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考材料作文題目及範文,高中材料作文如何寫
新材料作文:考後的一個新提法,這種提法主要是針對2006年高考全國卷的甲卷和乙卷內的作文題目提出來的.自容1999年以來,全國卷作文題目一直都是話題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題目又不同於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時的作文限定文體,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寫作時不能拋開材料,行文中必須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題這些限制都沒有了,所以有的人就把這樣的材料作文稱為新材料作文. 話題作文:「話題」,就是指談話的中心;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並圍繞這個中心內容而進行選材寫出的文章就是「話題」式作文.這類作文題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觀點,內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體裁不限.「話題」式作文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話題,即規定了表達的中心內容,而不限製取材范圍和表達方式的作文形式.
B. 高中材料作文,給篇範文,800字
半睜半閉著雙眼,神情恬淡,既看不出過分的熱情,又看不出厭世的冷漠。浮雲玉壘,蒼狗白雲,無論怎樣風起雲涌,都絲毫不能驚動他們的法眼,不能掀動他們內心的寧靜。這就是佛。不管是基督還是佛陀,他們都能把持著一份曠世的寧靜,都會向世人半閉著那雙內視的眼睛。我聽過一個哲學家的故事:德謨克利特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他晚年時把自己的兩隻眼睛弄瞎了。有人問他:您為什麼要這樣做?哲學家平靜地回答:為了看得更清楚! 義大利畫家阿馬代奧·莫迪里阿尼與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極為相似,簡直如出一轍。在這位畫家創作的肖像畫里,許多成年人的形象只有一隻眼睛露出來。畫家對此的解釋是:「這是因為我用一隻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而用另一隻眼晴審視自己。」 我們每個人的雙眼都長在前額,都無法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是人與生俱來的「盲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看不清的「盲點」。上帝給每個人准備了二個布袋,掛在我們肩上,一個在胸前,一個在後背。前面的布袋裝著自己的優點,後面的布袋裝著自己的缺點。結果,每個人只要一睜開自己的眼睛,就看見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所以,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人,別人是最愚蠢的人,因而對別人總是求全責備,對自己總是肯定贊揚。我們每個人就是因為這雙眼睛蒙蔽了自己的真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聰明人必須具備自知之明。什麼是自知之明呢?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孔子的學生曾子也強調內省:「吾日三省吾身。」聖人都有自知之明,無非是因為他們都留著一隻眼睛審視著自己。 哲人說過,沒有反省能力的人,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反省能力的人,都自以為是,沒有廉恥之心,有的只是像獸一樣的慾望。留一隻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顆狂野的心和無限的貪欲,你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誰,你才能明白這世間什麼事可為,什麼事不可為。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從而看清別人。因為你所思正是別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別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別人所苦,這樣推己及人,這正是儒家所倡導的「恕」道。人只有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別人,才能明白人生在世,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獲得內心的自在和寧靜。所行所思,才能「發乎情,止乎禮」。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認真審視自己,你才可能成為一個覺悟的人。 我們不是佛,我們沒有佛那樣的一雙法眼,也不必效法哲學家和畫家的做法,但是我們可以像聖人那樣獲得一點自知之明。唐太宗給我們留下了一句名言:「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知得失。」既然我們沒有法眼,也沒有在後腦袋上長出一雙眼睛,那麼,就讓我們找來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真實。古時候有個齊國人叫鄒忌,他自以為是一個美男子,並且得到妻妾的贊美,等到見到真正的美男子徐公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差遠了。由此,他發現了自己的盲區,並由此推斷世人受蒙蔽的事太多,特別是至高無上的齊王,更是受蒙蔽之深,因而勸諫齊王納諫,成為史上最有自知之明的人。只要我們善於借鑒,我們照樣能夠照徹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在心靈里安營紮寨,不再迷惘和自命不凡。
C. 高中生材料作文,800字左右
防微杜漸做好人明朝都察院長王廷相曾對新御史們講過這樣一件事,一個轎夫穿了雙新鞋。恰巧那是雨後,開始轎夫還小心地挑著干凈的地面落腳,但後來一不小心踩進了泥水裡,之後他就再也不顧及新鞋了。新御史們明白,王廷相院長是要告誡他們:身居官位,一定要防微杜漸,潔身自好。其實,這不僅對新御史們有教益,對我們每個人都是警示。一些人的罪大惡極,往往是從一個很小的錯誤開始的。河南有一個劉姓女公務員,曾貪污公款數十萬之巨。說起來很可笑,起因是因為她想買彩票沒錢了,於是她便拿了兩元公款去買,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拿了兩元,就想拿三元,四元,最後只要沒錢了便從公款中拿。漏洞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大,最後竟成了數十萬。可誰又能想到,這數十萬的貪污卻是從那區區兩元錢發展而來的呢?「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所說不假,假使當初把持住自己,不去拿那兩元錢,想必那位公務員也不會犯下如此重罪。人的心理很微妙,一個人的心理防線也許可以很堅固,但只要其中有一點崩潰,那麼再堅固的防線也就可能轟然倒塌。那個轎夫開始還一直小心翼翼地保護他的新鞋,但一旦踩進泥水,就不再顧忌了。看看那些吸毒的,看看那些貪官污吏,他們往往就是在邁出了錯誤的第一步以後破罐子破摔,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最終走上不歸之路。要想防微杜漸,時刻自持,就要求我們胸中有浩然正氣。有了這股氣,便可以不落於貪婪、慾望的圈子,才不會自輕自賤、自甘墮落。陶淵明有這股正氣,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李白有這股正氣,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於謙有這股正氣,「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包拯有這股正氣,鐵面無私,秉公執法。他們正是有這股正氣,在黑暗的官場中把持住了自己而名垂青史。有這股浩然正氣不易,時刻保持住這股正氣更難。只有保住了這股正氣,我們才時刻有自持的能力。有人說:「人和動物的一大區別就是人有自持的能力。」保有浩然正氣,防微杜漸,潔身自好,才是一個真正的人。評點:這篇議論文中規中矩。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朴實無華而又旗幟鮮明。開頭引述材料,然後由「身居官位,一定要防微杜漸,潔身自好」的為官之道,很自然地擴大為做人之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警示」。接著分兩個層次展開論證:先講防微杜漸的重要,反面的事例讓人觸目驚心,人們容易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也較有普遍性;再深入一層,論證怎樣才能做到防微杜漸——列舉史例證明:胸中有浩然正氣。結尾引用恰當,總結全文,也照應題目。別在污穢中沉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純潔而美好的。而一旦受到污染,有的人就像那個轎夫一樣,麻木地接受這一切,放棄原來的潔凈,走進更污穢的深淵。若想使自己潔凈,那我們絕不可在污穢中任自己沉淪。有人說,一步錯,步步錯。走錯了那至關重要的一步,再怎樣也無法挽回了。而我卻要說,真正重要的那一步,並不是你走錯的那一步,而是在走錯之後,仍勇敢地從錯誤的淵藪中拔足離去的那一步。這一步的勇敢,使你有機會重返光明;這一步的果斷,使你有力量繼續前行。本性高潔的陶淵明在黑暗的官場中掙扎,他想還黑暗以光明,但事實卻是將自己置於一個泛著死亡氣息的空氣里無法喘息。但是這一步的走錯沒有讓自己的內心麻痹,他毅然地從官場抽離,沒有讓自己再處於那黑暗,不讓自己繼續沉淪。於是才有了後來那「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寧靜生活。可見,這一步的重要性:踩下去,你就沉淪;抽出來,你就獲得自由。如果像那轎夫一樣,在鞋沾上一點污泥後索性放棄它的潔凈,那潔凈的美好將永遠被污穢所掩蓋。誠然,我所說的不深陷污穢並不指在黑暗面前拔腿逃跑。面對著黑暗,不能讓自己沉淪的信念便是一把利劍,握緊這把利劍,你就有了面對黑暗的勇氣,有了能刺穿黑暗的胸膛的力量。當置身污穢的你刺出這拒絕沉淪的一劍,你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高士。你沒有在黑暗中墮落,沒有讓自己在黑暗中沉淪。假若你戰到精疲力竭,那也不算被黑暗所吞噬,因為你始終堅持著光明的信念。我們青年人,處於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該堅持什麼,該摒棄什麼,這些都要形成一個正確觀念並始終堅持。即便遇到困擾,感到彷徨時,也不能放棄對光明的追求。須知不能任錯誤在我們的周圍纏繞,不能讓黑暗的荊棘拽著我們沉淪。堅持心的潔凈、靈魂的高尚,做一個不沉淪於黑暗的人吧!你會感受到自由的可貴,高尚的芬芳。評點:本文與前文的立意角度不同,但立意都是確當的。作者認為,「真正重要的那一步,並不是你走錯的那一步,而是在走錯之後,仍勇敢地從錯誤的淵藪中拔足離去的那一步。」陶淵明的事例妥當。作者進一步強調「我所說的不深陷污穢並不指在黑暗面前拔腿逃跑」,而是要與黑暗抗爭,這具有更積極的意義。結尾結合自身,表現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社會責任感。作者的語言功底不錯,用散文化的語言說理,文章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不要輕易打破任何一扇窗戶我們在報紙上常常見到重刑犯或死刑犯的悔過自述,雖然他們犯的罪各不相同,犯罪的方式也各有特點,然而他們犯罪卻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開始了一個罪惡的歷程。這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爺爺奶奶常用來教導我的有關小偷的故事:同樣也是由不經意的第一次順手牽羊最終變成難以收手偷盜慣犯;又想到爸爸媽媽為了我做的不值一提的「壞」事而大罵我一頓甚至暴打一頓,那無非是在告訴我「壞人都是這樣開始的」。俗語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的確,很多時候災難、禍害、罪惡並非自己撞入你的世界,而是我們在不斷的破壞著我們的窗戶,自己將災難引來,使罪惡附身。正如著名的「破窗戶理論」所說:「既然是壞的東西,讓它更破一些也無妨。」因此,不要輕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戶!打破一扇小小的窗戶,盡管怎麼看、怎麼想都不會讓你聯繫到家庭的破落或人生的末路。這也正是人們往往不在意第一次打破一扇窗戶的原因。豈料有了第一次就很難沒有第二次,窗戶破了,其他破了也沒什麼了不起,於是窗破屋倒。這個道理宋代的大文學家歐陽修就說過:「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扇破窗,正如一窩螞蟻一樣,早晚會使人生之堤崩潰。過去的人們在失敗後找借口,亡國後找替罪羊,常說紅顏禍水,現在想想,褒姒之於幽王,妲己之於紂王,恐怕也正如一扇扇破窗一樣,所以商亡之後還有周亡。歷史上的現在的眾多貪官污吏,說到底,都是第一筆贓款,第一樁壞事使他們步入歧途,死後也不得復生。不要輕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戶,不要到最後才後悔莫及。生活中可能會充滿許多誘惑,眾多目眩神迷的事物也在時時吸引著我們。這時,我們千萬不能以第一次為借口而走進歪路,最後鑄成難以挽回的大錯。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扇窗戶,不管是誠信、善良,還是寬容、廉潔,這些你一旦背棄,就會不經意地與它們越走越遠,再也無法接近它們。正如人們所說的修好一件東西往往比破壞一件東西要難得多。不要輕易打破你的任何一扇窗戶,否則小偷將在這里成型,大盜也將在這里蛻化。原諒自己,就是墮落的開始有一位領導幹部「落馬」後感嘆道:「吃了一輩子齋,卻讓一碗狗肉湯沾染了一身清白。」此話讓人想起了老子的名言:「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說,做人做官要像開始一樣謹慎到底,就不會有做不好的事情。慎初、慎好 廉潔自律要慎初,初不慎,就難以善終;要慎好,好不慎,則難以自律。所謂「初」,是指「初次,第一次」;所謂「好」,指「個人愛好,嗜好」。明代督察院長王廷相接見新任御史時,講了這樣一件小事:昨日他進城遇雨,初時,走在前面的轎夫小心翼翼的挑好道走,因為轎夫穿著一雙新鞋。後來不小心踩進泥水裡,便不再顧及新鞋,不管路面贓與不臟,都踩將下去,結果把鞋子完全弄臟。王廷相以事喻理,委婉告誡新任下屬,凡事要慎初。新任御史也聽出弦外之音,連稱「終生不敢忘」。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這位身為督察院長官的哲學家王廷相對新任下屬「慎初」的告誡,無論從實際上還是從內容和技巧上,都極為高明。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人犯錯誤也是如此。初之不慎,要想再慎起來,就不會那麼容易了。如胡長清、王昭耀之流,他們貪污受賄,很少有僅此一回的例子,往往有了第一次,便一而再、再而三,一發而不可收,最後自己毀掉了自己。正如那個轎夫,新鞋既入泥水,便不再珍惜。對鞋如此,心靈也一樣,一旦放鬆了警惕,染上了污點,就會放縱自己,破罐子破摔。倘若面對「第一次」時,意志堅定,毫不動搖,不存僥幸之心,堅信貪欲之害,就能不失操守,拒污濁於千里之外,始終做到「拒腐蝕,永不沾」,也就能慎之初,善始終。因此,慎初是保持操守,拒腐防變的第一道思想防線。要慎好,好不慎,則難以自律。羅卜白菜各有所愛,領導幹部也會有各自的愛好,但必須做到慎好。尤其對於有損形象或者影響公權的嗜好,更要下決心戒除。還要注意隱好,不要過分張揚個人嗜好,謹防別有用心者「見縫下蛆」,投你所好。胡長清愛好書法,有所圖者,就借索字之名送上豐厚的「運筆費」,進而與之套近乎拉關系撈好處,伴隨著他個人的滾滾財源,也給國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最後把自己送上了斷頭台。教訓可謂深刻,所以,國家公務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對於個人愛好不能小看,而且必須慎好隱好,強化自律意識。要管住自己的慾望,清心寡慾,經得起各種誘惑;管住手中的權力,用權唯公,用權為民;管住自己的小節,點滴注意,防微杜漸。因此,慎好是保持自律,拒腐防變的第二道思想防線。當前,正值幹部換屆之時,唯有慎初慎好,廉潔自律,自覺加強內功鍛煉,做到「三管」「四自」(三管: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手。四自: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僅第一步不把鞋子弄臟,每一步都要小心,才能戰勝各種歪風邪氣,才能鞏固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廉潔勤政,為和諧社會建設而努力,為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努力。
D. 高中新材料作文立意
理解一、復岌岌可危地環境制下,如何獲得雙贏?
理解二、強者面對困難,要成功,總會戰斗到底;弱小面對困難 ,要成功,總得順應趨勢。
理解三、關鍵在於如何理解橡樹的「成功」與蘆葦的「未來」。
理解四、就舉一個例子, 我記得當年我這里,有一批志士,寫了一篇文章,關於平反文革的,這篇文章是由三人帶頭, 跟隨者也有幾十人,這一篇文章造成了巨大的輿論,引起社會的強烈反應(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結果——成名)。在這一場輿論中,帶頭的三人都被抓起來了,但他們的效果達到了。而跟隨者們也因跟隨支持成名了(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成名),但他們卻沒有被關押。 這就你自己理解了。
E. 高中的材料作文怎麼寫
寫作策略:
①引:恰當地引用材料,開頭既要引述材料,在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對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語即可。
②議:是對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對人物關系的分析,對結果的預測,對原因的追問等,目的是為了提出觀點做鋪墊,這部分不能太長,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論點(或觀點),文字簡煉,一兩句話就可以,觀點明確。
④聯:這是文章的關鍵,可由材料推開去,可聯系歷史人物、歷史故事,可聯系現實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舉例也可以反面證明;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最少要舉兩個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側面得把中心論點闡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樣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說明好處(或危害),找出症結。
⑥結:收斂全篇,總結全文,宜對論述的問題有所深化,不要故作驚人之語,強調精煉有力,不要畫蛇添足。
在話題作文出現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試卷中經常出現的一種作文考查形式,在話題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話題的背景,材料與文章是一種疏遠的關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則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寫作內容選擇和立意的依據,考生必須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進行寫作,離開了材料就是離題,文章與材料是一種很親密的關系。由此可見,寫作材料作文,必須針對其「材料重要性」特點,採取有效的寫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寫出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具體來說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讀懂材料,全面把握
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沒有讀懂材料必然會模糊作文,以致出現偏題或者離題的現象,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切不可斷章取義,執其一端,而要抓住重點,明白內容,理清關系,理解中心,為立意奠定一個較好的審題基礎。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從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語不放,否則容易跑題。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這對於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幫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穎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壞直接影響到作文的深刻與否和創新程度,因此,寫材料作文,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要盡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謂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內容,牢記主題必須從材料中得來,切不可脫離材料,否則就容易寫出失敗之作。
所謂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維定勢,超越一般人的慣常思路,應該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不能言,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新」字上下功夫,這樣寫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煥發出創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當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來說,引用材料有兩種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化用)。根據文體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寫成議論文,開頭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文體也不能完全脫開材料,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和間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則容易造成於材料疏遠的感覺。
F. 新材料作文,高中語文,要求在下,不少於800字
學會放棄
一個孩子到果園去,看見爺爺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樹上的一些枝條剪下來,小孩拿起一根枝條,說:「爺爺,它們長得好好的,你把它們剪掉多可惜!」爺爺說:「傻孩子,剪掉它們,果樹才能長得更好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生活的辯證法就是這樣,放棄與獲得結伴而行,相輔相成。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放棄又不斷獲得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我們放棄了團聚,便有了千里之行;我們放棄了僥幸,便有了成功,我們放棄了安逸,便有了精彩的人生……在這里,放棄了已經超越了丟掉的含義,升華成了一種生存的藝術。放棄,是一種理智,生活中,「魚和熊掌」兼得的好事很難遇上,而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的事情卻經常需要我們決斷。此時,知其兩者兼得不可能,而不再去作無謂的努力,是一種理智;在兩者的取捨上,分清孰輕孰重,作出正確的選擇,也是一種理智;在選擇後,不再瞻前顧後,而是全力以赴去把選擇的事情做好,使它成為自己人生精彩的一筆,更是一種理智。放棄,是一種膽識。人,大都有一種惰性,一旦熟悉了一種環境,進入了一種狀態,即便有了跟適宜的運行軌道,他也會猶豫再三,難以決斷,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放棄現實的,去爭取未來的;放棄熟悉的,去開拓陌生的;放棄穩妥的,去承擔風險的……而面隊這種種放棄,又確實需要一種膽識,一股勇氣,一份遠見。放棄,是一種境界。據接生的護士講,人生下來時,兩只小手攥得緊緊的,好象要把得到的一切都牢牢抓在手裡,就未必真需要,真有價值,可是,要讓人放棄,又很不容易,須知,人生如同登山,只有登上高高的山巍,才能領略風光的綺麗和無限,才能感受人生的美好和壯觀。可是,負重是很難高攀的,只有丟掉各種負擔和羈絆,才能解放精神,一身輕松地上路。此時,放棄得越多,則行之越遠,人生越燦爛。放棄是剪刀,生命之樹剪除並枝贅葉後,更顯生機勃勃。拒絕放棄,只會作繭自縛,在生活的網中束縛致死,為了高品質的人生,我們需要選擇放棄!
G. 高中材料作文 800字
做好事也應求回報
當今社會似乎只流行著「做好事不求回報」這一說法,在人們看來,如果你做好事得到好處或回報,你的動機就不那麼純良,可是我卻想說:做好事,也應求回報。
如果社會上人人都苛求做好事必須不求回報,那些做好事的人更是必須白白付出,他們沒有絲毫的回報可言,久而久之,更多的人選擇退會原點,這樣社會上做好事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做好事也應求回報,這回報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但是我們必須讓做好事者知道他們的付出能得到我們的肯定,這樣才能激勵更多的人去付出。正如中國頭號慈善大王陳游標,他的每一次捐款都大張旗鼓,在報紙上大肆報道,他不僅接受每一次政府給他的榮譽證書與稱號,並且走到哪裡都把證書帶在身邊,隨時給他人看。有很多人批評陳游標只是作秀,只是為了給自己以及公司樹形象。可是陳游標卻說:「我就是要讓他人看到,陳游標做好事,不僅獲得政府和人民的認可,同時也能有利於自身的發展,這樣才能激勵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做善事。」我非常認可陳游標的話,人們的付出需要認可,需要獲得回報,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去重塑我們的社會之風。
相反,如果一味地要求人們做好事不求回報,我覺得這是人性自私作祟,人們只想讓他人去付出。還記得叢飛嗎?在他身上很多人看到了偉大,但是我卻看到了悲哀。叢飛一生盡其所能去幫助他人,可是自己生病後卻無錢醫治。在醫院住院時,社會上很多好心人都去探望叢飛,可讓人寒心的人這些探望的人中竟然沒有那些接受他捐助的人!當記者們打電話要求在廣東當地的受捐助的人來探望叢飛時,他們竟然以「怕給叢飛丟臉」這樣的借口斷然拒絕,他們自私地認為叢飛是不需要回報的。
我不知道叢飛是否覺得悲哀,但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看,我真的替叢飛感到悲哀、寒心,而這悲哀是叢飛的,更是社會的。當今社會,拾到別人的錢包卻被要求親自送回,而失主並無一句感謝之言;受捐贈者向捐贈者獅子大張口,提出過分要求;英雄流血又流淚……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我們不能以「做實事不求回報」這一理由來綁架這些好人,讓他們白白付出,同時這也不利於我們整個社會感恩意識的培養。
做好事也應求回報,在當今社會之中,我們的政府,我們的人們應該給予那些做好事的人充分回報,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從而讓更多的人看到做好事不僅能幫助他人,對於自己 其實也有回報。這樣,更多的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隊伍中來,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好。
H. 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在作文時,如何處理材料
要留意材料來中的內容,材自料絕對不只是留給你啟發的!材料中流露中的情感取向(積極或者是消極的),都要揣摩到,不然很容易寫跑題!審題很重要,材料裡面還有一些關鍵詞,比如生活是快樂的、苦澀的、酸甜的···其實就已經給出你一個范圍讓你寫,比較保險的做法就是挑選給出關鍵詞的一個方面來寫。同時,材料後面的那段注意事項也要認真研讀,關於文體的要求啦,話題要圍繞什麼啦,總之要仔細讀出它的要求。《高中作文導寫教程》裡面有很多關於審題方法的訓練和範例,很實用,可以看一下
I. 關於高中作文的新材料作文範文
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寬它的寬度。
這段話對你有什麼啟發?能引發你怎樣的聯想?請依據材料中的一句話或幾句話,確定中心,寫一篇文章,不少於500字。
(2002年江蘇南京市中考作文題)
2、這里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這里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這里有溫暖關愛,這里有友誼信任,這里有拼搏進取;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
請你根據提示所提供的內容,選取其中的一個方面或將幾個方面有機的聯系起來,自擬題目作文。
(2003年湖南長沙中考作文題)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當幼鷹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便把巢穴里松軟的鋪墊全部扔出去,這樣,幼鷹們就被樹枝上的會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邊緣。而此時,鷹媽媽就把它們從巢穴的邊緣趕下去。當這些幼鷹開始墜向谷底時,它們就會拚命地拍打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最後,它們的性命保住了,因為它們掌握了作為一隻鷹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本領--飛翔!
(200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
【優秀例文】
1、2003年湖南長沙中考優秀作文
風雨中,我傷害過不該傷害的人
一考生
有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開始透支母親的生命。可我一生下來就是為了報復父親。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和媽媽離婚的情景。判決時,我最終還選擇了父親,我要讓他難過一輩子。沒過多久,父親又結婚了,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仇恨。
雖然繼母總是竭力地想討好我,我卻從來沒有對他笑過一次。父親常被我氣得青筋暴起,每每這個時候,我的心裡總會燃起一絲可怕的喜悅。幾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孩,不過他只是個病秧子,三天兩頭得送醫院,我經常半夜醒來,看見父親開車送弟弟去醫院,繼母在門前鬼哭狼嚎的場面,我變成了一個麻木的觀眾,沒有一絲擔心。
那天,我接到了重點中學的通知書,這是我十幾年來除了報復父親之外最大的心願了。回到家,我把通知書朝桌上一扔,「我考上重點中學了,明天報到,先交三千!」父親拿過通知書,眼角稍微揚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沉重。我知道,這幾年來,弟弟的病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但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只見父親慢慢地起身,來回地踱著,最後他下決心,走到繼母面前說:「小偉的病要治,萌子的書也要讀」。「家裡就剩這三千了,醫生說小偉隨時可能要動手術,這錢可不能用啊!」繼母哭著說。「可咱也不能誤了萌子的前程啊!」說完這話,父親沖出了家門。看著這一切,我有了一點心酸。
第二天,醫院來通知說,弟弟可能不行了,要我們有心理准備,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一絲震撼,那一天,我懷著一顆慚愧的心看了弟弟一眼,是分別後的第一眼,也是最後一眼。
我去重點中學的前一晚,父親把我叫進了他的房間,語重心長地說:「萌萌,其實我不是你生父,當初他拋棄了你們母女倆,我為了保住你母親的名聲才跟她結婚的,我們約好等你長大一點後再離婚,沒想到你當初選擇了跟我……」
這番話猶如晴天霹靂,我怎能相信自己一直報復的父親,居然是我最大的恩人,是一個與我毫不相干卻白白養了我十幾年的人……看著眼前未老先衰的父親,我的那些仇恨變得不堪一擊了,我撲進父親的懷里,大聲哭著說:「爸,我對不起你!」父親拍了拍我說:「父親是永遠不會責怪自己的兒女的!」
原來,這十幾年我白活了。只有今天,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佳作探勝:「這里有溫暖關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本文讓讀者更深地體會到這一點。作者圍繞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敘述了一個家庭生活故事,將兩代人的情感沖突置於矛盾之中,有力地揭示了所要表達的主題。平鋪直敘地寫父愛,寫親情,難於寫出真正的父愛和親情,而本文作者通過運用對比和誤會的筆法來傳達這種情感矛盾,尤為深刻而且讓人怦然心動,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說本文最大的優點就是談真感受、訴真感情。
2、2004年河北省中考優秀作文
伴著「痛」的愛
一考生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打記事起,我爹曾多次對我說,農村苦,農村的孩子需要堅強。十幾年來,我一直就是伴著「痛」的愛長大的。
在小學畢業時,幸運之神降臨到我的頭上,由於成績優異,我被縣城一所私立中學免費錄取。
記得開學的那一天,爸騎著那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自行車,為我馱著鋪蓋。我在後面背著大包、小包,小跑著。一路上,父女倆沒說一句話。我知道,爹還趕著去幹活呢,他說過誤半天工要扣十來塊錢呢。
來到新的學校,學校里的人多得像趕集似的:校門口停滿了小轎車、麵包車和各式各樣的摩托車。爹則把他那輛破自行車靠在一棵小樹上,也上沒鎖,扛著鋪蓋捲走進擁擠的人群。我緊跟著爹,生怕走散了。我周圍都是大人們,我人小,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擠了進去。爹幫我找到宿舍,挑了挨著窗戶的一個床鋪,爹說這兒陽光好,不潮,冬天也暖和。至於其他安慰之類的話一句也沒說,放下鋪蓋卷,轉身就走。「爹」,我大聲喊了一聲,爹轉過身來,「啥事?」我望著爹沒吱聲,爹苦笑了一下,轉身又走了。我強忍著淚水,自己收拾床鋪。看著別的家長幫著孩子鋪被褥,整理東西,我的淚刷地流了下來,但我馬上擦幹了淚水。爹說過,農村的孩子更需要堅強。
以後,學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時坐車,有時步行。回家以後,自己生火做飯,並拾掇房間,然後邊看書邊等著爸爸、媽媽、小弟回來,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從未改變過。
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點鍾我就起了床。媽媽昨晚去廠里幹活還沒回來,爹也早早地幹活去了,我自己做熟飯,飯後,坐車去考場。就在我將要走進考場的大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我的視野中。萬萬沒有想到,是爹,爹騎著他那輛破自行車來了。頓時,我的淚水在眼裡直打轉。「爹,你怎麼來了,誤一天工十幾塊錢呢!」,「農活再忙,我閨女一個人考試,我不放心,快進去吧,一會兒就考試了,爹在外邊等著你。」
寫到這里,我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爹,你放心吧,我一定會考好的,因為有爹您在外邊等著我,還有爹您多年來囑托我的那句話……
佳作探勝:本文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材料所揭示的中心: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而貌似「殘忍」的父母之愛。真正理解好這種愛,才能寫好這篇作文,否則容易流於一般的父母關懷之上了。通觀全文,本文的亮點主要有三點:一是用一個恰當的標題恰當地表達了中心,鮮明有力,而且富有思辯性。二是作者將父親的愛轉化為培養自己的堅強這一認識上,使主題具體可感,有利於文章的寫作。三是用富有真情的敘述語言表達了讓人感動的故事,擺脫了過於華麗不實的文辭而透露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真意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一座荒蕪了的花園里。美麗的池子幹得見底了。美麗的花木枯萎盡了。玫瑰死了,夜鶯好久沒有飛來了。除了蟋蟀在草叢中悲鳴,只有有毒的惡草與刺人的荊棘生長著。
有一天,忽然有幾個人到園里來。他們看見這座美麗的花園出現這樣的凄涼情況,個個臉上都顯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幾乎要痛哭了。一個嘆氣道:「難道我們就任它長此荒蕪了嗎?」其餘的人都毅然站起身來,答道:「不,決不!我們應該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於是他們討論怎樣改造這座蕪的花園的方法。
一個人說:「應該先把惡草和荊棘砍除掉,然後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個人說:「不然。應該先把花木運來,然後去砍除惡草和荊棘,因為——」
另一個人說:「我表示同意A君的話,惡草和荊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決不能栽種的。因為——」
其餘的人說:「不然。你的話錯了。我贊成B君的意見。因為——」
他們各舉了許多理由,互相辨論著,還引了許多例子來證明他們的話,由早餐的時候一直辯論到正午,家家炊煙起了,還沒有停止;甚至於因為意見不合,互相謾罵……而且扭打了。
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1
行勝於言
輕輕翻開《史記》,歷史的年輪旋轉著重現在我眼前,帝王將相的人生總在炫出無盡的光芒,而我所模糊的「紙上談兵」總讓人遺忘,那暗淡的「宰予晝寢」的故事總也引不起誰的思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幾百年前,大詩人陸游已經悟透了這個道理,行勝於言,每個人的成功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是在紙上寫出來的,豪言壯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將這豪言壯志表現出來。去行動,去為這個目標而奮斗。蘇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者。所以不努力怎會成功,不去行動怎麼會揚志,一肚空話,一腔熱血,一紙濫語,又有何用。
荀子曾經感慨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先人的智慧怎麼就在自己的生命中行不通呢?「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魚雖美麗動人,空看絕不會有所收獲,夢想雖輝煌燦爛,大言不可能促你成功。當今符號巴菲特的女兒小時候驕傲自大,一次宴會上,女兒向父親吹噓自己以後必將成為偉大作家,為自己的父親增光添彩。父親巴菲特並沒有高興的贊賞女兒懷有大志,而是轉而反問她:「你能不能說出你看的幾部作品並對它加以賞析呢?」女兒支吾的說不出來,巴菲特頓而大怒,吼道:「離開餐桌,回到你卧室去反思一下自己,記住,當你什麼都沒做的時候,不要夢想著成為什麼。」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他敢做常做,而不是和誰浪費時間吹捧自己的成功經驗。他說:「想成功,一是要保持沉默,二是要馬上行動,三是要堅持到底。」巴菲特的成功事實不正說明行勝於言嗎?
聲大而無理,浪高則無害。就像《禮記》中的那句「謹於言而慎於行」一樣,我們做人做事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行動說明事實,南北朝的劉勰曾說的「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也是這個意思。生活在現代物質社會,已不是「理屈詞窮」的時代,而是「理屈詞無窮」的紛雜時,說服一個人,甚至說服一個社會,用行動去完成自己要說的,像巴菲特那樣傲視萬物。
行勝於言,萬物於行中運轉,社會於行中發展,人生於行中輝煌。
例文2
行動勝於空談
克雷洛夫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
面對人生旅途中的急流,似乎每個人都會表現得無所畏懼,喊出幾句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而真正敢涉足於湍湍急流的人,卻為數不多。正如花園中的幾個人,面對著荒蕪蕭條的花園,都會大發議論,空談一番。結果,話說了一火車,事卻沒做成一件。
話說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事做得最多的人。雷聲再大,如果雨點太小,也只是虛張聲勢。實幹才是最真的,行動勝於空談。
少空談,多做事,能實干,能行動,是一個人品質、修養的體現。華羅庚說過:「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我們要誡之以空,誡之以松,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其實,何止是科學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腳踏實地做事,謹慎認真為人,這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實干精神,求實態度。
雜交水稻之父,面對著盛大的聲譽,依舊保持著自己踏踏實實的實干作風,行走於田壟之間,埋頭於稻浪之中。他的實干精神,讓人心生敬佩。古文學家季漾林,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親身考察,從不空談,他的嚴謹作風,吹拂世人,讓人欽佩不已。
只有實干,只有付諸行動,理想的風帆才會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縱使一個人說得再好聽,談得再動人,如果不通過行動證明一切,通過實干實現目標,也終將碌碌無為,一無所獲。
志在用筆完成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的巴爾扎克,筆耕不輟,努力創作,辛苦耕耘,用行動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收獲了成功的果實。身陷囹圄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尼可洛?帕格尼尼,十年如一日,堅持鍛煉,用行動成就了自己的一段傳奇人生。縱觀世界,大凡有成就者,無一不是腳踏實地,努力奮斗,用行動取得了自己輝煌的成就。而那些只說不做的空談家,卻湮沒在歷史的風沙中,被人淡忘。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學生只有具備實干、務實的素質,努力去學習,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實。我們的國家領導只有會說更會做,才能真正的造福於人民,奉獻於社會。只有行動,實干,我們的社會才會蒸蒸日上,不斷進步。
古人言:「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現在我說:「終日而言矣,不如須臾之所為。」行動起來吧,朋友,拋棄那些大道理,用我們的行動創造光明的未來。因為,行動,勝於空談。
評語:本文開篇顯采,精煉的引言和恰切的比喻即拋出鮮明准確的觀點。然後幾個方面逐層論述,有理有據,透徹有力。語言精煉,善於使用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搖曳多姿,文采斐然。
例文3
行勝於言
鷹選擇了飛翔的努力,收獲的是翔於雲端的非凡;蟬選擇了「知了」的自得,收獲的事棲於枝梢的平庸。
當仲永年少即鋒芒畢露時,可曾想過日後的泯然眾人?當趙括臨陣誇誇其談時,可曾想過戰時的身死人手?當馬謖軍帳中信誓旦旦時,可曾想過敗逃時的兩淚漣漣?
於是那一次次言與行的本末倒置,定格了歷史的曲線。
其實,言與行的辯證,正如同水與桶的關系:空氣如言行如水,而只有當桶中的水愈來愈多時,桶才會變重。仲永、趙括、馬謖,哪一個不是質地優良的「桶」呢?只可惜不裝水的桶如不能跑的車一樣,於歷史的實在性而言毫無用處,倘如真的非要說出些價值,那也只有將他們陳放於史書的博物館中,供後來者引而鑒之了。
於是有人便言:沉默是金。於是魯迅先生也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然而,這於我看來,沉默與沉默之間,卻是有著質的區別。
並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子,也並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會導致滅亡。在相同的沉默的表象下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當1840年英吉利的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時,當琦善等人驚呼著堅船利炮不可抵擋時,中國的有識之士們選擇了沉默。然而這沉默並不是屈服,而是蘊含著「行」的沉默。當然,也只有這樣的沉默,才能孕育出爆發。
於是便引出另一種沉默——徹底沉默了的沉默,預示了滅亡的沉默。
所以,「行」的作用便顯而易見,即便是沉默,若內蘊著「行」的苗芽,也會指向成功。
當然,行勝於言並不是將言置於無用之地。若成功是行於海上的帆船,言便是風。風既能助船破浪,也能掀起波濤吞嚙希望。若成功是種著麥苗的田地,言便是雨。雨既能滋潤大地,也能引發洪澇水淹千里。所以,「行」固然重要,但沒有「言」指導的「行」卻將是一個更大的謊言。
當小鷹選擇了翔於雲端的非凡,它就要付諸努力,因為行勝於言;當知了選擇了自鳴的得意,它便註定了平庸,因為行勝於言。那麼。你的選擇,鷹還是蟬?
[評語]:
一篇好文章的特點不外乎結構精當,選材恰當,用語精彩。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給人干練清新的感覺。文章開篇就用一組對比表明「行勝於言」——鷹付出努力,選擇行動,所以鷹擊長空;蟬終日嘶鳴,選擇言語,所以蟬居平庸。然後由物及人,選擇仲永、趙括、馬謖這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以比喻論證的方式闡明沉默可能是金。再下來,作者質疑並用鴉片戰爭為例點明「徹底沉默了的沉默,預示了滅亡的沉默」。接著作者進一步闡明「『行』固然重要,但沒有「言」指導的『行』卻將是一個更大的謊言」。作者在文末又用鷹和蟬的例子再次重申「行勝於言」這個中心論點。文章首尾照應,一氣呵成。語言整散結合,讀起來琅琅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