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三亞寫一段導游詞
三亞是中國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
三亞歷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三亞落筆洞發現的"三亞人"遺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漢代在今三亞市崖城鎮設珠崖郡,隋代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明清時改稱崖州,民國後改崖州為崖縣。1954年崖縣政府所在地從崖城搬到三亞,直到1984年才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所以說,作為城市,三亞是很年輕的。這里是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45萬人口中,有黎族17萬人,苗族2800多人,回族近7000人。除市區外,三亞市管轄著十鎮三鄉,還有五個大型國有農場。
三亞地處北緯18度,年平均氣溫15.4攝氏度,終年無霜。當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在三亞這片熱土上,依然是姥紫婿紅,綠意盎然,暖風襲人。"海外風光別一家,四時楊柳四時花。寒來暑往無人會,只看桃符憶歲華。"古人描繪三亞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這首詩,已被傳為佳句。正因為如此,三亞成為全國最好的避寒、冬泳、度假休閑勝地。
三亞得天獨厚,匯集了陽光、海水、沙灘、氣候、環境、溫泉、民族風情和熱帶田園風光等旅遊資源於一地,是世界上熱帶海洋旅遊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三亞不僅熱帶濱海自然景觀之美冠海南,而且人文旅遊資源也極為豐富。這里有古代朝庭貶官、高僧名道的足跡,有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當您陶醉於椰風海韻的時候,那些同景觀相聯系的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文化,一定會讓您感慨系之,浮想連朗。
三亞熱帶濱海的主要觀光和休閑地有亞龍灣、鹿回頭、天涯海角、大東海、南山、蜈支洲島等。她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僅陽光明媚,沙灘細白,椰風搖翠,海韻迷人,而且都處在純凈的生態環境中。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准,大氣環境優於國家一類標准。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而三亞又是海南最長壽的地方。
三亞的市花是三角梅。無論是景區景點,還是山野道旁,你隨意可以見到一蓬蓬濃密的青枝綠葉上,飄動著一簇簇艷麗的紅花,熱烈得好像冬天裡的一團團火,那便是三角梅了。三亞的市樹是酸豆樹。它軀干巨大,枝葉濃密,樹姿宏麗,是非常珍貴的草坪孤立風景樹。然而在南山文化旅遊區,你可以看到成片的酸豆樹林。由於"鹿回頭"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留在景點介紹中講),三亞獲得"鹿城"的別稱。
三亞市作為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越來越注重市容市貌的美化。他們在沿三亞灣20公里濱海狹長地帶建設"椰夢長廊",以及整治大東海,新建雨林廣場,就是近幾年來實施的城市綠化美化重點工程項目。椰夢長廊以廣植椰樹為主,樹陰下鋪植綠草,其間點綴灌木、花卉,穿插布置娛樂、景觀文化小品,形成集觀賞、游覽、休閑為一體,妙趣橫生、生機盎然的濱海帶狀公園。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遊客們可前往賞景聽濤,怡悅身心。
B. 口語交際爭當優秀小導游有一批外國遊客專門到三亞游覽請你介紹一下三亞的一處
Welcome to Sanya.But if you have money,you are more than welcome!Welcome to Sanya.But if you have money,you are more than welcome!
C. 介紹三亞的導游詞,大概300字左右,幫幫忙,很急!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將要到達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海濱城市三亞市,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三亞的概況。
三亞別稱「鹿城」,市花是三角梅,市樹是酸豆樹,酸豆樹樹體巨大、枝葉茂盛,樹姿宏麗,是非常珍貴的草坪孤立風景樹。
三亞不僅是我國天然大溫室,是南繁育種和冬季瓜菜基地,更是避寒冬泳和開展潛水旅遊的絕佳之處。
三亞古稱崖州,由於交通閉塞,人煙罕至,被封建統治者當作流放貶官謫臣的蠻荒之地。「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唐代楊炎的這首詩,便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三亞的感受。
三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匯集了陽光、海水、沙灘、環境、民族風情、名勝古跡和熱帶田園風光等眾多旅遊資源為一體,可以說三亞是海南熱帶自然景觀最美,人文旅遊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
三亞熱帶海濱的主要觀光點和度假勝地有亞龍灣、大東海、鹿回頭、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大小洞天、蜈支洲島等。它們不僅陽光明媚、沙灘細白、椰風搖翠、海韻迷人,而且都處在純凈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中。
朋友們,三亞市已經到了,讓我們放鬆身心,去融入古時被稱為「極地異域」,如今正朝著國際海濱旅遊城市方向前進的熱土和海水吧。 http://www.ydblog.cn/blog/xw/144/1756.html ([圖片]2,三亞落日--lengjing)
D. 急求海南亞龍灣的導游詞,要100字左右的,急急急急!
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面25公里處。氣候宜人回,冬可避寒、夏可消答暑、自然風光優美、青山連綿起伏、海灣波平浪靜、湛藍的海水清澈如鏡,柔軟的沙灘潔白如銀。"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是遊人對亞龍灣由衷的贊譽。是濱海浴場而且也是難得的潛水勝地。
E. 導游詞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導游詞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
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以其優美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和火熱的激情,將大家從五湖四海召喚到了美麗的三亞。而作為三亞主要景區的天涯海角也憑借著它那份神秘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這份神秘到底是什麼呢?美麗的風景?還是獨特的文化?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探尋探尋其中的奧秘吧。 古有「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涯洲何處在,生度鬼門關」,唐代楊炎用簡單的文字描繪了當時流放海南的心情,被朝廷貶謫到祖國的最南端,一去就是幾萬里,再也沒有回來的希望了,這是多麼的絕望啊。又有胡銓的「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煙正斷魂」,詩人從繁華富饒的中原大地流放到了這天之盡頭,無不鬱郁寡歡,更是用斷魂表現了當時海南凄涼的一面。難道說在古人眼中海南永遠是末路的代名詞嗎?那倒未必,在大文學家蘇軾的眼中海南就是資源富饒的寶地,他曾寫到「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意思就是,在這南荒之地死九次都沒有怨恨,這次游歷是他這一生最奇妙的旅程。經過歷史的沉澱,現在的景區賦予了新的含義「美麗海角,浪漫天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體會神秘中不失浪漫的「天涯海角」吧!
大家隨坡而下,出現在眼前的就是「天涯海角星」,它是為了紀念一顆編號為9668號的小行星而修建的。期望藉此為這個充滿神奇的旅遊勝地注入現代科學文化的內涵。透過天涯海角星,大家可以看到兩塊巨石,左右相對,若即若離,一書「日」,一書「月」,這便是「日月雙帆石」,其寓意為:天涯海角,日月同輝。
沿著海邊我們直接參觀景區的精華所在——摩崖石刻區。大家看到的這塊石頭是景區中最早的摩崖石刻「海判南天」,關於這塊石頭的來歷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而說法最多,也深受大家認同的就是清朝三位分別姓苗、綽、湯的欽差大人,受皇帝之命尋找中國最南端的地標。他們來到這里,認為這里就是中國的南極地標,並在此地立石作為標志,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的「海判南天」了。
大家繼續向前走,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兩元人民幣背面所描繪的景觀「南天一柱」。「南天一柱」四個端莊有力的大字是宣統元年最後一位崖州知州范雲梯所題。宣統是大清朝的尾聲,西洋列強的鐵蹄踏破了國門,大清王朝內憂外患,四面楚歌,在風雨飄搖之中,祖國的南疆岌岌可危。南方唯一的海上屏障——南海艦隊,早在1885年中法福建馬尾港海戰中全軍覆沒。當時的范雲梯雖然只是一名遠在天涯的小小知州,但「位卑未敢忘國憂」。來到此地,只見南海驚濤拍岸,胸中豪邁之情洶涌澎湃,於是寫下了這遒勁雄健的「南天一柱」四個字,意在激勵國人重振河山,振興國家。正是這種激情與豪邁,讓「南天一柱」石在沙灘與海面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高大,使它能夠與珠穆朗瑪峰、萬里長城、泰山等一起成為了人民幣上象徵國家形象的圖案。
延著沙灘繼續300米左右,正前方十多米高的花崗岩小山,就是著名的巨石景觀所在地——「天涯海角」。傳說一對熱戀的青年男女分別來自兩個世仇家族,他們發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也要永遠在一起。在其家丁的追趕下,被迫逃到此地。前面是茫茫大海,身後是追趕而來的眾家丁,兩人無路可逃,擁抱著奔向大海。此刻,電閃雷鳴,風雨大作,一聲"轟"響,他們化成兩塊巨石,永遠相視相對。後人為紀念他們堅貞的愛情故事, 在此石頭上刻下「天涯」「海角」。大家請看,這塊石頭就是「天涯石」了,它是由清代崖州知州程哲所題。而後方的「海角石」呢?據說是出自清末文人之手,雖有種種傳聞,但至今無從考證。不過這兩塊石頭卻起到了善解人意的作用,圓了人們天涯海角的夢,也讓有情人在有生之年,相依相伴來這天之涯、海之角,觀賞海的波濤,傾聽愛的呼喚。忠貞長久的愛情是浪漫的,正如漢樂府所說:「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兩個人能在茫茫人海之中結為夫妻是難得的緣分,而兩個結為夫妻的人能夠並肩同游「天涯海角」更是緣分中的緣分了。現在每年年底這里將會舉行盛大的「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來自全世界的新婚夫婦在「鹿回頭」山盟,再到這裏海誓。以巨石為證,大海為媒,默念甜蜜的愛情宣言。加之世界選美大賽在此地舉行,又為景區增添了時尚的氣息。看遼闊的大海,欣賞身材火辣的美女,相信要是古人再訪「天涯海角」,可能個個都會像蘇公子一樣「茲游奇絕冠平生」了吧!
朋友們,不到長城非好漢,不來三亞不了願。天涯海角春常在,椰風海韻耐人尋,陽光沙灘美如畫,遊人如織走天涯。這就是我們心中或浪漫或驚喜或悠閑的「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導游詞二:
各位朋友:
歡迎大家來到祖國最南端的城市三亞觀光旅遊。首先請大家打開車窗感受一下,海南純凈無污染的空氣、陽光、海水、沙灘和良好的環境! 我們車現在行駛的這條路,就是三亞最特色的一條路——濱海路。在車左邊,浮在海面上的那兩個小島嶼,就是「東玳瑁州島」和「西玳瑁州島」。東玳瑁州島現在還未對外開放,西玳瑁州島由台灣商人投資十多億開發。現在成為遊人感受自然風光和娛樂的最佳地點,被人稱為「水上小蓬萊」這兩個島就是是三亞八景之一的 「波浮雙玳」。
有句話說的好,來海南不來三亞——等於沒來海南,來三亞不去天涯海角——等於沒來三亞。那天涯海角在哪裡呢?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更是這樣張開想像的翅膀,把遙遠的地方定位在天涯海角。天涯海角被用來形容遙遠的難於臨至、即使能夠臨至也要經過千般磨難的地方。
天涯海角游覽區坐落與中國最南的三亞市西郊26公里處,我們還要二十分鍾就可到達。今天各位闖天涯下海角的多年願望很快就可以實現了。天涯海角游覽去是海南旅遊最精彩的節目之一,是海南之行的主題曲。今天讓我們在一次回歸大自然,開開心心的度過這美好的日子,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該景區主要是有熱帶海灘花崗岩風景區、購物區和度假村組成,集成熱帶海洋風光,歷史遺跡,中華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我們主要是游覽該景區的主題景觀,天涯 、海角、南天一柱等景觀。
各位團友,天涯海角很快就要到了,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天涯海角呢?我們先可以從字面上來看,簡單來說來,天涯就是天之涯,海角就是海之角。相信這樣的結實大家是不會滿意的。通常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因此無所謂天涯海角。但是海角,既海的灣是真實實在的,海角不是到處都有嗎?真是太平常了,我們所說的海角就是各位現在看到左側這一汪海角,這就是海之角。顯然人們平時所說的天涯海角並沒有那麼簡單,天涯海角是用來形同虛設遙遠而難於臨至或者需經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的地方,由此可見,從古到今,人們常說的天涯海角並不是特指某一個地方。那麼,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個地方稱之為天涯海角呢?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游覽,去揭開心中的這個迷。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天涯海角游覽區的停車場,我們所乘坐的觀光車就停在這里,該是「束馬懸車」的時候了,游覽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在游覽的過程中或許比較辛苦。因為景區天涯 、海角是根據天涯行苦役,海角路漫漫。來刻意營造的。大家想要看到天涯、海角的石刻,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熱帶海岸沙灘才能到達。達到目的地以後,還得原路返回,如此經過千辛萬苦才能體會到前人,闖天涯海角的滋味。千年走一回,天涯海角,這時候人生的一大樂趣。朋友,讓我們一起去天涯系日,海角攬月,留著這美好的時光。
這是我們沿海灘遇到的一個石刻,上面刻有「海判南天」,判在這里是什麼意思呢?判為分開、分離、分辨的意思,可以認為南海與南天在此分開。如果我們一起背對著這塊巨石,面朝著南還就能領悟到,也可以說大海把帶和南天,隔開或分開。是否,也可以如此理解:大地,大海,和南天在此分開同時也是在此匯合。我們在回過頭看看,這是誰題寫的呢?是清康熙53年欽差大臣苗曹湯,巡邊至此題刻,這時候天涯海角風景區目前發現的最早石刻。
往前走不出二十米米,在海邊的一塊巨石,就是舉世文明的「南天一柱」。石刻,「南天一柱」 的上款刻著,宣統元年四個小字,下款刻的是,「永安范雲梯」字樣。「宣統元年」也就是「公元1909年」,永安是地名,經考證是指「永安州」,也就是現在的廣西賀州地區的錳山縣。「范雲梯」 是「南天一柱」 的題字作者。字步月,永安水竇村人。,出生於清同治二年,「范雲梯」在海南為官前後十八年,宣統元年晚清朝廷腐敗無能。外國列強紛至沓來,共同瓜分中國清朝處在內外交困,危機四伏,風雨飄搖之中,當時46歲的「范雲梯」出任崖州知州,苦心經營海南島這快不毛之地。一天巡邊至此看見驚濤之中一根石柱頂天立地,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有道是,「國家興旺,匹夫有責」。意到筆到,「南天一柱」四個大字一揮而就。只見字體端莊,雄渾有力,筆記飽滿,言近旨遠。完全是渾然天成。
遠古先民的「地方天圓」,認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東南西北的說法,天是圓的,天籠蓋著「四方大地」,大地東南西北分別有四跟柱子支撐著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拄迎合了人們的地方天圓之說。人們見此「南天一拄」大可不必擔心天要塌崩下來。
南天一拄獨立石磊之中,屹立在南海之濱,奇偉壯觀。南天一拄和我們後面要游覽的天涯,海角一起構成主題景區的三大景觀。1986版的兩圓人民幣的背面圖案採用的就就是這「南天一柱」的風景圖。
延著沙灘200左右,正前方十多米高的花崗岩小山。就是著名的天涯石刻所在地。雍正十一年,時任中國最南端的崖州太守程哲,一天,路過海灣,一巨石判決海灘路中,構築天然屏障,岩頂藍天、高聳天際,青山白雲環繞朝向神奇的海風吹來,引發感慨,便題寫了「天涯」兩個字。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如今作為旅遊景區向遊人開放,引人入勝天涯兩個字可謂一字連城。
而海角兩字,據說是清末文人之手,雖有種種傳聞,但至今一時無法考證,不過起能善解人意的題字,圓了人們天涯海角的夢,讓有情人及有緣人在有生之年,相偎相伴來這海之角,天之涯,觀賞這海的波濤,傾聽著愛的呼喚。再次許下愛的宣言,讓堅貞的愛情故事再現。
到了「天涯海角」一定要給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情人打個電話。告訴他(她)我在天涯海角還在惦念著你。送你一顆水晶一樣的心!~
天涯海角導游詞三:
各位旅客朋友:
椰風海韻,碧海藍天,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海南島,來到祖國最南端的城市三亞觀光旅遊。首先請大家打開車窗感受一下,海南純凈無污染的空氣、陽光、海水、沙灘和良好的環境! 我們車現在行駛的這條路,就是三亞最特色的一條路——濱海路。在車左邊,浮在海面上的那兩個小島嶼,就是「東玳瑁州島」和「西玳瑁州島」。東玳瑁州島現在還未對外開放,西玳瑁州島由台灣商人投資十多億開發。現在成為遊人感受自然風光和娛樂的最佳地點,被人稱為「水上小蓬萊」,這兩個島就是是三亞八景之一的 「波浮雙玳」。
朋友們,相信大家都聽過《請到天涯海角來》這一首歌吧,這首歌把天涯海角唱紅了大江南北,總所周知,許多人來三亞都會來「天涯海角」看一看。有句話說的好,來海南不來三亞——等於沒來海南,來三亞不去天涯海角——等於沒來三亞。現在我們就將前往「天涯海角」風景區,去圓一圓大家心中那天涯海角夢。那天涯海角在哪裡呢?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更是這樣張開想像的翅膀,把遙遠的地方定位在天涯海角。天涯海角被用來形容遙遠的難於臨至、即使能夠臨至也要是經過千般磨難的地方。
天涯海角游覽區坐落與中國最南的三亞市西郊26公里處,我們還要二十分鍾就可到達。今天各位闖天涯下海角的多年願望很快就可以實現了。天涯海角游覽去是海南旅遊最精彩的節目之一,是海南之行的主題曲。今天讓我們在一次回歸大自然,開開心心的度過這美好的日子,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該景區主要是有熱帶海灘花崗岩風景區、購物區和度假村組成,集成熱帶海洋風光,歷史遺跡,中華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我們主要是游覽該景區的主題景觀,天涯 、海角、南天一柱等景觀。
各位團友,天涯海角很快就要到了,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天涯海角呢?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涯海角」這樣一個地方嗎?這正是我要告訴大家的。
第一、我們先可以從字面上來看,簡單來說,天涯就是天之涯,海角就是海之角。相信這樣的結果大家是不會滿意的。通常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因此無所謂天涯海角。但是海角,既海的灣是真實存在的,海角不是到處都有嗎?真是太平常了,我們所說的海角就是各位現在看到左側這一汪海角,這就是海之角。顯然人們平時所說的天涯海角並沒有那麼簡單,天涯海角是用來形同虛設遙遠而難於臨至或者需經千辛萬苦才能到達的地方,由此可見,從古到今,人們常說的天涯海角並不是特指某一個地方。那麼,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個地方稱之為天涯海角呢?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游覽,去揭開心中的這個迷。「天涯海角」這一名稱是根據古代宗教學說「天圓地方」這一理論延伸出來的,這種理論認為:天是圓的而地是方的。假如這種理論成立的話,那麼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有某個地方是邊緣或者是盡頭,即「天邊」。那麼它又在哪裡?歷史上的說法是,它在這,就在這——海南島的最南端、三亞(市向西走24公里,天涯海角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
第二、眾所周知,蘇聯有個叫西伯利亞的地方。那裡一年四季冰天雪地、荒無人煙、蕭瑟凄涼,是專門用來流放犯人的。在我國古代尤其是唐宋兩朝,這一帶就是中原地區的「西伯利亞」,是封建王朝的流放地。為什麼要選擇這兒而不選擇別處呢?因為這里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瘟疫流行,常年乾旱,天氣酷熱,環境極為惡劣。
第三、唐宋兩朝,許多被流放至此的人由於路途艱難,初到伊始,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緒低落、悲觀失望,極少有生還中原的。他們個個無不懷著走天涯、下海角的感受。「天涯海角」在他們看來,不僅僅是指地球的盡頭,而且意味著人生末日的到來。難怪被流
放至此的唐朝兩度宰相李德裕稱之為「鬼門關」。
他的全詩是:「一去一萬里,千去千不還;
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唐代稱「三亞」市為「崖州」)
這可以說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啊!
由於以上三個原因,即理論上的原因、地理上的原因和歷史上的原因,所以人們稱此地為「天涯海角」。
如果說今天我們去「體驗」一下作為一個流放者走天涯下海角的心情。不如說,作為旅遊者,我們不但沒有情緒不佳,反而心花怒放,我相信,你們會為能前往這么一個帶有神奇色彩,令人嚮往的古跡勝地而感到欣慰的。
在北京旅遊人們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要說:「不到天涯海角誓不罷休。」 我為諸位能有機會到此一游而感到驕傲,大家想想,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假如有機會到過天涯海角,這個被李德裕「高度贊譽」為「鬼門關」的地方,試問在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艱難困苦呢?一切困難與天涯海角相比皆顯得無足輕重、暗淡無關了。這是我此時的第一個想法。此外,我發現在我們中間有許多成雙成對的伴侶,有成年的老夫老妻,也有卿卿我我的年輕情侶,我羨慕你們,為你們高興。你們想過嗎?你們手拉著手,肩並著肩來到天涯海角,作丈夫的把妻子帶到天涯海角,妻子則跟著丈夫到了天之邊、海之角,請問你們這一輩子還會分開嗎?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更加相親相愛,心心相印,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天涯海角游覽區的停車場,我們所乘坐的觀光車就停在這里,該是「束馬懸車」的時候了,旅客朋友們,請大家按好秩序慢慢下車,我們已經到了我們的目的地,也就是天涯海角風景區,游覽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在游覽的過程中或許比較辛苦。因為景區天涯 、海角是根據天涯行苦役,海角路漫漫。來刻意營造的。大家想要看到天涯、海角的石刻,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熱帶海岸沙灘才能到達。達到目的地以後,還得原路返回,如此經過千辛萬苦才能體會到前人,闖天涯海角的滋味。千年走一回,天涯海角,這時候人生的一大樂趣。朋友,讓我們一起去天涯系日,海角攬月,留著這美好的時光。
天涯海角在出三亞市沿海濱西行26公里,到達了馬嶺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似乎有一種到了天地之盡頭的感覺。「天涯海角」意為天之邊緣、海之 盡頭。古時候交通閉塞,「飛鳥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凄涼,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來到這里的人,來去無路。望海興嘆,故謂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詮哀嘆:「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唐朝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詩句傾吐了謫臣的際遇。這里記載著歷史上謫臣貶官的悲劇人生,經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成為我國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覽勝地。
女士們,先生們!經過停車場,我們很快就要到達風景區大門了,現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幾個主要的景點。諸位見到的第一座巨石上面刻著四個大字「南天一柱」。根據中國傳統的說法,天是圓的,它由地上四個角的四根柱子支撐著,這就是其中的一根柱子的化身,它支撐著南天,讓人民安居樂業。除此之外,我認為,它更能代表海南人民堅強、勇敢的性格即海南人民的象徵。到了天涯海角,諸位會看見兩座巨石,上面分別刻有「天涯」、「海角」的字樣,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在此我有一個提議,到了天涯海角咱們來個集體合影好嗎?希望這張合影能給各位留下永久的記憶。
F. 介紹三亞美麗風光的導游詞。(可以選用課文中你認為優美的詞語和句子) 六年級語文下蘇教版,三亞落日
喋喋
G. 三亞的導游詞50字,謝謝大家😊
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面25公里處。氣候宜人,冬可避寒、夏可消暑、自然風光優美、青山連綿起伏、海灣波平浪靜、湛藍的海水清澈如鏡,柔軟的沙灘潔白如銀。"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是遊人對亞龍灣由衷的贊譽。是濱海浴場而且也是難得的潛水勝地。
H. 三亞天涯海角導游詞100字
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面25公里處。氣候宜人,冬可避內寒、夏可消暑、自然容風光優美、青山連綿起伏、海灣波平浪靜、湛藍的海水清澈如鏡,柔軟的沙灘潔白如銀。"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是遊人對亞龍灣由衷的贊譽。是濱海浴場而且也是難得的潛水勝地。
I. 我當小導游三亞落曰300字作文
大抄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李導。下面就由我來介紹兵馬俑吧!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麼大。俑坑內有8千多個兵馬俑。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過洞中。
相信通過我的介紹大家對兵馬俑有一些了解了吧,給大家兩個小時自由活動,兩個小時後,大家還在這里集合。祝大家玩得開心!
J. 三亞鹿回頭300字導游詞
朋友們,位於三亞市西南端鹿回頭半島上,是三亞市的標志性景區。這里三面環海,一面毗鄰三亞市區,是登高望海和觀賞日出日落的理想之地,也是俯視三亞市區全景的制高點,海拔達285米。站在公園高處俯瞰,三亞市區可盡收眼底。公園夜間仍向遊人開放。盛夏的夜晚遊人到此,面對海上漁火,乘風納涼,觀賞三亞夜景,自有一番快意在心頭。鹿回頭嶺是海南最具浪漫色彩的地方。海南的山嶺有叫牛嶺、馬嶺、狗嶺的,為什麼這里叫鹿回頭呢?這裡面有一段美麗的神話故事。
很久以前,在五指山區有一位勤勞勇敢、熱心助人的黎族青年獵手。一天上山打獵,發現一隻色彩斑斕的坡鹿。於是他緊迫不舍,翻過九十九座山,涉過九十九條河,追了九天九夜,一直追到這座公園所在的海邊山崖上。山巔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再無去路。正當青年獵手張弓搭箭之際,只見眼前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回頭化為美麗溫柔的黎家少女。原來,天上的仙女看中了這位青年獵手的好人品,在三亞海邊尋找到一個好去處,有意將青年獵手引來。仙女與青年獵手結成夫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一個村寨。此後,因為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人們將這里的半島、山嶺和村寨都名之以"鹿回頭",公園也以此命名。三亞由此而獲得"鹿城"的別稱。
現在讓我們走上公園的最高處,觀賞富有藝術魅力的鹿回頭雕塑,它是三亞市的城雕。這座反映仙女與青年獵手愛情故事的雕塑,連底座高15米,由廣東著名的"五羊城"雕塑作者、雕塑家林毓豪先生花了四年心血精心完成。在一頭回眸凝望的坡鹿兩側,分立著仙女與青年獵手。仙女窈窕俊俏,含羞帶喜,已經完全是黎家姑娘的美麗妝扮。獵手結實健壯,憨厚質朴。別看他們背對著背,其實早已經心連著心呢。據說同仙女、獵手合影的人們,都能得到他們的祝福,同他們分享美好愛情的幸福。再請烏賊嶺下,猜一猜掩映在密密椰林中的鹿回頭村,仙女與獵手的後代,又在延續怎樣的愛情故事。
據說中國有三太少數民族愛情傳說,一是阿詩瑪,一是劉三姐,再一就是鹿回頭。鹿回頭的故事意蘊深厚,它道出了對生命的渴望和留戀,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熱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