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過端午節的作文
我過端午節作文400字
又快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美味,讓我一想起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會把糯米放到一個臉盆里,再給臉盆加滿水,把糯米泡起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米寶寶在臉盆里吸飽了水,變得又白又胖。外婆說,這是糯米在發酵!外婆又把去年存下來的粽葉放在鍋里煮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准備包粽子了。外婆把粽葉圍成了一個兜,接著把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放進粽葉兜里,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粽葉蓋在米上,最後用線緊緊地把粽子扎結實,一個漂亮的四方紅棗粽就做成了。就這樣,外婆又做了很多個粽子。然後,媽媽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終於,鍋里飄出了糯米和紅棗混合的香味,我饞的直吞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粽子好吃了嗎?」媽媽說:「馬上好!」粽子終於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滿足極了!
除了粽子,端午節的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晚餐,有涼拌黃瓜、清蒸黃魚、紅燒黃鱔,還有鹹蛋黃燒南瓜。媽媽明明說有五黃啊,為什麼只有四黃呢?還有一黃是什麼?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雄黃酒,據說喝了可以驅邪避毒的。不過,媽媽又說:「現在好像找不到雄黃酒了,所以我們就用黃酒代替,反正也有黃,一樣可以讓我們身體健康的!」我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一邊吃著豐盛的晚餐,真是幸福極了
B. 青海過端午節的習俗!高一作文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里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C. 以端午節為話題寫一篇高中800字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麼近,彷彿那些事就發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端午前一天,媽媽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備著。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她的樣子,左手拿著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後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壓緊抹平後把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後再用絲線捆緊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鬆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後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家裡人在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D. 關於高中端午節作文
時間如箭,歲月如梭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我們民間有抓鴨,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而我體驗了一次抓鴨子。
五月初五那天早上,我草草吃了幾個粽子,就隨爸爸到姑姑那兒去。下了車,爸爸並沒有直接帶我去,而是先要我做准備工作。爸爸從一個袋子拿出了一個網,一個魚鉤,還有鴨子愛吃的小東西。我納悶了,又不是去抓魚、網魚,哪用得這么復雜啊?爸爸解釋道:這里的鴨子們狡猾得很,如果用傳統的方式是不太可能抓得著的,所以要有所准備啊!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8點時分,我們來到了河邊,大家都挽起褲管,捲起袖子,跳入水中。村民則將一隻只小鴨子拋向空中,鴨子「嘎嘎」地撲騰到水面。大人們急忙四處尋覓,我也是睜大眼睛找著。這時,我發現有隻小鴨子在河床邊休息。我悄悄地走過去,伸手去抓。可那傢伙狡黠異常,用嘴巴把我啄了個烏青,一下子飛快地游去。爸爸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小鴨的屁股。啊哈,真是勝券在握啊。但鴨子卻故伎重演,吧老爸啄得手都腫起來了,害得他在一旁直吹氣兒。接下來的幾個大人都被鴨嘴兒「親」了一下。一上午下來,我們累得大汗淋漓,卻分毫無收。作為一個小孩子,我更是束手無策,只好在一旁乾瞪眼。
但我們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使出了最後的「武器」。我拿出一個鉤,一張網,還有一兩只小蟲子。我將蟲子綁在魚鉤上,又扔進了網里,接著叫了幾聲「嘎嘎」,鴨子果然被吸引來了。我們躲在一旁的一塊大石頭旁,隱蔽好,按兵不動。其中一隻「貪吃的」鴨子見到了美味,就左右望望,見同伴們都不在了,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們把網一收,一隻小鴨子就到手。它還想要作無謂的掙扎,但已經來不及了,鉤深深地嵌在了喉嚨裡面。接下來我們用這個辦法捉住了好幾只鴨子,真是手到擒來啊。最後,我們滿載而歸回家了。
這真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捉鴨子活動啊!希望下次的端午節快點兒來到!
E. 過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腐敗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後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衛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河喂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一種是尖尾粽。媽媽是我們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溫水裡泡一泡,把准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鍾後,再泡在湯水裡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著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握著船槳動作協調、齊心協力地奮力向前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 ,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落,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干勁,勇往直前……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F.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後,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粽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稜角分明,象徵著屈原的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裡麵包一顆紅棗,象徵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屈原絕沒有想到,生前他忍受無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後,他的繼承者們貫穿古今,前仆後繼,層出不窮.李白,杜甫,岳飛,文天祥,蘇軾,辛棄疾,譚嗣同……,數不勝數的熱血男兒傳承著屈原的精神.可以這樣說,是他讓端午節熠熠閃光;是他讓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讓國人由蒙昧走向進步,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去找尋真理;又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來表達對祖國的愛戀.
但是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屈原的精神從未像今天離我們這么近,這么親切.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這場震驚海內外的災難,讓中國13億人民聯系的更加緊密,讓中國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處在人生的逆境中,卻時刻懷著對祖國燦若日月的情懷,隨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身雖死,情不改的愛國情結,不正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嗎 那江上競飛的龍舟,不正是13億人民同心協力劃動的嗎 眾人劃槳開大船,在大自然的強悍面前,人類團結一致,血脈相連.
在這個粽葉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走的更穩,更堅定,無往而不勝.只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愛中國!
G. 過端午節的作文。
我過端午節作文
你知道幾月幾日是端午節嗎?對,是五月五日。在民間,端專午節主要有賽龍舟、吃粽子屬等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入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把粽子投入江河,主要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打擾已故的屈原。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再廚房裡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晚上,一家人圍在餐桌邊,一邊吃著美味的菜餚,當然其中肯定少不了咸鴨蛋和粽子,它們是端午節大家必吃的東西;一邊還欣賞著精彩的電視節目,看什麼呢?當然是賽龍舟了,你聽,1、2.....1、2......,那聲音是那麼的響亮,那麼的振奮人心!
忘了說了,學者聞一多先生說過,端午是龍節,是四五千年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節要吃「五黃」,即鴨蛋黃、黃瓜、黃魚、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還要佩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好了,關於端午的一課已經上完了。
H. 端午節為話題寫一篇高中800字高中作文
端午節過後的深思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人周處[風土記]之中,在這一天中,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
但就是這么一個有著濃重傳統氣息的中國節日,也在文化侵略的大浪朝中成為了犧牲品.自從上世紀末開始,日本、韓國等,就開始對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進行了文化的侵略,大肆的在中國新一代青少年的之中放映他們的動畫與連續劇,通過電視來腐化新一代的國人的心身與精神,在這種情況小小的韓國已不滿足這種侵略的效果與速度了,於是在巴黎時間2005年11月24日韓國與中國就誰是所有端午節的資格發生了爭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端午節的原產地中國竟沒有拿到是本國的非物質遺產的資格.
在這次事情的背後反映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中國人不注重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重視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反而感覺外國的東西好,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在青少年中十分的重,平時一說話就是國外的什麼動畫上地什麼人物的什麼事跡,這讓人心裡十分不是滋味,難道中國的就不好么?我不反對國外的東西,國外的東西是十分的吸引人,有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但是我們也不能照單全收,我們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糠的去看,有選擇的去看.我認為像什麼日本的[蠟筆小新]與[死亡筆記]這些就不是我們該看的,再像國的什麼愛情肥皂劇,這種我們青少年就應該少看,而像[冰河世紀]、[怪物史萊克]、[哈利波特]、[魔戒]等這些看看就無所謂了,因為這不是文化的入侵,而像我所認為的不能看的,我就認為他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文化入侵的因素.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准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裡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里,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鍾,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繫上了五綵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綵線的來歷,它象徵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粽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我想起了快樂
五月初五,又到端午時,今之端午,天不大熱,柔綿陽光灑大地,風兒涼爽扣心門……
端午是歡騰的節日,巍巍中華,舉杯共飲,盛迎節日,家家戶戶飄粽香,大街小巷的老人小孩都歡天喜地,熱鬧非凡……
還是孩兒之時,就熱切期盼端午蒞臨,因為在這偉大的日子裡,不僅有香飄飄的米粽,還可以穿新裙子,一展美麗風姿;還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新鮮的李子、艷滴的桃子、紅彤彤的楊梅、白嫩嫩的梨瓜、甘甜的大西瓜……哇,琳琅滿目,讓我們貪滴欲攬……今日,家中早早就要插上艾旗,還要備有雄黃酒灑,吃雞鴨魚肉,好不豐盛啊!更重要的還有呀,每年的今日,縣里都會舉辦一次盛大龍舟賽,是呀,端午,端午,又怎會缺少龍舟賽呢?
我們地屬贛南老區,傳統風俗,客家風情,讓人目不暇接、舉不勝舉……其中端午賽龍舟就是贛南一大風景,毫不遜色於除夕燃竹、元宵花燈、中秋賞月!龍舟賽早早就有備而來,縣里周邊的幾個村是主要的隊伍,隊員則是從各村精選出的強壯男兒,他們從四月初就開始訓練了,且那時經濟還不是很發達,他們會舞著龍頭、敲著鼓、打著鑼來到各家各戶前募捐,我們一群小孩總愛湊熱鬧,跟著龍頭一起歡呼,去各家串門……大家也非常熱情,你五塊,我六塊的慷慨出資,人們也非常歡迎龍頭來到家中擺舞,因為,龍頭,會給家中帶來喜慶,帶來好運,帶來吉祥……
我們是花園村是條白龍,具有悠久的勝戰歷史了,因為都勤勞漢組成的強壯陣容,從80年代來,他的頭上都占滿了光環,多數的第一,都被他強力所奪,自然,我們作為村裡的一員,更是興致高漲,意趣勃勃,一個勁的為村裡的白龍加油……在岸上,天真活潑的孩子,全然不顧烈日當頭,更不會在意什麼矜持,拿著粽子、嚼著冰棍為自己的隊伍吶喊,甚是興奮……
還時不時,總愛擠在人群堆里,一邊吃涼粉,一邊與同伴大笑,風趣高談呀!
更精彩的還有,賽完之後,有漂亮的搶鴨戰役,戰士們,放下行裝,一頭扎進滾滾河水中,去搶那活蹦亂跑的水鴨子,人、鴨、水,嬉戲成群,戰斗一起,多漂亮的景觀呀!讓我們迷戀不知歸路……
多隆重的端午呀,多快樂的節日啊,讓我們的童年豐富多彩,可惜,近幾年,縣里都沒舉辦了,許久,也沒看見那精彩的龍舟賽了;而且,節日的氛圍也大不如從前了,也許是生活好過些的緣故吧,超市的粽子各種各樣,家家戶戶也很少包了;人們也不再向以前一樣,一大早就搶購鴨子了;超市中更琳琅、更豐富的新水果也早已取代了那些李呀、桃呀……
呵呵,回望端午,讓我們快樂!可今之端午,怎就沒那種熱情了呢?吹著涼爽的夏風,感覺異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