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屈原投江的感想的作文
屈原投江的感想
屈原是世界四大名人之一,我們作為屈原的後代,應該對他有所了解。讀後,屈原那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更是高大、神聖了。
屈原喜愛讀書。他小時候幾乎讀完了樂坪里所有能找到的書。就連民間流傳的山歌他也從不放過。看看屈原小時候又看看自己,我真覺得慚愧呀!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還從沒完完整整地讀過一本書。就連平常看書,也還要爸爸媽媽催促,有時甚至還覺得爸媽催我讀書就像要了我的命一樣。
從今以後,我一定要改掉不愛看書的壞毛病,努力學習屈原刻苦讀書的精神。更令我敬佩的是屈原行廉志潔的品德。屈原晚年時期,被政治所迫不得不投江自盡以了報國之志。
懷石投江之前,屈原與一位老漁夫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寧肯跳進江中葬身魚腹也不願和那些人妖顛倒的無恥小人同流合污!」這一句話足以教育我們要為人身正,不與「小人」同流污。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還是不錯的。不管在學校還是在班上,凡遇見不正之風或是違紀現象,我都能制止。我最敬佩的是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只可惜屈原他生在了奸人當道的時代,報國無門,只得投江自殺。而我們卻生活在幸福、安康的和平年代,現在祖國正需要屈原這樣的愛國人才。
因此,我們一定要從現在起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增長才幹,努力施展自己的報國之志,讓屈原早日瞑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將用屈原這句話作為我的座有銘,努力學習,大膽工作,為祖國的繁榮強盛做出貢獻。
⑵ 屈原投江殉國概括1000字以內
屈原(約前340一約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個學識淵博、目光深遠的政治家,屈原在擔任大夫和左徒期間,心系蒼生社稷,力主改革朝政、聯齊抗秦。
由於在內政外交上與楚國腐朽貴族勢力發生了尖銳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妒忌、誣陷,最終導致與楚懷王的疏遠,兩次遭到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始終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希望楚懷王和後來執政的頃襄王召回自己,為國盡力,最後在楚國郢都被秦國將領白起攻破之後,他不忍心看著祖國滅亡,投汨羅江自盡。
查看大圖
用生命潛寫了一曲千古悲歌。關於屬原自沉汨羅江的原因,歷來有諸多說法,卻都相差甚遠,恐是所選擇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總括起來看,主要有四說。
一、殉國說。此說以清代王夫之和現代郭沫若為代表。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認為,屈原所以寫下著名的詩章《哀郢》,是由於哀嘆郢都的陷落,宗廟社稷成為荒丘廢墟,人民流離失所。頃襄王不能拚死抵抗秦軍。楚國滅亡指日可待。
據此,現代的屈斌研究者大都認為,屈原投江是因為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不忍親眼目睹國家滅亡,故而投江殉國。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寫道: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寫了一篇《哀郢》,他看不過國破家亡,百姓顛沛流離的苦狀,才悲憤自殺的。」他在《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中寫道:屈原的自殺,事實上是殉國難。」
二、殉道說。此說以近人曲沐為代表。他認為「屈原的自殺無非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政治的黑暗,一是性格的剛直,是生命在與現實的撞擊中而毀滅」。屈原是出身於華族貴胄的政洽家,其理想中的『明君」、「哲王」已不復存在。
面對楚懷王、頃襄王這樣的昏君,其抱負與志向無法實現,加之群小的讒害,因而憤感不平,屈原是戰國時代應運而生的一位別具特色的「士」,他的人格力量在於他堅守「人道自任」的理念和對自身「內美」、「修能」的不可動搖的認知,義無反顧地堅持理想。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所以隻身赴死,以求得精神上的圓滿。
三、屍諫說。此說以近人王之江為代表。持此說的人認為屈原看到楚國「黨人」橫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沒有忠良之臣,國家沒有守備外敵的力量,楚國將面臨亡國大禍。滿懷救國大志的屈原卻遭讒言而被流放,報國無門的他沒有辦法身諫楚王,哀嘆報國之志無法實現。絕望的屈原決心以死來震醒昏君。
屈原在《離騷》篇末有:「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賢士大夫,他曾忠心勸諫國君,遭到漠視,最後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來屈原之死是屍諫,是向彭咸學習而來的。
四、潔身說。屈原為國君昏庸而痛心,不願看著「黨人」亂政,葬送楚國錦綉河山。加之長期放逐,身心交瘁,再無重返朝廷、實施理想「美政」的希望。為了保持清白高潔的操守,捍衛自己所畢生追索的理想,終於帶著不盡的遺憾,憤然投身汨羅江中。淮南王劉安的《離騷傳》曾贊嘆屈原不肯在濁世中苟活,故而「蟬蛻於污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綜觀以上說法,屈原憤然自盡的內因似應是理想破滅後的「絕望」,這樣的死,當然不是怯儒或逃避對祖國的責任,而是對現實清醒的認知,是屈原堅守氣節的最終追求。
⑶ 屈原投江,不贊同,請寫出理由。(急用,800字)
公元前278年,秦國軍隊攻破楚國都城郢。當時正被流放的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後,投入汨羅江自殺身亡。後世稱其忠烈,或雲其愛國。然而,我卻認為,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們知道,戰國時期,中國處於分裂的狀態。當時所謂的強國有七,分別為、燕、韓、趙、魏、秦。到戰國末年,七國中的秦已經非常之強大,有並吞宇內之勢,其他幾國幾乎無力抵抗。而在這剩餘的幾國中,齊、楚兩國也是很強大的,並且是聯合對秦的。所以秦對這兩國仍有顧忌。在這時,秦使用反間計成功,齊楚聯盟結束。秦趁機對楚進行了戰爭,楚國戰敗。但楚國仍然具有一定的實力,故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說,可見楚國的影響以及實力。然而,有這么好的條件,屈原卻沒有運用,反而自己選擇了自殺。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他愛國,愛的是他的楚國。當國破之時,他心中悲憤,應當選擇反抗,畢竟有人曾經勸過他。但他沒有這樣做。他是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日本發動對中國的戰爭時,如果每個人都像屈原那樣,那我們國家不是要亡國滅種嗎?也許有人說,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個人所能阻擋的;也許有人說,如果屈原反抗秦的侵略就是違背歷史發展的趨勢。然而,事實果真是這樣嗎?很明顯,不是。站在現在人的角度來看,秦的統一是必然發生的,所以任何的阻擋都不會有成效。可是,當時人是不會這樣認為的,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國家將亡,因此需要反抗。從這個角度看,屈原投江是不值得稱頌的,是不可取的做法。
⑷ 屈原投江值不值1000字作文word文檔
屈原能否不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屈原自殺太不應該了,也太不值得了。大道理上說,身體毛發受之於父母,豈可隨意毀之。小道理上說,生命是自己的,不能為別人而活著。抬高一個層次說,你有文化,你有才能,應該為人民造福,怎能僅僅去應酬一個懷王呢?況且懷王又是一個無能之君。從古人的角度他也可以不死。古人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他沒有必要抱著懷王這根「木頭」,這是一根枯木。賈誼在《吊屈原賦》中勸他:「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可以到九州去轉轉,放開眼光,你就會發現比楚王高明的國君有很多,何必井底之蛙,單戀這一口水呢?司馬遷也在他的《屈原列傳》中借漁父之口也開導過屈原:「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方能與世推移。」作為一個聖人,應該目光遠大,不應拘泥於眼前的一事一物,更不能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屈原死不能復生,恨只恨司馬遷、賈誼為何不早點出世,與漁父一起去開導那個固執的屈原呢?一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一個女子愛上了一個男子,女子因男子不愛她而苦惱不已。其父開導她說,要學會接受也要學會放棄,如果彼此不能很好接受就應該果斷放棄,千萬不要害單相思而自尋煩惱,甚至做出傻事。屈原要是能聽到這句話就不會害單相思了,也就不會做出那樣的傻事了。如果屈原不死?不死當然不是怕死。蘇武持節牧羊,蒙垢含辱19年,不是怕死而是心繫家園。文天祥一路逃來,也不是怕死,而是為了抗敵。魯迅先生在《為了忘卻的記憶》中也說:「我不是高僧,我沒有涅磐的自由,卻還有生之留戀,我於是逃走。」……這些都可以證明:愛國也是可以不死的。如果屈原也不死……只可惜歷史又不能假設,但我認為對後來人是可以假設的。
⑸ 屈原投江輕視生命的作文素材
端午節的由來
⑹ 以第一人稱寫屈原投江作文
大約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戰國時代,屈原出生在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里。他青專年時代就有屬著出色的才幹,踏進楚國朝廷不久,便受到賞識,當了[左徒]這一僅次於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終於被削職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現在湖南、湖北的許多地方,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憂民感情的詩篇。後來楚國亡了,屈原心裹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泊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里自盡了。
屈原死後,人們為他建廟築墳,長久地敬仰他、懷念他。他死在農歷五月初五日,人們把這一天當作一個節日,即端午節。屈原的家鄉和中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個風俗,每到這一天就要舉行盛大的劃龍舟比賽,據說劃龍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們每到端午節就要吃粽子,據說也同屈原有關。最初是泊羅江邊的老百姓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進水裡去喂魚,使魚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後來這習俗傳遍了全國,甚至還傳到了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
⑺ 贊同屈原投江作文800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八月十五——中秋節盼來了!
今天回是全家團圓的日子,我們一答大早就回了奶奶家。家中熱熱鬧鬧的,親人們專程從外地趕了回來。媽媽和姑姑在做飯,爸爸在客廳和伯伯們聊天,而卧室成了我和哥哥們的娛樂場所,家裡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到了晚上,大家坐到窗前,圓圓的月亮從東方緩緩升起。漸漸地,月亮像一個大大的圓盤高高地掛了起來,把柔和的月光撒向大地,也將快樂撒向了我們每一個人,好美的一片景象啊!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們
⑻ 800字高一作文:根據《離騷》談屈原之死到底值不值得,拜託了親們
屈原投江究竟值不值得?
屈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後的兩千多年裡,仍然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懷念,他所創造的楚辭體經久不衰,永垂史冊。但是對於他投江而死卻存在著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屈原之死重於泰山;有人則認為屈原之死輕如鴻毛。其實這恰恰反映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該怎樣正確理解和認識人的價值。在我認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何謂這「死得其所,死得值」正如著名社會活動家,共產主義領袖季米特洛夫所說:「在死後不活在人們心裡的人,等於沒有活過。」當祖國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選擇為祖國而死,這樣的死是偉大的。
屈原之死,死於愛國。屈原面對楚國上下昏庸,郢都破滅,沒有賣國求榮,而是憑著一顆「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忠肝義膽,與楚國共存亡。他將國家興衰置於自己得失之上,這種精神永遠激勵著愛國志士,鞭撻著賣國之人,有如此深遠之影響,有如此深遠之意義,怎能說死得「輕如鴻毛」呢?郭沫若同志說過:「屈原的死是為民殉國難,是一種為國捐軀精神的再現,他是為正義而死,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於一種熱忱,死於一種抗爭。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後一站,將生命與信念的光輝和偉大展現給世人;他用生命守住他的靈魂:他用他的死告訴世人,追求信念與自由是永恆的主題;他給芸芸眾生以震撼;他在「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郁悶空氣中注入了一股熱浪。這種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民主革命宣傳家,思想家陳天華或許受了屈原之死的感染吧!他的《猛回頭》、《警世鍾》成為刺向清政府的兩刃利劍,而他為了抗議日
本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迫害,憤然投海而死。老舍也倍受屈原的感染吧!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忍受邪惡勢力的迫害,憤然投湖自殺,這是對文革動亂的抗爭,是對『文革」的控訴,他們和屈原—樣,以自己的生命警醒人們要奮發,要覺醒。他們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死的價值所在。
屈原之死給時空注釋新的含義。這一道閃光的利劍劃破了千年長空,給生與死賦予新的內容。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個中華赤子的熱血里,融入炎黃子孫的靈魂中。死已不是一種結束,而是一個偉大的起點。葉挺渴望血與火燃燒出生命光彩;狼牙山五壯士浩然長嘯永遠激盪人心。文天祥雖死猶生,丹心照漢青;史可法,身殉孤城,忠心可鑒;更有於謙,千錘萬鑿,清白人間。選擇死亡,並不是平淡的沉淪,更不是無能的表現。屈原之死是一種力量,一種發奮的力量,它如長夜中劃空而過的流星,閃出一生最璀璨的光輝。我說,屈原之死,價值永恆,價值無限。雖然人生的意義在於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中也有為了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在某種條件下,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續生命的音響和光彩。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峰,絕妙的音樂、多是悲壯的旋律。而高尚的情操,卻在壯烈的犧牲中。人生留跡於大地之間,本應該有驚人之舉。卓爾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汪洋恣肆的長江嘯傲百川,佰劍於長城的秦皇漢武,在史冊中群視千秋。
生命的長短無關緊要,緊要的是生命的意義。屈原不隨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國,生命之光與日月爭輝,長與短,因之失去意義。古往今來,多少生命在歷史的星河中默默產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幾顆能夠像屈原這樣2000多年後的今天仍熠熠閃爍。他的死,有力地維護了他那不隨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嚴;他的死,充分顯示了他的忠貞愛國,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體現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犧牲生命的人生價值。魯迅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可貴的,但真理更可貴。屈原雖死,而真理傳於四方,這樣的死,死得其所。
生與死,是一對矛盾。孟子說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也就是說,為了真理,自由,正義,犧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時,我們要珍惜生命。羅曼·曼蘭說過:「以死來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錯過。」
屈原投江是一曲壯烈的悲歌,一捶擊破昏暗的響鼓,一聲震撼歷史長河的驚雷,屈原是矗立於人類心中的永遠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