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作文《生活中的困惑或煩惱》600字
成長的煩惱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無憂無慮樂陶陶……」每當聽到三年級的小朋友唱起這首歌,心裡總是酸溜溜的……
小時侯,我很想長大,因為長大了,就可以干許許多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背著媽媽的叨嘮,爸爸的責備。
可是真正等到自己長大了,卻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煩惱。長大了每天回到家,便是被一大堆作業搞得暈頭轉向,我奮力得寫啊寫啊,可作業今天寫完了,明天還有,似乎永遠也寫不完。在學校我一天都在埋頭苦讀,老師在催促著,我盡管很認真得對待學習,但其實我恨學習,我學起來枯燥、乏味,苦不言堪。
我努力當個好孩子,可是父母說長大了,並且以許多要求來要求我也得這樣,我煩惱,我生在苦海。今天我初三了,面臨的是全市統考,負擔很重,競爭性這么大,我考不好可怎麼辦?我每天在擔心著,迫使我要多做一份AB卷和輔導書,哎,好無聊,我簡直沒有樂趣! 。放學後,我不敢去玩,去看自己喜愛的書,我怕自己的作業完成不了,我只能拚命讓自己的筆在本子上蠕動著,等到華燈初上,我又騎著自行車狂奔在回家的路。課程也逐漸地繁重起來。每當晚上回家復習時,我望著一大堆的書 ,真不知該去復習哪一科,是語文?還是數學?還是英語?還是……
我多想有時間去玩會啊!去打打羽毛球,看會兒電視就恐怕成為了我最大的享受了吧。每當看見一大群小孩子們蹦蹦跳跳的樣子,我就多想和他們打成一片啊!可玩著玩,我又想起了自己可憐的功課,結果又沒心情去玩了。我多想再回到童年,丟掉那無盡的煩惱,再重新當一回無憂無慮的小孩
2. 小學生作文,最困惑的是無話可說這個問題如何讓解決呢
你讓孩子多看書就好了,哪怕是童話書也會讓孩子有很多收獲,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可以先從他喜歡的書入手,例如說兒童版的意林就很好,深受孩子們喜歡,試試吧,孩子的成長也許就在那一瞬間。
3. 「我的困惑」小學作文200字
在這學期里,我有許多的回憶,有快樂的、感動的、高興的......但是也有令人傷感的事,其中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還都感到困惑。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星期五。這天,數學正好上新課,正因為是上新課,我有許多方法和技巧都還沒弄明白。於是我利用課余時間去問老師。我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一問,那令人困惑的一幕發生了......來到辦公室,只見老師在認真地批改著作業。我輕聲地走過去,問老師:「老師,今天的新課的解題方法我還有點不明白,您能教教我嗎?」「哦,那好吧,到上課時,我在評講或等會兒再說吧,你先留著吧。」老師的話音未落,只見我班的數學尖子――小蘇,已經在門口候著了。見到小蘇,老師的態度全變,馬上親切地問:「小蘇啊,你有哪道題不會啊。我幫你解決。」說完便微笑著幫小蘇解題了。看到這一幕,我懵了。老師,你為什麼願意幫小蘇而不願意幫我呢?我困惑!我不理解!想到這,我走出辦公室,飛奔到一個僻靜的地,將自己心裡的苦楚說給三片樹葉聽,然後將這三片樹葉埋在地里,讓它永遠埋在我的心裡,不讓它成我內心的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老師,你為什麼願意幫小蘇而不願意幫我呢?難道是因為學習成績嗎?為什麼,為什麼!我困惑,我不明白。老師,請你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好嗎?
4. 小學六年級作文我的困惑怎麼寫
是我太渺小,看不見你的美。 --題記
母親從來樸素。 看不見她長發飄飄,看不見她塗脂抹粉,看不見她鏡前梳妝。 看得見的是她盤虯卧龍的手掌,骨頭漸露的身軀,以及千溝萬壑的面容。 所以我很害怕開家長會,看到別人的母親花枝招展,才華橫溢,怕她會傷心,怕我會傷心。 可是沒有辦法,越不想發生的事似乎來得越迅猛,期中考試完了,家長會又開始沸沸揚揚地吹響號角。
"媽媽,你還是不要去了吧。" "怎麼可以,一個學期才一次,再說了,我也要了解你的學習情況啊!" 母親似乎把開家長會看成一次非去不可的光榮使命。只見她在衣櫃前忙忙碌碌地找一件穿起來最是整齊干凈的衣服,像孩子一般興奮。 "你老師說了,你這次考試考得不錯,繼續努力,知道嗎?雖然媽媽比不上別人的媽媽優秀,我文化低,不能教育你什麼,但是你要記住,你永遠是媽媽的驕傲!" 我突然傻不拉嘰地拚命點頭。
我一直困惑母親怎麼有那麼大的勇氣參加我的家長會,她是知道我的憂慮的,只是沒有說,她是何等的美麗! 君不見她日復一日地工作,梨花殆盡,香韻猶存; 君不見她深夜爬起,為女兒熬一盅湯,蟲聲寂寥,月光如水; 君不見她在隆冬臘月,親手織一條圍巾,只是為討女兒的歡心。 什麼都不用再去過多描述,不必再多說了,是母親的愛讓我走出了困惑,原來你一直很美,因為愛而美麗著; 我卻為何那麼傻,埋怨你沒有文化,埋怨你熬的湯不好喝,太咸、太甜、太淡,埋怨你織的圍巾太過粗糙,難道你都沒有感覺到?不,因為這樣的埋怨相對於你的愛太渺小。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蹙音不響,淚的春幃不揚,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你是等在迷霧中的航船,等待我的靠岸--帶我走出困惑。
5. 如何解決小學生初步作文的困惑
臨澤縣城關小學 邢雪玲 「怕」就是學生作文時出現的畏難心理。拿筆之前什麼都在腦子里,可是提起筆正要作文時,又什麼都忘了,真是興致而來,老虎阻路,教師也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我想,造成學生作文畏難心理的原因首先是無話可說,言之無物。小學生生活的空間狹窄,接觸的人和事比較少,而對於身邊司空見慣的事物卻熟視無睹,缺乏觀察提煉素材的能力,這是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主要原因。其次,詞彙的貧乏也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學生整天趴在作業堆里或面對電視機,閱讀量遠遠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閱讀面僅來源於教材和一些少的可憐的《同步作文指導》,造成作文時詞彙貧乏,詞不達意。多數學生表現為記流水帳。再次,指導的「少」「空」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所以,在作文指導課時,也只是簡單地把作文要求講解一遍,至於怎樣具體地寫,怎樣圍繞中心選材等基本寫作知識則空泛地一帶而過。這樣,使學生本來就模糊的寫作知識更加模糊。於是每次習作便重復這樣的惡性循環。師指導空泛——生「老調重彈」——師批評指責——生厭惡作文——師對生失去信心——生對作文失去興趣,加強了畏難心理。最後,階段訓練的不過關造成學生作文的畏難心理。小學階段學生作文訓練要求不外乎通過寫人、敘事、寫景等的練習,掌握初淺的寫作知識和技巧。階段訓練的不過關表現在:上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沒有達到就又開始下一階段的訓練,造成積重難返。如寫人的習作訓練,中年級要求寫出人物的特點,還要加入適當的心理描寫,以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有相當多的學生對這一要求不過關。每一階段的不達標,造成了高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偏低。 2、「空」。「空」就是作文內容的空洞。具體表現在①虛偽編造——為作文而作文。②移花接木——套用同題範文,對精彩句段、人事進行「乾坤大挪移」。分析原因,多數小學生認為生活單調,每天進學校出學校,出家門進家門,這些平凡、簡單、重復的事情沒什麼值得可寫,寫起來只有虛偽偏造,或將《英才教程的作文》中的好句好段、人和事等放到自己的作文中。造成內容的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無真情實感。如表現一個人的品質,上世紀末的學生寫讓座,拾金不昧,到本世紀初的學生仍寫讓座、拾金不昧;一個小學生從三年級寫的話到六年級的作文,每次遇到要求寫事的作文,,總是寫三年級作文那一件事。不少的學生寫作文不是在課堂內獨立完成,而是回家後在《作文指導叢書》中「找找、抄抄……」,如此種種,與其說是作文,不如說是抄文,學生養成了思維的惰性,缺乏了獨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說什麼創新精神了。 3、「亂」。「亂」指學生作文組織材料缺乏條理性。大多數小學生的作文,即使是高年級學生的作文,真正能做到中心突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連貫的不多。學生對於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的銜接、過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加註意,只是東拼西湊一些語句,寫出來的文章或者言不達意,或者前後矛盾,令人費解。造成學生作文「亂」的原因主要是教師缺乏「導」,即上面寫到的「少」和「空」。學生未能掌握一些作文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一、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引導學生由怕作文到樂於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從培養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著手。因為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有了寫作的慾望,才會誘發寫作的積極性,樂於作文。針對學生認為作文難,怕作文,厭作文的心理,教師要多加鼓勵,告訴他們其實寫作文並不難,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怎麼說就怎麼寫,只要把你的好奇心與感悟相結合,只要平時多留心觀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就是一篇有內容的作文。在學生作文時,教師要多寫上鼓勵的批語「你進步了!」「你真棒!」「再努力!」「真實生活小小觀察家」等,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寫作的信心,學生有了信心,寫作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在我們學生的習作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好詞佳句,我們教師就要善於抓住這「閃光」的星點,在他們的習作中圈點批註出來,或者抄在黑板上讓全班同學欣賞。這就會大大激發同學的自信心,使其產生下次作文再「露一手」的慾望。於是他們對作文就會產生興趣,更加用心地去寫作,作文的質量也就會越來越高。 二、指導積蓄語言,豐富詞彙,提高表達能力 常常看見許多學生在作文時抓耳撓腮,卻擠不出一點「墨水來」。學生無話可說,有話難說,言之無物的現象,一直是困繞著學生寫作的難題。仔細分析,主要是缺少豐富的積蓄。因為胸中沒有「積蓄」,所以筆下就流淌不出汩汩的清泉。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和指導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詞彙,磨礪語言基本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特別要抓住每一單元中的好詞佳句指導學生學會應用。 1、品詞品句,入情入境 感情朗讀,品詞品句,入情入境是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平時的語文教學,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只有通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學生的語感才能得到培養,語言的積累也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獲得。 2、熟讀成誦,培養語感 古往今來,沒有哪一位文學大師不是背誦高手。所以,對於優秀的文章、片段、好詞佳句,要強調反復誦讀,直到熟讀成誦。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彙,熟悉規范語言,增強語感,對作文有益,還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精美、規范的語言,寫作時,這些優美的詞藻、佳句、精巧的構思就會不斷地湧上來。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課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觀察生活,選材、確定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從中學習一些寫作知識、修辭手法。語文課上有計劃地加強默讀、復讀、背誦、聽說訓練,使語文課真正起到訓練學生思維,豐富和發展語言的作用。此外,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拓寬閱讀面,指導學生有目的性地閱讀、豐富和積累語言。 三、加強造句訓練,奠定寫作基礎 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要從句子做起。特別是小學生作文尚屬起步階段,著力於由句子所組成的片段的訓練,重視造句的訓練,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運用修辭手法造句,串詞造句聯段,對學生准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訓練主要培養學生寫話要語言連貫、中心明確、層次清楚,以避免在作文中產生詞句不銜接,文章無中心,顛三倒四現象。 四、創新作文課堂,讓作文指導過程成為鮮活的素材 平時我們的作文課,大多是教師把作文題目或寫作內容交給學生後,簡單地講一講作文時的要求後就讓學生習作。這樣,學生很難在幾十分鍾內寫出一篇內容充實具體、語言生動、中心突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除學生組織語言存在一定的困難外,最關鍵的還是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創新作文課堂,把學生喜愛的各種游戲活動、參加的各項活動、情景等引入課堂,與習作指導結合起來,用游戲活動激活課堂,讓作文課堂指導過程成為鮮活的素材,為學生習作創設源頭活水,學生作起文來就不會憂無話可說,有話難說,言之無物,言之無序的困撓。例如,近期大課間活動時,學生參與的跳短繩,跳長繩活動,學生不僅會跳了,而且還跳的花樣翻新,作文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的題目是記一次自己參加或目睹的一次體育活動比賽。 開始上課了,我問:「同學們,剛才你們分組比賽的什麼呀?」學生紛紛舉起小手興奮的要說,我再問:「都是怎麼跳的,跳出了什麼花樣,高興嗎?想不想吧剛才的活動過程,心情都寫下來?」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寫,再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後,小組推薦代表講台演講,大家評議,在聽、評、議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來。接著鼓勵學生寫出有新意的與眾不同的作文。由於這是同學們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情景,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解決了前面所說的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困惑。資料提供者:
6. 小學作文:一件困惑的事600字
在這個充滿快樂音符的暑假裡,有一個音符卻打亂了其中的秩序。
有一天上午,我約了兩個平時我要好的夥伴去院壩打羽毛球。我們到了那兒,布置好「戰場」,准備「開戰」,可是又為了誰先上場的事爭吵了起來。李月氣勢洶洶拉大了嗓門,說:「拍子和球都是我出的,應該我先上。」任卓婭不服氣,也不甘落後,像開機關槍一樣說:「可主意是我出的,應該我先上,憑什麼是你呀?」後來她們倆越說越凶,最後居然動手打了起來。而我,當時只要讓她們倆先上就沒事了,但是,我卻從家裡拿來凳子,幸災樂禍地坐在巷子里,來了個「坐山觀虎鬥」。後來,她們一不小心從花台上摔下來。剎那間,李月的手血流不止,而任卓婭頭部也在流血。我嚇得不知道該怎辦才好,只好拿著凳子跑回了家。回到家,我不知所措,心裡覺得很懊悔,真想讓時光倒流,但又不可能了。
第二天,我慢慢走去,想向她們道歉,她們白了我一眼,走了。我站在那兒,像一隻斗敗的公雞,雙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站在那兒,心裡暗暗責怪自己,為什麼當時不讓她們;同時,我又第一次感到了失去了朋友的寂寞和孤獨。
現在,她們雖然已經原諒了我,可當我一想起這件事,心裡就像翻倒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做這樣的傻事了。
7. 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
[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寫作一直讓很多小學生感到苦惱與頭痛,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後,總覺得沒什麼可寫,腦子里空白一片,或者幾句話就簡簡單單把要寫的內容解決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同步作文》。他們在記憶中搜索曾經看過的類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節,以至於作文出現了千題一式、千人一面;不真實,說假話;不具體,說空話;缺真情,說套話的現象。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內心應該充滿童真童趣,為何我們的學生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樂趣,沒有我手寫我心的慾望呢?究其原因,說明我們小學生生活經歷少,知識儲備少,沒有掌握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對寫作不感興趣,不善於發現和觀察,缺乏寫作素材。針對以上困惑,我們不妨試試採取以下幾條相應的對策,看看能否改善這些困惑。一、關注課文教學,滲透寫作方法。農村學生獲取知識主要來源於課本,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課文就是我們學生很好的寫作範文,我們在教學中,隨時教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並試著背誦、運用到作文中去。以課文為範文,多進行仿寫練習和片斷練習。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文在作文教學中的示範作用,我平時授課時盡量和作文教學同步進行,多進行仿寫、續寫、改寫等不同方式的寫作訓練。比如在教《我愛故鄉的酸棗樹》一文時,便讓同學模仿此文按春、夏、秋的時間順序寫酸棗的形狀、顏色、味道及樹的特點的寫作方法,來歌頌家鄉的酸棗樹,讓學生以《我愛家鄉的……》為題寫一段話,學生有了具體模擬的對象後,他們就不感到束手無策了,達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應。再如當學習完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了解到其創作風格之一即在結局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便適時補充閱讀歐·亨利的另一代表作《最後的藤葉》,並要求學生按照作家的創作風格續寫一個結局。這樣,通過關注課文教學,既提高了農村學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農村學生千題一式、千人一面的創作現象得以改變,同時也使農村學生的寫作潛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二、重視作文教學的指導工作,正確引導學生。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學,以往我對教學生如何寫作文時,訓練目標不夠明確,訓練過程沒有扎扎實實,對學生如何習作指導得不夠全面。聽了北京市級教師袁志勇的精彩講座,我明白了寫作文要先教學生如何設計構思,如何寫習作語段,要一步一步詳細地指導,只有讓學生學會了走,基礎打得扎實了,才能慢慢走穩,千萬別急於求成,讓學生沒走穩就去跑,去寫成篇作文,可想而知,學生的作文能寫得好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一定要細,因為教師教給學生的是作文的方法,如我聽到的兩堂課,都是上《石榴》,也是作文遷移,學習了課文中的有關石榴果的描寫後,兩位老師同樣是教學生寫一種水果,一位學習了範文後,覺得時間來不及了,就沒多指導,直接讓學生模仿課文寫自己所帶的水果;而另一位老師則從外形、顏色、手感、氣味、品嘗的感受細細地指導學生,並適當讓學生展開想像,進行一些比喻、擬人,兩位老師展示的學生習作真可謂大相徑庭,後一位教師指導的學生寫得作文十分細膩,連剝桔子時,桔子皮散發的香味都寫得淋漓盡致。可見後一位老師所教的學生以後不管碰到寫什麼水果,都能寫得像模像樣的。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的作文教學指導是至關重要的。三、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要讓學生有樂於表達的願望與沖動,那麼習作就必須緊密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或物作為習作的內容,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如:組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春遊、參觀博物館等。並做好相應的習作指導,這樣學生就不愁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四、要注重引導觀察,豐富寫作素材。從引導觀察入手,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在引導學生觀察時,必須把握以下幾點:(1)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在作文教學時,不能脫離學生的認識和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寫反映社會生活、具有社會價值的大題材,不能企盼學生寫出什麼驚人之作。 (2)要堅持把定向觀察有機的結合起來。 (3)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將源建庫,使零碎的變為系統的,分散的變為集中的,陌生的變為熟悉的。五、多練筆,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必須要多多練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日記,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筆形式,所謂日記,顧名思義,就是對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事情的記載。葉聖陶先生曾明示:凡是乾的,玩的,想的,覺得有意思就寫,一兩句也可以。一位作家在談到日記時說:日記應該是心靈與紙筆的對話,是自由的閑庭散步。可見這種不拘形式,不求長短章法的日記克服了習作教學的諸多弊病,一定會更受學生歡迎,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練習寫作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最後,對當天優秀的日記或進步較大的日記,一定要在班上表揚或者在全班朗讀,讓學生體驗習作成功之樂。這樣學生就會期待收回日記,急於再次表達。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先用掃帚把垃圾、塵土……掃在一起。然後,我用掃帚把灰塵壓住,以免被風吹掉。我再把簸箕的後面拿起一點,再用掃帚用力一揮。但是,還有一些灰塵沒掃干凈,我再掃幾下,但還沒有掃干凈。我發了愁,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簸箕放到門口高低處,再輕輕一掃,終於把垃圾掃干凈了。我又把簸箕里垃圾倒進了垃圾筒里。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從農村學生寫作現狀出發,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吸收新鮮的教育經驗和理念,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水平,相信總有一天學生不但會不怕作文,而且還會愛上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8. 小學生作文存在哪些問題
淺談小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及取得的成效 有時候我經常在想:我們的學生為什麼寫起作文來就在那裡咬筆尖、抓耳撓腮呢?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句不成型、言不達意?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結合自己8 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我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是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提起寫作文就頭痛,有時老師要求時間久了,為了完成任務就抄作文書。所以有時改作文我也頭疼,看到學生寫的作文沒有創意我對批改作文也失去了信心。 二就是空話、假話連篇,一看就是編的。作文抄、編、湊,情況及其嚴重。 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1、語言不夠簡練。寫作時語句不通,原因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不善於積累和運用優美詞句;2、材料不夠充分。學生平時沒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對於生活的占滴小事不會仔細觀察從而導致寫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時當然只有「皺眉頭、咬筆頭」了,面對作文題,心中無話可說不會收集材料,不會選材;3、中心不夠明確。寫作的內容過於重內容,輕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詞句篇上。寫作時往往是湊字數所選取的材料不能為中心服務;4、內容不夠具體。學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無內容可寫,於是往往言不由衷,寫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學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對於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別說用心去感受。5、立意不夠新穎。不清楚各類文章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要讓學生想寫作文會寫作文,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積累寫作素材 為了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平時我總會想盡辦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這些游戲活動,不僅沖淡了課堂上的沉悶空氣,使學生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而且學生在活動中逐漸消除了恐懼心理,同時由於游戲的本身要求,又使學生感到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從而不得不盡力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見。活動的開展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而且讓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每次學生寫作文的時候都會覺得「這件事情我經歷過」,學生寫起來才會文思滾滾,下筆如有神。 二、加強課外閱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加強課外閱讀,努力創建班級讀書會。通過廣泛的閱讀,擴大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廣泛接觸各種文體,逐漸體會到寫好文章的奧妙所在。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作文的濃厚興趣,一舉多得。 三、善於觀察,留心生活 生活具有取之不盡的素材。教師引領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這僅僅是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打下扎實的基礎,但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結合教材抓住讀寫結合的「點」,讀中學寫,不失時機地通過遷移、模仿、創新地練,久而久之習得作文之法。例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中,在指導學生反復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在閱讀教學的最後環節時,進行拓展性的寫作訓練,引導學生生走進生活發現美 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我班學生的作文能力與作文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也被激發了出來。所以。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的教學關鍵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核心,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汲取和積累作文素材並且讓學生勤於觀察,留心生活, 這樣一來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夠走向成功之路。雖然這既是一項細致的艱巨的任務,又是長期的復雜的練習過程。但我一定持之以恆,努力不懈。
9. 小學生六年級的基本作文困惑
去年署假抄,我在農鄉的小學代課。我當時擔任二年級的班主任,除了教授全部課程以外,還要管理班級雜事。因此,收學生學費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智勇,別人的學費早就交了,你的咋還不交?難道你沒跟你爸媽說嗎?』』我問智勇。
「老師,我跟爸說了.爸說會賣些麥子交學費的。」智勇低聲說。
過了一星期,發新書時,因為智勇沒交學費,所以沒給他發新書。
「智勇,你跟你爸爸再說說吧,你看別人都有新書了。」我說。智勇望了一眼新書,眼圈紅了:「老師,我爸爸說不讓我要書。」
「這怎麼能行呢?沒書怎麼學習呀?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