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高中作文審題技巧

高中作文審題技巧

發布時間:2021-03-04 18:25:22

1. 高中作文怎樣審題立意

一、主旨領悟法

這是材料作文最為常用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確地領悟材料的中心,並以之為文章的主旨,那麼,所寫文章定能既切題又有深度。

示例

《華爾街日報》報道:海灣戰爭前夕,該報記者到駐沙特的美國陸戰隊采訪時,驚奇地發現,在沙漠的帳篷里,待命的軍艦上,美國的官兵正在爭相研讀中國的《孫子兵法》。陸戰隊司令格雷將軍指令:《孫子兵法》為陸戰隊官兵必讀書。

綜觀材料,我們不難發現,美國官兵之所以學習中國的《孫子兵法》,是用以指導他們的戰術,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據此,可提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類的觀點。當然,這是顯性的;從隱性看,外國人尚且如此重視對我國文化遺產的學習,那麼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則更應「重視祖國文化遺產的傳承」,而這在某種意義上更具深意。

二、關鍵把握法

關鍵詞句往往是「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將其作把握材料、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詞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為世界著名球王,並踢進一千多個球後,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這「下一個」三個字,既體現出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又蘊含著藝無止境、不斷創新的哲理,閃耀著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這個關鍵詞,便抓住了材料的靈魂實質。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膠粘劑公司研製成強力萬能膠水,在推向市場之前,別出心裁地將一枚價值可觀的大金幣,用該膠水粘在該公司的大理石柱上,並稱誰能將其取下而不損壞門柱,金幣歸誰。一時間,門前人頭攢動,不少人紛紛一試身手,結果力氣耗盡,金幣卻巋然不動。人群中爆發出熱烈掌聲,各色人等稱贊有加,消息不脛而走。新產品一上市,廠家即獲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產品一上市,之所以「獲得巨大效益」,一是因為該強力萬能膠水粘後能「巋然不動」的有目共睹的過硬質量,二是由於公司採用了非同尋常的營銷宣傳策略,於是,我們便能順理成章地分別得出「事實勝於雄辯」、「酒香還需巧吆喝」的結論。相比之下,後者更富有時代氣息。

四、寓意揭示法

對於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話、漫畫等,須透過材料的表象,進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聯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內涵,從而確立論點。

示例

驢子馱鹽渡河,它滑了一下,跌進水裡,鹽溶化了,它站起來時輕了許多。這件事使它很高興。又有一天,它馱了海綿走到河邊,故意一滑,跌進水裡,那海綿吸了水,驢子站不起來,終於淹死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切應從實際出發,情況變化了,我們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應隨之變化,如果墨守成規,或盲目套用,必將招致失敗。寫作時要透過驢子馱鹽和海綿的表象,把握並取其寓意作為文章的論點。

五、細節切入法

示例

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

從局部細節來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鄭板橋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啟示人們要「善於借鑒」,學會融合;「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提示我們要注重個體與總體、局部與整體關系的和諧,即「和諧就是美」;而「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則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彰顯個性」,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方能體現其價值、立於不敗之地的真理。

六、傾向揣摩法

面對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練掌握審題立意、觀點提煉的方法,時常造成所提煉的觀點與材料若即若離,甚至南轅北轍,即使你的文章結構再嚴謹、論證再充分、事例再豐富、語言再優美,也只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了。可見,材料作文的觀點提煉,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緊扣材料,選好角度,確立一個具有相當新意、深意的觀點呢?

七、多向發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對於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可以採用多向發散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學謳於秦青,未盡秦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潭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從薛潭角度,我們可抓住他「學謳」、「未盡秦青之技」就「辭歸」,得出「要謙虛」的啟示;也可從他意識到自己遠未學到老師的本事而「謝求反」,總結出「要知錯即改」的道理。從老師秦青的角度,我們可從他面對學生的自以為是,並未發怒,而是「弗止,餞於郊衢」,且「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的不一般的舉動中,受到啟發:「教育要講究方法」。

然而薛潭「終身不敢言歸」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學生真的將老師的本事全部學到家的話,那又何必「終身不敢言歸」呢?我們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另行拜師,博採眾長。當然,提煉出多個觀點後,應擇優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並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

示例

公交車靠站停穩後,車站上一位婦女為抓緊時間,抱起原先站著等車的小孩上車。車上一青年乘客主動起身讓座。抱小孩婦女謝過對方,放下小孩,笑笑說:「小傢伙剛會走路,還是讓他自己站吧。」此刻,見兩人互相謙讓,無人入座,一旁的時髦少婦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並大聲招呼道:「囡囡,媽媽幫儂搶到座位了。」

材料中共出現了三個「人物」。無論從讓座青年角度提倡「要助人為樂」,還是從搶座位的時髦少婦方面提出「要文明禮讓」,似乎均無不可。然而從整個材料的重心、指向來看,應舍棄後兩個次要人物,著眼點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婦女身上,宜立意「盡早讓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異法

此法對組合性材料作文尤為適宜。如果提供的組合性材料內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質的內容,提煉出一個論點;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間內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遠,那麼應摒棄相異的面,尋找交叉、重合的點。

示例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兩材料,告訴我們的是同一個道理:在急功近利、異常浮躁的當今社會,務必「要有遠見卓識」。

十、互補完善法

示例

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強調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要聽從他人指導。兩者孰是孰非?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當然,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有很多,而各種方法也並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體的審題立意過程中能靈活地綜合運用,效果則更佳。

2. 高中作文審題詳細分析

一審題是指細心揣摩題意。具體地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1.弄清題目所指示的寫作對象和范圍。

2.弄清題意的重點。

3.弄清題目的比喻、象徵意義。

4.弄清題目對表達方式的要求。

二 高考題的審題

1.命題作文的審題

高考作文有不少是用一個詞做題目。如「橋」「路」「蠟燭」「機遇」「父輩」「嘗試」「習慣」「責任」「說安」「包容」「意氣」「願景」等。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這個詞所代表的事物本質特點上,需要抓住它的本質特點進行思考,或寫它的象徵意義,或寫它的比喻意義,或寫它的引申意義,這類命題審題的關鍵在於正確理解詞所表達的概念的含義,並據此選出恰當的材料。

如果題目是一個短語,必須分析短語的結構。一般說來,偏正關系的短語,它的題眼是偏的部分。比如「心靈的選擇「審題必須扣住「心靈」思考,心靈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識道德情操意志品質等等,「心靈的選擇」就是選擇這在矛盾的情況下,對某種思想精神品質 情操等向真善美升華的選擇。

一個主謂結構的標題,重點應該分析的是謂語,如「成功貴在恆」,重點應該分析為什麼說「貴在恆」,怎樣才能做到「貴在恆」,再如「堅韌——我追求的品質」什麼是我追求的品質?是「堅韌」。「我追求」又成了一個偏正短語,限制了范圍,是「我」的追求,而不是別人的。

一個動賓結構的標題,重點分析的對象是賓語,如「小議異想天開」,重點應該分析什麼是異想天開,為什麼要異想天開,如何才能異想天開。

並列結構的標題,重點應該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偏廢一方。

文章的題目,雖然往往只有幾個宇,只有仔細辨析題目中每一個字、詞的含意及其相互關系,才能確切地領會整個題目的主要意思、主要精神。

(1)要抓住關鍵詞語

例如,看到「父輩」這一題目,就要注意到「輩」是一個群體概念。文章不能只寫自己的父親或是伯父、叔父等某個個人,而要著眼於反映兩代人的關系,或是下一代對於上一代的某些較有普遍意義的看法。

(2)弄清詞語取的是基本義、還是比喻義

如「嘗試」這一題目,取的是它的基本義,即一個人或一些人主動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從而獲得某種感受或啟示。既然是「以前沒有做過的」,所以成功、失敗或至今仍無結果都可以寫。因為「嘗試」的前邊沒有限制詞,所以既可以用第一人稱寫自己,也可用第三人稱寫別人;既可以寫個人的經歷,也可以寫集體的實踐。

有的題目要求取的是它的比喻義。比如2006年北京《北京的符號》。

2.材料作文的審題

材料作文的審題,實際是一種有特定目的的閱讀。它要求作者不僅分解內容,提煉意義,而且要善於從整體上去判別材料的主要傾向,從某些暗示中捕捉命題的意向,並根據命題的限制和要求,對材料的主旨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所以,材料作文的審題,第一點就要做到整體認知、總體把握材料主旨。

材料作文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材料寓意觀點,需要多角度抽象立意。審題難度較大,需要對材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材料除顯而易見的表層含意外,往往蘊含許多深層內涵,並由此可以開決出多方位多角度的議論點。

另一類是以材料作為寫作的情景,展開聯想想像。

當然,材料作文可以從不同角度確立觀點,審題時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發揮的論題,或材料最豐富的角度,會得心應手。

這一類作文應該在總體把握材料的主旨基礎上選擇最佳角度立意,當然也可以根據材料提供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角度審題立意。2006年高考做已經做了有益的嘗試,並且拓寬了審題立意的角度,2007年高考中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比如全國卷的漫畫式材料。

3.話題作文的審題

自1999年高考作文多屬話題作文。(06年、07年除外)。1999年高考作文的話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2000年高考作文的話題是「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1年高考作文是以「誠信」為話題;2002年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

①明確文題構成。

話題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語、話題、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構成。

A話題作文的材料起個由頭的作用,或提供一個事實或講述一段小故事或給出一幅(組)漫畫等,用意在於吸引注意力,激起寫作興趣,將考生的思維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

B提示語的作用或是對材料作解釋說明,或是補充介紹,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開思路。

C話題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作文的中心議題。話題和材料的關系,既可能是話題范圍僅僅是材料蘊含的意義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話題范圍遠遠超過材料所蘊含的意義。

D要求(或注意)則是對作文提出一些具體的諸如立意、選材、文體、題目、篇幅等方面的規定。

②審讀材料(包括提示語)。

話題作文的材料具有雙重身份,它既是話題的引語,又是對作文的提示語。話題材料中總是隱含著命題者的一些意圖,如對作文范圍與立意的某種限定等。審題首先要把隱含於材料中的命題意圖讀出來,並據此確立自己文章的觀點。

2001年高考作文題的話題材料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須有所取捨時,將「誠信」拋掉了。對於人生來說,誠信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麼可以拋棄呢?盡管這個故事並沒有結論,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誠信不可拋。要按這個道理立意,就是命題者通過話題材料給予考生的提示。因此,話題雖然只是「誠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須按「誠信不可拋」來寫的。

③審讀「話題」。

「話題」的文字總是很簡短。但盡管這樣,對話題也一定要看準,想清,這樣才能使話題作文的審題更加准確,否則就有偏離的可能。1999年的話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考生在文章中大寫特寫記憶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寫記憶移植的試驗如何如何,完全脫離了話題規定的范圍。話題「假設記憶可以移植」是一種假設,就是規定了前提和范圍,考生只能在這個范圍內作文。再去討論能否移植的問題,就是對這個前提有意見,也就越出了話題的范圍,而在寫另外的題目了。這在考場作文中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研究題目特點,把握寫作的著力點。

1.如果題目或話題是一個字或一個詞語,就要搞清這個字或詞語的含義以及所涉及的范圍

例如:2005年北京試卷《說「安」》為題寫一篇作文,「說」表明讓寫的是議論文體。「安」的范圍很大,如「安定」「安分」「安靜」「安逸」「安樂」「安全」「平安」等詞語,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有話可說的詞語,這就是寫作的著力點。

2005年重慶試題「自嘲」,其含義詩自己嘲笑自己,是對自身缺點和自身不利處境的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認識,寫作范圍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這就是著力點。

2.如果話題是一個偏正片語,除搞清中心詞的含義外,要特別注意其限製成分的內容,而且限制詞語就是寫作的著力點。

如2005年山東試題《雙贏的智慧》,它的著力點不在「智慧」,而是在「雙贏」,就是利益雙方互相主動幫助他人,互相受益的事情。

2002年全國試題「心靈的選擇」,試題的著力點是「心靈」,即經過艱苦的心裡矛盾斗爭之後做出的抉擇,而且體現出高尚的精神或積極的意義。

3.如果話題或題目是一個或幾個並列的概念,那麼辨明概念之間的關系就是寫作重點。

比如2005年全國二《位置與價值》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對立統一的關系:找准位置有利於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對自己缺乏認識,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就很難實現自身的價值。最近幾年的關系型作文值得認真推敲。

4.如果話題或題目是一個動賓(或動補)片語或一個句子,著力點應該放在動詞(謂語)。

如2005年天津試題《留給明天》,「留」就是文章的著力點,到底留什麼給明天呢,可以有多種想法。再如2005年遼寧試題《今年花勝去年紅》中心點就是「勝」,可以用對比的寫法寫出生活的今勝過昔,事物的新勝舊,人物的差變好。

5.如果話題或題目是一個問句,著力點在疑問詞上。

比如「歷史豈容篡改」,著力點在「豈」字。

3. 高考作文的審題技巧

用一個審題立意的具體例子回答,看能否對你有一些幫助。
【文題】
黑格爾曾對人講一件軼事: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抬頭觀望星辰時,掉進一個坑裡,有人拉他出來,他說:「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有人嘲笑他,說他雖然認識天上的星辰,卻看不見自己腳下的東西。黑格爾說:只有那些永遠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掉進坑裡。
從這則軼事中你讀懂了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什麼品質?這樣的品質又能夠給你怎樣的啟示呢?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文題分析】
針對這個材料寫議論文,首先要確立論述的角度。可以不妨從「材料」中設立這樣的幾個問題入手:泰勒斯觀望星辰的目的是什麼?——探索宇宙的奧秘,進行自己的研究;他為什麼會掉進坑裡?——只顧鑽研,一心探索,沒看腳下;假如他既看天空又顧腳下該怎樣?——不會掉進坑裡,但也未必認識天上星辰,不會得出「明天有雨」的結論;對於別人的嘲笑如果換個角度理解如何?——「雖然認識天上的星辰」,這是鑽研的結果;「看不見腳下的東西」,是因為他研究的痴迷,是用志不分的表現……把材料內容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去分析、理解,就不難把握這段文字的含義,由此可以確立這樣的觀點:目中無「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現;而唯有這樣的「痴迷」才能成就大事……
【範文】
痴迷方能成大器
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為了探索宇宙的奧秘,痴迷地眺望星空,以至掉到眼前的坑裡。這一舉動似乎不可思議,難怪有人嘲笑他雖然認識天上的星辰,卻看不見腳下的東西。而我卻極其贊賞泰勒斯如醉如痴、凝神專注的精神,因為唯有痴迷,方能成就大器。
的確,泰勒斯很了解天上的星辰,當他掉到坑裡,過路人將他拉出來時他對過路人所說的話並不是「謝謝」,而是「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他對天象的准確推測,正是他痴迷觀察,用志不分的結果。假如他既望天空,又觀腳下,一心二用,雖無掉進坑裡的危險,卻也未必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學家。
古今中外,大凡在學術上,科研中有建樹、有成就的人,除了他們的勤奮、毅力、創新等因素外,其共同點就是他們對事業的痴迷和執著。據說,希臘國王讓阿基米德判定王冠上的含銀量,阿基米德認真鑽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次洗澡時,從澡盆里溢出來的水中得到啟示,竟然忘記了穿衣服,赤裸裸、水淋淋地跑到家。就這樣發現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頓痴迷鑽研也流傳下來許多類似把懷表當成雞蛋煮的軼聞。縱觀偉人事業的成功,哪一個少得了探索之中的痴情?
古人雲:性痴者其志凝。這里的「痴」則是用心專一,用志不分的體現。唯有用心專一,才有可能潛心鑽研,鑽到極處,才有可能獲得成果;也唯有用志不分,才有可能堅持不懈,廢寢忘食,水滴石穿。所以,泰勒期「目中無坑」正是他「心中有星」的表現,正是他鑽研中的可貴之處。而許多功不成,名不就者,恰恰缺少這種潛心觀星的痴迷精神,使他們失敗的也往往是心性浮躁,用心不專的毛病。
還是大哲學家黑格爾說得好:只有躺在坑裡,從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會掉到坑裡。因為他們沒有探索,沒有鑽研,也沒有對事業的痴迷。這樣說來,泰勒斯觀星掉到坑裡非但不應嘲笑,而是值得學習的。果真我們都具備了學業上的痴迷,又何愁不成學業,不成大器?
【範文短評】
這篇範文的命題《痴迷方能成大器》,揭示著全文論述的觀點,預示著要談論的主要內容是專心致志與成就事業的關系,而「方能」二字,又意在揭示「專心致志」是「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一個題目的擬訂,就等於確定了論點和論述的主要內容。
在論述中作者首先論述了古今中外在學術上,在科研中有建樹、有成就的人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對事業的痴迷和執著;再就痴迷的意義來分析痴迷與成材的關系;最後以從反面指出沒有痴迷也絕沒有成就的結論來結束全文。
文章條理清楚,語言有力,緊緊抓住材料中「泰勒斯觀星掉到坑裡」的事例反復地、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論證,使文章不僅在使用論據上顯得經濟有力,還使文章在內容結構上顯得緊湊集中,充分體現了以話題為論述的中心。

4. 高考作文如何審題才不偏差

呃,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抄我也是一個將要面臨高考的人,平時作文也不錯,也難免有時分析題目要求時有偏差。所以多練多想十分重要,而且一般一見題腦中的那個思路不要得因為很多人都會想到,文章寫得好從無捷徑,多看點書吧,可以把思路打開。希望對你有幫助。

5. 高中生作文怎麼審題,怎麼立意

一. 如何審題(一).審題10分鍾
考場作文從讀題到成篇一般是50—6—0—分鍾,審題立意的時間應當用上十來分鍾。時間充足了,分析才能准確深入,立意才能在比較中選出最好。其實動筆寫作的時間快則30分鍾,慢則40分鍾。只要審題目准確,立意高遠,構思成熟,下筆寫來,那就得心應手,一揮而就,還能自然自然形成貫通的氣勢。因此養成10分鍾審題立意的習慣,在考場上就能避免離偏題等許多問題。
(二)多種題型的審題訓練並重
受近年來全國卷話題作文一統天下的影響,不少學生的作文訓練只局限於話題作文,而供料作文、看圖作文和命題作文的訓練往往被忽視。2006年全國卷改用供料作文的形式,從評卷的情況來看,考生很不適應。因此在2007年的備考中應確立多種題型並重的方針,切不可只訓練一種題型。下面我們講講話題作文、供料作文和看圖作文和審題。
1、 話題作文
標準的話題作文是由四在板塊構成,即背景語、啟發語、話題語和強調語構成。
如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遠行的青年來到一片綠洲,遇到一位老者,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者反問:「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說:「糟透了。」老者聽後說:「你快走吧,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後來又來了一位青年,老者又同樣反問他,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人也好,風景也美……」老者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背景語)
你在評價同樣人或事的時候,別人便順著你的評價而評價,這種現象在現實中較普遍,其背後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東西,細加思索會給我們帶來人生的智慧、美妙的感受。(啟發語)請你以「評價的背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強調語)
一般的審題思路是
(1) 從背景語入手,審清思維模式——解決好「怎麼想」的問題。
(2) 從話題語入手,審清話題主旨——解決好「是什麼」的問題。
(3) 從啟發語入手,審清寫作重點——解決好「寫什麼」的問題。有限製作用的語句尤其要注意。
(4) 強調語入手,審清寫作要求——解決好「怎麼寫」的問題。
從近兩年的命題來看,話題作文的審題限定性有所增強,主要表現在背景語(材料)對話的限定上。如我們的二模作文題「精神的脂肪」背景語中已對「脂肪」一詞做了限定,是「低俗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從背景語中我們能夠明白「脂肪」是有害的,是低俗的,是需要「減掉」的。而有些考生把它理解為「能量的基礎」是有利的,這顯然偏離了題意。
2.材料作文
一個人有一張出色的由黑檀木製成的弓。他用這張弓射的又遠又准,因此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細觀察它時,說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觀毫不出色,真可惜!——不過這是可以補救的!」他思忖:「我去請最優秀的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於是他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
「還有什麼比一幅行獵圖更適合這張弓的呢!」這個人充滿了喜悅,「你正應配有這種裝飾,我親愛的弓!」一面說著,他就試了試。他拉緊了弓,弓卻斷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自定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點撥: 材料作文的關鍵,是看懂材料,選好寫作角度。具體步驟如下:1、完整地閱讀材料、及全部要求 2、在整體感覺的基礎上給材料分層或分人物、角度 3、再整合起來,對材料形成整體理解 4、認真看「要求」,是可以任選一個角度,還是只能就主旨寫作。但無論如何角度都必須是材料中有的,不能偏離或曲解材料。
[材料分析]
(1)弓:出色的、又遠又准——獵人:珍惜 、 喜愛
(2)弓的外觀:毫不出色、稍微笨重——獵人:可惜、 補救 別讓愛變成傷害
(3)愛的初衷——弓斷的結果
正確立意角度:
獵人角度:苛求與失去、完美也要適度、重其本質、輕其形式、順其本性、莫讓愛水橫流
弓的角度:真實最美、去掉裝飾,追求本質,華而不實與實而不華
事件角度:追求生命的本色、完美無需裝飾
立意失誤舉例:
缺陷是美 感謝殘缺 找准自己的位置 主觀與客觀協調 主觀認識 找到高度 自作聰明 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 懂得追求 珍惜眼前 學會生活 物盡其能 有得必有失
3.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主要由「圖」「圖的旁白」和作文要求構成。要注意「圖」和「旁白」是一個整體,我們不可將其割裂開而「斷章取義」。如我們曾經做過的一個作文練習,圖的旁白是「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處襁褓」,我們審題時不能將這三句話斷章取義,而應當是將它和漫畫結合,提煉出主題,對「畫地為牢、固步自封、苟安自得」的批判,或立足於叧一角度,對「突破陳規,開拓創新」的呼籲和贊頌。二、構思與布局
1.兩結合快速起草法。一部分打草稿,一部分列提綱的方法。這樣把打草稿和列提綱相結合,既可節約時間,又可避免寫作失誤。
起草:標題、開頭、結尾。 藝考 藝術高考 高考 藝考資訊
提綱:主體內容,按順序分條列出,註明字數,意在對全文起調控作用。
2.文章布局
文章的而已關鍵在於體現清晰的思路。議論文可採用總——分——總的形式行文。「分」的部分最好分解成三個分論點 ,可用排比式的布局來顯示思路,段首寫上點題性質的總領句,段末寫上點題性質的總括句,這樣給閱卷者以思路順暢,緊扣題旨的印象。如:
說「善」
與善結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無功、無名、無已」的境界。
善是一種修養,與功利回饋無關。當代偉大書法家啟功先生書法造詣登峰造極,可謂一字千金,但他那種低調的做人風格,樂於奉獻的品質,與他的書法藝術一樣偉大!自己書法作品的勞動所得,數以百萬計,卻從不經手,由北師大派專人統一管理,全部注入「勵耘獎學、助學基金」,當政府要授予他相應的名號時,他詼諧的拒絕道:「博取功名,我本無心!」甚至於不願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基金會。「熙熙攘攘,名來利往」,在這里成了一個例外!博大悲憫的胸懷,如秋日寥廓的長空!

6. 作文的審題方法

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說,審好題,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審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文題大致有以下幾種:
1.命題作文。包括全命題文,半命題文。
2.命意作文。包括供文字材料文,供圖像材料文,文圖並供文。
以上文題形式的不同,決定審題的范圍、方法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不可忽視審文題,以避免文與題不符,形成所謂的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同是敘述一件事,《一件有意義的事》和《一件難忘的趣事》這兩個文題的寫作重點是不同的:《一件有意義的事》的寫作重點是突出這件事的------「意義」所在,把這件事「有意義的」地方描繪出來;而《一件難忘的趣事》的寫作重點是所敘之事之所以難忘是因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繪出來,以突出其難忘。因此說,找准了文題所要寫的重點,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選材也就有了范圍,組材也就有了目標。
一般說,文題的重點是指文題當中揭示意義,體現中心,點明重點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詞語,這個關鍵詞也叫「題眼」。抓住了題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寫作重點。
一般規律是:
1.文題是句子的,句中的動詞往往是「題眼」。如:《我最喜歡的一個人》,題眼是「喜歡」。
2.文題是一個短語的,在短語中起形容修飾作用的詞語,就是「題眼」。如《暑假裡的一天》,題眼是「暑假裡」,限制了所寫事件的大的時間范圍。
3.文題是一個詞的,這個詞本身就是「題眼」。 審題還有一個關鍵的內容,就是弄清文題對行文限制。很多文題對時間、空間、數量、人稱、內容等提出限制,規定范圍,作者必須嚴格地在規定的范圍內作文,只有這樣才能不離題,不偏題,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下筆千言不走題。
1.弄清文題的時間限制
有的作文題目在時間上有一定的限制,審題時要把握住這時間上的限制。比如《元旦紀事》。這道題選材時間限定為一月一日,所寫的事要能夠和「新年」這樣一個節日的特定背景、特定含義發生某種聯系。
2.弄清文題的處所限制
有的作文題目規定了處所范圍,審題時要明確其中處所的限制。如《放學路上》這個題目,就限制了所寫的人、事、物、景必須是在「放學」之後的「路上」的所見所聞,只有把握准了這個處所,所寫的內容才有依託和基礎。
3.弄清文題的數量限制
有些作文題目出現數量詞,審題時要明確數量上的限制。如《記我學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記我學作文中的二三事》。兩個題目寫作的要求上只有數量上的區別:前一個題是通過記敘一件完整的事來說明我學作文的過程,後一個題是通過記敘二三事或二三片斷來說明我學作文的過程,稍有不慎,將一件事寫成二三事或將二三事寫成一件事都屬於文不對題。
4.弄清人稱的限制
有些作文題目在人稱上規定,審題時要明確它在人稱上的限制。例如《教師,我要告訴您》這個題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稱,要從「我」的角度寫自己要向教師講述內容。《雷鋒就在我身邊》這個題目,可用第一人稱寫,也可用第三人稱寫,下筆寫就要定好用第幾人稱寫。再如《奶奶的微笑》這個題目,審題時就在注意,文題本身就限制了寫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稱,間或使用「我」也是做為陪襯出現,貫穿全文的人稱應是「奶奶」或「她」。
5.弄清蘊含的意義。
有的題目有象徵意義或有引申義。如《路》、《雨露潤心田》、《白雪》等。遇到這類題目,就不能就題論題,要透過字面上的具體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去揭示題目包含的象徵意,文章主題才會有深度。
6.明確附加的限制
有些題目有附加的題外條件,一般稱作「要求」,審題時要明確它的附加限制。

7. 高中作文怎樣審題才不會跑題

怎樣過好高考作文的「審題關」
高考作文,是指令性作文。寫指令性作文,寫回作者往往處於被動地位,如答果對題目的要求不甚理解,找不到感覺,那麼就會茫然不知所措,使寫作陷入困境。要擺脫這種困境,變被動為主動,重要的在於過好「審題」這第一關。
所謂審題,就是對作文題目的意義、范圍和要求的審定。審題正確,寫出的作文才切題;反之,就文不對題。偏題、離題,是高考作文最忌諱的,因此,審題要慎之又慎,千萬不可粗枝大葉,主觀臆想。

8. 作文審題有何技巧

1、總體認知法
這是審題活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技法,這種方法要求對題目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含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都要認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後綜合起來,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的題目 。

9.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審題 語文作文審題技巧

審清「標志」,確定文章體裁
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志」,抓住了顯現體裁「標志」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於哪種體裁,應寫成什麼體裁的文章。
記敘文的「標志」常見的有「回憶」「記……」「……的事」「……的生活」「……的人」等。 說明文的「標志」主要有「介紹……」「……的話」「……的製作方法」等。
議論文的「標志」主要有「說」「議」「談」「論」「評」「辨」「駁」「從……談起」「從……說開去」「由……想到的」「……的啟示」「讀……有感」等。
審清題目要求,確定文章范圍
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選材,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這種審題方法既適用於記敘文,也適用於說明文。
以記敘文為例,記敘文的題目范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寫人、記事。
寫人的記敘文要側重於人物形象的描繪,要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徵等,並適當地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穿插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來刻畫人物。如《我的老師》《媽媽》《我尊敬的一個人》《英雄》等題目都可以寫成寫人的記敘文。
記事的記敘文要扣住記敘的要素來寫,把記敘的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脈絡及發展過程敘述明白,使讀者有個清晰完整鮮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難忘的一節語文課》《成功的喜悅》等題目都可以寫成記事的記敘文。
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1)
審題還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目的「題眼」,「題眼」是題目的靈魂,是題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如《我欽佩的一個人》與《我喜歡的一個人》,二者的內容雖都側重於寫人,但「題眼」不同,就決定了選材重點不同。前者的「題眼」是「欽佩」,後者的「題眼」是「喜歡」,兩篇文章的重點分別為「欽佩」「喜歡」,兩篇文章的選材也要從「欽佩」和「喜歡」入手。
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2)
如何抓「題眼」呢?
一般說來,題目是主謂句,「題眼」往往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贊成這件事》,「題眼」是「贊成」,重點就要扣住「贊成」來寫,文章也要圍繞著「贊成」展開。
如果題目是動賓短語,「題眼」往往在動詞上。如《過生日》,「題眼」是「過」,文章就要寫清「生日」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氣氛中「過」的,是怎樣「過」的。
如果題目是偏正短語,「題眼」往往是定語或狀語。如《課餘生活》,「題眼」是「課余」,要寫出課堂學習生活之外還有哪些生活及這些生活帶來的樂趣。

10. 高中作文審題有什麼技巧怎樣打開思路

1 作文首先是題意要清晰,如去年湖南的作文題《詩意地生活》就不同於《詩意版的生活》,要注意題權目的側重點;
2 現在很多作文後都有補充材料的,也就是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而且他選用的材料都很有代表性,就方便你確定方向;
3 多積累素材,在行文前列一個小提綱,分清層次主要段落及用到的材料。
4 很多時候可以套用:一個小故事,一個感悟,再一個小故事一個感悟,如是最好三個,中間再插入過渡,開頭結尾多用排比,寫得精彩些,高分不成問題。
作文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我當時買了很多,<課堂作文》,他每期都有小冊子叫《素材》都是小故事,很有用的,後來練得多了,高三聯考總能上56(滿分60)

閱讀全文

與高中作文審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