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寫景的 晉祠公園 500字,
夏天雖然悶熱,但它卻是五彩繽紛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會覺得它也是十分迷人的。
夏天是紅色的。唐朝詩人楊萬里在詩中寫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你瞧,那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猶如披著輕紗的仙女在湖中沐浴。嬌羞欲語,盈盈欲滴,隨風飄來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有的蓓蕾初綻;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像火炬似的高高伸出;有的競相開放,露出嬌嫩的小蓮蓬。35作文網
夏天是綠色的。不信你走進我們的學校看看,你會發現校園被一片綠色籠罩了:大樹小樹綠綠的,草地也是綠綠的。榕樹高大挺拔,抬頭仰望,一樹鮮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著光,展現出無窮的生機。法國梧桐和榕樹一樣高大,也是一樹碧綠,它們向四周伸展的樹枝上,手掌似的綠葉密密麻麻,給校園留下一片片的蔭涼。如果說榕樹是校園里威武的衛士,那麼梧桐樹則是綠色的大傘。還有其他許多的樹木,都褪盡了冬天留下的枯黃,展現出一樹的翠綠。
夏天是白色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在《赤壁懷古》中寫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大海里的浪花簡直就像剛剛裂桃的大片棉田,白花花的一望無際。一些頑皮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甩掉鞋子,從媽媽手裡搶過救生圈,光著腳丫歡呼著撲向大海的懷抱。35作文網
夏天是黃色的。稻田裡一片金黃,遠看真像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稻穀顆粒飽滿,壓得莖桿都彎下了腰,忽然一陣微風吹過,稻穗彷彿和人點頭致意。不用說今年的早稻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夏天是藍色的。雷雨過後,雨水在靜靜地流淌。我抬頭仰望,碧空如洗,天藍得使人心醉,藍得使我想起少年軍校的小海軍們的刻苦訓練情景。
我想,我已經成一名小畫家,手裡拿著調色板,正在描繪著夏天的景色:紅的是希望;白的是純潔;藍的是博大;黃的是輝煌;綠的是健康……
2. 美麗的晉祠 文章
第一二段先仔細寫出了晉祠的三、樹、水的美
第三段再寫晉祠的其他景觀,已此來烘托出晉祠三、樹、水的獨特美之處
3. 晉祠公園的作文400字
游晉祠
小學五年級作文 作者:樂清洪
今天是放七天長假的第四天,我、爸爸、媽媽、三姑、三姑父、小妹妹去晉祠公園玩。
一路上,我爸爸和三姑父問這問那,終於,我們到了晉祠公園,那時候己是上午了天空驕陽似火,我們有氣無力的走向晉祠公園。剛到了晉祠公園門口我們就驚呆了,門口全是古老建築我們馬上交了費,進了公園。你知道晉祠嗎?晉祠有三匾、三絕、三寶,三匾是難老匾、對越、水境台,三寶是:魚沼飛梁、聖母大殿、獻殿,三絕是:周柏樹、難老泉的水、宋代伺女像。我們去了水境台,為什麼叫水境台呢?就是因為那裡的水太明亮了,亮的就像一面境子,所以叫水境台。
關於晉祠有很多傳說,今天我就說一個著名的傳說,名字叫獨一無二的橋梁。古往今來世上橋梁多為一字形,惟有晉祠飛梁是十字形橋梁。
相傳,魯班有一個妹妹,是一位心靈手巧、容貌俊美姑娘。由於她的剪花刺綉聞名遐邇,所以,得到鄉鄰的敬佩。但她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自高自大,驕傲自滿,有時還耍個小聰明。她見哥哥被稱為祖師,心裡很不服氣,她絞盡腦汁想了十幾天,終於想出來一個好主意,不由得喜上眉梢。吃晚飯的時候魯妹說:「哥,聽說你心靈手巧我偏不服,我給你出個題,比比看?」魯班聽了哈哈大笑說:「好。」魯妹說:「世上的橋梁全是一字形的,我讓你造一個東西南北都能走的橋,行嗎?」魯班說:「好試一試。」魯妹又說:「晚上就開工,雞叫就收工,看誰先完工。」結果最後打了個平手。
啊,晉祠真是又美又神奇呀!
4. 晉祠游記作文800字初中的
時時還會記起跟爸爸媽媽一同游覽晉祠的情景。
進入晉祠後,首先來到了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個鐵人高大威猛,遊人紛紛駐足,與它們留影。
離開金人台,穿過對越牌坊和獻殿,就來到了魚沼飛梁。魚沼飛梁是一座精緻的古橋建築,橋樑上雕刻著許多精美的雕塑。橋下一池清水,水中有十幾條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魚兒在歡快地游來游去。爸爸告訴我,魚沼飛梁這種十字形橋式,在我國現存實物中僅此一例。
過了魚沼飛梁,就來到晉祠「三絕之一」聖母殿前。聖母殿里擺放著很多栩栩如生的泥塑,據說是聖母娘娘與侍女們的塑像。可惜,那次去時聖母殿尚未對外開放,我沒能走近她們。真希望下次再來的時候,我能夠近距離地欣賞她們,能夠親手觸摸到她們。
聖母殿的左側是善利泉,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它的孿生姐妹、「三晉名泉」--難老泉。「水是晉祠的靈魂」,這里的泉水長流不息,日日夜夜發出丁丁冬冬的響聲。水的清澈令人叫絕,游魚碎石,歷歷可見。聽爸爸講,他小時候來晉祠,一進入晉祠就能聽到「嘩啦啦」的流水聲,而且水勢很大,可惜現在的泉水已經換成了自來水。
晉祠的參天大樹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唐槐拔地而起,盡顯蒼勁風骨,映襯著晉祠分外莊重、幽靜。
離開晉祠回到家,我的游興未盡,索性讓爸爸上網幫我查找有關晉祠的資料。忽然,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映入我的眼簾:「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晉祠就象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藝術殿堂。
5. 誰有關於晉祠的作文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郁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關於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並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煉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於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後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築分前後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後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遠些塑像約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國器樂發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 舍利生生塔位於祠區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面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贊嘆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維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這些古樹年代久遠,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鬱郁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
6. 游晉祠感想作文 求答案 求詳細 --感謝
今年寒假,我、爸爸、媽媽、三姑、三姑父、小妹妹去晉祠公園玩。
一路上,我爸爸和三姑父問這問那,終於,我們到了晉祠公園,那時候己是上午了天空驕陽似火,我們有氣無力的走向晉祠公園。剛到了晉祠公園門口我們就驚呆了,門口全是古老建築我們馬上交了費,進了公園。你知道晉祠嗎?晉祠有三匾、三絕、三寶,三匾是難老匾、對越、水境台,三寶是:魚沼飛梁、聖母大殿、獻殿,三絕是:周柏樹、難老泉的水、宋代伺女像。我們去了水境台,為什麼叫水境台呢?就是因為那裡的水太明亮了,亮的就像一面境子,所以叫水境台。
關於晉祠有很多傳說,今天我就說一個著名的傳說,名字叫獨一無二的橋梁。古往今來世上橋梁多為一字形,惟有晉祠飛梁是十字形橋梁。
相傳,魯班有一個妹妹,是一位心靈手巧、容貌俊美姑娘。由於她的剪花刺綉聞名遐邇,所以,得到鄉鄰的敬佩。但她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自高自大,驕傲自滿,有時還耍個小聰明。她見哥哥被稱為祖師,心裡很不服氣,她絞盡腦汁想了十幾天,終於想出來一個好主意,不由得喜上眉梢。吃晚飯的時候魯妹說:「哥,聽說你心靈手巧我偏不服,我給你出個題,比比看?」魯班聽了哈哈大笑說:「好。」魯妹說:「世上的橋梁全是一字形的,我讓你造一個東西南北都能走的橋,行嗎?」魯班說:「好試一試。」魯妹又說:「晚上就開工,雞叫就收工,看誰先完工。」結果最後打了個平手。
啊,晉祠真是又美又神奇呀!
7. 晉祠公園作文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游覽了位於我們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的晉祠。
來到晉祠,呵,好多的人啊!男女老少,熱鬧極了。有搭台唱戲的,有街頭賣藝的……喲,看熱鬧的還有外國人呢!
進入晉祠,山環水繞,古木參天,有近百座的殿、堂、樓、閣、亭、台、榭,它們點綴在樹影婆娑、泉流映帶之間,是一處歷史悠久文物,遺跡豐富的古建林園。
晉祠有三絕。一為宋代侍女像。聖母殿內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國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體豐滿,臉龐俊俏,姿態自然,恰似一批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二為周柏。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樹高18米,樹周5.6米,主幹直徑1.8米,向南傾斜45度,形似卧龍,又稱卧龍柏。難老泉是第三絕。泉水出自懸瓮山斷岩層,清澈見底,長流不息,晉水源頭特有的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長青。
後來,我們走過水鏡台,跨過對月牌坊,越過魚沼飛梁,觀看了晉祠三寶。第一寶是聖母殿,殿高18米,庄嚴肅穆,殿內供奉的聖母娘娘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我們去的時候,聖母剛剛過完生日,殿內的裝扮可見那天的慶祝場面熱鬧非凡。第二寶是魚沼飛梁,結構呈十字形,飛梁系沼上柱,斗拱與梁架承托的石橋,南北東西四角伸展,如鳥之雙翼,振翅欲飛。據說它是歷史上最早的立交橋,石制的橋墩和木製的橋面歷盡千年風雨,依舊巋然不動,許多橋梁專家來此參觀學習。橋下的泉水潺潺而流,水中的金魚成群結隊,悠然自得,遊客偶爾撒入的食物引得魚兒你爭我奪,非常可愛!獻殿便是第三寶,原為祭祀時陳列供品的場所。四周
我們游覽了近兩個小時,時已響午,才戀戀不舍的離開晉祠。看著這座美麗而雄偉的千年古剎,我心裡暗暗地說:晉祠,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8. 《晉祠》文章
《晉祠》是一篇以實體事物為說明對象的文藝性說明文。
文章原文如下:
1、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懸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懸。山腳有泉水湧出,就是有名的晉水。在這山下水旁,參天古木中林立著百餘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綠水碧波繞迴廊而鳴奏,紅牆黃瓦隨樹影而閃爍,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這就是古晉名勝晉祠。
2、西周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一日與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隨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葉,剪成玉圭形,說:「把這個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天子無戲言,於是其弟長大後便來到當時的唐國,即現在的山西作了諸侯。《史記》稱此為「剪桐封弟」。姬虞後來興修水利,唐國人民安居樂業。後其子繼位,因境內有晉水,便改唐國為晉國。人們緬懷姬虞的功績,便在這懸瓮山下修一所祠堂來祀奉他,後人稱為晉祠。
3、晉祠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
4、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這處秀麗的古跡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拾級登山,探古洞,訪亭閣,都情悅神爽。古祠設在這綿綿的蒼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嬌羞迷人。
5、這里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著幾根青青的疏枝,偃卧於石階旁,宛如老者說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虯,老幹上卻發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發童顏的仙人風度。其餘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游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餘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6、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在園內信步,那裡一泓深潭,這里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從哪裡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齊鳴,卻找不到一處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於亭後。更可愛的是水清得讓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著那些金魚、青苔、玉欄倒影,織成了一條條的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當年李白至此,曾贊嘆道:「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你沿著水去賞那亭台樓閣,時常會發出這樣的自問:怕這幾百間建築都是在水上漂著的吧!
7、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里保存著我國古建築的「三絕」。
8、一是聖母殿。這是全祠的主殿,是為虞侯的母親邑姜所修的。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元年(1102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圍廊,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在能找到的最早實例。殿內寬七間、深六間,極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牆外迴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扣,遠看飛閣流丹,氣勢雄偉。殿堂內宋代泥塑的聖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國現存宋塑中的珍品。她們或梳妝、灑掃,或奏樂、歌舞,形態各異。人物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心之巧,絕非一般。
9、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殿柱。雕於宋元二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仍鱗片層層,須根根,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之好與工藝之精。
10、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卻在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面東西寬闊,南北翼如。橋邊欄桿、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橋上,隨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魚躍清波,荷紅映日,真樂而忘歸。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現存的古建築中是僅有的一例。
11、以聖母殿為主的建築群還包括獻殿、牌坊、鍾鼓樓、金人台、水鏡台等,都造型古樸優美,用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築之外,還有朝陽洞、三台閣、關帝廟、文昌宮、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砌屋,或架於碧波之上,或藏於濃蔭之中,揉造化與人工一體。就是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這假山上本有一掛細泉垂下,而山下卻立了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眯眯的眼神,雙手齊肩,托著一個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濺到腳下的潭裡,卻總不能滿碗。和尚就這樣,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著。還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來一隻石雕大虎,兩只前爪抓著水邊的石塊,引頸探腰,嘴唇剛好埋入水面,那氣勢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順著山腳,傍著水濱去尋吧。真讓你訪不勝訪,雖幾游而不能盡興。歷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這個好地方,至今山徑石壁,廊前石碑上,還留著不少名人題詠。有些詞工句麗,書法精湛,更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
12、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在這里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游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
13、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美的身軀來護著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為我國錦綉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8)晉祠作文初中擴展閱讀
1、《晉祠》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梁衡於一九八二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的一篇美文佳作,隨即就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是滬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
2、晉祠,她是為紀念周武王之子唐叔虞而建的。她始建於北魏(公元386—-534),經北齊、隋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都有各式建築,於今自唐宋以來的文物古跡繁雜甚多,僅殿宇、亭台、樓閣,橋榭多達一百多座,最老的周柏的樹齡達三千年之九。就其百座古建築的構建和布局,集中體現了中國宗廟祭祀的這一傳統文化,同時又見證了中國西周初期封侯而建國,封地而建國的社會沿革和宗法制度的這一文明。這是晉祠獨特的歷史價值和文化特色。正因為如此,早在一九六一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游晉祠作文一千字左右
晉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它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周武王滅殷以後因病去世。他的長子成王繼位,由其叔父周公旦代行天子的職權,史稱「周公攝政」。晉祠是太原的標志,與其身處同一城市,光顧並不多。隨單位再游晉祠,時光轉眼已過十餘年,她的變化讓我驚嘆,歷經多少年歲月的洗禮,更加的熠熠生輝。晉祠周邊道路變的寬闊通達,不雅的違建都被拆除,全面升級改造了晉祠公園入口廣場,園區內的文物得到了更為妥善的保護。
清明時節,氣候怡人,前夜一場小雨,讓今日晉祠的空氣清新寧靜。遊人不多,彷彿可以安靜的在一個角落裡和這里的歷史對話。童年的記憶再次浮現,那些熟悉的景觀依舊矗立在那裡,時間愈久愈有靈氣。
那標志性的四尊鐵人依舊矗立在金人台上,這么多年來,看不出有何改變。西南角那尊號稱「山西第一美男子」的鐵人銷明甲亮,栩栩如生。八百多年的歷史,
未有任何銹跡,是四尊鐵人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尊。來此游覽的人們,會用手去摸一摸他的手和腹部,還會用腳去踩踩他的足部。以這樣的方式,去沾染鐵人身上歷
經歲月洗禮所蘊含的靈氣,用一刻赤誠之心祈求著自己生活中的美好。鐵人被人撫摸和踩踏過的地方,明顯的明亮潔凈,如明鏡一般印耀著世間百態。
前行直聖母殿,雙層屋頂用黃綠色琉璃瓦修飾,廊內大殿庄嚴古樸。殿前廊柱上有八條手工雕刻的木質蛟龍盤旋而上,尋龍望去,似真龍一般威嚴,讓人為之敬
重。大殿內無一立柱,空間寬闊,更能映襯出聖母的威嚴。大殿正中供奉有姜子牙的女兒邑姜,即這里的主人——聖母。其周圍分布有四十多尊侍女塑像,她們個個
被宋朝的修築者賦予不同的職責,侍侯著聖母。其形態無一雷同,舉手投足,顧盼生姿,世態人情,纖毫畢現。或許,每個人去日落的晚上,她們都會有如生命般蘇
醒,嬉笑怒罵,喜怒哀樂,在一起說說悄悄話。今日的晉祠聖母殿用木柵欄與遊人相隔,那是因為許多遊人會無意中破壞那些殿內的泥塑人物,導致今日再難有近身
相觀的際遇。
在聖母殿殿前的北側種植有一棵周柏,樹齡近三千年的歷史。桿粗枝繁,形態如伏睡一般,向南傾斜生長,謂為雄壯。歷史的悠久,會使人們為其賦予了美麗的
傳說,這里便有一段有關周柏的「愛情故事」。相傳在聖母殿南北兩側栽種有「公母」兩棵周柏,南側為「母」,一日,不知何故突然死去。北側的周柏在傳說中被
化身為「公」,它看到所愛之人死後,一直向愛人所在的殿南生長。越長越傾斜,以至於即將跌倒傾覆。後來的一天,在這顆「公」周柏的下方,生長出一棵小周柏
支撐住了它,而這顆小周柏被人們看成了「母」周柏的化身,日後便形成了今日的形態。古代大批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句,歐陽修曾以「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
蒼煙」的詩句來贊嘆它。周柏歷經三千年的蒼生煙火,百轉千回之間,世間之事早已坦然於心,愛意卻歷久愈濃。
聖母殿再往南,就能看到有「三晉第一泉」美譽的難老泉。今日的難老泉依舊源源不斷的湧出,只是這曾經養育了晉源兒女的神泉在九四年早已斷流,我們現在
看到的洶涌而出的泉水是用水泵抽出來的。難老泉,未曾改變的是,如李白詩中所描述的「晉祠流水如碧玉」的景象。手捧清涼的泉水送入口中,驚喜的發現,泉水
的口感依舊如童年記憶中的一樣,甘甜可口。只願難老泉,真如其名一般,永遠「難老」。
慶幸如今的晉祠得到了更為良好的保護,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晉祠公園的入口廣場。這里彷皇家園林般重新經行了升級改造,置身其中如同身處於皇宮後花園,亭台
樓閣,小橋流水,假山印湖,樹繁草茂。這里也成了人們進入晉祠公園前和出園後,修身養息之地。廣場上塑有為紀念太原建成兩千五百年而銅鑄的以唐太宗李世民
為中心的貞觀勛臣塑像,名為「龍興晉陽」。塑像整體氣勢恢宏,其中的人物馬踏青山,凝眸遠眺;風掠斗篷,氣宇軒昂,成為晉祠的又一處人文景觀。
如今晉祠公園的游覽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曾經那些漫天要價的黑導游和照相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整治,雖仍有留存,但其自身的素質都有所提高,收費更趨於合理。
一直很喜歡行走在歷史遺跡中的感覺,時光的穿梭讓人欣喜。贊嘆古代工匠們的精巧手藝,讓我們在現代化的都市中還能感受到不同於平日生活的美輪美奐。這些遺
存,讓我可以在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尋找到一絲愜意和安詳;讓我在光陰的流逝中,看到曾經繁華的市井和一個未知的自己。古跡的靈氣與人心相連,如同兩者靈
魂之間的交往,盛大,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