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詩詞之美高中作文

詩詞之美高中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15 20:43:57

⑴ 作文:感受詩詞之美

紅樓夢裡面兒香菱學作詩時有一段就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受的關於詩中版有畫,畫中有權詩啟發,可以借鑒。
你搜搜林庚的詩詞散文,對你會很有幫助的。詩詞在他的手裡就玩味出很多花樣。 可以去看看CCTV1《我們》欄目,

⑵ 我身邊的詩詞之美 作文

詩詞之美,宛如星空一般,璀璨奪目。然而,它的美麗是在不能缺少任何一個部分的前提下,不然它還叫星空嗎?
詞宛如一顆顆光芒四射的星星,雖然它們次於月亮之下,但它們一直一直都在努力著,拼搏著,奮斗著!它們竭盡全力散發著星光,總是試著把一顆顆早已暗淡了心照亮,為世界多添一份溫暖,一份光明。那份濃烈而又陌生的溫暖。跟著柳七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跟著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綠肥紅瘦」,跟著辛師憂國憂民,去「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在一股股暖流湧上心頭,多情的詩人一個個映入眼簾,帶著我穿過一塊又一塊的芳香地,彷彿這份溫暖漸漸地,在我不經意間悄悄照進了我的心裡,頓時把我那小小的心窩哄的暖暖的。
正是因為一個個詩人的奮起,拼搏,直至死去。。。。。。或許,他們的靈魂真的在守護著他們的詞,但你可曾想過,星星,它目睹了一切的一切,但它們的憂傷,誰來分擔!那一個個微笑,確是在掩飾內心的孤單又害怕。
於是,它們的母親出現了,那就是月亮,它代表著詩,千百年來,它一直聽著星星們的苦衷,而星星也開始漸漸開朗起來,甚至有時不忍哈哈大笑,身為母親的它,愛戴著世間每一個人,讓他們不怕黑夜,因為有月亮。
當然,詩也是十分難理解的,在這里,你能看到李白落寞的才能,杜甫沉鬱的容貌;你能看到沙場的冷酷,怨婦的悲鳴;你能看到諸目思入的遊子,折柳相送的離人。。。。。。
靈動的詩與詞,它用黑夜的寂靜給了我一顆多愁善感的心,那一絲絲溫暖,教會了我什麼是愛,什麼是恨,什麼是快樂,什麼是憂傷。。。
清風吹拂大地,月光輕輕的顫抖著,迎著前方,默默的。。等待新一天的開始。
最後,請讓我淋浴在這星光中,慢慢睡去,接著,思緒開始飛翔,飛到那無邊無盡的星空,永遠,永遠。。。。。。

⑶ 以「品味唐詩宋詞」為話題,800字作文

例如:
說起唐朝,談及唐詩,不能不提及李白《行路難》中的妙句:「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中飄出豪邁和浪漫。唐朝流逝了,唐詩也就不可避免地退出了文化舞台,緊接著便是宋詞,以詞為主的宋朝,於是涌現出了大量的詞人,像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我最欣賞的還是岳飛和他的《滿江紅》。詞中嶽飛的愛國之情讓我大為感動,那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時常讓我吟嘆不已。
唐詩和宋詞,可謂中國古代文化的「雙璧」。
你可以選定其中一首唐詩或一首宋詞,來細細地品讀,領略它的思想美和藝術美。
你可以選定其中的一組唐詩或一組宋詞,來全面把握唐詩或宋詞的某一藝術成就。
你也可以展示你醉讀唐詩、宋詞的體驗與感受,把記敘與抒情、議論融為一體。
你還可以穿越時空,馳騁想像:以某一首唐詩或宋詞為藍本,放飛思想,去想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浪漫,去感受李清照「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雅趣……
我手頭上有三本《唐詩三百首》,其中兩本還是近兩年剛出爐的精品,雪白的紙張,新穎的裝幀,精美的印刷……然而我卻是不大去觸摸的。因為它們奪目的外表讓我覺得少了一份唐詩的凝重與古雅。與之相較,我更喜歡中華書局1957年版的舊本。褐黃的紙張,豎排的版本,帶著一種古裝書的氣息,顯得簡朴而厚重。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作者面廣,流派紛呈,體裁眾多,因而就多方面地反映了那個時代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復雜感情。唐詩可以讓我透過書頁窺見長安城那車水馬龍、如真似幻的繁華,看見未央宮中長裙如風,搖曳生姿的宮女。一首唐詩就像一幅工筆的花鳥,寫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畫卷,靈氣而耐看,將氣質的華麗隱於樸素的文字之後,簡單的表達,勾勒的卻是耐人尋味的意境。

物換星移,世事變遷,歷史一去不返,時間在銷蝕著一切,盛唐的遺跡漸漸地消亡了,不變的只有華美的詩句。卷帙浩繁的唐詩就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當它被寫在紙面上,便有了不朽的生命,可以連接古今,訴說興衰。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仍可以在忙中偷閑之時,獨處僻靜之角,捧一本《唐詩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氳煙氣和書香之中,傾聽那自遠古而來。

高中作文我發現了詩詞的美

五千悠久文化產許文字與文體其特色高度凝煉便詩歌首詩篇文章甚至本書古詩散發種難抗拒魅力
讀詩讓內蘊王維詩畫明明讀詩眼前卻表現幅幅畫面漠孤煙直河落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流些膾炙口詩句並沒新奇結構奇特想像絢麗情思平淡水近乎白語言卻種難言喻魅力使遍遍讀品其實做何嘗呢追求名利跟隨潮流讓自金光閃閃其實掩飾自空白自卑罷真自信才華並需要些外修飾僅僅站種讓折服氣場雕飾清水芙蓉美才真美由內外所讀詩讓我內蘊吧
讀詩讓灑脫光易逝幾十彷彿眨眼於世光蚍蜉於滄海粟難免產些傷懷讀讀李白蘇軾詩品味詩灑脫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月狂放我材必用千金散盡復自信歸風雨晴淡隨性沒世俗所累難道短短數十載能充實灑脫盡興豈惜?讓我做灑脫吧
讀詩讓直現少份粉身碎骨渾怕要留清白間決份利慾熏貪婪少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顏堅持份溜須拍馬奉承;少份安廣廈千萬間庇俱歡顏博份自私貪所讀詩讓我直
古詩像茶初入口覺苦澀卻綿味期蘊含數做道理需要仔細品讀概古詩魅力吧

⑸ 關於中國古典詩詞意境之美的文章

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藝術中的瑰寶,千百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與古人在追求古典詩詞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有境界自成高格。‛ 詩詞只有達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給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謂意境美,是指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生動圖景和所體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的一種美的形態,它是‚意象合一‛的藝術升華,是想像空間的藝術化境界。 意境美體現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是多方面的。 本人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驗,將從古典詩詞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傳神及用詞之精妙,來淺談對中國古典詩詞中所呈現出來的意境之美的認識。
李白、孟浩然、韋應物等 人為代表創作的山水詩,用自然清新、明艷清麗的語言描物寫景,抒情表意,創作出形神兼備、情景交融、詩中有畫、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澄明性靈境界。如李白的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 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孟浩然「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 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等等。
事 實上,意境的創造決不僅限於此,意境美是一種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 憔悴」,「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形象地說明了詩人追求意境的構思過程。它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艱苦的探索,若加工不足則失之 淺露,加工太過則失之雕琢。最高境界是一種不露痕跡的美,正如古代的繪畫一樣,所傳達的是意境中的神韻之美。如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 嘯。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字字平淡無奇而境界自出,其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其妙處正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的美在神而不在 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這意境不僅給人以清幽絕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的人又是如此悠然自樂,塵 慮皆空,真令人流連忘返。

中國古代詩歌意境美是中國古代詩人創作詩歌追求的終極目標和最高理想,是對世界美學的獨特貢獻,它從立意命題,內容形式上盡善盡美,追求個性與共性並重,微觀與宏觀統一,主體與客體交融,是渾然天成,自然和諧的審美境界。

總 的說來,意境是詩人和藝術家直覺和理解、情感和思維、意識和無意識相互交融,共處於興奮狀態下所獲得的既能恰當地寄託自己的情感心意,又能巧妙地使之生發 延展的知覺表象,它只須抓住那些能喚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徵,便能以一種洗練,含蓄的形式,給人以強烈的情感上的影響,使景物的特點和人的情懷自然地結合起 來,從而才能普遍引起人的喜悅或為之動容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⑹ 求 2010河南中考作文《我身邊的詩詞之美》!!急!!!

列車蜿蜒地穿行在天山山脈之中,耳邊伴隨著列車撞擊鐵軌發出的規律地嗒嗒聲,望著窗外時遠時所,綿延不斷的山脈,思緒終於寧靜下來,原本的人性,遠離了都市嘈雜的心靈,又回到了麻木的軀殼之中。這裏手機已經擺脫了都市中網路的環抱,但是它還在努力地尋找著溝通世界的網路,這里沒有了都市的喧哮,這里沒有了都市的匆忙,這里沒有了都市的零亂,這里沒有都市的慾望。來到這里,整個心靈靜寂了,整個軀殼涅盤了,呼吸變得舒緩起來,麻木、雜亂的大腦細胞活躍起來,彷彿甩掉了捆在上面的一層枷鎖似的,思緒飛了起來,胸口開闊起來。。。。。

車窗外,落日的余輝均勻地撒在山坡上,照得整個山麓金燦燦的,山坡上每一道溝,每一道坎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一切地一切,沒有任何人工雕鑿地痕跡,全為天然形成,每一道溝,每一道坎都似無理,但他們都有千萬年的歷史可以講述,千百年來她們靜靜地紮根在這里,如果真得了少任何一道溝、一道坎,那都將失去自然的雄渾天成之美,她們的存在盛載著整個天山山脈的歷史。

列車緩緩前行,穿過天山山脈,展現在面前的是一望無際地戈壁,習慣了高樓大廈,習慣了花草成蔭的人們被這里的空曠震憾著,沒有了障目的高樓,沒有吵雜的汽車喇叭,天地之間原來有如此之寬闊,世界原來有如此之大。在視野的盡頭,天與地渾然為一體,在這里,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天空如同一個碩大無比的藍色鍋蓋蓋在一望無際、平坦的大地之上,而你就站在大地的中心。在這里,你可以感受空況之美,一切渾然天成,未有斧鑿的痕跡,一切都是大自然呈現給你的美。

美呀!自然之美!震憾之美!寧靜之美!空曠之美!

看過好友非言非語的MSN'SPACE,覺得挺好的,同時好友勸我也做一個,可是拿什麼開篇呢?倒是讓我犯愁了,突然想起去新疆返途中,在火車突然有感而發而寫的東西,姑且拿來用之,全當開篇之作。

邂逅東山魁夷是在子夜時分。春雷滾過,外面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屋內青燈黃卷,音樂低回,我獨坐窗前。如東山魁夷邂逅他心中的風景一般,我邂逅了東山的美文。捧讀東山的《美的情愫》,給我帶來生命的感動,正如劉白羽所說:我像把美的世界擁抱在自己懷中了。我真想能有更多的人與我一同去體驗這種感動,去感受東山筆下的風景,去欣賞風景之美。

東山魁夷是日本當代著名的風景畫家。也惟有高超的風景畫家才有這樣一雙如此敏銳的眼睛:於凡常之中見出不凡,於自然之中發現真諦。然而,更重要的卻是東山有一顆摯愛的心和美麗的靈魂。他說過,「別開生面的風景是自己內在的東西與外在的世界相呼應而產生的印象」,「倘使沒有心靈的感動為基礎,就不可能看到風景是美好的」。於是,東山魁夷這顆「與大自然和諧而發出的樸素的心」和眼中見到的風景渾然一體、融合無間,東山筆下的風景也就展現出動人的情致。

與風景邂逅只有一次機會,因為大自然是活生生的,甚至可以說是瞬息萬變,佛家所言的「瞬間三世」或許也就是這個道理。同時,觀賞風景的我們自身每天也都在成長變化。而東山卻用他那飽蘸生命對風景之美的領受和感動的筆,把風景擺在我們面前,使這難得的瞬間偶然的邂逅成為永恆。

作為出色的散文家,東山魁夷寫下了《探索日本的美》、《與風景對話》、《聽泉》、《我遍歷的山河》和《我的窗》等散文集。《美的情愫》一書是由唐月梅女士從東山散文集中選譯部分表現日本風景之美和書寫日本藝術之美的文章匯編而成的。在這些篇章中,大多都是以一個畫家的視角來摹寫自然之美、風景之美,尤其是最能代表日本島國的山和海。

而更能集中顯現東山魁夷的生命之思和心靈之美的就是內中的《聽泉》和《一片葉子》。《一片葉子》第三節以對生長於庭院樹木枝椏上的一片葉子的凝望作為切入角度,讓我感覺熟悉而親切。因為川端康成那個縈繞著淡淡憂傷的的小說《古都》,也正是以千重子對老楓樹樹幹上的紫花地丁的注視作為起筆。也不奇怪吧,川端和東山本來就是為美而跋涉的一對難得的知心朋友,他們的靈魂或許是可以相通的。

通過細致觀察庭院樹木中這片葉子的生榮死枯,從萌生發芽到回歸大地,東山發現,「一片葉的凋零,絕不是無意義的,它與整株樹的生是密切相關的」。萬物生息,四季流轉,人作為自然之子,也得欣然接受同樣的命運。返觀自身,東山說:「一個人的死,也與整個人類的生相關。毫無疑問,誰也不喜歡死,但是因此應想到的是要珍惜自然給予的生,同時也要珍惜他人的生。生命終結之時,回歸大地,這就是幸福。」

《聽泉》是一篇散文詩式的文字,也是我所讀到的東山魁夷散文中最美最純粹的一篇。在《聽泉》一文中,通過描寫群鳥飛過原野和叢林,然後在林間的一泓清泉旁休憩歇息,臨水照影,聽泉水叮咚,進而返躬自身,關照人類大生命。他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股清泉。但這泉聲卻往往在日常煩憂中消息了。倘使夜半醒來,從內心深處響起輕幽的聲音,這無疑是清泉的竊竊私語吧。」東山經常從這心靈的清泉領受到點教:「要謙虛,要樸素,要拋棄孤傲和偏執」,「只有舍掉自我,才能發現真實」……

舍掉自我,才能發現真實,抵達至美。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體現的「無我之境」是不是近似於此?然而「要達到無我的境界是極其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於是,一生便前行在向善向美的路上,永無止境。而這本身又未嘗不是一種美,一種壯懷激烈的美!

在東山魁夷的美文中,我遭遇了一種古老而熟悉的東方美——融禪意、詩意於一體的古典的東方美。在中國的古典詩文中可以見出,在川端康成及東山魁夷的文中可以見出。讀東山魁夷,我欣賞一個風景畫家眼中的風景,更是一個全新的發現美、感受美的過程。那就跟上東山吧,翻開《美的情愫》,一如踏上異邦的土地,感受異域的風景之美,感受東山魁夷純潔本真的心,開始美的歷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貞福 文學作品的意義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讀者的判別與擇取,如果從不同的閱讀視角出發,可以領略到文本不同的意義。《山中訪友》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作者究竟帶著怎樣的眼光?作品究竟帶著怎樣的奇異色彩?我們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作些揣摩、探析,會有不同的鑒賞景況。 一、孤獨與歡欣 孤獨是每一生命物種和每一生命的生存情態,孤獨感是每一智慧生命生存的基本感受。人類心往和走往大自然的動力,或許就是擺脫孤獨感的慾望。所謂「山中訪友」,首先是作者的孤獨之旅,他說:「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踏幽徑,入幽谷,入訪者成了「幽人」。蘇東坡詞「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道出了人在孤獨無侶時的普遍心態。這是出發時的孤獨。接下來的描寫讓人感到意外:所謂「朋友」竟是古橋、樹木、山泉、溪流、白雲……一些沒有理智與情感的景物。身處這樣的「朋友」當中也許更增添與塵世的隔離感、心靈深處的荒涼感。這是到訪時的孤獨。至少客觀上有一種孤獨的氛圍和情境。 然而這又是一次歡欣之旅。人的感覺對客觀環境的反應,常常依憑人的心理定向而產生,而變化。作者感覺的歡欣,表現在對周遭景物的喜愛上;這種喜愛又是通過對這些景物的神奇而自由的聯想、想像來實現的。最為奇特的想像是作者走進樹林的一段:「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我發現每一株樹都在看我。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最後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人在觀景時,常用的想像是我是旁觀者,以我觀物,此物依然此物,而我依然故我,正如辛棄疾詞「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其主體與客體的界限還是很分明的;這里的想像之奇特在於,我是想像中的參與者,不光是此物彼物相變,而且我也變為此物或彼物,此物或此物亦變為我,正如「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物化」是以歡喜歡樂歡悅為動力的,或者說「物化」本身就是歡喜歡樂歡悅的過程。 孤獨是客觀的狀態,歡欣是內心的感覺。 二、回歸與同化 大自然是人類最早的家園。人類往文明的道路漸行漸遠,越加覺得故園的親切可愛,越加有可能把自然之物當成自己的親友、鄰居、夥伴,這便是「山中訪友」有別於上文「孤獨與歡欣」的又一層含義。「訪」的行為既是虛擬的又是真實的。人與自然之物本無同質同性可言,物理性的對話交流不可能在人與物之間進行,因而「訪」是虛擬的;人卻可以虛擬對話情境,在內心與自然對話,形成一種心理場,創造一種自身精神激盪、飛升、遠游的自由活動,「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這種心理活動是實實在在的,因而「訪」又是真實的。 從這意義上說,《山中訪友》寫的是一次精神回歸之旅,我們從文中的第一、二人稱「你」「我」的對話,從景物都一一幻成親朋好友的情景,可以悟出這種精神回歸的含義: 老橋——老朋友 樹——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宅院、一個村落墟里,作者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員。哲人們在談論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曾作過最高意義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這種哲理性的話也不難理解,人這所至,無不打上人的印記;人的發展理應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從自然景物幻化成親朋好友來看,我們看到了自然的人化;從作者身心徹底放鬆,對自然景物的親近與賞識,我們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與自然同化,即通過回歸的方式進入同化的境地 在物質文明急速發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歸自然的遠足該是多麼的珍貴,能在心田裡保有一片清朗純凈的「自然」則更是珍貴。在自然野地里築起圍牆、柵欄,樹起表示「文明」「文化」的各種標牌,由導游引來成百上千人踐踏、污染,這種地方不再是自然之地;在柏油馬路旁邊或在水泥地中間種上一片紅綠花樹,這種「保留地」也不是自然之地;帶著各種慾念進入自然場地,拍張照片表示到此一游,這不是回歸;即使帶著畫家、詩人的眼光,心想「作品」,卻只是像旁觀者似的張望一下便回家「創作」起來,也不是真正的回歸。最重要的是端正或凈化心態與意向。人們啊,不妨一試,「不騎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哼幾段小曲,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面對山水林木飛禽走獸呼喚一回親朋好友,放下紅塵負載輕松自然地進入精神涅 境界,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不知我之為物抑或物之為我,這才是真正的回歸,或曰與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這樣的回歸與同化,足以永銘心間。 &"

⑺ 古詩詞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國的古詩詞歷史悠久,魅力廣泛,它的包含的內容特別多,是我們具有深深的意。

⑻ 高一作文――唐詩之美

唐詩之美
中國,是一個充滿書香的國度。神話傳說小說傳奇、詩詞歌賦各類善籍浸潤著每一個炎黃子孫在文化熏陶中成長。我從小就愛讀書,更愛去品味書中的滋味。特別是那一首首唐詩,讓我如痴如醉。從我接觸它的那一刻起我便沉入了其中,因為即使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它也能引領著我走遍祖國的每一處,讓我油然而生許多嚮往與崇敬之情。小時候,我就開始讀唐詩。一句「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讓我感受到了廬山的恢宏氣勢;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讓我彷彿置身於泰山的雄壯景緻之中;一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更讓我品味到了江南如女子般的柔美……
那時,我就對祖國的大好風光充滿無限的嚮往,因為祖國就像一位大家閨秀一樣,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是春天欣欣向榮的呈現「接天蓮葉無窮」你想荷花無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夏天勃勃生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冬天徹骨寒地。
祖國那千奇百狀的自然景觀在唐詩中各有其獨特的魅力我又不禁感嘆,詩人們的—字―句無不捕捉著祖國的美景,雖然詩沒有具體描繪出祖國的壯麗山河,這足以證明祖國文字是多麼神奇多麼美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又加深了對詩的理解。聽,「明月松間照,清桌石上流」那涓涓的流水聲似乎在耳畔響起;「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那寧靜的意境,好像自己便置身於其中這時心靈會變得純凈,心胸也會變得寬廣。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讀到這樣的詩任何人的心靈都會受到一次徹底的洗滌。詩中的靜不僅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次徹底的釋放還讓我感到祖國積淀下來的文化底蘊是多麼的深厚!這種文化底蘊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流逝,它將永遠以它那高貴的氣質去熏陶著後人。啊,祖國的文化彷彿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那迷人的光芒照亮了我的文學之路照亮了我生命的征途。

⑼ 走進詩詞天地,感悟經典之美作文1000字

濃愁緒。

讓我們慢慢走進詩歌深處……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離開了渾濁的官場,在南山自食其力,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他的志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情趣;「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他的氣節。他將生活的靈感融入了詩歌創作,以詩歌為舟,在歷史的長河上且行且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為友,美酒為伴,孤影相隨。李白雖是寂寞,卻也活得灑脫。國家內憂外患,皇上卻沉迷美色,聽信讒言。也罷,「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然而「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不如游遍神州,「且放白鹿青崖間」。然而失望中又不乏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仰天長嘯東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做夢都期待有一天有明君識才,「忽復乘舟夢日邊」在學而優則士的封建社會里,他也有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南唐後主李煜,出生在錯誤的時代,那優柔寡斷的性格,註定使他承受亡國之痛。政治上的失敗,並不能掩蓋他詩歌上的天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可也正是這天賦,造就了他的悲劇。一個弱小沒落的國家容不得風花雪月的才情。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外敵不斷來犯,岳飛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抒發了人民的不滿。「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鮮血都不能洗刷的仇恨,用詩歌表現得淋漓盡致。

閱讀全文

與詩詞之美高中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