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寫一篇以《秋天的樹葉》為題的習作,寫出秋天樹葉的形狀、色彩,《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2、指導學生學習仔細觀察周圍樹葉,能抓住特點,想像豐富,清楚明白、有條理地介紹。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寫出秋天樹葉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做到有序觀察,抓住特點,加強體驗和想像。
教學准備:
1、教師製作秋天的樹葉(楓樹、銀杏、冬青、龍爪槐、樟樹、紅花繼木、芭蕉、鐵樹、松樹等)PPT課件、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民族音樂《秋思》、下水文。
2、提前一周組織學生課前觀察校園、村莊周圍和學校旁金橋大道人行道邊的樹葉,採集自己喜愛的樹葉。
3、學生搜集並積累描寫秋天樹葉的相關語言材料。
教學時間:90分鍾
教學過程:
一、 欣賞秋天的樹葉,撥動情感的心弦。
目標:創設情境,激發動機,樂於表達。
作用:引發學生對課前觀察秋天樹葉的回憶與感受,整體把握秋天樹葉的特點,產生喜愛之情,使秋天的樹葉成為學生由內向外,自己想傾吐的內容,產生習作的內驅力。
注意點:課件中的圖片要是學生所熟悉的,既要有整棵樹的全景展示,更要有樹葉的特寫。觀賞樹葉,提醒學生注意留心各種樹葉的色彩、形狀。
1、師述:現在正是金秋時節。課前,同學們已經在校園內、上學路上以及村莊周圍注意觀察過秋天的樹葉(板書:秋天的樹葉),現在請同學們簡要交流你們看到的秋天的樹葉,從樹葉的顏色、形狀或感受等方面說一說。
2、學生簡要匯報。
(過渡)秋天的樹葉,顏色美,形狀美。老師覺得秋天的樹葉就是一幅幅畫,色彩斑斕,多彩多姿。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校園里和學校附近老師拍攝的一組秋天的樹葉。
4、學生欣賞秋葉。(出示課件)
在優美的音樂背景下,欣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樹葉,激發學生對樹葉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說出真實而獨特的感受。
5、激發習作的內驅力。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說一說、寫一寫秋天的樹葉。同學們習作完成後,老師將以「秋天的樹葉」為主題,在學校為我們班舉辦一個習作展覽,優秀的習作還將被推薦到學校網站。
二、指導觀察秋天的楓葉。
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清楚介紹,有序表達。
作用:指導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樹葉,大膽想像,滲透表達的順序。
注意點:提醒學生不必拘泥於老師提供的句式,可以按照自己的表達習慣與方法,組織好介紹的語言,主動觀察,自由表達。同時告訴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不要只停留在一片葉子上,要注意發現同是一種樹葉的不同的地方。
一)、觀察「楓樹葉」,學會由整體到部分進行有序介紹。
● 觀察一樹楓葉:
1、 師述:首先看一樹的楓葉。(出示——金黃的、紅中透黃的、火紅的三幅圖)
2、 學生觀察,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說出來,小學生作文《《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教師出示下列句式:
顏色:
(
)的葉子,就像(
)。
形狀:
(
)的楓樹,彷彿(
)。陽光下,猶如(
)。
動態:
風乍起,樹葉搖動,楓樹好似(
)。
2、交流、點評。指導學生從抓住特點、敘述順序、表達方法幾方面點評。
(板書:顏色 形狀 )
過渡:同學們對一棵楓樹的觀察與介紹,抓住了特點,想像豐富。下面請看一片楓葉,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觀察與介紹。
● 觀察一片楓葉:
出示(火紅的楓葉特寫圖)或學生拿出自己採摘的楓葉觀察,同桌相互介紹。
1、自主觀察楓葉的顏色、形狀,想像風兒吹過的情景。
2、指名口述;指導學會由整體到部分,有序觀察,想像豐富,敘述具體。
顏色——
形狀—— 葉柄、葉片、葉邊緣、葉脈
動態——微風吹過 ……
⑴ 學生口述風中的楓葉。
⑵ 指導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具體形象地表達。
⑶
小結:我們在介紹秋天的樹葉時,抓住樹葉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像,同時,做到動靜結合,秋天的樹葉就會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板書:靜態 動態)
● 閱讀教師下水文, 在體會與比較中習得觀察與表達的方法。
1、學生閱讀《秋天的楓葉》。
秋天的楓葉
牡丹雖然雍容華貴,桂花盡管芳香撲鼻,我卻更愛秋天的楓葉。
陽光下,遠遠望去,火紅的楓樹分外耀眼,如同燒著的晚霞。
走近觀賞,楓葉長在樹梢,疏密有致。它們有的紅得鮮,有的紅得艷。一片片葉子,精神抖擻地平展著,絕無低垂。淡紅的葉柄和鮮紅的葉片組成了可愛的楓葉。每一片葉子分為七片中間寬末端細的小葉子。它們長短不同、大小各異。長的,像一根根美麗的羽毛;短的,似一枚枚漂亮的發卡。它們組合得又是那樣的自然、妥帖,充滿韻味,彷彿小金魚美麗的大尾巴,又似惹人喜愛的蝴蝶……再瞧,一根根葉脈清晰可見,伸向葉子的四周。摸一摸,葉片正面軟軟的,滑滑的,就像絨布;手指滑過葉片邊緣,感到癢癢的,原來那兒分布著許多有規則排列的「小鋸齒」。
一陣微風吹來,楓葉在樹枝上不停地顫動著,似乎興奮不已。葉片在風中發出的沙沙聲,那是在悄悄地告訴我:「看!我們紅艷艷的,多麼漂亮……
」
哦,秋天的楓葉,紅似火,美如畫。
2、交流,體會觀察與表達的方法。(抓住特點,動靜結合,大膽想像,有序觀察與描寫。)
3、介紹開頭和結尾的方法
開頭方法
開門見山(例:秋天到了,許多樹葉無聲無息地脫下自己綠色的外衣,穿上了艷麗的禮服。)
作比較(例:牡丹雖然雍容華貴,桂花盡管芳香撲鼻,我卻更愛秋天五彩斑斕的樹葉。)
名言警句引入(例:「一葉知秋」 「霜葉紅於二月花」)
抒發感受 (例:秋天的樹葉,美不勝收,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結尾方法
首尾呼應 (例:秋天的樹葉,絢麗多姿,是一幅畫,是一首詩。)
抒發情感
(例:多麼迷人的秋葉啊!或我真想做一片秋天的樹葉。
二)、學生觀察自帶的樹葉,自主習作。
目標:清楚明白地寫出樹葉的特點,動靜結合,想像豐富。
作用:運用習得的觀察和表達方法,自主觀察,樂於表達。
注意點:教師要維持好教室的紀律,幫助個別學生觀察時抓住樹葉的特點,指導學生遣詞造句。同時,通過比賽激勵的方式,比一比誰寫得快,使習作一氣呵成。
1、
學生回想觀察樹葉的情景,觀察、描寫自己喜愛的兩種樹葉。
預設:銀杏葉
樟樹葉
桂樹葉
冬青葉 芭蕉葉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樹葉,先仔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注意展開豐富的想像,然後有條理地寫下來,等會兒請你為大家介紹。
2、學生自主習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遣詞造句,做好個別輔導。同時,通過比賽激勵的方式,比一比誰寫得快,使習作一氣呵成。
四、示範評改。
目標:在示範評改中明確習作的要求和方法,抓住特點,想像合理,動靜結合,有序介紹,學會使用規范的批改符號。
作用:發揮學生中典型習作的指導作用,優秀的給予鼓勵,不足的指出問題,並提出修改的要求,為下一環節——學生自改,提供示範。
注意點:評改以教師為主,突出本次習作的要求,少引導學生發表意見,把時間留給學生自主修改。
挑選3——5篇學生典型習作,指名朗讀,教師進行評點。優秀的給予鼓勵,不足的指出問題,並提出修改的要求,為下一環節——學生自改,提供示範。
五、自改習作
目標:在自主評改的實踐中,將樹葉的特點能具體明白、文從字順、有條理地表達,做到想像豐富,表達明白具體。
作用:讓學生在評改的實踐中提高習作水平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注意點:評改需要反復地讀,敢於出聲地讀,要僅僅圍繞本次習作的要求,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教師重點對個別學生給予修改的輔導。
六、展示交流
目標:在交流中,享受書面表達帶來的精神愉悅。
作用:通過交流,展示書面表達的成果,相互學習和激勵。
注意點:重在樹立學生習作的自信心,面向全體,給予更多的學生展示的機會。
七、板書設計。
顏色
形狀
秋 天 的 樹 葉
靜態
動態
〔《秋天的樹葉》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 如何寫狀物作文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教學設計
物,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動物,如馬、牛、羊等;一類是植物,如花、草、樹等;還有一類是靜物,如書、文具、小鬧鍾等。寫狀物作文,就是讓同學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描繪這些物體,表達出我們的情感。
寫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習作狀物作文能夠培養和提高同學們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才能寫好狀物作文呢?
一、仔細觀察,了解物體的外部特徵
觀察是作文的基礎,要想寫好狀物作文,就必須留心觀察。對於動物,我們不但要觀察其外表,如大小、形狀、顏色等,還要特別注意觀察其靜態和運動時的神情和姿態,了解其生活習性。對於植物,我們不僅要對其根、莖、葉、花等部分進行觀察,還要懂得植物生命的周期性,了解其色彩、形狀、大小等隨四季變化而變化的特性。對於靜物,我們不僅要觀察其形狀、大小、顏色、還要了解其構造、用途等。總之,觀察是狀物的第一步,只有仔細觀察,作文時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現物體的形象。
二、選取描寫的具體內容,有序寫作
狀物作文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這樣才能讓人讀了以後,覺得層次清楚,對所描寫的內容才能清楚地了解。由於描寫的物體不同,因而寫作順序也不一樣。一般來講,寫動物,往往按照先寫其外表,後寫其習性的順序寫作。寫其外形時,可以按從頭到尾、從體到肢的順序有詳有略地描述。寫植物,可以按照根、莖、葉、花、果的順序一步步觀察描寫。寫靜物,可以按照從整體到部分來描寫。
當然,狀物作文的描寫順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按時間順序寫,按生長規律寫,按由遠及近或從外到內等不同方位順序寫。因此,我們在作文時要靈活運用。
三、抓住物體的個性特徵
好的狀物作文,應力求所寫物體形象逼真,讓人喜愛、如見其物之感。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抓住物體的個性特徵描繪。
「描虎不能像貓,畫葉不能像花」。由於物體的類型不同,形態、習性各異,我們在描摹物體時,只有抓住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徵加以刻畫,才能把物寫真、寫活。如松柏蒼勁挺拔,柳樹柔軟多姿,小鳥雀躍在枝頭歌唱,高粱笑紅著臉在微風中招展……不同的物,各有特徵。
四、融入感情,為文章的中心服務
一篇好的狀物作文,不應只是為寫物而寫物,而應當通過對物的描述,表達其人格化的精神品質。在狀物的同時,如果能「水到渠成」而又巧妙地表達出作者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懷,對作文就能起到「托物言志」、畫龍點睛的作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這是對狀物作文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優秀的狀物作文不僅能表達作者對物的外形之愛,而且能由表及裡地表達出作者對物的實質之愛,讓人讀後從中受到感悟,得到教益。
3. 北師大教材四年級下冊作文教學設計你有嗎
第七冊作文備課
全冊教材簡析:
四年級第一學期作文共安排了8次,16課時。
作文教學目的要求
1、 注意繼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漸養成作文前想清要寫的內容 和作文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2、逐步培養學生確定中心,圍繞中心選擇安排材料,學寫有中心、有條理的簡單記敘 文,要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 3、能按一定順序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語句完整通順、連貫,說話有禮貌, 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 4、初步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觀察事物能抓住重點,並鼓勵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 想像。 5、學習有順序、比較細致的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 句通順 有一定條理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6、明確讀書筆記的寫法,繼續學寫讀書筆記。 7、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寫完作文認真修改的習慣。 8、自由作文不出題目,也不提內容範圍,減少了對學生作文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 達。
作文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事物能抓住重點、有順序,並鼓勵學生大膽展開合理的想像,初步養成細致的觀 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能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且有中心的簡單記敘文,要求學 生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能抓住要點縮寫課文;不出題目,也不提內容範圍的作文 形式,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內容;學習按一定順序寫的作文方法;復習學過的標點符號的 用法,學習使用分號,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寫完作文認真修改的習 慣。
第一篇 習作命題 心中的月亮
作文要求:
1、學習有順序的、比較細致的觀察事物,適當展開想像和聯想。
2、能在觀察和想像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有中心、有條理的簡單記敘文
作文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明確要求。 1、每到中秋節那天,同學們都會賞月,那時你會想些什麼呢?把你想到的向老師同學 們說說好嗎? 2、提出討論要求,小組互相討論。 (1)適當展開想像和聯想,比較有條理地把自己想到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說出來。 (2)能在小組中互相討論和交流,從中啟發自己的思維。
二、 指導作文。 1、 出示月亮的投影,觀察、想像。 2、在小組准備的基礎上指名口述。 3、啟發想像,然後各自展開想像,口述想像的內容。 (1)你心中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2)你對它有什麼期望或將來你的理想是什麼? 4、指導學生按照順序口述。 (!)每個同學說說,同學加以糾正和補充。 (2)指名說一說,全班評議、補充。
三、 各自寫作文。寫完之後自己加題目(如:神奇的月球、我心中的月亮等)。 要注意: 1、做到文章內容具體,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連貫。 2、 把觀察到的和想到的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寫具體。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講評作文 講評目的 1、 敘述是否具體,想像是否豐富多彩。 2、 是否按條理敘述,並展開合理想像來表現中心。
講評過程
一、 回顧作文的寫作要求。
二 對這次作文進行總體評價。 1、優秀作文(13— ) 人 2、良好作文(18— )人 3、達標作文(7— )人 4、待達標作文(5— )人
三、 講評優秀作文。 這些優秀作文,內容具體、充實、有條理,想像合理恰當,能按一定的條理敘述意思。
四、 講評合格作文。 有個別學生會出現想像不生動,沒有內容可寫,錯別字較多,還有個別學生會出現條理 不清楚等問題。
五、 朗讀優秀作文。其他學生模仿修改作文。
六、 沒有預料中的問題:
第二篇
習作命題 畫圖寫畫
作文要求
1、 畫出少數民族小朋友圖,根據圖畫寫一段話。
2、 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優秀品質的方法: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 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3、 語句流暢,盡量不要出現錯別字。
4、 內容真實具體,有一定的條理。
5、 寫完後讀一讀,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作文的重點 恰當地選擇真實的作文素材,表現人物的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作文內容 作文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 指名讀作文題目,明確要求。
1、 默讀要求,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2、 指名匯報、師總結、歸納。
二、 指導選材,小組討論,並以小組為單位畫出自己想像中的少數民族小朋友的畫像 ,或是自己提前收集的圖畫素材。
三、 圖畫畫好後,小組之間互相把自己的圖畫內容和自己的想像內容在小組中說一說 ,說的過程中,師隨機評點。 教師注意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1、 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2、 准備按怎樣的順序寫?
四、 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師生共同揭示使內容具體的方法: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甚至是心理活動進 行描寫。(展開豐富的想像力)
五、 學生個人練習寫作文,教師隨機指導。 注意:對選材不要平均用力,可確定其中的一至二處為重點,其他簡寫。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講評作文
講評要求
看看學生的選材是否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了優秀品質;是否通過人物的外貌、語 言、神態表現了人物特點。
講評過程
概述本次作文情況。 這次作文,同學們能通過想像表現人物優秀品質的方法;學習通過觀察人物的外貌、語 言、神態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不足之處是:內容不具體。
交流作文。 請幾位寫不同內容的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讀後師生酌情評議。
重點講評,指導修改。
出示一篇作文劉文秀《民族其妻》(選材新穎,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情感,語句基本通順,但描寫人物的神態 動作等不夠細致的,過多的摘抄資料),師生共同評議,充分肯定作文的優點,並指出不足,再討論怎樣 修改。
學生各自朗讀並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三篇
寫作內容 我收獲了……
寫作目的要求 1、 學習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敘述。
2、 適當展開想像和聯想,抓住其中你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描繪。
3、 在合理想像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的簡單記敘文。
作文課時 2課時
1課時
作文內容 作文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回憶,美好而甜蜜。展望,讓人充滿幸福的期盼。同學們都漸漸長大,在成長的道路 上你經歷了些什麼事情,從中你收獲了些什麼?
板書命題:我收獲了……
提出作文要求 1、學習有順序的、有條理地進行敘述,大膽展開想像和聯想, 2、抓住其中你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描繪。 3、語句要通順、想像合理,內容豐富。
二、 指導作文。
三、 激發想像的興趣。對以前生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包含激情的語言或 彩色圖象)
四、 打開學生的思路。 (想像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與眾不同。)
五、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1、 先明確你想寫的題目。 2、 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圍繞中心組織材料。 3、 學生自由表達。
七、 練習列提綱,然後同位互評。
七、根據提綱獨立作文。
2 課時
教學內容 作文講評課
講評目的 通過講評,使學生提高想像和聯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像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 句通順的簡單記敘文。
講評過程:
一、 小結作文一般情況,肯定優點。
1、 優點: 大多數作文大膽想像,不少同學展開了合理的想像,而且想像新奇獨特。
2、 不足: 有些作文內容不夠具體,條理不夠清楚。
二、出示一個中上等學生的作文,請該生讀作文,孫文文《我收獲了成功》,然後在老師指導下 評改。
1、 肯定主要優點:有順序的、有條理地進行敘述,大膽展開想像和聯想,能抓住其中你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描繪,特別是考試的場面的描寫。
2、 指出不足以及怎樣修改。 找出內容上的不足並進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並進行修改;找出表達上的不足:調 整段序、句序、詞序,增刪字、詞、句,改正錯別字或用錯的標點符號。
3、 請原作者讀修改後的作文。
三、對想像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導。 (肯定獨特思維,樹立信心。)
四、同學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或重寫想像作文。
第四篇
寫作內容 集郵有感
寫作目的要求 1、 讓學生觀察最近收集的郵票中,談談對它的認識與理解。(郵票上的偉人、故事、 風景。) 2、 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寫得具體、真實、有感染力、合情合理。 3、 語句要通順,用詞要准確。
重點、難點: 掌握方法;寫得具體、真實、有感染力。
教具准備: 錄象、投影。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習作內容: 作文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 抓重點寫印象深的。 認真觀察:觀察是感的基礎,寫是感的延伸發展。 (分清主次、有條理的記述;寫自己觀察後的感想,或自己想到的與郵票有關的其他事 情。) 例如:一位同學對一張長城郵票感受深的是:長城是中國的象徵,是中國勞動人們的智 慧凝結成的。抓這一點來寫,重點突出,感受深刻。
二、 聯系實際有感而發。 有兩種寫法:先概括主要內容,聯系實際寫出感想;抓感受最深的聯系實際寫 認識體會。 引用書上的內容要簡,著重聯系社會實際和自己的思想實際,把感受最深的一 兩點寫具體。 敘述和議論結合,以議論為主。 要實事求是,不說大話空話。要有真情實感。 例如:上面所舉例子,長城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我們從小就 要好好學 習,將來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就合情合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講評作文
講評過程:
一、 回憶上節課學習到的作文的寫法。 強調:重在「感」上下功夫。
二、 講評
1、 一部分學生能結合自己實際,描繪自己觀察到的內容,或記錄想到的一件事,感受 深刻,出自內心情感,很感人。例如姜鑒桐《非典郵票》,結合爸爸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的感人事跡來談。
2、 一部分基本掌握了寫作方法,有抄有感,以感為主。但在語言的表達上欠工夫,步 感人,文章思路延伸不開。
3、 另外一批學生不愛寫、不會寫、不認真,應付了事。
三、 突出問題:
1、「感」不深刻,多是寫自己想到的一件事。
4、 結尾不扣題,沒有結合課文與自己的實際點題。
5、 病句較多。 有重復羅嗦、有不完整、不通順、表意不明。
6、 只局限於就事論事,不能展開討論。拿不出自己的東西。
7、 沒有從多角度去寫出自己的感受、愉悅。
四、 請寫得好的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姜鑒桐《非典郵票》和莊子怡《雙鳥郵票》等。
五、 聽了他們的作文,你們有什麼體會?
六、 學生修改作文。
這次作文好的有: 有待進步的有:
第五篇
習作內容 記述一個有尊嚴或尊嚴的故事。
習作目的要求 1、 寫清事情的經過及是否寫的有情有意。 2、 習作字數在四百字以上。
習作指導過程
一、 回憶本單元三篇課文的共同點(都是圍繞「尊嚴」寫的)總結回憶文章的寫法。 1、 點明尊嚴,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人的基本要素。為了人的尊嚴,我們要學 會自尊和尊人。 2、 寫清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有關「尊嚴」的幾個片段。 3、 體現自己對「尊嚴」的獨特理解。
二、 體會人物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寫得「有情有意」,又明確的自己的觀點。 選擇一件,定個題目。
三、 選擇一件理由明確的寫下來,寫清事情的經過及從中體會到的自己的看法。 四、 先說一說,互相啟發。再寫一寫。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五、 學生起草,教師巡視,指導。
3-4課時
習作內容 講評課
講評過程 一、 這次寫作的重點要突出「尊嚴」一詞,這次寫作有自己見解的文章是:( ),突出表現在:
二、共同的不足之處是:不敢大膽去寫,缺乏創新精神;事情的經過不夠具體;沒突出 說明理由。
三、沒有預料的情況:
第六篇
寫作內容 想像作文(「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音樂]……」「一件神奇的樂器」)或紀實作文《我喜歡的歌曲(樂曲)》。
寫作目的要求
1、 學習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敘述。
2、 適當展開想像和聯想,抓住其中你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描繪。
3、 在合理想像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的簡單記敘文。
作文課時 4課時
1-2課時
作文內容 作文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 回憶,美好而甜蜜。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音樂又會是什麼樣子? 以及假如世界上沒有了其他的(例如:人、動物、植物……)會是什麼樣的呢?展開想 象的翅膀,想像一下吧。
板書命題:想像作文 假如世界上沒有了……
提出作文要求
1、 學習有順序的、有條理地進行敘述,大膽展開想像和聯想,
2、 抓住其中你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描繪。
3、 語句要通順、想像合理,內容豐富。
二、 指導作文。
三、 激發想像的興趣。假設對未來世界上沒有了……想像。(包含激情的語言或彩色 圖象)
四、 打開學生的思路。 (想像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與眾不同。)
五、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1、 先明確你想寫的題目。 2、 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圍繞中心組織材料。 3、 學生自由表達。
六、練習列提綱,然後同位互評。 按順序選擇材料,列出小標題。
七、根據提綱獨立作文。
3-4課時
教學內容 作文講評課
講評目的 通過講評,使學生提高想像和聯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像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 句通順的簡單記敘文。
講評過程:
一、 小結作文一般情況,肯定優點。
1、 優點: 大多數作文大膽想像,不少同學展開了合理的想像,而且想像新奇獨特。他們是:謝晨、梁景蘇、楊倩等。
2、 不足: 有些作文內容不夠具體,條理不夠清楚。( )
二、出示一個中上等學生的作文,請該生讀作文,矯田的作文我喜歡的歌曲《各產歌唱二小放牛郎》。然後在老師指導下 評改。
1、 肯定主要優點。通過歌詞,結合故事了解二小是一個英勇的孩子。
2、指出不足以及怎樣修改。錯別字「朗」,幾處語言不流暢,標點使用不當。
另外沒有結合歌曲的旋律來談。
3、 找出內容上的不足並進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並進行修改;找出表達上的不足:調 整段序、句序、詞序,增刪字、詞、句,改正錯別字或用錯的標點符號。
4、 請原作者讀修改後的作文。
三、對想像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導。 (肯定獨特思維,樹立信心。)
四、同學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或重寫想像作文。
第七篇
習作內容 生活中的大與小
習作目的要求
1、 寫寫自己的小發現。展開想像,把自己生活學習實驗製作中的發現的大與小寫一 寫。
2、 內容具體,並認真修改作文。 3、 把發現的大與小及大與小的關系過程寫清楚。
1——2課時
習作內容 習作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講樹與森林、磚頭與大樓、沙子與海灘的事。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善於觀察 ,那麼我們就會有新發現。你有什麼關於大於小的發現呢? 2、指名說,讓學生暢所欲言。
二、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 盡量展開想像,把自己的小發現說一說。我們大家與你共享發現的快樂。 2、 文章寫得清楚明白,語句通順。 3、 把發現的大與小及大與小的關系過程寫清楚。
三、分組討論自己將怎樣寫這個大與小的小發現。
四、學生寫作文練筆。
3-4課時
講評目的 學習說明文的基本寫法
講評過程
教師指導 本次作文講評課,我們將讓同學們自己來評選寫小發現的優秀作文。 一、評選要求:
1、 按學習小組分組評選優秀作文。每四人評選四篇作文,寫出評語,選出一篇好作 文。例如梁景蘇《樓房和磚瓦》
2、 評價標准、條件是:
(1) 把發現了什麼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
(2) 文章寫的清楚明白,語句通順。
二、 學生分組評選
三、 每一小組公布小組評選結果。
1、 讀優秀作文。《樓房和磚瓦》、《小水滴和大海》、《小沙粒和沙灘》、《陳蕃和我》
2、 談出小組的具體評價。
3、 重點記錄:
《樓房和磚瓦》構思巧妙,語言生動,故事情節較能吸引人。
《陳蕃和我》熟知歷史故事,語言生動,構思巧妙,能夠說明較深刻的道理。
四、 教師小結
同學們課下要繼續細心觀察,原你們有更多更好的新發現。
第八篇 習作內容
寫學期總結(自由命題作文)
作文要求 1、 自由命題作文,寫自己的學期總結,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 語句流暢,盡量不要出現錯別字。 3、 內容真實具體。有一定的條理。 4、 寫完後讀一讀,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課時安排 4課時 1-2課時
作文內容 作文指導課
教學過程
一、 指名讀作文題目,明確要求
1、 自由寫作文,沒有題目、內容方面的限制。
2、 先想一想,自己在這一學期里有了哪些提高和進步以及如何改進學習方法進一步發 揚優點,改正缺點。
3、 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寫清楚。注意不寫錯別字。
4、 寫完後讀一讀,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二、 說一說,你最想寫什麼?
1、 小組討論一下。
2、 指名說一說。 教師注意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3、 你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准備按怎樣的順序寫?
三、 學生個人練習列作文提綱,教師隨機指導。
四、 學生作文 3-4課時 講評
目的 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評。
講評過程
一、 講評作文
1、 肯定優點: 本次作文,沒有規定作文的具體選材和形式,給了同學們更多寫作空間。因而,同學們 的好的作文層出不窮。有的寫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有的同學寫記實作文,表達自己的真 情實感。還有的同學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給家人寫了一封信。同學們的選材范圍相當寬 泛,形式多樣,內容較具體。
2、 指出不足: 在寫作中,同學應注意語言要凝練,應注意寫作要有明確的中心,寫完後,注意認真修 改。 二、 結合作文實際情況,具體講評。 指名讀作文,進行講評
三、 小結。
4. 《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讀後感(三)
[《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讀後感(三)]
如何教學生見事敘事,見物寫物,且有話可寫,用詞得當,如行雲流水,有章有彩,《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讀後感(三)。在讀了《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教師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致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麼特徵,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表達的慾望。
二是要在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葉聖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優秀範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並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讀後感《《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讀後感(三)》。
學生作文雖不是作家的創作,也不能寫一次就完事,要讓學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要反復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正所謂「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要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機構是文章的骨架,具體生動則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構成鮮活的生命體,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教師對作文的批改講評是作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講評,肯定他們在作文中的優點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與失誤,還要強調師生合作評議,學生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養成勤於修改的好習慣。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的優點、閃光點,一定要提出表揚,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鼓足他們樂於作文的勇氣。
作為教師,只有在新教學理念的沐浴下,引導學生立足與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導下,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一定會改變學生不願意寫作文的局面,讓每個學生都樂於作文,樂於表達,
讓學生作文的天空更藍更璀璨。
5. 如何培養中小學足球興趣愛好論文
培養中小學的足球愛好,也要從社會環境入手。加強氛圍營造。
6. 這作文應該怎麼構思
文構思
寫作的素材來源於生活,只有通過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
內容才能充實.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用「問題」導向目標,即:根據作文訓練的過程,確定觀察的范圍、對象,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重點,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根溯源,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直到逐個弄清問題為止.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觀察要領,從而積累大量作文素材.這樣,寫起文章來就會下筆自有言,寫出來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這就是教學的第一步觀察.
構思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是學習謀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觀察得來的資料,還不等於能寫出好文章,還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小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個「言之有序」的問題,而且還是個「言之有理」的問題,而古今中外,雖「文有規循」卻「文無定法」
不過,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徵,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比如,在訓練寫景時,可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範文,這篇文章結構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於學生掌握.若訓練寫人,則引《愛迪生》一文先簡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內心是性格,最後贊美品質點中心.
7. 《我們怎樣觀察》作文教學設計
如,同樣是貓,有的調皮,有的溫順,有的懶惰.要讓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筆下,寫之前回,應該先仔細觀察一答番,了解它們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那麼,什麼是外形特點呢?外形特點就是外表長的樣子,如潔白的羽毛、長長的脖頸、金黃的嘴巴和腳掌,是白鵝的外形特點;小巧玲瓏的身體、毛茸茸的大尾巴是小松鼠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就是小動物愛吃什麼、怎樣吃;愛在哪兒睡覺、怎樣睡;喜歡做什麼、怎樣活動等.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比如刺蝟要冬眠、小兔子不會走只會蹦、狗的嗅覺和聽覺特別靈敏、大公雞每天早起打鳴等.觀察時,除了抓住特點看仔細外,還要特別注意它們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便於寫具體、寫生動.
8. 《怎樣寫生動具體》作文復習《教學設計反思
了學生多少創造力。愛因斯坦說:「想像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學生寫不好作文,很大的因素是不內敢想像,容不會想像。他們的想像往往被教師的主宰所壓抑,其實小學生的想像力是豐富的,他們喜歡想像中的事物,想像能豐富他們的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有自由的想像才有自由的表達。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呢? 1、觀察是前提,活動是載體,體驗是歸宿。 學生的情感一般來自於直接的體驗,觀察是最根本的。沒有觀察就沒有積累,就沒有作文的素材。如寫柳樹,學生是有觀察基礎的,否則學生就不能表現出那麼大的激情,說出那麼多的感受。觀察不僅讓學生眼看、手摸、耳聽,最重要的要讓學生用心去感受,既抓住現象又抓住本質。 學生不是封閉的個體,他們的認知、情感、價值觀念需要相互的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彌補,所以「活動性」是教學的核心。活動包括外在組織活動和內在的思維活動,組織活動指:參觀、訪問、游戲、討論、表演等;內在的思維活動指:比擬、想像、、
9. 誰有 快樂大作文 掰手腕 課堂實錄 急用
初中生寫好作文的幾點要求
作文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為了解決我們學生在作文無材可取、無語可表、無章可依、無法修改的問題,我談一談初中生寫好作文的一些要求。
一、觀察的要求
觀察是積累素材的好方法,它要求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魯迅先生說過:「若要創作,第一須觀察。……對任何事物必須觀察准確再下筆。」可見觀察在作文中的地位。觀察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觀察要選准立足點。我們可採取定點觀察的方法,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觀察事物。不同的觀察視角會有不同的發現和收獲。
第二、觀察要准確細致,要注意發現事物的特點及其未被人發現的地方。
第三、觀察不局限於視覺方面,還要調動多種感官,或聞、或嗅、或品嘗、或觸摸、或傾聽,還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
第四、觀察要作筆錄。
二、積累的要求
寫作素材從何而來——源於點滴的積累。比方說吧,工廠要正常生產,必須保證有原材料;在家裡要做飯,先要有米糧和油。要不,等機器運轉再去購買材料,等水開了、油煎好了再去買米,這怎麼來得及呢?
古今許多大詩人、大文學家寫文章、成詩句,他們都尤其注重積累。北宋出口成章、落筆即詩的大詩人梅堯臣不管到哪兒——或和朋友遊玩、或平時吃飯睡覺,他的身邊都帶著一個小袋子,不時把想到的一句、半句詩裝入口袋,甚至是只言片語也不放過。我國元末明初「積葉成章」的唐宗儀,清朝的「煙茶換故事」的「聊齋先生」蒲松齡都是講究積累的典範。
茅盾也告訴過喜歡寫作的人們:應該時時刻刻身邊都有一支筆和一本本子,無論到哪裡,都可以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隨時記下來。
那麼,積累應該做些什麼呢?
第一、要寫好作文需要准備許多的材料,但材料來自哪裡呢?對我們學生來說,素材來自學習和生活:從大千世界的人物形象,社會動態,到生活瑣事,及我們學習的心得體會,再到一本書、一本雜志、一張報紙,甚至一篇紙、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都會是我們寫作的材料。因此我們要多看、多讀、多記。
第二、可以用日記本、摘錄本記下我們每一天搜集的材料,還可以把它們用卡片分門別類地歸納整理出來。這樣寫作時我們就會有材可選,並能選好適合的材料。
第三、積累材料要「以十當一」,越多越好,這樣在用材料時才能作到以「一當十」,做到越精越好。
三、擬提綱的要求
古代詩人曹植「七步成詩」,史青「五步成章」;還有王勃作文章先磨墨飲酒,再卧床思考,醒後揮筆成章,不易一字。這些名家寫文章、作詩句時的走動、磨墨、飲酒、卧床,其實就是打草稿、想提綱的過程。像這種擬提綱的方式,我們稱為「打腹稿」。
初學寫作者最好用筆把作文提綱寫出來,等我們有了較強的作文功底,再用想框架、打腹稿的方法。列提綱有這些好處:
第一、能幫助我們把作文的結構理出來,作文時就能圍繞提綱寫,不易跑題,也不會忘記材料。
第二、考試時我們作文來不及打草稿,寫提綱、想框架、打腹稿是最省時、最便捷的方法。
所以,初學作文者更應在平時養成先擬提綱後作文的習慣。
四、修改的要求
修改是作文的最後一環。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確實有理,它告訴我們要反復地修改作文。修改要注意哪些要求呢?
第一、須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
第二、應從文章的字、詞、句、段中的有誤或不當之處入手;
第三、要美化作文的語言;
第四、要提煉文章的主題,使主旨得以深化。
當然,做到如上所說的各方面不是朝夕可就之事,對中學生來說更應該從點滴訓練起,還要有「不怕作文」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會寫作文,才能體驗到作文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