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寫揚州特產蛋炒飯的400字作文
。蛋炒飯的做法傳入揚州後,經歷代淮揚名廚的不斷創新,成了最具特色的風味名吃——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不光是揚州本地人家庭飯桌上最常見的,即便我們出去旅遊時也經常在全國各地的餐館里見到它的身影,不過,味道最正宗的還得算揚州師傅做的。在揚州幾乎人人都會做揚州炒飯,我的媽媽也是一個做揚州炒飯的好手,我最喜歡吃她做的炒飯了。今天我決定要和她學一學做炒飯,在媽媽的指導下,我開始手忙腳亂的開始了,先是把黃瓜、胡蘿卜、香菇等食材洗干凈,再把胡蘿卜和黃瓜切成丁,「哎呀!我不會呀!黃瓜怎麼切成丁呢?」,於是我向媽媽求助,請她給我做個示範,只見她把黃瓜放在砧板上,麻利地先橫著切一刀,再豎著把它切成均勻的小塊。我學著她的樣子開始切,呼,總算好了,還好沒出什麼亂子。接著就是炒了,先倒少許油,然後依次加入雞蛋、米飯、黃瓜丁、牛肉丁和胡蘿卜丁反復翻炒,最後在起鍋時撒上一點蔥花和味精,哇哦!一盤炒飯就做好了。
這盤炒飯可真漂亮:金燦燦的米飯、黃橙橙的雞蛋,黃瓜丁、胡蘿卜丁、牛肉丁星羅棋布,讓我垂涎三尺。香氣撲鼻而來,那香氣使讓我不由自主地伸出筷子,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來。啊!太美味了!
這盤炒飯雖不如飯店大廚烹飪的那麼美味,但卻是我親手做的,吃起來格外的香呢!不要羨慕我的口福,快動手吧!你也能炒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揚州炒飯的……
❷ 關於揚州土特產牛皮糖的作文,急
為什麼天上這么黑,因為牛牛滿天飛。為什麼牛牛滿天飛,因為地上有人拚命吹。版綠權葉牌牛皮糖,不吹牛的牛皮糖。牛皮糖是揚州特產之一,今天我可一飽口服了。其中牛皮糖有許多口味,我對桂花味情有獨衷,桂花味牛皮糖全身烏黑身上鑲著無數個小黑寶石,黑光閃閃。身軀呈長方體,由於黑寶石的鑲嵌,一坑一窪,十分有趣。有時黑乎乎的芝麻中,也會摻和著一兩顆白色的,引人注目。桂花糖外形既美觀,有白吃不厭。剛放入嘴中,有些生硬,不一會兒就軟了,嚼一口,甜甜的,再嚼一口,牛皮糖開始向你的牙齒上粘,越嚼越快,牛皮糖越來越粘,這時,你肯定用舌頭無可奈何的舔著,但這一切是行不通的,你必須等它完全化了才行。吃完以後,觜里發出濃郁的香味,清新極了。一個吃完了,又會迫不及待的拿出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當一盒子吃完時,你還渾然不曉,手不由自主的向盒子伸過去,那時,你早已沉醉在桂花香中。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束束桂花。啊,牛皮糖,你真是名不虛傳.
❸ 描寫揚州美景的作文
揚州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跡,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到了揚州,就讓人覺得這里沒有大都市的繁華景象——沒有高樓大廈,但道路卻特別寬敞。聽了導游介紹,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揚州是座千年古城,不可以造高樓大廈的。瘦西湖本來並不叫瘦西湖,後來,杭州、揚州兩個和尚在下棋,杭州和尚輸了,因為這里的風景可以與杭州西湖相媲美,相比之下,只是湖比較瘦長狹窄,故得名「瘦西湖」。其旖旎秀麗的風光曾觸動過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也曾讓多少古今中外的遊客魂牽夢縈。曾有詩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在瘦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景最佳處。由歷代挖湖後的泥堆積成嶺,登高極目, 全湖景色盡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構堂疊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為瘦西湖最引人處。有「 湖上蓬萊」之稱。 走進瘦西湖,就看見湖兩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來到了釣魚台,從釣魚台外面站60度角,從兩個洞里正好可以看到五亭橋和白塔呢!二十四橋呈現在了眼前:二十四級台階,二十四根石桿!真是與它的名字有合!傳說,二十四橋是因為揚州有許多橋,才叫二十四橋的,這只是一個虛指而已。二十四橋景區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橋邊櫻桃花含苞待放,粉紅色的花骨朵兒那麼嬌柔可愛,富有生機。上了橋,向遠處眺望,五亭橋和白塔在綠樹掩映下如詩如畫。望向湖面,亭台樓閣的倒影在碧綠的湖水中依稀可見……揚州的美景可以說是江南風光的縮影,相比雄渾豪放的北國風光,自是別有一番風味和情趣。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連往返呢?
❹ 介紹家鄉特產作文 揚州
我愛家鄉的楊梅
我的家鄉在瑞安,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就是楊梅豐收的季節。家鄉的楊梅酸甜可口,我愛家鄉的楊梅。 楊梅樹喜歡生長在山高谷深的地方,每年的五、六月份,等到楊梅紅了,我們一家人都會去高樓採摘楊梅。雖然楊梅盛產的時候,大街小巷都會響起小販們叫賣楊梅的吆喝聲,可爸爸總是說,自己摘來的楊梅更可口。楊梅分紅楊梅和黑楊梅兩種,紅楊梅的特點是又小又紅,但吃起來卻酸甜爽口,黑楊梅則以又大又黑而聞名,汁水豐富,最宜解渴。家鄉的「東奎楊梅」是黑楊梅中很有名的一個品種。不過東奎楊梅熟得比較晚,它總是在其他楊梅停產的時候姍姍來遲,所以在其他楊梅充斥市場的時候,人們也更期待它的美味了。
今年的高樓楊梅節我們全家如期而至,楊梅樹樹高、枝繁、葉密,霉雨時節過後,楊梅寶寶吮吸了整個春天的甘露,長成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紅珍珠。有的被枝葉遮擋了,有的則露出它們的小腦袋彷彿在示意人們去採摘它。楊梅樹長得很高,採摘楊梅的重任就落到了爸爸身上,媽媽負責接住爸爸摘來的楊梅,我呢,就躲在楊梅樹下乘涼,偶爾也偷吃幾顆。剛摘的楊梅裡面可能會有蟲,可是爸爸說楊梅的蟲子是可以吃的,不過媽媽嫌惡心總是帶回家用鹽水浸泡過後才食用。我呢,沒看到蟲子也就眼不見為凈了,拾起一顆大楊梅,塞到嘴裡,每一根刺溜滑地在嘴裡舌頭里翻轉接觸,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輕輕地咬下去,酸甜的汁水溢出來,順著喉嚨咽下去,沁人心脾,酸中帶甜、甜里有酸的味道真讓人回味無窮啊!
我們摘完了楊梅,帶著豐碩的果實回到了家,慢慢地品嘗,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的冷凍室冰凍起來。爸爸喜歡喝酒,他總是會把楊梅分一些出來浸酒喝,他說這樣的酒喝了更消暑。楊梅保鮮時間不長,通常一兩天就會壞掉,所以媽媽就把一部分楊梅拿來曬干做楊梅干,製作楊梅蜜餞,這樣就可以長時間的貯存了。
不錯吧!看到這里你們是不是也垂涎欲滴,喜歡上我家鄉的楊梅了?那麼就趕快到我的家鄉來吧,我一定請你們吃個夠!
給我多加幾分!!!!!!!!!!!!
❺ 揚州的特產小吃作文100字
說到美食,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肯德基、麥當勞等名貴的西餐吧。但是在我印象里,揚州炒飯才是真正的美食。
有一次早上,飯都沒來得及吃,我就急急慌慌地去上課外輔導班,剛上到第二節課,肚裡就餓的咕咕叫。好不容易熬到第四節課結束,放學又等了十多分鍾,遭遇堵車的媽媽才匆匆忙忙趕來,於是我們來到了路邊一家飯館。
我們剛找好座位坐下來,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漂亮姐姐就端上來一盤熱氣騰騰、五顏六色的美味,放在我旁邊的阿姨面前。我定睛一看:金燦燦的米飯,黃澄澄的雞蛋,綠油油的青菜,營養豐富的香菇、蔥和胡蘿卜,還散發著香味的火腿腸、牛肉、雞丁,我忍不住用鼻子吸了起來,那飄著香味的熱氣,彷彿被我吸進心裡,浸透了我的胃腸細胞,震顫著我的五腹六臟。看著、吸著,我的口水忍不住流下……我們的飯終於上來了,一眼就足以讓人人垂涎三尺,不吃得飽飽的,是絕不捨得放下筷子的。吃一口,這炒飯進入口中很有韌性,在口中亂蹦亂跳,像剛出生的嬰兒沒了襁褓。接著,我就毫不留情地「嗷嗚,嗷嗚」了。我吃得香噴噴,美滋滋的。
這就是揚州炒飯,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揚州,肚子有點餓,於是就和隨從找一處民房吃飯。不一會兒,農婦就端上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炒飯。材料很便宜,而且很好吃,於是賜名「揚州炒飯」。從此,揚州炒飯,名揚四海。親愛的朋友,難道你不想去嘗嘗嗎?
❻ 知我揚州愛我家鄉為題,1000字左右,作文
提起我的家鄉揚州,您或許並不陌生。這里土地肥沃,特產豐饒,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荷藕之鄉」,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自古以來,就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說法,這里風景優美,景色怡人,民風淳樸,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具有悠久的人文優勢。
現在每當我看到這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總會使我想起我小時候家鄉的情景。以前,家鄉人民很窮,住著破爛不堪的茅草屋,屋上的茅草也因風吹日曬開始爛了,一到下雨天,雨水好像都想來湊熱鬧,房子里全是雨滴,大家只得連夜挪動家鄉。那時的學校是一座有土木結構的房屋,土牆斑駁脫落,一塊玻璃也沒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風凜冽刺骨;春天雨點從屋上的窟窿里落下,「嘀嗒」的雨聲與琅琅的讀書聲湊成了不和諧的曲子。
以前的泥牆土屋一去不復返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辦公樓更是鱗次櫛比,家家住進了新樓 房,人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大家不愁吃穿,物質水平也有前所未有的增長。
記得小時侯,我們家的生活極其簡朴,衣服補丁打了又打,吃的也緊巴,印象中就是靠吃青菜麵粉長大的。自從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後,水稻畝產都在一千二百斤以上,小麥畝產由二三百斤逐漸漲到八九百斤,家裡的糧食漸漸充裕起來,荷藕產量上升也很快,並且荷藕製品遠銷國外,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往事的一切不堪回首自從改革開放後,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在村裡的年輕人也跟城裡人一樣,是過年和農忙時才放假回家幾天,等家裡的活計忙完,他們很快就一批批包車或乘火車奔向四面八方,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
更令人興奮的是,現在農家小院里又架起了另一條「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有的鄉親買電腦連上了互聯網,有的還在熱鬧地帶開起了網吧,這條信息高速公路更是給鄉親們帶來了實惠與便利,隔壁的趙哥因在外做生意,為跟家人聯系方便,給家裡買了一台電腦,幫家人申請了QQ號,教會了家人視頻聊天,每逢過年過節不能回家時,他就與家人視頻通話,有聲有象,遠在千里猶如近在眼前,家裡的老人為此常常高興得合不攏嘴,不住地誇社會發展快,生活質量高了,在普通人家,電腦已經悄悄派上用場,在網上與別人進行貿易往來,互聯網使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村發展的大舞台正悄悄搭起。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三十年家鄉起巨變,家鄉,我可愛的家鄉,你是我永遠的愛戀。
❼ 關於揚州的寫景作文怎麼寫啊
二十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明白人一眼看出是描寫揚州的一首詩,沒錯,今天,我就讓大家來領略一下揚州的風情文化及月的特色。
揚州是中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地處在江蘇的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長江中下游。揚州城區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了,在揚州的范圍有:郊區,廣陵區,邗江區3個地區;高郵,江都,寶應,儀征。這么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風水飽地,特色那一定是少不了,揚州的特色就有:包子,醬菜等等。那當然少不了月。揚州的月我認為是最好看的,尤其是在瘦西湖看月亮。馬上就是中秋節了,那時的月亮是最圓的,如果把它倒影在五亭橋的那些洞下,那就有16個月亮倒影在水中,那種景色是多麼美啊!
關於月亮的傳說有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嫦娥的,有人說嫦娥奔月,有人說嫦娥下凡,還有人說吃了月餅之後就夢見嫦娥,這些一大堆的故事我小的時候聽的很多,所以我說揚州的月亮是最好看的,決對不是吹牛。要不然很多人稱揚州為月亮城呢?現在有很多的人用揚州月或月亮城做廣告,現代的詩歌寫揚州的裡面總也要提到一個「月」字,好像突出月亮城之美,所以來到揚州旅遊的遊客都說;「揚州城真是名不虛傳啊。」都在為這有著月亮城之稱的揚州城而贊嘆。
揚州,它不僅有月亮城的美稱,而在月亮的基礎上的煙花三月旅遊節更是別有一翻風味,這個旅遊節可是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前來揚州玩,差不多都是為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首李白的千古絕詩而來,雖然有了詩句,但沒有真才實料也不行所以,揚州本來就是一座風光秀美的風景城;有著知識和文話的文化城;有著千年博物的博物城。我記的有人說過,「淮海淮揚州。」這句話的意思是:揚州四界地方多水,水揚波以揚出了名。所以,這就是揚州的真才實料。從地圖上看,揚州屬於亞熱帶的氣候地區,一的四季中,又是以春天的氣候最好,景色最迷人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的「三月」是指農歷,相當於一年中的四月。有資料表示說明:當時的揚州,平均氣溫為14.3攝試度,大地回春,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這就是煙花,就在這是候,揚州的市花——瓊花,伴隨著揚州的市歌——茉莉花的音調下開放,那時的揚州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魅力。所以煙花三月旅遊節才引來了那麼多的遊客,大家都異口同聲,拍手叫好。
揚州,這個美麗城市,不但有家鄉的特產,還有「月亮城,旅遊城」的美稱。最後,我就用一首詩來結束,表達我對揚州的贊美之情:
月亮已經走過自己的歷程,如山河一樣,以七五的時間從殘缺走向圓滿此時天朗氣清一盤冰輪懸在空中,把一結白灑向人間,人的 個條大道的腳步頻密如急速的鼓點。那是歸人的心跳啊!所有遊子彷彿受到了月亮的召喚,月亮的吸引,都急匆匆的往家奔去。
❽ 以"我喜歡揚州的什麼"為題寫一篇作文300字
我喜歡揚州的牛皮糖
「為什麼天上這么黑?因為牛皮滿天飛。為什麼牛版皮滿天飛?因為地上有人在權拚命吹。綠葉牌牛皮糖,不吹牛的牛皮糖,」耳邊常常聽到這有趣的廣告詞,今天我可有幸一飽眼福了。
牛皮糖外形是一個長方形,長約10厘米,寬約1.5厘米,厚約1.5厘米,表面上還有一層白芝麻。一口咬下去,香甜可口,綿軟化渣,耐咀嚼,還不粘牙。味道特別好,是老少皆宜的美味甜點啊!
牛皮糖號稱「揚州一絕」,是揚州首牌特產,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早在清乾、嘉年間就已面世揚州,後因戰爭頻繁而曾失傳於世。有關科技人員和製糖師決心要讓失傳已久的牛皮糖重見天日,對前人的製糖工藝進行挖掘整理,通過千百次的嘗試,終於使傳統產品重新問世,並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口感達到了彈性、韌性、柔軟性三性為一體的最佳狀態。目前已有多種口味面世。
牛皮糖不僅味好,而且還有治療功效呢!牛皮糖上的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等,有補血,明目,潤腸等功效。製作牛皮糖的小麥麵粉也對人體有好處,可以消熱,解渴等。
我愛牛皮糖,更愛我的家鄉!
❾ 揚州特產 作文
江都方酥
方酥是大眾化的傳統揚式糕點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生產歷史。初為圓形,狀如蛤蟆,故名蛤蟆酥。後改為方形,更名方酥,又名小方酥。
此品選用上等麵粉,綿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佐以黃丁、橘餅等香料,經發酵、和酥、包酥,多層折疊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秦郵董糖
秦郵董糖是揚州高郵的傳統名特產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稱董糖,有兩種說法。一說以此糖為董姓師傅所制而得名,一說此糖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創,故名。
董糖用糯米粉、芝麻、白糖、麥芽等原料,手工精製而成,色澤呈深麥黃色,厚薄均勻,入口酥軟,味美香甜,老少皆宜,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醬 菜
醬菜具有鮮、甜、脆、嫩四大特點,講究色、香、味、形,不加防腐劑、著色劑,保持蔬菜的自然風味,低鹽低糖營養豐富。
產品生產過程:包括腌、醬 、切、缸四大工序,腌制過程採用雙腌法、鹵泡法等方法。保持了蔬菜本身的色澤、脆度、鮮度、醬制採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稀甜醬醬制,香味濃郁;切制塊形有丁、絲、條、塊、片、角等搭配齊全。
食用,調味,有的品種還有治療疾病之功效,饋贈親友價廉物美,也是宴席上受歡迎的爽口菜。主要品種有乳黃瓜、寶塔菜、蘿卜頭、甜醬瓜、香心菜、什錦菜等。
揚州醬菜歷史悠久,清代乾隆年間,即被列入宮廷早晚御膳的小菜。清宣統三年(1911年),曾榮獲國際博覽會獎章。1903年,獲西湖博覽會金質獎。1931年,獲北平全國鐵路沿線物品展覽會一等獎。1979年,被評為江蘇省優質產品。生產揚州醬菜的廠家,以「三和」、「四美」兩家醬品廠最負盛名。
界首茶干
高郵界首陳西樓的五香茶干,久負盛譽。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界首,聞岸上香味撲鼻,叫差役查詢,原來是煮五香茶乾的香味。乾隆帝品嘗後大為贊賞。從此,界首茶干便列為貢品,名揚四方。1927年,榮獲西湖博覽會一等獎。
界首茶干呈扁圓形,色澤醬紅,肉細嫩微黃,頗似雞肉,清香可口。"陳西樓"商標的五香茶干,包裝考究,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
雙黃鴨蛋
雙黃鴨蛋是揚州高郵的特產,因一隻蛋內有兩個蛋黃,故名。鴨生雙黃,是因為這里食料好,鴨體壯,連續排卵,形成雙黃,甚至三黃。高郵咸鴨蛋,向以顏色紅而油多而馳名於世。將雙黃咸鴨蛋煮熟剖開,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橘流丹,賞心悅目,別具風味。
牛 皮 糖
牛皮糖號稱「揚州一絕」,是揚州特產,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早在清朝乾、嘉年間就已面市揚州,後因戰爭頻繁而失傳於世。有關科技人員和製糖技師決心要讓失傳已久的牛皮糖重見天日,對前人的製糖工藝進行挖掘整理,通過千百次的嘗試,終於使傳統產品得以重新問世,並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口感達到了彈性、韌性、柔軟性三性為一體的最佳狀態。目前已有多種口味面世。甜度低、色澤明、香甜味美、口味適中、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