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格式
不需要空行。
高考作文一般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
3題目自擬
4不得套作,不要專抄襲屬
5不少於800字
6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迎合社會主流輿論,富有正能量。
並沒有嚴格的空行要求。
寫作技巧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很多南通教師都講過引用先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得用到合適的地方,切忌亂用)
網路-高考作文
2. 高中作文的種類有哪些
1.記敘文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五種表達:
敘述:是表述時間過程的藝術。
描寫:是展示空間狀貌的藝術。
議論:是談看法的說理藝術。
抒情:是抒發·傾吐的流露宣洩藝術。
說明:是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告知藝術。
五種表達需要背誦,是寫好作文的基本功。
2.說明文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科學地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
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語言確切生動。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
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等。說明文有的是以時間為序,有的是以空間為序;有的由現象寫到本質,有的由主寫到次;有的按工藝流程順序來說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質、功用、原理等順序來說明。
3.應用文
應用文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文體,是人們傳遞信息、處理事務、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應用文還用來作為憑證和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事情也越來越復雜,因此應用文的功能也就越來越多了。 所謂應用文是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為處理實際事物而寫作,有著實用性特點,並形成慣用格式的文章。
4.議論文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總而言之,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2)高中作文格式擴展閱讀: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一般敘事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寫具體。能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就看你是不是善於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即把事情分為幾個階段,在這幾個階段中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這樣,文章的內容才會具體、生動。
6)渲染環境,生動感人。任何事情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環境,抓住環境的特點來寫,會很好的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參考資料網路-作文
3. 高考語文作文格式不對扣多少分
1、考生要針對高考作文題目裡面給出的材料
,分析一下材料裡面隱藏的豐富內涵,版從材料中比較權篩選出自己所需的材料,從材料中讀出不同的感受,提煉出獨特的意義,並在作文時從自己的角度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其文章的思想內涵得以提升,達到了較好的論證效果。
2、高考作文給出的材料如果對於考生來講不是很熟悉,考生寫起來就會覺得很難,所以高考作文的難度對於不同考生來講是有不同理解的。只要考生能夠按照作文要求去寫,具體如何立意、寫什麼內容都是可以得分的。
3、如果沒有按照要求格式或體裁去寫,可能會扣掉1-5分的分數。
4. 求高中作文格式
1、畢業論文的寫作順序是:標題、作者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及關鍵詞、英文摘要及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2、附表的表頭應寫在表的上面,居中;附圖的圖題應寫在圖的下面,居中。按表、圖、公式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編號。
3、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嚴格按以下順序:序號、作者姓名、書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發表時間。
4、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5、字型大小:論文題目用三號字體,居中;一級標題用四號字體;二級標題、三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體;頁眉、頁腳用小五號字體;其它用五號字體;圖、表名居中。
6、論文正文列印頁碼,下面居中。
7、列印紙張規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選項下的頁面設置選項中,「字元數/行數」選使用默認字元數;頁邊距設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裝訂線:0.8厘米;裝訂線位置:左側;頁眉:1.8厘米;頁腳1.8厘米。
9、在格式選項下的段落設置選項中,「縮進」選0厘米,「間距」選0磅,「行距」選1.5倍,「特殊格式」選(無),「調整右縮進」選項為空,「根據頁面設置確定行高格線」選項為空。
10、頁眉用小五號字體列印「湖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2002級XX專業學年論文」字樣,並左對齊。
11、使用軟體: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點擊下載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
論文結構
畢業論文的結構原則
畢業論文的結構
擬定結構提綱
會計論文的結構
(論文格式)
論文選題
選題的具體方法
選題的原則
選題的重要性
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論文格式)
論文答辯
畢業論文答辯前的准備
畢業論文的答辯
5. 作文格式怎麼寫高中作文
首先呢 知道每個體裁的特點 我的意思就是盡量寫議論文 敘述文不是那麼容易好寫 議論文容易拿分
然後呢 抓結構 理論文有很多那種什麼寫作結構 這個老師肯定會說的到時候記一記就行了 然後搬上去
最重要的是 多記材料 我首推 古詩詞 最好作文中能有一段用古詩詞堆砌的一段話 語文老師無非就是喜歡這些東西
開頭一定得盡快切題 中間差不多就行 如果寫著寫著發現自己離題了 到了結尾 一定要點明主題 我的意思是比如換個方式 重新提出作文題目
我個人喜歡
和 排比
學習要安排一個簡單可行的計劃, 改善
.同時也要適當參加學校的活動,全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多聽(聽課),多記(記重要的範文,記重要的題型結構,記概念,記公式),多看(看書),多做(做作業),多問(不懂就問),多復習,多總結.用記課堂筆記的方法集中上課注意力.同時注意平時的知識積累.在不太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在選擇的閱讀些對寫作和做人有幫助的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等,尤其是一些優秀作文範例,借鑒其創意、結構、用詞及描述人物、事件、時間、場景、點睛之筆等方法。其他時間中,一定要保證學習時間,保證各科的學習質量,不能偏科.每天要保證足夠的睡眠(8小時), 若太困可課間或自習時小息一下.保證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率.安排適當的自由時間用於與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及其他活動.通過不懈的努力,使成績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穩固.對考試盡力, 考試時一定要心細,最後沖刺時,一定要平常心.考試結束後要認真總結,以便於以後更好的學習.眼下:放下包袱,平時:努力學習.考前:認真備戰,考試時:不言放棄,考後:平常心.切記!成功永遠來自於不懈的努力,成功永遠屬於勤奮的人.祝你成功.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
一、審 題
這是寫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則,就會直接導致「文不對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怎樣才能審好題呢?根據通常的作文題目的形式來看,一般可分為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兩大類。對命題作文的審題,就是要審查給定的文章題目確定的具體要求,審清文題意圖,明晰題外要求,確定「題眼」。通過審題,明確作文的內容範圍、時間范圍、數量范圍、人稱范圍、處所范圍等。不能超出給定的范圍。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與材料的思想內容要「形影不離」,二是與作文形式的要求「絲絲入扣」。
1.命題作文
我們先重點談一下關於命題作文的審題,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確定內容範圍
有的題目,對寫作內容做出規定。所以,審題時,要確定題目規定的內容範圍:記人的,要記什麼人;敘事的,要敘什麼事;寫景的,要寫什麼景;狀物的,要狀什麼物,等等。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明確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應該有提煉生活的基礎,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東西反映出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努力做到正確、集中、新穎、深刻。
1.正確
立意正確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們常聽說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這主要是取決於作者創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說來,我們作文的立意都應該是積極、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質內容,要有一定的社會普遍性。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應該是大家能夠認可或是積極倡導的。
三、擬 題
擬定文章題目,是寫作文之前首先要確定好的事,就像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樣。文章題目能反映出寫作的出發點和動機。通過文章題目,讀者可以基本認清文章要表達的主題和主要內容。文章的擬題,要高度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內容,既要准確,又要力求生動,這樣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讀者的興趣。
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文章擬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寫作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四、選 材
選材,就是選擇材料。無論作什麼文章,對所需材料進行選擇是非常必要的。就像蓋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慮好該用什麼木材、什麼石頭、什麼型號的水泥、什麼材質的磚等等。同時,還要精心地計算好對各種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蓋不成房子;多了浪費,沒有用處。另外,所選材料還要適當得體,有助於表現房子的結構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顧一切地隨意用料,最後蓋成一座類似火車皮一樣的黑房子,盡管結實,但肯定不會有人喜歡。同樣道理,作文之前進行精心選材,目的是既能說明問題,又要生動引人愛讀。
所以,作文之前,面對眾多可用的材料,要適當地做出取捨,留下生動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過對重要的、生動的材料的有效組合,實現作文的目的,即用「經濟」的手段,深刻地表達主題。
作文選材,應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選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就是作者本人知道得很清楚,又有很深感受的材料。
材料熟悉,才能得以充分運用,駕輕就熟,使你得心應手。如果情況不熟,實質內容不清,怎麼說給人家聽呢?這樣的材料,即使生硬地拿來用在你的文章里,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一一會顯得機械、不連貫。這個問題容易理解,大家當然不願那麼做。
1、寫人篇
人物的性格特點是千差萬別的。寫人物要注意他們的年齡、性別、職業、身份、經歷上的差異,要寫出「這一個」人物的特點和個性。寫人不能簡單列上幾句評語,而應該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環境、事件和場面中去寫他們的「表現」,特點是他們的語言、動作和心理。
2、寫事篇
寫事的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寫流水賬。要避免這樣的毛病,寫作時要抓住重點,對材料作好評略的處理。記事應該選擇自己印象和感受的事情,印象深了,才能寫得具體,感受深了,即使是普通的小事,也能寫得深切動人。
3、寫景篇
寫景好比畫畫,要把握描寫的對象的形狀、大小、動態、靜態、色彩、光彩以及組成景物畫面的各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和聯系,要突出景物畫面的主體形象。
4、狀物篇
描寫動植物不僅要注意他們的外形、特點,更要注意他們的生長、發展和變化。謝動物要結合自己愛憎感情的表達,使狀物抒情融為一體;寫植物要借物抒情,充分挖掘它們的象徵意義。物品的描寫,要抓住它們的特點、形狀、用途,予以准確的介紹和說明,對於物品的描寫,要力求寫出的情趣來。
5、說明篇
說明文是常用的一種文章體裁,它是以說明的方式表達事物的概念、結構、形狀、性質、分類、功用等的文章。要寫好說明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抓住事物特徵
二、說明事物要條理清晰]
三、說明文要語言准確
四、說明要方法多樣 5
6. 高中作文800字格式
最近,我們班最流行的的事情就是自製手編繩。這股流行風在我們班轟回轟烈烈地颳了起來,颳得全答班同學如醉如痴,所有追主流的同學都像著了魔一樣,樂顛顛地買來了圓盤和彩色絲線,加入到繩繩子的隊伍中去。我也不例外,瘋狂地愛上了手編繩。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就在學校運動會進行得如火如荼時,啦啦隊中的幾名女生悄無聲息地編起了手編繩。她們動作飛快、專心致志地編織著,不時抬頭看一眼運動場上的同學,接著又編織起來,於是不到半日,一條美麗的手編繩便誕生了。同學們眼巴巴地看著那些五彩繽紛的手編繩,心中無比羨慕,紛紛沖到小賣部,買來了工作材料,一絲不苟地編織起來。看哪,編繩子成了我們班最流行的游戲!下課鈴一響,同學們迅速拿出手編繩,有條不紊地編織起來,繞線——翻線——左轉——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同樣的動作,樂此不疲。連那些調皮的男孩也不再嬉笑打鬧,而是買來絲線硬塞到女生手裡,央求女生幫他編一條,或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比賽誰的繩子最漂亮。上課鈴很快就響了,同學們只得掏出課本,把手編繩收起來。老師講著課,我們卻在盼望著下課、盼望著放學……
7. 高中作文格式
高考作文主要看類容,格式不是很重要,如果一定要這樣寫,「場景一」放中間空出一行好些,有層次感,具體可以找歷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看看,裡面有這類型的文章
8. 高中作文格式是怎樣的
作為應試作文一般是平常的語文課本課文上的格式:標題居中,每段開頭空兩格如果要加題記,題記就像平常的段落一樣開頭空兩格,題記最好用一句體現主題的話,之後在那句話下一行的最右邊寫「——題記」例子:|||讓青春揮霍得更有價值。||——題記|小標題像題目一樣要居中應試作文最好不要用日記格式
9. 高中語文作文格式有哪些
模板一
觀點+素材+分析+小結
觀點——明確(一句話,干凈利落)
素材——事例典型,敘述簡潔(用公眾認可的例子,某人之類少用為妙)
分析——緊扣中心論述,不游離
小結——歸納,點破主題
注意:最好多用幾個素材,每個素材都應有相應的分析。
示例:
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變幻。(觀點)
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外孫女,曾被《人物》雜志評為「全球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她高雅的舉止讓英王室為之自豪。然而,當扎拉公主毅然決定成為一個馬術騎手時,她生命的光芒改變了顏色。
脫去冠冕,褪去禮服,她和普通騎手一樣艱苦地訓練,擠在地攤上挑選別人用過的馬鞍。2006年9月,她成功地贏得了「歐洲全能騎術錦標賽」冠軍,整個英倫為之振奮。(事例)
在賽場這個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盡顯光芒。她那金黃色的皇室標簽變成了鮮紅色的勛章。在皇宮里,她的美麗讓皇室生輝;在賽場上,她的技術讓眾人折服。(評論)
在生命的錦緞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25歲的扎拉學習,怎樣讓適合錦色的繁花添到錦緞上綻放,怎樣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小結引申分析)
注意:素材必須有分析。
反例:
「自古才子出寒門」。司馬光出身貧寒;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
荷蘭畫家梵高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著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可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
弊端:
論點和論據之間互相脫離,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的橋梁,論點還是論點,論據還是論據;論據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論點孤立無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據。
這種「不講道理」的議論文,論點無論怎樣正確,也不足以服人;論據無論怎樣充足,也不過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修改:
「自古才子出寒門」。司馬光出身貧寒;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著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
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這都是幼時曾經貧困而後來成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門是他們植根的土壤,是這塊貧瘠的土壤使他們不斷地發育不斷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成為參天大樹,開出燦爛之花。
由此看來,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擺脫貧窮的信心和鬥志。窮則思變,就要奮發圖強,越是貧困越激勵人奮發上進,這何嘗又不是一筆財富呢?
模板二
觀點+道理+素材+分析+小結
觀點——明確(一句話,干凈利落)
道理——進一步詮釋觀點,力求准確、具體、深刻
材料——事例典型,敘述簡潔(用公眾認可的例子,某人之類少用為妙)
分析——緊扣中心論述,不游離
小結——歸納,點破主題
例文:
回到原點
電影《讓子彈飛》讓人捧腹之餘更予人一個耐人尋思的結尾,張麻子歷經腥風血雨又重上馬鞍,馳入山林。也許英雄的歸宿終是草莽!電影的結局總是太蒙太奇,但我慶幸,英雄不是走回頭路,他只不過是回到原點,那裡才有刀光劍影,那裡才有豪邁與灑脫。
回到原點,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提出論點)
難忘畢淑敏的一句話:「額頭上沒有一絲皺紋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動的都是水。」的確,生活在現代世界裡的人們是不是已經忘記自己不飾粉黛的素顏,是不是已經遺漏了真性的原點?
我們習慣於擠出不由衷的笑容,習慣於對化妝品和面具的依賴。殊不知我們暗自高興以為歲月的痕跡和世故的表情統統遮去,卻令自己最珍貴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熱度一同抹去。(道理論證)
生命的原點在於個性的張揚,在於情感的表露,在於性格的突圍。回到原點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裝;回到原點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點,二是以淡定而真實的姿態上路,輕輕抬頭,已屈指行程二萬,翻越無數的高山……(道理論證)
每次坐飛機時,空乘人員都會為乘客演示應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對乘客,本是機上空姐綻放最美麗一面的時機,但我卻每每看見一張張驀然而冰冷的臉,很規范卻很敷衍。(事實論據)
我想,再動人的臉容也經不起隨意的解讀和虛偽的擺弄。回到原點,雖不完美亦叫人親切;遠離原點,盡管精緻但讓人生厭。回到生命的原點,是展現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軌跡上搏動著最和諧的節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繹著真善。(分析)
於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盡管在那個人雲亦雲的年代,多少學者為苟全學說已放下知識分子的尊嚴,但馬老依然保持著不屈的姿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造反者說他已丟掉立場的原點,我卻謂馬老回到了一個學者應有的原點。「絕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頭」。這個原點如此厚重而神聖,承載了人性的光輝和一個知識分子最倔強的底線。(事實論據+分析)
原定不是起點,堅守原點者業已登上一個道德的高台,原點又是起點,堅守原點,回到原點者從這里再出發,再揚帆啟航,最淋漓也最真實,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轟轟烈烈。
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里,我們滿足於「枝枝葉葉外不尋」,但一個人人都標榜「金錢為原點」、「權力為原點」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一個迷失了原點的貧血社會?唯有每個人都自覺地尋找原點的坐標,重獲人性的庄嚴,才有「民德歸厚」的一天。
回到原點,重拾本真,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最後三段,小結)
模板三
正反論證:觀點+立論(立論+素材+分析)+駁論(駁論+素材+分析)+小結
例文:
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願乞終養。這是鳥兒的感恩。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是人類的感恩。因為懂得感恩,他們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創下了人世間溫馨的傳奇。
懂得感恩,這世界才會如此美麗。「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這兩表道盡了人間感恩的真諦,演繹了人世間感恩的傳奇。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七出祁山,巧計破敵軍,為劉備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為報當年的知遇之恩,他用畢身的精力向後人詮釋了感恩的真諦。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卻用自己的溫暖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長大成人,且名揚四方,為官作宰是多少讀市人畢生的夢想,十年寒窗不正為一朝為官?
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李密卻不曾忘記自己的祖母。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知道「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在為官和報恩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向世人彰顯了一首偉大的詩篇——感恩。
他們的感恩溫暖了自已,感動了後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們的感恩的枝頭灼灼其華。
感恩之心,是我們維系這個世界的根本,擁有感恩的心,才能稱之為有靈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後果不堪設想。(反面過渡)(特別注意)
雲南大學曾震驚一時的血案是多少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馬加爵一時的性起讓四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終結,我不想說他的殘忍。我只想說,他真的不懂感恩。
雲南大學用知識培養他,而他卻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養大,他卻讓他們體會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楚;他與同學的同學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當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開在哪裡?
古往今來,知道感恩的值多少?數十年為戰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陳健對戰友的感恩;荊軻賭命,是為報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數十年專注研究雜交水稻,是為祖國的感恩。
懷抱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將愛傳遞。將別人無私的幫助,深深銘記,將之傳遞,這世界因感恩而美麗。人世間沒有不絕的風暴,感恩卻有其不老的風情。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灼灼其華。(照應)
模板四
辯證分析:觀點+矛盾一方(分論點+素材+分析)+矛盾另一方(分論點+素材+分析)+結論
例文:
逆境與成才
人們無不嚮往美好的環境,因為好的環境能使成才的道路暢通無阻;同時,人們也認識到,「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順境造就幸運兒,而逆境往往造就偉人。這是因為,順境雖說給人的成長鋪平了道路,但逆境更能催人奮進。(提出觀點)
歷史事實證明,厄運能磨練人的鬥志。身遭腐刑摧殘的司馬遷,就是以身處逆境而自強不息的歷代先賢為楷模,他憑驚人的毅力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皇皇巨著《史記》,成為史家的不祧之祖。
我國力學、橋梁專家李國傑教授,在「文革」期間身居「隔離室」,經常受審訊,在這惡劣的環境里,他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寫出了10萬字的專著《 梁扭轉理論—— 梁橋的扭轉、穩定和振動》,填補了一項世界橋梁建築學上的空白。
司馬遷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賦《離騷》,左丘失明著《國語》,孫子臏腳修兵法,韓非囚秦著《說難》……」可見「艱難困苦,玉成於汝」,確實有道理。(矛盾一方)
但是,逆境能夠出人才,絕不意味著逆境一定出人才。一個人能夠成才,關鍵在於自身主觀上是否努力。巴爾扎克說得好,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乾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同樣是貧寒的生活環境,貝利經受困難的磨練,成為一代球王,而有些人卻墮落為小偷;同樣是身有殘疾,張海迪成了中國當代青年學習的楷模,而有些人卻淪落為乞丐;同樣是國民黨反動派的鐐銬和鐵窗,江姐成了堅貞不屈的烈士,甫志高卻成為可恥的叛徒……
可見,面對逆境,喪失奮斗勇氣和決心的人只能是苦苦呻吟、怨天尤人,甚至自甘墮落;只有「扼住命運咽喉」的人,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超越任何障礙,戰勝任何困難,成為堪擔大任的「大丈夫」。(矛盾另一方)
我們希望整個人生都一帆風順,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遭遇逆境,應該怎麼辦?不要動搖,不必氣餒,積極進取,奮力開拓,這,就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注意:本文論據較為陳舊,關鍵是學本文的辯證思維和結構。
其他模板
中心論點+三聯系(聯系歷史、聯系現實、聯系自我)+結尾
第一段提出論點,第二段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可偏向於舉例論證;第三段,從現實的角度去思考,第四段從自我的角度去思考。第五段結尾。
層進式:論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小結
對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圍繞中心心論點回答三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中心論點+分論點式(俗稱三並列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