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愛國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祖國在我心中」,簡簡單單的六個字,道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中國心,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每一個炎黃子孫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都會熱血沸騰,壯志激昂.
古老的東方有一個全身珠光寶氣,雍容華貴的女子.盤古開天闢地、四大發明、**孔子、絲綢瓷器、威武的兵馬俑使她光彩照人.她的美讓人羨慕萬分.但是掀開摞摞發黃的歷史,我們看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幕呢?時間的指針急速倒轉,指向了1840年.那時,外國列強紛紛加入了掠奪中國財富的戰爭: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中法戰爭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貪婪的侵略者幾乎掠去了這美麗女子的所有珍寶.他們使她明白了「落後就會挨打」這個道理.她沒有沉默,而是選擇了反抗,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抗敵故事.
透過歷史的眼眸,站在歲月的肩膀上回望,我看到盤古開天闢地,迸發出生命的光芒;我看到四大發明,使古老的中國異彩紛呈.我看到**孔子,舉起聖火照亮幾千年的文明;我看到絲綢瓷器遠涉重洋,誰都知道這是來自我們的故鄉.我看到那硝煙中沖殺出兵馬俑威武的陣容;那雄偉中聳立著萬里長城的剛強!
『貳』 關於愛國主題的作文800字
019-12-23
關注
愛國是一面飄揚在世界各國上空永不褪色的旗幟。這面旗幟在我心中更是絢麗多姿。
自古以來,就有「先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有「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游,有「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他們的心中都裝著祖國,都裝著人民。
現在,你能驕傲自信地說「祖國在我心中」嗎?
祖國在我心中,看紅旗飛動,聽國歌傳頌,飛入我夢中,歷史的古鍾被敲動,「咚——咚——」我與祖國就像綠葉離不開大樹,花兒離不開大樹一樣,我也離不開祖國。祖國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更是教育我成人的地方。她是一位母親無私的培育著萬千兒女;她是月亮,是照亮我迷茫心頭的明燈;她是太陽是帶來光和熱的偉大使者,她永遠在我心中!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歲月的長河中,風雨的阻擋中,反而使中國發展的尤為壯麗。「五十六的民族,五十六枝花」每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民俗風情。像傣族的潑水節;雲南的歌會;藏族的旺果節;侗族的林王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這世界之林中的一支奇葩。
在中國近代史上,因為清王朝的腐敗,帶中國走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使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改革開放後,又因為急於奮進而發生了一系列「左」的錯誤,而且內憂外患一大堆,經過了不懈努力,中國才正式走向正軌,一直到今天的局面,又有多少人為此而付出了辛勤努力。
舊中國的運動水平很低,人們的體質較弱,外國人恥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新中國誕生以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性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練習拳術、各種球賽等,普遍開展起來。在群眾性體育運動廣泛開展的基礎上,競技體育水平也迅速提高,並取得顯著成績。從射擊運動起,中國運動員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不斷奪得金牌連連刷新世界紀錄。1990年首次成功的舉辦了亞洲運動會。2008年更是成功的舉辦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輝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健兒勇奪金牌第一。中國正在走向世界體育強國。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不錯,當今,我們的祖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速度前進著,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嶄新的中國。讓我們攜起手來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叄』 10篇高中愛國情作文
讀《祖國,我終於回來了》有感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在我耳邊回盪,更在我心中銘記。今天,我坐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讀著《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篇文章,我彷彿看到了錢學森思念祖國的樣子,彷彿聽到了錢學森夢里思念祖國的話。
我慢慢地讀,靜靜地想,當我讀到「但是,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時,我想到錢學森在美國定居,並且能聘為終身教授,這是當時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可是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他放棄了在美國所擁有的一切;當我讀到「每天晚上,看守人員每隔10分鍾就來開一次燈,使他無法休息。半個月時間,他的體重就下降了十幾公斤」時,我感受到了美國當局對錢學森無休止的折磨,感受到了錢學森所遭受的痛苦;當我讀到「然而,錢學森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我要離開美國,回到祖國去」時,我感受到了錢學森強烈的愛國情懷,雖然美國當局這樣迫害他,但是他絲
毫沒有屈服,依然要回到祖國去;當我讀到「同年9月17日,錢學森登上了回國的輪船。10月8日,他含著幸福的淚花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時,我彷彿能夠聽到他的心聲;當我讀到「望著雄偉的天安門城樓,他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於回來了!』」時,我感受到了錢學森回國後的激動心情„„
讀完這篇文章,我認為錢學森的那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這種精神讓我想起了我國的一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他在祖國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不怕外國人嘲笑,毅然接受任務,為祖國爭了一口氣。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更是我們的自豪。這些偉大的功臣們,為祖國獻出了畢生的心血。吃水不忘挖井人,當我們在強盛繁榮的祖國懷抱里茁壯成長的時候,怎麼能忘記這些先輩?又怎麼能忘記這些為祖國更美好的明天嘔心瀝血的英靈?
同學們,為了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吧!
『肆』 高中愛國作文800字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伍』 以愛國500字作文大全高中生我們可以做到的愛國表現
愛國是什麼?愛國就是熱愛祖國的山河,愛國就是維護祖國的尊嚴,愛國就是關心祖國的發展……
愛國情感如荷花一般純潔,梅花一般堅韌。愛國是顧炎武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生在偏僻的韶山沖的毛澤東,從小就體會到祖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封建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壓得中國人民喘不過氣來,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山裡的伢仔敢打天下。他那敢為天下先的愛國精神激勵著祖國人民為祖國的名譽,祖國的自由而奮斗。
愛國是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國著名的導彈之父錢學森,聽到祖國的召喚,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克服重重困難,飄洋過海,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為一窮二白的祖國挑起千鈞重擔,排除一個個障礙,攻克一個個難關,為我國的國防科技做出來傑出的貢獻。他那無私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轉瞬之間,祖國歷盡滄桑巨變,眨眼之間,祖國走過萬丈紅塵。遠眺那雄偉的萬里長城,瞻望那壯觀的北京天安門,心中不僅湧起一股敬意,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愛國可以是轟轟烈烈,感人肺腑。愛國也可以是點點滴滴,平凡至真。愛護環境是愛國,熱愛生活是愛國,勤儉節約是愛國,勤奮學習也是愛國……
祖國啊,萬載逝去,你美麗的容顏依舊,你耀眼的光芒不滅!祖國啊,當初,我是紅蓮,你是為我遮風擋雨的荷葉,現在,就讓我來守護你吧!
『陸』 愛國作文1500字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脊骨,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會。我認為當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種開放包容的精神,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包含自強精神、仁愛精神、勤奮精神、探索精神、創新精神、愛國精神、氣節精神、斗爭精神、改革精神和開放精神十個主要方面。進一步建設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會
民族精神融會古今,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華民族從遠古至今的發展史證明了它的強大生命力。自強精神是一種具有強勢張力的進取精神和斗爭精神。中國古代哲人通過觀測宇宙的變動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思想。自強,包含民族的自強和個人的自強兩個層面。不畏艱難困苦,不屈服於任何壓迫者,是中華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地與生存環境抗爭,與內外邪惡勢力抗爭的歷史。自強不息,不僅是指在常境和順境中的奮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奮斗。歷代俊彥豪傑追尋"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懷激情,力行"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堅忍精神。自古以來,身處逆境而奮發有為的範例不勝枚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受腐刑之辱,仍發憤作《史記》,開紀傳體史書之先河。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成大業。其精神皆垂範後世。
仁愛精神源遠流長,是我們的人民親和共處所依憑的准則。千百年來,經過世代哲人先賢的琢磨錘煉,激濁揚清,仁愛思想升華凝聚,成為中華民族構建倫理道德大廈的基準和標尺,並廣為人民所認同。仁愛精神內涵十分豐富。易經中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強調一種"仁"的精神。《尚書》中說"有容,德乃大",也體現了仁愛寬容的精神。什麼是"仁"?"仁"就是愛人,與人友好相親。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子張問仁。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諸問之,曰:"恭、寬、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墨子所提倡的仁愛精神則達到了極致。墨家主張"兼愛",推崇一種"天下之人皆相愛"的和諧境界,此即"強不執弱,眾不卻寡,富不欺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孟子以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為仁義禮智之端,是對仁愛精神更具深義的闡發。概而言之,仁愛精神涵蓋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個方面。這樣的仁愛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兒女,並不斷得到發揚光大。
勤奮精神是我們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創造財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奮,是我們民族歷來推重的美德之一。我們民族的傳統認為,勤奮包括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探索和勤於勞作。手不釋卷,孜孜不倦,謂之勤學;霄衣旰食,勵精圖治,謂之勤政;胼手胝足,持業不輟,謂之勤勞。勤奮,包含勤勉與奮發有為兩個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於奮發有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業精於勤,荒於嬉"。"書山有路勤為俓,學海無涯苦作舟"。這許多廣為流傳的古訓俗諺,體現了我們民族所崇尚的勤奮精神。自古以來,以勤奮精神立學、立言、立德和立業者恆河沙數。懸梁刺股,葦編三絕,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們所熟知的佳話傳說。正是這樣的勤奮精神,激勵著我們的民族世世代代奮斗不息。
『柒』 以愛國愛黨、立志成才為主題寫作文高中生
可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第一篇
愛國·足跡
大千世界,萬物變遷,而愛國從來都是永遠不變的主題。國家在我心裡,它一直都是聖潔的,它是我永生棲息的地方。生長在這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使國,我有什麼不感到幸運的呢?
從古至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深深植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作為炎黃子孫,愛國是我們神聖的使命。永恆的時光記錄了國家的一點一滴,我漫步於歷史長河中,只覺恍然如夢……
漫步於古中國——文天祥抗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其中,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更令人敬佩的是,臨刑前毅然拒絕了監斬官的美言誘惑,最終文天祥面對南方慷慨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憾人心弦的《正氣歌》。
漫步於近代——虎門振威
到了16世紀後,已被毒品侵蝕的中國已讓人目不忍視,許多麻木的中國人民沉淪在鴉片中,一崛不起,精神萎糜,面對中國的這場毒害,林則除沒有做縮頭烏龜,他憂心如焚,強烈主張嚴禁鴉片,面對這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以心中對外國侵略者的憤恨,他雷厲風行,1840年,在虎門灘當眾銷毀237萬斤鴉片煙,這於中國人民無一不是個偉大的勝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永遠是中國人被銘記的。
漫步於現代——奧運護國
2008年,中國圓夢之日,奧運會火炬傳遞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事,但在火炬傳遞中遇到了阻礙,金晶用殘弱的身軀擋住了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那是光榮的一刻,不屈的尊嚴寫進了斑斕青史,這源於深深的愛國之情!
……
此時,鮮艷的五星紅旗伴著嘹亮的國歌冉冉升起,我從思緒中回來,腦海中浮現的這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場景讓我不禁反省:作為九零後的我們,該為我們親愛的祖國做些什麼呢?雖不像那些仁人志士轟轟烈烈地報國,但我想努力學習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回報了,我會沿著英雄的足跡一步步走下去……
第二篇
愛國請從小事做起
愛國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愛國,宛若胸中的一團烈火,心中點亮的一盞明燈,只有不斷的添油供氧,這火才會越燒越旺,這燈才會越點越亮。古往今來,多少愛國人士憑借著這一腔愛國情懷「拋頭顱,灑熱血」,這些光輝的形象和他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時刻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奮發向上!
但愛國是否就要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為國捐軀呢?擁有這種想法是至高無上的,但我們僅僅是普普通通的中學生,我們貌似還沒有能力去改變社會,難道就這樣無所事事,毫無顧忌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我們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不必承受戰火與硝煙,無法為祖國做出巨大貢獻,無法成為時代的偉人,但身為初中生的我們青春煥發,朝氣蓬勃,我想我們是可以愛國的,因為我們有能力去熱愛著我們的師長、班級、學校,我們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但現在許多人都高喊愛國的口號,可行動上卻冷冷淡淡。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學不尊敬師長、不愛護公共設施、大手大腳地揮霍錢財、意志薄弱、遇事總想逃避。很難想像這樣一些人能去愛國。
毋庸置疑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肩負重擔,義不容辭,任重道遠。時代呼喚我們去愛國,現實也要求我們區愛國,愛國是每個人的責任。然而我們究竟該如何愛國呢?
我想說愛國不是口頭語,愛國不能僅僅用嘴巴去高呼,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動去落實,我們應該時刻關心國家的命運,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無以惡小而為之」彎腰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做一次環境小衛士;為父母做一次家務,讓整日操勞的父母知道我們深愛著他們;用心,用智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