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國模範作文的關於本書
近年來,民國語文教育逐漸成為熱點話題,尤其是一系列的民國語文老課本出版之後,人們對於民國語文教育的興趣被大大調動起來。
究其原因,一是當代語文教育存在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教育改革的推進步履維艱;二是民國年間雖然政局不穩,戰亂不斷,但文化教育水平卻有相當高的水準,教育界大師輩出,他們親手締造的語文教育風采卓然。
所以,人們在對於當代語文教育失望的同時,對民國教育採取了褒揚的態度。這種態度對於當代語文教育未必公平、客觀,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民國語文教育的獨特價值。我們深信,這種參照對於當代語文教育是一種警醒,也是一種提示。我們不是要對語文教育簡單地復古,而是對於當代語文教育寄予更高的希望,希望當代語文教育既能繼承精髓,又能有所創新。
本系列民國學生作文叢書就是本著這一宗旨,為大家呈現民國作文教育的一個真實狀況。本冊收入的均為民國小學生的作文,這些作文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話文,但總體而言,文字水平都有著較高的水平。而思想內容方面,民國小學生的作文也可視為我們觀察民國社會的一個獨特視角。所以,民國小學生作文的價值,不僅存在於語文教育方面,還存在於人文社會層面。
本冊書編者遍讀中華書局、上海春江書局、世界書局、上海廣文書局、上海國光書店、上海三民圖書公司、南光書店等數十個民國出版機構出版的學生作文集,精挑細選了自1914年(民國三年)至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期間的數百篇優秀小學生作文,除了對個別現代難以理解的詞句用法進行了修改,盡量保持了民國語言的原本風貌。同時,編者以現代視角給予了點評。點評沒有側重於文法句式,而是側重民國學生與當代學生之間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的差異,力求輕松活潑,能為當代年輕讀者接受。在相互接受的基礎上,讓當代讀者更深刻地理解民國作文教育的精髓。
所謂精髓,我們認為,就是葉聖陶先生談論學生作文時寫的一段文字:「既然要寫自己的東西,就會連帶地要求所寫的必須是美好的: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於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於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
⑵ 「民國語文」為什麼這么熱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五六年前曾影印推出過民國時的一套國語課本,叢書包括1917年張元濟校訂的《商務國語教科書》(上下冊)、1932年葉聖陶和豐子愷編繪的《開明國語課本》(上下冊)與魏冰心等編寫的《世界書局國語讀本》(上下冊),一共6本。這些已經「發黃」的書似乎一直默默無聞,卻突然在這一兩年間火起來。斷貨,重印,其他出版社跟進……民國語文課本一本接一本地面世,成了書界一大熱點與風景。
而這股民國語文熱,似乎又多多少少帶著一種現實的指向,一種對現行教材與教育模式無言的對比。中小學乃至大學的語文教育,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2009年,上海作家葉開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上,一口氣寫了12篇專欄文章,對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的現狀進行批判。去年,浙江語文老師蔡朝陽與郭初陽、呂棟等20餘位中小學語文老師成立「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目多方質疑,並推出了《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而近年來,中國文化界、出版界和學術界出現的「民國熱」,從民國時期的學術大師、知識分子、作家、報人的事跡,開始向小學語文課本、小學生作文和小學生讀物領域蔓延。今年,民國小學生語文課本和讀物的出版,更是達到了一個高潮。
三類民國語文讀物帶熱市場
今年1月,鄧康延主編的《老課本,新閱讀》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此,民國語文的出版序幕被拉開。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小學生民國語文類出版物,基本可分三種:民國小學生語文課本、民國小學生作文和民國兒童讀物。
語文課本方面,有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開明書店民國時期出版的系列語文課本,共計三套,每套四冊,分別是《開明幼童國語讀本》《開明兒童國語讀本》以及《開明少年國語讀本》。這三套書由葉聖陶編寫,豐子愷插圖,共440篇課文。還有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民國語文》,分為「初小選粹卷」和「高小選粹卷」兩本。中華書局則出版了閆蘋主編的《民國經典國語課》。
民國小學生作文方面,新星出版社有《民國模範作文》;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兩卷本《民國小學生作文》,薈萃了民國時期出版的大量優秀小學生作文。此外,董志淵、潘筱蘭還主編了《老作文·新閱讀:民國小學生作文》,吳繼銓、瞿世鎮也主編了《民國小學生作文》。
民國小學生讀物方面,海豚出版社推出的「幼童文庫」將於近日上市。該社社長俞曉群稱,該書是以民國時期上海商務版的「幼童文庫」為藍本重新進行修訂和設計的,首批10本。下一步,該社還將操作「小學生文庫」等。
對於中國文化現實的反思
詩人西渡說,民國的教材在語言上更考究,從文章上看,更儒雅,更從容。現在回頭去看民國語文,還是非常寶貴的一個資源。好像我們自己漸行漸遠,忘了我們的出發點,民國語文當中的很多優點,我們自己丟掉了,需要重新去發現它,重新去認識它。但也不是說,我們完全要走回頭路,這也是走不通的,我們本身的語言,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語文研究專家王林認為,民國時期的語文,最重要的特質是它的兒童性非常充沛,也非常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其次,它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抱有揚棄的態度。最重要的,是它裡面有一種非常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我感覺那個時候的人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很有政治理想……但是它和兒童性不是背道而馳的,而是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講述的愛國主義。
從民國語文中學儒雅、真誠
俞曉群覺得,重溫民國,首先是為了彌合一段歷史的文化斷層,它的大背景是在大歷史視角中,「我們仍然處在五四時代」。民國時期許多人物的創作,實際上已經達到很高的文化水準,比如圖畫書。俞曉群說,從浩如煙海的民國典籍中選書,也要多一點研究,多一點經典意識。「幼童文庫」就找到了三點依據,一是名社,商務印書館;二是名編,王雲五先生;三是名著,「萬有文庫」、「幼童文庫」和「小學生文庫」等。
西渡認為,從語言上說,我們從小要學習民國語文的儒雅,以及節奏上的從容。「其實語言教育的是人,我們實際是語言所熏陶出來的。我們的語言急促,我們的語言淺白,其實會影響到我們為人處世上,我們行為方式都受語言的影響。」
用《萌芽》雜志主編趙長天的話說:許多孩子已被「調教」得甚好,他們很懂得迎合老師,就像大人會奉承領導一樣。好作文的標准究竟如何?是合理想像、感動老師為大,還是質朴純真、真情實感最妙?
趙長天認為,作家創作也會虛構,虛構和真實並不矛盾。「真」源於情感的真實,而多數孩子的虛構只是為迎合老師,文章寫出來自然就難看。「小學生作文的最高標準是童心童趣,因為孩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但現在孩子卻只寫老師要求的話,最後來一句:這個說明了……」趙長天看到的大量作文都如此。
讓孩子從「假大空」回歸「真善美」,一本作文書的推動力遠遠不夠。語文教育方式應該有所改變,現在的作文往往要求突出某一主題,其實沒必要。好的作品是多意的。趙長天指出:「文字是一種工具,掌握它有一定規律和標准,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教學工作變得教條、死板,這會把學生越教越傻。」他鼓勵孩子們多閱讀,讀得多了,自然就會寫了。
讓孩子們「我手寫我心」。違心所寫,真情所失。「真話不全說」,算是一種善意的違心;可能否做到「假話全不說」呢?許多人的人生首句謊言假話,就是從作文開始的。當下應試教育框架中的應試作文,以應付為己任,產出諸多應景之作,遠離手寫我心。瞎編故事,可又沒有「哈利·波特」般的想像力,一看就是假的,而且還假得很雷同。
教育,包括語文教育是要培養創造思維的,遺憾的是,這種天賦潛能在應試教育中很大程度上被無形地扼殺了。
⑶ 民國小學生學些啥
國文,數學,美術,體育,基本上你小學學的他們都學。
⑷ 民國小學生作文(1)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民國小學生作文(1)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看圖作文
開學的一天
例一:校里的情形
開學的一天,媽媽和我,同到學校里。許多小朋友,大家握著手,一同前去行開學典禮。老師們,都是和和氣氣地向著我們。
(丁仁)
例二:老師講的話
開學的一天,老師對我們說:"你們要做個好學生,用功讀書不缺課,聽先生的話,對同學和氣。天天早操,練好自己的身體。"
(江信)
檢查體格
例一:在校里檢查的情形
我們校里,每學期檢查一次體格。
前天,是檢查體格的日子。我們聚集在課堂里。後來一個個由陸醫生檢查體重、身長、肺部、眼睛、耳朵等。
我體重二十公斤,陸醫生說:"很合標准。"
(周世忠)
例二:在家裡檢查的情形
爸爸媽媽每個月要叫我們稱體重,檢查我們的體格怎樣。
這一次,哥哥三十五公斤,弟弟二十八公斤,妹妹二十公斤,我三十二公斤。媽媽說:"你們的體重都比上月重了。"
(鄭國珍)
新年
例一:新年到了
快樂的新年到了。學校里放假,許多小朋友都穿了新衣服,到外面去玩,有的拍皮球,有的……
⑸ 民國時期小學生作文,這文筆是什麼檔次的
這是一篇民國時期小學生的作文。它用詞簡練,對仗工整,意境優美,以小學生的一般水回平來看,這答樣優雅的文筆實在難得。看看現在孩子們記敘郊遊的作文,大部分言語拖拉,描寫蒼白,以「今天我們高興地去了某地」為開頭,中間平鋪直敘地記載去過了哪些地方,最後再以「我們玩得很開心,真是快樂的一天」為結尾的大有人在。
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文言文就逐步被白話文取代。但不可否認的是,文言文經過無數文人雅士的錘煉,在歷史中幾度沉浮,已經和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母語水乳交融,難分難解。現在的孩子寫不出民國時期小學生寫出的作文,是因為我們和文言文已經有了太深的隔閡。我們拒絕去了解,拒絕去欣賞,拒絕承認文言文帶來的是美的感受。
當然,我們現在不能盲目地全盤復古,更不能一味講求再用文言文取代白話文。但是,多接觸、多了解,進而喜愛上文言文,通過文言文所打開的門走進一個深邃寧靜又美妙絕倫的世界,這也不啻為生活中的一件美好的事情。
⑹ 《民國模範作文》都是民國小學生作文嗎據說這書很好看,但不知道是專給小學生看的么是的話 買一本去
恩恩 採納哦
⑺ 高考復雜材料作文怎樣審題:把「隱藏的概念」找出來
連線概念,梳理關系
將材料中具有相對性質的概念都抽取出來,然後採取連線的方法,標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近來,一些民國時期的小學生作文受到熱捧。有一篇《公平的太陽》寫道:「天上的太陽,一天到晚放出了溫暖的光,照耀著一切的人物,不論有錢的,沒錢的,都受到它的恩惠。」有人評價其具有深刻的人文素養。
還有《蟋蟀》一文:「玩者利用蟋蟀之斗以為博,而蟋蟀不自知,勝則欣欣而喜,敗者怏怏而恨。」評論道:作文流露出一派天真自然的童趣,遣詞造句古樸智慧溫雅。
也有專家認為一味地厚古薄今是沒有意義的。現在的小學生不在民國的語境里生活,而現在的小學生信息量大,知識面更廣,沒有必要向民國小學生學習作文法。
根據上述材料,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要求:不少於800字。不要寫成詩歌。不要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這則材料核心議題是近來民國小學生作文受熱捧這一現象。圍繞這一議題,材料中有幾個相對的概念:
民國小學生——現在小學生
深刻人文素養——信息量大
古樸智慧溫雅——不在民國語境
天真自然童趣——知識面更廣
古——今
把這些相對的概念抽取出來,再連線確定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可以將材料整體把握,比如說同意向民國小學生作文學習,你可以說它具有深刻的人文素養,語言古樸智慧溫雅,在文中充滿天真自然童趣,而這些是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所不具備的,為什麼不具備,可以反思當下社會的原因;如果同意專家所說,一味地厚古薄今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說,民國小學生作文固然有其優點,但現在的小學生也有自身的優勢在,如信息量大,知識面廣,至於語言不是那麼古樸智慧溫雅,是因為不在民國語境,不可強求,這樣兩方面結合說,說理可能更為辯證。千萬不能只抓一點,不及其餘,比如有的同學只抓住厚古薄今,而又沒有把「古」定位在民國小學生作文,「今」定位在今天的小學生作文,而是扯得很遠,上下五千年,那可能就離題萬里了。
確立圓心,射線發散
再復雜的材料,總有個核心概念,我們經過分析確定核心概念,然後把它作為圓心,向四面呈射線狀發散開來,弄清分概念與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這就整體把握材料了,也不至於把材料給審偏了。寫的時候,再緊緊扣住這核心概念,絕不放鬆,行文也就不會走偏。
如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其材料就是屬於這一性質: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這則材料中的核心詞是微光,而微光又是一個比喻,首先要確立它的本體。微光的本體可以是靈感、創意、智慧、信念、道德之光、人性之光等,圍繞這一概念,有幾個分概念,如自己的、天才的作品,舍棄、認出。如圖:
比如把「微光」定位為創意,因為是自己的創意,往往不自信,將它舍棄,後來從天才的作品中認出那創意正與自己的相同,因此才感到自己的那份創意是多麼珍貴,從這里可以得出結論,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各分概念和核心概念之間應該是這種關系,是圓心和支點的關系。弄清這種關系,才不能使作文走偏,否則只抓住微光,隨便將其定位為某一個東西,不考慮它和各分概念之間的關系,一路寫下去,那就會走偏。再打個比方,材料就好比車輪,核心詞就是軸心,它和各分概念之間的關系就好比一根根輻條,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車輪。你寫作的時候,把握的是整個車輪,而不是其中的一粒鋼珠。
聯系現實,引類聯想
有些哲言類或現象類的材料,你光看文字本身,可能一時還不一定能想清楚,如果能聯系現實,引類聯想,可能就把它給想清楚,立意也就會准確了。
如: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說:「我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跳舞,可以在一棵樹下跳,可以在一片麥田裡跳,也可以跳給小鳥看,跳給河流看,在心裡,在靈魂里都可以跳舞,何必拘泥於舞台那麼一個小小的空間? 」
這番話給你怎樣的聯想和啟示?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要寫成詩歌。
楊麗萍所講的話實際上就是一個小舞台和大舞台的問題。小舞台和大舞台的關系就是不拘泥於小舞台,而自由奔放於大舞台。楊麗萍說的是舞蹈,我們可以聯系現實,引類聯想,舞蹈如此,我們所追求的任何一項事業何不都是如此呢?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一項追求,你只要真正愛著它、執著地追求著它,把它奉若至愛、生命,你不可能計較是通過什麼機會或平台,而獲名、獲利,舞蹈、繪畫、書法、寫作、唱歌、表演、音樂……無不如此。如果能聯系現實,作這樣的引類聯想,你的思路就可以如泉一般打開,就不存在審題審偏的問題了。
⑻ 民國小學生教今天的孩子寫作文怎麼分析
「80後」馮俏蕾記得小時候寫作文時,最喜歡用的就是「豆大的雨點」、「紅領巾」、「黃楊木精神抖擻地站立」。她說:「我人生第一句謊言就是從寫作文開始的。」 對著作文本的方格,大概每個人都有些「不能說的秘密」,且讓我們看看這個潘多拉魔盒中藏著多少美麗的「謊言」: 19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在作文中寫過:永做革命事業的紅色接班人; 1970年代出生的人說,寫作文一定要背,考試前主要任務就是背誦範文; 1980年代的孩子,則一定不會對「扶著老人過馬路」、「撿了錢主動交給警察叔叔」等情節感到陌生。 不同年代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寫作「套路」,並習慣於在作文中加入主觀臆想,編作文。也許我們還未學會「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已掌握了如何「虛構」。 大概也正因對作文本說過謊的相同經歷,才讓今年7月出版的兩本《民國小學生作文》迅速成為熱議話題,書中那些詞句優美、富含真摯情感的文章,讓不少人為之感動:「現在的中文系學生都未必能寫出這么漂亮的文章。」 該書封面有這樣一句話:給現代小學生上一堂「真善美」的作文課。不禁有人要問,現在的作文中真的缺少「真善美」嗎? 面對「民國小學生」自愧弗如 在小學語文教師於淼的班上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曾給班上學生留了一篇作文,題為:一件難忘的事。待收來同學作文後,她啼笑皆非:「班裡有十幾位同學寫的都是攙扶老人過馬路,我對孩子們說,我們班一下涌現出十幾個活雷鋒。」 於淼笑稱,其實在自己兒時,班裡同學也寫過同樣內容的作文。 十幾年過去,作文中的故事竟如出一轍,並不是因為扶老人過馬路已成為一種必要的禮貌,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知道什麼是「作文的規范路線」。 曾經有網友總結了小學生作文的經典語句。例如,描寫大掃除後,就用「同學們看著清潔的教室,擦著額頭上的汗水笑了」;受了委屈一定是「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流」,要是寫家庭生活,得在結尾特意說明「我愛我的家,更愛我偉大的祖國」…… 如果說這些套話還只是因為小朋友語言貧乏,那麼有一些就是童言無忌的「謊言」了:寫媽媽辛苦必然滿頭白發,於是他們的媽媽30多歲就被「白發蒼蒼」;寫老師必然鞠躬盡瘁,於是很多老師就被「帶病」給他們上課。 是什麼讓孩子們有了這樣的作文「模板」? 《民國小學生作文》的策劃人符馬活給中國青年報記者講述了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故事。 「孩子的作業中,有一道看圖作文題。圖中,畫了一盞燈,有個孩子伏在桌上寫東西。我的孩子便這樣寫:天黑了,我打開燈,在寫作業……老師看到便問他:『你仔細觀察了嗎?燈沒有開,並不是晚上。』我孩子就暈了,他疑惑,有燈為什麼不能開,為什麼不能是晚上?」符馬活認為老師跟小孩的看法不一樣時,不能把意志強加於孩子,那會抹殺孩子們的想像力,讓他們唯老師是從。 用《萌芽》雜志主編趙長天的話說:許多孩子已被「調教」得甚好,他們很懂得迎合老師,就像大人會奉承領導一樣。 看罷現在的孩子的困惑,不妨再看一下民國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又如何: 一篇名為《雅事》的作文如此寫道:現在的一班文人學士,一舉一動,總想表示自己是一個雅人。一定要分某種事為雅事,某種事為俗事,徘徊於花前月下,嘯歌於流水高山,或者去步伍古人,以取雅人之名。其實胸中一有執著,便有芥蒂,有一先入為主的「雅」字,矯揉造作的事情便生出來了,山水花月的真味,自然領略不到。這種心理,也與求富求貴的狂熱沒有兩樣。已失去自己的天真,哪裡還能去體味外物的極趣呢? 很難想像,這出自十幾歲的孩童之手。難怪許多人在看過民國小學生的作文後會自愧弗如。 允許合理虛構,還是必須以真動人 「高考考生寫作文熱衷編故事,父母不死就離婚。作文閱卷老師感慨考生假悲情不能博取真同情,鼓勵孩子多寫真人真事。」這樣一個新聞報道,促成了杭州的「真性情作文大賽」。這是一個沒有題目要求、沒有字數限制的特殊作文比賽,唯一要求是:要寫新鮮事、真感情。於是有孩子寫坐電梯遇險、有孩子寫去新疆遇到泥石流……一切都是生活中的事。 負責作文大賽的工作人員胡信昌說:「我們收到的投稿數千篇,但不少作文仍存在著標准範文的痕跡。」 而一篇名為《我可以沒有壓歲錢,我不可以沒有爸爸》的作文,雖只有區區幾百字,卻打動了一眾評委。 「我曾經有錢,放在一格小小抽屜。最多有8571元。我從沒用過……後來爸爸媽媽總為錢吵架……一次爸爸打電話給我,說再也不回來,但會給我寄壓歲錢。」文章的結尾這樣寫道:我不要壓歲錢,也不要爸爸給我寄壓歲錢。我希望,爸爸把自己寄回來。 一句一段,表達了小作者希望爸爸回家的真實心情。可見,唯以「真」才可「動人」。 小學生小小今年四年級,暑假作業中有五篇作文,沒有題目限制可以隨意發揮。小小為其中一篇命名為——《看那一條小河靜悄悄》。這是一篇關於水的用途的文章,而「小河」就在小小家附近。 小小這樣寫道:「一條小魚在水上歡快地跳躍,每一滴水都要為魚群製造氧氣。雨水落在土壤上,乾裂的土瞬間變得水淋淋的。雨水落在小草上,小草那不起眼的衣服變得引人注目。」可以看出小小在用詞上頗為用心,雖然不一定用得准確,卻是很努力地在學習。小小得意地說:「我用了比喻哦!」 小小的母親章碧虹覺得孩子的這篇作文寫得很生動活潑。 好作文的標准究竟如何?是合理想像、感動老師為大,還是質朴純真、真情實感最妙?趙長天認為,作家創作也會虛構,虛構和真實並不矛盾。「真」源於情感的真實,虛構也要弄假成真。而多數孩子的虛構只是為迎合老師,文章寫出來自然就難看。「小學生作文的最高標準是童心童趣,因為孩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但現在孩子卻只寫老師要求的話,最後來一句:這個說明了……」趙長天看到的大量作文都如此。 從「假大空」回歸「真善美」 符馬活在北京潘家園淘書時,偶然發現一本民國小學生的作文書,看後深受感動,才有了策劃出版《民國小學生作文》的念頭。「現在許多孩子的文章寫得太假了。我希望他們回到『真善美』的年代。」他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孩子們該如何回歸?一本作文書的推動力遠遠不夠。 趙長天認為,語文教育方式應該有所改變:「現在的作文往往要求突出某一主題,其實沒必要,我認為如果一個文學作品就是為了說明某一思想,那它可能只是三流作品。好的作品是多意的。」 此外,趙長天指出:「文字是一種工具,掌握它有一定規律和標准,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教學工作變得教條、死板,這會把學生越教越傻。」他鼓勵孩子們多閱讀,讀得多了,自然就會寫了。 除了課堂學習外,家庭教育也不容小覷。章碧虹是小小的母親,她很少指導女兒的作文,最多就是改幾個錯別字。「我們不能輕率地否定孩子的想法。」章碧虹說,「小孩子可以有很多想法,比如我女兒說過以後的職業理想是退休,那家長的責任就是告訴她,不工作就退休是不對的。」 「孩子的想法時效很短,比如這一刻想看電視,便忘記第二天還要交作業。家長應該加以引導,但是在孩子的作文里並不一定要思想正確,孩子大可寫自己喜歡的。」不過,章碧虹也認為,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作文是一種技巧,直接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都是孩子,「大人不應該鼓勵小孩子說謊,但也要教他生存與生活。」 事實上,孩子去經歷和感知世界,才是寫作靈感
⑼ 讀民國小學生經典範文有感急用
看過民國小學生的作文《春遊》,再與現在小學生作文《春遊》一對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民國時期小學生的作文語言精煉,文字優雅精緻,修辭運用恰到好處、自然而然,而現在小學生的作文大話套話一大片,內容大同小異,無甚差別,偶爾才會有一篇亮眼的作品。「青山綠水,白鳥紅花,楊柳垂綠,桃梅堆錦。」「仰望白雲如絮,俯視碧草如氈。」「紅輪欲墜」,試問現在大多數小學生都能作出這樣優雅地詞句嗎?
有人說現在與過去是不能相比的,那時的語言文字系統與現在是不同的,不能把兩種語言文字系統中的詞句拿來比較,如果把現在的小學生也用那時的語言文字系統進行教學,他們也能寫出這樣美得句子。
而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在民國時期,他們還能看到牧童吹笛,炊煙四起的景象,看到純粹的大自然的風光,自然而然便會有感而發,那是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他們喜歡這些景色,所以就能運用所學知識寫出如此優美的作文。但是,現在由於工業的發展,大自然的破壞,只剩下人工美景,已無處可尋純粹的自然之美,自然氣息了,也無法引起孩子們的共鳴和喜愛,孩子們就無法寫出像「牧童吹笛、炊煙四起」一樣的文章了。
如何讓現在的孩子們也寫出那樣優美的文章,歸根到底就是如何引起孩子們寫作的興趣。只有他們喜歡了,樂意寫作,有話可說,他們才能寫出真情,寫出真實,寫出美。否則就只能拿套話來應付了事。
⑽ 《民國小學生作文》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民國小學生作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版預覽:
努力的孩子權
徐仲予
寧波君子街三六號
李若現在很愉快地過學校生活了。
倘使來講一講他過去幾年的事跡給別的朋友們聽聽,這倒是一件極好的事。
在他三歲時,他的爸爸去世了,九歲時媽媽也離開他而長逝了。沒有錢,沒有親戚,也沒有別的東西,只留下了這個可憐的小生命。誰都不會相信,李若會一直生長到現在。自然啰!靠鄰居的朋友幫助是事實,但是他自己的努力,也是不可諱言的。
九歲,究竟還是一個幼小的孩子呢!做事情需要能力。固然張伯伯(他父親生前的好友)肯收養他,吃飯這個問題暫時還能解決;但是他雖然是一個小孩子,他仍知道自己是應當找事情做,所以他預備在白天去做拾垃圾的工作。
經了他的要求,張伯伯是答應了。
一月、二月……靠了垃圾堆里淘出來的東西去換錢,究竟也不是辦法。一顆九歲的小心開始在動搖了。沒有收獲,而每天吃著人家的白飯,良心上似乎不能這么樣做。
苦惱,煩悶,他不能不和張伯伯去商量了。
「伯伯!我承了你的護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