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回情感態度答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② 小學作文課怎麼上才有趣的
新學期伊始,第一堂課後,只見教研室的辦公桌上擺上了一摞摞的作文本。我有些惶急(連作文的封皮都未寫好),回頭又想,「忙人幹不了好事。」還是備好課再行動吧。於是,順手翻閱了各班的作文內容,只見命題隨心所欲,內容顯得空洞無力,還出現了雷同作文,書寫零亂,字數不足。我為之一震。語文新課程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還特別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文風。那麼,如何上好作文課呢?首先,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學生作文感到頭疼的原因就是沒有興趣,而無興趣的根源在於寫作不入門。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指出的「兒童學習任何事物的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興致高,心裡想做的時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寫作情境,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發現並抓住寫作材料,產生寫作慾望。教師因勢利導,指導興味作文。引導學生緊扣寫作話題,大膽地走進生活,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找到寫作的素材。自由命題,喜歡說什麼就寫什麼,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寫作天地。其次,重視作文的生成過程。以前,常見到學生作文時,一動筆就落在了作文本上,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碰到天黑就住店。作文寫成後,連讀第二遍的習慣都沒有,更不用說用心修改了。導致的結果是,老師爬彎了腰,學生放下了心,作文下發後,學生只看等級與評語,再無別感。更有學生為了應付上交,常常剽竊.轉抄他人作文。為此,老師應對學生的作文跟蹤,讓學生寫成腹稿後,反復閱讀,認真推敲,達到自我滿意的程度再定稿。第三,重視作文寫法的指導。 寫作就是努力寫自己想寫的話,每次寫作應鼓勵學生富有創意的表達。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觀察生活,親自去感受體驗生活。正如叔本華說:「讀書是走別人的思想路線,而寫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線。」作文須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湊。教師批閱學生的作文,應發現學生作文中的敗筆和成功之處。做好評語中的指導交流,同時讓寫作優秀的學生談談自己寫作時的想法,這樣有助於全體學生分享成功的經驗。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寫好作文必須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要多閱讀,多積累,作文就不再苦,不再難了。
③ 如何上好小學作文輔導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課是讓老師,也是讓學生頭疼的課。那麼,如何教好作文課,讓學生消除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願意寫作、樂於寫作,我認為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然後,注重學生日常觀察的能力培養,注重日常的閱讀教學,以此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採取誘導,啟發等教學方法,使各種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下面談談幾點作文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激發誘導作文
學生好奇、好動,直觀的心理特點,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方面,教師首先要方法新,把學生興趣集中在歡樂情景中、玩耍中、游戲活動中、直觀中,還可以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誘導學生的作文興趣,最常用的方法有:
1.根據學生愛受表揚的特點,充分肯定學生優點,多給學生鼓勵、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寫作文前,有意帶學生多參觀、遊玩,精心安排一些活動,在活動中讓他們真正地感到快樂,同時誘導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3.讓學生們聽故事,講故事,以誘導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激發誘導口述能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途徑
反映,而語言是人腦思維的產物,是心靈的展示。把一件事很完整的口述下來,就能寫下來。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口述能力方面,教師要下大功夫,常用的方法有:
1、先誘導學生口述身邊發生的真事,逐步要求語言流暢,句子通順、完整。
2、進一步要求學生再復述,教師誘導,激發學生搞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
3、最後讓學生復述此事的時候,要加上自己的看法。
4、讓學生把自己最後的復述寫下來。
5、教師先總結口述作文,再寫作文,是解決學生作文難的途徑。
三、讓學生積累作文語言
學生豐富的語言,是作文層次清楚,結構嚴謹,內容生動的基本條件。如果語言不豐富,寫出來的文章枯燥乏味,不生動、不感人,更沒有創新意識。因此必須讓學生做到:多背優美詞句,多看優秀範文,多寫心得體會。只有這樣,日積月累,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提高。另外,教師也可以有選擇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報刊和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要求他們邊讀邊圈點勾劃,記好讀書筆記,寫好讀後感,真正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四、評講作文、誘導學生作文的興趣
評講作文要多鼓勵,多表揚。評講作文要糾正錯誤,但語言要婉轉。評講作文要全面細致。評講作文時,對共性問題要集體討論,也可以讓學生反復設想、反復評價。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的誘導,激發興趣至關重要,應該成為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條主要途徑、主要方法 。
④ 小學三年級作文課寫作文的順序是什麼呀
1.三年級小學生作文,剛剛起步階段,正是個關鍵的門坎。諸如教師無從批改這「格式錯亂、三言兩語、錯別字連篇」的作文,學生也望著文題膽怯地「擠牙膏」似的落下了兩句話。此種現狀的客觀存在,對於這樣老生常談的話題困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略談一二。
閱
讀文本悄引領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所在。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也難有「下筆流水」之效。閱讀可從課外和課內兩種形式入手,課
外可採用「班級小書架、個人自主閱讀」等方式,並要隨時摘抄「好詞好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字與詞,要充分利用工具書的「威
力」,其實這些也是語文學習的慣性養成教育。課內閱讀本是教師引領下的文本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是對本單元主題最好的闡述,也是本單元習作最良的陪作典
范,教師若能巧妙地引領閱讀教學,學生定會順利完成單元習作的要求。
精典範文慢引路
三年級學生習作,無論是書寫格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極大地存在著困惑。雖然書寫格式強調多次,但是好多學生還是「舊病重犯」。如:段前不知空兩格,文章一
段式,有的無標點符號等。對於內容而言,學生感到無從下筆,雖然下筆,還是咬著筆頭「擠牙膏」。欲想解決剛習作起步學生的困惑,教師可自寫或者網上找範文
列印引路,但為了讓他們真正動起來,不要達到「人手一份」,讓其抄寫在自備的「好詞好句本」上,這樣不但可作誦讀用,而且可起到練字作用。如:網上文章
《美麗的秋天》,從文章結構、內容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好的典範。
實踐活動趣引寫
作文來源於生活實踐,離開生活的作文,只能是天馬行空。對於剛習作學步的三年級學生,無生活化的習作寫起來似乎很艱難。為此,教師必要時可開展戶外活動,
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隨之慧於心,而後成文。如果寫人物外貌及小動物特點,更要讓他們深入生活實際現場作筆,如同畫家寫生一般,這樣才能趣味橫生。另
外,要讓他們親自動手,親眼觀察,親耳傾聽,打造生活的豐富多彩。如:第四單元習作是寫觀察日記,建議學生先動手去做「彩色粉筆落入水中、摩擦橡膠棒吸碎
紙片」等試驗後,再去寫自己的觀察過程,這樣方能有理有據,有話可說。總之,讓實踐活動去引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還是切實可行的。
自信興趣激引情
自信心是事情成功的基礎,缺乏自信的心理行事,只能畏手畏腳,不知所措,客觀行事往往會亂分寸。增強自信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定會偶感而發,沖
破開頭難以下筆的局面。為此教師必須設法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寫作的興趣。小到一句鼓勵性批語,大到物質性的獎勵,都會無形中增強學生的自信
心,乃至激發他們寫作的激情。這里還特別要強調教師一定不要有「拔高」行為,即對學生要求不能太高。對於剛習作起步的學生來說,往往能下筆有話可寫即可,
否則挫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另外,教師要盡量採取面批的形式,這樣不僅可當面提出需要修改之處,而且還能觸類旁通地引導寫法等,從而避免那種「批語無
效」的場面。
多角度、多方位地引領、引寫、引情,輔之生活化習作的引入,再之不拔高、增強自信心等合理方法的引用,定會讓三年級學生習作出現「驛路梨花處處開」之局,從而也會讓我們的詩意語文綻放芬芳縷縷!
2.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三年級,就普遍感覺到
寫作文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從寫話到寫段,字數有所增加,還有從單純的寫話到一定的描寫,語言上還需有所提高。我們在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
甚至有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許多老師在作文指導時,常常教師說,學生寫,習慣於統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導,結果導
致學生「舉一」有餘,「反三」不足。學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轍。學生圍著《作文大全》和教師的指揮棒轉,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個性和兒童情趣,如此教學下的
作文精彩何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目標部分對 3-4
年級的習作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
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那麼,結合教
學目標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寫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
一、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
現在的書五花八門,絢麗多彩。小學生
⑤ 小學英語作文課上課流程是怎樣的
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先看看其他學生的作文,再念幾篇同學們寫的好文章(如果有必要可以讓學生自己念,可以練習學生的口語能力)。接著給他們看看網上找的範文,然後再練一練,這樣可以使學生的作文能力提升。
⑥ 小學生作文課怎麼上
小學生作文都比較簡單。
可以先把題目寫出來。
然後和同學們討論一下寫作文的思路。
然後就是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文,
爭取一節課的時間完成。
然後再進行批閱。
⑦ 我要講小學生作文課,該怎麼辦
「3步法」指導小學生寫出優秀作文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由此可見,教師首先要明確小學寫作教學的目標,做好習作入門的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才行呀,故而,我覺得應該遵循這3步走:
第一步:培養興趣,讓學生有的寫
作文要早起步,晚約束,「興趣是第一位老師」,確實,學生嘗到了寫作的趣味,甜味,像剛學步一樣走好了寫話(甚至一二年級就開始拼音寫話)這一關,話不在乎多,長則七八句,短則兩三句,只要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引導學生學著去寫觀察到的事物,用心寫出自己想到的感覺,學生會覺得想寫,有的寫了,這寫作的大門就已經向學生打開了。以後,寫作教學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熱愛生活,讓學生大膽寫
名人就說過:生活即作文,作文來源於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時在學生面前快樂生活,全身心地同學生一起尋找生活的滋味,不論是「酸辣菜」,還是「甜美湯」,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最好的,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生活,品嘗生活,熱愛生活,讓學生大膽寫。能大膽地寫清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場景寫細寫活就了不起了。教師要當好伯樂,盡力發現每位學生,每篇作品的「亮點」、「閃光處」,大力表揚,相信在教師欣賞的目光里,每位學生都是千里馬。
寫作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動筆的慾望;寫作有了生活,就等於文筆有了源泉。扎實走好前兩步,學生有的寫,就能寫「大膽文」。我覺得學生會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寫,平時怎麼說就怎麼寫了,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學生的作文當作品,而是要牢牢記住:小學生的作文叫習作,是處在練筆的過程呀,因而,走好前兩步是打好了寫作的扎實的基本功。有人說:小學生應該快快樂樂做事,認認真真做人,簡簡單單做文。看來還真是這個理呀!
第三步:方法入手,讓學生小心寫
我們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輕松,做得更完美。學會一些方法對小學生的啟蒙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說,在寫作教學中遵循方法入手,讓學生從大膽寫到小心寫,由「大膽文」過渡到寫「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級的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
學生不會隨意寫,會慢慢地斟酌選材,推敲言語,什麼可以寫,什麼更好寫,什麼寫更好,怎樣寫最好,會不自覺到自覺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詞,寫好句,開好頭,結好尾。這樣,寫作教學就有了層次,有了進步,有了發展。
這些只是教小學生作文的方法,
至於你手足無措的情況的話,
我建議你教他們學習作文的時候,
可以多跟他們溝通,
多了解他們的內心,
比如開開小玩笑,
對他們不要覺得見外,
要像對自己的兒女一樣的對待他們就可以了。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加油!!
希望這樣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補充一下❤❤❤❤
你說備課啊,
但是備課我覺得沒多大的重要性,
重要是要給他們講解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你給他們講作文的道理,
他們也未必能聽進去,
只有挑起他們的興趣,
那麼再看備課的內容吧。
【http://bbs.pep.com.cn/thread-280486-1-1.html】
這個鏈接對你有幫助的。。
沒什麼可以幫到你的,
只能祝你成功!!
⑧ 小學生作文課該怎麼講
一、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盪盪的,怎麼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於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准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於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後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後進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對學生有所裨益。
⑨ 小學作文課怎麼上
你好
1、必要的道復具准制備。
這一點很重要的。很多學生都怕老師只顧著自己講,並且一點新意都沒有。這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難讓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既然如此,那麼在上作文課之前,老師就要准備一些道具,這些道具是要和講的作文課相關的。
突出重點。
2、 在開始上作文課之前,老師一定要明確這一節作文課的中心是什麼。畢竟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既然如此,一定要學會把握重點。將重點抓好了,自然效果就出來了。
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理。
3、小學生的好奇心理都很強。因此在給小學生上作文課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設置懸念,懸念不要太多,能吊住學生的吸引力,那就是有幫助的。所有,不妨在你的作文課上也試一試吧!
設置一些小小的獎勵。
4記住了,要讓這門課程上好。必要的禮物時需要的。但要注意了,禮物不可以亂發,要實事求是和與眾不同。也許很多人只是為了禮物才認真聽講的吧!但是只要是能達到目的,為什麼不去試一試呢?
要記得提問。
5、學生最怕老師一直講一直講,被動地接受知識。在上作文課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發問,讓學生和自己互動起來,這樣效果就會很好了!
⑩ 小學作文指導課
[小學作文指導課]小學作文指導課小學語文四年級教案——實際重點突出——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課《記一次游覽活動》教例評析
〔教例〕
習作內容:參加一次游覽活動,把游覽的過程和看到的景物寫清楚,小學作文指導課。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有條理地記述一次游覽活動,並能具體形象地描繪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美。
課前准備:要求細心觀察周圍的景物做好觀察記錄。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師課前談話,激發情趣。
同學們,上周星期五下午,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到我們縣著名的酒壺山春遊。大家腳踏巍巍酒壺山之巔,飽覽了那壯麗的山光水色。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筆把游覽中看到的景物描繪出來,讓讀者看後,能和我們共享春遊水壺山的歡樂。
二、命題立意,理清線索。
1.寫作文要有題目,今天我們要寫的這篇作文怎樣給它命一個題目呢?(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擇一板書:《春遊酒壺山》)
2.寫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寫作目的,我們寫這篇作文的目的是要干什麼呢?(在總結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板書:贊美祖國大好河山。)
3.寫一篇文章要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在寫《春遊酒壺山》這篇作文時,哪個字可以作貫穿全文的線索呢?(根據學生討論,老師在「游」字下打著重號)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這次到酒壺山春遊的游覽線是什麼?(隨著學生的討論,老師板書:游覽線:鐵路邊——河岸——山腳——山腰—山頂。)
三、圍繞中心,討論選材。
1.教師談話,提出選材中的問題和要求。我們寫過不少參觀游覽記一類的作文,有些同學總是從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臉開始,到游覽結束,晚上睡覺為止,不分大小巨細,主次輕重,點滴不漏,照寫不誤,結果寫出的文章像一筆流水帳。這次作文,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中心選擇材料。下面就來具體討論一下,這次春遊中,我們看到的哪些景物最能表現文章的中心。
2.按照游覽順序,具體討論看到的景物,根據學生討論,老師簡要板書:鐵路邊:賓士的列車,望不到邊的田野,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指導課》。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偉的大橋。山腳:如畫的田野,魚塘中歡奔跳躍的紅鱗鯉魚。山腰:盛開的鮮花,具有象徵意義的石像——「酒壺」。山頂:綠樹覆蓋岩洞,山下成群結隊牛馬,如帶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樓房。
四、突出重點,研究「靜」「動」。
1.教師談話,指出訓練重點。這次作文除了很好運用過去所學過的寫作知識外,重點練習如何把景物的靜態和動態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使文章更加生動,更加能感動讀者。
2.復習《鳥的天堂》一課的寫法和本組「讀寫例話」中關於靜態和動態描寫的知識。隨著復習討論,教師板書:靜態——形狀、大孝位置、顏色等。動態——活動、變化等。
3.具體討論這次春遊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屬靜態,哪些屬動態,應該如何進行描繪。
五、編擬提綱,開始習作。
1.文章開頭應交待些什麼?(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天氣、心情等)(略寫)
2.文章重點部分可以分幾層寫?(鐵路、河岸、山腳、山腰、山頂五層)(詳寫,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樣結尾?(自然結尾,抒情結尾,議論結尾等)
4.學生編寫提綱起草作文,教師巡迴個別輔導。
〔評析〕
我感到本教案有如下四個特點:
第一,教學思路清晰。
教案設計者根據兒童的認識規律,從「啟發談話」時就注意把游覽的最主要觀察點「腳踏巍巍酒壺山之巔」作了概要提示。在命題階段,更留心「理清線索」,板書出示「游覽路線:鐵路邊——河岸——山腳——山腰—山頂」。到「圍繞中心,討論選材」時,則按照游覽順序,組織學生具體討論看到的景物。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同時根據學生的議論內容,對「鐵路、河岸、山腳、山腰、山頂」各處的景物作簡要的板書。這樣,由於教師的教路明晰,學生在腦海中就能把較雜亂的素材理出了一條比較系統的線索,並使朦朧的印象變得具體化。
第二,教學重點突出。
目前,仍有不少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多流於一般化。往往是寫出題目,指出先寫啥,再寫啥,可以分幾段,有些再板書幾個重點詞語,就讓學生動筆。因而學生寫出的作文往往是平鋪直敘,淡而無味。而本教案設計者結合基礎訓練要求,從本次作文目的出發,明確提出把「具體形象地描寫出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美」作為教學重點。在指導中圍繞這一重點,先讓學生復習《鳥的天堂》一課的寫法,重溫「讀寫例話」中關於靜態和動態描寫的知識,板書出「靜態——形態、大孝位置、顏色;動態——活動、變化」。隨後結合此次作文,集中討論所看到的具體形象,說明哪些屬於靜態,哪些屬於動態,應該如何描繪。這樣「讀寫結合」的指導,學生的作文容易做到敘事具體,重點突出。
第三,緊密聯系實際。
這是本教案的另一特點。首先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次作文指導是在組織學生剛參觀游覽酒壺山以後進行的。由於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做了必要的回憶、議論,所寫的內容都是學生親眼所見,所以提起筆來就會舊景重視,敘之不荊其次是聯系學生的作文實際。教案密切聯系學生寫「游覽活動」文體時的通病,即以往寫這類文章「總是從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臉開始,到游覽結束,晚上睡覺為止,不分大小巨細,主次輕重,點滴不漏,照寫不誤」。讓學生明白這類游水賬式的寫法,是作文的一大弊玻由於學生對此大都有切身體會的,經教師這么一點,這次作文就不會再重現老-毛病了。
第四,指導程序科學。
這篇教案較科學地安排了「寫前指導」的幾個步驟。從教案上看,教師很重視幫助學生審題,並且給學生講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內容、范圍和寫作方法,可以達到促使學生開闊活躍思路,提高思維能力之效。啟發談話和組織學生復習有關課文寫法和本組「讀寫例話」的有關知識時,可使學生寫作有所依傍,能夠正確地選材、組材,更好地突出中心。指導學生列寫作提綱,不僅促使學生寫作時做到條理清楚,主次分明,詳細得當,又可使學生養成先列提綱再寫作文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均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要求看和想,又要求說和寫,使各種程度的學生都能動腦、動嘴、動手,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小學作文指導課〕【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