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四年級作文400字左右題目是我的發現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一天下午,天氣非常悶熱,我在陽台上擺弄著爸爸的「心肝寶貝」——蘭花,突然便看見一隻小蝸牛爬上一片葉子。「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爬行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蝸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兒?」這一連串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做一做實驗,弄清楚這幾個問題。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先把白菜、饅頭、蚊子等分別放在抓來的幾只蝸牛面前,他們大概都餓了,爬向自己喜愛的食物上去,只見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吃了起來,對別的食品聞也不聞,不一頓飯的工夫,蝸牛把白菜葉子吃光了,這下可以判定:蝸牛是害蟲。
「為什麼爬行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這個問題我先用一片葉子把蝸牛的引出來,然後用手輕輕地往頭部下面一摸,沒想到頭立刻縮回去了,這可怎麼辦?我有點兒灰心了,這時爸爸向我走來,對我說:「怎麼,這么一點小事就灰心啦!虧你長大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一個辦法從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手舞足稻地叫起來。我用一塊小石頭,輕輕地把蝸牛的殼砸碎,取出蝸牛的身子,用手一摸發現了一個顆立狀的東西,通過翻書、查閱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蝸牛的腳,那一條長長的細線是蝸牛的分泌物,它有助於蝸牛蝸牛爬行。
「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兒?」我按照前一部方法,把一片白菜葉子放在地上又抓來一隻蝸牛,這只蝸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讓我看見了它的眼睛、鼻子、蝸牛的大觸手和小觸手,大觸手是眼睛,小觸手是鼻子。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
B. 小學生作文《我的發現》!
<秋天的楓葉為什麼會變紅>
一、提出問題
大家都知道,秋天的楓葉會變紅,如燃回燒的火焰,十分漂答亮。可大家知道,秋天的楓葉為什麼會變紅嗎?
二、問題解答
原來,落葉樹種在秋冬的時後,體內會產生一些化學變化,讓原本樹葉中所含的有用的物質或部份組織分解之後,回收儲藏在莖或根的部位,來年春天的時候可以再利用,葉綠體、葉綠素就是被分解回收的對象之一。因此當葉子里的葉綠素沒有了的時候,其它色素的顏色彰顯出來,如花青素的紅色、胡蘿卜素的黃色等, 接下來就要調葉子過冬了!
植物的葉片中除了葉綠素外還有許多其它的色素如黃色的葉黃素、胡蘿卜素,紅色的花青素等(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在鹼性溶液中則呈紫色),但因為葉綠素的含量較大而遮蓋了其它顏色,使葉片呈綠色。到了秋天,葉綠素因為氣溫下降而漸漸分解,其它色素的顏色得以顯露出來。除此之外,楓葉中貯存的糖分還會分解轉變成花青素,使葉片的顏色更加艷紅。
三、總結
這就是楓葉變紅的原因。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大家留心觀察、勤學好問,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的收獲。
C. 四年級作文《我的發現》
我的發現
今天心情不太好,所以在路上總是低著頭,漫不經心地走著。
這時,一條黑乎乎小線條的東西在眼前慢悠悠地「走」過,蚯蚓,我愣了一下,向後退了幾步。「沒什麼可怕的,這只是一條惡心的小東西而以。」我暗暗對自己說道。「對了,蚯蚓適宜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存呢?蚯蚓是害蟲還是益蟲呢?蚯蚓……」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在我腦海里浮現,使我對蚯蚓產生了極大地好奇。我用一根小木棍將這條蚯蚓抓起,放在一個紙盒內將它帶回了家,並將它放進一個裝有泥土的花盆裡。周末,我奇怪地發現蚯蚓在花盆的泥土中上下鑽動著,它在干什麼呢?此時,媽媽走過來告訴我說:「蚯蚓的特長就是鑽土,這樣能起到鬆土作用。」哦,原來如此,那它鬆土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土裡有寶貝不成?這時,爸爸走來說:「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要我去查閱有關資料。我既刻,從書櫃里找來中國少年網路全書進行查閱,這下全明白了。
蚯蚓…這種沒有眼睛的動物,它喜歡生活在潮濕、疏鬆的土壤中生活,它吃著含有機物的腐殖土和其它雜物,它的觸覺器發達,對地面震動、噪音、光亮和黑暗,都有敏感地反應。春秋季節是蚯蚓生長和繁殖的季節。它的再生能力很強,在受傷或被切斷(不靠近頭的前部),會產生一種似胚胎的間葉細胞,能分化成各種組織繼續生存。
蚯蚓的辛勤工作可以讓土壤變松,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它的糞便還是一種高效的有機肥料。據統計,每十萬條蚯蚓一年中可排六、七噸糞便。它的食性較雜,世界各國都利用它來處理大量垃圾。日本有家大工廠養殖了10億條蚯蚓,用於處理每天排放的50噸造紙廢液。
還有,蚯蚓還可以作為食品,國際上每年蚯蚓的貿易額達幾十億美元。富含高蛋白的蚯蚓,可食,干蚯蚓含蛋白質在70%以上,鮮蚯蚓約為40%左右。世界上蚯蚓的品種約2500餘種,我國約2000種左右,最大的蚯蚓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巨蚓,它體長可達123厘米!
通過理論聯系實踐,使我了解了蚯蚓有金鋼不壞之身,它還是土壤的鬆土機、是農民的好幫手、是作物的朋友、是人類的益蟲,我們可不要無故地去傷害它喲!
我的發現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時,生活中也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體驗,透過我的視線,我發現,愛就在我的身邊。
近距離掃描先把視線對准家庭,作個近距離掃瞄吧,我發現這里有一個愛的磁場。中心是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所有的家庭成員圍繞中心組成一個「愛」的輻射場。晨曦微露時,廚房裡有一個忙碌的身影,那是為將要早起的兒子准備早餐的母親;暮色黃昏中,窗前有一位佇立守望的剪影,那是等待孫兒讀書晚歸的外婆;秋風乍起時,奶奶已早早為我准備了禦寒保暖的毛衣;季節更替時,阿舅已為我准備了增強抵抗力的「力度伸」……每天每天,點點滴滴,我都被濃濃的愛意包圍著。
中距離掃描再把視線投向學校,作一個中距離掃瞄吧。我發現,這里是一個愛的共振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三尺講台,是老師的諄諄教誨;一方黑板,是老師的循循善誘,一個眼神,是為我們的成功而流露的欣喜;幾句話語,是為我們的失敗而顯露的操心。而我們則以加倍的努力,回報老師的關愛,有時不忘在老師勞累時,為老師搬來一把椅子,倒上一杯清茶——就這樣進行著愛的交流,傳遞著愛的共振!
遠距離掃描最後,我把視線轉向社會,啊,這里簡直就是一個愛的信息發布會。愛心一日捐、中華骨髓庫、希望工程、西部支援……「愛」的信息如潮水般向我們涌來。我把鏡頭定格在「非典」一頁上,我看到了令人動容的一幕:電視機前,所有人的眼球都關注著抗擊 ...
D. 小學生四年級下冊作文我的發現三百
我的發現
媽媽給我買了一隻小烏龜,它特別可愛,我把它放到一個盆里,盆里還裝了些水。從此,這就是它的家了。
但是,三天後的下午,小烏龜卻變得煩躁不安。不過那時候正趕上雷陣雨,我想小烏龜是怕打雷吧。為了得到正確答案,我就去問爸爸,可爸爸卻說:「你自己再觀察一陣子,如果實在不知道,再來問我。」我在心理想:小烏龜是不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兒,才變得煩躁不安?或許小烏龜煩躁不安跟下雨有關系?我帶著這些想法來觀察小烏龜,希望能從觀察中找到答案。
我先從第一個想法入手,但是,發現晴天的時候,小烏龜像往常一樣快樂,因此這個想法被排除。我只好從第二個想法入手。
果然,我發現每次快下雨的時候,小烏龜煩躁不安。於是,我帶著新發現去問爸爸:「爸爸,小烏龜煩躁不安是不是跟下雨有關?」爸爸笑著對我說:「只要快下雨時,小烏龜總會煩躁不安,因為下雨時,氣壓低,水中含氧量少,因此小烏龜才煩躁不安」。
這下我恍然大悟,終於發現了小烏龜的這個秘密。原來,每個動物都有奇特之處。
E. 四年級作文我的發現400字
我的發現
今天心情不太好,所以在路上總是低著頭,漫不經心地走著。
這時,一條黑乎乎小線條的東西在眼前慢悠悠地「走」過,蚯蚓,我愣了一下,向後退了幾步。「沒什麼可怕的,這只是一條惡心的小東西而以。」我暗暗對自己說道。「對了,蚯蚓適宜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存呢?蚯蚓是害蟲還是益蟲呢?蚯蚓……」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在我腦海里浮現,使我對蚯蚓產生了極大地好奇。我用一根小木棍將這條蚯蚓抓起,放在一個紙盒內將它帶回了家,並將它放進一個裝有泥土的花盆裡。周末,我奇怪地發現蚯蚓在花盆的泥土中上下鑽動著,它在干什麼呢?此時,媽媽走過來告訴我說:「蚯蚓的特長就是鑽土,這樣能起到鬆土作用。」哦,原來如此,那它鬆土是為了什麼呢?難道土裡有寶貝不成?這時,爸爸走來說:「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要我去查閱有關資料。我既刻,從書櫃里找來中國少年網路全書進行查閱,這下全明白了。
蚯蚓…這種沒有眼睛的動物,它喜歡生活在潮濕、疏鬆的土壤中生活,它吃著含有機物的腐殖土和其它雜物,它的觸覺器發達,對地面震動、噪音、光亮和黑暗,都有敏感地反應。春秋季節是蚯蚓生長和繁殖的季節。它的再生能力很強,在受傷或被切斷(不靠近頭的前部),會產生一種似胚胎的間葉細胞,能分化成各種組織繼續生存。
蚯蚓的辛勤工作可以讓土壤變松,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它的糞便還是一種高效的有機肥料。據統計,每十萬條蚯蚓一年中可排六、七噸糞便。它的食性較雜,世界各國都利用它來處理大量垃圾。日本有家大工廠養殖了10億條蚯蚓,用於處理每天排放的50噸造紙廢液。
還有,蚯蚓還可以作為食品,國際上每年蚯蚓的貿易額達幾十億美元。富含高蛋白的蚯蚓,可食,干蚯蚓含蛋白質在70%以上,鮮蚯蚓約為40%左右。世界上蚯蚓的品種約2500餘種,我國約2000種左右,最大的蚯蚓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巨蚓,它體長可達123厘米!
通過理論聯系實踐,使我了解了蚯蚓有金鋼不壞之身,它還是土壤的鬆土機、是農民的好幫手、是作物的朋友、是人類的益蟲,我們可不要無故地去傷害它喲!
我的發現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時,生活中也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體驗,透過我的視線,我發現,愛就在我的身邊。
近距離掃描先把視線對准家庭,作個近距離掃瞄吧,我發現這里有一個愛的磁場。中心是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所有的家庭成員圍繞中心組成一個「愛」的輻射場。晨曦微露時,廚房裡有一個忙碌的身影,那是為將要早起的兒子准備早餐的母親;暮色黃昏中,窗前有一位佇立守望的剪影,那是等待孫兒讀書晚歸的外婆;秋風乍起時,奶奶已早早為我准備了禦寒保暖的毛衣;季節更替時,阿舅已為我准備了增強抵抗力的「力度伸」……每天每天,點點滴滴,我都被濃濃的愛意包圍著。
中距離掃描再把視線投向學校,作一個中距離掃瞄吧。我發現,這里是一個愛的共振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三尺講台,是老師的諄諄教誨;一方黑板,是老師的循循善誘,一個眼神,是為我們的成功而流露的欣喜;幾句話語,是為我們的失敗而顯露的操心。而我們則以加倍的努力,回報老師的關愛,有時不忘在老師勞累時,為老師搬來一把椅子,倒上一杯清茶——就這樣進行著愛的交流,傳遞著愛的共振!
遠距離掃描最後,我把視線轉向社會,啊,這里簡直就是一個愛的信息發布會。愛心一日捐、中華骨髓庫、希望工程、西部支援……「愛」的信息如潮水般向我們涌來。我把鏡頭定格在「非典」一頁上,我看到了令人動容的一幕:電視機前,所有人的眼球都關注著抗擊SARS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關注著生死線上那一個個熟識的、不熟識的面孔。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用心靈去感悟,用眼睛去觀察吧,通過我的視線,我發現愛就像我們身邊的陽光、空氣和水一樣,無處不在!
我的發現
每個人都可能發現某種事物的某些奧妙,在發現的過程中也會有許多經歷,當然,連我這個不愛發現的人也會發現事物的奧妙,如果不信,請你仔仔細細地來聽一聽。
那是在一個炎熱而涼爽的夏天……
我和妹妹正在池塘邊玩耍。突然,一條紅色的小魚跳了出來,一個優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動作,帶著的水珠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樣落在了荷葉上,打一個滾,翻一個身,再跳起來,一個完美無缺的跳水動作就這樣誕生了。
我想,荷葉一定被水珠打濕了,荷葉又沒有毛巾,很容易感冒,而且它又不能吃葯。我把它曬干,算是給它一個日光浴的機會吧.於是,我連拽代拖地把荷葉拽出了池塘。用手摸一摸荷葉,嗯,毛茸茸的,質感還不錯。再仔細瞧瞧,咦?怎麼是乾的呢?我不相信,又把荷葉放進塘里泡了一會兒澡,拿起來一看,還是乾的。是不是荷葉太熱了,熱了就渴;渴了就想喝水,就把水珠吞下去了吧?一定是這樣的。我倒想看一看荷葉沒有嘴巴怎麼喝水。於是,我也不管荷葉感不感冒,又讓它泡了一會兒澡。這次,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懷著激動的心情看著,心還不時「砰砰」的亂跳,生怕錯過了水珠被荷葉吃掉的情景。可是,事與願違,水珠沒有被荷葉吃掉,而是像彈珠一樣「彈」進水裡了。
「為什麼荷葉不沾水呢?」我帶著疑問走進書房,翻開了《十萬個為什麼》。一查,哦,原來是荷葉表面有一層納米由納米級組成的納米薄膜。納米薄膜鋪在荷葉表面上,使荷葉變得光滑,猶如給荷葉穿上了一件防水外套。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獲得更多的知識,光靠問是不行的,還要多查閱書籍。
我的發現
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奧秘,等待著我們探索與發現。今天,我就發現了人們是怎樣記住時間的。
原來在我們的大自然里有著一個奇妙的生物鍾,它時刻告訴人們正確無誤的時間。生物在大自然里十分多,公雞半夜打鳴就是其中之一。
公雞按時按刻准點打鳴報時,就是今天人們廣為注意的生物鍾現象。
關於生物鍾的研究,人們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終於肯定了它不僅存在於動物體內,還存在於植物體內,在整個自然界中,它無處不在,卻難以目睹其真面目。
因此,奇妙的生物鍾把人們引入了一個充滿趣味和迷霧般的世界。
還有一種叫招潮蟹的海洋生物,它們外殼顏色會隨著24小時時間的更替而變化,夜晚,蟹殼呈淺色,然後一點點加深;到了接近日出時,淺黃白色變成淺棕黃色。
這一切都說明人們對生物鍾的認識日趨成熟,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過去認為生物鍾是無形的認識,它被實驗證明,有些生物鍾有形和物質的。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認識結束了,因為人們在不斷研究的基礎上,更清楚地看到在充滿競爭的自然界中,生物鍾存在於復雜的相互交錯網中,它受制於生態障礙的限制,受制於自身發展需要的約束,它甚至受到遙遠天體奧妙還在於如何將這些錯綜復雜的網結解開,或者說它的奇妙正是解開網結的過程。
怎麼樣,我的發現——生物鍾,幫了你們擴展知識吧!其實大自然還有許多生物鍾,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F. 小學四年級的作文我發現了什麼三百字左右
我發現了螞蟻的秘來密自
聽說螞蟻可以把比自己體重多幾十倍的東西抬起來。我想:「螞蟻真的可以把比自己體重多十幾倍的東西抬起來嗎?我做了一個試驗。
我拿了幾塊餅干,跑下樓。我找到一個螞蟻洞,發現有許多小螞蟻來來往往忙個不停,原來螞蟻在抬一隻蜻蜓。只見這些螞蟻有的咬住蜻蜓的頭,有的咬住蜻蜓的尾巴,都是很很地一口咬住,拉的拉,推的推,使勁全身力氣,這個「龐然大物」竟然被拉動了,我嚇了一大跳,這么小的螞蟻竟然能抬這么重的東西。我趕緊把帶來的餅干分成三份,放在了蜻蜓旁邊,只見其他的螞蟻一哄而上,把餅干咬成比螞蟻洞還小的塊,三三兩兩抬著一塊,向洞口移動。我終於相信了:黑而瘦小的螞蟻真有這么大的力氣。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螞蟻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通過我的試驗和觀察,我發現了螞蟻的一些秘密,收獲不小,我相信:只要用心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還會發現更多的秘密,學到更多的知識。
G. 小學四年級作文我發現了什麼
第一篇:
星期天,我到樓下玩耍,發現了一隻小螞蟻,這只小螞蟻正在回「家」的路上,終於走回了「家」。突然,有一個問號在我的腦海中一閃而過:螞蟻是怎麼走回「家」的呢?難道它認識回「家」的路?
我仔細地觀察了一會,發現螞蟻頭上有一對觸角,它見到同伴時,都會用觸角碰一下對方的觸角。它會不會是靠氣味找到回家的路的呢?為了證明它是靠氣味找到回「家」的路的,我特意從家裡拿來一些花露水,輕輕地灑在一隻小螞蟻身旁。果然,小螞蟻暈頭轉向地,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回家後,我上網查了查資料,原來,螞蟻是一種嗅覺非常靈敏的昆蟲,它的觸角就是它的嗅覺器官。當它走路時,同時會在地上留下一些氣味,它就是靠這些氣味互相辨認和認清回「家」的路的.我灑了一些花露水,所以它就找不到「家」了。為了證明觸角的作用,我把它的觸角剪掉,把它放在地上讓它回家,它就變成了「無頭蒼蠅」了,到處闖,認不清自己的「同志」,自己人還打自己人,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發現的事情,讓我們探索其中的秘密去吧!
第二篇:
大自然就像一個多變的萬花筒,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在陽台澆花。突然,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身影——是我的小咪。小咪是我在去年夏天從奶奶家抱回來的一隻小貓。
這時,小咪敏捷的一躍,跳到了大理石板上玩耍。我剛想把它抱下來,可是已經晚了。小咪已經摔下去了,我閉上眼睛,不敢看這慘不忍睹的現象。忽然,耳邊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喵。我欣喜若狂,小咪沒受傷!我睜開緊閉的眼睛,看了一下,小咪活蹦亂跳的。可是我的疑問也來了:大理石板離地面有好幾米,小咪摔下去怎麼沒受傷呢?我帶著疑問去問具有『博士』之稱的爸爸。可爸爸卻笑而不答,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才說:「小靜,我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去上網查資料或者從書里找答案。」聽了爸爸這一番話,我若有所思,立馬打開電腦查資料。
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果然被我找到了!原來貓從高處落下時,即使一開始是四腳朝天,它也能在空中翻身,變成四腳朝下;因為貓靈活的腰腿和貓爪上厚厚的肉墊都有很強的彈性,使它總能安全著地。
我終於知道貓在高處落下摔不死的原因了!
第三篇:
童年時會發生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但童年的發現卻很少很少。那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沒有細心觀察。在生活和學習中,只有留心觀察、善於觀察,才會有所發現。
記得我近7歲那年,我從叔叔家要來5、6棵草莓樹,可媽媽卻說我們家沒地方種,讓我給叔叔送回去,可我偏要種。但媽媽依舊不同意。我只好不種了,把小苗放在一邊。眼看小苗漸漸枯死了,我以為小苗活不了了,就想把小苗埋起來,可天色太晚了,我只好垂頭喪氣的去睡覺了。不一會兒,爸爸回家了。他看到快要枯死的小苗,不問三七二十一就種上了。
我早上起床,發現那些小苗不見了。於是四處尋找,凡事有小苗的地方都長遍了,可是怎麼也找不到。當我泄氣的時候,偶然間在大門口外找到了小苗。我問清楚了究竟,才感覺爸爸真會疼人。從此以後,我百般呵護小苗。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可是小苗在我的百般照料下卻奄奄一息了。
「唉。」我長嘆了一口氣,「本以為可以活成的小苗卻,」我認為小苗沒有再生的希望就不再管他了。
幾個星期過後,草莓苗竟然長出了新芽,我喜出望外,趕緊跑去問媽媽,媽媽解釋說;『這就是植物的生長規律。凡是有根的植物,插入濕潤的泥土。無論上面多麼枯萎,它都會再次萌發新芽。』
這就是我童年時的發現。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只要留心觀察、善於觀察、不恥下問,就會有所發明、有所發現。
H. 小學四年級作文《我發現了……》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情在不斷地被我發現著
媽媽是個非常愛干凈的人。洗衣服是寧可不吃不睡也非做不可的「工作」,她把臟衣服放在洗衣板上,揉呀,搓呀,時時不用沾滿泡沫的手擦擦額上的汗捶捶發酸的腰。媽媽洗衣的情景,猶如電影里的一個鏡頭,不斷地「播放」著。終於有一天,我拿著自己的臟手帕,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地去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手帕洗干凈了,我吁了一口氣。這時,我發現早已倚在門邊的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爸非常關心我的學習,經常了解我的學習情況,可他從不陪讀,也不檢查作業。他總說:「我相信孩子。」我聽了這話,精神上有了一種莫名的動力——一定要好好學。我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這一切。當我把大紅的證書捧給爸爸時,我發現,不愛笑的爸爸臉上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
奶奶七十多歲了,她非常疼愛我,姑姑來看望她時,總會帶來許多好吃的東西,而奶奶總是捨不得自己吃。她說:「讓我的乖孫女吃吧,好長大個子。」我明白奶奶對我的愛。於是我拚命地投稿,用得來的稿費買了一袋奶粉,當我把奶粉放在奶奶眼前時,我發現她那本已混濁的眼睛裡閃出晶瑩的淚花。
發現,使我看到了媽媽的欣慰;發現,使我懂得了爸爸的希望;發現,讓我回報了奶奶的疼愛。
【範文二】意外的發現
近日,我身體不適,經常夜中咳嗽,不料,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場神秘的對話。 那是在三天前,緊張的復習終於壓垮了我,我渾身發燙,迷迷糊糊,似在夢中……但聞有聲忽大忽小,我大驚,忙細聽,原來是書包和桌子在對話:
「書包老弟,你是不是太胖了,撐得我實在受不了?」課桌說。
「唉,課桌大哥,你真是有所不知啊!你不知我書包原來是可亭亭玉立,在你的肚子里那才叫寬敞、自在哩!」書包說。
「是呀,那時多好呀!可你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子了呢?」課桌不解地問。
「由於小主人的學歷一年比一年高,我的『飯量』也就隨著增大。現在我好難受呀,你知道前幾天我稱了稱有多少斤嗎。」
「頂多15斤。」
「哪呢,30斤整。」
「啊,那麼多。」
「唉,我該怎麼辦呢?」
「老弟,我聽說最近出了一種減肥葯,好像叫什麼來著……喔,對了,叫『素質教育』,你去試試看怎麼樣。」「沒有,我的一個朋友比我還重,他足有35斤重,前幾天用了一個療程,還挺管用,可是沒幾天就不管用了,又反彈回去了。這一反彈比那什麼牛市股票增長率還高呢?這一「減」不要緊,現在他的體重已超過了40斤。」
「我聽說電視里天天喊素質教育,沒想到也不過是個幌子, 一到正事就徹底玩完了。」
「什麼,素質教育,這能是素質教育的錯嗎?」迷迷糊糊之中,我插了一句嘴,「應試教育應承擔全部的責任。你看我,應試應試,燒到40℃……」。
書包和桌子沒想到秘密的談話還有第三者偷聽,這意外的發現令他們一時無語。半天,只聽書包、桌子唏唏嗦嗦地說:「其實素質教育並沒有錯,曲解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錯』。」
【例文三】我發現枕頭里有個世界
從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來,常常是歪著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親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來揉去可這畢竟不是個長久之計。
市場上賣的枕頭對我不適合,母親決定自己動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軟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親就一把把地挑過去,感覺適中才放進枕袋。兩天後,我感激地接過媽媽的這只花枕頭,它那麼輕,卻又那麼重。把頭放上去花枕的中間正好凹下去將我的頭包在裡面,棉籽輕輕按摩著我的頭部,我舒適極了,就像是靜靜的深夜,躺在海邊沙地上,看滿天繁星,吸清新空氣,呼吸之間全是媽媽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來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會發出霉味。於是,我索性撇開枕頭,仰著頭睡覺,結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親又有了心事。
沒辦法,只好託人從外地帶回一大包綠豆殼,母親用它又縫制了一隻新枕頭,這只枕頭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輕輕一動,就會有一種「沙沙」的聲音,像沒有歌詞的童謠,在靜靜的夜空彌散,連夜的精靈都會因此止住腳步,我當然睡得格外香。後來才知道,這些綠豆殼花了父親近半個月的薪水,或許是因為太喜歡這綠豆枕了,我做業時都會捧著它。終於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滿枕的綠豆殼飄然落地,我的眼淚也一下子落了下來:這可是母親第二次為我做的枕頭啊!<BR> 上初中了,離家那天,母親塞給我一隻新枕頭,新枕頭溢著一股葯香,泌人心脾。母親說,這是父親特地上南通買的。在學校的每一夜,枕著葯枕,聽枕中葯材的聲,那簡直是在欣賞人間最美妙的音樂,我彷彿又找到了家的感覺,每一次閉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牽著父親,一手牽著母親,來到了落葉林,看一地金黃,滿是溫馨。
歲月流逝,我漸漸明白,在這變化的枕頭里有個不變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一種情感無時無刻不在延續。也許,關於這個世界的故事並不精彩,可它會伴我一生一世……
【範文四】我發現棋如人生
從四年級開始,我學會了下象棋,多年來,漸漸發現這小小的棋盤也反映著偌大的人生。
兩人對奕,膽大者棋風潑辣,剛開局便全線出擊,奮勇前進,大有「氣吞萬里如虎」之勢;膽小者重於防守,步步為營,舉棋不定,惟恐一招致不慎,滿盤皆輸,便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穩重的人深思熟慮,棋風矯健,貌似平靜,卻早已成竹在胸;輕浮的人急躁冒進,急於求成,行棋不慮後果,終因一葉蔽目而全局敗北;工於心計的高手第一局故意輸給對手,增其傲氣,滅其防備之心,而暗探對手套路,以謀對策,且言「君子讓頭局」,真可謂名利雙收了,而後避人之長,攻其之短,處處陷阱,請君入瓮,直殺得對手連局皆輸,俯首稱臣為止;高傲自大之徒往往瞧不起對手,擺出一副「惟我獨尊」、盛氣凌人之勢,對手也往往被「震」住了,此等人心理雖勝人一籌,但並無真才實學,也難有勝局……人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態都在這楚河漢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棋之靜,如一池春水,波瀾不興,而一旦化靜為動,則狼煙四起,殺戮大開,雙方死傷無數,這氣勢決不亞於硝煙滾滾的戰場。
棋逢對手確是一件快事,雙方坐定,大戰三百回合,直殺得天昏地暗,仍不分勝負,雙方都免不了心情煩燥,偶爾大意失荊州,被對手抓住機會,窮追不舍,似乎敗局已定,勝利無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馬一槍,直搗黃龍,對手亦無防備,終以敗局告終。此時頓覺特別暢快,回味無窮……
其實人生也就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對手,是不易言敗的對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經驗,總結教訓,不斷完善自我,方能取得勝利。我總想,能在這一方小土地上發現這生命的玄機,也就不枉此一生了。
所以,與其說棋如人生,不如說人生如棋。
【範文五】我發現夕陽是如此美麗
夕陽的一縷余輝斜射在牆上,一切看上去是那麼恬靜,雪白的牆壁映出點點淡紅,真美!
家中靜靜的,家人的心被爺爺的病情牽著,臉上籠著一絲愁雲。
突然聽到爺爺房中有輕微的響聲,緊接著是穿鞋下地的聲音。我忙跑進房裡,是爺爺!都幾個星期沒起床的爺爺今天怎麼……我滿臉疑惑,忙去攙爺爺。剛走幾步,就聽到媽媽房中也有了輕輕的響聲(奶奶因中風搬到隔壁媽媽房中)。爺爺一點點也移動腳步,手扶著牆。奶奶在媽媽的攙扶下也挪動著步子,慢慢地向爺爺這邊走來,只見爺保的臉上掠過一絲笑意,眼角的皺紋像魚尾似的向兩邊舒展開來,兩腳移動得更快了,無奈力不從心,身子向前一傾,差點摔倒,我一把攙住,爺爺脫開我的手,扶著牆喘著氣,仍不停地向前挪動著腳步。
奶奶蒼白的頭發已稀疏無幾,中了風的身子也在顫抖著,她望著爺爺,眼裡噙著淚花,嘴唇在不停地微微顫抖著,輕聲念著:「老頭子,老頭子……」奶奶雙手用力向前伸著,爺爺也伸出那雙蒼老的飽經風霜的手,依舊挪著步子。
近了,更近了……兩雙手終於握到了一起,此時此刻一切盡在不言中,千言萬語,萬語千言,一世的深情都浸在這牽手之中。媽媽背過身拭去了淚水,我也淚流滿面。
微風中,夕陽余輝映照下的牆壁更加美麗。爺爺和奶奶只是緊握著手,任淚水在流淌。遠處飄來清晰的歌聲:「因為牽了手,來世還要一起走……」
爺爺和奶奶就這樣站著,似兩尊亘古的雕像。他們牽著手度過艱苦的歲月,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一直到白頭。
夕陽無限好,盡管近黃昏。
【範文六】我發現女孩也可做「太陽」
應該慶幸,造物主在創造男性的同時也創造了女性,於是,冷峻與溫柔,健壯與纖弱,粗獷與細膩共存於天地之間。
不知從何時起,許多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重男輕女,認為「男孩是太陽,女孩是月亮」,言之意自然是:太陽是光源而月亮不是。我心裡很不服氣,每當男孩唱起《男兒當自強》這首歌時,我的心裡就在默念:女孩也要自強!幾個月前,物理老師告訴我們舉行全國物理競賽的好消息,希望同學們能踴躍報名。幾個成績一向很好的男生這時都失去了往日的「勇猛」,縮頭縮腦地就是不作聲。我想:當一回「太陽」的機會來了!報名時,老師也投來疑惑的目光。
下課後,那幾名男生走到我桌前,「皮笑肉不笑」地說:「有本事就拿回一個獎,要是拿不到,回家當傻丫頭!」「我會的!」我扔下一句話,於是一頭扎進預賽的准備中。此後,我才體會到什麼叫真正的苦。我有點想偃旗息鼓了,耳邊卻又回盪著那幾位「太陽」的聲音:拿不回一個獎就回家當傻丫頭!傻丫頭?不,我要捧著獎狀證明:我能行,女孩也可以做太陽!於是我滿懷信心,重抖精神,熬夜驗算;我在圖書館里尋覓一本本資料,我到老師身邊求解一道道難題,我到實驗室里觀察一個個變化。但我並不感到苦和累,因為我始終想著:要為女孩爭一口氣,我要證明:女孩子也可做太陽!
學校舉行的預賽結果出來了,獲獎名單前擠滿了同學。啊,我的名字在最前面,我成功了!物理老師投來贊許的目光,那幾位男生和我擦肩而過,「傻丫頭」自然不再說,臉上也露出一絲善意的微笑。
我用我的行動證明女孩子能夠做太陽,女同胞們,你們說是嗎?我們既然存在於這個世間,就要勇敢地撐起這「半邊天」,不要被另外「半邊天」小瞧,當然,男孩子不會輕易服輸,但我有這個信心,女同胞們,你們呢?
範文七
我發現了自己的理智
18歲,是花的季節,是雨的季節。就是在這樣一個季節里,我發現了自己的理智。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學校的假日補課班。在一堂語文課上,我正專心地抄筆記,並沒有注意其他人。忽然,前排有人在叫我的名子,但聲音好像很陌生。我抬頭一看,一個漂亮的面孔一下子躍入我的眼簾。「你……你有什麼事?」我結結巴巴地說,自己覺得聲音好像有些變調了,臉頰也陣陣發燒。「你可不可以把筆記本借給我?我有幾個地方沒聽懂。」「當然可以。」我突然找回了自我,把筆記本遞給她。她接過筆記本,嘴角閃出一絲微笑,便轉過頭去。我呆在那兒,腦子里一片空白,這也許就是某些小說里寫的「一見鍾情」吧,我沉浸在迷茫的遐想中……<BR> 第二天,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她竟坐到了我的旁邊。那時我的感覺是什麼呢?是「幸福」?是「希望」?對!一定要把握住機會。我決定採取主動出擊的方法來贏得她的喜歡。用什麼作為話題呢?有了,昨天她還借了我的筆記本的。「Hi……」我說。「噢!我都忘了還給你,謝謝!」說完,她又給了我一個微笑。這個微笑,使我更加緊張起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這時,我的心臟跳動愈來愈快,渾身的血液彷彿在倒流,像剛跑完1000米的感覺似的,老天呀,數學王國里的X、Y已讓我傷透腦筋,你怎麼又給我出了這么一道難解的人生題!
嗨,既然已經與她搭上話了,那接下來該怎樣辦呢?給她寫一張紙條?不,這不行,這紙條分明是船票,我們這年紀,能駕馭這條船去搏擊人生風浪么?我只是一名學生,一名高三的學生,正臨著高考——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面對高考,我應該去拼!去搏!這,才是我應該去做的,萬萬不能為過早到來的「兒女私情」而迷失了自我,我的腳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在等著我走呢!
花季雨季里,我發現了自己的理智,我為戰勝自我而高興。
I. 四年級作文我的發現300字
人們都說:「貓和狗是勢不兩立的。」但是我有一次發現貓和狗也是有感情的。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裡玩。姥姥家裡養了一隻貓和一隻狗。我正空閑,姥姥就叫我去喂它們兩個吃東西。我就把食物放到它們面前,我想:「人們都說貓和狗向來不和,它們一定會爭個你死我活的,這下就有好戲看了。」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它們竟然沒有爭食物吃,反而互相謙讓,瞧,貓妹妹吃了一會兒,走到一邊裂開嘴巴說:「狗哥哥你吃吧!」(狗)就汪汪的叫了兩聲(就)(開始)吃起來。狗吃了一會兒就說:「貓妹妹你吃吧!」我又放條魚,貓吃了一半,就讓給狗哥哥吃,它們吃完了就蹲在地上曬太陽,(。)你瞧,這簡直就(像)(是)一對好朋友(似的)(嘛)。(事情也不是一定的。即使一生下來就是死對頭,那相處的時間長了,也會成為好朋友的。)
我發現了,原來貓和狗也能成為一對好朋友咧!我推翻了人們普遍認為貓和狗不和的偏見,證明我的發現是正確的.看來有些事情也不是一定的。即使一生下來就是死對頭,那相處的時間長了,也會成為好朋友的。
我的發現是不是挺有趣呢!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坐在家裡畫畫。
忽然,耳邊響起一陣「嗡嗡」聲,真討厭!我沒有理會,自己還在畫畫。可是,那「嗡嗡」聲仍然持續,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我的腳癢癢的,低頭一看,哎呀!我的腳被蚊子叮了個紅包!我生氣了,於是,我決定要消滅這只叮我的臭蚊子。我東張西望,尋找這只「臭蚊子」的蹤跡。過了大半天,我還沒有找著,正想放棄的時候,忽然發現牆上有一個黑色點,便走過去看個究竟。
喲——原來那隻臭蚊子正在牆上休息了!我慢慢靠近牆壁,見蚊子還沒有動靜,一掌打過蚊子。蚊子一動不動,獨子里滿是鮮血,這血還真不少哩!正當我得意洋洋地看著自己的「戰利品」,忽然,我心中有了個疑問:為什麼蚊子要吸血呢?我想了很久,還是想不通,只好拿出我的寶貝書——《十萬個為什麼》來查閱。我仔細地看著目錄,終於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原來,這答案十分簡單——其實蚊子一般只吃葉汁和樹汁,但部分雌性蚊子肚裡有了「寶寶」,所以要吸血來補充營養。就像人一樣,當人肚子里有了小孩,也需要營養品來補充營養。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真相大白了!
有句諺語說得好,「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發現問題,那就有新的知識誕生。所以,我勸告大家,注意觀察生活,發現問題,那你的生活會有更多樂趣
記得我六歲的時候,我在鄉下的池塘邊上看見許多黑色的小生命,後面長著一條細小的尾巴,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既好玩又可愛,所以就捉了十幾條裝在水瓶里,准備帶回家給媽媽看。
過了幾天以後,我發現小蝌蚪頭下面長了兩條前腳,能在水裡一蹬一蹬的快速前進,有時還有兩三個蝌蚪在比賽跑步呢!可逗了!但是,又過了幾天,蝌蚪的尾巴前邊也長了兩條後腿,有起來時後腳用力一蹬,前腳一撥,速度快的驚人,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呢,它就從這邊一下子跳到了那邊,大約又過了二十天,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身體也漸漸龐大了起來,身上慢慢由黑色變成了褐色,不經意的一看,還是一隻小青蛙呢!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小青蛙越長越大,終於變成了一隻大青蛙,那粗壯的大腿,敏捷的彈跳力,令幼小時的我目瞪口呆......
我發現了,我發現了從小蝌蚪進化成大青蛙一共需要四十天,當時的我真不敢相信,通過自己的觀察竟也能發現從蝌蚪能進化成青蛙!
J. 我的發現作文300字四年級
媽媽給我買了一隻小烏龜,它特別可愛,我把它放到一個盆里,盆里還裝了些水。版從此,權這就是它的家了。
但是,三天後的下午,小烏龜卻變得煩躁不安。不過那時候正趕上雷陣雨,我想小烏龜是怕打雷吧。為了得到正確答案,我就去問爸爸,可爸爸卻說:「你自己再觀察一陣子,如果實在不知道,再來問我。」我在心理想:小烏龜是不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兒,才變得煩躁不安?或許小烏龜煩躁不安跟下雨有關系?我帶著這些想法來觀察小烏龜,希望能從觀察中找到答案。
我先從第一個想法入手,但是,發現晴天的時候,小烏龜像往常一樣快樂,因此這個想法被排除。我只好從第二個想法入手。
果然,我發現每次快下雨的時候,小烏龜煩躁不安。於是,我帶著新發現去問爸爸:「爸爸,小烏龜煩躁不安是不是跟下雨有關?」爸爸笑著對我說:「只要快下雨時,小烏龜總會煩躁不安,因為下雨時,氣壓低,水中含氧量少,因此小烏龜才煩躁不安」。
這下我恍然大悟,終於發現了小烏龜的這個秘密。原來,每個動物都有奇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