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儉養德 從我做起的作文怎麼寫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人有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於擁有了大筆財富。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 勤儉 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 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挨餓,就一定要照著兩個字去做。 後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 勤 字,老二分得一個 儉 字。
日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 勤儉 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 勤 又 儉 ,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努力繼承並發揚光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儉真正落實到行動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篇二: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也不能丟掉勤儉節約的品質。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離不開 勤儉節約 這四個字。
在我的家庭里,有勤儉節約的人。我的外公眼睛受過傷,怕見亮光,要經常戴墨鏡。墨鏡的鏡片壞了,他用透明膠布粘上又繼續用。我們勸他買新的,他說: 能用就行,買新的幹嘛? 瞧,他多節約呀!
在名人、偉人中,也有很多勤儉節約的人。雷鋒,別人喝飲料,他喝白開水;他的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他把自己微薄的津貼積攢起來,捐給災區人民。一代偉人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生活極為簡朴: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有76個補丁,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
正是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就拿去年春節來說吧,有的酒店推出了團年宴。名字很好聽,如 招財進寶 , 歲歲平安 等,但價格卻特別昂貴。一桌要一千八百八十八元,更貴的要三千元甚至三千元以上。可就是有一些虛榮心強的人,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很富有,就大擺宴席。這樣一來,自己的錢花出去了,但客人沒吃多少菜,多數都被浪費掉了。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卻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許多浪費: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水槽的水龍頭 嘩嘩嘩 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還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 其實,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今天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篇三: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麼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麼飢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 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篇四: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監獄組織我們觀看電影《焦裕祿》以後,焦書記那儉朴的形象、忙碌的身影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前些天,我和兒子再次坐在電腦前觀看了這部影片,焦書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尤其讓我感動。
焦書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以及教育兒女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焦書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首先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朴。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拋棄 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 的思想。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單位也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學習焦書記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其次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要捨得吃大苦、耐大勞,把艱苦奮斗當成監獄發展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並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節約反而成了小氣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
Ⅱ 儉以養德 從我做起作文400字
小時候,我很怕黑。每到晚上,我總把家裡所有的燈都打開,照得整個屋子亮堂堂的。這時,爺爺總是嘆了口氣,對我說:「婷婷啊,要懂得節約!」我疑惑地問:「什麼是『節約』?」爺爺隨手關掉一盞燈,告訴我:「這就是『節約』!」從此,我明白了要節約用水、用電。
長大後,我上學了。我很懶,每逢節假日,我都窩在被窩里睡大覺,一睡便睡到中午。這會兒,媽媽總掀開我的被子,對我說:「快起來,做人要勤儉,別懶懶散散的。」我問她:「什麼是『勤儉』?」「勤勞,節儉!」說著,她自顧自地打掃起房間來。於是,我懂得了做人要勤儉。
小學升初中後,功課增多了,除了節假日外,我幾乎每天都泡在教室里。放學時,回頭看到身邊那幾盞亮著的日光燈,我總會抬起手,按上開關,把燈關了。我知道我做到了節約,也知道雖然這樣的節約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就能節約一座發電站。
過年的時候,我收到了很多壓歲錢。我本想著去買零食、玩具,然後痛痛快快地大吃大喝、盡情玩耍,但是一想到媽媽的話,我放棄了這些想法。我決定把錢存起來,等到需要時再用它們。我覺得我做到了勤儉,也許這些錢對於別人來說微乎其微,但來日方長,我相信我定能積少成多,哪一天真正用到需要用的地方。
「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讓「勤儉節約」成為行動,而不是口號。這時,我們將會發現,「勤儉節約」是我們終生享用不完的寶貴財富!
Ⅲ 約100字"儉從養德"作文
諸葛亮曾教育他的兒子:「靜以養身,儉以養德。」由此可見,簡朴的生活才是養成良好德行的最佳環境。若是一直過著奢華的生活,人就會漸漸地喪失本心,變成金錢的傀儡。
要想養成儉朴的生活習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朱德說過:「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從節儉變得奢侈很簡單,而要從奢侈變得節儉是很難的。所以,要節儉,必須從小做起,否則就極難養成節儉的習慣,也就難以擁有良好的品德,這必將對以後的發展產生影響。
從許多的事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成功的人往往有著節儉的品格。下面是一個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愛因斯坦來到一座新城市,以為彭偶然見到他,看到他身著一件就皮衣,便要他換一件衣服。愛因斯坦卻笑了,說:「這有什麼,反正這里的人都不認識我。」幾年後,朋友又一次見到了愛因斯坦,這時他已經非常有名了,卻依舊穿著那件舊大衣,朋友又一次建議他換一件衣服。愛因斯坦又說:「這有什麼,反正這里的人都認識我。」看得出,愛因斯坦就是一個節儉的人。
范仲淹是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學家,他的一生也同樣儉朴。他的兒子結婚時,他聽說新娘的嫁妝非常好,范仲淹聽了很生氣,對家人說:「嫁妝的黃賬用綾羅太奢侈了,我家一向儉朴,不能讓這頂綾羅帳壞了家風。如果把這東西帶到我家,我就在院子里把它燒掉!」也正是因為范仲淹的這種精神,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才得以傳誦至今。
Ⅳ 小學六年級節儉養德故事作文
「節儉養德」從我做起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孕育的優秀傳統美德。我們中華民族的第一位主席——毛澤東,他的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其簡朴。身為一個國家的主席,他卻那麼的節約。那我們呢?看看我們,在餐廳吃飯時,有的同學打了好幾個菜,看見什麼東西就打什麼東西,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完,吃不完就倒掉,這行為是多麼可恥的啊!他們又沒有想過,他們倒掉的飯菜,粒粒都是來自農民伯伯的辛勤與勞苦;在洗手間洗手時,有的同學洗完手後就不關水龍頭,讓水龍頭在那裡默默的流淚。有時,同學們上午放學後不關燈,不關風扇,所有的同學都逃之夭夭了。無人在教室,就這樣,燈和風扇就開了一個中午,同學們完全不知節約用電的存在。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節約的重要性,而我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浪費。你們有沒有想過,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上的生命就無法生存,現在全世界水資源那麼缺少,我們只有節約用水,人類才能維持生命正常生活。節儉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應該從小學會節儉,從小做起。節儉,應該從我們身邊做起,水是可以循環使用的,如:洗衣服後的水可以用來拖地,拖地後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洗米、洗菜後的水可用來澆花、澆樹。不僅是節約用水,我們還要節約用電,不需要開燈時,我們就不必要開燈,開了燈後要隨手關。少買零食,不要買一些垃圾食品,也不要買一些對子沒用的東西。剩下的每一分錢,我們都可以存起來,花到該花的地方。
節儉是一種美德,它不僅僅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還關繫到一個人的道德與修養。節儉,應當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節儉,應當從我做起!
Ⅳ 小學生勤儉養德作文400字
400字沒有,我是六年級,有600字,不知道你滿不滿意:
媽媽常給我一些零花錢,可我花錢太大手大腳了。幾乎當天給我的錢當天就花完,我這些錢都花在了買零食,買小汽車等小玩具,我那時一直以為錢非常容易掙到,根本不想父母的勞累。
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媽媽忽然不再給我零花錢了。我看著小賣部櫃台的小汽車,它飛快地跑著,可我卻玩不到它了。看著櫃台中的小零食,可惜我再沒有機會大飽口福了。我對媽媽非常不理解。我問媽媽:「為什麼不給我零花錢了呢?」媽媽說:「我給你的錢,你都買那些沒用的東西,你怎麼不想想媽媽掙錢容易嗎?」聽到這句話,我淚光閃閃。
記得那次去超市,媽媽只是簡單地買了一些日常用品,對那些在我眼中看似寶貝的東西一眼不看。走出超市大門,媽媽教育我不能把錢花在沒用的東西上。漸漸地,不給我零花錢的事情我也習慣了,除了交託管費,打乒乓球費,學英語費和買文具費還有學校的雜費外,其它地方根本不會給我錢。我發現,媽媽還喜愛施捨那些要錢的乞丐。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這些時候您都出這么多錢,而平時都不給我一分零花錢呢?」「這些錢都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不能亂花,但在有用地方時可以花錢」。媽媽語重心長地說。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不是當年天真亂花錢,不體諒父母掙錢艱辛的那個小男孩了。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捐出了很多錢。我終於意味深刻地明白了母親曾說的那句話。如今的我,非常節省錢,壓歲錢我會合理地用到該用的地方,剩下的讓媽媽給我存起來為以後的上大學用。「節儉是美德」這句話已是我的座右銘。花錢時,我會想到這句話,有了這種美德,我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中被引入歧途。
望採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節儉,字典里的意思是:用錢等節制、儉省。但我認為節儉並不僅僅如此。
我們先來看幾個節儉的例子。
蘇東坡一生非常注重節儉。他被貶到黃州時,生活窘迫。為了渡過困境,他訂出了一套特殊的計劃開支辦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後又將每份分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後來在朝廷做了高官,但仍注重節儉,從不講究奢華。
石油大王克菲勒是美國19世紀三大富翁之一。他一生至少賺過了10億美元,捐出的就有7.5億美元。但他平時花錢十分節儉。他外出住旅館要住最便宜的,他穿的是最樸素的,吃的決不是奢華,而他節儉下來的財富給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說:「我們要時時刻刻關注我們的周圍,因為這個世界到處有人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每伸出一雙手,這個世界可能就會少一串眼淚,多一張笑臉!」
這種名人實在太多了,毛澤東、周恩來等等,無不是節儉的楷模。
從他們身上,我們明白了,只有節儉財富,才能更合理地利用財富,因而在我國傳統美德中,節儉佔有不可改變的地位,儉是美德中最大的美德。
然而,在我們身邊,並不是人人都注重節儉:食堂里的剩飯剩菜每天都有幾大桶;垃圾桶里一些只吃了一半的食品……此外,攀比之風嚴重,非名牌衣褲不足以增色。我們並不反對享受生活,但應該在合理適當的基礎上。
節儉能使我們質朴地對待生活,不被物役,不染物慾,也能讓我們更多地關注精神,關注內心。如果我們將來也有很多的錢,我們也可以像比爾蓋茨、李嘉誠一樣,將我們的金錢更大化,讓金錢發揮出更大的效應!
Ⅵ 儉以養德、從小做起的作文
「千古良相」諸葛亮曾這樣告戒自己的兒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表達了希望後代志存高遠的厚望,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佳句。陸贄也曾說過:不節,則雖盈必竭;能節,則雖虛必盈。由此看來,節儉真是一條古老的修養之道。
古希臘人曾提倡四種美德,其中一條就是節儉。那麼,為什麼要節儉呢?中國古代就有一句名言:養心莫善與寡慾。它告訴我們,只有過一種粗茶淡飯,勤儉節約的淡泊生活,才是養心娛樂、陶冶性情最好的方法。因此,勤儉節約對修身養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為社會服務,實現人生價值。
關於勤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賦予勤儉以新的內容。我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貼子,是關於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的故事,貼子出來幾分鍾,就有很多跟貼的,經過眾網友的共同討論研究,在很短的時間里,即向小天使基金提出申請,要求從小天使基金的一個分基金會中撥款,為小女孩治病,速度之快,人心之齊,令我十分驚訝。可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個貼吧是某內地歌手的貼吧,而那個分基金會竟是這位歌手的粉絲自發建立的,從建立這個基金會起,就不斷有善款從世界各地匯來,這位歌手更是帶頭,把自己演唱會的收入全部捐給了基金會,至今善款總數已過百萬!
我十分驚異與這舉動,也曾詢問過他們,得到的回答是,他們從這位歌手身上學到了很多包括節儉在內的優良品質,由於這位歌手經常參加公益活動,並且成為小天使基金的代言人,這群粉絲就決定追隨偶像,在日常生活中勤勞節儉,省下錢來回報社會,關心白血病患者,於是第一個以粉絲名稱建立的基金會誕生了,到目前為止,已幫助了很多白血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很多人都不懂節儉到底要為了什麼,看看這個事例,難道不會覺得,節儉是為了回報社會,幫助他人嗎?這樣說來,勤儉,真的是一件重要而且有意義的事,它表現了一個人的道德水平。
「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從小事開始節約資源,節約金錢,然後將它們用到建設祖國,為他人服務的事情上,每個人都會變成品德高尚的人,這世界就會真的像天堂般——真,善,美。
Ⅶ 儉以養德,從小做起作文300字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
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
節約這幾個字。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
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
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
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
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
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
表率。朱德爺爺革命的一生,也是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一生。他在舊軍
隊中官階已經很高,與他職位相當的人都娶姨太太,抽鴉片,而他卻
不圖安逸,寧願到歐洲勤工儉學,過艱苦的生活。在井岡山,他與紅
軍戰士同甘共苦,一起挑糧,留下了「朱德的扁擔」的佳話。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他們是偉人呀要處處為人做榜樣。那我來說一個最平凡的人
雷鋒同志非常節儉,襪子都已經穿破了還穿,他說「縫一縫就好
了。」衣服破了好幾回,都爛了,還堅持穿。部隊上發兩套軍裝,他
卻要一套,並說:「我只要一套,你把這套拿去吧,給國家留下一套。
再說,我身上的這件衣服還能穿呢。」許多戰士聽了這些話,也只留
下了一套。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人就說了:「生活好了
用不找勤儉節約。」即便如此,也不能講排場,不能鋪張浪費;在任
何時候辦任何事情,能節約的盡量節約。因為任何一種財物,無論它
是國家的、集體的,還是個人的,都是勞動者的成果,都是來之不易
的。隨意浪費就是不尊重勞動人民,這不僅不是大方,而是非常可恥
的。身邊小時,從我開始!加油
Ⅷ 文明餐桌 以儉養德作文
親愛的朋友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我們孩提時代就耳熟能詳的詩句,相信大家都能輕松脫口誦出。但是,您是否真正用心去體味了詩中蘊含的艱辛與不易?當一盤盤豐盛可口的佳餚幾乎未動就被 「無情」地扔在餐廳冰冷的餐桌上,當一碗碗白花花的上好米面只吃了幾口便被「慷慨」倒進潲水桶,您否感受到了心疼?
餐桌文明折射著一座城市市民的文明素養,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厲行節約,我們責無旁貸;作為文明市民,文明用餐,我們義不容辭。「文明用餐·儉以養德」倡議書「文明用餐·儉以養德」倡議書。在此,我們倡議:
一、厲行節約,理性消費。珍惜糧食,吃多少盛多少,避免不必要浪費。到賓館、飯店用餐,點菜點飯切合實際,摒棄「愛面子」、「講排場」陋習,樹立「吃多少點多少,寧願不夠再加,最好不要剩下,萬一剩下打包」的觀念,做到理性消費、杜絕浪費。
二、講究禮儀,文明用餐。不在餐飲場所肆意喧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文明用餐·儉以養德」倡議書文章「文明用餐·儉以養德」!。講究用餐衛生,不帶寵物進餐廳,杜絕隨地吐痰等不文明陋習。低碳環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勸酒,不酗酒,開車不喝酒,酒後不駕車。餐飲服務業要推廣文明用語,注意儀表整潔,堅持優質服務,做到以禮待人、以誠待人。
三、科學飲食,健康生活。樹立科學健康的飲食養生新理念,倡導科學、合理、文明的消費方式,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飲食,從尋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營養。
四、傳播理念,敢於監督。當好「文明用餐方詡笙Ц!崩砟畹拇フ擼謾敖讜脊餿伲朔芽沙堋鋇墓勰釕釗餚誦摹?遇到講排場、比闊氣等奢侈浪費行為要及時制止、耐心勸導;對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等行為要敢於監督,大膽舉報。
古人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大力弘揚「文明用餐。
Ⅸ 三年級作文《勤儉節約,儉以養德養德》300字
「儉以美德」
建國前後,都有許多的人勤儉節約,尤其是我們的老長輩們,他們都做到了。可是,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類浪費的資源也越來越多了。雖然人類口中常常說要勤儉節約,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幾個呢?
勤儉節約的人沒有幾個,可鋪張浪費的人卻一大堆,我們的附近也有這樣的人,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妹妹今年四歲,可她有時候洗手連水龍頭都不關,這純屬是浪費水資源。還有,她每次吃飯,米粒有三分之一都撒在了地上或桌子上,有時候甚至直接不吃,直到姑姑大發雷霆,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她才哭著咽下了米飯,可漏掉的米粒就更多了。
我的爺爺今年六十五,身體也挺好的,可是,我想給爺爺一個建議:別再拚命地玩電腦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在家裡,電腦就沒停過。他上午看新聞、看電視劇,下午玩鬥地主,是一刻不得停,所以去交電費,都有一串長長的數字,還怪我們開空調,應該是電腦導致電費「漫天飛舞」的吧,這也是浪費電的資源。
說起節約,我也很慚愧。因為有一次在學校,我和戴鳴豪打架,我們不是「正面交鋒」,而是用橡皮、尺子、鉛筆等砸。可是,只要動腦筋,在沒用的垃圾也能變成金燦燦的寶啊!
作文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故事:某個企業舉行徵文比賽,就是以節約為題。許多碩士生、博士生都參加,而且都是胸有成竹,就像自己一定穩拿第一是的。可是,獲獎的人卻是一名普通的人,那些有本事的人不服氣,而舉辦這次活動的人卻說:「雖然他的作文寫得不怎麼好,可是這次比賽是以節約為題,他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我們要節約,在所有的人當中,只有他一個人一張紙正反面都用。一共三百多篇作文,只有這一篇作文做到了節約,他獲得這個獎,是當之無愧的。」那些人聽後臉都變得通紅通紅。
我說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讓大家別浪費資源了。大家一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吧!
Ⅹ 關於節儉養德的小學生三年級作文
小學生作文:勤儉節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可丟正文:
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
小學生作文:勤儉節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可丟。
讀了《儉以養德》這篇文章讓我了解了許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裡還是經常穿補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貧窮嗎?不是,他是國家領導人;是他不愛新衣服嗎?不是,誰不愛美麗。如果,一個人過慣了節儉和艱苦的生活,那麼就不會有邁不過去的坎,度不過的難關。據有關人員統計:毛主席的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補丁有76塊,睡衣則有67塊。毛有67塊。毛主席能有補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為他補丁之多,實數罕見哪。毛主席的內衣內褲上更是五彩斑斕,有赤色、橙色、黃色、紅色、青色、藍色、紫色……與標準的老百姓一樣「笑破不笑補」,只要不露肉,不透風就行。
這位偉人,有著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為他的節儉。馮玉祥將軍教育兒子馮洪國也是如此:「兒啊,你要脫下軍裝、皮鞋到牛柵里去熏一下,聞一聞牛屎味,才會知道五穀香。古人說:奢能滅志,儉以養德。你雖然還不曾管事,談不上奢華,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險的!」這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話「一板子」把馮洪國打醒了。他脫下了軍裝、皮鞋,換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這樣的,馮洪國日本留學回國後,看望多年不見的老父親,當父親看到兒子身著西裝腳蹬皮鞋,渾身散發著濃濃的香水味,便這樣地教育自己的兒子,
小學三年級作文
《小學生作文:勤儉節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可丟》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補丁、牛棚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看到的是優越的生活環境,一到夜晚,萬盞燈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廈頓時披上了寶石鑲嵌的衣衫;一條條街道猶如星光閃耀的銀河;再加上射燈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晃動,而在這閃耀著的美麗背後,又有誰看到了浪費的影子。的確,許多人都會這樣認為: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有這樣的享受。於是,節約也隨之被人們拋在了腦後。
這天中午,我經過學校的小店,裡面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啊!同學們進來時迫不及待,出來時滿載而歸,我嘗點你的薯條,你吃點我的雞腿,真是不亦樂乎。我在班級里簡單地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沒有(因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雖然我去小店的次數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為了買學慣用品的佔四分之一;肚子餓買吃的佔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二的是為了解讒,看到別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學是拿零食當午飯,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幾天班級里還掀起了一股名牌風,看誰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寧,明天我就要換上安踏,有人還嘲笑同學穿假名牌。哎,我真想告訴大家,勤儉才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攀比與浪費啊!
在班會課上,我和老師商量把《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推薦給同學們,老師同意了,聽完了我對文章的介紹,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是啊!艱苦的生活雖然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仍應牢記:平日里節衣縮食,困難時才容易度過難關;富足時豪華奢侈,窮困時將難以生存。勤儉節約這一美德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