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作文講座(五)怎樣寫想像作文
在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會遇到這種現象,有的學生對寫作文就提不起興趣,不願意寫作文,往往對老師布置的習作要求,只是應付了事,學生在習作中,不知道寫什麼,還有是不知道怎麼寫,針對學生的這種不願意寫,不知寫什麼和怎麼樣寫這三個問題,我結合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的實踐,認為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要把握好三個方面,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加強學生的寫作方法訓練。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願意寫作文和樂於寫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都喜歡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學生只有在自己有興趣的行動中才能樹立信心,寫作文也是一樣,只有讓學生在寫作中嘗到寫作的樂趣,才能克服寫作的畏懼感。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指導寫作中,善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鼓勵他們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1、結合學生的實際,設置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導入習作。
教學過程中必然要用到「提問」,要「提問」,必然先得「設問」。 好的課堂設問,可以使學生智力得到開發,能力得到培養,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提問要抓住課文的關鍵處
2、創設習作的情境,寫學生自己想說的話。
新的教學法遵循兒童的心理思維規律,分階段分步驟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在兒童的思維形式中,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兒童主要是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和想像來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學情境作文教學就要重視把學生帶進豐富多采、生動形象、真實可感的客觀情境,發展他們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想像能力,並把語言功能的發展與此緊密地聯系起來。在兒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溝通。小動物可與人交談,天上的雲彩可以變成各種生物的形態,風雨雷電、是人的各種活動的表現形態,因此,我們引導學生用詞語、句子和語言片段來描述情境,生動地再現情境、也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早進入創造性想像活動的領域,引導兒童運用語言片斷和段落描述情境、發展情境或創造新的情境。如設問:「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干什麼呢?」學生有說要把大灰狼捲起來扔進河裡的,有說要替小朋友夠下飛跑的氣球的,有說要開澡堂為小朋友洗澡的。只言片語的描述不就是篇篇童話故事嘛。隨著年齡的增加,又不時機地在情境中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提高他們在客觀世界中交流信息和表現自我的語言功能,如對自己最熟悉的人(同座)的描寫。對高年級的學生,在情境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審美素養,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學作文與學做人,作文與生活,語言實踐和社會實踐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如對「減負」的看法,有的同學就寫出與媽媽關於「減負」對白。
3、重視學生習作的點評與分享,在全班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學生能感受到成就感,能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人,早在童年時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就應學會獲得精神生活的圓滿的幸福,享受勞動和創造的歡樂。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因此,每篇課文交上的仿寫習作,應讓更多的學生去閱讀,在學生中間形成交流,這篇習作寫的好,好在哪裡?哪篇習作寫的不好,應該怎麼修改。這樣的切磋交流,讓學生很容易看到寫作不足的地方,積累了寫作經驗。學生的話題,學生交流起來輕松、愉快、有趣。此外,我還注重對學生習作的批改,注意進行激勵性評價。我常用紅筆把學生作文中的好詞佳句畫出來註上批語並提到課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學生見到教師充滿愛心的評語感到很受鼓舞,寫作興趣就更濃,寫起來就會更認真、更努力。不僅如此,我還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學生寫完作文後,有一種期待的心情,他們希望馬上能見到教師的反饋,想知道老師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寫得好受到老師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師盡快批改也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一種激勵,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趁熱打鐵修改作文。
二、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和寫得生動具體。
1、作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素材,寫身邊的人和事,抒發自己真實的感情。(1)農村小學生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農村有獨特的自然風光、農家生活、風土人情,這些為小學生作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農村教師要善於發現農村生活的素材。(2)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要緊貼農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隨聞,不要讓學生認為寫作文要寫具有重大意義的素材。積極鼓勵學生寫農村生活的。(3)教材中的作文內容已經考慮到城市農村,從命題作文走向了話題作文,作文教學中要從農村生活中尋找豐富的素材去寫,注重生活積累。
修訂版「大綱」在強調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同時,也十分強調學生生活積累,指出:「學生的習作,要開闊思路,放開手腳③」。同時也強調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④」觀察與思考是學生體驗生活的具體途徑,學生的靈性往往是在豐富的體驗中產生的,有了真正的體驗,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就會情動辭發,產生一種強烈的表達慾望。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就要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切實體驗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為寫作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留心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源於生活。學生腦子里沒有用來寫的材料,是寫不出好的作文的,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文只能是「閉門造車」勉強地生編硬造,只有對生活勤於觀察,善於積累,才有內容可寫,才能把作文寫好。平時,學生雖然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對生活有樂趣,但是,由於他們不會觀察,捕捉不了生活素材,很少注意積累寫作材料,因此,對周圍的人、事、物,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懂得去積累,頭腦空空,無材料可寫,作文內容貧乏,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教育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導他們注意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他們善於積累素材的好習慣。有經驗的作家說過:「豐富的作文題材是靠觀察和思考得來的。」因此,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分析,把事物的外在和內涵看清看透,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後設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再如,寫狀物的文章,就可引導學生抓住物的特點,從形狀、大小、姿態、色彩、變化、環境等方面,有重點、有目的的進行觀察、記錄。又如,在教學中,遇到要求學生寫《春遊》、《金色的秋天》等寫景的文章,在寫作之前,就有組織的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認識四季變化的美麗景象,了解太陽,花草,樹木,小昆蟲及自然界的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景物,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大自然美麗景色並把它記錄下來。
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為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2)開展活動,積累材料。
2、要學生多閱讀,包括課堂教材閱讀還有課外讀物。
(1)、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首先要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讓他們在作文是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香上的紅葉》這課後,就為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好了鋪墊。 然後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讀完一本書,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再有課堂上讓學生多做說話練習。
(2)、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走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盪盪的,怎麼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准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於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後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於學生有所裨益。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欣賞和摘抄中積累材料。比如,教完《頤和園》這課後,我們就可讓學生寫熟悉的景物,通過模仿寫景的語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掌握寫作方法。
3、通過日記積累。
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及時提筆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內容、感受,久而久之便不會再把寫作當成一件苦差事。讓學生在自己的日記里無拘無束地表現喜怒哀樂,他們就能夠寫出真實的事情。
三、指導學生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會寫和寫得有條理、構思新穎。
1、讀寫結合。借鑒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誦讀好詞佳句以及優美的段落,積累詞彙、品嘗寫作藝術,指導學生領悟寫作方法,並適當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作文指導時,引導學生借鑒課文的寫作方法,還可以通過回顧課文,創設寫作情景、激發寫作興趣。例如學習的情景,勾起孩子們往日生活的美好回憶,因為農村孩子對蜂窩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們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共鳴,當然更重要的是還有更新更奇更有趣的故事了。教師順勢而導:這篇課文一定勾起了你們對往日生活的美好回憶吧。那時,你們也曾像「我」一樣頑皮任性,也曾因好奇貪玩、幼稚莽撞而干過一些「傻事」吧。讓我們來寫寫這些「傻事」,注意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中不斷激發起新的學習沖動,從而以熱烈而高漲的情緒投入到習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激發孩子習作的興趣。
2、練習仿寫。仿寫就是仿照例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表現手法等進行作文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由仿寫到創作的過程。仿寫是小學生作文初步訓練的重點環節。首先要讓學生對仿寫的課文進行分析,學習表現手法,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其次,教師指導學生理清仿寫的思路,給出要求。要求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自然;要求學生以單元課題為話題,積累好詞好句。
3、課內素描。通過開展課內素描寫作練習,讓學生學會觀察、練好片段作文的基本功。讓學生觀察同學的外貌、寫同學的外貌、讀外貌描寫片段猜猜寫的是誰;讓學生觀察老師或學生表演一系列動作、語言等,引導學生說、寫看到的表演情景;讓學生表演課本劇,然後指導學生說、寫看到的劇情。
4、先「玩」後寫。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活動前指導觀察的順序、方法、重點,活動後指導學生說、寫活動。實踐證明,讓學生先「玩」後寫,學生的興趣盎然,可以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5、由仿到創。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範文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作,每次仿寫突出一個訓練重點(比如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裡活動等描寫、場面描寫、細節描寫、開頭結尾布局謀篇等訓練),只要學生基本達到就給予充分肯定,給予較高等級評定。在指導仿寫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創新寫作題材、寫作內容、寫作方法,寫出獨特的感受、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風格、獨具一格的文采。1、第一人稱敘事法2、第三人稱敘事法3、順敘法4、倒敘法5、插敘法6、補敘法7、分敘法8、詳敘法9、略敘法10、直接抒情法。
一、記人物。
人物的主要特點就是外貌、語言、動作,可是在描寫這些特點時,也不能面面俱到,也得抓住主要特點。
1:描寫人物外貌時,通常主要描寫人的眼睛和身材特點,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身材則可以判斷甲乙。要求大家,平時善於觀察。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眼睛完全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時間、心情……其眼神也不一樣,寫出這種差異,就能發掘出深層的東西。
2: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最精彩的語言首推對話,對話最好要寫出誰說,怎樣說(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說什麼。
描寫語言時融入了性格特點,就會更加栩栩如生,如見其人。可見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是很難割裂開描寫的,它對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小剛搓著朦朧的睡眼拖著步子進了教室,課代表正在收作業,叫道:「小剛,你的作業!」小剛一聽馬上直起了腰,獃獃地立著,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腦門,弓著腰從書包里翻找起來,課代表敲敲桌子:「還沒找到嗎?就差你的。」小剛一面找一面嚷著:「我做了,別著急。」好不容易小剛把作業本從書包里拽了出來,交給了課代表。課代表看看這本「蓬鬆」的本子,搖搖頭出了教室。
其實,對話描寫好了,連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滲透於字里行間了。
二、記事。
每天,我們都會經歷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或大或小、或在家裡或在學校。在這些事情中,有好事也有壞事,有趣事也有傻事,有苦事也有樂事……如果把這些事情寫下來,那就是記事作文。
記事就是給人講故事,學生大多憑借記憶,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寫作文時要求首先要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然後再安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來寫,這樣既眉目清晰,又緊湊完整。事情的經過又是重中之重,應把它作為敘述的重點。在技巧上,講究選擇重點,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而不是把瑣瑣碎碎、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樣樣都寫。
一篇好文章的最後要畫龍點睛,提示中心。因為記事不是純粹為了寫一件事情,而是有感而發。因此在作文的最後要給人一點思想上的啟發和教益。
記事的文章按原因、經過、結果,一般可以分三段來寫,當然經過部分也可以再分幾段。
例如:
第一部分,請你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把你要寫的這件事介紹清楚,一般要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但在這一部分中,不要字數不要過多。
第二部分,比較關鍵的部分。請你詳細地介紹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怎樣,有時事情的發展過程中還涉及到許多人和事,在涉及到的這些人和事中,請你把重要的人和事寫得詳細些。因此,這一部分可以分成幾段來寫。
第三部分,寫事情的結尾和感想。你一定要把事情寫清楚,另外不要忘記這件事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發,你有什麼感想,都應該寫一寫。
寫好這三部分,一篇比較生動具體的文章就完成了。
三、寫景狀物。
1:寫景。
寫景的文章通常是按序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學生可以圍繞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居家的小區里花園、廣場、經常玩耍的地方;或者附近的公園,湖泊,山坡,樹林,農田,果園;或者學校校園、花壇,只要是在某處看到過的具有特色的景物都是寫作的范圍。
寫景的文章,一般按照觀察的順序作為寫作順序。
第一,觀察要有順序。應教會學生常見的觀察順序。否則,寫出的文章將雜亂無章。順序觀察又可分四種:
(1)按時間順序。諸如事物四季、早晚的變化。(2)按空間轉換的順序。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取一個觀察點觀察,有時也可變化立足點。(3)按內容順序。如從整體到局部、景物到人物、主要到次要等。(4)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第二,觀察要抓住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任何一個人、一處景都是唯一的。
第三,觀察要細致入微。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細致觀察事物,積極調動各種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觸摸,親口品嘗,用耳傾聽,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與味,聲與色,動與靜等各方面的美。
第四,觀察要展開聯想、想像。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學識更重要」。這也是寫文章是否形象生動的保證。
生動描寫:寫景的文章重在將景物描寫形象。這就要求我們不但抓住景物的外形,顏色的特點寫出它們的靜態的美,而且注意用變換角度,時間,環境的方法寫出景物動態的美。與此同時,對景物靜態,動態的美用比擬的方法表現出來,景物的描寫才會生動,形象。
2:狀物.
寫物的文章重在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物的諸多特點。
寫物文章的材料我們一般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它與自己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或者它背後有感人的故事,或者它能表達自己要說明的一個人生的哲理。
描寫喜愛的事物,首先要對"物"進行細致觀察,描繪"物"的特點,做到言之有物。每類事物如何進行描繪呢?
(1)日常用品。要逐一了解物體的整體和局部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途等情況,抓住特點描寫。
(2)植物。從植物的外形,顏色,氣味三方面來寫。先描寫植物整體的樣子,姿態,再寫植物分幾部分的樣子,色彩,最後寫出它(葉子,花,果實)獨有的氣味。也可以寫出植物的生長變化。比如我們引導學生觀察月季花,師問:「你發現眼前的月季有什麼特點?」生:「高大、身上有刺。」師:「它的花也有特點呀!」生:「花瓣多,瓣上有絨毛。」師:「你再聞聞。」生:「有香味。」師:「摘一片嘗嘗。」生:「有點苦澀。」.......
(3)動物。首先會對它的外形有一個整體的評價。之後,就要將所描寫的動物按照頭,身,四肢(翅膀),尾巴等幾部分細致描寫。抓住動物生活習性(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動,性情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介紹。
(4)建築物。從建築物的座落位置,外觀(樣式,顏色,建築材料,結構),內部結構或裝飾等方面介紹。
(5)自然景觀。對風,雨,雪,霞,山,河流等自然景觀抓住它的光,聲,色的特點,結合時間,季節的不同寫出它的特點。
要想使文章生動耐讀,要學會使用一些修辭手法,恰當的好詞佳句,這還需要學生較豐富的經驗和較豐富的想像力。
四、 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和語言積累,這給作文帶來了一定困難。學生寫作前,我常藉助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例如,我在布置「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作文時,先給學生講「觀察」對於寫作的重要,交給學生怎樣進行觀察,觀察後怎樣記錄,進行積累等等。之後,我沒有立即讓學生動筆寫,而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了兩個有趣的活動,一個是「拔河比賽」,一個是「貼鼻子」游戲。拔河比賽時,學生們興高采烈,群情振奮,他們的熱情北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很專注地觀察比賽的細節,為寫作做准備。在「貼鼻子」活動中,學生看到了平時被稱作調皮鬼的同學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樣子,笑得前仰後合。在這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我啟發學生:你們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嗎?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寫作,大部分作文寫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五、 進行仿寫訓練,體驗寫作的興趣。
B. 小學生想像作文怎麼指導
有人說「兒童都是幻想家。」這話一點沒錯!有個故事說有個人在黑板上寫內了一個「容0」,然後問大學生這是什麼,「零。」大學生們異口同聲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個人又來到小學里,問小學生同樣的問題,「太陽!」「餅干!」「周傑倫的嘴巴,他正在唱歌呢!」……答案真是豐富多彩。這是多麼精彩的想像力呀!一個普通的「0」可以引發孩子們無盡的想像,而每天發生在孩子身邊的「普通」事又有多少啊!所以學生寫想像作文並不是「無本之木」!那麼,想像作文該怎麼寫呢?要想解決怎麼寫想像作文的問題,咱們首先應該明確什麼是「想像」,為什麼需要「想像」。
什麼是「想像」?
想像是人們在頭腦中依據現實而構想的奇妙的思維活動,通過想像可以「創造」一個奇妙的精神世界。雖然想像本是沒有任何束縛的,但它和胡思亂想又有本質區別。想像一定是依據現實世界的,而胡思亂想則是毫無現實依據,缺乏思維邏輯的。特別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大大加強了,如果有實現中暫時實現不了的事,全都可以通過想像得到心靈滿足。同學們寫想像作文時,就不能是胡思亂想,不能真是「大白天說夢話」,應讓自己的想像以現實為落腳點。
為什麼要想像?
C. 淺談怎樣指導小學生寫想像作文
江西省修水縣白嶺小學 胡丹丹 【內容提要】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衡量學生語文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本文將從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鼓勵學生平時善於積累;注重語言的美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和機會;同時重視作文的講評和修改等幾個方面來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關鍵詞】小學作文興趣積累美化想像重視 一說到作文,對於小學生而言,這可是學習上遇到的最大的攔路虎,每每談虎色變,畏懼不已。對於教師而言,這也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可每當談到作文教學時,大凡都是採取漠然的態度,總感覺在此問題上束手無策。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視野不夠開闊,生活的天地不夠寬廣,自然寫出來的東西不是記流水帳就是空洞無物、千篇一律。但是,小學作文,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衡量語文成績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該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這似乎成了許多語文老師最關注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結合最近幾年教小學語文的經歷和學生的一些實際情形,在這里和同行們來談一談我個人的一點淺見,不妥之處,願和同行共同商討、斧正。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促進學生寫作的動力源泉,是學生樂於寫作的最好的催化劑。只有讓學生積極了,主動了,樂寫了,那麼寫作也就不再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而是一種習慣,一種挑戰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這一教學環節,就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它關系著學生樂於寫好作文的關鍵,也是寫作最重要的前提。 1、利用學生的表現欲和成就感激發寫作興趣 現在的學生好勝心其實都很強,而且還極愛表現自己。作為老師要善於抓住這一特點,激發學生敢於寫作,樂於寫作,而不能抑制其發展。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多多挖掘學生作文上的閃光點,文章里哪怕是一段、一句甚至一詞,只要學生用得好,老師都得加以肯定和表揚。當學生嘗到被人肯定的快樂的滋味後,那麼,自然對寫作就會多了一份喜悅,少了一份排斥了。同時,多多提供讓學生表現自己的舞台,像舉辦班級習作園地,把優秀的段、篇章張貼上去,供學生欣賞。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像我們中小現在舉辦的幕阜風報刊,還有縣、市舉辦的徵文活動等,讓學生積極參與,給每一個學生表現的機會,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寫作也就不再是我怕寫作,而是我要寫作了。 2、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激發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只有走近生活,親身體驗生活,才能體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生活,也才能寫好豐富多彩的生活來。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歇。學生如果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那麼就會腹中空空,腦中無物,毫無寫作之本。因此,多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去體會。 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篇有關景物的文章時,我便帶領學生到學校前面的河堤上傾聽潺潺的流水聲;到寬闊的田野里欣賞金黃的麥浪,感受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到鬱郁蔥蔥的樹林里,去領會青松的堅韌,白楊的挺拔;到空曠的草地上,仰望藍天下自由飛翔的小鳥讓學生在美景中漫談,暢游,細細品味,讓這美麗景色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盡情放飛。如此,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必會活靈活現,真情實感了。 3、讓新資源走進課堂,激發寫作興趣 傳統的寫作教學,無非是老師簡單地介紹一下習作的要求,和提綱式的寫作模式,然後讓學生按照這種模式把作文寫完整來。這樣的作文教學,簡直像一灘死水,毫無生機與活力,而且還緊緊地束縛了學生寫作的思維,鉗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而現在,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課堂上各種各樣的新資源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特別是多媒體,它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於一體,讓真實的生活在屏幕上再現,深深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過,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應促使學生注意觀察,這樣寫作,那一幅幅生活活潑的圖片,那一首首勾起記憶之弦的歌曲,那一場場扣人心弦的畫面,便會牢牢地刻在學生們的心上了,那麼,接下來的寫作,便會思如泉湧了。 二、鼓勵學生平時善於積累。 平時,寫作課上,每當學生寫作時,眼睛獃獃地叮著題目,半天都寫不出來一兩句話的時候,我便問自己:這是什麼原因呢?學生的回答,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就像常言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可寫,學生當然寫不出來了。因此,腦中很快閃現了兩個應對的詞語積累。下面,我以我班學生的情況制定了以下幾方面的積累方案。 1、從平時的閱讀中積累。 自古文人墨客,對閱讀可是情有獨鍾。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對寫作起著很大的影響。但自從電視、電腦等形形色色的媒體出現後,學生們對閱讀更是避而遠之,有個別鍾愛者,也只是翻看一些花俏的漫畫、故事書等。因此,作為老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多開展一些有關閱讀的活動。如說故事大賽,比比誰摘抄的好詞好句多,名言名著大比拼,朗誦演講等,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能從中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 2、從日常的生活中積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書上看到的事情,遠及不上自己親身體驗的。例如,指導學生以《第一次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之前,我會布置學生回家跟隨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做一件事,而且這件事,必須是自己親身實踐,實踐之後,認真做筆記,把整件事的過程按順序描述出來。當學生信心滿滿地把作文本交上來時,我想這次的實踐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雖然他們的語言不夠優美,但真實的事情,真實的感受卻描述得生動、細致。可見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更有利於寫作的需求。 而現在身處農村的小學生,親力親為的事情比比皆是。但如果只讓他們親身去做,而不注意去觀察做的過程,不善於去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記錄精彩的瞬間,到頭來,作文一樣會空洞無物,平淡無奇。所以,在親身體驗生活的基礎上,還需要善於觀察生活,記錄生活。茅盾告訴我們: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枝鉛筆和一本草簿,無論到哪裡,你要豎起耳朵,睜開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覺,把你所見所聞隨時記下來。身處農村的小學生,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去積累: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田野的四季風光,身邊的人、事、景、物等都可以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捕捉,去觀察,去記錄。久而久之,日積月累,寫作的材料便會信手拈來。 三、注重語言的美化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文也一樣。一篇通暢的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給人帶來舒適美感;一篇文采匪然的文章,欣賞起來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連連稱贊。可見,語言的美醜也是評定作文優良的決定性的因素。但如何體現語言的優美,讓語言的花蕾綻放出誘人的光芒呢?首先得依附於平時的積累,像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俗話諺語歇後語等,根據情境,恰當地鑲嵌其中,這與乾巴巴的直述,可形象生動多了。其次,在習作中,准確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像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這好比在畫家在平淡無奇的水墨畫上增添了多種色彩,瞬間便會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被吸引,如此,作文評價上也會高人一疇。最後,保持語言的流暢,讓讀者讀來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這種美感,如何不使人贊嘆呢? 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和機會 愛幻想是兒童的天性。我們不能褻瀆或是抹殺它,而應該盡可能地提供相關的氛圍與機會。如這學年在教學六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時,我便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中,把自己當成是自然界的一員,大膽地去想像它的一切,然後讓學生以各種不同的文體,寫出自己想像後的情景。其中有同學以假如我是一棵樹為題,寫出了這樣一段: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會讓鳥兒在我的頭發上搭窩;假如我是一棵樹,我一定會給人們吸走空氣中的污染,讓人們的身體更健康!假如我是一棵樹,我不想孤獨地長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因為每當大風大雨來臨,僅靠我的力量是很難抵擋的。我要向我的同胞發出信息,希望大家團結起來,組成一片綠盈盈的森林。文字雖朴實,但字體行間,卻滲透著孩子們美好的想像和心願。現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所以,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想像,去抒發美好情感吧! 五、重視作文的講評和修改 歷來,作文的講評與修改,被眾多老師所忽略甚至輕視。殊不知,作文的講評與修改,跟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技巧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聯系。因為,作文的講評與修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在哪,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反思該如何改進,如何提高。應對下次的習作時便會信心倍增。如果將其作文本束之高擱,不聞不問,那麼學生將永遠不知道問題的症結,自然寫作水平也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作文的講評與修改,把它當作寫作教學中重要的一環,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必會與日俱增。
D. 怎樣指導小學五年級學生寫想像作文
對未來的想像來不是寫現實的事物,這源就要求我們在構思上動些腦筋,寫法上新穎,有吸引力。比如可以直接寫未來的情景。有個同學在作文的開頭寫「今天是2024年元旦,我們分別的老同學歡聚一堂……;」也可以採取設問的開頭方法,如「祖國未來是什麼樣子呢?」還有的同學以做了一個夢為開頭,以醒來後希望夢境變成現實為結尾……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對別人產生吸引力,一看到開頭,就願意繼續讀下去。
E. 怎樣指導小學生寫想像作文才更有趣
在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會遇到這種現象,有的學生對寫作文就提不起興趣,不願意寫作文,往往對老師布置的習作要求,只是應付了事,學生在習作中,不知道寫什麼,還有是不知道怎麼寫,針對學生的這種不願意寫,不知寫什麼和怎麼樣寫這三個問題,我結合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的實踐,認為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要把握好三個方面,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加強學生的寫作方法訓練。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願意寫作文和樂於寫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都喜歡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學生只有在自己有興趣的行動中才能樹立信心,寫作文也是一樣,只有讓學生在寫作中嘗到寫作的樂趣,才能克服寫作的畏懼感。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指導寫作中,善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鼓勵他們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1、結合學生的實際,設置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導入習作。
教學過程中必然要用到「提問」,要「提問」,必然先得「設問」。 好的課堂設問,可以使學生智力得到開發,能力得到培養,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提問要抓住課文的關鍵處
2、創設習作的情境,寫學生自己想說的話。
新的教學法遵循兒童的心理思維規律,分階段分步驟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在兒童的思維形式中,具體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兒童主要是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和想像來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學情境作文教學就要重視把學生帶進豐富多采、生動形象、真實可感的客觀情境,發展他們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想像能力,並把語言功能的發展與此緊密地聯系起來。在兒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溝通。小動物可與人交談,天上的雲彩可以變成各種生物的形態,風雨雷電、是人的各種活動的表現形態,因此,我們引導學生用詞語、句子和語言片段來描述情境,生動地再現情境、也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早進入創造性想像活動的領域,引導兒童運用語言片斷和段落描述情境、發展情境或創造新的情境。如設問:「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干什麼呢?」學生有說要把大灰狼捲起來扔進河裡的,有說要替小朋友夠下飛跑的氣球的,有說要開澡堂為小朋友洗澡的。只言片語的描述不就是篇篇童話故事嘛。隨著年齡的增加,又不時機地在情境中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提高他們在客觀世界中交流信息和表現自我的語言功能,如對自己最熟悉的人(同座)的描寫。對高年級的學生,在情境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審美素養,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學作文與學做人,作文與生活,語言實踐和社會實踐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如對「減負」的看法,有的同學就寫出與媽媽關於「減負」對白。
3、重視學生習作的點評與分享,在全班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學生能感受到成就感,能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人,早在童年時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就應學會獲得精神生活的圓滿的幸福,享受勞動和創造的歡樂。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因此,每篇課文交上的仿寫習作,應讓更多的學生去閱讀,在學生中間形成交流,這篇習作寫的好,好在哪裡?哪篇習作寫的不好,應該怎麼修改。這樣的切磋交流,讓學生很容易看到寫作不足的地方,積累了寫作經驗。學生的話題,學生交流起來輕松、愉快、有趣。此外,我還注重對學生習作的批改,注意進行激勵性評價。我常用紅筆把學生作文中的好詞佳句畫出來註上批語並提到課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學生見到教師充滿愛心的評語感到很受鼓舞,寫作興趣就更濃,寫起來就會更認真、更努力。不僅如此,我還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學生寫完作文後,有一種期待的心情,他們希望馬上能見到教師的反饋,想知道老師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寫得好受到老師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師盡快批改也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一種激勵,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趁熱打鐵修改作文。
二、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和寫得生動具體。
1、作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素材,寫身邊的人和事,抒發自己真實的感情。(1)農村小學生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農村有獨特的自然風光、農家生活、風土人情,這些為小學生作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農村教師要善於發現農村生活的素材。(2)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要緊貼農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隨聞,不要讓學生認為寫作文要寫具有重大意義的素材。積極鼓勵學生寫農村生活的。(3)教材中的作文內容已經考慮到城市農村,從命題作文走向了話題作文,作文教學中要從農村生活中尋找豐富的素材去寫,注重生活積累。
修訂版「大綱」在強調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同時,也十分強調學生生活積累,指出:「學生的習作,要開闊思路,放開手腳③」。同時也強調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④」觀察與思考是學生體驗生活的具體途徑,學生的靈性往往是在豐富的體驗中產生的,有了真正的體驗,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就會情動辭發,產生一種強烈的表達慾望。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就要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切實體驗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為寫作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留心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源於生活。學生腦子里沒有用來寫的材料,是寫不出好的作文的,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文只能是「閉門造車」勉強地生編硬造,只有對生活勤於觀察,善於積累,才有內容可寫,才能把作文寫好。平時,學生雖然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對生活有樂趣,但是,由於他們不會觀察,捕捉不了生活素材,很少注意積累寫作材料,因此,對周圍的人、事、物,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懂得去積累,頭腦空空,無材料可寫,作文內容貧乏,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教育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導他們注意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他們善於積累素材的好習慣。有經驗的作家說過:「豐富的作文題材是靠觀察和思考得來的。」因此,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分析,把事物的外在和內涵看清看透,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後設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再如,寫狀物的文章,就可引導學生抓住物的特點,從形狀、大小、姿態、色彩、變化、環境等方面,有重點、有目的的進行觀察、記錄。又如,在教學中,遇到要求學生寫《春遊》、《金色的秋天》等寫景的文章,在寫作之前,就有組織的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認識四季變化的美麗景象,了解太陽,花草,樹木,小昆蟲及自然界的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景物,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大自然美麗景色並把它記錄下來。
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為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2)開展活動,積累材料。
2、要學生多閱讀,包括課堂教材閱讀還有課外讀物。
(1)、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首先要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讓他們在作文是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香上的紅葉》這課後,就為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好了鋪墊。 然後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讀完一本書,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再有課堂上讓學生多做說話練習。
(2)、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走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盪盪的,怎麼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准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於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後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於學生有所裨益。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欣賞和摘抄中積累材料。比如,教完《頤和園》這課後,我們就可讓學生寫熟悉的景物,通過模仿寫景的語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掌握寫作方法。
3、通過日記積累。
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及時提筆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內容、感受,久而久之便不會再把寫作當成一件苦差事。讓學生在自己的日記里無拘無束地表現喜怒哀樂,他們就能夠寫出真實的事情。
三、指導學生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會寫和寫得有條理、構思新穎。
1、讀寫結合。借鑒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誦讀好詞佳句以及優美的段落,積累詞彙、品嘗寫作藝術,指導學生領悟寫作方法,並適當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作文指導時,引導學生借鑒課文的寫作方法,還可以通過回顧課文,創設寫作情景、激發寫作興趣。例如學習的情景,勾起孩子們往日生活的美好回憶,因為農村孩子對蜂窩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們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共鳴,當然更重要的是還有更新更奇更有趣的故事了。教師順勢而導:這篇課文一定勾起了你們對往日生活的美好回憶吧。那時,你們也曾像「我」一樣頑皮任性,也曾因好奇貪玩、幼稚莽撞而干過一些「傻事」吧。讓我們來寫寫這些「傻事」,注意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中不斷激發起新的學習沖動,從而以熱烈而高漲的情緒投入到習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激發孩子習作的興趣。
2、練習仿寫。仿寫就是仿照例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表現手法等進行作文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由仿寫到創作的過程。仿寫是小學生作文初步訓練的重點環節。首先要讓學生對仿寫的課文進行分析,學習表現手法,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其次,教師指導學生理清仿寫的思路,給出要求。要求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自然;要求學生以單元課題為話題,積累好詞好句。
3、課內素描。通過開展課內素描寫作練習,讓學生學會觀察、練好片段作文的基本功。讓學生觀察同學的外貌、寫同學的外貌、讀外貌描寫片段猜猜寫的是誰;讓學生觀察老師或學生表演一系列動作、語言等,引導學生說、寫看到的表演情景;讓學生表演課本劇,然後指導學生說、寫看到的劇情。
4、先「玩」後寫。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活動前指導觀察的順序、方法、重點,活動後指導學生說、寫活動。實踐證明,讓學生先「玩」後寫,學生的興趣盎然,可以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5、由仿到創。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範文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作,每次仿寫突出一個訓練重點(比如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裡活動等描寫、場面描寫、細節描寫、開頭結尾布局謀篇等訓練),只要學生基本達到就給予充分肯定,給予較高等級評定。在指導仿寫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創新寫作題材、寫作內容、寫作方法,寫出獨特的感受、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風格、獨具一格的文采。1、第一人稱敘事法2、第三人稱敘事法3、順敘法4、倒敘法5、插敘法6、補敘法7、分敘法8、詳敘法9、略敘法10、直接抒情法。
一、記人物。
人物的主要特點就是外貌、語言、動作,可是在描寫這些特點時,也不能面面俱到,也得抓住主要特點。
1:描寫人物外貌時,通常主要描寫人的眼睛和身材特點,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身材則可以判斷甲乙。要求大家,平時善於觀察。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眼睛完全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時間、心情……其眼神也不一樣,寫出這種差異,就能發掘出深層的東西。
2: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最精彩的語言首推對話,對話最好要寫出誰說,怎樣說(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說什麼。
描寫語言時融入了性格特點,就會更加栩栩如生,如見其人。可見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是很難割裂開描寫的,它對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小剛搓著朦朧的睡眼拖著步子進了教室,課代表正在收作業,叫道:「小剛,你的作業!」小剛一聽馬上直起了腰,獃獃地立著,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腦門,弓著腰從書包里翻找起來,課代表敲敲桌子:「還沒找到嗎?就差你的。」小剛一面找一面嚷著:「我做了,別著急。」好不容易小剛把作業本從書包里拽了出來,交給了課代表。課代表看看這本「蓬鬆」的本子,搖搖頭出了教室。
其實,對話描寫好了,連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滲透於字里行間了。
二、記事。
每天,我們都會經歷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或大或小、或在家裡或在學校。在這些事情中,有好事也有壞事,有趣事也有傻事,有苦事也有樂事……如果把這些事情寫下來,那就是記事作文。
記事就是給人講故事,學生大多憑借記憶,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寫作文時要求首先要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然後再安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來寫,這樣既眉目清晰,又緊湊完整。事情的經過又是重中之重,應把它作為敘述的重點。在技巧上,講究選擇重點,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而不是把瑣瑣碎碎、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樣樣都寫。
一篇好文章的最後要畫龍點睛,提示中心。因為記事不是純粹為了寫一件事情,而是有感而發。因此在作文的最後要給人一點思想上的啟發和教益。
記事的文章按原因、經過、結果,一般可以分三段來寫,當然經過部分也可以再分幾段。
例如:
第一部分,請你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把你要寫的這件事介紹清楚,一般要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但在這一部分中,不要字數不要過多。
第二部分,比較關鍵的部分。請你詳細地介紹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怎樣,有時事情的發展過程中還涉及到許多人和事,在涉及到的這些人和事中,請你把重要的人和事寫得詳細些。因此,這一部分可以分成幾段來寫。
第三部分,寫事情的結尾和感想。你一定要把事情寫清楚,另外不要忘記這件事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發,你有什麼感想,都應該寫一寫。
寫好這三部分,一篇比較生動具體的文章就完成了。
三、寫景狀物。
1:寫景。
寫景的文章通常是按序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學生可以圍繞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居家的小區里花園、廣場、經常玩耍的地方;或者附近的公園,湖泊,山坡,樹林,農田,果園;或者學校校園、花壇,只要是在某處看到過的具有特色的景物都是寫作的范圍。
寫景的文章,一般按照觀察的順序作為寫作順序。
第一,觀察要有順序。應教會學生常見的觀察順序。否則,寫出的文章將雜亂無章。順序觀察又可分四種:
(1)按時間順序。諸如事物四季、早晚的變化。(2)按空間轉換的順序。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取一個觀察點觀察,有時也可變化立足點。(3)按內容順序。如從整體到局部、景物到人物、主要到次要等。(4)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第二,觀察要抓住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任何一個人、一處景都是唯一的。
第三,觀察要細致入微。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細致觀察事物,積極調動各種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觸摸,親口品嘗,用耳傾聽,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與味,聲與色,動與靜等各方面的美。
第四,觀察要展開聯想、想像。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學識更重要」。這也是寫文章是否形象生動的保證。
生動描寫:寫景的文章重在將景物描寫形象。這就要求我們不但抓住景物的外形,顏色的特點寫出它們的靜態的美,而且注意用變換角度,時間,環境的方法寫出景物動態的美。與此同時,對景物靜態,動態的美用比擬的方法表現出來,景物的描寫才會生動,形象。
2:狀物.
寫物的文章重在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物的諸多特點。
寫物文章的材料我們一般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它與自己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或者它背後有感人的故事,或者它能表達自己要說明的一個人生的哲理。
描寫喜愛的事物,首先要對"物"進行細致觀察,描繪"物"的特點,做到言之有物。每類事物如何進行描繪呢?
(1)日常用品。要逐一了解物體的整體和局部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途等情況,抓住特點描寫。
(2)植物。從植物的外形,顏色,氣味三方面來寫。先描寫植物整體的樣子,姿態,再寫植物分幾部分的樣子,色彩,最後寫出它(葉子,花,果實)獨有的氣味。也可以寫出植物的生長變化。比如我們引導學生觀察月季花,師問:「你發現眼前的月季有什麼特點?」生:「高大、身上有刺。」師:「它的花也有特點呀!」生:「花瓣多,瓣上有絨毛。」師:「你再聞聞。」生:「有香味。」師:「摘一片嘗嘗。」生:「有點苦澀。」.......
(3)動物。首先會對它的外形有一個整體的評價。之後,就要將所描寫的動物按照頭,身,四肢(翅膀),尾巴等幾部分細致描寫。抓住動物生活習性(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動,性情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介紹。
(4)建築物。從建築物的座落位置,外觀(樣式,顏色,建築材料,結構),內部結構或裝飾等方面介紹。
(5)自然景觀。對風,雨,雪,霞,山,河流等自然景觀抓住它的光,聲,色的特點,結合時間,季節的不同寫出它的特點。
要想使文章生動耐讀,要學會使用一些修辭手法,恰當的好詞佳句,這還需要學生較豐富的經驗和較豐富的想像力。
四、 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和語言積累,這給作文帶來了一定困難。學生寫作前,我常藉助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例如,我在布置「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作文時,先給學生講「觀察」對於寫作的重要,交給學生怎樣進行觀察,觀察後怎樣記錄,進行積累等等。之後,我沒有立即讓學生動筆寫,而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了兩個有趣的活動,一個是「拔河比賽」,一個是「貼鼻子」游戲。拔河比賽時,學生們興高采烈,群情振奮,他們的熱情北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很專注地觀察比賽的細節,為寫作做准備。在「貼鼻子」活動中,學生看到了平時被稱作調皮鬼的同學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樣子,笑得前仰後合。在這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我啟發學生:你們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嗎?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寫作,大部分作文寫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五、 進行仿寫訓練,體驗寫作的興趣。
高爾基說過,對初學寫作者來說,不在讀書和模仿中寫些什麼,就很難有什麼創造。茅盾先生說得更明確:「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可見,仿寫對於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每個單元的課文講授工作完成之後,我通常會要求學生模仿本單元某篇課文或某段落的寫作手法和行文風格,完成一篇仿寫文的寫作,至於模仿哪篇文章,則由學生自己決定。有的學生在學過《背影》一課後寫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學生在學過《談骨氣》之後,交上來一篇抒發志向、抱負和愛國主義情懷的文章;有的學生則在學過《故鄉》之後,用飽含溫情的筆觸回憶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別重逢的場面……這樣的訓練,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既體現了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學生通過仿寫訓練,進一步復習和掌握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學生同過仿寫訓練,進一步復習和掌握了所學知識,並把學過的寫法初步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重要一環,為以後的寫作打下了基礎。每當看到自己仿寫的內容被當做範文朗讀,學生便會從中獲得自信、體驗成功。實踐表明,在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方面,仿寫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仿寫中應鼓勵學生不要過多受原文的限制,而應在原文的啟發下力求突破和創新,並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抒發真情實感,拓寬思維界域,這樣才會把學生帶入更為廣闊的寫作空間。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作文需要寫的內容也是千差萬別的。寫人記事的、寫景狀物的,不同的內容需不同的方法。大綱提出「作文教學要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⑤」因而寫作方法的指導重點應落在閱讀課上,在閱讀課中,應自覺的、有目的的抓住重點句子、段或有特色的句子、段落,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還要引導學生按不同體裁積累寫篇的方法,使學生不斷從作者思路的「原型」得到啟發,從而積累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布局謀篇的方法。
要使寫作教學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做好四件事情:第一,尊重並設法去了解、體驗豐富而獨特的兒童生活;第二,引導學生留意並學會觀察周圍看似平淡的生活;第三,引領學生學會體驗和思考身邊的生活;第四,指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反映身邊的生活。
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永恆的追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中的精華,同時應該以新課標的先進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作文訓練的新方法、新途徑,克服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努力開創作文教學的新局面。
實踐證明,興趣和積累是寫作成功的鑰匙,運用恰當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培養學生的寫作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潛能,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將得到提高。
F. 寫小學四年級想像作文指導
一、認真地閱讀語文課本,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把別人的東西,變作自己的東西,把外部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以後就能出口成章了。每天花一定時間朗讀課文,要有表情地朗讀,好段落,精彩的語句要背出來、默出來。「讀書百遍,其意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各種書都要讀,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把好的章節、段落摘抄下來。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中華經典美文。
二、選擇恰當的寫作材料
寫文章要選擇恰當的材料,選擇恰當的寫作材料是習作的基礎。(1)中心蘊含在具體的材料之中,材料是為表現中心服務的。因此,選擇材料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服從中心的需要。(2)要選擇真實的材料文章的材料應當真實可靠可信,合情合理。我們平時習作,選擇材料要選擇自己熟悉的或比較了解的題材,最好是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耳聞目睹的有真實感的材料。只有這些真實可信的材料,才能表達出內心的真情實感,寫出的文章才能有說服力,才能打動人,才能給人以啟迪,才能引人入勝、引起共鳴。(3)要選擇典型的材料。選擇典型的材料就是選擇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質,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選擇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質和鮮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4)要選擇新穎的材料。新穎的材料,指新鮮、活潑、獨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獲的材料。因此,選材盡量選擇那些別人沒有寫過或很少寫過的材料。
G. 如何引導小學生寫想像作文
對於想像作文教學,《課程標准》提出「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的實施建議。由此可見,要求小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想像寫出來,激發小學生的想像力,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怎樣培訓小學生的想像作文能力?語文教師的引導是關鍵。經過筆者實踐,認為語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重視想像材料(表象)的積累,二是切實進行想像訓練,三是正確指導想像作文訓練。
一、豐富表象積累
1、在接觸大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積累表象。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周圍的所有事物,是學生表象的重要來源。語文教師要注意豐富學生的生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留心周圍的人和事物,勤於觀察思考,逐步積累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的表象。
2、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表象。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是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感知事物,形成表象。小學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參觀、看展覽、游覽、游戲以及看電影看電視等多種活動,使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比較、分析和綜合,獲得豐富多彩的表象。
3、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積累表象。小學生識字寫字、同學之間交流、閱讀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是豐富學生表象的有效途徑。漢語拼音中的字形教學,漢字中的字形、字義的教學;口語交際訓練中的看圖、觀察事物、實驗製作和聽故事等形式;讓學生聯系實際理解詞和句子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幫助小學生豐富表象積累。再者,語文教學中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口頭講述,帶領小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也能使兒童積累起豐富和准確的表象。
4、在積累語句的同時積累表象。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兒童的想像總是以語音、文字的形式加以表現,發展兒童的言語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兒童想像的水平。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本和課外讀物,在積累詞彙句子段落篇章的同時,使學生間接地看到許多生活中未曾見到的事物,從而豐富表象積累。
二、落實想像訓練
1、在學科綜合中訓練學生的想像。科學課、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數學課等非語文學科,都有訓練學生想像的因素。如,美術課上設繪畫、手工、雕刻等必須藉助想像;音樂課上,學生根據歌詞或樂曲,想像出一幅幅有聲有色的畫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為小學生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和機會。
2、開展適當的訓練,使學生學會想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想像訓練形式要多種多樣,例如對靜物的動態想像、對抽象詞的具體想像、對無聲狀的有聲想像、對無色狀的有色想像、對物體的擬人想像、對個別事物的概括想像等,對小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思維擴展。
3、創新教學方法。形義想像教學法是小學生識字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學生想像力:會意想像法、形聲想像法、部首想像法、同音想像法和聲旁想像法等。從而達到幫助小學生利用漢字的造字規律「根據字形解釋字義」的目的。
4、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抓住生動形象的詞語、句子,喚起學生頭腦中與詞句相關聯的表象,並按文字表述進行表象組合,訓練學生的想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情節合理想像,或補充省略的情節,或把簡單的部分具體化、形象化等。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把課文想像成一幅畫。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等等。
為此,小學生的想像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想像作文與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相結合,想像力培養與思維力、注意力、觀察力、分析力等培養相結合。
三、想像作文的訓練指導和分類
狹義上的想像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創造想像的結果,具有首創性、獨特性和新穎性等特點。心理學專家研究指出,第一學段學生以再造想像為主,第二、三學段的學生再造想像中的創造性成分越來越多,而且能夠對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創造加工,能夠獨立地進行創造想像。想像作文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四類:
1、改造類。如,詩句改寫法、觀察聯想法、畫面寫意法、音響誘導法等;
2、接續類。如,續寫補寫法、故事延續法等;
3、擴充類。如,情境擴充法、詞語聯綴法、詞義描繪法等;
4、暢想類。如,情景假設法、理想設計法、科學幻想法、童話創作法等。
想像作文的指導,教師應該在平時就要重視學生的表象積累和想像訓練。想像作文動筆前的指導,關鍵在於教師的啟發誘導,指引學生想像的路徑和角度。生動形象的描述,激發想像的故事,引人思考的問題,直觀具體的情境,聲像結合、視聽組合的動畫、視頻等等,都有利於學生打開思路,大膽想像。指導學生想像作文,可以先說後寫,從述到作,適當採用 「小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相互啟發,誘導想像。想像作文的批改和講評,是教師指導的繼續。由於兒童的想像和成人的想像之間的差別較大,教師要肯定學生新穎獨特、別出心裁的想像,鼓勵學生大膽虛構、積極幻想,甚至是「白日做夢」式的也要充分肯定與支持。
綜上所述,小學生想像作文的形成,表象積累,豐富想像材料是前提;想像訓練,學會想像方法是保證;想像作文,加工改造想像材料是結果。不難看出,小學生想像作文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根據兒童想像的規律,依據小學生想像的特點及兒童心理特點等方面加以引導。
H. 三年級的想像作文,如何進行指導
有人認為在作文中數想像作文好寫,對於小學生來說想像作文就是他在現實生活中現在不能實現的,不能做到的想像著將來能做到或實現。如果在這方面給予指導應該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