要很小心,何況一個八十三歲的老太太。沒辦法,我就回去找她,她就站在車廂那裡不動,我上去扶著她一點點下了梯子。
那時的火車站站台,不像現在這樣燈火通明,只有兩只大路燈,昏黃的那種,再加上下大雪,和急匆匆的人流。老太太一看這情況就覺得不對頭了,問我,孩子,這是某某站嗎?我說是啊,已經終點站了,肯定是啊。她說不對,我想她說的不對,是和自己記憶里比較當然不對,十幾年了,站台的樣子早就變了。
我心裡想著趕另一趟火車,票還沒買呢,還要出站找個地方避一會風雪。我想把老太太領出站,交給人家就行了,年輕人嘛,做這點力所能及的事也是應該的。就這樣我們慢慢走出站台,可外面的人都走光了,就剩下幾個附近旅館拉客的人,問我們要不要住店。
我們在那裡等了有幾分鍾,老太太也不說話,我一看情況不對呀,這分明是沒人來接,那可怎麼辦?我不能守著她呀,我有我的事。我是出差的呀,不是出來玩的,就是出來玩,也不能守著一個老太太呀。
我問她,有沒有家人的電話號碼什麼的,她說有,可是翻了半天也找不到。我心裡就開始急了,大冬天的晚上,又下著雪,冷得要死。
要是放到現在,我就直接找警察叔叔,這多省事,一推一個干凈。那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是一時腦袋不好使吧,也可能是自己常年在一個偏僻的科研所里待著,人都傻了,就是沒想到警察叔叔。我看沒辦法,就說老太太,咱這樣吧,我給你找個旅館先住下,再好好想想家裡的電話什麼的,不然真沒辦法了。老太太說好吧,我都沒敢跟她說我急著趕火車。
我在火車站對面不遠的地方找了一家國營旅館,很大,這樣的旅館看起來比較安全。我領著她去前台登記,服務員問我,身份證呢?其實我進店的時候就想好了,就說是我奶奶,我猜也沒人會細問一個老太太,我就說身份我有,她沒有。可服務員說不行,沒有身份證不能住,我就急了,我當時也是血氣方剛,聲音高了八度,我說你講點道理好不好,一個老太太走路都費勁要什麼身份證,還能是壞人怎麼的,再說了,她有什麼事,不是還有我嗎?
服務員看我的架勢,說得了,叫什麼名字啊。我這下真是蒙了,因為不認識。我就隨便編了一個名字。服務員再問,兩個人一個房間還是兩個房間啊,我想了一下,就說一個雙人間吧。
把老太太扶進房間,幫把她身上的棉衣脫下來,先叫她躺著,我就去打熱水。打來熱水,給她洗了洗腳……一陣忙活,總算把她安頓進被窩了。趁她沒睡,我就問她,老太太,您再仔細想想,身上有沒有家人的聯系方式啊。我最多能陪您一個晚上,明天怎麼辦啊?
這老太太可能是緩過來了,在身上翻出一張小紙片,上面有一個固定電話號碼,我真是高興啊。我當時帶著一個愛立信的手機,現在看是老古董的,漫遊加長途,話費太貴。正好那家旅館里還有IC卡電話機,我身上也有一張IC卡,我就按著那個號碼打過去,可是沒人接,一連打了幾次也沒人接。我想這下完了,沒人接,要麼家裡沒人,要麼號碼是錯的。
其實我心裡非常急的,眼看著我那趟火車的時間就到了,更急,這電話還是打了沒人接。沒辦法了,大不了等一晚再走吧,總不能把一個老太太扔在旅館里不管呀,那成什麼事兒了,傳出去我還怎麼混。抱著這個心思,我也就不急了。我到前台問服務員,讓她看看這個電話是哪裡的,我對那個城市不熟悉。
服務員一看,不是本地的,至少也是周邊的小縣城,她給我仔細一查,原來是江北的一個鎮上的,坐汽車也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我的心就涼了半截了,難不成我要把她送回家?那我的事怎麼辦?我是出差的呀,要是所長知道我在外面幹了這么一檔子事,不知道要發多大火呢。
我回到房間問老太太,我說您再想想,這號碼是誰的,對不對?要是不對,或者記錯了,那我真沒有辦法了。這老太太也不說話,半躺在床上就那麼干盯著我,可能是自己在仔細回想吧。過了好一會,她說是她女兒的,來之前還打過這個電話。她這么一說,我心裡就有底了,剛才沒人接,可能是家裡沒人。可是再一想也不對,大冬天的晚上,已經八點多了,家裡沒人,干什麼去了?
因為那個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之後很多年沒回去過,再次見到那裡的街道什麼的,雖然一點印象也沒有,但心裡還是覺得親近。我就說,老太太,您自己睡覺吧,我出去玩一會,明天再說吧,今晚這個電話打不通。她倒聽話,自己躺下就睡了。我出去轉了一小圈,也沒什麼看的,北方的城市不像南方,晚上熱鬧。我到車站看了看第二天的時刻表,想想准備做哪一趟車合適。那時的車站也不像現在這么干凈,很臟,流浪乞討的人很多,晚上都擠在候車室里,那裡暖和呀。現在恐怕不行了,警察叔叔早給攆出去了。
大約半個小時吧,我回到旅館,洗洗腳也就躺下了,閑著翻書,也沒敢看電視,怕影響她睡覺。畢業後我還從未跟別人住過一個房間,況且又是一個陌生的老太太。這件事,後來我對其他朋友說,有人說我膽子太大,但多數人都贊同我的做法,也沒有人說是學雷鋒,因為那時一個年輕人做這些事,大家都覺得是應該的。
躺下一個多小時,也就是晚上十點多一點吧,幾乎整個城市都睡了。北方的冬天,人們睡得早,再說那時候也不像現在這么發達,晚上還有夜市什麼的。我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勁,萬一這個電話是錯的,那可真沒轍了。想去打電話,又怕打不通,或者大半夜的打通了也打擾了人家休息。想第二天早上打,又怕有其他變故,乾脆打一個吧,省得睡不踏實。我就穿了衣服去打電話,沒想到,一打就通了。
接電話的是個女的,我就說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太太,現在跟我一起住在一個什麼名字的國營旅館里,身上有這個電話號,她說自己八十三歲,從哪裡坐的火車,來這里找自己閨女的,大姐你是不是她家裡人啊?電話那頭半天沒反應。後來說話了,先是很驚訝,又覺得我可能是騙子什麼的,問了一些我根本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比如什麼名字啊。我心裡是又氣又惱,可那時我才二十多歲,況且做銷售的,嘴巴比現在甜多了,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最後我就說大姐,你看看怎麼辦,是我送過去,還是你過來接一下。因為這兩個地方隔著松花江,還很遠。
電話打到一半就掛了,對方沒說怎麼辦,沒說過來接,也沒承認這老太太就是她家人。那我就狠了心了,心想,大不了我自己送過去,叫她看看我是不是騙子。我就又打了過去,是忙音,過了半天又打,通了,我說大姐,你得給我指條路啊,我不能守著一個老太太呀,非親非故的,這么大歲數,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叫我怎麼辦。
她說,大兄弟你別急,我剛才給老家打了電話,問了一下,確實老太太不在家,家裡都找翻天了,剛才你說跟你在一起,我還以為你是個騙子呢。聽到這話我心裡想,這怎麼話說的,我這雖然不算什麼好人好事,但也不至於是騙子呀,心裡就不舒服。我說好吧,那你說怎麼辦吧,是我送過去,還是你過來接。我說大姐你別擔心,我沒別的意思,老太太歲數大了,怕有個什麼事兒,我也不要你回報更不要錢什麼的,對我是舉手之勞,就平平安安地把她交你手裡我就放心了,我是出差的,還有事等著我呢。
這兩通電話打了至少有二十分鍾,我那張卡當時也沒剩下幾塊錢。眼看卡里要沒錢了,才算把這事弄清楚了。那位大姐的意思是,不用我送過去,送上長途汽車就行了,她自己去汽車站接。她不過來是因為家裡事情多,人也走不開。她在電話里給我講,在哪裡坐車,坐哪一班車,叮囑老太太在哪裡下車。我想,老太太對這些還是能記住的,我也就安心了。
雖然放心了,那天晚上睡得也不是很踏實,生怕老太太晚上有個什麼事,我從來沒遇過這種事,根本不知道怎麼辦。
第二天一大早醒了,我才想起來沒給科研所匯報行蹤。因為我是出去聯系銷售良種的,每天走到哪裡,做了哪些工作,都要跟所里的領導打電話匯報。早上天剛亮,也就五點多鍾,我打開燈,准備起來收拾東西。一轉眼見老太太在那裡看著我。我說老太太,您早醒了,您別擔心,我昨晚跟您閨女說好了,一會把您送上去江北的汽車,您閨女兒在車站接,這回錯不了。時間還早,六點半的汽車,起來我們收拾一下,去吃早飯。完後,把您送上車,我去買火車票。
這老太太說了什麼話,我現在記不得了,也可能沒說什麼。收拾好東西,我去前台結了賬,就領著她找汽車站。我還特意問前台那個汽車站在哪裡,沒想到不遠,走路十幾分鍾就到了。
汽車站附近有個早餐點。北方人早餐很簡單,多數喜歡吃油條喝豆漿。那個早餐點只有這兩樣,吃飯的地方很簡陋,像樣的屋子也沒有,就是用塑料布圍成的那麼一個避風的地方,裡面早就擠滿了准備出門的人。有人見帶著一個老太太進來,主動給我們讓位置,老太太坐下,我去買了豆漿和油條,兩個人非常簡單地吃完了。
6. 作文 和父母交朋友600字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依附,崇拜。進入青春期後,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從家長那裡拿到「解放證書」,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而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沒有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閱歷,卻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責怪我們越來越不服管教,越來越不懂事,而是懷念我們小時候懂事的乖樣子。他們對我們的關愛之心沒有變,只是要求更加嚴格,免不了多叮囑幾句,在我們聽不進時,就覺得家長嘮叨,啰嗦。於是,我們與父母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我們對父母的思想方式,管教方法,嚴格要求,有時產生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我們的父母不是聖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後;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於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誤區,也有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與父母發生沖突時,如果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或者有對某事的分歧遷移到對
父母本人的惡感,甚至採用極端的辦法處理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我們要努力克服消極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剋制自己。難道我們不嫩站在父母的立場想想嗎?你冷靜下來,我們會做出恰當的選擇。
在家中,父母與我們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對此不能否認、不能漠視,但也不能誇大,積極的做法是從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溝通是雙方的事,我們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的時候,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這樣,看似沖突的事情就有了迴旋的餘地。
我覺得與父母交往的基本要領是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我這里還有幾條與父母溝通的有效方法:
1.了解父母,溝通就有主動權。知道父母怎麼想,怎麼處事,有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脾氣秉性、對我們又什麼期望,我們與他們的溝通就有了預見性和主動權
2.敞開心扉,溝通起來無顧忌。我們要克服閉鎖心理,向父母傳遞有關自己的信息和情況,表達自己的心情,說出自己的意見,讓父母了解自己。這樣,溝通起來就沒有隔閡和忌諱了。
3.笑口常開,溝通起來無障礙。就像喜歡晴天一樣,人人喜歡笑臉。溝通的成效與心境的關系很大。開朗幽默,溝通成效乘以正數;沮喪無趣,溝通成效乘以負數。我們高高興興的與父母商量,就不會輕易招來斥責。
4.耐心解釋,溝通之中得理解。與父母發生矛盾時,要耐心解釋,讓父母聽得進,以得到他們對自己的理解。解釋時說話放低聲調,斟酌詞句,有商有量,即使父母不對,也要就事論事,不對父母本人,更不能遷怒與父母。
5.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當我們不理解父母、與父母沖突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替他們想一想,了解他們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道理。這會使我們變得理智和冷靜。
7. 和父母交朋友作文350個字
家庭是我來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自港灣和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對父母的愛越來越淡薄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我們對父母的憎惡、厭煩和恐懼。
就像:小時候,我每天都粘著爸爸媽媽讓他們抱我。經常與媽媽分享我的秘密。可是當我長大以後,我越來越覺得他們很不理解我,所以漸漸地遠離了他們。
可是後來我才知道他們那樣做的原因其實是他們愛我的表現。只是他們用錯了方法而已。
記得那天晚上天已經很黑了,我正在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忽然,我的手機響了,我就去接了那個電話,那個同學問完作業後,我就和他多聊了幾句。媽媽就在那催我快寫作業,我就跟那位同學受了再見之後就把電話掛了。可是媽媽還在那問東問西。我就受不了了,於是,我就把房門關起來,選擇了不去理會媽媽。一開始我很生氣,但後來想想,其實她會那樣做的原因或許源於是她對我的關心吧!
反思完後,我就把房門開開,並且和媽媽道了歉。媽媽也原諒我了。
之後,我和媽媽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那是我才發現,其實和爸爸媽媽成為朋友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8. 作文我和父母交朋友600
我和父母 在這世上,父母永遠是那波瀾壯闊的大海,孩子永遠是那小小的經不起一點風浪的小舟,沒有父母的載托,孩子怎麼能遠航?父母永遠是那峰巒雄偉的高山,孩子永遠是那奔騰不息的泉水,沒有父母的孕育,孩子怎麼能夠涓涓流淌?父母永遠是那綠得發亮的綠葉,孩子永遠是那美麗而柔嫩的花朵,沒有父母的襯托,孩子怎麼能夠楚楚動人? 溫暖的地方需要要有充足的陽光;正在成長的小鳥需要父母的喂的父養;我們成長中的小事也同樣需要父母。父母是我們的依靠嗎?不,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雖然,父母和我們是朋友但是他們也是我們的「煩惱」。 或許從我開始懂事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一點怕爸爸,因為爸爸總是用險惡的口氣威脅我做我不可能做到也不想做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在練習打字,但正確率和速度並沒有超越爸爸規定的速度和正確率。我便一直在練習這一個課程,但是,我一次又一次失敗了。突然爸爸來了,我並沒有注意到,爸爸看了看我這門課程的成績,非常不滿意,他便生氣的朝我怒吼:「你要是打不好,就打一年。我一會還要「收拾」你!」我怕極了,打字時有氣無力的敲著鍵盤,強忍那在眼眶裡打轉的眼淚…… 我怕,因為我挨過很多次爸爸的爆打,我知道,他一向說話算數,特別是關於學習的方面,在這方面他打起人來,並不輕 我希望和爸爸交朋友這樣就會減少我對爸爸的恐懼。 「朋友」,這個撞擊著我心靈的詞。當我清晰地看到它向我飛來,我卻發現:是我的父母駕著它而來的! 和別人一樣,我對母親不肯敞開胸懷。 因為,每當我快樂的玩耍時,媽媽就會促使我學習或去睡覺。每當我剛從那堆的象山一樣的作業中回過頭來,正想玩,媽媽便讓我幹活。媽媽似乎是阻擋我快樂的一道堅硬而不容易穿破的高牆。 我希望和媽媽交朋友,這樣媽媽就不會是那堅硬而不易穿破的牆,而是我最好的一個朋友。 其實,與父母做朋友,不光減少了對父母的恐懼,還增加了親情之間的信任。 我希望和父母交朋友! 我和父母比童年 「童年」是一個人人都有的美好回憶,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五彩繽紛的,人人都嚮往著小時候的那段美好時光。 這個假期,學校開展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內容是「我和父母比同年」。同學們的熱情高漲極了,都想聽聽父母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我懷著好奇的心采訪了媽媽,媽媽是這樣訴說著她的童年……小時候家裡不是很富裕,哪向你們現在就一個要什麼給什麼,都是家中的寶。媽媽小的時候看見家裡包頓餃子老遠都樂地笑開了花。 我繼續追問著媽媽的童年,媽媽在您小的時候還有什麼讓您難以忘記的事情嗎?媽媽聽了我的話頓了頓神情開始講了起來。記得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讓訂一套書,名字叫《少年文藝》書費是一年十二元,有願意訂的明天把錢帶來。同學們聽了非常高興,因為當時能擁有一套課外書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放學回家後我跟姥姥說:「媽媽學校讓我們訂書這套書非常好看,一年要十二元錢」姥姥聽了後說:「孩子我們下次再訂好嗎?因為這個月的錢要寄給爺爺看病」我聽了後非常傷心,躲起來哭了半天晚上連飯都沒有吃。姥姥看著媽媽傷心的樣子也很難過。最後還是姥爺出去向鄰舉借了十元錢,才讓姥姥把那套書訂上的。 聽完了媽媽的這段故事,我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真不是滋味,想一想現在我們的父母給我們買了那麼多的書,可是我們卻一點也不珍惜,真是慚愧極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我的媽媽。 聽完了媽媽講述的童年我又迫不及待的去問爸爸,可是爸爸講述的是那樣精彩,也許是男人的原因吧,只記得小時候的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說,彈玻璃球、背石子、抽毛猴、做彈弓,總之爸爸講得很開心,彷彿把我也帶入了他們的那個年代。 我們生在21世紀,在也沒有爸爸媽媽的那種苦日子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那刻骨銘心的苦,我們爸爸媽媽的苦,化作我們的動力,讓我們努力向前駛去。 我聽了爸媽的講述,感觸很深,想想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父母都把我們當成掌上明珠,嬌生慣養著我們。可有時我們還頂撞父母,真是不應該。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為祖國,為我們的父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通過開展「我和父母比童年」這次活動,我想同學們都了解了父母過去的童年生活,大家感觸一定都很深吧!無論是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還是有點悲傷,但她都記載了人生中最美好、最讓人難以忘記的一段時光吧! 父母關心我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我的父母同所有的父母一樣,他們的愛伴隨著我成長。在摔倒的時候,他們教我如何爬起來;在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們鼓勵我、支持我;在我勝利的時候,他們欣賞我,誇獎我;在任何時候,他們都無微不至的關心我。他們為我高興,為我難過,為我操心,更為我付出。 小時候的我可不懂事了,還十分固執,常常為了一個小玩具就和父母耍脾氣,父母不給我買,我就賴在商店裡不走了,還又哭又鬧,即使回到家裡,我也不吃飯,不睡覺。而在這個時候,要我吃飯、要睡覺的又是誰呢?是我的父母,是我那苦口婆心的父母。當我看到餐桌上那一盤盤專門為我做的飯菜時,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又是誰做的呢?是我的父母,是我那深深愛著我的父母。 小時候的我體弱多病,經常在夜裡發高燒,是我的父母常常在夜裡送我到醫院看病打針。小時候的我只知道爸爸的肩膀很寬闊,趴上去特別舒服;只知道媽媽的手很溫柔,拉起我的小手特別柔軟;只知道每次生病爸爸總會給我買很多好吃的東西,媽媽總會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心情是多麼的焦急不安,整夜不合眼地守護著我是多麼的操勞。 總算我長大了,懂得更多的道理了,我才能理解父母對我的愛是最無私的,最真誠的。我是多麼的幸福啊!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的愛時時刻刻伴隨著我,我在父母的關愛中健康地成長。 我感謝父母,感謝父母的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感恩父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我與父母同讀一本書 父母是嚴厲的,總是望子成龍,因此,不準我看電視,不準玩,不準看閑書等總成為他們的口頭禪。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本書令我和父母成為了好朋友。 有一次,放學晚了,我媽媽來學校接我回家。我回家後突然想起我上次買的《童話故事集》,便想拿出來和父母一起分享一下。於是我從書架上一取下,連看也沒看一下,就拿到了媽媽面前。媽媽一看書,便說:「寶貝兒,你什麼時候想看這種類型的書了?」我一瞧書,原來我粗心拿錯了,這是《給您的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對媽媽說了我拿錯了,可媽媽卻說:「寶貝兒,既然拿來了,就看一看吧。」 我雖然對這本書沒興趣,但媽媽開了口,就只好一起看看。十分鍾,一小時,兩小時過去了,媽媽和我把書看完了。看完書後,媽媽對我一反常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以前是她錯了,她不該處處管著我,經常不給我自由,她還說自己會改正!我聽了,感動極了!媽媽態度的改變,多虧了這本書呀! 是呀!書中說得好。做為父母不該處處管著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自由藏起來,不要讓孩子沒有童年,讓他們理直氣壯做孩子,因為,孩子終究是孩子呀!自由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的童年。童年是孩子的,做父母的應該給予孩子自由,孩子玩累了,自然會學習,說不定,還能考一個意想不到好成績呢! 我和父母共讀了《給孩子留一片自由的天空》這本書,這本書拉近了我和父母的距離,同時,我父母通過這本書也進一步的了解了我。 我與父母來交換 照平時,老媽以前,我做夢都想和父母交換位置,我來當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來當孩子,這樣多好啊!我可以不用寫作業,張著嘴命令他們就可以了,可是最近學校組織的一次和父母交換的活動,讓我徹底改變了想法,再也不想當大人了。 早晨起床一睜開眼睛,我就習慣性的想喊:媽,我起床了!按一定會滿臉抹著化妝品,顛兒顛兒的跑過來說:「太陽都曬屁股了,你才起來,還想不想上學了?」然後忙著給我疊被、梳頭……可是今天我一想:不行,昨天我不是跟媽媽說今天跟他們交換嗎?哦,對了,該我去喊他們起床了!推開媽媽房間的門,看他們還在靜靜的睡覺。心裡得意極了,哈哈,今天我喊你們起床了。於是,我憋足了勁兒,發出了驚天動地的聲響:「磨磨蹭蹭出被窩了!太陽都曬屁股了,你們怎麼還不起床?快起來,快起來!」爸爸媽媽揉揉眼睛,剛想張口說我,也許突然想到今天我們交換了,閉上了嘴。可是與此同時,媽媽又「騰」地倒在床上不起來了,還用被子蒙著頭,用模糊不清的聲音說:「不嘛,我還沒睡夠,我還要睡,你真能叨叨,煩死了煩死了!」可是我突然想到,這段特熟悉的台詞怎麼像是我整天說的那一句呢?敢情媽媽這么快就進入角色了?但是為了一個「家長」的面子我還是沒管,說:「哎,你怎麼跟我頂起嘴來了?快起床!」媽媽又開始耍賴:「不要,你去把早飯給我做好我就起床!」這一句真是一針見血,平時我一起床就有香噴噴的牛奶和麵包的,現在我把人家叫起來了,飯還沒准備呢!「好好好,我給你准備飯,你睡就睡吧」哎,第一回合就敗了。沒辦法,先到廚房裡弄點飯吧。嗯,先把牛奶放到微波爐里熱一下,再把麵包拿出來,好了,就這樣了!我拍拍手,滿意地看著自己做的飯,不錯不錯。於是我開始河東獅吼:「快起床,飯弄好了!」,這時才見我們的「公主大人」拖拖拉拉的來到了客廳,可是一見著早飯就開始嚷嚷:「拜託,你這些飯是給誰吃的啊?就牛奶和麵包,我不吃了!」說完轉身就要走,我一把攔住她,說:「你就將就著吃吧,不好吃總比餓肚子強啊!」在「公主」既不情願的眼神中,我也吃完了早飯。回到廚房,我暗暗叫苦:天哪,早飯就扯出這么一堆亂子來,往後我還怎麼辦啊,我要當一天的父母啊! 果然,一吃完早飯,「公主」就打開電腦,玩起了電腦!我說:「別玩電腦了,打開書,看看書,寫寫作業也行啊。」「公主」沒反應,我又說了一遍,「公主」還是沒反應。我說第三遍的時候,「公主」似乎生氣了:「你整天叨叨來叨叨去的有完沒完啊?讓我玩會兒不行啊!」我說:「不行!你什麼時候學習過啊,怪不得成績那麼差,快給我寫作業去!」公主在無奈之下,聽了我的話,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去看她的化學書了。我志得意滿的打開了電視,那知我才看了一個台,正准備換台,「公主」沖進來了,說:「你把電視關了好不好,我還要學習呢,你這么吵,我看書都看不進去了!」沒辦法,我看書的時候媽媽也沒開過電視,還是關了吧。終於,第二場小風波平息了下來。 哪知到中午的時候,「公主」又發話了:「我餓了,我想吃飯!」剛休息下的我又得去做午飯,我叫苦不迭。可是誰讓我們交換了呢?到了廚房,打開了煤氣灶,加了一點油進去,打了三個雞蛋,攪一攪,倒進了鍋里,然後又把黃瓜切了切。等雞蛋熟了的時候,我把它盛出來,放上了那些切好的黃瓜,這就是我發明的新版「黃瓜炒雞蛋」。可「公主大人」只吃了一口就吐出來了:「你做的是什麼東西?這么難吃?我不吃了,重做!」我也發火了:「不吃就不吃,別吃了,看你經不經餓!」「公主」為了自己的肚子,還是啃著饅頭把菜咽了下去。 下午,「公主」又說:「我要出去玩,你帶我上海邊!」我不肯去,她就跟我橫,最後,我實在受不了了,把圍裙一脫:「我不當媽媽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的體會到了父母生我養我那麼多年是多麼辛苦,又要給我做飯,又要陪我出去玩,而我還天天氣他們,真是不應該。我現在一定好好學習,乖乖聽話,長大報答他們! 沒了,打到我手都快抽筋了,給些獎賞我呀!
9. 以《和父母交朋友》為題的600字以上作文
和父母交朋友
「朋友」,這個撞擊著我心靈的詞。當我清晰地看到它向我飛來,我卻發現:是我的父母駕著它而來的!
蟬聲依舊。那無聲,透明的呤唱,正如母親關切的心語一樣沁入我心。
在我迷茫的花季,是母親,她將似水的母愛轉化為無言的友愛。
和別人一樣,我對母親不肯敞開胸懷。但正如月色籠罩著的荷塘下,寧靜中分明還存在著一分暗香,一分噪動的渴望超脫的力量。
我的任性,她包容。我的怨言,她暗藏。我的傷口,她悄然為我撫平。
終於,母親以她的理解無聲地融化了我心中積壓的冰。從此,心不再空虛,不再寂寥。哦,也許,母親與我的友情,該是我內心深處的安琪兒,默默撥動琴弦,發出那感人的心曲。
但,畢竟是一個男孩兒。需要釋放,需要理性呀!
父親也無聲走進我的心扉。
他從不束縛我,而是以他的幽默與理性的智慧震撼我。
一段時間,一度對希望與未來充滿了渺茫。父親只是說:「在模糊中自己亂撞的蝶兒,遲早會粘上蜘蛛網。」
在我心不再像兒時一樣空明。煩惱開始多了起來時,他說:「男孩子有時也會像女生一樣多愁善感,只是透明而已。長身體長知識的同時也在長煩惱。然而,當你正確面對它們時,又何嘗不是一次超越自己的機會?」
終於,我走出迷惘。
後記:其實,與父母做朋友,是一種親情間的信任。憧憬著未來的我們,緣何不選擇最貼心最透明的友情——與父母的友情》還在猶豫嗎?為何不細細品嘗一番?因為,在那背後,不正是世間最需要的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