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小見大的初中作文600字
今天,我從少年宮出來,發現不遠處一個中學生模樣的人從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嚕咕嚕地喝了一通後便隨手扔到馬路旁的樹下,對幾米外的垃圾桶視而不見,之後便扭頭就走。這件事雖小,但它表現了中學生以致廣大市民普遍有的壞習慣——亂扔垃圾。他們認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空洞固然危險,但遠在天邊;全球變暖固然是個大危機,但每年也就上升那麼零點幾度,對生活不造成影響;環境污染固然對人類是個大考驗,但就扔那麼個塑料瓶,沒什麼要緊。這是多麼不正確的觀念啊!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積月累」這個詞語吧?知識積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變得學識淵博。那麼垃圾呢?也許,在科技轉載自百分網請保留此標記極端發達的未來,地球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顆璀璨的藍寶石;也許,那時人類能改變一切,但他們能讓地球脫胎換骨嗎?環境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我還聽到過這么一條新聞:一群來自韓國的遊客在寧波景區撿垃圾,他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撿。從這條新聞可以看出,中國人亂扔垃圾的實在太多。外國就比我們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亂扔垃圾一次就要罰幾千元呢?在德國,幾乎沒有人亂扔垃圾,他們還規規矩矩地分類投放。要是中國人去那裡,還得准備幾萬元作罰款呢!我認為中國應該多開展「你丟我撿」這一類的活動,徹底改變中國人的形象。
『貳』 以小見大的作文怎麼寫初中作文
一、寫作作文的初步要求
1、看清題目要求
2、確定中心,選好材料
3、列好提綱,確定詳略,寫夠字數
4、句子寫通順,沒有錯別字
二、寫作作文的初步要求
第一步:緊扣主題,使文章內容切合題意
第二步:圍繞一個中心把文章寫完整
第三步:主要內容詳寫,次要內容略寫
第四步: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文章調理寫清楚
第五步:抓住內心所思所想,寫出真實感受
第六步:語句寫通順,寫具體
三、高分作文的必要要求
第一步:緊扣題目,積累素材
第二步:文中反復點題,深化中心
第三步: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
第四步:關鍵處巧寫易得高分的句子
第五步:寫出易得高分的開頭和結尾
一、寫作作文的初步要求
1、看清題目要求
題目中透漏著對作文題材、體裁及字數等各方面要求的信息,審題時,需把握住題目的題眼、限制性條件,避免偏題、跑題。
2、確定中心,選好材料
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題,在動筆前要明確自己要寫什麼,表達什麼;褒揚什麼、貶責什麼,這是寫好作文必不可少的一步。中心明確了,就要圍繞中心,選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選材要符合事實,典型、新穎,這樣寫出的文章才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
3、列好提綱,確定詳略,寫夠字數、
確定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與中心有關的內容就要重點寫,與中心關系不大的就要略寫或不寫。
4、句子寫通順,沒有錯別字,卷面整潔
『叄』 以小見大的作文怎麼寫初中作文
總以為母親很嘮叨,不忍雙耳受罪,有時竟粗魯地頂撞她。後來才知是自己錯了。母親的嘮叨是一種愛,一種不一樣的愛,一種切實的愛,那是關懷的體現,愛的象徵。小時候,常常背著母親跑出去玩,全不顧母親在家著急、傷心。回來後,母親先雖是一陣嘮叨,後竟不住地在我額上吻了一下,之後只是靜靜的摟著我,母親的懷抱是那樣的寬大,那樣的溫暖。也許早已習慣了這一切,但卻無法忘懷。也許母親的嘮叨已成了我心靈的樂曲,一日不聽,似有所失,徘徊無助且不知所措;也許母親的嘮叨已成了我前進的動力,只有在母親的催促下,我才走得更快、更有勁。現在,真的好想說:「母親,想起你的嘮叨時,很溫暖。」總以為母親很小氣,不忍母親受苦,但有時竟找不到話來安慰母親。母親的小氣原來也是一種愛,一種更偉大的愛。母親家窮,從小失去了父親,但母親卻很堅強,很樂觀,也很熱心。後來我竟發現母親很小氣,她三年不曾換過一件新衣,而我年年穿新衣,一年一樣,從不為衣而發愁。也許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吧,舍己為子,心滿意足。母親曾在洗車場工作,無錫的冬天有點寒,可母親就是小氣那一雙手套的錢,導致自己雙手凍傷,以致潰爛,我無法言表那時的心情,傷心、難過、自責、懊悔……也許這一切的詞都形容不了我的母親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因此常常哽咽,甚至雙眼濕潤、模糊,無法用言語表達出心中的情感。現在,真的好想說:「母親,想起你的嘮叨和小氣時,很溫暖。」我並不是無法為了母親而寫母親,我只是哽咽於春暉的無私,春蠶的無悔,想起母親,真的很溫暖。但我又怕因自己拙笨的筆頭而毀壞了母親偉大的形象——雖然她只是眾多東方母親中的普通一員。總以為自己已長大,總以為自己很堅強,總以為自己不易落淚,但一想起母親,我就變得很脆弱,止不住淚水的涌動。在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了在東方母親身上共有的高貴品質,她們熱愛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此,她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不得不說東方的母親很偉大,很堅強!想起你,我的母親時,我很溫暖!
『肆』 一件小事的作文要求以小見大(初中水平)
可以模仿下面這篇文章
抽打心中的櫻桃花
年少時,家中的院子里種了兩棵櫻桃樹。每年春天,櫻桃樹上總會掛滿紅得晶瑩透亮的櫻桃,摘一顆放到嘴裡,令人唇齒留香、心曠神怡!
有一年的春天,那棵櫻桃樹開滿了花,開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櫻桃花間飛舞。饞嘴的我似乎已經聞到了櫻桃那種特有的香甜味,就連睡夢中,都是滿樹的櫻桃花在沖我微笑。
一天早晨,我還躺在床上就聽到院子里傳來「劈劈啪啪」的樹枝搖晃的聲響。我趕快爬起來,沖到院子里,竟看到母親正拿著一根竹竿在櫻桃花間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經抽打完了,櫻桃花下雨一樣落了一地。母親正准備抽打另一棵櫻桃樹呢!
我趕忙跑過去一把抱住了母親。任憑母親如何解釋,我都緊抱住她的雙臂不放手。母親無奈之下只能住手,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好,到了櫻桃成熟的時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櫻桃花的用意了!」
轉眼間,櫻桃花落了,兩棵櫻桃樹都結滿了青青的櫻桃。尤其是我從母親手中保護下來的那一棵,櫻桃結得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給母親看,她笑了笑,搖了搖頭。
到了櫻桃成熟的季節。那棵經母親抽打的櫻桃樹碩果累累,一顆顆櫻桃彷彿一盞盞掛在樹上的小燈籠。而那棵未經抽打的櫻桃樹上的果實仍然是一片青澀。我堅持不吃已經成熟了的櫻桃,靜候著那片青澀變成點點唇紅。但結果令我失望了,已經成熟的櫻桃被吃光了,我保護的那棵櫻桃樹仍是滿樹青黃。更糟糕的是,樹上的櫻桃開始干癟、變黑、脫落,樹幹上的綠色也陸續褪去,變得乾枯,毫無生機。母親告訴一臉失望的我:這棵櫻桃樹由於在春天開得花太多,又未經抽打,所以結得櫻桃也太多。由於水分、營養供應不上,它累死了!
母親用犧牲一棵櫻桃樹的代價告訴了我一個道理:青澀的青春只有經過抽打的磨礪,才能逐步走向睿智與成熟。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貪心的,要學會取捨。心中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結果,就像那棵未經抽打的櫻桃樹,最終導致不堪重負、兩手空空,而適當的舍棄,看似是一種失去,但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獲得更加豐厚的回報!
『伍』 以小見大的作文 初中
今天,我從少年宮出來,發現不遠處一個中學生模樣的人從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嚕咕嚕地喝了一通後便隨手扔到馬路旁的樹下,對幾米外的垃圾桶視而不見,之後便扭頭就走。這件事雖小,但它表現了中學生以致廣大市民普遍有的壞習慣——亂扔垃圾。他們認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空洞固然危險,但遠在天邊;全球變暖固然是個大危機,但每年也就上升那麼零點幾度,對生活不造成影響;環境污染固然對人類是個大考驗,但就扔那麼個塑料瓶,沒什麼要緊。這是多麼不正確的觀念啊!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積月累」這個詞語吧?知識積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變得學識淵博。那麼垃圾呢?也許,在科技極端發達的未來,地球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顆璀璨的藍寶石;也許,那時人類能改變一切,但他們能讓地球脫胎換骨嗎?環境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我還聽到過這么一條新聞:一群來自韓國的遊客在寧波景區撿垃圾,他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撿。從這條新聞可以看出,中國人亂扔垃圾的實在太多。外國就比我們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亂扔垃圾一次就要罰幾千元呢?在德國,幾乎沒有人亂扔垃圾,他們還規規矩矩地分類投放。要是中國人去那裡,還得准備幾萬元作罰款呢!我認為中國應該多開展「你丟我撿」這一類的活動,徹底改變中國人的形象。
『陸』 初中生作文 春天來了 550字 以小見大
希望你喜歡並採納:先教寫法後有例文:什麼是「以小見大」呢?「以小見大」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以「水」為話題。據此,可擬出下列題目:《我在河邊散步》、《我是一條孤兒魚》、《最後一杯水》等。其中《最後一杯水》是這樣的:時間為50年後的一個中午,地點為已成為沙漠的中原地區,人物是我和兩位最好的朋友,事情是我們發現了地球上的最後一杯水。中心事件是我們商量如何使用這杯水,最後決定用它培植綠洲。這最後一杯水是文中的道具和線索,對主人公可以重點進行語言和神態描寫。以「親情」為話題。有一位同學寫了《明天吃什麼》,時間是一天晚上,地點是家裡,事情是爸爸和媽媽商量明天早上為要考試的「我」准備什麼樣的食物。人物對話描寫細膩真實、妙趣橫生。作文《紙飛機》則回憶了外公生前為「我」折許多種小飛機的事,小飛機雖小,卻表現了外公真摯博大的愛。以「幸福」為話題。有一同學寫了《爸爸媽媽的愛情》,文章重點刻畫爸爸和媽媽搬運傢具時,爸爸的手好像被碰了,媽媽關切的詢問,他們互相體貼的這一幕使我對爸爸和媽媽的愛情和幸福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此外,還有同學寫童話《我是一隻幸福的小狗》,主人公小狗賭氣離開窮困的家出走,本文通過它的經歷表現了「有錢不一定就是幸福」這個深刻的主題。通過以上例子,我們應能大概明白「以小見大」這一寫作手法的可以怎樣去運用了。那麼,我們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見大」呢?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①細心觀察生活,合理篩選材料。②寫有價值的「生活小事」。③聯系實際,挖掘材料的閃光點。④重視細節描寫,於細微處見精神。⑤選擇思維方式。⑥放開眼量,提升到時代高度。⑦合理想像聯想、提升材料層次。作文寫人技法之以小見大:管中窺豹【技法說明】「以小」是為了「見大」。「小」既是具體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題。以小見大就是以個別反映一般,以一些細小的具體的事例來反映一個重大的主題。其特徵是從細小的形象和故事裡,能寫出具有深邃雋永的意義,發揮思想教育作用,反映一個重大主題的文章。然而,生活中,轟轟烈烈的大事是少有的,而環繞我們的是凡平小事。但我們卻能從凡人小事中發現「亮點」,悟出道理,揭示主題。把「以小見大」引入寫人技巧之中,有助於我們能從凡人小事中發現人物的「亮點」,激發作者用真情實感寫人,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使得感情表達得深厚,細膩,感人。更能通過看是平凡卻不平凡的小事中突出人物性格,從而揭示意想不到的主題,讓主題達到深化的效果。【考試要點】1、文章所表現的重大主題,小處選材;大型題材,小處著墨;材料眾多,選取典型;小處著眼,細節描寫等等都能體現「以小見大」。2、以小見大是寫作技巧的一大亮點。3、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小事,往往能發現令人意想不到的「亮點」。4、凡人小事中發現「亮點」,悟出道理,揭示主題。例文:這伸來的手沐著晨曦,我去上學。時間還早,路上沒有別的人。夜裡下過雨,路上又濕又滑,道旁樹的葉子上還積著許多晶瑩的水滴。我小心翼翼地走著。前方,一個一瘸一拐行走的身影躍入我的眼簾,是她?那瘦矮的個頭,那蹣跚的腳步,都向我證實,是她。雖然我們同班,但因男女之別而互不講話;況且,大概是由於那一條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不聲不響。我加快了步伐----不能跟在女孩子後邊走,當然並非因她速度慢,所有的男孩都會這樣的。這是一種潛意識在驅使。漸漸地近了,前邊的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搖……舉步維艱。唉,真可憐!更近了,只有五六步遠。我正准備再次加速超過她時,她忽然身子一斜,左腳向前一滑,摔倒了!摔倒在我前面!下意識地,我愣愣地站住了,不遠的身後,飄來人們的的談笑,我該怎麼?----不管她,揚長而去?不,當然不能這樣。十幾年接受的教育,父母、老師,同學、社會、書本,所有這些輸送給我的善惡觀,不允許我視而不見。----那麼,上前去扶起她?不,也不能這樣。不是因為我和她從未說過話,而是因為:她是女生,而我是個男孩子!何況----似乎有人來了……這是一幅多麼令人痛心的畫面:在我前面五六步遠,摔倒著一位腿有殘疾的女同學;而我,卻獃獃地站著,站著!欲扶,不行,欲止,不能!這只是瞬間的景象,頃刻的思緒。飄在身後的談笑聲,促我在迷惘中作出抉擇----不去扶起她!匆匆,我邁開步子,超了過去。可我又立刻站住了,面對前方延伸的路,我將走向哪裡?我能順著這條路走去嗎?回頭,註定要回頭。我轉過了身。她正努力著想要站起來。伸手,伸手,她攀住身旁一棵樹,用力拉著,將身體拉高一些,又把手抬高一點……漸漸地,慢慢地,她站了起來。我好可憐:我不如一棵樹!積在樹上的雨水,在她的拉力下紛紛滴落,彷彿在痛哭。你為誰而哭,樹?----你應該為她而哭,她摔倒了,沒有人扶她起來!你也應該為我而哭,一個殘疾女同學摔倒在我面前,我只是看著她自己站起來!可是,你更應該為千萬個她和我而哭,為這個世界而哭!她又邁開了步子,堅強地走來,甚至比原來更快。轉過身,我悵然若失地走著,順著這條路走去。是她摔倒了么?是的,的確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有誰,有誰能伸過手來,拉我一把呢?「哎呀!」我脫口出聲。任何偶然摔倒者都會叫的----這是下坡的路,我一腳踏空了。真疼啊!我試著站起來。突然,我怔住了!—只手伸----了----過----來!----是她!她站在我身旁,一隻手伸在了我的面前。她臉上的汗跡,衣服上的泥痕,清晰,刺眼……哦,這伸來的手!----我不禁潸然淚下。點評:本文寫的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雨後路滑,瘸腿的「她」摔倒在「我」的面前,「我」愣愣地站著,不敢伸出應該伸出的手;而「我」跌倒後,「她」卻勇敢地向「我」伸出援助的手。事情雖小,卻表現了一個很大的主題:抨擊封建思想陰魂不散的現象,鞭撻「男女授受不親」餘毒殘存的劣根。作者寫道:「是她摔倒了嗎?是的,的確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正是「以小見大法」使《這伸來的手》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學生習作]我家喜事多劉雪梅今晚是除夕夜,爸爸媽媽為慶祝新年的到來,特意在廚房裡忙著做年夜飯。不時地從廚房裡傳來「嗞嗞」的煎炒聲,飄出陣陣肉香。說真的,我對過新年沒什麼興致了,只是三歲的小弟弟高興地蹦來跳去要這要那。不過半個小時,一桌豐盛的飯菜准備好了。不必說黃嫩嫩、脆酥酥的烤鴨,也不必說白瑩瑩、油光光的桶子雞,單就是幾個小小的素菜也著實地讓我流了口水:白亮亮的藕片,晶瑩透明的海帶絲,黃黃的油炸豆腐塊配上青青的蔬菜葉,紅紅的冒著熱氣的花生米……「你剛才不是吵著要吃嗎?小吉,這么多好吃的,你怎麼不快點吃?」爸爸問弟弟。「現在不想吃了,肚子早已填滿了。」弟弟抱著肚子說。很快,晚飯結束了,只有爸爸媽媽邊吃邊嘮叨著「現在的小孩子----真是的,過年了這么好吃的飯菜怎麼就吃不下呢?要是咱們當年,早吃光了。」爸爸接過話說:「孩子們怎麼會像咱們當年呢,過去春節有好面(小麥面)吃就不錯了,哪敢奢求什麼雞、魚、肉呀。現在不同了,天天都有雞呀、魚呀的,平常就是天天過年,真到過年了,反倒不稀罕了。」我仔細琢磨著他們的話,確實難以想像他們的童年、少年是怎樣的飢餓光景。大家邊聊邊看電視。大姐剛從上海打工回來,我和弟弟圍著她問這問那。她高興地對我們說:「上海是個大城市,人多、車多、馬路多、樓房多、工廠。我們廠里一日三餐,餐餐不同,特別是中午,每人加一個雞腿。老闆對我們可好啦,工資每月7號按時發放,聽說過了春節每人工資上調30%,老闆為我們了工傷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真慶幸,我選擇了職業中專,要是上高中還不知怎樣呢?」大姐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彩。我聽到這里,我都不想上學了,馬上去打工。這時媽媽在一邊說落大姐:「咱們鄰居二妮,人家正讀高中,將來考大學,人家那才是正道,將來比你強百倍,別高興太早。」媽媽還在埋怨當時大姐沒按她的意思去上高中。爸爸一直嘆氣:「大妮,哪有那麼好,小心別受騙。我當年被別人騙的不輕,至今兩年的工資沒蹤影。幸好,這兩年豬市行情好,一年能賺上一兩萬,我也上了年紀了,在家種地又免交公糧,包上幾十畝地,一年養上五六十頭豬也不錯。」「汪汪……」我家的大黑狗突然叫了起來。爸爸正高興地說著停下來對我說:「快看看!是誰呀!看著狗。」我急忙起身奔向大門。一看是大伯,我把大伯讓進屋裡。爸爸急忙自己拿酒拿煙,又叫媽媽把菜端上。大伯還沒說話,已是滿臉的興奮:「今年地里收成好,這不,村幹部又送給五百塊,說是啥低保,還有別的,我也不懂,反正是上級政府給的。我無兒無女,這四百塊錢給二妮子和小龍當學費吧!就算壓歲錢,也算是我給他們的一點心意,讓他們好好上學,咱家今後還指望他們呢!」說著大伯把四張大紅票和一盤大鞭炮放在飯桌邊上。我和二姐齊說:「過了春節,我們的書錢、學費全免了!」爸爸說:「大哥,你恁大年紀,也不容易,這錢你自己留著吧,過了年,孩子們上學一切費用都免了。」還沒等爸爸說完,大伯搶道:「不行、不行,這是我對孩子的一點心意,必須收下,再說,我一個人留著那麼多錢啥用?若病了還有合作醫療和我的保險單呢!」「大哥,大年呀的,哪有病,我們現在不僅吃的飽,而且吃的好了,平時我們就能保證營養均衡,健健康康活到一百歲沒問題。」媽媽搶過話來。爸爸端起酒杯遞給大伯,他們一飲而盡,臉上一會起了紅暈。這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了我們村的房屋全變成了一排排整齊的二層樓房,坑坑窪窪的土路變成了平坦的寬闊的馬路,到處是綠樹、草坪、鮮花,鳥兒在藍藍的天空自由飛翔。點評:言一家之事。展一國之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陽的光輝。小作者以小小筆觸,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就寢風波魏夢瑩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即使是一丁點兒的事兒,有時也會讓大家感到其樂融融,有時則會在我們中間掀起軒然大波。就拿住校生就寢時的關燈來說吧:雖然說平日里我們都能和睦相處,然而一到就寢時,就會因關燈一事上演一出出鬧劇,大家各抒己見,盡顯「聰明才智」。晚上九點鍾,伴隨著就寢鈴聲的響起,有同學釋放出最後的瘋狂----唱起勁歌:「抓不住愛情的我……」立即會有人接上類似「誰有掏耳勺」的調侃。大家准備進駐自己扎在學校的「使館」睡覺。睡覺就要關燈,否則難以入眠。於是,問題便來了----誰去關燈呢?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就此拉開了帷幕。眼鏡劉說:「關燈乃一項義務,須由咱們的老大來做,所謂一國之君愛民為先也。你們說,有沒有道理?」眼鏡以專犯上司、要享受公僕的服務卻不願做公僕而聞名。一石激起千層浪,寢室長立即反對:「公平、公正是原則,官坑民不對,民坑官也不行,官民平等、互相體諒才是時代的潮流,以後不如輪流關燈。」瘦子阿芸則反問道:「雷鋒精神我們經常在口頭上說,難道寢室就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行動上有所表現嗎?」顯然這「我們」是不包括他在內的。這時小胖發表高見了:「別吵了,既然沒人自告奮勇做好事,輪流來做又浪費人力,我看不如選舉一個關燈員。」猴子阿香馬上插話:「好呀,多少工資?什麼待遇?我干!」整個寢室哈哈大笑起來。大家笑過以後,眼鏡劉再次重申:「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當官帶長的不是平民百姓,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就必須擔起應盡的義務。」這當然遭到了寢室長更強烈的反對……燈久久地亮著,到底誰去關呢----大家還在爭論著。值班老師來敲門了:「怎麼還不關燈?」「正商量誰去關呢!」「這還用商量?當然是開關旁邊的……」說話間聲音已遠了。可床有兩層,是上層的關呢還是下層的關呢?爭論依舊在進行……當然,燈最終還是關了。是誰關的呢?不告訴你!點評:本文是以「責任」為話題的作文中的一篇佳作,究其亮點表現在以小見大手法的運用上。作者由就寢時「關燈」這件小事折射出人生百態,反映了社會上某些事互相推諉「踢皮球」的不負責任的不良現象。文章主題深刻,有現實意義;選材真實可信,貼近校園生活;小中見大手法運用成功。[寫作例話]馬克吐溫與理發師馬克·吐溫一次外出做演講,來到一個小城鎮。晚飯前,他先去一家理發店刮鬍子。「你是外地人吧?」理發師問。「是的,」馬克·吐溫回答。「我是頭一次到這里來、」「你來的正是時候,」理發師繼續說。「今晚馬克·吐溫要來做演講,我想你會去的,是嗎?」「噢,我也是這樣想。」「你搞到票了嗎?」「還沒有。」「票全都賣光了,你只有站著了。」「真討厭!」馬克·吐溫嘆氣著說。「我的運氣真不好,每次那個傢伙演講時我都不得不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