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羽的作文
關羽,劉備的義弟,蜀漢五虎上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坐騎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因殺豪強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因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但降漢不降曹,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在攻打樊城時,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威名遠揚。但終因嬌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 。有儒將之風,知曉《春秋》大意。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關羽是羅貫中最用力刻畫的武將,和《三國演義》中塑造的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齊名,稱為「義絕」。他周身閃耀著超絕塵世的理想人格的光輝。毛宗崗就評價他「世服其神威,是古今名將中第一奇人」。所以他最終雖然鎮守荊州失敗,但在人們心目中仍然是個令人崇敬的大英雄。真可謂「忠義凜然參天地,成敗豈足論英雄」。關羽的英武神威、忠義剛烈、義薄雲天等經過《三國演義》的藝術加工,更是深入民心,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仁義君子、忠義化身,而受到歷朝統治者的嘉許、追封,為後世百姓所頂禮膜拜,關羽形象也逐漸被聖化、神化。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三國演義》中關羽這一藝形象,就該拂去他頭頂種種光環,還原他以本來的性格面目。
關羽最為突出的性格特徵就是忠義,其中包含著多重豐富的內涵,有對國家社稷黎民之忠,有對君主兄長朋友之義。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官吏腐敗、豪強橫行,關羽憑著一股憂國憂民、拯救百姓於水火的家國責任之感,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並畢生都在為此奮斗,抗爭。義字在三國演義中是貫穿始終的,尤其在關羽身上體現得最為充分,可以說關羽的一言一行都和「義」密不可分。在劉備兵敗投奔袁紹之時,關羽孤身一人為保護兩兄嫂,不得已投降,但曹操有三項約定在先:一為保節操,降漢不降曹;二為保兩位嫂嫂;三為保忠義、誓言,一旦知道劉皇叔下落,立即投奔。甚至關羽因為戰袍是兄長劉備所贈,即使破舊得無法補救,也不肯換上曹操為其趕制的新袍。足可見關羽的至情至性,至忠至義。在他眼中,投降是可以變通的,但惟獨他對漢朝之忠、對劉備之義,是永遠不可更改的。關羽之義絕不是一般的義氣,而是披肝瀝膽、義無返顧,他的義比泰山還重,比生命還珍貴,禁得住人世間的種種考驗。
關羽還是一個武藝超群、有著崇高道德修養的賢能之才。《三國演義》在描寫關羽勇冠三軍的英武神威上,用了許多筆墨,如溫酒斬華雄一段,就寫得有聲有色。先是華雄自稱斬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接著寫幾員大將均被其斬於馬下。討伐董卓的各路諸侯都驚恐失色,惟獨關羽挺身而出,對曹操賞賜的酒,也只輕描淺寫地說了句「且斟下,某去便來」。雷鼓大振,眾人還在恐懼之時,關羽已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杯中的酒還是熱的呢。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是對關羽膽識、才智自信的又一次極好展示。關羽知道魯肅這次邀請他去東吳擺的是鴻門宴,可能對自己不利,仍然從容前往,並以超人的謀略,機警應變,挾持住了魯肅,最終控制了局面,反敗為勝。在千軍萬馬中從容往來,如入無人之境,令人驚嘆。不但如此,關羽內在的人格修養尤其令人欽佩。他深明大義,金錢、美色、爵祿都動搖不了他,顯示了高尚的道德操守;而在華容道上義釋曹操也體現了他有著知恩圖報、不忍殺戮的寬容仁慈之心和人道精神。
同時,關羽性格也有一定的弱點,主要是生性驕傲,有時難免聽不進勸諫。關羽的矜持自傲固然與他自己文武雙全、聲名遠播有關,但也給他帶來了終身的遺憾。在關羽留守荊州之時,諸葛亮詢問關羽鎮守的策略,關羽只回答對曹軍「以力拒之」,對孫權之兵,則「分兵拒之」。雖然對諸葛亮一再叮嚀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八字箴言也表示贊同,卻依然按自己的個性辦事。孫權派諸葛瑾為其子求婚、兩家結好,共同抗擊曹軍的時候,關羽心高氣傲,勃然大怒,並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最終落得個兵敗被殺。
總之,關羽是一個以天下、百姓興亡為己任的忠義之士,又是深明大義,智勇雙全,神勇無比,擁有高潔操守的理想人格典範。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關羽的身上也有著居功自傲、不聽人言的一面,但這並不妨礙千百年來人們對關公的喜愛、敬仰、懷念之情。
歸納三點:
1.關羽性格的核心特徵是忠義,稱為「義絕」。
2.關羽更是一個武藝超群、有著崇高道德修養的濟世之才。
3.關羽身上也有著生性驕傲、聽不進勸諫的弱點。參考資料: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四大名著人物點擊與知識問答
⑵ 關羽與優愁和憂生四年級150字獲獎作文
春遊超山
今年春遊,我們去游超山。
超山到了!同學們歡呼著進入超山。
喲,超山的十里梅海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有雪一般的白梅,霞一樣的紅梅,
碧玉似的綠梅,還有金黃色的臘梅。株株梅樹亭亭玉立,芳香襲人。
登山啦!我從陶醉中蘇醒過來,和同學們一起興致勃勃地向山頂跑。跑了
一程,忽覺得點點細小的東西落在臉上,清涼涼的。哦,下濛濛細雨了。在細
雨中攀登,更有一番趣味。
我一路聞著泥土的清香,欣賞著從濕潤中透出幾分綠意的新芽。她們正貪
婪地吮吸著這春天的甘露。我想:天上如果真有仙人,他們一定會來到這里觀
賞的。這里是多麼美啊!我覺得腿酸溜溜的,還微微顫抖,有點累了。我在雨
霧中彷彿看到超峰在向我微笑,鼓勵我快快向上攀登。我咬緊牙,直往上跑,
汗水和雨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啊,超峰離我不遠了!我停下喘口氣,撩了撩額前的頭發,和同學們一起
歡呼著奮力向上攀登,終於登上了超山的峰頂。我往峭壁上望去,上面刻著超
峰兩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準是哪位書法家寫的。向四周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千
姿百態的大小不等的石塊,要是在這里捉迷藏多有趣啊!我迎著輕拂的春風,
跑到扶欄旁向下俯視,山下的一切都變小了:幢幢房屋好似一個個鴿子籠;公
路上的汽車好像甲蟲在蠕動;田野如同無邊無際的綠色大地毯。唷,我腳下還
有一大片乳白的雲呢,仔細一看,原來雲是山下的梅海。
雨停了。她在壯麗的超山撒滿了珍珠。啊,春天,你多美好!祖國,你多
壯美!
⑶ 寫關羽的小作文
最佳答案關羽好寫一些,重點可放在敗走麥城的原因上。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傷、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一生壯烈,而後人又敬其忠勇、俠義,而將其奉為財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寫。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在中國古代層出不窮的名人之中,被後世戴上炫目光環並尊之為「聖人」者,卻僅有二人,他們就是被民間尊稱為「文聖」的孔子和「武聖」的關公。
關公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作為三國名將的關公,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毫無建樹。可是,關羽那充滿英雄傳奇的一生,卻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並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從宋元至明清的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揮文弄墨的文人學子、舞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舍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侶道士,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在這一浪高於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之後,對關公的敬重乃至崇拜,並未在海內外華人中大幅度降溫。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裡,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義氣、重情誼,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信仰比較多,祭拜關公的風氣由此而發揚!
⑷ 關於關羽的作文
公元200年,劉備同借機脫離曹操束縛,重回徐州,在奪取徐州一戰中,關羽將軍用計擊斃曹操愛將、徐州車胄,為重奪徐州立下頭功。在第一次反圍剿過程中,關羽與張飛分別活捉了劉岱和副軍長王忠,成功粉碎了第一次圍剿。劉備還專門賦詩:齊聲喚,前面捉了偽劉岱。不久,曹操親自為總司令,兵分五路,共二十萬人馬,組織了第二次圍剿,由於兵力相差懸殊,第二次反圍剿失利了,劉備去聯合袁紹共同反曹。關羽將軍在下坯被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為了保全革命的火種和兩位國母的安全,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通過曹操的五虎上將之一,關羽將軍的故交敵張遼將軍約法三章,在「降漢不降曹」「一旦知道主席去向便離開曹操」的前提下,投降了當時被曹操控制的大漢共和國。
關羽在曹營期間,不為金錢地位美女所利誘,他時刻不忘同志加兄長的劉備,正是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生活簡朴,對曹操為拉攏他而送的金銀財寶,全部上繳兩位國母以作為革命活動經費,在曹營期間,他始終穿著劉備主席送他的那件舊大衣,對於曹操送他的美女,他一概拒收,實在拒絕不了,他就給那些女子講革命道理,並贈送路費送她們回家。劉備後來說:「關羽在曹營所作所為,對得起天地,對得起人民和蜀漢共和國,任何想借「降曹」攻擊關羽將軍的言行,都是反革命的,是別有用心的。」
⑸ 四年級關羽秋天的作文
關於秋天
缸里裝滿了魚,我卻一條也沒有捉到,我不甘心,我問你們怎麼捉到的呢!「你要先把一樣魚吃的東西放在水面上,等魚浮上來的時候一手抓下就可以把魚抓到了。」我照他說的做,我果然抓到了幾條。
這可是我最珍貴的秋天,這個秋天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關於秋天的小學作文_秋天
秋天來了,秋天來了,秋姑娘穿著彩色的衣服匆匆地趕來了。
藍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白雲,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貓,有的像小魚,小鴨,小雞.....一陣秋風吹來這些小動物好像都變成活的了,他們都跑起來了。
馬路上楊樹楓樹的葉子打著旋兒紛紛飄落下來,在天空中翩翩飛舞,好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可是松樹爺爺還穿著他那一年四季不變的長袍,顯得更加蒼翠了。
公園里,菊花爭芳斗艷,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紫的像玉,美不勝收。
果園里,果實豐收了,又紅又大的蘋果掛滿了樹枝,黃澄澄的梨壓彎了枝頭,紫色亮晶晶的葡萄,非常惹人喜愛。你再看看橘子和柿子,他們好像一對親姐妹,你瞧我,我看你,爭著讓人們趕快去摘呢!
田野里更是熱鬧,你看,高粱漲紅了臉,稻穀染黃了頭,棉花像白雲一樣朵朵開放,農民伯伯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我喜歡著絢麗多彩的秋色,它給大地繪出了一副美麗的圖畫,它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歡樂。
關於秋天的小學作文_秋天到了
當夏的炎熱還殘留在街頭巷尾,秋姑娘則邁著輕盈的腳步悄然來到,帶來了專屬於她的清涼。
變了,變了,她就象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將纖細的手輕輕一揮,小草褪去了往日的嫩綠,泛出了點點鵝黃,柔和的光從枝縫中直射下去,一幅迷人而又漸變的油畫展現在你面前。不時間,林中傳來了秋蟲的呢噥,給原本寂靜的叢林帶來了勃勃生機。凋零的葉子告別了樹媽媽溫暖的懷抱,簌簌飄落,宛如紛飛的蒲公英。此時的葉子少了夏的熱情,多了秋的蕭瑟。踏著滿地金黃的落葉,看藍天、雲海,任秋風撫面,讓你全然忘卻夏的酷熱難耐。盡管太陽的光是那樣的強烈、灼人,卻讓你感到溫暖、明媚。
秋的天空更是變幻無窮,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湛藍的天干凈、透明,幾朵棉花糖般的雲漂浮著,隨著秋風的吹拂,不時地變換著各種姿態,時兒像巍峨的雪山,時兒像賓士的駿馬,時兒像怒吼的雄師,時兒像婀娜的舞女……把秋日的天空點綴得分外嫵媚、動人。
常有人說秋是凄涼的,給人以傷感。而在我眼中,秋是壯美的,秋是豐富的,秋是成熟的,秋的胸懷更是博大的!
我愛秋天,愛她的善解人意,愛她的涼爽宜人,愛她的多愁善感……你也愛秋天嗎?
⑹ 關羽的故事作文350~400字
關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顯英雄。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確,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
關雲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過五關斬六將,……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為之殉命,何況人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失利,關羽面臨著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他背負著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著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
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松……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唯一的。因為,中國人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裡,還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
余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著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為王,我卻一直在心裡稱他為「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為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盪氣回腸的凝重。
忠義永存,英雄無愧。
⑺ 要一篇關於寫關羽的600字作文
《關羽的故事》
一、桃園結義
公元162年,山西運城的一個普通農戶家中一個巨嬰呱呱墜地,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孩子後來竟成為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他就是蜀漢共和國著名的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武術家以及一代圍棋國手關羽關長生。
關羽同志幼年喜歡讀書,但由於家中貧困上不起學,所以只能借放牛的時候在私塾外偷聽先生講課。小長生記性特別好,對聽到的東西過耳不忘,尤其對《春秋》上的革命先烈的故事尤感興趣。直到關羽同志晚年,他還對書中的記述倒背如流。
幼年的關羽武學天賦極高。他在砍柴割草之間,自己摸索了一套劈柴割草刀法,他以後殺起那些反革命分子就象割草一樣,就源自於他少年時期的勤學苦練和不斷摸索,無師自通,從而成為一代武學大師。
公元184年,也就是關羽同志22歲那年,時逢甲子,天下大亂,黃巾黨造反,再加上連年飢荒,民不聊生,在關羽同志的家鄉,惡霸橫行,關羽看不慣惡霸的所做所為,一怒之下拿著兩把菜刀把惡霸一家人砍翻了,這就是著名的"兩把菜刀鬧革命"。
之後,關羽同志毅然出走,告別家裡為他找的童養媳,踏上了尋求革命、為國為民的道路。為了躲避仇家勾結的反動勢力的追殺,關羽同志將自己的字改為雲長。
那時的關羽懷著一顆赤膽忠心和對反動階級的深仇大恨,本想投靠黃巾黨救民於水火,但很快他就認清了黃巾黨這一反動邪教組織的本質,主動離開反動隊伍,開始了流亡生涯。(注 1)
在長達五年的流亡生涯中,關羽同志以販賣綠豆為生。他公平買賣,童叟無欺,從不缺斤短兩。他在做生意的同時,很注意體察民情,同時也在不斷摸索革命的真理,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五十縣農民運動調查報告》等文章(注2)。關羽同志那時就立下了以身報國的宏願:革命不成功,就不結婚,不刮鬍子。(注3)
公元189年,也就是關羽同志二十七歲那年,在河北涿縣,關羽同志遇到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前蜀漢共和國主席,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旅遊家、表演藝術家、厚黑學派創始人之一、蜀漢人民的大救星劉備同志,從而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光明,從此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也開始了關羽同志極具傳奇的軍事政治生涯。
此後,關羽同志和劉備同志以及另一位共和國創始人張飛同志,形成了共和國第一帶領導核心,這三位偉人同志加兄弟的感情成為後世的楷模,在他們的帶領下,很快形成了一支隊伍,在民主人士蘇雙、張世平的捐助下,有了自己的經費和武器,打響了他們打擊反動勢力的第一槍。
關羽好寫一些,重點可放在敗走麥城的原因上。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傷、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一生壯烈,而後人又敬其忠勇、俠義,而將其奉為財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寫。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在中國古代層出不窮的名人之中,被後世戴上炫目光環並尊之為「聖人」者,卻僅有二人,他們就是被民間尊稱為「文聖」的孔子和「武聖」的關公。
關公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作為三國名將的關公,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毫無建樹。可是,關羽那充滿英雄傳奇的一生,卻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並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從宋元至明清的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揮文弄墨的文人學子、舞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舍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侶道士,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在這一浪高於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之後,對關公的敬重乃至崇拜,並未在海內外華人中大幅度降溫。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裡,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義氣、重情誼,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信仰比較多,祭拜關公的風氣由此而發揚! 追問能少一點嗎??
回答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顯英雄。「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確,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關雲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過五關斬六將,……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為之殉命,何況人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失利,關羽面臨著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他背負著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著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松……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澱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唯一的。因為,中國人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裡,還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余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著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為王,我卻一直在心裡稱他為「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為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盪氣回腸的凝重。忠義永存,英雄無愧。
《赤兔馬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關羽走麥城,兵敗遭擒,拒降,為孫權所害。其坐騎赤兔馬為孫權賜予馬忠。
一日,馬忠上表:赤兔馬絕食數日,不久將亡。孫權大驚,急訪江東名士伯喜。此人乃伯樂之後,人言其精通馬語。
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間,但見赤兔馬伏於地,哀嘶不止。眾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諸人,撫其背嘆道:「昔日曹操做《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吾深知君念關將軍之恩,欲從之於地下。然當日呂奉先白門樓殞命,亦未見君如此相依,為何今日這等輕生,豈不負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馬哀嘶一聲,嘆道:「予嘗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將肺腑之言相告。吾生於西涼,後為董卓所獲,此人飛揚跋扈,殺少帝,卧龍床,實為漢賊,吾深恨之。」
伯喜點頭,曰:「後聞李儒獻計,將君贈予呂布,呂布乃天下第一勇將,眾皆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想來當不負君之志也。」
赤兔馬嘆曰:「公言差矣。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術而斬其婚使。『人無信不立』,與此等無誠信之人齊名,實為吾平生之大恥!後吾歸於曹操,其手下雖猛將如雲,卻無人可稱英雄。吾恐今生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後曹操將吾贈予關將軍;吾曾於虎牢關前見其武勇,白門樓上見其恩義,仰慕已久。關將軍見吾亦大喜,拜謝曹操。操問何故如此,關將軍答曰:『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長下落,可一日而得見矣。』其人誠信如此。常言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吾敢不以死相報乎?」
伯喜聞之,嘆曰:「人皆言關將軍乃誠信之士,今日所聞,果真如此。」
赤兔馬泣曰:「吾嘗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齊之高義。玉可碎而不可損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毀其節。士為知己而死,人因誠信而存,吾安肯食吳粟而苟活於世間?」言罷,伏地而亡。
伯喜放聲痛哭,曰:「物猶如此,人何以堪?」後奏於孫權。權聞之亦泣:「吾不知雲長誠信如此,今此忠義之士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見天下蒼生?」
後孫權傳旨,將關羽父子並赤兔馬厚葬。
簡評:讀罷此篇臨場作文,令人拍案稱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諳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實在豐富。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它在同伯喜的對話中,顯示對關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一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擇善而從、唯誠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層樓。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純熟的古白話,散整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眾多考生無法望其項背的。
⑻ 關於關羽的作文是什麼600字
關羽的故事
話說關羽敗走麥城,被紅眼兒孫權抓住,最終不為名利所動,英勇就義,留下了千古美名。
被關羽的忠義精神感動的仙界魔界諸神鬼一起設宴迎接關羽。關羽坐在酒席上,思忖半晌,終於舉起了酒杯,向著諸神鬼一仰脖子喝下去。他答應了出任仙界忠義神的職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關羽一上任就嚴厲整頓各部門的紀律,因為是玉皇大帝欽典的司法紀檢大官,各路神仙不敢馬虎,接到通知後連夜開專題討論會,組織各部門下屬學習關羽的專著《忠義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一時間,各部門人手一本《忠義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學習氣氛十分濃烈。大家學習完這本書之後,無不贊揚關羽不但武功好,人忠義,而且文筆一流,分析說里頭頭是道,深刻透徹。於是各部門向下面基層出通知,下指標,由下屬傳下屬,下屬的下屬傳給下屬的下屬的下屬,直到地獄的十八層裡面的鬼魂也各自人手一本《忠義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大家發奮學習研究。關羽的專著因此也發行超過兩億多本,收入版本費數十億元冥幣,關羽的名勝更是鵲起,加之巨富,連玉皇老帝也不得不降尊迂貴,對關羽言聽計從。
關羽三把火還沒燒完,仙界魔界已經是氣象大新,各個部門人員言必稱忠義,人員之間的關系更是更上一層樓了。看到這種狀況,關羽總算感到一點自我確證。
不知過了幾天幾年,關羽獨自一人坐在寶座上悶呆了,便獨自踩著行雲到處閑逛。游著游著,突然想看看地下各鬼投胎後變成什麼樣子,於是他找來閻王爺,要來生死簿,喬裝一番便下凡來了。
剛一下來,他就發現了自己的身影。原來家家戶戶都在供奉著他的神位。他不由地心花怒放:原來世人沒有忘卻他,都虔誠地供奉著他。他高興地走進了一家,只見一個男人正跪在神台前面,虔誠地祈禱著:關大爺保佑保佑我,讓我這次能賺個大錢,回來後我給你全牲供奉。關羽剛感到奇怪自己怎麼變成財神了,轉而又想:也好,保佑他發點財也沒所謂,既然他那麼虔誠。於是他就緊跟著那人,准備到時候幫他一把。那人徑直走進一間小屋子,裡面已經有好多人了,正在四人一組四人一組熱火朝天地搓著方塊東西,時而看見有人垂頭喪氣地掏出和冥幣類似的紙張。關羽看了好久,終於明白了他們在賭博,一氣之下施了毒咒,讓那人輸個精光,然後氣沖沖地走了。
關羽又走進了另一家房子。幾個小夥子在神台前面魚貫而列給自己上香。關羽頓時感到舒服多了,真是年輕有為啊。這時,為首的小夥子發言了:「關大爺,這次我們是為受侮辱的兄弟報仇的,你一定要保佑我們啊,回來後再給你全羊供奉。」說完,幾個小夥子操起了傢伙沖出門去……
關羽目瞪口呆!看著自己被香火繚繞的英武樣子,不僅思索起來。
⑼ 有關關羽的作文。。。。。急急
關羽好寫一些,重點可放在敗走麥城的原因上。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傷、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一生壯烈,而後人又敬其忠勇、俠義,而將其奉為財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寫。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在中國古代層出不窮的名人之中,被後世戴上炫目光環並尊之為「聖人」者,卻僅有二人,他們就是被民間尊稱為「文聖」的孔子和「武聖」的關公。
關公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作為三國名將的關公,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毫無建樹。可是,關羽那充滿英雄傳奇的一生,卻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並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從宋元至明清的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揮文弄墨的文人學子、舞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舍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侶道士,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在這一浪高於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之後,對關公的敬重乃至崇拜,並未在海內外華人中大幅度降溫。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裡,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義氣、重情誼,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信仰比較多,祭拜關公的風氣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在中國古代層出不窮的名人之中,被後世戴上炫目光環並尊之為「聖人」者,卻僅有二人,他們就是被民間尊稱為「文聖」的孔子和「武聖」的關公。
關公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作為三國名將的關公,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毫無建樹。可是,關羽那充滿英雄傳奇的一生,卻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並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從宋元至明清的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揮文弄墨的文人學子、舞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舍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侶道士,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在這一浪高於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之後,對關公的敬重乃至崇拜,並未在海內外華人中大幅度降溫。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裡,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⑽ 一篇寫關羽的作文
關羽好寫一些,重點可放在敗走麥城的原因上。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傷、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一生壯烈,而後人又敬其忠勇、俠義,而將其奉為財神、武神。如此人物怎能不寫。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在中國古代層出不窮的名人之中,被後世戴上炫目光環並尊之為「聖人」者,卻僅有二人,他們就是被民間尊稱為「文聖」的孔子和「武聖」的關公。 關公本名關羽,字雲長,出生於公元一六0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關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群雄,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譜寫出一曲令人感慨萬端的人生壯歌。作為三國名將的關公,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毫無建樹。可是,關羽那充滿英雄傳奇的一生,卻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道德楷模,並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聖偶像。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從宋元至明清的這一歷史過程中,上至高居廟堂的帝王將相,下至終生勞作的庶民百姓,從揮文弄墨的文人學子、舞槍弄劍的草莽義士,到勾欄瓦舍中的說書藝人、梨園演場中的戲子優伶,乃至遠避塵世的僧侶道士,幾乎都陸陸續續匯入了美化、聖化和神化關公的潮流。在這一浪高於一浪的關公崇拜浪潮中,從關公身上發掘出來的和被追加到關公身上的美德與美譽,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真實的關公,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達到了無人可及而又無以復加的地步。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之後,對關公的敬重乃至崇拜,並未在海內外華人中大幅度降溫。尤其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華人那裡,對於關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熱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維護和承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促進和增強海內外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 所以,港人重義氣、重情誼,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信仰比較多,祭拜關公的風氣由此而出!!! 追問: 你寫哪裡去了 寫他的精神 不寫現在 回答: 明清兩朝處於封建社會末期,各類社會矛盾尖銳,統治者除加強君主專制外,企圖用儒家思想塑造超人的神的力量來維護統治。以關羽為例。關羽是《三國演義》中重筆刻畫的人物之一,他武藝高強,神勇蓋世,同時又「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忠義的化身。《三國演義》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表現關羽的忠義的: 為義而盟 關羽殺了本處勢豪,逃難江湖,聞招軍破賊,前來應募,結果與劉備,張飛幸遇,交談甚是相投,於是三人在張飛庄後桃園結為兄弟。這是第一回開篇所述。標題不說「結拜」「結盟」,而說「結義」。誓曰:「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可以說,「義」起領全篇,又貫穿全篇,成為全書中的一個神眼。守義者便頌,背義者則伐,不論身在何方,皆用「義」來作褒貶的界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三國鼎立,魏吳蜀相爭,本無是非正邪之分,但小說就是要把蜀漢寫作正面,曹魏定成反面,很多人對此不解以至反感,其實,這裡面還是一個「義」在起作用。劉關張重義,曹操背義,曹操最初行刺董卓不果,逃跑時對款待他的呂伯奢一家九口,悉數殺盡,並且大言不慚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正是背義的宣言。作者抓了一個「義」字,也使全書有了神韻。 守義而戰 興兵之初,諸侯會集,共討漢賊。劉備投奔,並不被看重,只因是帝室之胄,才被袁紹賜於末座。關羽、張飛叉手侍立於後。恰好華雄到寨前大罵挑戰,接著幾名大將出寨迎戰,均被華雄斬於馬下。關羽請戰,並非於己邀功,實為劉備爭位。面對強敵,關羽不飲熱酒,「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大戰華雄,瞬間即勝。'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這段精妙的側面描寫,歷來為評論家看好,正面不著一字,盡得「斬」字風流。從關羽「叉手侍立於後」便能看出他對劉備「末位」的憤懣不滿,斬華雄應是關羽全然為「義」而戰之一證。 在關羽的戎馬生涯中,守義而戰的例子還不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數斬顏良,誅文丑。當時兵敗,劉備附紹,關羽降漢,兄弟之間互不知曉,關羽領命與顏良對陣,首先是想打聽劉備下落,以便盡早相聚。二是報曹操的不殺之恩,以盡信義之舉。斬殺二將,頗顯關羽神威。顏良不可一世,連斬曹部二將,關羽出陣,快馬飛刀,突出一個「速」字。誅文丑,又有一個「巧」字,先是用計令文軍大亂,然後截住廝殺,取勝亦速。此乃守義而戰。此後,關羽進軍,聞知劉備確在紹部,欲星夜而往,「但恨吾斬紹二將,恐今事變矣。」一個「恨」字,現出多少忠心與信義。 重義而動 在關羽的心目中,劉備的利益高於一切。在小沛為呂布追殺,兵敗之後,劉備暫投曹操,用韜晦之計巧過難關。身在曹營,劉後園種菜,親自澆灌,曹操卻邀劉飲酒時,說出「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大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後借雷聲掩飾。 就在煮酒論英雄之時,關羽、張飛聞知劉備被請走,立即「撞入後園,手提定劍,突至亭前,左右攔擋不住。」見到劉備與曹操之後,兩人便按劍而立。尊劉護劉,由此可見一斑。 護義而降 劉關張早期根基不穩,不斷依附他人以保全自身,又不斷尋機自立,徐州、小沛幾收幾失。關羽自守下邳,保護著劉備妻小。曹操大軍壓境,張遼在關羽失城困窘之中前來勸降,曉以利害,關羽也自知不降必死。按勇士之志,可殺而不可辱,可死而不可降,但關羽正肩負著保護劉備妻小的重任,棄任而死,似有不義,因此,便有降曹一段。但關羽又不同一般降將,他要降漢不降曹,還要讓劉備家小得到皇叔俸祿善贍,並且一經知曉劉備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這樣的投降,恐怕古今中外難找第二,但關羽就是關羽。曹操爽快答應三條之後,關羽又讓曹操退軍,容他入城稟告劉妻,這真有些得寸進尺。但其間全然沒有一點私心私利,都在忠劉「義」上。 護義而降之後,還有一個細節,即關羽隨曹軍班師還許昌。「關公收拾車仗,請二嫂上車,親自護車而行。於路安歇館驛,操欲亂其君臣之禮,使關公與二嫂共處一室。關公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操見公如此,愈加敬服。」 這個細節看起來平常,但足見曹操奸詐。當初張遼向他稟呈關羽三約時,他不允「但知玄德信息,雖遠必往」一條,認為「然則吾養雲長何用?此事卻難從。」是張遼勸他「更施厚恩以結其心」,方才應允。曹操看出,僅憑施恩,難以留住關羽,而亂了他的君臣之禮,關羽自己也不便再去投劉備了。使其與嫂共處一室,實屬為人所不齒之下策,但曹操卻做得出來。關羽光明磊落,夜立戶外,其忠義之心更是躍然紙上。《三國演義》寫降事比比皆是,但不是無奈,便是不義,唯有關羽、黃忠之降,寫出了光明與大義。 奉義而辭 關羽知曉劉備下落之後,立即辭別曹操,曹操避而不見,便不辭而別。一路上,由於沒有拿到曹操文書,守將一一阻攔,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演出了流傳千古的奪路之爭,也寫就了關羽忠義最有氣勢的篇章。可以說,到這里,全書對關羽忠義性格的刻畫既是高潮,也是完成。 在過關斬將的過程中,關羽每到關口,總是下馬施禮,好言求路;總是對方不允,先行動武之時,才被迫反抗。殺將求路,對其餘軍士,一概曉以緣委,不予誅殺。並且把劉備的兩個妻子甚是看重,精心護衛,不讓出一點差錯。即使受了箭傷,亦毫不怠慢,其忠義之心,著實天地可鑒。 從思想性格的刻畫而言,到了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的忠義形象已經完成。此後還有諸多義舉,最典型的是義釋曹操。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在諸葛亮的精心設計下,終於有了一次捉拿曹操的機會。如果消滅曹操,掌握北方,便有了壓倒孫吳之勢,平定天下,興復漢室的大業就可能成為現實。但關羽與曹操面對面的時候,竟不忘舊恩,心中不忍,放走曹操,正是這一放,使蜀漢江山永在下風,諸葛亮晚年六齣祁山,終不能滅魏,反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關羽義釋曹操,當作對蜀漢不義而論。 從以上五個方面的表現可以看出:關羽的忠義思想確實具有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基礎,有著相當復雜的內容。在我們國家,有著上千年的尊孔的歷史,孔子的學說,具有很強的規范人的行為的力量,是一種准則,這是不能隨意抹殺的事實。而對關羽的推祟,倡導忠於國君,講究信義,使孔學的規范作用進一步加大,進一步具體化了。 終其一生,正應了我們今天的一句話:為忠義生,為忠義死,為忠義奮斗一輩子;吃忠義虧,上忠義當,最終死在忠義上。令人嘆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