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八大習慣作文:文明、誠信……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幹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後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瞭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一、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是傳承文明的需要。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博大精深的倫理文化遺產中,很多優良的、傳統的禮儀規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知道:童稚時的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傳為美談;岳飛問路,頗知禮節,才得以校場比武,騎馬跨天下;「程門立雪」更是為尊敬師長的典範。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些,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作為中華民族的傳承人——青少年兒童,他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名副其實,「禮儀之邦」的美名響譽中外。
其次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今,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社會是以文明、和平、發展為主流的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溫馨和諧的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前進的社會呼喚文明,科學的未來呼喚文明。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因此,學校必須抓好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⑵ 聽《小學生行為習慣》有感 要一篇關於小學生聽老師講行為習慣的作文 急!急!!!!!!!
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
一、舉止文明習慣:舉止是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教育學生在學校講究學校禮儀,在家裡講究家庭禮儀,在社會上講究社會禮儀,養成禮貌待客、文明接電話、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見到熟人主動打招呼、在公共場所要安靜等好習慣。
二、誠實守信的習慣:「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力量。教育學生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勇於承認錯誤,不說謊話,拾到東西要歸還,不貪小便宜,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三、尊重他人的習慣:尊重他人,就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由衷的欣賞和贊美別人的優點,允許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尊重他人的生活學習習慣,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維護他人人格尊嚴。
四、守時惜時的習慣:良好的時間觀念有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學生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當日事當日畢,從小動的「時間就是效率」,養成守時惜時的好習慣。
五、尊敬父母的習慣:「百善孝為先」,尊敬父母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道德准則。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主動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感謝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人。
六、勤儉節約的習慣: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更具有時代意義。急哦阿玉學生從節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張紙等生活小節入手,養成愛惜學慣用品、不亂花錢、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等好習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勞動實踐,從中體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培養勤儉節約的品質。
七、按規則做事的習慣: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遵守規則是一種教養,一種文化,是社會秩序得以維持的必要條件。教育學生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規則等。
八、勤於動手的習慣。勤於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會整理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九、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鍛煉身體可以增強體能,緩解學習壓力,培養堅忍不拔的精神,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教育學生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上好體育課,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要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自衛能力。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真愛生命。
十、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講究衛生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教育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愛護環境,做到不隨地扔垃圾,不再牆上亂寫亂畫等。
十一、關心社會、熱愛集體的習慣:關心社會、熱愛集體是培養學生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教育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注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懂得,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應該關心集體的事情,關心集體的每一個成員。
十二、明辨是非、自律自持的習慣:注意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處事的過程中,學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做一個正直的人。教育學生以一定的標准和行為規范指導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和約束自己,不幹擾和影響他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錯誤,教育學生懂得自律自持,明於知恥,勇於糾錯,善於自控,不斷進步。
十三、自信、自省、自我完善的習慣:自信是每個人事業成功的階梯和不斷前進的動力,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告訴學生「你能行」,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心。要讓學生學會自省,經常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使學生不斷在反思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⑶ 小學生四年級我的行為習慣作文400個字
還有一次,爸爸從外地帶回來的一個滾圓的哈密瓜,剛切開放在桌上,我還沒來得及吃,你就「聞味而來」,用那根不知插過多少腐爛垃圾的「細針」,盡情地吸了一肚子甜美的瓜汁,還在瓜瓤亂蹬一氣(不知又抹上去多少細菌),才拍拍屁股走「蚊」。結果,我吃了你光臨過的哈密瓜後,當天晚上就開始發高燒,之後又是打針又是吃葯!你害得我受了一星期的罪!
上述兩件「好事」全都是你的功勞,為了「答謝」你,我已請媽媽准備了每位可口的滅蚊葯和香味濃郁的蚊香,我想你一定會喜歡的。早點來嘗喲!
愛你卻最恨你的人:心雪夏琳
2010年7月15日
3、給蚊子的一封信
老家的蚊子:
你還記得嗎?每當我夏天回老家的時候,你是如此地「歡迎」我,在乘我不備之時滿懷激動地地「吻」我幾口,在我身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愛的烙印」,還「依依不捨」附贈了我「禮品」—無可祛除的奇癢,讓我每次都痛苦不堪地帶著你的「禮品」回家。
你還記得嗎?每當我回老家時,你總不是光明正大地向我飛來,而是和兄弟姐妹們一起,集中了圖—160「海盜旗」轟炸機的高速和超底空突防能力和F—35「閃電」戰斗機的隱蔽性,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我身上一口又一口地大肆「轟炸」,直到我發現你們時,你們早就扔完「彈葯」,揚長而去,只留下了我身上的一個個浪籍的「著彈點」……而等待我的是媽媽用滾燙滾燙的鹽水泡老茶來幫我消炎止癢,要敷在傷口上兩三次才能止癢。你知道嗎?滾燙的鹽水泡老茶敷在傷口上的感覺燙得每次我都慘叫不斷。
你還記得嗎?今年我回老家是不是讓你們很失望啊?沒想到我總結了經驗,這次我穿著長袖上衣和牛仔褲!躍然還是有點防不勝防,還是被你們偷襲成功,咬了10來個包,但這次可算是
⑷ 小學生三年30個好習慣作文
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我對習慣有著很深刻的感受。不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優秀的東西,還是我身上一些不好、失敗的東西,基本上都來自習慣,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品格、能力多半來自習慣,是習慣使身體自動地做,是習慣在打造人的第二天性。沒有習慣,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巔。壞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而是最壞的主人。俗話說的好:一個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一個壞習慣可以毀滅一個人。以前的我不知道這句什麼意思。可是後來,我明白了也理解了它的含義,並且養成了一個「先天性」的好習慣——放學後先寫作業。
我從小就愛玩,可玩多了對學習也不太好。那是深秋的一天,我寄居住在姑姑家。每當一放學,我回到家,就「沖」向廚房,大聲喊到:「我餓了,有吃的嗎?」姑姑回答:「沒有,一會就該吃飯了。」「沒有就沒有!」我邊說邊走出家門,和同學去玩,把作業的事早拋到九霄雲外了。當我回來時已經六點多了,在姑姑的催促下,我才做起了作業,但做作業時可忙了,東瞧瞧,西看看,邊做還邊哼歌,小夥伴又來找我玩,我把作業一推,一溜煙兒就沒人影了。玩夠了,我回到家,才重新打開作業本做作業,不止浪費了多少個一分鍾。做玩作業,我吃飯了,吃完飯。我們又看電視。「十點了,貝貝趕快洗漱睡覺。」姑姑對我說。我一扭頭,看見了我那沉甸甸的大書包。立刻想起一件「人命關天」的事:壞了!沒寫數學作業!眼前立即閃出自己上次因為沒寫作業,老師慈祥的面孔立刻「陰天」的事。我小聲地說:「姑姑,我……我還沒……沒寫作業呢,先讓我寫會吧?」結果,我一直寫到十一點……倒!!!
從那天起,我便堅持放學回家立刻寫作業。經過三個星期的努力,我終於改了過來。可沒過幾天,我又打了「退堂鼓」,因為沒寫日記,被老師告上「法庭」。害得我中午都沒回家,在辦公室一直寫到十二點半。我再次下決心,一定要徹底改邪歸正。可沒想到,剛過一個月,我的老毛病再次重犯,邊寫邊玩。姑姑看見後,嚇唬我:「以後再也不讓寫作業了,也不讓上學了,讓我天天玩,玩個痛快。」我害怕了,不上學還行?姑姑的這招還挺靈,我的老毛病徹底消失了。每天放學,回家就寫作業,小夥伴來找我玩,我對他說,我必須做完作業才能玩兒!晚上還要看課外書,不讓一分鍾溜走。好習慣越多,則生活越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也越強。
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起初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人類一生的工作,精巧還是粗劣,都由他每個習慣所養成。習慣是人類生活最有力的向導。中國有句諺語:習慣成自然。同時,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習慣是一種優秀。」我想:我的習慣也是一種優秀吧!」
古人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良好的習慣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往往會發現,同學們中作文程度差異明顯,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總有那麼一些同學的作文讓老師都拍案叫絕。稍作了解,便會發現,這些同學之所以「會寫」,完全緣於他們已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平時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來;多思了,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學,總是非常羨慕那些作文屢屢被拿來當範文的同學,但卻苦於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那麼,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 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說:「什麼叫寫作?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注在裡面。」目前,在同學的作文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虛假現象,寫進作文中的人是虛的,事是假的,觀點是強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實性。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應付作文的同學身上,即便有些同學,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沒有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他們的作文即使極有文采,依然脫不了胡編亂造的弊病,因此難以打動人,難以獲得高分。記得前不久筆者布置了一道參加全國作文競賽的作文題目《溫暖》,先是布置作文興趣小組的同學完成,准備從這些寫作能手中發現幾篇佳作,然而事與願違,多數同學編造的痕跡明顯。最終寫得最打動人的是未參加興趣小組的普通同學。這位同學飽含深情地敘述了母親與父親離婚後突患重病,舅舅姨姨們傾全力救助母親的經過。此文寫得令筆者動容。可見,文章貴在真情,要寫好文章,一定要養成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只有敢說真話,肯吐心聲,才能讓讀者感到真誠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說服力和感染力。有些同學在寫作中,一味地說套話,以為只要朝著光明的一面去寫就是沒錯的,其實,這種思想的框框是完全應該摒棄的。人類的感情多種多樣,不論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實表現。有些同學在平時的言談中,對有些教師批評有加,但在寫老師的作文中卻一味地對教師歌功頌德,這樣的作文能寫得好嗎?只能給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諱地指出老師的缺點。
語文教育老前輩都是強調學生作文「要說自己想說的話」的。葉聖陶先生說:「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呂叔湘先生也說:「對於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少搬『公式』,少說廢話。」學生作文創作是否有發自內心的真情,是衡量創作的一個重要尺度。作文創作應以敞開心靈,表現個性,真實坦白地抒寫自己為創作原則。真誠是一切文學之本,尤其是初學寫作者——學生所必須遵從的。對於如在某年高考作文《戰勝脆弱》中,有不少學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來作文的現象,應該予以深思,並予以糾正。
二.養成觀察感知、體驗積累的習慣。
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於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叩擊我們心弦,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生。同時,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寫作的材料。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寫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長流不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寫作者必須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熱愛生活,筆底才會淌出源源清流,妙筆才會生花。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積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對周圍的點點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對生活觀察得越細致,則描寫的事物越生動形象。因此,必須培養學生養成觀察感知的習慣。大文豪蘇軾主張:「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魯迅先生也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這都說明積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學提筆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來,一氣呵成,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勢,究其原因,便是在積累上下過功夫,材料儲備豐富。不少同學寫作苦於無言,只好「望題興嘆」,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倉庫里貯存的素材多寡,直接關繫到作文的質量。有一則古代笑話說:一秀才寫不出文章,痛苦萬狀。其妻見曰:「怎麼比我生小孩還難?」對曰:「當然更難。你生孩子是肚裡有貨,我寫文章是肚裡沒貨。」學生寫作文也往往就是肚裡沒貨。因此,應培養學生養成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勤寫觀察筆記,多作讀書筆記,把平時看到的現象、讀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記錄下來,這樣才不至於隨讀隨忘,隨見隨忘。
三.養成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習多修改的習慣
我們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唯一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都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自然,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復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新,必須在反復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律。要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自工,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連大文豪魯迅先生說起自己的寫作體會,也是這樣強調的:「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學寫作者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的飛躍。持之以恆,寫作習慣也就養成了。多思考,除了指平時對所見所聞要多思考,對周圍的點點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之外,在寫作時,也要養成構思、列提綱的習慣。沒有思考就沒有深邃雋永的文章。動筆之前,要思考選什麼樣的材料,定什麼樣的主題,以及對材料要如何組織等等。最好養成列提綱、打腹稿的習慣,這樣,下筆才能一揮而就,不至於一句一句像擠牙膏似的硬擠出來。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寫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是提高文章質量的有效方法,文壇上流傳著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養成學生自改習作的習慣。葉聖陶先生當年曾大力提倡,積極主張學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綱也要求學生養成「多寫多改」的習慣。「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是公認的事實。文章不厭百回改,越改越精美。從起始年級起,就應教給學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多方面培養學生自改的習慣。「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寫我心」,有了良好的寫作習慣,作文自然能夠學得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寫作水平也就能夠得到不斷提高。
⑸ 小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文
春天,悄悄的來到了人間,大地綠意盎然,春光明媚,好不令人精神舒爽,神往陶醉。同樣的,我們學校迎來了另一個美好的春天。你看,清早,同學們冒著初春的寒意,興高采烈、精神煥發的來到了學校,春天寫在了同學們的臉上;你看,紅領巾在整潔校服的襯托下,是那麼的鮮艷奪目,春天飄在了同學們的胸前;你看,地上的垃圾少了,垃圾桶的肚子脹了,校園整潔多了,春天站在了同學們的手裡;你再看,同學們從老師、客人們的面前走過,「校長好」「老師好」「叔叔阿姨好」,匯成了一支多麼動聽的歌曲飄盪在校園里,這時,春天在哪裡?噢!春天已鑽進了同學們的心裡。看吧,你們看吧!美好的春天就在同學們的身上。
這美好的一切,是誰帶來的?是學校領導老師帶來的,是《守則》《規范》帶來的。為了規范學校的管理,更為了把我們培養成懂禮貌、守紀律、勤學習、講衛生的好學生,學校從第一周便開展了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教育。領導給我們明確要求,老師給我們苦口婆心的教誨。漸漸地,我們變了,校園變了,這裡麵包含著多少領導老師的心血呀!
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老師的教導,同學的幫助,更需要我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我們的行為准則,但它們不僅是紙上條文,我們不但要記住它們,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
讓我們輕輕的為爺爺奶奶捶捶微駝的背脊,為爸爸媽媽端上我們親手做的不一定可口的飯菜;
讓我們為老師送上一杯可以驅趕疲勞的清茶,幫同學做一道他愁眉半天而不解的難題;
讓我們攙起摔在地上正哭得起勁的小妹妹,扶一把正茫然不知如何穿過馬路的盲人伯伯;
讓我們珍惜父母血汗結晶而成的每一粒糧食,不亂花每一分錢;
讓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一塊果皮;
讓我們誠摯的為自己的錯誤道一聲:對不起!對別人的歉意回一聲:沒關系!
讓我們積極鍛煉身體,以便將來成為更好的棟梁......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守則為指南,規范自己的行為,嚴於律己,自覺遵守各項紀律,爭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
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使春天常駐我們的校園吧!
同學們,你們看,碧綠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遊;你們聽,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歡快地鳴唱……哦!這個世界最生機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讓我們的整個地球也鮮活起來。
我一直喜歡那一首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歌中唱道:「 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 ……每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就感到生命的可貴 。
每天清晨,當朝霞映紅了我的雙頰,當樹上的小鳥叫醒了我的夢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給予了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讓我感受這美麗的地球。我還要感謝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的慈愛像陽光一樣照亮了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我讀了新《小學生行為規范》以後才知道國旗在我們心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國旗代表著國家,不但要尊敬它,還要頌揚它。當我一想起平時晨操時的表現,不禁臉紅。因為平時的晨操,我並沒有保持安靜,雙目注視國旗,反而是不斷與前後排同學說話、開玩笑。讀了新《小學生行為規范》以後,我想以後不會,也不能再亂說話了。
新《小學生行為規范》中有 「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的規定。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的我:時常譏笑、戲弄他人,有時說話語氣很不友好。上課有同學回答錯誤時,我會哈哈大笑,全然不顧同學的感受。記得有一次,同學小楠在回答問題時出了錯,下課後我指著她的鼻子說:「你呀,累死也學不好了!」結果她聽了傷心地大哭起來。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
現在,我已把《規范》背熟,記在心裡,用它們來對照我的行為,讓我不斷地改正缺點,完善自我。在生活中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遵守公共秩序,買東西要排隊;要自覺保護環境,不亂仍果殼紙屑,節約用水用電,不浪費糧食;老師布置的作業要按時完成,要養成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要愛動腦筋,積極發言,碰到問題時要敢於提問。總之,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公共場所或者在生活中,都要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不斷地發覺,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改進。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爭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在這里,我想說:「《規范》,你是我的良師,你是我親密的夥伴!」
⑹ 關於小學生行為習慣的作文
媽媽說,養來成好習慣,就源會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早睡早起,不賴床,就是一天最棒的開始。早晚刷牙,保持口腔衛生,牙齒好,吃飯才香,身體更壯。上課不說小話,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到老師的講解,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不隨便喝飲料,每天堅持喝兩大杯白開水。身體才健康。不亂花零用錢,養成積蓄的好習慣。我們的校訓也說,習慣成就未來,好習慣伴隨我的一生。
⑺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小學作文
一、要靠教師的正確引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包括哪些內容,使他們心中有數。一般來說,良好的閱讀習慣主要有:①愛讀書、多讀書;②一邊讀一邊想;③認真做讀書筆記;④經常使用工具書。良好的寫作習慣主要有:①勤於積累寫作素材;②勤於思考,勤於動筆;③重視修改;④認真書寫。其次應讓學生認識到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的重要意義。通過古今中外和現實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向學生說明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對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強形成習慣的意識性,提高其積極性和自覺性。第三,要建立健全嚴格的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好的事,不是教師一號召,學生一注意就能到的事。必須樹立長期堅持的觀念,必須建立健全嚴格的制度。比如自我約束機制,同學之間相互監督機制,教師、家長的監督機制,定期不定期組織評比,給予恰當的表揚和批評,形成競爭局面。第四,教給方法。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和寫作方法對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有著直接的關系。比如,要使學生養成認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首先要使學生知道讀書筆記有幾種,每種有什麼特點,各有什麼作用;其次要教給學生各種寫法。二、要靠反復的嚴格訓練。葉聖陶先生講:「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這就是說,反復的嚴格的訓練是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的最根本的保證。
⑻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文 400--500字
珍惜生命 安全出行 我們每天都要出門,去上學、上班、買菜……。當我們走在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問「大熱天不系安全帶行不行?」「賣瓜農用車咋不讓上高速?」 有關人員解釋:熱天上高速也必須系安全帶?一些咨詢的司機說大熱天上高速系安全帶更熱,能不能不系?據統計,發生交通事故後,前排司乘人員如系安全帶可有效減少70%的傷亡。安全帶是為車輛發生意外後專門保護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傷害而設計的,能有效地保護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氣炎熱,一些人在行車時圖一時涼快不系安全帶,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 賣瓜農用車為啥不讓上高速?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第四條明確規定,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全掛牽引車以及設計最高時速低於70公里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農用運輸車、兩輪摩托車因安全系數低,防護措施差,極易釀成惡性交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繫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育人不僅要進行智力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紀律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從幼兒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是能達到一代人和一個社會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計。 新學期一開始,為確保學校師生上放學的道路交通安全,維護校園的教學、生活秩序,與學校一道一方面加強對校園內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學校「綠色通道」的建設和學校周邊交通環境的整治。以進一步增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防自護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發生。據了解,每年因各種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兒童少年死於非命,而因交通意識缺乏和淡薄引發的交通傷亡事故,在中小學生傷亡事故中佔有較大的比例。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牽涉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負責,齊抓共管。 交通法規規定,做到行車安全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無牌無證的車輛不能上路,二是年滿18歲並考取了相關駕照才有資格駕駛車輛。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邏執勤時發現,有相當部分的車輛「三證」不齊,一些還不符合法定年齡的學生也騎車上街。看來,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問題任重道遠,如何讓中小學生平平安安上學,高高興興回家呢? 我建議定期或不定期選派民警或教師勸導員在交通復雜的學校門口或路口維持上、放學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綠色通道」安全暢通。同時 將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學校管理的內容,每所中小學平時就必須按照驗收考評標准抓工作,並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的內容之一。建議小學生上放學實行「排路隊」和戴「小黃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學生編排成隊,由教師護送過馬路,保證學生走路安全;在組織學生外出集體活動或組織春、秋遊時,嚴格規范審批手續,把好審批關,堅決制止病車、超載車運送學生,保證學校師生的交通安全。同時,加強了對學校及周邊交通環境的整治,堅決取締校園門口擺攤設點、佔道為市等妨礙學校師生通行的違章行為。為廣大師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 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麼,就請大家「保護生命,拒絕違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⑼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文400字
小學生養成教育很重要 五年級 李向子當前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受電視網路的影響較大。社會上流傳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小學生可以毫不顧忌地去做。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很多事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半途而廢,丟三落四的壞習慣。要讓小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利用好班會加強養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會可加強小學生養成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忘性大,紀律、衛生、安全方面的好壞典型要及時總結。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無私,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對於遵守紀律的同學要大力表揚;對於犯錯誤的同學要嚴厲批評,糾正錯誤。其次,養成教育要從點滴小事抓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不少學生對《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熟悉,打架、說臟話、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的現象很常見;許多學生在校內做好事,回到家裡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成教育需要從學生的日常表現抓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穿著干凈整齊等等,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學生良好的素質基礎,「 百尺高台起於壘土」,所以養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導演的角色。再次,養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學生的行動來實現,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恆,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結果是對學生進行粗暴的教育,輕則批評,重則體罰。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學生的行動,要通過行動才能預防危險;感恩教育要學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寫感恩作文讓學生學會感恩。總之,小學生養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為了孩子的成長、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