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小學生祭灶節作文

小學生祭灶節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04 13:28:25

『壹』 作文臘月23的習俗

過小年的習俗
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稱「過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祭灶的風俗,據說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
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
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
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里,灶
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
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
日。

灶王爺是古代神話中的一個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每家每戶來的官吏。灶王爺每年要向玉皇大帝匯報,為了討好灶王爺,在人間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習俗。今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的日子,古時候今天要祭灶的。

在古代,人們為了要讓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為自己多說好話,也常用灶糖來謝灶。灶糖是一種又黏又甜的糖,它是用大麥芽熬成的。吃到嘴裡,雖然不太甜,但十分黏牙。人們用它來謝灶,讓灶王爺吃了後,把嘴黏住,多說好話,少講壞話。這當然是既有趣又可笑的一種希望罷了。

我們這里的祭灶,就是打掃房屋,在灶台的牆壁上貼灶王爺爺和灶王奶奶的畫像,兩邊貼有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之夜,要給灶王爺上香,並供奉餃子、果品,以此來感謝灶王爺的庇佑。

現在幾乎沒有多少人了解它的來歷,僅剩「過小年」這個名字了。讓我們在「過小年」的時候,祭祀我們聰明智慧的祖先,即紀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紀念由於火的發現,人們由茹毛飲血開始過渡到吃熟食,喝開水的發展,讓它變成一種祈福的節日吧!

『貳』 祭灶節的介紹

祭灶節,在我國民俗中歷史悠久,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回、灶王答節。祭灶的傳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御願解」。在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要放鞭炮。據說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時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臘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視為過年的開端,祭灶節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古時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來年平安。

『叄』 寧波民俗祭灶作文在線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十分疼愛兒子。但因家中貧困,只得讓兒子去挖煤。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叫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十分融洽。

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很著急,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答應了。見了兒子,老漢故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事,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被灶君聽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就形成在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

這一天晚上,我們全家人早早的准備好好了各種各樣的祭灶果,時間一到,我們便擺上水果、糖,點好香和蠟燭,爸爸媽媽就把雙手握合,開始拜起來,嘴上還說著:「祭灶爺,希望你保佑我們明年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保佑國家國泰民安。」

短短的三十多分鍾,這個祭祀活動就過去了,爸爸一邊收拾,一邊笑著說:「不正規,不正規的,但我們心意到了!」我挑出了我最喜愛的糖果,美美的吃了起來,我想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真是聰明啊,給我們流傳下來這么美好的傳說,讓我今天一飽口福。

『肆』 祭灶節的習俗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回物也。」灶神答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這對於靠天吃飯的古人來說,具有關乎生死幸福的意義。除夕之前的小年,往往被視作忙年的開始,准備年貨、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祭拜祖先,干凈團圓、過個好年,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期盼。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相傳,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論語》中說到:「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5]

『伍』 祭灶節作文三年極

南宋詩人范成大又有一首詩:「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這首專詩是描述人們祭屬灶君的情形。而祭灶節正充滿了我的家鄉慈城的特色,下面就來看看我們慈城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吧!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也稱為「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灶神」的儀式。傳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人間的情況。人們會在灶王爺的神像前陳設祭灶果,點上香燭,送灶王爺上天。在送灶王爺上天前,人們還會在灶王爺的嘴唇上抹一層從糖瓜上挖下來的糖,叮囑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之後,人們將灶王爺的神像火化,再換上新的;還有些地方是把灶王爺的神像換一面貼。無論怎麼樣,大家都是希望灶王爺保佑我們來年有一個好年景。
也許,慈城人和別的地方過祭灶節有一些不同,但是慈城人和別的地方的人的初衷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祈求灶王爺的保佑。

『陸』 關於河南祭灶習俗來歷的作文 m.52tq.net

祭灶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
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掃塵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 有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凈凈迎新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算盤聲和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熏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一種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

『柒』 祭灶節的祭灶文化

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常稱它為「交年」、「小年下」、「小年」。每家每戶在這天的晚上都會舉行「祭灶神」的儀式,也就是送灶王升天。

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之說。祭灶神是地處東南海隅的閩東南地區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祭灶節的傳說

傳說灶王爺姓張名單,字子郭。他原來是一個富家子,娶得一個賢慧的女子為妻,後來貪新厭舊,遂棄妻續娶。第二任的妻子名叫李海棠,雖然長得貌美如花,但是好吃懶做、揮霍無度。

李氏嫁入張家之後,不久就把張家的財產揮霍一空。她眼看張單的家境敗落,不想跟著受苦,於是改嫁他人。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再遇頂頭風」,張家有一天不幸遭逢祝融光顧,只見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張家的大宅院頃刻之間燒成了灰燼。張單自此無家可歸,每天露宿街頭,傷心過度的他終日以淚洗面,以致雙目失明,淪為乞丐。

有一天,大約是午飯時分,他乞討到一戶人家,女主人布施給他好飯好菜。他聽口音似曾相識,便開言詢問,原來施飯者正是多年前被他拋棄的前妻。張單頓覺一股血液朝頭上涌,自感羞愧難當、無地自容。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咚」的一聲悶響,張單傾刻兩眼翻白,撞死在爐灶面前。

玉帝知悉了這件事,認為張單尚有羞愧悔過之心,知他良心未泯,加上念他以前亦做過不少的功德,遂封他為灶王,讓他往後飲食無憂。

有關灶王的傳說,早期先是有炎帝、祝融的故事,後來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例如道教的《經說》一書,就把灶王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說她「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

在我國不同的地區,灶王夫婦是由不同的人選來做,民間流行著各種各樣的傳說,稱謂也有諸多不同,如灶神,灶君,灶王爺、灶神菩薩等。

現在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夜,是民間祭祀灶王爺的日子。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例如《論語》中記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之前,祭灶是五祀之一。是哪五祀?即祀灶、祀門、祀井、祀戶和祀雷。祭灶要設灶王牌位,古代用豐盛的酒菜作為祭品,比如陳列上鼎俎,設置籩豆之類。

可是祭灶的日子,歷來有著不同的說法。如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和十二月都有,各個地區多有不同。我國是諸教並存的國度,神祗眾多,不勝枚舉,民間一概敬之,只恐有所遺漏。後來經過歷代的演變,不知道到了哪朝哪代,為了方便易記起見,遂把灶王每月上天庭稟報的說法,確定為每年上天庭稟報一次,把時間定在臘月的二十三日。

從此,這一天成了傳統的祭灶日,即俗稱小年夜。除了有個別地區是臘月的二十四日之外,大多地區都是按此日來舉行祭灶活動。這一天各家各戶大搞衛生,掃房擦窗,清洗衣物。

祭灶的時候,家家戶戶除了奉上各地特色的豐盛酒菜之外,還有諸如芝麻糖、花生糖、麥芽糖、炒米餅、粉印餅、甘蔗、水果等,各地習俗的供品不一。但糖果必須是粘性極大的,這一做法個中頗有玄機。

據說一是投其所好,灶王爺最喜歡吃甜食,使他「吃了人家的口軟」,上天庭述職時隱惡揚善,多說宅主的好話;二是想利用糖果粘住灶王爺的嘴,他稟報宅主做過的善事猶自可,倘若稟報宅主的缺德事,糖果就令他「有口難言」,即使他想說什麼,也只能是一味地說甜話(好話)雲雲。看來我國的先民是極有智慧的,這一招真令人叫絕!不過歷代的行賄受賄之風,從這種做法里可以找到影子。

灶王爺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夜晚上天庭向玉帝述職,初一日五更時分回來歸位,就算是完成了一年的匯報工作。

至於灶王爺的神位,各地略有差異,一般多是貼在爐灶旁邊靠煙窗的牆上。兩邊貼上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回宮降吉祥」。灶王爺神位的旁邊,有的家庭會貼一匹馬供他作坐騎,現在有的家庭與時俱進改作小車了。

此外,不少地區灶王爺的神位是擺放一個牌子,牌子的左右兩邊印著「有德能司火,正氣可達天」的對聯,上頭印著「火德」二字,中心部位印著 「定福灶君」四字。總之,不同地區灶王爺的神祗牌略有不同,並不統一。

灶王爺每年上天庭向玉帝稟報宅主一年的功過,宅主若是有罪,罪大的要減壽三百天,罪小的也要減壽一百天。行善積德的人也是按這個標准增壽。據道教書籍《太上感應篇》的記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這個「司命」是指灶王,「紀算」是指人的壽元,「算」計作一百天,「紀」計作十二年。懲罰是非常重的,絕不可等閑視之。

知道了灶王爺的主要使命,是為玉帝來到凡間做「卧底」,察看凡間功罪,平時就應該慎獨,宜多行善積德,「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須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然的話,灶王爺每年到天庭參您一本,壽命今年減一點,明年減一點,壽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都被減去了。

雖然說民間有以糖果封口的絕招,可以擊中灶王爺的死穴,但終究不及行善積德來得穩妥。我想,時下假的東西這么多,萬一糖果是假的,或者已經過了期,再或者灶王爺是清官,賄賂亦養不熟,封不住他那張嘴,那麼豈不糟糕?詩曰:
玉帝重英豪,金言教爾曹;萬般皆下策,唯有積德高!

  •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 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 『捌』 祭灶節的節日簡介

    一、祭灶節的傳說

    相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灶神,監督這一家在一年內的所做所為。這一天專灶王爺要上天屬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人們為了讓灶王爺不說壞話,祭灶時要把關東糖融化,塗在灶王爺嘴上。習俗中還遵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慣。所以祭灶只限男子。

    二、祭灶的方式

    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些人家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一年煙熏,畫像已經舊了。這時把畫像揭下,用稻草扎一個草馬,並用一塊粘稠的糖瓜或糖糕粘在嘴上,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次年再貼一張新畫像。在貼新畫像前這幾天,沒有灶神監督,可以暴食等放縱一下。

    三、祭灶節的習俗

    1、祭灶

    祭灶節這天的首要任務和習俗就是祭灶啦!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神就要回天上去向玉帝述職,所以,在灶神臨走之前,人們就給灶神供奉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糖果是讓灶神吃了之後,「嘴甜」,給這一家在玉帝面前說好話。清水、料豆、秣草等則是給灶神的坐騎的糧草,方便灶神回歸天庭。

    2、掃塵

    既然是過年,就是辭舊迎新,因為祭灶節過後不久就是除夕,所以家裡自然也得打掃干凈,俗稱掃塵。將家裡里里外外都收拾干凈,還要貼春聯、年化,掛燈籠等等。

    『玖』 祭灶的祭灶內容

    送灶

    灶王爺自上抄一年的除襲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祭灶。

    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中國民間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風習,故祭灶僅限男子。

    祭灶糖、祭灶湯

    河南人祭灶歷來由,民間傳說,月亮屬陰,灶君屬陽,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陽等地,也有家庭主婦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條、白菜、海帶等作成「祭灶湯),老灶爺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麥糖飴製成的芝麻酥,「祭灶糖」。

    「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於祀時以糖餅粘神口使勿言」。還烙制十八個火燒,並用公雞一隻,夾其兩翼,放在灶神前,將一些草、豆放在一邊以「秣神馬」。

    主祭者先將酒灑在雞冠上,燃香、燭於神案前,並燃放鞭炮,口念禱詞,內容多種多樣,為求助祈福之語。將灶神像從牆上揭下,用灶糖輕輕在其嘴上抹一下,於紙馬上焚燒,高呼「送灶爺騎馬升天」,祭祀便告結束。

    『拾』 求一篇過小年的作文400字

    今天是農歷12月23日——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晚上吃完晚飯後,我們開始辭灶。媽媽拿來兩個干凈的盤子,裡面放滿了辭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樣都非常精緻。爸爸端來了一碗米、一碗水,拿來香,把香插進米里。爸爸說,糖是給灶王爺吃的,吃了之後嘴會甜,就會在玉皇大帝那裡多說我們家裡的好事;米和水是為灶王爺的馬准備的,好讓馬吃了有力氣帶灶王爺上天。我這才知道,准備這些東西都是有說法的。然後,爸爸拿來紙錢,燒掉之後,爸爸、媽媽輪流磕了頭,媽媽還一邊說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心裡想著希望我們的願望能夠實現。
    周圍鄰居家辭灶的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非常熱鬧。我家沒買鞭炮。爸爸提議:「我們放沒有危險的煙花吧!」「好的。」我一邊高興地回答,一邊拿出了爸爸從上海給我買得奇幻玩具燈。提前做好分工:爸爸點火,媽媽配音,我來照出各種各樣的燈火圖案。只聽點火!嗤——,碰!美麗的煙花不停地變化著,有的像星星一樣在閃爍,有的像小毛蟲一樣在蠕動,有的像美麗的綵帶在飄舞,漂亮極了!我們又連續放了好多「煙花」,都那麼壯觀。
    今年小年,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讓我懂得了的我國的傳統文化知識。 希望您採納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祭灶節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