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600字詩詞作文 描寫詞人李清照的作文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宋代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小時候,父母對清照要求極其嚴格,他們規定,每天黎明即起,早晨朗讀背誦,中午講解詩書,下午作文答對,晚間寫大字,間或作畫、下棋和游戲等。一次太陽偏西了,清照才有機會坐上小船,在柳絮泉邊的池塘或小溪中散心。她奮力地劃著雙槳,就象要展翅飛翔一般。
夕陽西下,晚霞滿天,溪邊的涼亭,城中的樓閣,都被落日的余輝輕輕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幕紗。清照被這美麗的景色陶醉了。她坐在小船上一動不動,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和花草的芬香。高興時,她就信口唱幾曲新詞或舊歌。
夜幕就要降臨時,她游興已盡,才急忙掉轉船頭回家。不料,她竟把小船劃到了藕花叢里。於是只好再次掉轉船頭,使出平生力氣,奮力劃槳。只聽船槳打得水「啪啪」作響,船舷兩旁激起了層層浪花,把躲在水邊的各種水鳥,驚嚇的「撲楞楞」一齊飛上青空。
後來,
李清照回憶起這段幸福的往事,揮筆填詞,作了一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幕,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從小生長在充滿詩情畫意的環境里,受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同時,也為她今後的藝術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
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
(*^__^*)
B. 寫一篇關於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不能與網上重復
愁啊,居然有人發這種問題,700字加5句詩。。這么費腦子的事情我不幹,我寧願去幫隔壁小學生寫作業還能收到1塊錢
C. 李清照的魅力作文600字
李清照,我心中的偶像
手起。琴響。書聲。呢喃。
從弦上緩緩流出,一個才華絕頂的女子,漫過歲月,穿越時空,由遠及近,姍姍飄來。
默默徘徊於窗前,低訴著愁思。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你再停留一會兒,我夢中的女神,我心中的陽光。
少女時期,你天真無邪,秀發香腮,「半筏嬌恨寄幽懷」。在「露濃花瘦」的暮春之季,你著輕衣盪鞦韆,以致「薄汗」淋漓,「蹴罷鞦韆」,遇人來訪,只得「襪劃金釵溜」。文化的汁液將你澆灌的貌美如花,內秀如竹,品評史實人物也胸有塊壘,大氣如虹。一時間,「李家有女初長成,筆走龍蛇起雷聲」。我心中的女神,你博古通今,你告訴我,女子應好讀,應自強,女子絕不比男兒差。我心中的陽光,有你在,我的心永遠亮著。
正當你在享受著嬌寵和才氣為你編織的光環時,上天發現了你更博大的藝術才華,如果只讓你寫些閨怨閑愁,歷史會從你身邊白白走過。於是,天降煞星,一錘砸爛了汴京的瓊樓玉宇,斬斷了你的愛河。你的愁緒早已不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兒女情愁了,國已不國,家已不家,人亦已不人……就是真有舊愁,想覓也難尋了。
在國破山河之際,你「欲將血淚寄山河」,希望收復失地,「徑持紫泥沼,直入黃龍城」,卻換來偏安都城的虛假繁榮,迫害忠良的怪事;你欲追求一份安慰與寄託,卻換來「不終晚節」的千古罵名;你欲將平生所學相授於人,卻換來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你乘一扁輕舟,在亂世之中流離,家不能回,心無處歸,花已然盡。面對物是人非,面對斷香殘酒,你沒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沒有像杜十娘那樣以死抗爭,而是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愛情之尊。你教會我,女子應該堅強,人生在世多磨難,踏平坎坷是春秋。我心中的陽光,你指引這我前進,讓我不再彷徨。
你是中國文學史上綻放的絕世之花,你是閃耀著傳奇色彩的亂世美神,你沒有留下你的風華絕代,卻以你的經歷,告訴我:人生總有起伏,難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頭,陽光總在風雨後。
我心中的陽光,你牽引著我的思想,引導著我向前,讓軟弱的我充滿力量,讓我不再輕易向生活低頭。
葉落了,雁走了,花謝了,可我並不懼怕,因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陽光下。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D. 關於李清照的作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從沒人見過你的照片,那個年代的你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卻美於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美於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獨一無二,無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伴著晨曦,越過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綉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冷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託,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你無疑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冽的秋風摧殘著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地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謝。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著濃濃的愁緒,憂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黃花瘦,向我們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沉澱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著憂傷。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夜太漫長,凝成霜,慘白的彎月勾住了過往,使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難將息,直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你的一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綠肥紅瘦,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幾許?蚱蜢舟也無能為力。既然載不動,那就和著孤獨化作咸鹹的淚,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里,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遠的追求。你站在山頂,吮天地之銳氣,吸日月之精華。你不會孤獨。你帶著周身的光芒,穿越時空,向我們走來。我堅信,在新的時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質蘭心的女子。愛玲繼承了你的堅定與毅然決然,三毛繼承了你的豪放與灑脫,張小嫻繼承了你的銳利與透徹,舒婷繼承了你的甜蜜而獨立的愛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遠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E. 求關於介紹李清照的初中作文
自踏入文學殿堂以來,一直對李清照懷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風姿綽約的一生,她香如蘭芷的慧心,她婉約清麗的詞章,無數次讓我感動讓我唏噓讓我迷失。今夜,冷雨敲屋,寒風越脊,我洗手焚香,又一次捧起《漱玉詞》,於燈下靜心閱讀……
——題記
無法知道公元1048年2月5日那天是什麼樣的天象,也許風清雲淡,百鳥和鳴;也許烏雲密布,太陽只從雲翳射出一縷燦爛;也許細雨密密地梳理著山川……這些都無所謂了,重要的是,在山東章丘,蘇軾門人李格非的家裡有了弄瓦之喜,那個秉天地靈氣而生的女嬰被取名清照,後來成為最偉大的詞人。
李清照的童年是幸福的,她生活在寬松的家庭氛圍里,父親大有文名,外公是當朝狀元,家傳文史卷帙汗牛充棟,天資聰慧的她醉心於書山探寶,文化的汁液將她澆灌得外美如花,內秀如竹,少女時代,她在駕馭詩詞格律方面已經如斗春草、盪鞦韆般隨意自如。一個綉面芙蓉、情竇初開的美少女,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然後對著裊裊沈香發痴,她嬌憨、濡慕、害羞,她懷春、痴纏、憧憬,少女的情思付與半箋嬌恨,月移花影約重來,她和自己的詩詞一起成長,一天天亭亭玉立起來。
18歲,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夫婿是太學生趙明誠,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們一樣地酷愛金石,一樣地喜歡詩詞,郎著《金石錄》,妻寫《金石序》,妻寫錦心詞,郎作秀口吟,甜蜜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使新婦的幸福從心裡溢出來。直到晚年,依然刻骨銘心:「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生活如此情趣而美好,那時的李清照一定貌美如花,不,比花花羞,花有其美無其才,李清照是千古唯一的!
蜜里調油,夫唱婦隨,李清照讓幸福變成了濃濃淡淡的墨香。攜手春遊,「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小別痴念,「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趙學士對嬌妻愛到極處,慕到極處,可嘆自己才有不逮,偏偏私心不服,總想能妙手偶得錦綉詞章蓋過嬌妻的風頭。因為政壇的紛爭,夫妻有一段時間遙遙相隔。相思無度,蘭箋傳情,李清照用「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來表達對愛人徹骨的思念。款款深情,脈脈思語,讓夫君銘感五內,卻又暗自不平,發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醉花陰》的詞。他閉門謝客,嘔心瀝血,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三日愁苦,白發頻添,終於得詞五十首,那日宴請賓朋,將李詞雜於其間,請友人評點,友人背手吟詠,最後只說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學士只能五味雜陳,暗自嗟嘆了。
李清照青年時代,一直生活在歌舞昇平的奢靡里,卸下了祖先的長劍盔甲,與昨日的鐵馬金戈揮手告別,整個宋朝沉醉在溫柔暖軟的風氣里,雖然邊關告急,驚醒的亦不過是寥寥數人。終於,金人揮戈南下,長驅直入,宋王朝南遷苟安,李清照的命運從此開始逆轉。
南渡第二年,趙明誠就任京城建康知府,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對李清照來說極為羞辱的事。某夜,京城內亂,趙明誠沒有身先士卒指揮戡亂,而是偷偷用繩子縋城逃走。事發之後,他被朝廷撤職,夫妻開始了一段逃亡生活。
無法想像李清照當時的心境,風流倜儻的夫君突然變得猥瑣,再也找不回曾有的魚水和諧,沿長江往江西,江水滔滔,心如湯煮,行至烏江鎮,這是霸王兵敗別姬自刎的不祥之地,詞人感慨萬千,心潮激盪,面對滾滾逝水,吟出千古絕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長歌當哭,穿雲裂石,不知站在一邊的夫君心中有幾許惶愧。翌年,趙明誠被召回京復職,不久暴病而亡。
美婦新寡,身心憔悴。彷徨鬱郁中,李清照改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
生於風雨飄搖的年代,盡管心比天高,才須斗量,李清照終究還是個弱女子,當生活艱辛舉步維艱時,活下去變成唯一的選擇。張汝舟是個偽君子,他迎娶李清照的真正原因,是佔有金石名家的文物。那時候,《金石錄》還沒有整理成書,李清照段不會答應這些凝聚著先夫心血的金石易主。無數次夜色闌珊,詞人於燈下輕舒柔荑,把玩那些金石,那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是溫柔旖旎的風花雪月,是痴痴纏纏的幸福。也許此時她會在過往的甜蜜里麻醉自己,但清醒以後,卻痛入骨髓。一個曾經滄海難為水,心存高潔不低頭,視人格比生命更珍貴的女子,「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所嫁非人,痛定思痛後的決定,是毅然決然地分手。這是魚死網破之計,在「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的宋代,李清照讓自己走上一條不歸路。最終,張汝舟因科舉作弊獲罪,被發配到柳州,李清照因「不終晚節」、「無檢操」、「晚節流盪無歸」入獄,後來蒙友人斡旋,只坐了九天監牢便獲釋放,但終生蒙羞,從此性情大變。
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漸入暮年,她守著孤清的院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幫助她驅趕走落寞,但關閉柴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青燈黃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那穿越時空的孤獨啊,讓我不忍卒讀她的《漱玉詞》。她代表了一個高度,「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愛情之尊,她背著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於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沖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筆喚天,憑著極高的藝術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了細細地紡織,化愁為美,創造了讓人們永遠享受無窮的佳作珍品。「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群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麼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的詞人詩人,寫著無數的離情閨怨的詩詞;他們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
西子湖畔,雷峰夕照,李清照已是垂垂老人。有一天,她的一個孫姓朋友帶著十歲的小女來探望,那是個極為聰穎的女孩,骨骼清秀,神采俊朗,蘭心蕙質,心機玲瓏,李清照彷彿看到數十年前的自己,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她想收下為徒,將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那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口涼氣,一陣暈眩,李清照痴了。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多餘!自己一直奢想什麼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雖然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雖然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還不是報國無門,情無所託!李清照感到自己像是落在不著邊際的深淵里,孤獨有一次襲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西子湖畔深秋的落葉黃花中,漸行漸遠……
一個擅書畫通音律工詩詞精金石的絕世才女,用慘淡一生將自己置於文學的巔峰,她的快樂幸福痛苦憂憤孤獨寂寞成為過往,成為天光雲影,成為隔世離空的悵惘,一千年後一萬年後千古以後,誰懂清照誰於清照同?
掩卷,止不住兩行清淚。
屋外開始下雪了。
F. 贊揚李清照的中學作文
一
自古文人之路, 極少有女人大步走過.歷代以來,能著芳菲於時代的女文人不多,而能流芳百世的更是屈指可數.其中也有過一些出色的女子,如朱淑真,薜濤等人,但卻逃不出世俗的樊籬,最終作了文學的素材,在別人的目光中掙扎痛苦,絲毫沒有文學主人的味道.然而,歷史總會有例外,它偶爾也會眷顧一些超凡的女子,讓她們盡了情懷,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李清照就是這樣一個被歷史親睞的女子.她不僅做了自己感情的主人,而且做了詩詞的主人.她的美麗滄桑,她的文學天機,她的憂時傷世,無一不具有動人的魅力,在文學及人學方面成為極出彩的一頁.
二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這是情竇初開的李清照,天真靈秀里有著好奇與大膽.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一次次沉醉的記憶,一闕闕生活的歡騰.記得的不是暮色長亭,而是把盞言歡的郎情妾意;不是驚飛的水鳥,暗香盈盈的荷花,而是人樂我樂眾樂融融的光景.這是少婦李清照:快樂,嫵媚.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丈夫走了,妻子瘦了.雲是愁雲,霧是迷霧,茜紗窗前,夜涼如水.夕陽西下,疏籬隱隱約約,菊花散發著沁人心脾的幽香,一縷又一縷,亂了獨酌女子的心緒.風兒輕輕捲起珠簾,彷彿撩開一簾心事.一個女人就在這樣的景緻中醞釀著自己的感情.這是思夫的李清照:感傷,濃情.
這就是南渡前的李清照:衣食無憂,嬌媚深情,文采飛揚,鮮活清新,韻味十足.我們從<金石錄後序>中也可以捕捉到這樣的片段.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夫君趙明誠致力於金石考據,清照愛屋及烏,隨夫學習研究,並在其中點染些花絮,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其間的真情真意,雅謔趣味自不必說, 「而甘心老是鄉 」,則是不膠著於物質,於世俗塵粒中保持著一顆平常平淡之心. 然而,李清照的一生並不因知足而平安,她有更多的滄桑.靖康之難後,家難接踵而來.半生流離半生凄涼,讓人不由吁唏再三.不過,她並未因此而放棄生活的希望.據傳她曾與張汝舟再婚,後人因此而有所責詰,謂之不守婦道,這實在是道學們的迂腐之見.於流浪中見好友,自然欣喜有加;於孤獨中遭遇溫情,感動也是自然而然.只是竟不知道這好友面局下生長著猙獰,脈脈溫情里隱藏著欺騙.這樣的感情要還是不要?李清照離婚了,舍棄了這樣一個無恥的男人難道有什麼可惜嗎?衛道士們一片嘩然,我想,這不但無損李清照的名聲,倒讓中國的男人有了出醜的機會.李清照不以為意,在保持自我的人格尊嚴與奴役於世俗的偏見之中她選擇了前者, 「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於歡愉里生嫵媚,於滄桑中出意志.女人性情的李清照,可為我輩女子範式.
三
李清照是兩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作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女詞人.(郭預衡<中國文學史>)<四庫全書>贊揚她 「為詞家一大也 」, 「詞格乃抗秩周,柳」.李清照詞格清新,姿態婉約, 極具詞家本色,承周邦彥而多感慨,繼柳屯田而少塵語.沈去矜將其與李太白,李煜並稱 「詞家三李,」這絕無半點虛誇.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乃是蘇東坡的學生,著名的散文家.李清照極早就受著詩詞大家的熏陶,不僅自鑄麗詞,而且對詞的創作形式有獨到的見解.她年輕時就作<詞論>,公允地評價了當時極具聲名的前輩們的創作,指出他們向下的一面.如柳永雖協韻律,而 「詞語塵下」;蘇東坡歐陽修學際天人,不但以詩入詞,而且音律不協;張先宋祁等人雖有妙語,但渾成不足……李清照將詩詞分畛,提出了 「詞別是一家」的新論,給詞一個明確的定位.她主張詞應當恪守傳統的風格:高雅,輕靈,流暢,協律,典重而富於情致.一個女人,能在男權時代大膽提出自己的文學見解,敢於挑戰男性的權威與尊嚴,這不能不讓人禮敬與佩服,所以<白雨齋詞話>語 「婦人有此,可謂奇也.」
G. 關於李清照的作文!
字寄李清照
翻開厚重的歷史,踏入兩宋滾滾的狼煙,風雨中那個被急遽的車
輪和馬啼踐踏得支離破碎的宋王朝,是誰的身影在牽動著我的目光。
一夢千年的情節里,頻頻回首的是嗅青梅的女子,羅衣淡淡而來
,再截一枝暗香疏影,沾一滴綠肥紅瘦,書那宋朝華美錦緞上清韻悠
悠的一筆。
一段長長的距離,沉沉的是把酒待月的孤獨,你懷抱著三兩枝慵
倦的菊花,獨立於簾卷西風的廊下,你隨手從書頁間斟杯清酒,萬千
的心思,合一曲琵琶撥弄,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翩然起舞。
一念間花落了,清愁薄緒,填滿夜的每個空隙。聲聲慢,聲聲慢
,載不動一地相思兩處愁的舴艋小舟,至今仍擱淺在那個蘼麗朝代的
的藕花深處。
雲煙漫漫,翠華搖搖,你細碎的蓮步,走過脂冷與煙翠的山河,
曾經執杯的纖手提筆運墨,你素腕輕落,一筆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句在
人傑與鬼雄間橫亘而出。
塵世如煙,轉瞬千年,當山光已殘,水色闌珊時,你幽怨的身影
仍停留在泛黃的文字間,你看見了嗎,一千年的風雨末曾停歇,一千
年的黃花依舊消瘦,一千年你心碎的嘆息,依然置於我的案頭,我似
乎看見了,你辛酸的淚,穿越繁密的歷史中,於無聲無息處墜落。
清照,風姿綽約的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詞絕天下的李清
照,你是一首婉約的古琵琶曲,你是一闋清麗的長短句,你是一道花
開千年不謝的風景,而我,只是身著素衣的女子,守著你曾經的青燈
古卷,在梧桐雨落的季節,等你乘一葉蘭舟,從藕花深處涉來,陪我
同看那碧水雲天,殘月如鉤
本人很喜歡李清照 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好呢~~ 很喜歡的
H. 求一篇關於李清照的800字作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從沒人見過你的照片,那個年代的你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卻美於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美於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獨一無二,無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伴著晨曦,越過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綉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冷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託,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你無疑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冽的秋風摧殘著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地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謝。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著濃濃的愁緒,憂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黃花瘦,向我們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沉澱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著憂傷。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夜太漫長,凝成霜,慘白的彎月勾住了過往,使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難將息,直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你的一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綠肥紅瘦,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一杯濁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幾許?蚱蜢舟也無能為力。既然載不動,那就和著孤獨化作咸鹹的淚,滴在對趙明誠的追憶里,滴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遠的追求。你站在山頂,吮天地之銳氣,吸日月之精華。你不會孤獨。你帶著周身的光芒,穿越時空,向我們走來。我堅信,在新的時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質蘭心的女子。愛玲繼承了你的堅定與毅然決然,三毛繼承了你的豪放與灑脫,張小嫻繼承了你的銳利與透徹,舒婷繼承了你的甜蜜而獨立的愛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遠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曲完美的獨舞,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I. 初三作文 600字 風流人物 李清照
古往今來,風流人物數不勝數。這些英雄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含義。
他們昂首自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們都是錚錚鐵骨,捨生而取義;他們個性張揚,從不諂媚權貴......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大宋已經山河破碎,江山搖墜的時候。文天祥即使有著赤膽忠心,也不得不長嘆。多年的抗金救國,失敗一次次在眼前,他心中更是萬分凄涼。他,一介書生,又怎能換來大宋以往的輝煌!但是他面對敵將的話,心中頓時怒氣騰騰。因為他知道必死無疑,又怎麼能夠叛國投敵! 於是他選擇從容就義。
陳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是陳涉仰天質問的一種氣魄! 在秦王的壓迫剝削的暴政下,他從小立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為天下的百姓抱不平,為蒼天而咆哮! 於是他決定揭竿而起。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身處蜀地,心卻留在長安。蜀道難啊,難於上青天。李白筆下的那一股力量,那一抹雄心。可是本以為可以大展宏圖,一施抱負。但卻落得日日想著為帝王粉飾太平,這又怎麼是他心裡所願意的呢?!他是不羈的,他筆下是蒼勁有力的。 於是他游遍天下山水,造就半個盛唐。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國憂民的范仲淹嘆息。擔心國土的留失,擔心老百姓的安危。
諸葛亮聰明過人「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成為劉備的輔佐。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可是他又怎能像輔佐劉備那樣,去輔佐「阿斗」呢?
唐雎不辱使命,為那一份區區五十里的國土。用他那善於外交的能力,與彗星襲月的堅定。讓秦王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布衣之怒」。最終保住了國土。
這些千古風流人物,成為我們的學習的榜樣。雖然我們不用捨生就義,但是我們應學著飄然灑脫的生活,潔身自好。應該贊嘆,也應該相信自己,勇敢立誓,擁有遠大的抱負。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J. 一篇600字描寫李清照的初中作文
中學生作文易犯的毛病,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十種情況: 一、 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時敘述描寫抽象空泛。 一位同學在《池塘雨景》中寫道:「池塘的四面圍著一些花草樹木。樹是各種各樣的,一片鬱郁蔥蔥。花也是各種各樣的,五彩繽紛。」這段描寫就顯得有些空泛。空間有哪些樹,樹有何特徵,有哪些花,這些花的形態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來。不僅如此,它還未能扣住「雨」字。這都是由於觀察不細導致的。 二、 語言干癟,沒有文采,行文不夠豐滿。 例如有一篇題為《我的語文老師》的習作,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她長得比較標准,戴著眼鏡,說話聲音不大,總愛笑,我非常喜歡她。」這段文字,從語法上看顯然沒有問題,但從描寫人物肖像、再現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語言則欠修飾潤色的功夫,顯得比較平淡,缺乏生動性和表現力。 三、 機械模仿,生搬硬套,沒有創新精神。 有一篇寫狀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學回來,不覺總要在那裡小站一會兒工夫。」這段文字,除了將葉聖陶《牽牛花》中的「工畢」改為「放學」,「小立」改為「小站」外,其餘文字幾乎雷同。這種依樣畫葫蘆式的仿作,與抄襲還有多大區別呢?當然,看到報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啟發後,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文章來,雖然這樣的文章不免帶有「仿」的痕跡,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是值得贊許的。而那種把X或Y代進去的「仿作」,豈不是變成數學游戲了嗎? 四、 生造詞語,適用語匯,令人勞神費解。 例如:「我爸爸是位老師,對我的要求很嚴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為人民多服幾年務。」心上第一句里的「嚴烈」,在詞典里根本查不到,屬生造;第二句里的「多服幾年務」,把「服務」拆開,屬割裂詞語。 五、 言重詞復,不重推敲,不懂得錘煉字句。 例如:「到達目的地有三條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較遠,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們決定走中路。」顯然,這段文字嗦重復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對其稍作加工錘煉,將其變成「到達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條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們決定走中路」,那就簡潔多了。 六、 追求「文氣」,故作文雅,有嘩眾取寵之嫌。 「太陽上山了」一句,本來非常通俗曉暢,也很簡潔,可有人竟將其寫成「一個圓圓射出金色光芒的紅紅的太陽,靜悄悄地從東山上探出臉兒來了」,以顯示自己博學多才。 魯迅先生一貫主張文章應該通俗易懂,要「從活人的嘴上,採取有生命的詞彙,搬到紙上來。」同學位 應該從這里獲得一點啟示。 七、 前後抵觸,自相矛盾,不合思維邏輯。 例如,「我是一個十分頑皮的小孩,自小到大可以說都是這樣的頑皮」一句,既然前邊已經承認自己是個「小孩」,後邊怎麼又說「從小到大」呢?因此,前後抵觸,出現矛盾。 八、 孤立寫景,無助主旨,為寫景而寫景。 例如,有一篇寫春節見聞的文章,其中寫道:「早晨一起床,看見天空陰沉沉的,好像滿有『臉愁容。太陽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北風嗚嗚地哭泣著。這時候,街上傳來鑼鼓聲,爆竹連天,人們都在歡度春節,多熱鬧啊!」作者願意是寫過春節的歡東,但開頭這段寫景,不但不能襯托主旨,相反牛頭不對馬嘴,還和主旨打起架來了。 九、 淺吟低唱,孤芳自賞,缺乏在氣與豪放。 例如,有一位同學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亭子里格外冷清,一個人走累了,便坐下來。這時,忽然想起李清照的一首詞來:『風往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是啊,風物依舊,可人事已非。想著想著,不覺眼淚似斷了線的珠子簌簌落下。」確實,在一部分學生的習作中,淺吟低唱,孤芳自賞,成了他們抒寫的主調,而關於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和介入,則「千呼萬喚」難睹面。這種柔弱的病態文風,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十、 輕視標點,一逗到底,有的甚至王文不加標點。 例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人人挑燈夜讀時,她已經上床睡覺,而人人要睡覺時,她便放聲地扯起呼嚕,大家都很憤怒,都紛紛地要捏她的臉。」這段話至少包含了兩個完整的句子,應把「扯起呼嚕」後的逗號改為句號才對。我們要重視標點,讓標點更好地為文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