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幫我找篇對諸葛亮看法的作文800字 急!!!!!!!
一直對與網上熱議的子午谷之爭有看法,對豬吹們肆意貶低魏延這一正確軍事謀略而不甘,想寫一篇關於子午谷的文章,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近在國吧摘寶,就此轉載
作者:operation151
文章名:從子午谷奇謀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論點:諸葛亮最後六齣祁山失敗,隆中對成為泡影,主要還是由於其本身的問題:不懂甚至排斥機動戰略;才器不過割據之才。
1、機動戰略
一般對孔明軍事方面的批評往往在於其用兵只知正兵而短於出奇,不過這個論點往往被質疑,難道射殺王雙張郺不是用奇?出現這種情況是應因為中國的奇正之說很多時候就是在搗糨糊。我們不妨換一個視角來考慮問題,就是從現代軍事理論出發,來考察一下機動和火力的關系(對於古代戰爭來說,火力很大程度等同於兵力)。「戰斗要依靠殺戮和機動來贏得,越是偉大的將軍,他就越注重機動,也就越少殺戮」,丘吉爾多少也繼承了一點遠祖馬爾波羅公爵的智慧,這話說的不錯,名將和庸將的一個重大區別往往就在於對機動戰略的認識。現在我們回到三國時代,審視一下諸葛和其丞相司馬魏延在是否出兵子午谷上的爭端,看一看諸葛對機動戰略的認識如何。
作者a提出,魏延的戰略要成功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第一:魏延率軍從褒中出發,循秦嶺東行進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長安,完成這個行程必須用10天的工夫;第二:曹魏長安守將夏侯茂得知魏延軍突然到來時必須要棄城逃跑;第三:夏侯茂逃跑時,必須留下大批可供蜀軍食用的糧草輜重;第四:魏軍的增援部隊必須要在20天後才到達長安;第五: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發,必須在20天內趕到長安,增援魏延。的確作者a的分析很有道理,魏延要成功好象真要僥天之幸才行。我們很可以認為諸葛本人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才否定了魏延的提案。這樣我們也就有了一個充分的靶子來說明諸葛對機動戰略一竅不通。
在討論具體的機動戰略理論和發表評論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戰例(缺段,根本以後內容推測為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國之戰,被度娘和諧)
再看一下公元前217年在羅馬的漢尼拔。公元前217年春季,漢尼拔逼近羅馬城,而羅馬的新執政官分兵據險把守兩條通往義大利中部和羅馬的主要線路。弗拉米尼率4萬人駐守通向埃圖里亞的阿雷提烏姆,而蓋米納斯帶領2萬人防守位於亞得里亞海岸邊上的里米尼。羅馬人指望當漢尼拔從正面前進的話,嚴陣以待的兩支部隊就合力以優勢兵力予以打擊。但是羅馬人犯了一個錯誤,他們認為位於托斯卡納的阿諾河沼澤在春季的洪水期是不可逾越的從而沒有加以考慮。經過4天3夜的跋涉,漢尼拔在4月率軍直接穿過了阿諾河沼澤,切斷了弗拉米尼和羅馬的聯系。漢尼拔徉裝向羅馬進軍,一路上邊緩慢前進邊在沿路大肆破壞,迫使弗拉米尼迅速追擊。完全佔有戰役主動權的漢尼拔在特朗西梅諾湖伏擊戰中幾乎全殲羅馬軍團,而漢尼拔的損失不過2500人。
第三個登場的是817年的李愬雪夜襲破蔡州之戰。這次戰役過程十分簡單,首先北線唐軍則牽制吸引了淮西的主力,而李愬經過周密准備發動了一次吳元濟意想不到的突然襲擊。戰果也是很明顯的,初十齣發,十二日吳元濟出降,申、光二州及諸鎮兵2萬餘人亦相繼降唐,淮西遂平。
第四個是1941年的曼施坦因進攻法國的計劃。這一戰役是如此的有名,所以我只簡單的敘述。德軍趁聯軍兵力集中於馬奇諾防線時,以機動部隊從地形復雜的阿登直插聯軍後方和腹地,以高速度徹底破壞對方的防守體系。古德里安推進速度之快,以至於其根本來不及等步兵跟上來保護側翼,而是用機動性迫使對方陷入完全混亂之中
最後一個是諸葛同時代的人物,鄧艾263年的滅蜀之戰。鍾會率13萬左右兵力在劍閣吸引住姜維的主力,鄧艾率部從陰平小路出發,直下江油,擊破諸葛瞻,拿下成都,蜀滅。
歷史上類似的戰役層出不窮,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好在這么幾個已經足夠我們討論問題了。明眼人不難發現,魏延的戰略和這些戰役的勝利一方十分相近,以至於作者a對魏延戰略的苛評幾乎可以原封不動的拿那來質問成吉思汗、漢尼拔、李愬和鄧艾:如果博卡拉守軍或者諸葛瞻據險死守怎麼辦,要知道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順昌城都讓完顏宗弼這樣的名將慘敗而還?這樣話,深陷敵內部的成吉思汗和鄧艾的部隊豈不是成為孤軍?如果羅馬人不是倉促追擊而是在羅馬重新組織援軍,來個耐心細致的前後合圍,漢尼拔區區幾萬人只有死路一條。如果李愬情報走漏被對方來個伏擊豈不是全軍覆沒的下場?要知道即使是坦克的比較,聯軍從數量到性能也都要比德國好,如果聯軍沒有陷入混亂而是組織起良好的防禦怎麼辦?如此分散的德軍一定會死得很難看的。
難道說這些名將的成功都是僥幸?因為敵人太弱?或者用作者a的話說,他們並不象諸葛亮一樣具備一個傑出軍事家的一切主觀素質而只是運氣好?^^(估計他不敢,他也就是欺負一下魏延這個可憐的傢伙而已)為什麼作者a那些看起來如此有道理的分析遇到了這樣的困難?這都是因為作者a和諸葛都不懂得機動戰略的要領,甚至敵視戰略機動,所以他們對魏延戰略的攻擊中中就隱含了對機動戰略原則的否定。從而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從中得出「機動戰略行不通」的結論,而這個結論自然明顯是錯的。
那麼何謂機動戰略?這是一個巨大的題目,最近天氣這么冷,我就不總結了,摘幾段他人有關的著述貼出來:
「縱觀全部歷史,有關高明統帥的引人注目的事實之一就是,除非在擁有壓倒優勢的情況下,他們的成功行動都是對敵人的側翼或後部採取的,不是實際上就是在心理上。高明的統帥認識到,攻敵後部使之分散精力、猝不及防,往往使敵人潰敗因為敵人的給養、通訊和增援被切斷,從精神上講,其信心和安全感也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高明的統帥們知道,正面進攻使敵人的防禦力量得到鞏固,即使被擊潰,也只不過迫使它退到後備力量和供應所在地。」
「我們現在能夠給軍事戰略或指揮戰爭的目的下定義了。這就是縮小抵抗的可能性。高明的統帥利用運動戰和出其不意等手段消滅或縮小抵抗的可能性。正如孫子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為實現這一目的,孫子為成功的統帥出謀劃策:『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如果統帥率軍出現在敵人必須迅速前往保衛的地點,那麼敵人的精力很可能分散,並且很可能削弱其它地點的防禦力量,或者將其放棄,因而促成自己戰敗,或者使自己失敗無疑。速度和機動性是戰略的基本特點。」
「成功的統帥選擇(敵人)最沒料到的路線或行動方向;他利用抵抗力量最弱的路線。」
最後以利德爾哈特《間接路線戰略》中的一段話做結:
「戰略的目的就是要盡量減少抵抗的可能性;為此,它所利用的則是『運動』和『突然性』這類因素。『運動』是屬於物理領域的問題,它所需要考慮的條件是時間、地形和運輸能力。所謂運輸能力,包括現時可以用來運送和保障部隊行動的一切工具和方法。『突然性』是屬於心理領域的問題,它需要考慮的條件是多種多樣的,是在每一個具體場合下都能影響敵人意志的東西。因此,它面臨的問題要比物質領域的問題復雜得多。戰略可以偏重於利用運動,而較少依重突然性,也可以反過來,偏重於利用突然性,而較少依重運動。不過,這兩個因素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互為因果。運動可以產生突然性,而突然性也可以起到刺激運動的作用。如果運動的速度較快,超過了一般的速度,或者變換了方向,那麼毫無疑問,即使這種運動沒有採取隱蔽措施,它也可能產生某種程度的突然性。同時,突然性又可以促使運動不停地進行,從而迫使敵人無法進行反機動,不能採取其他反措施」
現在我們可以把作者a和諸葛的問題所在看得很清楚了。他們不了解戰略上機動和突然性的重要性,對於孫子「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教誨也沒有理解。諸葛也許在戰術層面知道採用機動,但是在戰略上卻沒有這種膽氣和天賦。拿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的人物做個不很恰當的比喻,諸葛最多不過是李德的「短促突擊」這個水平,要象老毛那樣「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是超出諸葛能力之外的,所以最後「有人泣,步步為營嗟何及」正是他的寫照,只能留下一個鞠躬盡瘁的典範而已。
此外,可能諸葛也有一點,不過尤其是作者a,對戰爭的兩個特點缺乏認識。首先,戰爭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戰爭迷霧」是戰爭中的常態。完全把握住對方的行動,對對方的情況和反應要計算得完全清楚
,這從來都是奢望,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神機妙算」的話,那麼就必須付出喪失決斷力和行動力的代價。而且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指出,戰爭是兩股相互敵對的意志的沖突,這意味著雙方的行為並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會依賴於對方的行為而變化,所以說,與其念叨如果對方怎麼樣怎麼辦,不如想想如何通過自己的行動減少對方的行動自由。具體到魏延的戰略而言,要考慮的不是對方會不會棄城而逃,魏國援軍會不會很快趕到等等,而是要通過突然性和事先周密的准備使敵人慌亂而不可能做到這些。比如說,增加魏延的兵力;採用一些技巧虛張聲勢,偽裝成數萬大軍;派分部隊襲占長安到洛陽之間的關卡,利用地利阻截東面的援軍;四面展開游騎,使敵人不明我軍實力和意圖;派別動隊騷擾洛陽;趁秋收前夕出兵,當時糧還在田裡可以確保;荊州方向展開佯動等等,這些措施核心就是「迷惑、引入歧途和出其不意」,絕對可以極大地削減對方的並增加己方的行動自由以及本戰略的成功率。象我這樣沒有才能的人隨便都可以想出一串來,我就不信那位「具備一個傑出軍事家的一切主觀素質」的某人就想不出來。
我們是不是諸葛要求過高?畢竟我們生活在數千年後,知識和視野都大大的優於古人。果真如此?我們姑且不提鄧艾,因為在我們的名將榜里並沒有他。我們和目前已經上榜的其他幾個人比較一下:
第一個是曹操。不說著名的官渡或者赤壁,我們看他遠征烏桓的戰役。207年5月,曹操率軍攻烏桓至無終。時值大雨,沿海大道堵塞,烏桓軍扼守要道,曹軍受阻。7月,曹操先詐稱回師,使烏桓戒備鬆懈。曹軍迅速以當地名士田疇為向導,輕騎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帶),於崇山中疾行數百里至柳城(今遼寧朝陽西南)附近,塌頓單於倉皇調集騎兵數萬迎擊。8月,曹軍登白狼山,趁敵軍軍容不整,以張遼為前鋒一舉沖潰烏桓軍,斬塌頓,二十餘萬眾降,二袁不得不投奔遼東。這等用兵深得機動之妙,正與成吉思汗等人彷彿,哪裡是諸葛可以相提並論的。
第二個是周瑜。赤壁的勝利就不是諸葛所能比擬的,至於戰略方面的比較,我會在下面隆中對部分的討論做個分析比較。
第三個是司馬懿。演義中有這么一節:「司馬懿克日擒孟達,諸葛亮乘雪破羌兵」,但是這兩場戰斗的含金量卻相差甚遠,司馬體現其戰略對機動和出其不意的認識,而諸葛不過是在地上挖坑的戰術級別而已。而且數一數諸葛一生的戰役,沒有一場可以拿出來比一比的,因為諸葛的戰略總是在步步為營的蝸步前進。此外,司馬平遼東的戰役也可圈可點。公孫首先派卑衍率數萬兵力據險而守,等司馬兵疲再戰。司馬多張旗幟假裝要南下繞行,引卑衍兵力南下再乘機北上,暗渡遼水東進之指襄平,迫使卑衍匆忙回援並擊破之。在擊滅了對方的機動兵力之後自然剩下的就只是圍城工夫了。這一機動看起來簡單,卻是戰略大師漢尼拔這一級別的,而孔明好象只在演義中做過幾次在現實中卻一次都沒有。
第四個是陸遜。白衣渡江就有他一份,而以少勝多的彝陵之戰也是戰史上留名的,而諸葛能拿出手的不過是更體現行政官吏能力的平南蠻而已,而且規模上不知道要差多少。
第五個是杜預。首先這種滅國級攻擊是諸葛一直渴望卻沒有辦法做到的;此外,此戰中水陸兩方面的協同之優良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王瀎的水軍指揮權配置的機動靈活體現了杜預的大局觀。相比之下,二十軍棍以上的事情就要自理的諸葛其格局和氣度都要弱上一大截
2、隆中對
在我們開始討論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考察一下三國時代的戰略地理情況。為了討論方便,我們不按各州來討論,而是結合諸葛的隆中對對幾個要地簡單劃分如下:荊襄、西蜀、東吳、西涼、司隸、中原、遼東。
荊襄和東吳都是北方依靠長江可以依靠水軍防守,總的來說想從北方南下進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是因為北方水軍往往不利。不過對於兩個地區之間卻幾乎無險可守,只要控制其中之一並佔有優勢就不難發起攻擊,劉表和孫策多年的戰爭也說明了這一點,不過雙方都沒有辦法獲得絕對優勢而已。如果從這兩個地方北上的話,由於北方的騎兵強悍,也相當的困難,就歷史上多次南北分裂的情況看來,基本難以擴張到長江流域之外很遠,不過東吳還可以北上一點試圖把范圍擴張至淮河一線,魏吳多次大戰合肥就是如此。基本上這兩個地方要北上,主要還是靠水軍,關羽的水淹七軍如果往北一點恐怕就很難發生了。不過從荊襄也有一個好處,就是靠洛陽、許昌這些當時的要地很近,如果在決定性會戰中獲勝往往可以改變大局,曹操被關羽嚇得要遷都以及在官渡之戰的時候必須操心劉表北上都是這個特點的體現。
西蜀包括益州和漢中,地形十分復雜,想只憑借陸軍拿下相當困難。宗弼在和尚原。蒙哥在釣魚城都吃了不少苦頭,曹操「既得隴,復望蜀」的感慨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復雜的地形也導致從西蜀出兵攻擊其他地方相當的困難,只要對方據險防守十分難以有進展。從劉備滅吳失敗到諸葛北伐無功都說明這一點。從這里向北的話,有兩條路,一個是取西涼一個是直取司隸。其中前者相對交通比較好一點,所以諸葛六齣祁山打的算盤就是先取西涼再下司隸,走當年馬超的路。相反,正如上半部分指出的魏延的戰略就是想直取長安。總的來說,歷史上從西蜀北上幾乎沒有成功的戰例,唯一的例外就是劉邦以奇襲北上,沖出項羽設計的牢籠,他選擇的做法比較接近魏延,依靠突然性直趨關中。
但是從西蜀往東面方向略有不同,由於和荊襄、東吳共著一條長江,所以如果能夠建立強大的水軍的話,憑水陸兩方面是有可能東進的。不過上游的水軍一般難以和下游匹敵,除了王瀎這個造船狂由於機緣巧合得手一次之外,其他沒有成功的例子。所以從西蜀看來一般還是只有指望陸軍,這樣就難免會撞上讓人頭痛的湖北山區,劉備就是栽在這個上面了。不過從相反方向看起來就有所不同,占據了荊襄卻可以水陸一起西上圖蜀。歷史上這種情況就很多了,除了劉備入蜀之外,秦是先迫使楚遷都才控制蜀;蒙古也是先控制荊襄才拿下四川的;好象明清都是差不多的做法;連***也是在兩省邊境上擊敗宋浠濂才入川的。
至於其他幾個地方由於基本上都在曹魏的控制之下,和主題關系不大,就不一一分析了。
做好准備工作,我們開始分析一下隆中對。隆中對實際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①孫劉聯盟抗曹;②劉備跨有荊益;③有機會的時候分別從漢中和荊襄北上,合擊曹魏。這一戰略後來基本上被執行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三國鼎立的大勢。由於這一點,即使認為將略非諸葛所長的人也一般對其戰略眼光大加贊賞。但是只要仔細的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隆中對有著許多內在的問題:
首先,兩路出擊部隊相隔太遠,根本不能互相支援。在這種情況下,曹魏處於有利的內線作戰位置,只要劉備軍任何一方面進展不順利,就可以把主力集中到一個方面,實現各個擊破。可以說,歷史上採用這樣做法的戰略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無一倖免。的確分進合擊是一種很有用的做法,可以讓兵力充分的發揮作用,但是這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上,就是分散的支隊之間構成有機的聯系!然而諸葛的戰略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這使其註定將是一個失敗的戰略。
第二,如前面對戰略地理的分析,從漢中北上十分困難。糧食困難決定了只能速戰速決,但是地形限制了優勢兵力的展開,極大的有利於防守一方。防守一方只需要付出極小的代價就可以讓對方空耗國力。而且如果出現劉備軍分進合擊的情況,只需要以少量兵力牽制就可以集中兵力打擊襄陽北上的敵人。諸葛六齣祁山而寸功未立的結局早在他提出隆中對時已經註定了。
第三,正如很多人已經指出的,孫劉聯盟和從荊襄北上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不過常常有人會說,如果劉備在赤壁之前直接奪取荊州就好了,如果關羽不那麼驕傲懂得和聯吳的重要性就好了,如果關羽多防備東吳的偷襲就好了,不一而足。果真這樣?正如前面地理分析指出的,荊襄和東吳無險可守,甚至不妨這么說,這兩塊地方本來就應該看成一個戰略單位。所以只要荊州一空虛,東吳就有不可抗拒的傾向要西進。這樣看來,只要保持孫劉聯盟,就不能指望荊州部隊能夠北上到超過關羽做到的地步,因為只要再向前,一來荊州更加空虛,二來東吳決不能放任蜀擴張到這種地步,因為我們已經分析過,在一個控制荊襄和北方的政權面前,東吳根本沒有生存的任何機會。所以,想要實現,諸葛兩路合擊的戰略,必須首先拋棄那個靠不住的孫劉聯盟。
由以上三點看來,隆中對中提出的根本談不上是一個好的統一全國的戰略。但是為什麼那最後這一戰略基本得到執行了呢?這是因為以上的分析都是基於要從漢中和荊襄北上合擊的前提,但是我們看一看,刨掉這一進攻性內容之後,隆中對變成什麼一個樣子?很簡單,那就是孫劉聯盟和跨有荊益,而且這兩點之間同樣有著內在矛盾,於是最後就變成事實上的聯合東吳以保證割據西蜀!這就是隆中對實際上的真實內容!的確,這一戰略符合前面戰略地理的分析,兩國聯手的確可以苟且偷安。這就是為什麼好象諸葛擁有先見之明並指導了三國大勢的原因,而這實際上是由於其戰略和戰略地理偶然巧合的緣故(我只能認為是偶然,因為隆中對的其他部分已經表明他不懂戰略地理)。但是我們已經很難認為這樣的隆中對還是一個歷史上值得一提的雄圖大略了,實際上只是一個割據一方的土財主戰略而已,和歷史上的那些亂世的蜀主如孟知祥之流相比也高明不到哪裡去。而且正是這個土財主戰略被採納導致中國的長期分裂並最後被異族南下,出現了五胡亂華的悲慘局面。正是從這一出發點,我認為諸葛哪怕就一個策士而言,也不過石勒的謀主張賓這個級別,還不如苻堅的王猛,更不用提張良陳平了!
罵了半天的隆中對,難免要被人說,你罵什麼?這已經是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好的戰略了,難道你還能提出更好的嗎?真的沒有嗎?要知道我上面專門留了周瑜沒有和諸葛亮比較呢?一般認為,周瑜實戰能力在諸葛之上,但是戰略眼光要比諸葛差,因為他沒有認清孫劉聯盟的重要性,幾次三番提出要趁曹操無力南顧消滅劉備勢力。但是孫劉聯盟果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嗎?如果我們跳出這個怪圈,我們會發現另外一番天地。當曹操無力南下的時候,孫劉兩家中的一個如果能迅速的解決掉另一家,將會使整個局面跳出隆中對的局限並極大的改善戰略局面,而且隆中對中的其他一些設想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演義中有諸葛三氣周瑜的情節,最後一段就是周瑜想以入蜀為名假途滅琥被識破後被奚落一頓最後氣死。當然這些都是杜撰,但是歷史上卻有相關的一段史實。公元210年,周瑜攻下江陵,劉備前往京口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未果。周瑜等反對再割地給劉備,主張羈劉備於吳,分置關張。孫權見曹操雄據北方,不從其議。隨後周瑜向孫權獻計:乘曹操新敗而不敢南進之機,發兵取蜀,並漢中,爾後北上攻曹操,以圖大業,孫權許之。但遺憾的是周瑜於返回江陵途中病死。隨後孫權從魯肅議,借荊州給劉備,並派孫瑜率水軍屯夏口,准備攻蜀。劉備為阻遏東吳的計劃,令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屯南郡,自駐孱陵。孫權召孫瑜。
雖然周瑜沒有象隆中對那樣系統提出自己的戰略觀點,但是我們依然可以了解其中心思想:①獨立抗曹;②同時佔有荊益吳;③有機會的時候北上攻擊曹魏。相比之下不難發現,這個戰略拋棄隆中對中不合理的成分,是一個完善的整體。但是要具有可執行性,必須先解決幾個問題:①占據半壁江山的吳有沒有能力獨立抗曹;②劉備是否可滅;③益州是否易取;④如何北上?這就涉及到我們開始做的戰略地理方面的分析了。首先,如果吳可以佔有荊益吳的話,加上擁有強大的水軍,自守沒有問題,而不會出現後期那種被晉從上游直下的危險,而西蜀本身也是易守難攻的地方。第二,在借荊州之前,劉備並沒有什麼實力,在荊州也沒有什麼根基。第三,我們已經分析過,從東面進攻西蜀是入蜀的正確途徑,佔有荊吳且遠比劉備強大的東吳完成入蜀的概率至少不會比後來劉備入蜀的概率低。第四,史書沒有記載周瑜計劃的北上方案,所以不好猜測,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到東吳實力重心所在以及水軍強大的特點,不難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佔有長江以南之後,東吳北上應該同樣會採取兩路分進合擊的策略,這是因為地理范圍太大,不可能將舉國之兵投往一個方向。但是東吳由於主力在於長江中下游,所以肯定不會採取隆中對那樣相隔遙遠的分兵法,而是會以荊襄和東吳作為兩個突破口,以漢中兵力起牽製作用(實際上諸葛北伐大多也是用漢中兵力)。
我們大概設想一下,集中荊益士卒於江陵,集中東吳精銳於建康。以一路先攻吸引北方注意力,以另一路從水路作為機動援護,伺機包抄攻敵主力後部,務求在長江流域全殲敵重兵集團,再趁勝追擊,拿下洛陽等重要城市。這樣的一個藍圖才是統一天下的戰略,而不是象隆中對那樣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
實際上,看出這一點也許不止周瑜一個,劉備之所以固執己見要滅吳方休,很可能不是完全基於感情因素,而是認識到,走隆中對的道路難以復興漢室,要統一天下必須擺脫吳國的牽制的緣故。遺憾的是,他被陸遜擊敗而斷送了希望。值得注意的是,諸葛這個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統一良機,而是死抱著孫劉聯盟的信條,堅決反對劉備的出征而不是盡心竭力促成劉備的成功。實際上如果當時劉備能擁有一支諸葛亮建立的強大的水軍的話,未必就不能滅掉吳國。
3、結論
由此看來,諸葛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戰績首先在其提出隆中對時已經註定,然後又由於他不懂得機動戰略的重要而無法挽救,所以說,非但不是「具備一個傑出軍事家的一切主觀素質」而「由於天道不公和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而正是由於他主觀上能力和見識的缺陷註定的!
不說子午谷了,今天偶然翻到一本毛主席點評中國歷史的書,自然順便看看他對諸葛的評論啦。在看到蘇詢批評當年諸葛勸劉備「棄荊州而就西蜀」就是已經決定「無能為」時,老毛的點評如下:「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後面編書人分析的文字也很有道理,我敲一敲吧:
……建議劉備以西蜀為大本營,以荊州為門戶,跨有荊益之地,東與孫權為援,緩求北圖曹操之計。接著劉備採納這一建議,入蜀守荊,確是「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這決定了蜀漢政權不可能在後來的三國鼎立局面中具有圖取中原的優勢,只利於守而不利於攻。至於後來的情形,關羽坐鎮荊州把守門戶,劉備居白帝城以應東西之變,諸葛亮在成都照顧後方。這樣「三分兵力」,戰線拉得長,顧此失彼,自守尚力不足,如果還要外攻,急於求成,「安得不敗!」顯然,毛老看出諸葛亮這位卧龍先生一開始出的主意就不高明,無論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講,入蜀都是被動不利的……
呵呵,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我臉皮夠厚吧^^),批評的問題是一樣的,只是側重有所不同而已,正好拉來虎皮做大旗。
然後關於彝陵之戰在這本書中也提到一個有趣的情況。《三國志集解·吳書·陸遜傳》中提到陸遜當年曾指出,蜀軍出峽後,沒有「水陸俱進」,反而「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對蜀軍而言是一大失誤;陸遜擔心的是蜀軍水陸俱進,順江而下的攻勢。然而蜀軍不敢繼續東下,黃權就警告那樣會出現進退兩難的局面。歸根結底,就是由於蜀軍沒有強大的水軍和依靠水陸協同保持機動和補給的能力。這一段正好作為我上篇文章的觀點的佐證,一並列出。
B. 我看諸葛亮 作文 600字
夏夜的一個晚上,天空上繁星點點,寧靜異常。我捧著《三國演義》,神往的回味著它的故事。突然,天空上一道閃光,我透過窗戶望去,正見上方出現一片耀眼的白光。那白光越來越強烈,也越來越大,幾乎要侵食了整個天空,我驚呆了。接著,我的視線開始模糊起來,好像自已進入了那白光……
怎麼回事?像是穿越了一個時空,我穿過萬丈光芒,終於迎來了又一片黑夜。我驚覺自己到了另一處陌生的環境之中,周圍都是些我不認識的,好像是古代的房屋。
而我又發現自己是在一個房間裡面,窗戶和門都是木製的。奇怪,這是什麼地方呢?我順著房間里幽暗的燈光走去。啊,我看到了一個人,穿著古代的衣裝,頭戴綸巾,素衣皂絛。正在案桌上寫字。桌面上點著一盞油燈,並放著一把羽扇。我再往前仔細一瞧,見他書寫著「出師表」三個大字,然後又是「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好熟悉的一篇文章啊,這不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嗎?我怎麼會在此看到它呢?太不可思議了。莫非是剛才的那白光真的使我穿越了時空來到了三國時代,這怎麼可能呢?但眼前的一切叫我不得不信。
我決定去向他問個清楚。我走進他,他突然見了我,大吃了一驚:「你是什麼人?」我向他說:「請問你是不是諸葛孔明先生?」他說:「是的,你是誰,為何在此?」我感到驚喜萬分,說:「我是來自你的未來時代里的人,不知什麼原因我到了你們這個時代里了。」他不敢相信地看著我說:「這怎麼可能?」我又說:「別說你不相信了,我自己也不相信我會從未來回到過去,但現在這是一件事實啊。」我問他:「先生你是在寫出師表吧?」諸葛亮應了一聲。我又對他說:「我讀過你的這篇《出師表》,它已是名留千古的文章了。」我又向他背了整篇的《出師表》,他驚呼一字不差,終於相信我的話了。
我問他:「先生,你為什麼要出師伐魏啊?」他鄭重地說:「亮受先帝託孤之重,必以此生討賊興復漢室,此是我的一大夙願,如此方能報先帝對我的知遇之恩。」我說:「難道你不知魏國的強大?你們之間的實力差距?你覺得有把握完成你的夙願嗎?」諸葛亮悲壯地回答我說:「亮就是以卵擊石,也不惜孤注一試,誓死方休!」看到他那麼堅定地回答,我不忍將他出師的結果告訴他,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他,他的眼角閃著淚光,我也是。
突然眼前又是一晃,我又發現自己身在一處賬蓬內,我又看到了諸葛先生。只是此時的他披發仗劍。在他的身旁點著許多盞燈,其中有一盞最為明亮。我知道這里是五丈原了。諸葛先生正在這里禳星,祈求上天為他延長壽命。我沒顧及我怎麼又會到了這里,就是好奇地看著先生。忽然有一個人迅速地闖了進來說:「魏兵已至矣。」經他這么一驚,那盞最明亮的燈被撲滅了。孔明棄劍嘆曰:「死生由命,不可得而禳也!」我知道那個魯莽的人就是魏延,孔明並沒有責怪於他,只命他出去了,然後對天長嘆。我上前去對他說:「先生,如果上天真的再給你一紀十二年壽命,你覺得你能實現你的夙願嗎?」先生已是垂垂欲倒。他又嘆了一聲,對我說:「其實我很明白,別說是十二年了,就是再給我一百年,我也是實現不了的。時勢至此,並非我一人之力所能扭轉的,我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啊!所以我沒有怪魏延。只是先帝的遺願未了,我有何顏面歸隱隆中?我只能以一生的忠誠來面對先帝,才能無愧於心。」
聽了先生的話,我已是淚流滿面,無言以對。我知道這條路是他的決擇,一生的決擇,他一路走來,無怨無悔……
我突然覺得自己一身冷汗,睜眼一看,原來剛剛我是做了一場夢,居然夢見了諸葛亮,我感到自己眼角有淚水,我知道那是我為諸葛亮流的。久久後,我的心裡仍不能平復下來,仍在懷念著先生。望著窗外的星星,是那麼的明亮耀眼。歷史的天空,你給我們留下太多感人的故事了。我好像看到了諸葛亮在天上彈著琴,唱著:
明月清風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C. 作文《我看諸葛亮》
我看諸葛亮
諸葛亮,被世人稱為「卧龍」,更是羅貫中筆下「智慧的化身」。他的神機妙算令後人為之傾倒。
重讀《三國演義》,我對諸葛亮又有了新的了解。
我看到了諸葛亮懂得激流勇退。他「身未升騰思退步」,在草廬中准備出山幫助劉備打天下時,他就對弟弟諸葛均囑咐道:「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吾功成之日,即當歸隱。」他不像文種那樣追求功名,只想功成名就後衣錦還鄉,退隱山林。但他最後因受先帝重託,病死在五丈原。沒能圓夢。
我又看到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受其誠心所動,就天下大事侃侃而談,一席話預定了三分天下,說得劉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這一細化,也造就了諸葛亮雄才偉略的初露鋒芒。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憑自己的滿腹經綸,讓張昭無言可回,使虞翻不能對答,又相繼答退了步騭、薛綜、陸績、嚴峻、程徳樞等人。這些孫權引以為傲的謀士,竟被諸葛亮一個人辨得低頭喪氣,他的才氣可見一斑。先主劉備駕崩後,諸葛亮錯用馬謖,失了街亭。不得已擺出了空城計,輕拂琴音就退了司馬懿十五萬精兵,贏得後人贊言「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亮的聰明令世人自愧弗如。
我還看到了諸葛亮的大度慷慨,在視諸葛亮為仇敵的周瑜去世後,諸葛亮不計前嫌,來到江東柴桑口吊喪。在祭會上,諸葛亮哭嘆「嗚呼公瑾,生死永別」。魯肅等在場的人都在心裡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他的心胸寬廣著實讓人佩服。在我眼中,諸葛亮是一個曠世奇才。
希望將來,我也能成為一個「小諸葛」!
D. 以我讀諸葛亮為話題寫一篇作文,,500字左右就好
我看諸葛亮
諸葛亮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評論,深受人們的愛戴,出於茅廬的他輔佐實力單薄的劉備成王霸業,忠貞地獻上自己的謀略,為蜀國打拚了一片天下。他的聰明才智和忠貞不虞讓許多人都為之欽佩。
小時侯就聽過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也看過一點《三國演義》的電視劇。所以,諸葛亮在我的心中總是神秘的,出神入化,無所不能。他是一個神奇的人,隱居於山中未能與外界接觸,卻能熟知當時的情形,對外界了如指掌。面對劉備的提問,他將時局分析得相當透徹,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那樣的周密,面面俱到。另外,他對於與曹操,孫權的關系方面的把握也做了相當精妙的解析。最後還做出了最為重要的一個謀略——取荊州,作為蜀國的國土,並將荊州的地理環境,人文關系都進行了嚴密的分析。可以說,沒有哪個謀士能像諸葛亮一樣將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對於各個地理環鏡那樣的熟悉。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算準天氣,「呼風喚雨」借東風,對於赤壁之戰的勝利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可真可謂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他的聰明才智是不可估量的。後人一提起他,必將首先想到他的神機妙算與錦囊妙計,是智慧的化生諸葛亮設空城計,下退司馬懿大軍,實行的心理戰術;草船借箭,竟向敵人獲取了戰斗工具。看似不容易做到的,卻如此輕松地在他的計謀中完成。這些計謀都很奇特,令人意想不到,在危難時刻幫了蜀國大忙,挽救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絕對不會立足於天下,與魏`吳兩國抗衡。諸葛亮也是相當忠義的一個人,劉備在世時,盡心盡力地出謀劃策,劉備死後也耐心地輔佐劉禪,為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劉禪卻昏庸無能,不理朝政。諸葛亮非但沒有篡位,背叛,到其他的強國去,反而更加盡心地為劉禪出謀劃策。《出師表》一文中更是表現出了自己的衷心,感人肺腑,正義凜然。這一切都取決於對先主的感激與懷戀。可是我認為,諸葛亮雖然接受了先主劉備的遺命,但是蜀國卻早已不如當年,再怎麼調整也不可能打敗曹操,後主如此地軟弱。也許,他太注重於忠,堅首誓言,盡心盡力去做的只是一件永遠沒有結果的事。最後死在了行軍途中,令人惋惜。如果諸葛亮早日掙拖的束縛,看穿了這一點,他不會活得那麼累。他可以歸隱山居,安度晚年。成為一名隱士。諸葛亮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啟發和迷團。然而他的聰明才智,忠貞不虞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千古流傳,永不磨滅。
E. 我看諸葛亮作文怎麼寫
前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 )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háng zhèn )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rǎng)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F. 以我看諸葛亮為題寫200字左右的作文
有網友提出諸葛亮治國有方,十萬甲兵而民無怨言,我不敢苟同,戰爭永遠的受害者是人民,民無怨言?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單以三國演義中所述孔明來說,就以足以列出其幾大罪狀:1、無賴 2、勞師遠征,得不償失,此罪最甚。諸葛亮輔佐劉氏,擁川中而自立,大可踞險自守,然孔明短短一生,竟六次北閥,平均三年就有一次。每次出師,動輒數十萬眾,根據史書記載,當時蜀中不過百萬人口而已,除去一半婦女,再有十數萬兒童。剩下
也就不過四五十萬人而已了,可謂一次征戰,舉國皆兵,而每次征戰後僅靠三年修生養息,就是另一次出征了。大軍出行,糧草軍餉是必不可少的,可見當時四川居民要承擔多繁重的徭役啊。 3、 很明顯搞分裂主義 天下之大,有能者而為之。相信孔明必懂得這個道理,以當時情形看,曹魏本可以在一統北方後,趁勢南取孫吳,一統天下。孔明既然以普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怎會去輔佐落魄的劉備,大搞分裂呢,連年戰爭,搞的民不聊生。以曹魏之強,尚不能統一天下,靠劉又如何能救天下蒼生。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諸葛亮根本就沒看清楚局勢, 另一就是他根本就不想統一。顯然他並非第一種,隆中對就是證據。那自然就是第二種了。 所以,可以得到結論:諸葛亮根本就是個戰爭狂人,心狠手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對不起,前面打文字亂碼了!)
G. 作文: 我看諸葛亮(曹操、周瑜、魯肅)
諸葛亮:
歷史上,人們對於諸葛亮都有很高的評價。今天,本人斗膽也來談談我對諸葛亮的一些看法。
諸葛亮智。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空城計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而他當年那篇肝膽照人、令人讀後感覺盪氣回腸的《出師表》,更成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傳至今。實在是智!
諸葛亮神。他雖身在草廬之中 ,但卻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對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對當時的時局分析透徹,面面俱到。他甚至還能「呼風喚雨」借東風,彷彿天地萬物都為他所用。他用兵如神,運籌帷幄,能決勝於千里之外。實在是神!
諸葛亮義。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託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效死不渝,「鞠躬盡粹、死而後已」這句歷史名言,不知影響了多少代人,成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銘!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是義!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唯一的遺憾恐怕就是沒能實現劉備的遺願了吧。以諸葛亮的才華與聰慧,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是可悲啊!人無完人,諸葛亮也確實有不足,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因為他實在是無愧於一個值得千秋贊頌的人。
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不貪權勢,不謀私利,嚴於律己,知人善任,謙恭待人,治蜀有方,勤政為民,高風亮節。他提出了「跨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國方略。他儒法並用,以法治國,執法必嚴,賞罰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賢;他審時度勢,不斷的調整內政外交政策,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他重視農業,打擊豪強,安撫流亡,輕徭薄賦,發展經濟;他親率大軍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革新武器裝備,全力北伐。他的一生充滿了智慧,他也成為智慧的化身。
曹操:
你一策戰馬,地動山搖,千寫萬馬跟著你奔向成功的彼岸;你一揮吟鞭,洪波湧起,一篇篇千古絕唱書寫著那高遠的志趣。在大漢風雨飄搖之時,你不辭辛勞,一把青釭寶劍覆滅了袁術的偽帝之夢,在社稷危如累卵之刻,你挺身而出,一把七星寶刀震撼了董卓的稱霸之想。金戈鐵馬十餘年,袁紹四世三公觀同草芥,劉表一代才俊視若雞犬……盪夷揚寇,一統漠北,立下赫赫戰功,而一句「千古英雄,何須以帝位自累?」詮釋了那一份忠肝義膽!
可當官渡烏巢熊熊的大火被赤壁那一陣呼嘯的東南風吹散,當文姬十八拍的樂章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呼聲所沖淡,你一生的拼搏換來了什麼?是戲台上狡黠的白臉奸賊?還是《三國演義》中那奸詐的小人形象?讀畢《三國志》,掩卷沉思,我發現了你:一個默默無聞的英雄,一個酣然沉睡的巨人——曹操。
君不見?官渡港那一場通天的烈焰,多少私通袁紹的書信付之一炬,眾將無不驚詫。「紹盛時,孤尚不得自保,況他人乎?」一句慷慨激昂的誓言書寫著寬容,書寫著一代諸侯曠達的胸懷,書寫著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感嘆!嘆哉!絕纓會上,楚莊王以寬容的心包容調戲王妃之人,換得唐狡的捨身抱國,已名垂千世;嘆哉!戰國之際,藺相如以廣博的胸懷包容了心存妒意的廉頗,換來趙國的君臣一心,亦萬古流芳。可曹操對士兵的將心比心,對叛將的理解寬容,卻在人們記憶的長河裡漸漸被沖散!憑誰問?一個海納百川的王侯,怎能不受後人的景仰?
君不見?土屯山關公約三事,曹操那一份對人才的愛心?君不見?許子遠單騎進曹營,曹操那一份對朋友的赤誠?君不見,郭奉孝遺計定遼東,曹操那一份對智者的景仰?可面對關公的離去,曹操報以的是真誠的祝福,面對郭嘉的英年早逝,曹操報以的是追惋的熱淚——他從不強人所難,因為他尊重每一顆熾熱的心靈!哀哉!關羽不可一世,盛氣凌人,竟成了叱吒風雲,以德著稱的一代武聖;劉備以貌取人,輕視龐統,竟成了知人善任,仁冠豪傑的千古英雄。而一個愛才如命,任人唯賢的明君,竟成了萬世唾罵的白臉奸臣,怎麼不令人肝腸寸斷。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當人們誦讀這一首首膾炙人口名篇時,誰曾想?一個奸佞小人怎能有如此憂國憂民的情懷,一個漢朝家賊怎能有如此轟轟烈烈的志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招致千秋萬代的唾罵。可有誰發現?在那戰火紛飛,人民顛沛流離的年代,是他以飽經風霜的臂膀背負起了天下蒼生,卻招致世人的謾罵,真正被「負」的是他——一個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大江的深處,我找到你,曹操,別再沉睡,到風口浪尖,一逞你的颯爽英姿!
【請採納,謝謝。】
H. 以《我看諸葛亮》為題寫一篇作文
劉備與諸葛亮抄,猶魚襲與水,兩人的關系被視為最理想的君臣關系。劉備臨終託孤那幾句,也被視為肺腑之言。不過,竊以為,劉備決不希望諸葛亮取代他的兒子,這樣說是基於客觀事實。劉備活著時,軍政大事全仰仗諸葛亮;他死後,諸葛亮必定成為蜀漢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若有二心,取代劉禪如探囊取物。劉備高明地說出這番話,諸葛亮只有感激涕零,對天發誓的份了。劉備又遺詔劉禪:「你與丞相共事,如事乃父!」他希望保住劉氏皇位,作為回報,軍國大權交給諸葛亮。諸葛亮與劉備,共同治理蜀國,得心應手而妙不可言!
劉禪牢記父命,封諸葛亮為武鄉侯,以丞相兼領益州牧,全權處理國事。《三國志》說:「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劉禪只是蜀漢的一個象徵而已。
I. 我看諸葛亮作文 600
我只是-----,已下是我的見解。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外交家、軍事家、發明家、科學家,蜀漢丞相。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4月14日,卒於公元234年8月28日,謚曰忠武侯。在生前留下遺囑:「葬於漢中定軍山,就在山坡中挖一個墳,墳坑可裝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隨葬器物。」
他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堅韌一心,竭盡人謀。諸葛亮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之神。志向遠大,有出色的政治才能,是卓越的政治家。而且還有出色的軍事、外交才能。他忠於理想有超凡的意志力。他淡泊名利,不貪權勢,有高尚的人格。他嚴於律己,任人唯賢,清廉公正,自信無比,勤政為民,長於巧思。但是他也專斷拒諫,不會用人,事必躬親,過於謹慎。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傑蜂起。帝國之胄劉備有心興漢,卻無計安邦。於是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諸葛亮身在草廬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盤隆中對,即為劉備勾畫了一幅戰略藍圖,也為後世留下一段盛傳不衰的歷史佳話。劉備只用一個字評價:「善」。
劉備未完成建國大業而中道崩殂。在臨終前將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並對後主劉禪說對諸葛亮就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足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與器重。
諸葛亮為蜀漢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227年,她率師北上伐魏,在出事前寫下了出師表。陸游曾稱贊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在中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人不少,但象他這樣集智慧與人格於一身,可謂絕無僅有。他所張揚、實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為歷代所推崇備致。
諸葛亮的人格、節操、風范,概括起來是如下四個方面: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盡瘁國事,忠心輔政。任人唯賢,清正廉明。堅韌一心,竭盡人謀。 這是我的理解 出師表和隆中對、、我才學疏淺、、在這斗膽參言幾句、、
J. 作文:我看見了諸葛亮
一個靜謐的晚上,窗外的星星意外得多。閉上眼睛,渴望著一個美麗的夢境,結果,我在夢中遇見了我的偶像諸葛亮。
油燈下,他握著他的鵝毛扇,輕輕扇動著,端詳他的臉,看見了只屬於他的那份冷靜,在旁邊仔細算了算,諸葛亮的扇子上真的有十六根羽毛!
平時在書上看見他們說諸葛亮的鵝毛扇,其實是八根是鵝毛,八根是鴨毛。八根鵝毛中,有四根是天鵝毛,四根是家鵝毛;八根鴨毛中,有四根是野鴨毛,四根是家鴨毛。
此時,激動之情,難以自抑。
他正無比專注的看著他的軍書,眼神閃爍。彷彿腦中構思著無數的戰術。看著他的全神貫注。彷彿有些發痴。我一直認為,人在專注工作時的樣子,是最迷人的。
當你專心做著某事,你會發現你的眼中已無他物。其他的彷彿都成了裝飾..
這一次遠望,彷彿時間凝固了一般。只有重復的紙頁翻動的聲響。
油燈中的油再一次低落,我突然驚醒過來,我發現我已經發呆了很久,諸葛亮已經疲倦的倒在桌上,安詳的睡著。
我改變了此時的蹲姿,扭動了一下已經僵硬的身體。小心翼翼的走進軍師的帳篷,從諸葛亮的手中抽出了一隻精美的毛筆。諸葛亮不適的扭動了一下身體。
我心裡無比激動,我終於拿到了偶像的毛筆了!我「哧哧」地笑了出來。
結果,我發現我夢醒了,回想起來了這個好夢,彷彿情節又在眼前重演了。我走到鏡子前,開始洗漱,想了想,我走到了書桌前寫下了《我與諸葛亮有個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