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
當閱讀有趣的文章時,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笑出來?我不敢說一篇讓你發笑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但它必須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能將文字寫的有趣就很棒了;如果你能寫出讓人們大笑的文章,那就了不得了.今天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帶你了解如何寫作文.
(閱讀廣泛)
除了以上這些個例子外,我們還要學會讓人物被讀起來時候栩栩如生,作文時我們掌握了如何選擇寫作的方法,會使文字更加的活靈活現,這就是小學5年級作文輔導的最基本要求,分數在這里也會得到提高.
② 作文教學: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業
質疑問難是學生復自主學習制的重要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③ 怎樣指導小學生寫作入門
作為一名小學生,寫作的開始最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二是「怎麼寫」?說通俗點就是材料和技巧的問題。入門者應先解決選材的問題,在來解決寫作技巧的問題。前者是基礎,就好比是河水的源頭。小學三年級是寫作「入門」階段。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入門寫作呢?小學作文加盟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
說了那麼多,總結下吧,為了孩子的發展,作為老師及家長的我們應當積極的相互配合起來,共同創造條件,共同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同時也積累寫作素材,讓我們的學生在寫作時更加有「材」。
拓展資料: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 寫作技巧和步驟?
怎樣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
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
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怎樣寫事: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怎樣寫景:
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說,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
要學會觀察 寫景作文和看圖作文有相似之處,都是以觀察作為寫作的前提。觀察景物與觀察圖畫不同,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也就是觀察景物的立足點。
要藉助想像和聯想 在寫景的時候,如果只描寫景物的外在特徵是不夠的,還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而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折舊需要藉助於想像和聯想。
寫景要抒情 寫景,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再現,更是作者主觀感情的外觀。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
④ 小學生作文寫作指導:如何寫好動作描寫
一、寫出連貫的動作
描寫一個人的動作要進行分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是由一系列地動作構成的。把一個大動作分解成幾個小動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徵的動作,一一進行敘述,那麼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動作寫具體了。
請你閱讀下面的作文片段:
炒菜
媽媽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凈,又一片片摞起來,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著,把白菜切成一個個的小方塊,剩下的菜葉放在旁邊。
開始炒菜了。媽媽先把鍋坐在火上,等鍋燒熱後把油倒進鍋里,不一會兒,鍋里騰起了油煙,發出「嗞嗞」的聲響。媽媽先把切好的蔥花扔進鍋里,等蔥花變黃,騰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進鍋里,抄起鍋鏟,不停地翻動著。等菜慢慢由白變黃,媽媽再倒入醬油、醋,撒上鹽,接著用鏟子翻動了幾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鍋端下來,翻炒了幾下,就出鍋了。
媽媽炒的糖醋白菜,甜絲絲,酸溜溜,香噴噴,吃起來別有風味。這是媽媽的拿手菜呢!
媽媽是怎樣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媽媽炒菜的動作進行分解,用了表示連貫動作的詞,然後抓住媽媽炒菜時最有代表性的動作,進行具體描寫。如:先是——洗菜、切菜,開始——坐鍋炒菜,又把——菜放鍋里,再是——倒入調料,接著——用鏟翻動。在這個片段作文里,由於用了表示動作先後順序及動作連貫的詞,清楚地寫出了媽媽炒菜時的全過程,並且把媽媽炒菜時那熟練地樣子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准確運用詞語
我們祖國的語言十分豐富,例如:表示動作的詞有:拿、提、拎、推等等,運用哪些詞語呢?這就要看文章的具體環境了。因此,在描寫人物動作時,要准確使用詞語,精選動詞,力求把人物的動作寫得准確、具體、鮮明,這樣才能把人物的動作、形象,逼真地寫出來。
⑤ 上好小學生作文指導課的幾點做法
一、注重讀說訓練,學生有話說,激發寫作興趣
農村中學的學生受到自身因素:生活面、知識面窄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所以如何從引導學生,應從情感入手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寫作沖動,使他們渴望表達,從而提高寫作水平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考試說明要求,讓學生讀名著,說名著。把課外閱讀和說話能力相結合。
俗話說「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學生讀《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西遊記》甚至於《紅樓夢》,也可以讀《讀者》《智慧背囊》一類的雜志。讀完一個章節或一篇文章,就來談談讀書心得,一開始三五人一組,探討後可以形成演說提綱,演說時間不限。一開始往往三兩分鍾就無話可說,老師可適當多做引導。比如有學生分享「香菱學詩」,以為香菱有學詩和寫詩的天才,便沒了下文,我就引導他,如何證明,他就又說出一大堆理由,我又問他香菱的命運怎樣,他又能說出一些東西來。如此三番兩次的引導之後,學生似乎找到了一些說話的門道,往往拿到一篇文章就能侃侃而談,而且有理有據。看到學生的進步,有膽量,有學識,有廣度,有深度,我以為引導是成功的,接下來便是「說的出來就寫得下來」,從讀到說,從說到寫,有了源頭活水,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寫作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埋下了成功的種子。
⑥ 怎樣輔導小學作文 寫作技巧和步驟
小學輔導小學作文有哪些描寫方法?小學作文是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檢測,一個學生只有將語文知識學好了,才能寫出一篇好的作文.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認為或者是景物運用某種手法寫出來,那麼小學輔導作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綜合能力)
1.詳細描寫:使用了很多生動的、貼上的比喻,漂亮的文字,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厚厚的塗抹.2.白色描述:用簡單的單詞,掌握事物的人物或圖像的特徵,並在幾個筆畫中勾畫出人物或事物.3.靜態描述:平面、靜態描述人物或場景.4.動態描述:寫靜態,或用擬人的方式描述事物.以上就是今天帶來的小學輔導作文描寫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借鑒和幫助的價值.
⑦ 如何指導小學語文作文訓練
給您以下方法,不妨一試. 寫作技巧: 1、審題()找准關鍵詞即題眼,是寫作的重點(2)掌握寫作范圍(3)確定寫作體裁 2、確定中心——即文章的主題(1)要正確(2)要集中(3)要鮮明 3、選材(1)要圍繞中心去選(2)要真實(3)要新穎、典型,不落俗套 4、結構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可按順敘、倒敘、插敘的方法來寫 (2)按時間順序來寫 (3)按空間順序來寫 (4)按實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說明文,多採用此方法 5、列提綱(1)題目(2)中心思想(3)內容要點及寫作順序(段落、條理)(4)祥寫、略寫的提示.列提綱可以使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6、開頭——要引人入勝(1)開門見山,直入正題;(2)提出問題,引人注意;(3)說明情況,交代背景;(4)描寫環境,渲染氣氛;(5)巧講故事,引人入勝;(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7、結尾——要耐人尋味. (1)自然式結尾(2)總結式結尾(3)含蓄式結尾(4)點題式結尾 8、過渡——力求自然,承上啟下 9、照應——即結尾照應開頭,後文照應前文,文章與題目照應. 10、作文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提高寫作大有好處. (1)內容修改(A)語句是否通順,流暢. (B)內容是否符合題意. (C)材料是否恰當地表現中心. (E)中心是否明確、集中. (F)觀點是否正確、鮮明. (2)格式修改(A)層次是否清楚. (B)詳略是否得當. (C)漢字占格、標點占格使用是否正確. (D)應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確. (3)修改方法,可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考場作文還要使用相應的修改符號,以保證卷面的干凈、整齊.
⑧ 寫作指導:小學生寫作文的幾個要點
小學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手法指寫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藝術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
一、表達方式常見的有五種: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二、修辭手法種類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擬人、擬物),排比,設問,反問.其它的互文, 起興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三、表現手法較多,較復雜,下面都是常見的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對比、襯托、抑揚、前後照應、正面側面描寫、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
另外還有不少,譬如渲染、動靜、創設意境、用典等.
----------------
小學必須掌握的寫作13個技巧
一、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二、寫說不出現「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張三說:「……」;張三無可奈何地說:「……」;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三、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按照「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四、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六、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七、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八、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