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

發布時間:2020-12-21 05:47:39

Ⅰ 怎樣指導小學生寫作入門

作為一名小學生,寫作的開始最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二是「怎麼寫」?說通俗點就是材料和技巧的問題。入門者應先解決選材的問題,在來解決寫作技巧的問題。前者是基礎,就好比是河水的源頭。小學三年級是寫作「入門」階段。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入門寫作呢?小學作文加盟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

說了那麼多,總結下吧,為了孩子的發展,作為老師及家長的我們應當積極的相互配合起來,共同創造條件,共同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同時也積累寫作素材,讓我們的學生在寫作時更加有「材」。

拓展資料: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 寫作技巧和步驟?

怎樣寫人: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掌握仿寫方法

仿寫句子首先要把握例句的特點:
1、首先分析例句的修辭特點。
2、再把握例句的句式特點,看句式是整句還是散句,是長句還是短句,有沒有用關聯詞等。
3、最後分析例句的語境特點,看句子的感情色彩和前後表意特點,做到內容前後兼顧。
仿寫句子的原則
1、修辭「依葫蘆畫瓢」。
2、結構「循規蹈矩」。
3、內容「前後兼顧」。
仿寫句子的類型和方法
1、仿寫比喻句
仿寫比喻句就是仿照例句,寫出相同句式的比喻句。
第一類就是直接寫明喻句,即本體、喻體都出像,比喻詞「像」,例句如下:
例句: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1)小雨淅瀝瀝地下著,像,像,像,滋潤著萬物生長。
(2)天上的雲變化真快啊,像,像,像,真是美麗極了。
如上所示,首先分析出例句特點,明確是仿寫明喻句,且句式特點為短句。本著修辭相同,句式相似,詞性相同、字數相似的原則,可以仿寫為:
(1)小雨淅瀝瀝地下著,像牛毛,像細絲,像花針,滋潤著萬物生長。
(2)天上的雲變化真快啊,像飛馬,像綿羊,像棉花,真是美麗極了。
第二類仿寫暗喻句。即本體、喻體都出現,比喻詞換成「是、簡直、成了」等。例句如下 :
例句:繁華是春天的小臉;陽光是夏日的歡唱;


如上所示,先分析完修辭類型特點,再看句式特點和前後句子表達的意思,可以判斷下面應該用「秋季代表景物」和「冬季代表景物」來寫比喻句。可以仿寫為:
落葉是秋天的舞蹈;雪花是冬季的詩歌。
2、仿寫排比句
排比句本身就要求三個及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組成的句子。因此仿寫排比句更要求句式統一、修辭統一、意境統一,表達的中心也統一。例句:
真愛無痕,至愛無聲。愛是柔和的燈光,照亮我們的人生;愛是撐開的大傘,為我們遮擋風雨;愛是,。
由前面的例句我們可以看出,接下來的仿寫也是寫暗喻句,且表達對愛的贊美之情。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聯想來補充為:愛是溫暖的陽光,為我們驅趕寒冷。
再如: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黑暗;如果我是清風,我將;如果我是春雨,我將。
同樣的做題步驟和方法可以補充為,如果我是清風,我將帶走所有躁熱;如果我是春雨,我將滋潤萬物成長。
由以上例句可見,仿寫排寫句,除了要求修辭相同,句式特點相同外,更重要的還要語意前後統一。
仿寫句式或主題
此類仿寫句子要求按固定句式統一表達一個主題。
例句如下:
金錢能買到佳餚,但買不到胃口;金錢能買到書籍,但不能買到知識。
句子仿寫為:金錢能買到葯品,但買不到健康;金錢能買到玫瑰,但買不到愛情。
確定說話人對象、場合
仿寫前要先確定說話人對象、場合,再有針對性的進行仿寫。此類仿定要求所仿寫的句子符合說話人的身份和說話的場合,感情色彩要符合人物身份和場合特點。
例句:老師說:「書聲琅琅,專注凝神的課堂就是美,渴求知識的美。」
旅遊者說:「 ---------------」
農民說:「 ---------------」
醫生說:「 ----------------」
此類仿寫句子要先分析人物身份特點,務必使此人說出的話與身份統一。而且句式和意境要和例句統一。
上題仿寫句子可以補充為:
旅遊者說:「鳥聲嚶嚶,枝繁葉茂的森林就是美,生機勃發的美。」
農民說:「機器轟鳴,五穀豐登的原野就是美,播種豐收的美。」
醫生說:「白衣翩翩,抗擊病魔的醫院就是美,孕育健康的美。」

Ⅲ 指導小學生寫作方法有哪些

1、多讀、多看、多寫、多練。
2、觀察生活,注重積累。
3、閱讀文學名著。
4、堅持寫日記。
5、在組詞、造句、擴句上下功夫。

Ⅳ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當閱讀有趣的文章時,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我不敢說一篇讓你發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能將文字寫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寫出讓人們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帶你了解如何寫作文.

(閱讀廣泛)

除了以上這些個例子外,我們還要學會讓人物被讀起來時候栩栩如生,作文時我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寫作的方法,會使文字更加的活靈活現,這就是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的最基本要求,分數在這里也會得到提高.

Ⅳ 如何進行小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完整版)
一、怎樣寫人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採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二、怎樣寫事
寫事要求清楚、具體。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記敘文六要素」。把這六個方面寫清楚了,才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同時,還要寓理於事,即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其中,「經過」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敗的關鍵所在。在小學生的作文里,「經過」部分寫得不具體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小學生的繼續文不感人,平淡乏味,這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記事的記敘文可分兩種:寫事和寫活動。
(一)怎樣寫事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二)怎樣寫活動 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過程的。搞什麼活動?為什麼搞活動?則眼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 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三、怎樣寫景
描寫景物,表現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域風貌,贊美祖國的壯麗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記敘文的又一個重要類型。寫景的記敘文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景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景物指提供人觀賞的風景、建築等;廣義的景物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即自然環境和身會環境。換句話說,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光、建築物、動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寫,所描寫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這是寫景記敘文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的主要區別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有對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的背景介紹、環境描寫,但它們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內容,是為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為渲染氣氛服務的。同理,寫景記敘文里也有寫人敘事的內容,但都是為寫景服務的。
其次,寫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感情抒發表達出來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發感情,即所謂直抒胸臆,也可以通過寫景表達出來,即所謂寓請於景;還可以在景物描寫中蘊涵自己的主觀感受,即所謂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寫必須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務,與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無目的地寫景。
怎樣寫好寫景的記敘文?
(一)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說,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迴音壁;紫竹院公園的竹子;香山公園的紅葉等。同樣是山,我國的四大名山各領風騷,獨具特色。同樣是水,長江、黃河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文明數千載。或煙波浩渺、橫無涯際;或奔騰咆哮、氣勢磅礴。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鮮明的特點聞名於世,只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於觀賞廬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獲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藉助想像和聯想
在寫景的時候,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折舊需要藉助於想像和聯想。即藉助相關、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 其中,聯想是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時間的界限,可以沖決空間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開闊,讓景物描寫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內在特徵。 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運用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像,突破了空間的限制,既寫出了廬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徵,給人留下難忘印象。
(四)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觀。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因此,要求小學生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五、怎樣狀物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於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像和聯想
展開想像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來。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三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系的句群。最後,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像,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小動物也 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像,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六、怎樣寫游記
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老的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老師的帶領下,到公園和游覽區欣賞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將游覽時看到的景物,所聽到的聲音,所產生的聯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游記。寫游記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寫游記必須寫清游蹤
要記住從什麼地方到了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以及每個地方的方位。這樣讀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麼地方。後到什麼地方,才能確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體位置以及它的特徵,喚起讀者對你所游覽之處的神往之情。同時,也使文章福有條理,層次清晰。
(二)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游記的基礎。游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等。只有這樣,在寫作時可選的材料才多,才便於把景物寫具體、寫出特點來。另外,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近及遠,又遠到近;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里到外,從外到里;或從中間到兩邊,從兩邊到中間;或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按照這樣順序去觀察,彩繪全面,描寫時彩繪有條理。
(三)要做記錄
學生游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住了,過後也難免遺忘,不利於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游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另外,公園和修藍區的有些景物帶有介紹。例如,辭經管是何時建造的,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佔地面積是多少,包含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等等。這些資料很有可能成為學生作文時的寶貴材料,應該要學生記錄下來。 在游覽之後,要求學生及時地把自己觀察到的和記錄的材料整理歸類,看看哪些是屬於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詳寫,哪些需要略寫,做到心中有書,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備工作。可以要求學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Ⅵ 小學生作文寫作指導:如何寫好動作描寫

一、寫出連貫的動作
描寫一個人的動作要進行分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是由一系列地動作構成的。把一個大動作分解成幾個小動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徵的動作,一一進行敘述,那麼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動作寫具體了。
請你閱讀下面的作文片段:
炒菜
媽媽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凈,又一片片摞起來,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著,把白菜切成一個個的小方塊,剩下的菜葉放在旁邊。
開始炒菜了。媽媽先把鍋坐在火上,等鍋燒熱後把油倒進鍋里,不一會兒,鍋里騰起了油煙,發出「嗞嗞」的聲響。媽媽先把切好的蔥花扔進鍋里,等蔥花變黃,騰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進鍋里,抄起鍋鏟,不停地翻動著。等菜慢慢由白變黃,媽媽再倒入醬油、醋,撒上鹽,接著用鏟子翻動了幾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鍋端下來,翻炒了幾下,就出鍋了。
媽媽炒的糖醋白菜,甜絲絲,酸溜溜,香噴噴,吃起來別有風味。這是媽媽的拿手菜呢!
媽媽是怎樣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媽媽炒菜的動作進行分解,用了表示連貫動作的詞,然後抓住媽媽炒菜時最有代表性的動作,進行具體描寫。如:先是——洗菜、切菜,開始——坐鍋炒菜,又把——菜放鍋里,再是——倒入調料,接著——用鏟翻動。在這個片段作文里,由於用了表示動作先後順序及動作連貫的詞,清楚地寫出了媽媽炒菜時的全過程,並且把媽媽炒菜時那熟練地樣子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准確運用詞語
我們祖國的語言十分豐富,例如:表示動作的詞有:拿、提、拎、推等等,運用哪些詞語呢?這就要看文章的具體環境了。因此,在描寫人物動作時,要准確使用詞語,精選動詞,力求把人物的動作寫得准確、具體、鮮明,這樣才能把人物的動作、形象,逼真地寫出來。

Ⅶ 小學作文指導方法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

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
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
死板。
3.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
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
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
,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
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
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
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
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
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
。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
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
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
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
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
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採用第一人稱(
「我」活「我們」

,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
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里
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
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
)提出問題,引入所想的內容。

2
)使用假設,流露心理活動。

3
)字里行間,流露著「想」


4
)直接抒發心中所想。
二、怎樣寫事
寫事要求清楚、具體。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
因、經過、結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記敘文六要素」
。把這六個方面寫清楚了,才
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同時,還要寓理於事,即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說
明一個道理。在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其中,
「經過」
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敗的關鍵所在。在小學生的作文里,
「經過」部分寫
得不具體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小學生的繼續文不感人,平淡乏味,這是其中一個重
要原因。記事的記敘文可分兩種:寫事和寫活動。
(一)怎樣寫事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
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
,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使讀者
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

「怎麼做的」
,又
是「怎麼想的」
,一定要寫具體。
(二)怎樣寫活動
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過程的。搞什麼活動?為什麼
搞活動?則眼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
素」
,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
在整個活動當
中,不是寫一個人,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
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
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
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
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
一是活動的經過,
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寫
「參
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
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三、怎樣寫景
描寫景物,表現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域風貌,贊美祖國的壯麗山河和大自然的奇
妙,是記敘文的又一個重要類型。寫景的記敘文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景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景物指提供人觀賞的風景、建築等;廣義
的景物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即自然環境和身會環境。換句話說,記敘文中的景物
描寫是指對自然風光、建築物、動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寫,所描寫的景物在文章里占
重要位置,這是寫景記敘文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的主要區別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有
對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的背景介紹、環境描寫,但它們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內容,是為
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為渲染氣氛服務的。同理,寫景記敘文里也有寫
人敘事的內容,但都是為寫景服務的。
其次,寫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感情抒發表達出來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發感情,即所謂直抒胸臆,也可以通過寫景表達出來,即所
謂寓請於景;還可以在景物描寫中蘊涵自己的主觀感受,即所謂情景交融。要注意景
物描寫必須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務,與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無目的
地寫景。
怎樣寫好寫景的記敘文?
(一)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說,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
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回
音壁;紫竹院公園的竹子;香山公園的紅葉等。同樣是山,我國的四大名山各領風騷,
獨具特色。同樣是水,長江、黃河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文明數千載。或煙波浩渺、
橫無涯際;或奔騰咆哮、氣勢磅礴。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鮮明的特點聞名於世,只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

有把它們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
受。
(二)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
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
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
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由於觀賞廬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
所獲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
(三)要藉助想像和聯想
在寫景的時候,
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
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
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折舊需要藉助於想像和聯想。即藉助相關、相似,甚至相
反的事物進行類比,從而突出所寫景物的特點。
其中,聯想是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
它可以跨越時間的界限,可以沖決空間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開闊,讓景物描
寫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內在特徵。
例如李白的《望廬山
瀑布》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人運用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像,
突破了空間的限制,既寫出了廬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徵,給人留下難忘印象。
(四)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觀。景是外在的,情是內
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
。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因此,
要求小學生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
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五、怎樣狀物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
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
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
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
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
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於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
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
)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
)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
)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里的順序。
3.
狀物需要想像和聯想
展開想像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
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來。到底用什麼方法,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

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
1.
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
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
三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系的
句群。最後,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像,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要
注意提醒小學生「像——」

「猶如——」

「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
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
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
等等。
小動物也
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
體會和想像,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
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
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
樣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
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
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
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
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
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
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
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
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
寫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育情況。
4.
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
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
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
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
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六、怎樣寫游記
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老的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和老師的帶領下,到公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

園和游覽區欣賞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將游覽時看到的景物,所聽到的聲音,所產生
的聯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游
記。寫游記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寫游記必須寫清游蹤
要記住從什麼地方到了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以及每個地方的方位。這樣
讀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麼地方。後到什麼地方,才能確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體
位置以及它的特徵,喚起讀者對你所游覽之處的神往之情。同時,也使文章福有條理,
層次清晰。
(二)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游記的基礎。游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
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
等。只有這樣,在寫作時可選的材料才多,才便於把景物寫具體、寫出特點來。另外,
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近及遠,又遠到近;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
或從里到外,從外到里;或從中間到兩邊,從兩邊到中間;或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
到整體。按照這樣順序去觀察,彩繪全面,描寫時彩繪有條理。
(三)要做記錄
學生游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
住了,過後也難免遺忘,不利於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游覽時要求學生帶上
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另
外,公園和修藍區的有些景物帶有介紹。例如,辭經管是何時建造的,經歷了哪些發
展階段,佔地面積是多少,包含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等等。這些資料很有
可能成為學生作文時的寶貴材料,應該要學生記錄下來。
在游覽之後,要求學生及
時地把自己觀察到的和記錄的材料整理歸類,看看哪些是屬於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
需要詳寫,哪些需要略寫,做到心中有書,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備工作。可以要求學
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
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
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Ⅷ 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小學生

寫好作文六大技巧
技巧一: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同樣,在描寫動物外貌時也可以用到這個方法,如:毛黃白相間,耳朵尖尖地向上豎起……而不是寫成:它有一身黃白相間的毛,有一對尖尖的耳朵……。
技巧二:寫說不出現「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不出現「說」的第三句更精彩。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將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這他們學會了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地寫「某某說」。
技巧三: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 ,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技巧四: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 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技巧五: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記錄誕生了!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鍾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技巧六:一段話里出現6種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必須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練。
,。?!…… :「」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當然生動起來。

Ⅸ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 寫作技巧和步驟

小學輔導小學作文有哪些描寫方法?小學作文是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檢測,一個學生只有將語文知識學好了,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認為或者是景物運用某種手法寫出來,那麼小學輔導作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綜合能力)

1.詳細描寫:使用了很多生動的、貼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厚厚的塗抹.2.白色描述:用簡單的單詞,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圖像的特徵,並在幾個筆畫中勾畫出人物或事物.3.靜態描述:平面、靜態描述人物或場景.4.動態描述:寫靜態,或用擬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帶來的小學輔導作文描寫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借鑒和幫助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