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緣為題的作文
緣為題,你來是高中自作文還是什麼年紀的作文啊,緣這個字涉及的面很廣,有緣分,有塵緣,姻緣等等,不知道你看過沒看過孔尚任的桃花扇,我覺得他的小說中就詮釋了一種緣,我就在這里班門弄斧了,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你,我說說桃花扇吧,在明朝滅亡後,南明朝廷中,有一個人叫侯朝宗,他看上了一個妓女李香君,兩人相愛,後來侯朝宗被迫遠走,李香君被人逼婚,頭撞柱子,血染摺扇,在好友的幫助下,將摺扇上的血跡點染成了桃花,後來侯朝宗聽聞,前來尋找,李香君卻被迫入宮,南明兵敗,李香君和侯朝宗在寺廟相見卻紛紛看破紅塵出家了。
緣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定數,相信緣也許就像是錢鍾書先生說的,用一塊方糖換取一世的心酸。不知道能不能給你一些啟發,祝你好運了。加油哦呵呵
② 作文 緣 800字
書緣
那些書,那些事
不知從何時起,我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彷彿已是十分遙遠的事了.但那些點點滴滴的經歷,依然縈繞在腦海,化為塵埃沉澱在心底,揮散不去.
很小的時候,我便覺得看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那是比洋娃娃更吸引人,彷彿讓人進入了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遨遊於其中.不亦樂乎.即使那時候,只是用胖胖的手出沒著書上的花花綠綠的插圖,瞪大眼睛,「咯咯」地笑著,卻已覺得其樂無窮.
再長一點,已認得許多字了,卻仍不滿足於那沒學校班級圖書角里的書.我渴望獲取更多的知識,在天空中探尋更大的雲層,於是我來到了書店,翻翻嘩嘩作想的書頁,心中便有了一種通暢無阻的感覺.那時候,和別的孩子一樣,迷戀上了童話,喜歡在夢的王國里飛翔.記得有一次,看了一篇短篇童話,它的名字叫《小木頭人》,內容至今都仍記得,如流水一般地憂傷,是講一個小木頭人的悲慘遭遇.然後我看著那些文字,楞楞地看著,就彷彿覺得一個被刀刻得傷痕累累的小木頭人,淚流滿面地站在我面前,臉上卻洋溢著一種滿足的笑.那時,一種莫名的情愫湧上心頭,那是一種從來都沒有過的激情纏繞在心際,久久無法平息.多年之後才明白,那便是所謂的「感動」.
如今我仍是喜歡去讀書,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心情.我喜歡坐在屋子的一個角落,靜靜地讀書.在一屋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漸漸進入書的世界,傾聽書的話語,和書默默交談,那上一種靈魂的對話.而此時,我遍真的擁有了一份絕美的快樂。感覺,只有這時候自己才是最安然的.
有時,心,猶如一首永遠在天邊回盪的牧歌,曠遠起來.迷茫之中,我漸漸地感到了現實的殘酷,也許與我出生在哪個多雨的秋天有關吧,從小,我的骨子裡就充滿了與世俗不相容的反叛氣.而這種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明顯起來.於是我變得更加固執、尖銳.緊接著,與父母的之間的爭吵也就愈加激烈.但我知道,我的刺傷害不了億日億年 ,只能是刺傷了自己.於是我便學會了在白天瘋狂,夜晚沉默------滯重、窒息、猶豫代替了一切.
我發現自己真的需要一個地方,讓我在那裡慢慢舔著我的傷口.於是毅然決然地,我又走進了書城,又尋找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即使軟弱也好,逃避也好.我就覺得自己需要一個「朋友」,讓我從精神上得到安慰,在迷失中尋回自己.
陽光燦爛的假期,我在那裡不知翻閱了多少本書.我喜歡散文,比如羅蘭的,歲不大看得懂,但覺得她的文章,都如一首小詩,給人一種從海南吹來的輕風的感覺.但我更偏愛小說,像福樓拜的《包法力夫人》,小仲馬的《茶花女》,還有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
尤其是《簡•愛》.這部小說,似一片汪洋大海,波瀾壯闊,有礁石,有暗流,有狂風巨浪,斷牆裂櫓,有沉沒的朽物、驚恐的眼神和無聲的吶喊.但我更喜歡主人公簡•愛.她同所有女孩那樣平凡、善良、純潔.以及追求道德上的完美,堅持個人的獨立性.但我覺得,她身上具有的那種堅強是我所缺少的.或許,我真的不該躲在角落裡哭泣,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世界上不該存在著角落.
那個夏天,窗外陽光明媚,我手中握著一本《簡•愛》,彷彿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心中是風雨飄搖.徘徊在這樣的心態中,笑也瀟灑,哭也坦然.
關於書,實在是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記憶中始有書的存在,它的角色是多變的,可以是向導,也可以是朋友.而我,又是那麼地喜歡、依賴它.
一頁一頁翻著書,用手指去摩挲書中的每一個字跡的紋路,讓幽幽的墨香彌漫在靜謐的空氣中.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心情.傾聽著書中的故事,濃時如春雲般燦爛,淡時如輕煙般飄逸 .那些書,那些事,只願把美一個瞬間,寫成永恆.
自小就在父母的熏陶下接觸了書本,從3、4歲時的《幼兒識字》到現在的《古文觀止》、《文筆精華》,我已經看過數千本內容各異的書,有中外名著也有文學小說。這些書有的是買的,可大部分是我借的,雖然向別人借書的成功機率不大,但我卻樂此不疲。
一次,我在同學家看到了一本《宋詞精選》,隨手翻閱。我就陶醉在「驚濤拍岸,亂石穿空,捲起千堆雪」的壯觀與「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懷舊中去了,身臨其境,難以自撥。當時,我多麼想把這本書帶回家,小室清茶,慢慢品味。可那位同學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氣鬼,他會同意嗎?但在書瑰麗詩句的引誘下,我左思右想還是開口借書了。不出所料,那位同學果然不肯借,我好話說盡,說得口乾舌燥,他仍穩如泰山,毫不動搖,我只好怏怏而歸。沒借到書,我一夜無眠,茶飯不思。於是,第二天我又向他借,他仍不借。第三天、第四天我還是不放棄仍向他借,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我終於如願以償了。
有一句名言說「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既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啟發智慧,又可以教會怎樣做人,所以我對書情有獨鍾,為了書我不惜一切,為了看書我見縫插針。常有人笑我是書蟲,學了《廬山雲霧》,更有甚者贈予了我一個「書痴」的雅號,但我卻一笑置之,因為我願意做一條滿腹經綸的蟲,一個為書而著迷的人。
③ 高中作文中,緣事析理式的文章怎麼寫
有幾個注意的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F絞庇刑跫目紗派閬窕⒙家艋⑸釗牘鄄焐睢⒒斡肷睿⒂胄瓷ⅰ⑿慈占恰⑿垂鄄轂始塹刃問劍笆奔鍬技彝ド睢⑿T吧睢⑸緇嶸鈧械募擰<鍬際幣プ∠附冢鹽杖恕⑹隆⑽鎩⒕暗奶卣鰲U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准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像。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里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④ 求一篇以「緣」為題的作文
英文版的不好找
有幾篇中文的供你參考
惜緣
當年豐子愷讓已皈依佛門的李叔同為自己的居室取名,李叔同讓豐子愷將喜歡的字寫在紙團上揉起來放在釋迦牟尼的供桌上抓鬮——兩次竟是一個「緣」字。豐子愷果然將居室取名「緣緣堂」。
「緣緣堂」成了豐子愷一系列散文的集名,在佛祖面前經歷了一次趣「緣」,讓老頑童如此欣欣然,可見他是一個惜緣之人,惜緣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世間緣法萬千,有如織人潮擦肩而過時一望的情愫,有盤根錯結的生命脈絡中同源而系的牽掛,有立於天地靜物與一枝一葉共呼吸的神契,也有俗坐瑣事中偶爾交匯的去妙。人人因「緣」字喜怒哀樂,嘗盡人間百味。
都說出家人遁入空門,便是六根清靜,四大皆空;一心向佛,了卻塵緣。世人以「高僧」稱之,羨慕他們跳離俗塵之外,無懼無怖。而一位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世人眼中不純粹的「高僧」。「曾慮多情損執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世人笑他出家人留痴念,強求兩全。然而他的情詩情懷坦盪,言辭懇切,不見妄想,只見惜緣。惜的是佛緣的奧秘,惜的是情緣的可貴。都是滾滾紅塵來,出去的人已經出去,留下的人,何必紅塵笑紅塵!世人少見難得兩雙法的惜緣高僧,只多見棄緣凡人。
黛玉葬花,陪下的也是一顆惜緣之心。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林黛玉看盡繁華中的人情冷暖,悠悠一聲長嘆。他惜那落花與她同命之緣,一柄花鋤,一坯黃土,蓋去花身,做了古往今來唯一一個為花而葬的人,惜花,惜已,惜緣。
西湖邊,斷橋邊,遊船上。傻書生偶得姻緣卻不知是白蛇報恩時灑酒成雨的一場幻化。輾轉磨礪,終成一段佳話,「假」緣亦真緣。我們身邊看似真真假假的「緣」,哪一個又不是千萬偶然中的奇跡?偏偏與他們共享天倫,偏偏與他們相逢相知,偏偏與他(她)情系一線,又偏偏生在了這片土地上,黃皮膚,黑眼睛,流的是炎黃子孫的血……
只為這說不清,道不明的「偏偏」,只為這千絲萬緒的「緣」,也應愛之,惜之,做一個幸福的人。
鄉 緣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在異鄉時,我只感到年少的心脫離羈絆的暢快,這一種讓人奔騰的激動,卻不是人們口中的鄉愁。然而我卻讀到或者看過許多漂泊的心靈,對遠方的故土,魂牽夢縈。
曾經在電視與報紙上了解到,為了實現高峽平湖的夢想,不知多少三峽人遷出了世代相守的故鄉。從前的鄰居、親人,如今都攜老懷幼,天各一方。鬢發飛霜的老人,濁淚縱橫,倚著兒孫,卻掙扎著不願上路。聽到那哀離的哭聲,我突然想到杜甫「眼枯即見骨」的痛楚。這里有三峽人祖輩耕耘過的泥土,安息的墳墓,有他們兒時的歡歌哭語,甚至新婚燈彩的繁華,而離開這塊土地,一切鄉緣的歸宿都將沉於水下,歸於記憶深處。
叫他們如何割捨那已成平湖的高峽,那回響著猿啼的高峽?
而我,仍沉睡在故鄉的溫床之上,享用著鄉緣甘醇的滋養。但有一天,我也一定會如乘風的種子,飛到另一塊同樣肥沃的土壤中。但那裡的感覺,還會像現在一樣有這熟悉的氣息嗎?我不知道。
也許寫鄉愁的人是知道的,「那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然而這樣的兩岸之緣在那些被迫入島的人心中更加深刻,也更加強烈,」古老的中國,沒有鄉愁,鄉愁是給沒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國,也沒有鄉愁,鄉愁是給不回家的人,故土如纏絲般的情緣,每過一年,便在心中又增幾個結。
而鄉緣究竟是什麼呢?讓離家的人時刻想著歸家,讓歸家的人又害怕到家。宋之問「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也有「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他們怕故鄉人陌生的詢問嗎?他們怕兒時的記憶不再符合新景嗎?他們怕呵護了一生的鄉緣瞬時變得蒼白,堅硬,無法留住嗎?
這一切,我還不知道,但終將知道,人有各自的天涯,也有各自的鄉緣,就算是大洋彼岸的國度,也有傳信的大雁,如霜的明月。這是一種多麼溫柔,而又多麼強大的力量啊。
而我現在將珍惜留在故鄉的每時每刻,為將來的鄉緣留下一片可以寄託的天空。
悠悠古典緣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的雨巷,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幽怨的姑娘……」雨的確凄然地落著,未逢著丁香,卻逢著了石板路旁的青苔,幽幽地生長著,白牆黛瓦,古樸得像四言的詩經,像篆刀的卷莽,記載著明清瓷畫,淺吟詩詞酒花,此時斟一杯清酒何如?與易安於這「梧桐更兼細雨」之時共話別離感傷。
在這個忙碌的城市裡悠轉,卻每每與這亘古而雋久的情懷邂逅,教我不得不把它視作一種與中國古典文化之間的緣份——何其悠長,何其繁華。因為我們終究流淌著一樣溫熱的血液,我們對於洪荒森林有著相同的思憶。當先民們情不自禁地開始歌唱草木歌唱生活,他們已然將四言的機緣揉進了未來的風中,彼此交疊,隨時光積淀。
而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便教人疑惑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是否還如蓮花般開落?緣份恰若指間流水,刻意抓不住,輕易於否定,我想,一個心戚戚於艱難,汲汲於絢爛的人難以有緣與馬致遠一起感懷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孤絕意境,一個大口嚼咀著快餐文化的人又怎能有緣在城市的荒原忽覓得好想回到那個充滿古風與摯情年代的念想,「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纖細緣份是敵不過幾分驕傲與任信的,它依賴於一顆善感而敏銳的心靈。即使在追名逐漸的賽場上,即使在布滿荊棘的人生征途中,也應該為自己留出安靜的一隅,用心聆聽那從遠古而來的優美弦柱,去用心感受古典的美麗。
因此,每一處你為之停留的轉角都是與你靈魂恰好契合的風景,緣份,這樣看似飄渺的字眼便成了開啟心扉的最美的鑰匙。古老的民族曾於時光的洪流中發現了每一處細微中潛藏的弘遠,絕境里暗涌的生機,或涌成詩或著成文抑或只是一緒情懷卻永久地被寄託於外物,直到此刻來赴你雙目的天池。不差一分一毫,盡情,盡緣。
誠如姜夔所說:三百篇美刺箴怨皆無跡,當心會心,那與古典文化間的緣份在風中微微發酵,想及有這一動人的存在就已讓人微醉。而我們對此卻又不可強求,大概只能去秋夢的邊緣捕捉,以心去會。
當穿過千年時光的淺灘,與那古樸的剪影有緣相遇的一刻,漢很近,唐很近,那一刻的驚艷如巷中的春雨連成絲線,在心裡斷不了,忘不掉。
當時只道是尋常
緣,總是如此玄乎的東西。牽絆出如此多美麗得讓人著迷的故事,是緣,讓傑克和露茜從不同的世界走到了愛的天堂;是緣;讓梁山伯和祝英台相遇在了萬松書院;是緣,讓人在街巷逢著一位如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姑娘。
更是緣,讓我遇見她,她從水墨畫中娉婷走出,蓮步如雲,不嬌不艷,卻是冰肌玉骨,清新出生,一顰一笑都誘人心魄;她在古詩詞中靜靜佇立,臉睫微顫,含蓄地抿著嘴,感性和智慧讓人脫不開眼。琴、棋、書、畫,她都擅長。
初逢之時,只道是尋常,或搖頭晃腦,裝模作樣,用她的氣質武裝自己。如此來之不易的緣,我並不珍惜,無法看見斷腸人在天涯時的辛酸,無法體會鏡中衰鬢已先斑的無奈,無法分享回把青梅嗅的欣喜。我不知她的美,不可褻玩。
這樣的愛,讓人有些尷尬。她只是花瓶,讓我可以光鮮自己面子的擺設,初逢時是不懂何為愛,時間久了,也便麻木了。更何況,在這個由數字掌控的時代,一切都在快速運轉著。誰會在意那位需靜觀欣賞的女子究竟有多美?所以只聽過小提琴,沒見過二胡,只摸過鋼琴,沒碰過柳琴,只見過單簧管,不知何謂羌管。
即是如此,也不在意是怎地遇見了她。直至偶然間聽到唱片店中迴旋著二胡深沉悲愴的音色,感受到一弦一絲都是生命走過的坎坷,才知我是如何絕決地剪斷了那段來之不易的緣。報紙上頻頻登出京劇進校園的新園,觸動了心的某一隅,她,終究是美的。緣,是如何也斷不了的。
於是,明白了她需要用一顆純凈的心,或靜賞,或傾聽,賞驚濤相岸,賞魚翔淺底,聽雨打芭蕉,聽鳥雀呼晴。脫下流行的外衣,摒棄「老鼠愛大米」,只為著綠蒂的一句「克羅斯托克呵」,就悲喜交集的維特感動。緣,要續得精彩,因此我需愛得執著。
感謝上帝讓我從「三字經」里結識了她。雖只道是尋常,卻是三千次回眸也無法修成的緣。她——古典文化,在琴、棋、書、畫中展現的美,讓人愛得深沉。緣起緣落,在於心。
⑤ 作文題目:緣
有人說,幾千年的中華詩詞文化像一條歷史長河,其實它更像培養一代代人才的搖籃。
小時候,外婆的臂彎常常是我的搖籃。「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輕輕的哼唱代替了兒歌,哄我入睡。長大後,母親經常教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慢慢地,我懂得人有「好人」、「壞人」之分。當母親拿著筷子教我吃飯時,耳邊又會響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它讓我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學會節儉。
步入學校,我有緣接觸了的詩詞與聖人。我喜歡他們的豪放與雄壯,也喜歡他們的婉約與細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萊人。」我看到了詩仙的孤傲。他相思於長安,卻又拒絕摧眉折腰,只能寄愁心與明月,托情感與山河,抽刀斷水,舉杯銷愁……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看到了詩聖的情懷。他終生顛沛流離,卻憂國憂民。他見過了三月的烽火,看到了今夜的白露,終於,等到了「漫卷詩書喜欲狂」……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是詞人的抱負。他是流浪於天涯的倦客,在經歷了一場人生的風雨之後,驚濤拍岸,回憶著大江東去的千古風流人物,哀嘆「生死兩茫茫」,舉杯,感慨「人有悲歡離合」……
閉眼沉思,我感到這些聖人正用詩詞叩問歷史的滄桑,用最凝重的方式膜拜生命。他們的一生總是經歷磨難,到頭來才恍然大悟:生命只是一種過程,無所謂偉大、渺小,重要的是它的內涵。通過他們,我開始了解歷史,正視人生。
什麼能把生死離別、愛恨情仇,戰爭和平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只有詩詞。一曲《望江南》:「多少恨,昨晚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訴說了太多的悲涼凄苦。詞人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遍了流水落花,唱盡了春花秋月,到頭來,只能低吟「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流露出詩人對朝廷深厚的感情。他「無意爭春」,悲歌擊築,憑高酹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洞察大自然的變化,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關懷,折射出易安居士悠閑,淡雅的情趣。然而的是「凄凄慘慘戚戚」「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她是憂郁的,她的內心,怎一個、愁字了得?面對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卻無計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歷史的卷軸再次不斷延伸,我與詩詞的感情更加深厚。側耳傾聽,我聽到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吶喊;掩卷沉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豪情油然而生。它們使我的精神增加了歷史文化沉澱。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燦爛的詩詞文化,你是我進步的階梯,我與你有不解之緣!
【這個可以嗎?】
⑥ 緣分需要偶遇高中作文
緣分是個抽象的概念,它摸不著,看不見,猜不透。人與人之間的相知相識,無不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那一分緣。更或許,同舟共渡的船客能共舟也是一分緣。
刻意追求來的東西是無緣分可言的。追尋的東西,往往沒結果。如旅遊:在來回途中的樂趣,往往比在目的地收獲的要多。
與自己失之交臂的東西,急需時傾盡全力的去找也找不到,最後卻發現原來它一直在自己的身邊,只是找到時,自己卻不再需要它,那時有緣無分。無緣分的我們不必強求,有緣無分的我們也不該挽留,這些東西是無法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麼便讓它們隨風而逝吧。一切順其自然,免得苦苦追尋找的那一分緣,到手後,卻發現跟自己心目中的相差甚遠,想放棄,又捨不得,弄得前進的腳步竟全是緣份的負荷。
人都說:緣分天定。很多的偶然,每次的巧合,不經意的邂逅,讓人感覺到冥冥中確實有一股力量存在。「嘿,又見面了。」「這世界真小。」「我們真有緣」「莫非這是緣份?」當上帝看到這一切時,他偷偷的笑了。威力無窮的魔棒指揮著這一切,給人們的臉上帶來無窮的驚喜,還有心底的那份感激。
記得有那麼一個故事,有個女孩,她買鞋的時候,從不左挑右揀,總是閉著眼睛從合適自己腳碼的鞋堆里拿起一雙,就算那鞋有些什麼缺點,她也會買下。認為跟自己有緣的東西是不需要挑的,更不需要更換。拿到那鞋,那就是一種緣分。
緣分無需等待。她要來的時候自然會來,因此不必對緣分翹首以待,望穿秋水。只要用心去感覺,那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緣分無規律,苦苦的等待著一分緣,很可能會是等不到。苦苦等待,那是刻意,那時即使緣分擦身而過,你也感覺不到。與其如此,不如放棄等待,去多用心去體會,或者,緣份已來到了你的身邊呢。
相信緣份的人多是敏感的,感情細膩而且很有愛心。他們知道,每一分緣都是難得的,求不來的,所以會盡力善待緣分帶來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夠理想的。你信緣嗎?你會惜緣嗎?
珍惜你已有的緣分吧,你會因此擁有許多知心朋友、擁有來之不易的愛和快樂的人生的
⑦ 以緣為主題作文(不用很長,美就行)
緣緣
有一句詩,並不是出自什麼大詩人的筆下,卻一直是我的最愛。每回讀起來,總會想起些教人心疼的故事和絲絲縷縷的傷感。
好象是在《張愛玲文集》里吧,讀到過這么一篇:說是民國時候,有一個窮人家的女孩子,長得十分美麗。她十五歲的一天,穿了月白的衫子坐在家門口,有個男孩子正巧路過,經過她時突然就轉過身來,笑著說:「你也住這兒呀?」
後來呢?女孩子又大了些,被賣到一家地主家做小妾,再後來,炮火中與家人走散了,輾轉許多年沒有安寧。當她老了,有一日坐在門口,回想起那日,她穿了月白的衫子,男孩子沖她笑,深深地嘆著氣什麼也不說。
就這樣而已,沒有故事。
一面之緣,有時可以影響一生。真的。
也許一顆心在世俗中喧囂了幾十載仍是孤獨,也許一瞬間的目光交錯就決定了一生的相伴。崔護與桃花女只見了一面,卻換來了一年的日夜思念。有些人相守一生,心兒卻還是寂寞孤單。什麼叫緣?!
時間不能代表一切,或許它可以改變許多,滄海桑田。但是,它改變不了那種一見如故的默契,那種日思夜想的苦楚,那種永守承諾的堅定。是的,它改變不了。即使,那承諾僅僅是,一面之緣。
看過一篇科幻故事,感動了好久好久。說一個男孩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卻不敢對她說,女孩也明白,等得心急。一次男孩作實驗時不專心,復制了一個自己。復製品只能存活半小時。復制的男孩立刻跑出去,采了一束玫瑰,然後去了女孩那兒。見到女孩時生命只剩下七分鍾。他向女孩表白,說生命短暫,他只來得及做一件事,就是愛她。過了很短的時間,復制的男孩消失了。
故事的結局:女孩痴望著怒放的玫瑰,男孩迷惑地想:「一百年真的很長嗎?」
是的,一百年很長很長,但對於彼此隔閡的心來說,任時光流逝,一切依舊。一秒鍾很短很短,但可以使兩個人由陌路變為相伴。什麼叫緣?!
有人說,愛上一個人只需一瞬,忘掉一個人卻需一生。人是太過感性的動物,為了那一瞬的心動,可以付出全部的愛戀,所以才有了那許多的一見鍾情的故事。雖然並非都終成眷屬,很多曾痴情付出的人最後也感嘆說只是一場錯誤。但是,縱然是錯,可那日日夜夜的思念與刻骨銘心的痛又怎能忘卻?終歸無果,就能輕易地將所有的付出抹殺嗎?即使最後一切皆空,可曾經的日子愛過,想過,等過,盼過,失望過,心冷過,痛楚過,恨過,又怎能說不是一種收獲?沒有這些,任日子一天天淌過,不起一絲波瀾,生命也就成了枯井!
當我老了,每日守著回憶生活的時候,我希望那回憶里愛得熱烈、痛得徹骨,而不要像那靜靜的流水,一成不變地緩緩地流。
我獨自默默地讀著:
只緣感君一回顧,
使我思君朝與暮。
原創作品,我高一時寫的。現在看來是比較幼稚,但都是真實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