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初中作文魯迅

初中作文魯迅

發布時間:2021-03-04 13:16:50

Ⅰ 初中關於魯迅的文章

魯迅的代表作品集有小說集《吶喊》、《彷徨》、《古詩新編》,散文集《朝花夕回拾》、散文詩集《野答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調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等。
出現在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上的有:
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的《風箏》,它選自散文詩集《野草》,體裁是散文,
七年級下第一單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第四單元《社戲》,都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體裁是散文,
八年級上二單元《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體裁是散文,八年級下第一單元《藤野先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體裁是散文,第二單元《雪》選自散文詩集《野草》,體裁是散文,
九年級上《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體裁小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且介亭雜文》,體裁議論文,
九年級下《孔乙己》,選自《吶喊》,體裁小說,

初中作文 走近魯迅(600字)

魯迅(1881—1936)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精神令人震撼,令人佩服——這就是我們所認識的表面的魯迅,到目前為止,我仍然不能接受他的寫作方式,但正是因為這樣,我更想走進魯迅,了解魯迅。
作為外調組的成員,我們就魯迅作品大部分以他的家鄉魯鎮為題材這一契機,自然而然走進了魯鎮。——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紹興縣打出了力塑魯迅文章的文化牌,打造了旅遊業的新景點——魯鎮,把魯迅作品中的"魯鎮"搬到現實中來。在魯迅筆下《祝福》、《孔乙己》、《明天》等作品中頻頻出現的紹興魯鎮,雖然是虛擬的,但紹興縣投入2億多元,營造了一個佔地9公頃的"魯鎮"。在這里,融匯了昔日古城紹興的民俗風情、民居建築。魯鎮景區突出了魯迅先生在故鄉的精神家園,傳承和弘揚了魯迅文化,並將紹興的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其中。
百年歷史的紹興水鄉縮影的魯鎮,在這得到重放,又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紹興人亦或是外地人,徜徉在這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穿梭於民居村落,探尋紹興的民俗風情,感受水鄉的另一番情韻和意境……紹興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這是紹興名勝的最獨特之處,對各省旅遊資源的再開發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許多年來,「魯鎮」一直是個被國內外魯研專家頻頻使用的詞,在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已成了魯迅作品的代名詞,與三味書屋、百草園一起構成一種獨特的魯迅文化語境。可當有人問起「魯鎮」在哪裡時,我們便難指其實了,而要說清「魯鎮」的面貌,更是勉為其難了。確實,「魯鎮」在魯迅作品中僅是一種泛概念,它沒有具體的方位,沒有具體的形象描繪,留給人們太多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
同時,當「魯鎮」歷史的守護者們悄然離我們遠去,古老的水鄉風俗被現代文明逼進歷史角落時,久居於繁鬧與喧嘩的人們便開始渴求一種文化的回歸,希冀一種寧靜、安適的生活,安然地在曲曲彎彎的窄巷、碧波盪漾的流水、垂柳依依的小橋觀賞一種景緻、品味一種風俗、尋覓一段歷史。於是,建造一個新「魯鎮」便成了一種時代的召喚。
坦誠地說,隨著歲月的流逝,魯迅和他生活的那個年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魯迅所處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貌我們越來越感到陌生了。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們尤其是青少年所發出的「魯迅的書真難讀真難懂」的陣陣感嘆,為繼承和弘揚先進的魯迅文化,人們在做種種不懈的努力。如影視、戲劇界將《祝福》、《故鄉》、《阿Q正傳》等魯迅作品搬上了銀屏、舞台,出版界出版了《吶喊》、《朝花夕拾》等圖文並茂的魯迅作品,使廣大觀眾和讀者有了形象感受,讀魯迅原著相對輕松和容易多了。如今,鑒湖畔的「魯鎮」,更讓所有文學愛好者有了讀魯迅的一把鑰匙。
再看,魯迅墓地位於虹口的魯迅公園。墓地佔地1600平方米,周圍種植了松柏、香樟、廣玉蘭等長青樹,墓前平台可同時容納400人在此瞻仰。草坪上的魯迅座像是浙江美院蕭傳玖所塑,墓欄里安放著靈柩的墓槨,上鋪光潔堅固的花崗石,兩旁兩棵松柏系魯迅夫人許廣平及其孩子周海嬰親手栽植。墓穴後是花崗石做的大墓碑,上刻 「魯迅先生之墓」六字,為毛澤東所題。
最後,在這次外調活動中,我們想對魯迅老先生表達一種感情——盡管我們對魯迅專題還存在種種困難,但我們總是以一種尊敬、敬畏的眼神去看待他,因為他的作品,因為他的一切。

Ⅲ 初中魯迅的文章

初中語文課本收錄魯迅的文章有《風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雪》《故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

Ⅳ 關於「我的偶像是魯迅」的作文,不少於600字,初一水平

古今中外,名人薈萃,群星璀璨,他們在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取得成就。以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而我的偶像就是魯迅先生,因為他為我指路,為我指明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有人要問:魯迅先生都逝世幾十年了,他怎麼會為你指路?我所說的魯迅先生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精神,他的那種拿起筆與敵人抗爭到底的精神;他的那種棄醫從文,決心救國的精神。是這種精神鼓舞著我,震撼著我。
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一個課間休息時,老師放了一段幻燈片給同學們看,幻燈片里,日本人正在槍斃幾個為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有一大群圍觀者,也是中國人,那些熱有著健壯的體格,可他們的精神卻是麻木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如果是這樣,那麼,把醫術學得再高又有什麼用呢?正是這件事促使魯迅開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轉變:棄醫從文。
魯迅後來回憶說:「從那一回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見要緊的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的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到毫無意義的示重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
我雖然沒有生活在黑暗社會里,也不能寫出魯迅先生那樣的大作,但我喜歡寫作,文學魅力一直吸引著我,隨手寫一寫,記錄下生活中的人和事,發泄心中的不愉快,來傾訴心中的不愉快,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魯迅先生只是為我指路,但這條路需要我自己走,而這途中需要的就是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Ⅳ 走進魯迅 初中作文600

魯迅,一個神聖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處的神話人物一樣,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威懾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不敢雙眼直視他。他是作為一個不可言說的奇跡存在的。
從小康家庭而墜入困頓,在每天店鋪和葯店的循環往復之間看清世態炎涼;從紹興到南京學洋務,在奚落和排斥中與親人分離;從中國到日本致力醫術,在外人的歧視中發現國人的麻木不仁;從彷徨到吶喊,在萬難被毀的鐵屋中大嚷挽救將從昏睡入死的民族……誰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著如此特殊的經歷?在我認識的人中想來也只有魯迅了吧。作文網:home.sanwen8.cn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面對政府的「圍剿」和迫害,面對「御用文人」的誹謗和風刺,面對廣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是向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生在近代,卻無時無刻不警示著一代一代的後人。讀過魯迅的作品,個個醜陋的中國人:奴性、面子觀念、看客心態、麻木、卑劣、自私、狹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無遺,即便是現在,我們的身上仍殘留著它們的種子,行走在社會上仍處處可見。魯迅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審視著當時甚至現今的社會,對丑惡,陋習,弊病進行著無情的揭露批判,多麼深刻.
魯迅精神並沒有隨著時問的推移被人們淡忘,它已經播散到每個中華兒女的心裡,激勵著我們直血現實,勇於反省自我,不斷前行

Ⅵ 初中將學到幾篇魯迅的文章

應該有九篇吧:
初中語文中魯迅的八篇文章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社戲》內,《孔乙己容》《滕野先生》, 《風箏》《阿長與<山海經>》《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具體:
初一上《風箏》…………………………選自《野草》初一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 《社戲》…………………………選自《魯迅全集》初二上《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初二下《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 《雪》……………………………選自《野草》初三上《故鄉》…………………………選自《吶喊》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且介亭雜文》初三下《孔乙己》………………………選自《吶喊》

Ⅶ 中小學(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本中有哪些魯迅的文章

小學課本:《少年閏土》

初中課本:

第一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三冊《社戲》、《故鄉》

第四冊《孔乙己》

第五冊《論雷峰塔的倒掉》

第六冊《藤野先生》

高中課本:

第一冊《吶喊》自序

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第三冊《紀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

第四冊《葯》

第五冊《阿Q正傳》

高中語文讀本:

第一冊《孤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第二冊《再論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點比喻》、《搗鬼心傳》

第三冊《為了忘卻的紀念》、《春末閑談》

第四冊《狂人日記》

第五冊《阿Q正傳》的成因、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示眾》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語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有《魯迅全集》二十卷1000餘萬字傳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

(7)初中作文魯迅擴展閱讀:

魯迅的人物評價:

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金良守(韓國文學評論家):「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郭沫若(詩人、學者):「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竹內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學評論家):「魯迅是現代中國國民文化之母。

Ⅷ 關於魯迅的作文

魯迅滾蛋了,他筆下的人物歡呼雀躍了
蕭讓

近來,由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語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魯迅的文章,引來一片爭議,贊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筆者認為,在近年來對魯迅話題經歷了沉默、迴避、冷淡的過程後,現在讓其滾蛋,已經是時候了。

魯迅之所以滾蛋,是因為那些曾經被其攻擊、痛斥、譏諷、憐憫的人物又一次復活了,魯迅的存在,讓他們感到恐懼、驚慌、卑怯,甚至無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們復活了。並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種寫法》的論文,晉級為教授、學者、國學大師;也不再提心吊膽地「竊書」了,而是平心靜氣地在網路上「竊文」了;不僅可以舒坦地「溫一碗灑」,而且還能以其博導的誘惑力對「伊」來一把潛規則了,他豈能讓魯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資本家的乏走狗」們復活了。盡管它們披上了精英、專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馴良,看到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他們或裝神弄鬼地玩弄數字游戲,鼓吹物價與美國接軌、工資與非洲接軌的必然性與合理性;或乾脆作了外國人欺詐中國的「乏走狗」,與其里應外合、巧取豪奪。它們豈容魯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趙貴翁、趙七爺、康大叔、紅眼阿義、王胡、小D們復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隊伍,有的當上了聯防隊員、城管。披上制服興奮得他們臉上「橫肉塊塊飽綻」,手執「無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詐勒索,逼良為娼的勾當。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規矩,不用再「給他兩個嘴巴」,令其「躲貓貓」足矣。想想,這些下做的勾當兒怎能讓魯迅這種尖刻的小人評說?!

阿Q們復活了。從土古祠搬到了網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號已經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夢都盼著「白盔白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早一天殺過來,在中國建立民主。因為只要美國的「民主」一到,趙七爺家的錢財、吳媽、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魯迅卻偏偏要我做個被世人嘲諷了數十年的冤死鬼,我豈能容你?!

假洋鬼子們復活了。這回乾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並且人模狗樣兒地一窩鋒地鑽進「愛國大片」的劇組,演起了凜然正氣、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讓人好生不舒服。此種一邊哽咽著頌揚祖國母親,一邊往向征中華文明的青銅大鼎里撒尿的舉動,豈不是魯迅雜文中的絕好素材?!

祥林嫂、華老栓、潤土們復活了。他們依然逆來順受,情緒穩定。因為「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這樣,必須要備足了餐料。而那些准備做餐料的人,本來可以悶在鐵屋子裡,一邊聽著小沈陽的笑話,一邊麻木地死去,豈容魯迅把他們喚醒,再一次經歷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體格茁壯的看客們」復活了。他們興致勃勃地圍觀那些「拳打弱女」、「棒殺老翁」、「少年溺水」、「飛身墜樓」的精彩瞬間,依舊「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哈哈,僅看客一類,被你傷害的人就太多了,因為中國人幾乎都願做看客!

魯迅之所以滾蛋,是因為當今的社會不需要「投槍和匕首」,而需要贊歌、脂粉、麻葯。正如陳丹青先生講的「假如魯迅精神指的是懷疑、批評和抗爭,那麼,這種精神不但絲毫沒有被繼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鏟除了。我不主張繼承這種精神,因為誰也繼承不了、繼承不起,除非你有兩條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魯迅同時代的人。最穩妥的辦法是取魯迅精神的反面:沉默、歸順、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圓玉潤」。

如果魯迅趕上這個時代,對於「開胸驗肺」、「以身試葯」、「周公拍虎」、「黑窯奴工」、「處女賣淫」、「官員嫖幼」等一系列奇聞,又會寫出多少辛辣犀利、錐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絕的雜文來,想想,真是讓人後怕,所幸這個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讓我們徹底趕走魯迅,歡迎「小沈陽」,讓人們在開心笑聲中忘卻現實的不公和苦痛,在笑聲中漸漸地麻木、漸漸地變傻、、、、、

Ⅸ 兒時的魯迅兒時的我初中作文

從童年到少年 時間這個小傢伙可真淘氣!在我開心的時候,它總是飛奔著跑過,停也不停;在我傷心的時候,卻故意似的在那裡悠閑地看我的笑話!
一眨眼,我已經長大了,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彷彿昨日我才踏入小學的大門,而今日我卻站在了中學的校園中;童年的歡笑不久前還在我的耳畔回響,此時卻已看到了青春的微笑。還記得兒時與夥伴笑著跳著玩「丟手絹」的游戲,還記得與哥哥捉住一隻螞蚱時的興奮與開心,還記得為了製作一個手工花上兩三天後無比激動地喊著「成功了!」還記得咬著好友的耳朵說悄悄話。於是,我帶著滿臉的稚氣來到中學。 小的時候媽媽帶我去上幼兒園,我哭著鬧著賴在家裡不走!沒想到,媽媽居然拖著我去幼兒園,一邊走還一邊教訓我:「上學都要哭鼻子,讓人家笑話死!」我想:先看看再說吧!沒准還挺好呢!實在不好,我就哭,反正沒人管得了我哭!我來到了學校,老師很熱情地歡迎我,同學們也很樂意和我做游戲。這時候,不開心的念頭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我漸漸長大了,到了該上小學的年齡。和上幼兒園不同的是,我對小學生活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小學的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富有童話色彩的,老師帶我們做游戲,有寓教於樂的方法教我們學習,使我們感到輕鬆快樂。在這里,我們快了,又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初中生活。小學時,我總是盼望上初中。與其說是盼長大,不如說是盼望初中的自由。在我看來,初中是一個快樂的階段——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更沒有父母的嘮叨。可當我邁進初中後,才真正的了解到初中生活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樂地成長,6年的小學生活如同一部小說,有波瀾,也有浪花,有高潮,也有平靜。 上了初中了,代表著自己長大了,在也不是那個讓人寵著愛著護著的「小公主」了。代表著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不再是一個只會聽父母的話,沒有主見的人了。雖然有了自由,可生活卻亂得不可收拾;雖然長大了,可有些事情卻不是一個人就不能獨立完成的。現在的我,已是一個初中生了,「兒童」的稱呼離我遠去,而在兒童時期留下的那些美好的回憶,我只能用一生的時間去懷念……

Ⅹ 初二作文 《我心中的魯迅》600字 急用呵

我心中的魯迅
喜歡魯迅,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雜文、小說、學術著作,他之所以能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主要在於他的「骨頭很硬」,即他的性格和人生觀。
有人說,魯迅的靈魂是中國20世紀最痛苦的靈魂。這句話實在是一針見血,突出了魯迅的形象,也很好地闡釋了魯迅的地位。因為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因為流著「會稽為報仇雪恥之邦,非藏垢納污之地」紹興人的血,因為有著數千年來遺傳下來的劍的精神,魯迅用手中的筆擔起了拯救中華民族的責任和義務。然而,他在拯救的過程中因為骨頭太硬,過於憤世嫉俗、批判過於尖銳,「他不但 在五四時期反對傳統思想,而且在新文化運動退潮之後,許多新文化人士與權力者妥協,甚至支持權力者的時候,他仍舊堅持維護自由思想的原則,與舊勢力進行搏鬥,」於是,魯迅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批判、壓制、排斥。他的拯救理念不被接受,在救國這條路上孤獨地行進。這是他靈魂痛苦之一。 痛苦之二,是因為他對中國的社會狀況看得太透徹了。因為了解,所以痛苦。其實,那些在承受痛苦的人往往不是最痛苦的人,而那些看著別人痛苦,並知道他們為什麼痛苦但又無法徹底幫那些正承受 痛苦的人獲得解救的人,他們才是最痛苦的。魯迅在不斷深入挖掘的過程中,對社會的各種現象看得太清楚了,他知道,但他卻無能為力,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的性格讓我聯想到了天蠍座,具有責任感,具備理解力和忍耐力,好惡分明,不論遭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會設法去克服,自尊心很強,擁有激烈的熱情和一顆執著的心。對朋友肝膽相照,對敵人也絕不手軟,敢愛敢恨、敢做敢為。我也是具有這種性格的人,所以我能理解魯迅在某方面的怪異和偏激,我欣賞這種性格,喜歡具有這種性格的魯迅。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缺少具有這種性格的人了,或者說,一直以來這種性格的人就沒多過。自我意識的普遍喪失,社會責任感的下降,原因是什麼呢?那是因為我們在不斷的經歷和磨練中把我們自己的個性給磨平了,缺失了自我,只會人雲亦雲,跟著主流跑,被別人的思想所左右。一個連自己都會迷失的人,怎麼可能會樹立起正確的社會意識呢!除非和自己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否則,社會責任就是空氣,對他而言根本就不存在。
魯迅說文人的使命就在於批判,在於發現新問題,而不是歌頌現實,所以文藝不滿現實是正常的。的確,好的東西我們應該贊揚、肯定,但一直執迷於歌功頌德,社會怎麼會前進?什麼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在看到進步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的糾正中不斷進步、不斷向理想靠攏。現在的新聞報道,雖然對現實事件的反映已經比較及時、公開了,但有時對反映社會黑暗面的事件卻採用迴避或竄改的手段,加以隱瞞和控制。我覺得現在的新聞記者缺少的就是魯迅的批判精神,對於自己的堅持沒有堅持到底的勇氣,容易被外力所影響和改變。明明是對的,但因為上面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局限在別人的管轄范圍內,不敢突破,沒勇氣突破。
魯迅的精神,對這種現象具有很大的沖擊性。魯迅的精神之所以具有長久存在的可能性,是因為他對每一個時期的社會都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魯迅,一個可以影響我、值得我記住的「英雄」。

我心中的魯迅
對我來說,有兩個魯迅。
一個是供在「神龕」里的魯迅,他去世不到兩周年,「謚號」就有了許多,多得我必須細細打點才能說全。「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國的一等聖人」「新中國的聖人」「革命隊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練的先鋒分子」。在我還是蒙童的時候,我只能聽到師長千篇一律地告白:魯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槍」;魯迅對民眾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倡導「壕塹戰」,主張「韌的戰斗」。這個魯迅離我很遠,很遠,好像除了「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強地豎立起來」的頭發,別的什麼印象也沒留下。
另一個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魯迅。他寫下了很多深刻的話,也說了些過激的話。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聖人」,而且一輩子也沒有承認誰是「聖人」。他的祖上也「曾闊過」,到他卻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戶兒」;父親久病,作為長子的他經常奔走於當鋪與葯鋪,受盡白眼;他曾因溜進百草園翻何首烏,捉斑蝥,被先生責罰;他留過學,學過醫,成績平平,棄醫從文;他思想活躍,先是進化論,繼之超人哲學,後來社會主義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國近代思想快速發展的痕跡。但他始終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觀,影響幾代中國人。他「吶喊」過,想憑一己之力,喚醒沉睡的同胞,搗毀令人窒息的「鐵屋子」;他也「彷徨」過,孤獨地在故紙堆里抄寫古碑;他更妥協過,接受了母親「贈送」給他的「禮物」;他絕對疲憊過,「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總之,他同普通人一樣,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對,他自己也曾說「矯枉必須過正」;他深情祝福中國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也無法「忘卻」!
兩個魯迅,我痛惜前一個,喜歡後一個。前者雖然妙相庄嚴,但漸失生氣。這個魯迅只需人頂禮膜拜,讓人盲目崇拜,卻難以給人一點新鮮的思想,自己也成為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後者雖然不是那麼神聖庄嚴,但那思想卻是鮮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評,可以補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備、愈益發展。
一切思想家——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家,一旦被當作「神」,供於「神龕」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與時俱進,從而僵化,繼而終結生命。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要想扼殺一種思想,最簡單、最方便、最冠冕的辦法,就是把它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尊敬一位偉人,那就請把他當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們吸收他的智慧,而不要匍匐著求他替我們解決他生前未曾遇到的問題。
前面的路,要自己來走,這就是我心中的「魯迅」。

閱讀全文

與初中作文魯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