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游記作文範文,不要小學生寫的游記
游太極島
太極島位於永靖縣劉家峽的西北方向,那裡景色宜人,風光秀麗。
這次我有機會去那裡遊玩,飽覽那美麗的風光,心中不禁喜悅萬分。
車在盤旋的山路中疾馳著,路的兩邊是綿延的青山,山頂被乳白色的濃霧籠罩著,給人一種「高山插雲霄」的感覺。忽然山路一轉,前面豁然開朗:波濤洶涌的黃河、阡陌縱橫的田地、金浪翻滾的麥田,全湧入了我的眼簾。但最吸引人的是那連綿不斷的山峰,彷彿是一座座巨大的屏障,山頂是白色的,而山腰下全是紅色的,好像被火燒過一樣。我有些奇怪,因為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山。廬山太尊了,黃山太險了,它們都已經經過人工的雕琢,賦予的畢竟是人工的美。而這兒的山卻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的則是別有天地的美。遠遠望去,.35sk.com 35作文網山頂上隱隱約約有座寺廟,傳說是一位尼泊爾的高僧在此修建的。佛祖釋迦牟尼托夢給他,說了一首詩:「紅土白山頭,河水向西流。遍地瑪瑙樹,爾等在此留。」紅土白山頭說的便是此山,瑪瑙樹指的是棗樹,此話不假,這兒漫山遍野都是棗樹,每棵樹上都結著數不清的碩大的棗子。另外黃河的水都向東奔流,而這兒的黃河卻改道向西流。我大惑不解,便去問大人,原來這兒建有水庫,河水便改道了。「爾等在此留」是佛祖要這位高僧在此建寺廟誦經傳道。
車繼續前行著,速度比剛才慢多了。路旁楊柳依依,茂密的蘆葦叢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過了很長時間,車終於在荷塘邊停了下來。荷塘被荷葉蓋住了,只留下一點縫隙,我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楊萬里的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在微風輕柔的撫摩中輕輕飄盪,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競相盛開。.35sk.com 35作文網粉色的荷花與蓮蓬纏繞著,荷枝斜欹交錯,迎風擺動著婀娜多姿的身軀。成群結隊的魚兒一會兒游向岸邊,一會兒游到荷葉下嬉戲。這時,一隻灰色的小野鴨在水面上游著,猛然間鑽下水去捕魚,平靜的水面上泛起陣陣漣漪。一隻灰鶴也在水中立著,它駐足觀看著,好像也被這美景給迷住了。另一隻灰鶴飛來,立在水中,用它那又尖又長的嘴巴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幾只白鷺從空中飛過,還不時發出幾聲鳴叫,真可謂「一行白鷺上青天」。一隻翠鳥撲棱著翅膀從我們眼前急速飛過,在離我們不遠的樹枝上停下來,那墨綠色的羽毛,尖尖的小嘴,綠豆似的眼睛,十分可愛,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翠鳥,因此更是興奮不已。
這兒有紅艷的風荷,活蹦亂跳的魚兒,可愛的水鳥野鴨,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令人流連忘返。
隨後我們又去了鳥島,這里鳥兒種類繁多,不計其數。我們坐小船兒沿著岸邊劃行著,姑父吹了一聲口哨,鳥兒飛起來了,一隻、兩只,姑父繼續吹口哨,鳥兒便不斷飛起,有紅的、花的、黑的,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正因為鳥兒在這里築巢,生息繁衍,才使這兒的花草樹木鬱郁蔥蔥,美不勝收哪!
中午我們在棗園里的一家農家餐館吃飯、休息、娛樂,也算是回歸自然的享受了!
總之,這里的一切都充滿了不拘一格的美。來到這里的人會丟掉市井中的那股俗氣,從這里返璞歸真。年過花甲的老叟在河邊專心致志地釣魚,城裡的姑娘跟幾個小孩兒一起捉蝴蝶,摘野花,青年人在登山,在黃河裡游泳……
時間過得可真快,不知不覺間已經是黃昏時分了。迎著夕陽的余暉,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里,這美麗的景色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不知何時還能再來這美麗的太極島?
㈡ 5年級小學生作文《游記》500字
轉自衛星 松江旅遊
游紹興
四年級 計時雨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是個旅遊的好日子。於是,我和媽媽來到紹興-魯迅的故鄉。
第一站,我們來到宛委山,觀賞櫻花林。車在橋上停下了。我們下了車,遠遠望去,櫻花林好似一片粉色的海洋,又像一片片粉色的雲彩。進了櫻花林,景色更加動人。褐色的枝幹上,一團團一簇簇櫻花挨挨擠擠,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細看,五片花瓣中間有幾根嫩黃色的花蕊。他們相互印襯,顯得櫻花更加富有生機。一陣微風吹過,下起了紛紛揚揚的花瓣雨,美不勝收。可惜時間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告別櫻花林。
這時,我們來到下一個景點-魯迅故居。我們下了車,我們直奔魯迅的家。走進百草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油菜花。聽導游姐姐說,魯迅小時候經常在百草園玩耍。隨著導游姐姐的解說,我彷彿看到了魯迅在百草園里歡樂的身影,看到了他忙前忙後捉蜻蜓,逮螞蚱的身影。告別百草園,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導游姐姐說,魯迅書屋上刻了一個「早」字,是因為他幫父親做事情耽誤了時間,上學時遲到了,而受到先生的批評。魯迅便在書桌上刻下了這個「早」字,提醒自己以後,再不能遲到了,我不由得暗暗敬佩起魯迅來。
夕陽西下,今天的紹興游就結束了。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魯迅故居。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滿意就採納我,謝謝!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繼續問我哦!
㈢ 蘇州的虎丘怎麼寫作文300字.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回葬其父於此,答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台等。 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於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於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
㈣ 寫遊玩虎丘劍池的作文300字
虎丘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記得大文豪蘇東坡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這個雙休日,好不容易讓媽媽帶我到了蘇州,虎丘是一定要去的.
下車之後,站在山門朝遠處眺望,只見林木鬱郁蔥蔥,萬綠叢中偶爾出現一點紅色的焰火,那大概是楓樹吧.寺院在樹木的掩映下,顯得風韻別致.虎丘山並不高,在這里見不到起伏的山坡,也沒有嶙峋的山崖,完全不像我到過的一些名山大川,高峰突起山嶺連綿.在古老的蘇州,古老的虎丘能有諾大的名聲,並不是因為景物,而是因為歷史傳說.
這短短的一段山道上,就有東晉憨憨僧開鑿的憨憨井,有吳王闔閭的試劍石,還有一塊「枕頭石」,說的卻是風流才子唐伯虎在此休息的事.我最喜歡試劍石了,一塊大石頭從中裂開,裂開的斷面筆直光滑,傳說吳王手持莫邪劍經過這里,看到這塊石頭光滑堅硬,決定用來試試手中的寶劍,於是揮手一劈,這塊石頭就從中裂開了,兩千年風吹日曬,沒有變樣.這條裂縫有三個指頭寬,一米多長,如果合攏來還是一塊完整的石頭.我走過去用手摸了摸,然後豎起手掌當做寶劍喀地一砍.媽媽笑了:「你你手刀很厲害啊,石頭都劈開了.」
走到山道的盡頭,空闊的地方有千人石.北面的石壁上鐫刻著「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據說這是顏真卿的手筆,我揣摩了一番,果真是鐵畫銀鉤,非同尋常.沿著石壁旁的小道一腳跨進洞門,迎面就是森森的寒氣,一泓碧波輕輕盪漾,劍池很小,但深邃不可見底,四周石壁合抱著,劍池狹窄猶如一把長劍插入石壁.相傳兩千多年前的一代霸主吳王闔閭就葬在這里,陪葬的有魚腸劍和其他寶劍三千把.我問導游:「這個傳說是真實的嗎?」導游說,1955年的時候,蘇州市政府為了搶修虎丘古塔,曾抽幹了劍池池水,終於找到了闔閭幽宮的墓門.我好奇把手伸到碧水裡,感覺到秋天泉水的清冷,心裡卻為那三千多把寶劍感到惋惜.
虎丘最有趣的是斜塔了,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達兩米多,號稱世界第二斜塔.我站在塔下往上觀望,感覺那塔正緩緩地向我倒來,嚇得我趕緊把眼光移到別的地方.聽聞在塔中曾經發現許多罕見的藝術珍品,然而我們進塔去沒看到什麼藝術品,四壁都是空盪盪,上面有一些裂痕.虎丘塔不準遊人攀登,據說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斜塔正在維修中.我又站到遠處觀望,虎丘塔在周圍高大的樹木中並不顯得突出.我看過許多雄偉的寶塔,從來沒有像虎丘斜塔這樣寒磣的.可它卻那樣聞名,不知是因為它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內涵,還是那「斜」得巍巍欲倒給人的視覺帶來美感呢?
虎丘的地方雖小,卻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秀美的景色,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觀著實讓我著迷.
㈤ 虎丘作文500字
虎丘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記得大文豪蘇東坡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這個雙休日,好不容易讓媽媽帶我到了蘇州,虎丘是一定要去的。
下車之後,站在山門朝遠處眺望,只見林木鬱郁蔥蔥,萬綠叢中偶爾出現一點紅色的焰火,那大概是楓樹吧。寺院在樹木的掩映下,顯得風韻別致。虎丘山並不高,在這里見不到起伏的山坡,也沒有嶙峋的山崖,完全不像我到過的一些名山大川,高峰突起山嶺連綿。在古老的蘇州,古老的虎丘能有諾大的名聲,並不是因為景物,而是因為歷史傳說。
這短短的一段山道上,就有東晉憨憨僧開鑿的憨憨井,有吳王闔閭的試劍石,還有一塊「枕頭石」,說的卻是風流才子唐伯虎在此休息的事。我最喜歡試劍石了,一塊大石頭從中裂開,裂開的斷面筆直光滑,傳說吳王手持莫邪劍經過這里,看到這塊石頭光滑堅硬,決定用來試試手中的寶劍,於是揮手一劈,這塊石頭就從中裂開了,兩千年風吹日曬,沒有變樣。這條裂縫有三個指頭寬,一米多長,如果合攏來還是一塊完整的石頭。我走過去用手摸了摸,然後豎起手掌當做寶劍喀地一砍。媽媽笑了:「你你手刀很厲害啊,石頭都劈開了。」
走到山道的盡頭,空闊的地方有千人石。北面的石壁上鐫刻著「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據說這是顏真卿的手筆,我揣摩了一番,果真是鐵畫銀鉤,非同尋常。沿著石壁旁的小道一腳跨進洞門,迎面就是森森的寒氣,一泓碧波輕輕盪漾,劍池很小,但深邃不可見底,四周石壁合抱著,劍池狹窄猶如一把長劍插入石壁。相傳兩千多年前的一代霸主吳王闔閭就葬在這里,陪葬的有魚腸劍和其他寶劍三千把。我問導游:「這個傳說是真實的嗎?」導游說,1955年的時候,蘇州市政府為了搶修虎丘古塔,曾抽幹了劍池池水,終於找到了闔閭幽宮的墓門。我好奇把手伸到碧水裡,感覺到秋天泉水的清冷,心裡卻為那三千多把寶劍感到惋惜。
虎丘最有趣的是斜塔了,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達兩米多,號稱世界第二斜塔。我站在塔下往上觀望,感覺那塔正緩緩地向我倒來,嚇得我趕緊把眼光移到別的地方。聽聞在塔中曾經發現許多罕見的藝術珍品,然而我們進塔去沒看到什麼藝術品,四壁都是空盪盪,上面有一些裂痕。虎丘塔不準遊人攀登,據說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斜塔正在維修中。我又站到遠處觀望,虎丘塔在周圍高大的樹木中並不顯得突出。我看過許多雄偉的寶塔,從來沒有像虎丘斜塔這樣寒磣的。可它卻那樣聞名,不知是因為它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內涵,還是那「斜」得巍巍欲倒給人的視覺帶來美感呢?
虎丘的地方雖小,卻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秀美的景色,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觀著實讓我著迷。
㈥ 小學生游記作文大全
第一篇
長白山游記
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晚上,我們坐落到了長白山腳下的一個小縣城,准備游覽著名的長白山。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起程了。我們先來到長白山的腳下,等著巴士送我們到距天池還有好幾百米高的地方,然後登山。在山的最底下距天池下面,有兩千米左右。半山腰上都是草地,有時可能會出現稀稀疏疏的幾棵樹。我們到了天池底下就朝天池進發。從這到天池大約有一千層台階,高的驚人。旁邊都是草地和野花,就像一大塊無邊無際的綠地毯,上面裝飾著五顏六色的鮮花。上天池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中間九百多個石階。到了半路,路過一個小橋,橋底下是泉水。泉水非常的清撤,又很甜,可以說是勝似仙水。到了天池之後,我不禁發出了贊嘆。沒想到大自然如此心靈手巧,竟創造出了一個奇跡。天池像兩個雞蛋融合在一起,上面大霧迷濛,更添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而且天池在長白山的最高點,所以海拔很高,就像聳入雲端似的,都是大霧,所以被稱為天池。旁邊還有火山,火山的頂上灰濛蒙的,全都被火山灰覆蓋了。那裡還有很多火山石,有的像獅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綿羊……數也數不清。
雖然我很喜歡長白山,有一些遺憾,遺憾的是我沒參觀長白山瀑布還有溫泉,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看見了大自然的奇跡。
第二篇
公園游記
今天天氣真好呀!我和媽媽還有姐姐一起去公園玩!
我們來到公園,看見那裡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我們先去玩碰碰車。我和姐姐坐在一輛上,我們一會往左開,車一會往右開,一會碰著車,一會碰那車,兩只手不停地轉動方向盤,腳也不停地踩著踏板,但還是控制不了車的方向。三分鍾到了,車也開不動了,我們解下安全帶,下了車,又去玩別的了。
我們又在公園門口看見了一個做糖人的老頭正在做蝴蝶,他先把中間的蝴蝶身子塗好,再把翅膀的輪廓畫好,再把裡面添上花紋,最後把兩條觸角做好,點上兩隻眼睛晾乾,就大功告成了。
今天玩得真開心!我們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第三篇
杭州西湖游記
2011年4月3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和我爺爺、叔叔、嬸嬸一起去美麗的西湖游覽。
西湖真美啊!美麗的西湖不但風光秀麗,而且景色十分宜人。湖周圍極具特色的眾多亭台樓閣,與湖區大片的樹木花草互相襯托,置身其間,確實有「人間天堂」的感覺。難怪蘇東坡會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感嘆。只可惜現在是冬天,看不到「蘇堤」上桃花盛開的美景,我從這兩旁桃樹擠擠挨挨的花苞上,可以想像,到了陽春三月,這里的桃樹萬花齊發,一定特別的美麗、壯觀。
美麗的西湖不僅有美麗的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傳說故事,清康熙、乾隆皇帝書寫的御碑。還有為許多英雄、歷史名人修建的紀念物,令人浮想聯翩。有為推翻腐敗的滿清王朝而犧牲的民國女傑秋瑾;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和他兒子岳雲。水滸人物武松、張順,一代才女蘇小協…
西湖真熱鬧啊!現在雖然是旅遊淡季,由於今天是星期日,天氣又很好,來湖邊遊玩的人還是很多,其中還有不少各種膚色的外國人。湖面上大小不一的遊船,來來往往忙個不停,眾多的水鳥,一會兒展翅翱翔,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湖面上嬉戲,看到它們那悠然自得的情景,我真為杭州的生態文明喝彩。看到這么多遊人,樹上的小松鼠也跑下來湊熱鬧,看到它們那蹦蹦跳跳的可愛樣子,遊人都禁不住停下來逗它們玩。
西湖真大啊!我們一行四人,從西湖東面的涌金門向南,來到雷鋒塔,又從雷鋒塔穿過蘇堤,來到位於湖西的岳王廟瞻仰,並拜謁了岳飛、岳雲父子的陵墓。當我們來到白堤的「斷橋」,已經下午五點多了,雖然游覽了7個多小時,還只是粗略地游覽了西湖的一小部分。
西湖,我忘不了你!我一定還會再來。
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小學生作文游記300」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原文地址
㈦ 虎丘給些資料 作文也可以(最好)
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游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台等。
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於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於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後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里,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虎丘雲岩寺塔
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春秋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死後墓地即在虎丘。而後秦始皇曾登丘覽勝;西楚霸王項羽又在此率8000子弟起兵反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並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為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誠為憾事。」
虎丘,風景幽奇,風光如畫,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吳地記》曰:「山絕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宋朱長文 《虎丘山有三絕》為:「望山之形,不越崗陵,而登之者,風見層峰峭壁,勢足千仞,一絕也;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萬景都會,四邊穹窿,北垣海虞,震澤滄州,雲氣出沒,廓然四顧,指掌千里,二絕也;劍池泓淳,徹海浸雲,不盈不虛,終古湛湛,三絕也」。明代可流芳《虎丘有九宜》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所以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各有致趣。
虎丘塔是雲岩寺的塔,稱雲岩寺塔。該塔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據地方誌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層,磚身木檐。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
虎丘塔已有1000多年歷史,今天,這座聳立於虎丘的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
虎丘劍池
蘇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因年久,石面經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曆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抬頭望去,拱形的石橋高高地飛懸在半空,此情此景顯得十分奇險。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掛下來。透過高聳的岩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
劍池廣約六十多步,深約二丈,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唐代李秀卿曾品為「天下第五泉」。據方誌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為劍池,據說還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專諸」、「魚腸」等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縣志》卻記載:「秦皇鑿山以求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遂成深澗。」後來演變而為劍池。總之,劍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吳王墓是否在劍池下面。說法頗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劍池。當時曾刷洗苔蘚,核實劍池東側岩壁上確有明代長洲、吳縣、崑山三縣令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記事兩方,載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劍池水干,於池底發現吳王墓門的簡單情況。後來又戽乾池水,出清污泥,又見劍池兩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沒有高低欹斜現象,顯然是由人工開山劈石所鑿成。池南有土壩一個,與石壁三面相連,面積約四隻八仙桌大小,低於平時水面三尺,是人工築成用作蓄水的。由於池北最狹處,發現一個洞穴和向北延伸約一丈多長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單獨出入,舉手可摸到頂,從上到下方正筆直。不難推斷,也是人工開鑿而成。盡頭處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多隙地,可容四人並立,而無迴旋餘地。前面有用麻礫石人工琢成的長方石板四塊,一塊平鋪土中作底座,三塊橫砌疊放著,好似一大碑石。每塊石板的面積約二尺半高,三尺多寬。第一塊已脫位,斜倚在第二塊上。第二塊石板門的石質不同於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由於長期受池水侵蝕,顯露出橫斜稀疏的石筋。根據形制分析,這是一種洞室墓的墓門。劍池是豎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這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據記載,「闔閭之葬,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五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千里,使象運土鑿池,四周廣六十里,水深一丈……傾水銀為池六尺,黃金珍玉為鳧雁。」這樣誇大的描寫,雖然不一定可信,但作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吳王之墓,建築規模肯定很大,墓室設計也必然會相當精密和隱蔽。從虎丘後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種種跡象分析,劍池很可能是為了掩護呈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門後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但是吳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經考古發掘證實之前,尚是千古之謎。
㈧ 小學游記作文500字
介紹一處景物,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記事寫人的記敘文中,適當穿插描繪一處的自然景色。譬如:課文《草原》描繪了草原山水美麗的景色,是為了襯托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愛似兄弟的情誼,……這類寫景在全文中,文字所佔的比例不大,可寫的內容也往往只是某處景色的一個局部,或者只是這地方的某一類景物,某一兩種具體的景物。另一種情況是,全篇文章主要是寫某一處自然景色。 小荷作文網 ,你也可以投稿
寫景作文全篇都是介紹一處景物,描繪山水景色,當然寫景的范圍有大有小,但寫的目的大都是向讀者展示美麗壯觀的祖國山河,抒發作者對家鄉風光、對祖國的山山水水,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活場所的贊美,喜悅的心情。在我們小學作文訓練中,要學會寫一處景物。今天,我著重就寫景的第二種情況——全文主要描繪景物——吧。
我們每每讀到優美的寫景文章或精彩的景物片斷時,會不免「嘖嘖」稱奇,有時甚至情不自禁地放聲朗讀。為什麼呢?就因為,這些優美的寫景文章能把人帶入美麗迷人的情境,波濤洶濤的大海,高聳入雲的群山,水平如鏡的西湖,清澈見底的灕江,唱著歌流淌的小溪,到處是鳥聲鳥影的鳥的天空,色彩繽紛的五彩池,……這些景色都使我們感到新奇,得到美的感受,使他們也往往羨慕這些文章的作者,也往往會想,要是自己也能把自己去游覽過的美景寫下來,那該多好!可就是心高手低,寫不出來!
當然,我們不能把一些「游記」中的詞句、片斷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的真景美景,觀賞景色時的真情,激情卻不知怎麼表達。
我先來說說,「介紹一處景物」,最基本的,應掌握哪些方法。我覺得,自然景物是種類多,層次多,色彩繽紛,多姿多彩,我們的觀察力,注意力還有待於發展,如果觀察時東看一眼西看一眼,就很難抓住景物特點,作文時就難免層次混亂,條理不清,寫不具體了,因此,我們首先應按一定順序觀察、描繪景色。我們要先選定一個描繪的立足點,也就是一個固定的觀察點,隨著目光的移動,有順序地進行觀察、描繪。這種方法,寫作文時最常用,這就好比攝像機位置不同,而把攝影鏡頭由左到右或從前到後,由上到下或由遠及近地進行拍攝。這就是空間轉換順序了。按空間轉換,有順序地進行描繪,也可以隨著觀察者的腳步移動來描繪。凡參觀,游覽及觀察比較復雜的環境,多用這種方法,有實際生活中還常常把目光移動和腳步移動結合起來描繪,這在課文中也有不少範例。用這種方法觀察景物,能較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徵,對景物全貌與主要景物留下比較完整而具體印象。第二種是按景物類別順序觀察描繪。譬如,課文《桂林山水》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再寫桂林的山「奇、秀、險」,最後寫山水相映如「畫卷」的美。第三種是按時間推移順序觀察描繪。這種方法叫「時序法」,又叫「隨時推移法」。這里的時序可以是年月、時日、季節,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這種方法觀察描繪,目的大都在於捕捉和表現景物在不同時間的不同風貌,更全面地反映景色的整體美。如何按順序觀察描繪景物分析得很具體了。我要強調的是,寫作的目的與景物的實際情況出發,靈活地選用、確定接哪一種順序去觀察描繪。「介紹一處景物」,解決了有順序地觀察描繪以後,重點應放在怎樣細致觀察、具體描繪景物,這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下面三個方面:一是要努力發現和描繪景物的色彩特徵。我們平時常說,要觀察和描繪出多彩多姿的景物,所謂「彩」就是指顏色,「姿」即姿態。任何景物都有它自身獨特的形狀色彩,比如,同是山,桂林的山又「奇」,又「秀」,又「險」,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大興安嶺卻是「群嶺起伏,連綿千里」,「每條嶺都是那麼輕柔」,兩處山景迫然不同,我們就是要調動多種感官去捕捉各自的特點,再寫出來,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二是要發現和描繪景物的動態,樹木花草在風中搖曳,長江三峽水一泄千里,黃山雲海變化萬千,還有,有時靜止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線、角度下觀察也還會給人動的感覺。三是要學會觀察,認真體驗景物在自己內心喚起感情、產生的種種感想。想一想那些飛瀉的瀑布、拍岸的驚濤,那飄揚的雪花,灑落的細雨,醉紅的楓葉,潔白的荷花……在自己心頭喚起那些回憶和美好的遐想!這些介紹一處景物的基本方法怎樣才能我們掌握,自主運用,逐步變成我們的能力呢?那就要靠我們主動地去學習、運用了。
關於怎樣介紹一處景物的討論,我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