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趙雲的事跡作文
趙雲乾死劉邦項羽,然後統一了六國,改名為中華民國,後大鬧天宮,被佛祖壓五指山下。
『貳』 求關於趙雲的議論文,不要長的
歷史上的趙雲,初屬公孫瓚,後歸劉備,「為先主主騎」(衛隊長),逐步成為蜀漢集團的重要將領之一。平心而論,在那個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代里,豪傑競逐,猛將如雲,趙雲並不算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謂予不信,有史為證——
論武勇,趙雲不及呂布、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等人。呂布「便弓馬,臂力過人,號為飛將」 。關羽、張飛都號稱「萬人之敵」,被目為「虎臣」 。馬超被諸葛亮稱為「雄烈過人,一世之傑」 。黃忠「常先登陷陳(陣),勇毅冠三軍」 。趙雲呢?其勇敢是毫無疑問的。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之役中,他從容拒敵,以少勝多,被劉備稱贊為「一身都是膽」,並從此號為虎威將軍 。這與張遼在合肥大敗孫權,使孫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甘寧以百騎劫魏營,使曹軍「驚駭鼓噪」 可相媲美;但綜觀其武藝和威名,在當時仍比前述諸人略遜一籌。
論功業,趙雲也不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人。關羽在劉備創業的過程中,每每擔任方面重任,可謂劉備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劉備重新占據徐州時,就派關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戰前,劉備的軍事實力主要有兩部份:一部份是劉琦率領的江夏軍隊萬人,另一部份就是「關羽水軍精甲萬人」;赤壁大戰後,劉備奪得荊州數郡,即「以羽為襄陽太守、盪寇將軍,駐江北」;劉備西定益州,又「拜羽董督荊州事」,足見倚重之深。而關羽在荊州敗曹仁,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以至「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真可說是功績赫赫了。張飛功業亞於關羽,亦為劉備股肱。赤壁大戰後,「以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獨當一面;劉備奪取益州後,又「以飛領巴西太守」,處於與新占漢中的曹軍對峙的第一線;他大敗曹軍名將張合,為劉備鞏固對益州的統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馬超雖然遲至建安十九年(214)方歸順劉備,但他的剽悍善戰早已聞名遐邇,所以他一到劉備軍中,就使被劉備圍在成都的劉璋失去鬥志,開城出降,從而為劉備立了一大功。黃忠於建安二十四年(219)親斬曹軍名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魏延從建安二十四年起鎮守漢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經營北伐前進基地的重任;劉備去世後,他更以蜀漢第一員大將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勛。趙雲呢?長期跟隨在劉備、諸葛亮身邊,很少獨當一面,功業自然就不那麼顯赫了。
正因為這樣,在蜀漢集團中,趙雲的地位不僅不如關羽、張飛,而且不如馬超、黃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早已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新亭侯);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都亭侯);拜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時,趙雲僅為翊軍將軍。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除關羽、黃忠已卒外,張飛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魏延也進拜鎮北將軍。這時,趙雲的官爵卻未升遷。建興五年(227),諸葛亮駐漢中,准備大舉北伐。這時,關、張、馬、黃均已物故;魏延以鎮北將軍、都亭侯的身份,擔任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諸葛亮身邊,地位仍然不及魏延重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趙雲去世。
然而,歷史上的趙雲絕非平庸之輩,他有著一些不同凡響的優秀品格:
其一,深明大義。在那個動亂擾攘的年代裡,一個人的文韜武略為誰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試金石。當其時也,為一己富貴而趨炎附勢、助紂為虐者不乏其人,懵懵懂懂地供人驅使者更比比皆是。趙雲的選擇如何呢?據《趙雲別傳》記載,當趙雲初從公孫瓚時——
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懮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願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縣(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這一段話,可以看作趙雲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則——「從仁政所在」;他的目標——解民於倒懸。在封建社會中,這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孫瓚是為此,後歸劉備也是為此,而不是單純出於私人感情。正是這一點,使趙雲大大高出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諫。《趙雲別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
這件事告訴我們,趙雲的頭腦比同時的許多人清醒,他不僅能從劉備集團的長遠利益考慮問題,而且注意爭取民心。無怪乎劉備馬上採納了他的建議。
當劉備要去討伐東吳,以報襲荊州、殺關羽之仇時,趙雲又挺身而出,竭力勸阻,指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不應置魏,先與吳戰。」由於劉備拒絕了趙雲、秦宓等人的諍言,一意孤行,終於遭到夷陵之敗,使蜀漢元氣大傷。這從反面證明了趙雲意見的正確。
綜觀蜀漢集團的歷史,在眾多武將中,其它人都不曾像趙雲那樣,從根本大計上直言規諫劉備,這又是趙雲識見過人之處。
其三,公正無私。趙雲追隨劉備多年,總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戰前,劉備曾於博望坡打敗曹操大將夏侯?。在戰斗中,趙雲俘虜了其部將夏侯蘭。他與夏侯蘭本是同鄉,「少小相知」。在這種情況下——
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不用自近……
不是私自賣放,而是報告劉備;不是為個人增添幫手,而是為劉備推薦人才;公事公辦,實堪稱贊!趙雲的這一優秀品質早為劉備所賞識,所以劉備曾任他為留營司馬,「掌內事」;而他一直兢兢業業,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惡由己,褒貶任情的楊儀之流就差得太遠了。
其四,謙虛謹慎。趙雲在蜀漢集團中,資格僅次於關羽、張飛,又有救護劉禪之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從不爭名奪利,對後來居上者也能友好相處。這一點,又是「剛而自矜」的關羽、「性矜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建興六年(228),諸葛亮一出祁山,遭到街亭之敗,趙雲與鄧芝率領的疑兵也在箕谷失利。在撤退時,由於趙雲親自斷後,部伍不亂,「軍資什物,略無所棄」。諸葛亮對此十分贊賞,要賞賜趙雲所部將士。這時趙雲毫無沾沾自喜之態,而是誠懇地說:「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透過這番真摯感人的話語,其律己之嚴格,胸襟之開闊,均可洞然如見。那些淺薄自負、自吹自擂之徒,豈能望其項背!□綜上所述,歷史上的趙雲,雖然在功業上不能冠冕眾人,卻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這一切,為塑造趙雲這個藝術形像提供了堅實的歷史生活依據。
『叄』 描寫人物趙雲的作文550字
趙雲,字子龍,初抄時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劑備。趙雲武力超群,當陽長坂惡戰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跟隨諸葛亮北伐,單騎退追兵,為蜀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有一次,趙雲被曹軍追上,他從黃昏殺到天明,殺退了一批雙一批的敵人,可又找不到劉備他們,趙雲下決心要找到甘夫人和阿斗公子。趙雲找到甘夫人後,才知道,糜夫人和阿斗不知去向。趙雲垢業在百姓的指點下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為了不連累趙雲,把阿斗放在趙雲面前,自己轉身跳入枯井中。趙雲從地上抱起阿斗,准備殺出一條血路,帶阿斗沖出突圍,回到了劉備那裡,劉備流著淚,誇趙雲:「一身都是膽。」我看了十分感動。
如今社會上,也存在著這樣的人,為骨肉同胞,甚至是素不相識的人損腎,損骨髓。我想,如果社會上多一些善良,少一些邪惡,世界會像一株含苞的花兒,在善良的澆灌下更美麗,更嬌嫩。好,今天趙雲就聊到這里,若還想聽,請聽我的下回分解。謝謝!
『肆』 有關於寫趙雲的作文不超過200字要多於150字
在羅貫中的筆下,誕生了許多的三國人物,有人只記得「心宅仁厚」的劉備;賢相諸葛亮;「霸氣十足」的曹操;「義薄雲天」的關羽,然而你們可曾記得那位「勇貫三軍,氣貫長虹」的常山趙雲——趙子龍!
想起在那烽火狼煙的戰場,一員猛將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一切使我想起一首描寫趙子龍的詩:「血染征袍透甲紅,亂世誰敢與爭鋒,單槍救困扶危主,惟有常山趙子龍。」
「襲袁紹,獨戰曹軍樹十萬人馬,暫殺曹軍大將五十七員,斬裴元紹,奪卧牛山,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拒漢水單槍寡敵眾」這種種汗馬功勞,皆出自趙子龍之手!真是「橫刀立馬夕陽下,一朝功成萬骨枯啊」!
有人會說:「趙雲文不及孔明、公謹;武不及呂布、關羽;威不及曹操、孫策;仁不及劉備、陶謙;無可敬之處,誠然,你說的也對但為什麼不能換位思考呢?趙雲武勝孔明,智勝呂布,仁勝曹操,勇勝劉備!」
我贊美趙雲:道勝一籌,義勝一籌,智勝一籌,謀勝一籌,仁勝一籌,文勝一籌,武勝一籌。
雲有八勝,吾等怎能不尊,怎敢不敬。
我佩服趙雲,佩服他在戰場上無懼的膽量,佩服他在做人上高尚的精神,佩服他寧死不降的氣節,更佩服他那顧全大局的品德。
我想羅貫中筆下的三國因趙子龍而精彩。
『伍』 趙雲作文
趙雲,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著力刻畫的人物,堪稱全書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趙雲是除關羽、張飛之外最早追隨劉備的人物,以至於人們幾乎把他加到了桃園結義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戲里乾脆就讓他成了「四將軍」。從古至今,不少評論家對趙雲忠義的評價甚至超過了關羽和張飛。
趙雲有勇有謀,他不僅能從劉備集團的長遠利益考慮問題,而且注意爭取民心。綜觀蜀漢集團的歷史,在眾多武將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趙雲那樣,從根本大計上直言規諫劉備,這又是趙雲見識過人之處。歷史上的趙雲,雖然在功業上不能冠冕群雄,卻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
但史實上的趙雲雖是三國時期蜀漢僅有的十二位被賜予謚號的大臣之一,但他在名位上遠遠不及其他十一位大臣。終其一生,他的業績很平凡也很普通。甚至後來追謚了五個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也沒有趙雲。趙雲雖然在最後幾乎是以一個政治斗爭失敗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畢竟跟隨劉備多年,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加上曾經於亂軍之中救下劉禪,素為後主感恩。因而在他死後多年,蜀漢滅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劉禪終於下詔追謚其為順平侯。其實,看一下趙雲所受封的謚號就可以大致明白對他所謂的蓋棺定論了:「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也就是說,趙雲獲此殊榮憑借的並不主要是戰功。也正因功績的不著,他才會成為蜀漢最後一批才追謚的宿將。時朝野輿論認為趙雲曾經救過劉禪,應當賜謚,最後終於成為十二個大臣中最後一個被賜謚的大臣。
『陸』 有關介紹趙雲的作文
趙雲——
趙雲(168年~公元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中國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將領。
生平
趙雲曾於占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手下辦事。公孫瓚被袁紹攻滅後,趙雲並沒有投靠袁紹。
趙雲後來追隨劉備,在其麾下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翊軍將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成就一代霸業。蜀後主劉禪繼位後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 又拜鎮東將軍。
227年,趙雲隨蜀漢丞相諸葛亮入漢中,次年出征曹魏,曾於箕谷設置疑兵,避免部隊被魏軍狙擊。北伐失利後,貶為鎮軍將軍,不久去世。
261年後主追謚趙雲為順平侯。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承繼爵位、次子趙廣。兩人都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
人物特徵
趙雲是蜀漢軍事集團中少有的「智勇兼備」的將領之一,曾經多次為主帥的錯誤決定做出指正。
據《三國志》記載,有關趙雲的著名事跡有「長坂亂軍之中救後主劉禪」,《雲別傳》中記載有「截江奪阿斗」、「漢水空營退曹軍」等。
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自立漢中王後,趙雲位列「五虎上將」之一。小說中的趙雲武藝超群、膽大心細,而且德行高尚。
據《雲別傳》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劉備也稱譽他「一身是膽」。三國時陳壽,楊戲稱其「強摯壯猛」,「猛將之烈」,「以忠勇稱」。
趙雲的歷史資料
趙雲事跡多出於《雲別傳》,在《三國志》中別傳沒有作為正文內容,而是以註解形式出現。《三國志》原書中並無註解,註解乃後世南朝宋人裴松之所添加。《雲別傳》內容亦為《資治通鑒》等史書引用。
但亦有史家認為《雲別傳》內容以史料而論並不嚴謹,所記載的多是與趙雲相關的軼事,真實性有待商榷。此說由清朝何義門首度提出,近年在互聯網一度盛行。何氏並認為,劉備於221年准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 (而非諸葛亮) 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應是子孫溢美。然而,何的說法被一些人指過分疑古。
趙雲故址
現代趙雲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龍廟,順平侯趙雲墓
河北正定--趙雲廟。
清朝記載祠廟則有:
河南南陽南三十里屯東趙雲祠墓
四川黎州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壩左趙雲祠
湖廣桂陽州城外芙蓉山下趙雲祠
湖北當陽(長坂)相傳有子龍閣,子龍路。常德在相傳有子龍庵。成都和平街原名為子龍塘街,和平街小學在相傳是順平侯洗馬池故址。寧強在相傳有子龍駐軍處,子龍山。赤壁在相傳有子龍灘
久聞趙雲廟已建成,無奈學業繁忙,無暇瞻仰。暑假得閑,才隨父母一睹容顏。
趙雲廟座落在正定古城的東南角。廟前是一塊平整的場地,四周彩旗迎風飄舞,正中央有一座漢白玉塑像——一位威武的將軍:身披盔甲,腳跨戰馬,一手緊握長槍,一手懷抱嬰兒,威風凜凜,虎視前方,盡顯「昔日當陽長阪英雄」的風采。他,就是我們正定人民的驕傲——趙雲。
來到正門前,迎面是趙朴初親筆題寫的廟牌——「趙雲廟」,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古樸高雅。跨入山門殿,兩側分別是趙雲父子的坐騎的塑像。東側的白色戰馬,就是隨趙雲馳騁疆場征戰一生的那匹寶馬。當年趙雲就是騎著它救幼主、平西川、伐中原,輔佐劉備成就一代霸業,留下千秋威名的。兩旁牆壁上繪有趙雲殺敵的畫卷,並題有清代兩位真定太守評贊趙雲的詩文。
繼續北行是四義殿,裡面列有劉備、關羽、張飛和趙雲的塑像。關張趙三人,對劉備忠肝義膽,盡心盡力;劉備對他們以誠相待,推心置腹。這流下了千古佳話,其中,「劉備借趙雲——永借不還」就是一條。
四義殿後是一座花草蔥郁的小院,院東是君臣殿,列有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五位君臣的塑像。他們君主賢明,文臣足智,武將驍勇,上下齊心,終成大業。
院西是五虎殿,內有「五虎上將」的塑像。他們一個個披堅執銳,英姿颯爽。我看在這五位虎將中,趙雲既不像關羽那樣剛愎孤傲,又不像張飛那樣魯莽粗暴,也不像黃忠那樣老氣橫秋,更不像馬超那樣少年氣盛,他是兼各將之長的一位難得的將才:剛而不愎,勇而不莽,穩而不衰,盛而不凌。難怪諸葛亮譽他是「難得之將」。
院的正北是最後一座大殿——順平侯殿。殿中供有趙雲的塑像。他眉清目秀,文雅儒靜,很難想到他就是令魏軍聞風喪膽的常勝將軍。兩旁是他兩個兒子的塑像,各執兵刃,威武雄壯。塑像前有一大石案,是由一塊巨大的花崗石雕刻而成,質地厚重,紋理秀美。石案兩旁有一鑼一鼓。在導游的慫恿下,我擂起戰鼓,鼓聲響徹大殿,直沖雲霄。在咚咚的戰鼓聲中,我彷彿看見趙將軍,寶馬嘶鳴,長槍揮舞,英姿騰挪,入侵的魏軍紛紛潰退……這時,突然響起清脆的鑼聲。啊!這不是得勝之鑼么!只見趙將軍勒馬提槍,矯健迅捷地凱旋歸來……
時已近午,我們才走出趙雲廟。我再次端詳趙將軍的英姿,心中暗言:趙將軍,如今故里人民生活幸福,您可瞑目自慰;如今故里景象欣欣向榮,您可含笑九泉。當然,故里人民還有長路要走,還有險關要過,但願借您的戰馬,直踏征程;借您的寶馬,披荊斬棘;借您的豪氣,勇往直前。
[簡評] 本文以游蹤為序,用移步換景之法結構全篇,清晰且緊湊。人物雖涉及劉、關、張、孔、黃,但重心卻在趙雲一人,內容集中,重點突出。語言多用短語,讀來簡潔有力。篇末直抒胸臆,含義雋永。
『柒』 作文關於趙雲的一個故事800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在這五千年中涌現出許多偉大的人物,其中,最讓我敬佩的人物要數三國中的「常勝將軍」--趙雲了。
趙雲智勇雙全,文武雙全。武藝超群,忠心耿耿,歷來被後人所贊頌,被後人所學習。因此小時候家人常用趙雲來教育我要精忠報國。漸漸地趙雲的事知道的愈多,我就愈加敬佩趙雲。
我敬佩趙雲,首先是因為他的武功很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一桿銀槍,被趙雲使得風馳電掣,出神入化。一把剁鐵如泥的青紅寶劍,被趙雲耍得神出鬼沒,讓人眼花繚亂。所以,無論什麼怎樣的大將見到趙雲都聞風喪膽,狼狽而逃,否則,就會死在銀槍之下。趙雲直到老年仍英勇無比,真可謂寶刀不老。
我敬佩趙雲,其次是因為他臨危不懼,經常急中生智。有一次,黃忠夜襲曹寨,不料中了埋伏,趙雲捨身將黃忠救回軍營,可這時,曹操趁勝追擊,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趙雲大寨壓來,這時,趙雲軍隊人員傷亡嚴重,無法應戰,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趙雲突然想起一妙計,他讓弓弩手埋伏在戰壕里,待曹軍接近,弓弩手突然站起來,霎時,萬箭齊發,曹操以為趙雲早已布好了天羅地網,馬上命令大軍撤退。看來,趙雲真可謂是一員有勇有謀,不可多得的武將。
我喜歡趙雲,最主要是因為他時刻為天下百姓著想,而且認准明君就死心踏地的跟著他,決無二心。趙雲年少時投奔袁紹,盡管袁紹勢力龐大,但是個昏君,不聽忠臣直言勸告,只聽奸臣花言巧語,趙雲放棄高官厚祿,毅然離開,幾經周折,投奔劉備。當時,劉備勢單力薄,連吃敗仗,可趙雲沒有離開,決心幫助劉備脫離苦境。在長板坡時,趙雲為了留下一點劉備的血緣,為了蜀國的將來,趙雲領著二三十個軍士闖入曹軍去救甘夫人和阿斗。當趙雲尋到阿斗時,已只剩下單人單騎,鮮血灑滿戰袍,可趙雲不顧生命危險,把阿斗放入戰袍中,又打入了曹操百萬軍中,就在他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力斬曹操五十多員,最後,趙雲把阿斗完好的交給劉備。
趙雲是一位世上少見的神奇武將,他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將永遠敬佩他。
望採納
『捌』 關於三國趙雲的作文
既然說到英雄,那我就說說趙雲的優點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孫子兵法 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且看常山趙子龍: 1.計取取貴陽之時,識詐降;先主伐吳之時,進忠言;漢水對陣之時,退操瞞。皆足顯其智。 2.當陽長坂坡與先主失散,然而不投曹操,單騎救主。足見其信。 3.早先投贊不投紹,但為一仁政之所在,足見其仁。 4.漢水救黃忠,一身都是膽,足見其勇。 5.兵敗箕谷,回成都後自貶官職,足見其嚴。 他已達孫武所言之為將五常,再加之如此口碑。 愚以為雖不敢言其乃完美之人,但作為一完美將軍綽綽有餘。 首先,不容質疑,趙雲人品絕對是好!他有以下幾條優點:1 忠心(沒人反對吧?),他與劉備患難之交,不論發生什麽都不離不棄。在長坂坡時,靡芳說趙雲投奔曹操,劉備是百分百不信,還說:「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他倆感情也不比劉關張弟兄差多少。趙雲是被劉備當貼身侍衛使了,趙雲毫無怨言。夷陵之戰中也有一段:先主正慌急之間,此時天色已微明,只見前面喊聲震天,朱然軍紛紛落澗,滾滾投岩:一彪軍殺人,前來救駕。先主大喜,視之,乃常山趙子龍也。時趙雲在川中江州,聞吳、蜀交兵,遂引軍出;忽見東南一帶火光沖天,雲心驚,遠遠探視,不想先主被困,雲奮勇沖殺而來。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先主曰:「朕雖得脫,諸將士將奈何?」雲曰:「敵軍在後,不可久遲。陛下且入白帝城歇息,臣再引兵去救應諸將。」此時先主僅存百餘人入白帝城。2 不貪小便宜,有這樣一段:卻說孔明回到漢中,計點軍士,只少趙雲、鄧芝,心中甚憂;乃令關興、張苞,各引一軍接應。二人正欲起身,忽報趙雲、鄧芝到來,並不曾折一人一騎;輜重等器,亦無遺失。孔明大喜,親引諸將出迎。趙雲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孔明急扶起,執手而言曰:「是吾不識賢愚,以致如此!各處兵將敗損,惟子龍不折一人一騎,何也?」鄧芝告曰:「某引兵先行,子龍獨自斷後,斬將立功,敵人驚怕,因此軍資什物,不曾遺棄。」孔明曰:「真將軍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贈趙雲,又取絹一萬匹賞雲部卒。雲辭曰:「三軍無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賞,乃丞相賞罰不明也。且請寄庫,候今冬賜與諸軍未遲。」孔明嘆曰:「先帝在日,常稱子龍之德,今果如此!」乃倍加欽敬。 3 以大局為重。有一處證明:玄德與孔明親赴桂陽。雲迎接入城,推趙范於階下。孔明問之,范備言以嫂許嫁之事。孔明謂雲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雲曰:「趙范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趙范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席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雲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玄德曰:「子龍真丈夫也!」遂釋趙范,仍令為桂陽太守,重賞趙雲。又有一處:黃忠斬了夏侯淵首級,來葭萌關上見玄德獻功。玄德大喜,加忠為征西大將軍,設宴慶賀。忽牙將張著來報說:「曹操自領大軍二十萬,來與夏侯淵報仇。目今張郃在米倉山搬運糧草,移於漢水北山腳下。」孔明曰:「今操引大兵至此,恐糧草不敷,故勒兵不進;若得一人深入其境,燒其糧草,奪其輜重,則操之銳氣挫矣。」黃忠曰:「老夫願當此任。」孔明曰:「操非夏侯淵之比,不可輕敵。」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忠奮然曰:「吾願往斬之。」孔明曰:「你可與趙子龍同領一枝兵去;凡事計議而行,看誰立功。」忠應允便行。孔明就令張著為副將同去。雲謂忠曰:「今操引二十萬眾,分屯十營,將軍在主公前要去奪糧,非小可之事。將軍當用何策?」忠曰:「看我先去,如何?」雲曰:「等我先去。」忠曰:「我是主將,你是副將,如何先爭?」雲曰:「我與你都一般為主公出力,何必計較?我二人拈鬮,拈著的先去。」忠依允。當時黃忠拈著先去。雲曰:「既將軍先去,某當相助。可約定時刻。如將軍依時而還,某按兵不動;若將軍過時而不還,某即引軍來接應。」忠曰:「公言是也。」於是二人約定午時為期。雲回本寨,謂部將張翼曰:「黃漢升約定明日去奪糧草,若午時不回,我當往助。吾營前臨漢水,地勢危險;我若去時,汝可謹守寨柵,不可輕動。」張翼應諾。
『玖』 三國英雄趙雲的作文
既然說到英雄,那我就說說趙雲的優點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孫子兵法 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且看常山趙子龍:
1.計取取貴陽之時,識詐降;先主伐吳之時,進忠言;漢水對陣之時,退操瞞。皆足顯其智。
2.當陽長坂坡與先主失散,然而不投曹操,單騎救主。足見其信。
3.早先投贊不投紹,但為一仁政之所在,足見其仁。
4.漢水救黃忠,一身都是膽,足見其勇。
5.兵敗箕谷,回成都後自貶官職,足見其嚴。
他已達孫武所言之為將五常,再加之如此口碑。
愚以為雖不敢言其乃完美之人,但作為一完美將軍綽綽有餘。
首先,不容質疑,趙雲人品絕對是好!
他有以下幾條優點:
1 忠心(沒人反對吧?),他與劉備患難之交,不論發生什麽都不離不棄。在長坂坡時,靡芳說趙雲投奔曹操,劉備是百分百不信,還說:「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他倆感情也不比劉關張弟兄差多少。趙雲是被劉備當貼身侍衛使了,趙雲毫無怨言。夷陵之戰中也有一段:先主正慌急之間,此時天色已微明,只見前面喊聲震天,朱然軍紛紛落澗,滾滾投岩:一彪軍殺人,前來救駕。先主大喜,視之,乃常山趙子龍也。時趙雲在川中江州,聞吳、蜀交兵,遂引軍出;忽見東南一帶火光沖天,雲心驚,遠遠探視,不想先主被困,雲奮勇沖殺而來。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先主曰:「朕雖得脫,諸將士將奈何?」雲曰:「敵軍在後,不可久遲。陛下且入白帝城歇息,臣再引兵去救應諸將。」此時先主僅存百餘人入白帝城。
2 不貪小便宜,有這樣一段:卻說孔明回到漢中,計點軍士,只少趙雲、鄧芝,心中甚憂;乃令關興、張苞,各引一軍接應。二人正欲起身,忽報趙雲、鄧芝到來,並不曾折一人一騎;輜重等器,亦無遺失。孔明大喜,親引諸將出迎。趙雲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孔明急扶起,執手而言曰:「是吾不識賢愚,以致如此!各處兵將敗損,惟子龍不折一人一騎,何也?」鄧芝告曰:「某引兵先行,子龍獨自斷後,斬將立功,敵人驚怕,因此軍資什物,不曾遺棄。」孔明曰:「真將軍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贈趙雲,又取絹一萬匹賞雲部卒。雲辭曰:「三軍無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賞,乃丞相賞罰不明也。且請寄庫,候今冬賜與諸軍未遲。」孔明嘆曰:「先帝在日,常稱子龍之德,今果如此!」乃倍加欽敬。
3 以大局為重。有一處證明:玄德與孔明親赴桂陽。雲迎接入城,推趙范於階下。孔明問之,范備言以嫂許嫁之事。孔明謂雲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雲曰:「趙范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使失大節,二也;趙范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席未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雲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玄德曰:「子龍真丈夫也!」遂釋趙范,仍令為桂陽太守,重賞趙雲。
又有一處:黃忠斬了夏侯淵首級,來葭萌關上見玄德獻功。玄德大喜,加忠為征西大將軍,設宴慶賀。忽牙將張著來報說:「曹操自領大軍二十萬,來與夏侯淵報仇。目今張郃在米倉山搬運糧草,移於漢水北山腳下。」孔明曰:「今操引大兵至此,恐糧草不敷,故勒兵不進;若得一人深入其境,燒其糧草,奪其輜重,則操之銳氣挫矣。」黃忠曰:「老夫願當此任。」孔明曰:「操非夏侯淵之比,不可輕敵。」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忠奮然曰:「吾願往斬之。」孔明曰:「你可與趙子龍同領一枝兵去;凡事計議而行,看誰立功。」忠應允便行。孔明就令張著為副將同去。雲謂忠曰:「今操引二十萬眾,分屯十營,將軍在主公前要去奪糧,非小可之事。將軍當用何策?」忠曰:「看我先去,如何?」雲曰:「等我先去。」忠曰:「我是主將,你是副將,如何先爭?」雲曰:「我與你都一般為主公出力,何必計較?我二人拈鬮,拈著的先去。」忠依允。當時黃忠拈著先去。雲曰:「既將軍先去,某當相助。可約定時刻。如將軍依時而還,某按兵不動;若將軍過時而不還,某即引軍來接應。」忠曰:「公言是也。」於是二人約定午時為期。雲回本寨,謂部將張翼曰:「黃漢升約定明日去奪糧草,若午時不回,我當往助。吾營前臨漢水,地勢危險;我若去時,汝可謹守寨柵,不可輕動。」張翼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