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語文教師如何做好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的起步訓練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話不假,一提起三年級作文,作為剛接手三年級語文教學的我叫苦不迭。學生們覺得白紙一張,茫茫然無從下手。我通過近一年執教三年級語文,倒覺得白紙一張好比劃,要使學生不怕作文,不為作文頭疼,在作文教學中是有一些門道的。
一、
培養學生習作興趣,這是寫作之根本。
孩子們經過小學兩年的學習,觀察,腦子里積累了不少的材料、優美詞句。可是由於剛進入三年級,習作要求由一、二年級時問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適應,對作文感到頭疼,無所適從。因此作文教學時挖掘學生頭腦中的材料,對學生作文相當重要。在三年級的第一次作文教學時,我就規定了孩子們習作內容,全班同學都寫同一個內容和主題,我帶領著孩子們一段一段的寫作,最後把各部分連起來,就組成了第一次學生作文。通過這次作文後孩子們對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時也覺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覺得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逐漸改變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樣的作文,變為學生有獨特感受的作文。
二、積累寫作材料,是寫作之源。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章源於豐富的語言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心中縱有萬般思緒,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修訂版《小語教學大綱》十分強調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並明確規定:小學階段學生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5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課外閱讀量比原來增加了1/3左右。這項規定,體現了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徹底改變作文教學現狀的一把金鑰匙。我用科學的方法激勵,指導學生積累生活經驗,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切實體驗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寫作開啟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學之前我都會讓孩子們去觀察體驗與這次作文相關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時我會親自給孩子們找材料。如第六冊第一單元作文就是寫花,可是在我們這里那時很多話都沒開放,於是我通過網路搜集圖片介紹有關知識,讓孩子們對這些花有感性認識,這樣一來孩子就有材料可寫了。再如「動物小檔案」教學,我想讓孩子回家觀察家裡的動物羊、狗、雞、鴨之類,了解他們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間的故事。這樣一來作文就不難了。學生的頭腦當中只有了這些豐富的生活積累,才能寫出這樣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時,我讓學生開辟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採取多種形式激勵學生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廣泛涉及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讀物,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
三、
觀察、說話、思維、表達同步發展,這是寫作之法。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加上平時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是觀察不得法,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無話可說」的現象。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學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給觀察方法,我先讓學生觀察靜物為主,注意觀察順序和觀察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文具盒、台燈、教室、自己的房間等。接著,擴大觀察范圍,從室內到室外,由靜到動,從顏色、形狀、大小到發展變化,從看、聽、想等方面寫動態片斷。如指導寫「我們學校的花壇真美」片斷,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並要求按一定的順序,如有個學生這樣寫:「這個花壇座落在一年級教學樓的前面,一條馬賽克鋪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級教室,把花壇分成大小不等的兩邊。春天,萬物復甦,小草兒探出了嫩黃的腦袋,圓球型的小榕樹伸展著腰枝,假檳榔露出春的笑臉,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們有的圍成圓形,有的圍成棱形,有的手拉著手頭挨著頭,在竊竊私語。只要你細細一瞧,還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學生觀察清楚了,就得讓學生觀察到的東西說出來,這常常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葉聖陶先生認為:「作文是寫話,把要說的寫下來就是文章。」因此,把觀察到的事情說出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我經常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按要求說一、二段話,同桌互說互評或通過口頭作文比賽,賽後評議。學生說的,其實也是形象畫面的觀察在頭腦中建立之後如何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問題,這就是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過來解決學生觀察時因受時間、地點、角度的限制而產生的困難,可應用思維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過程,豐富寫作內容,使表達更完整。
四、教師下水作文,是學生習作之藍本。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寫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沒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們學習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時,我都會寫或選擇相關文章,讓孩子們學習,找出那裡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並要求孩子學習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之中,畢竟是三年級初始作文,孩子的創新根本沒有,能夠仿寫,並達到一定的要求就相當不錯了。
五、
看準作文類型,在選擇題材上注意寫具體,這是寫作之巧。
雖然三年級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種類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導上很注意從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想像文等五種形態入手,抓住它們最普遍的規律進行歸類指導,在選題上注意專一性訓練。如我讓學生用總述句寫一段話或一件事,先總後分,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把事情寫具體。又如,用總結句「媽媽真是個勤勞善良的人」在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讓學生根據總結句從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條理地抒發自己的感受。在關心與被關心,愛與被愛中找到媽媽的可親之處。想像是學生創新的靈魂,想像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極有潛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這類作文的指導。如編寫童話故事,展開想像續寫結尾等。我抓住少年兒童喜歡幻想的特點,引導他們留心觀察周圍的生活,從生活實際中捕捉材料,運用誇張、擬人手法來編寫童話,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他們在童話中受到教育。
總之,三年級的作文還剛剛是個起步,有時確實是使人感到無頭無序,無從下手,但只要我們當老師的多一份心,講究一下方法,相信會給學生帶來一片芳草地。
⑵ 有沒有小學作文片段教學的循序漸進的具體訓練內容
們知道: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人們對教學活動本質性特點和內在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教學工作有效進行的指導性原理和行為准則。作文教學原則就是作文教學中遵循寫作教學的一般規律和學生認知、心理等特點,為達到一定的作文教學目的所形成的教學准則,是認識和處理作文教學中各種矛盾的依據。目前的作文教學理論書很少涉及作文教學的原則,我們認為,作文教學既要符合一般教學的規律,同時又有自身的特點,《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顯然,作文教學不同於閱讀、寫字、口語交際、語文綜合性活動,有其內在的規律,應該遵循一定的教學准則。
一、循序漸進的原則
循序漸進作為一般的教學原則,適用於所有的教學活動。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特別提出這一原則,是因為我們的作文教學隨意性比較大,從作文教材的編寫到教師的教學實踐,作文教學的內在序列一直沒有很好地把握,對學生習作和作家的寫作沒有很好地區分,對學生習作的各個階段沒有清晰的把握,結果循序漸進成了一句空話。所謂循序漸進,是說按照一定的順序逐步前進、提高。序指的是次序,具體到作文教學中,按照什麼次序進行,除了要深入把握作文教學的內在規律,了解作文教學的一般特點,明確作文教學的各階段目標外,還需要結合學生不同年齡特點、不同的生活環境以及認知、情感、心理差異,綜合考量,全面兼顧,以便確定好作文教學的基本次序,只有次序清楚了,作文教學的層次才清晰,作文教學的漸進才有可能。沒有作文教學的次序,循序漸進只是一句空話。
目前作文教學的最大困難是無序狀態,教材中的作文訓練無序,教師心中無序,最終導致作文教學不夠嚴謹,同是寫一件事,三年級寫了,四年級也寫,老師認為三年級寫過,四年級自然會寫,指導也就隨意,甚至放任。因此,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首先要明確作文教學的基本次序,這個次序有不同的排列方法,但不管怎麼樣的排列,作為老師要心中有數。作文能力的培養、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教師從一年級著手,從接觸社會,認識生活,學會觀察,到字詞訓練,培養遣詞造句能力,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能力,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缺不可。一開始就提高要求,加大訓練難度,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產生急躁情緒,學生埋怨、畏懼,從而步入害怕作文的怪圈。
把握的作文教學的次序,做到循序漸進地開展作文教學還應該注意:
1、從說到寫
教育家葉聖陶就曾經作過十分精闢的論述:「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二性的……在作文教學中,不能舍本抓末,飲水忘源,應當兼顧並重。」說和寫是語言表達的兩種方式。二者作用不同,但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發展的先導和基礎,口頭語言的發展會促進書面語言的發展,書面語言的發展又能改進和發展口頭語言。小學作文訓練堅持從說到寫、說寫結合,符合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書面語言是復雜的語言形式,必須通過嚴格的訓練逐步發展。「從說到寫」是小學作文起始階段,孩子「說」優於「寫」的寫作教學初期,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及學生說寫客觀實際水平,而提出的一種客觀的、科學的規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策略,也是教師訓練作文起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准則。劉淼在《作文心理》一書中指出: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運用口述+任意方式的記錄(文字、拼音、符號、圖畫等)+表達指導可以有效提高作文質量。對於中年級學生,口述後筆述仍然是很好的教學策略,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筆述水平相對較高,可以適當運用計劃性口述提高作文質量。
顯然,運用從說到寫的策略主要適用於作文起步階段,適用於害怕動筆、作文水平低的學生。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必須經過內部語言「外化」為口頭語言,再由口頭語言逐步發展到書面語言。學生只有想得清楚,說得清楚,才能寫得明白。
從說到寫,首先要明確怎麼說,說什麼?這里的「說」不同一般教學中的說話訓練,是口頭作文訓練,一般要求說話完整、清晰、連貫,有條理。要求學生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用四素句,包括人物、地點、時間、事件,句子不能有頭沒尾,或者有尾沒頭,或者只有一個詞語,表達的意思只有半截,讓人聽了摸不著頭腦,這都是口頭訓練中的大忌。
口頭作文的內容包括:
1、口頭描述,當場對觀察的對象進行描述,或者對過去所見所聞進行描述,一般是一個人、一幅景、一個細節、一個場景、一樣東西進行口頭描述。描述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聲音、行動、心理,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描繪景物要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描述景物的形態等;
2、口頭介紹,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達方式,介紹同學、自己、家人,介紹一樣新產品、一樣新東西,介紹物品的使用方法、特點、功能,介紹一種東西的製作過程和方法,這是學生日常交往中常常使用的交際形式。
從說到寫,還要處理好說和寫的轉化,怎麼把說的內容轉化為寫的文字?我們在作文指導中,經常發現,學生能說會道,但寫出來的文章語句不通,篇幅短小,結構凌亂,達不到習作要求。會說不一定會寫,會說側重於口語交際,說話所應用的表達方式趨向於口語化,包括語言的句式、詞彙、說話順序,說話時的腔調、動作、態度、表達慾望、日常口語等方面,而會寫則表示為打腹稿,思維流暢性,寫作的主題意識,分段表述的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詞彙的運用,修辭手法的應用等。指導學生會說,而且還要解決如何縮短說與寫的差距,把說與寫有機地統一起來,有效地把說的內容轉化為書面的文字。
具體的做法有:
①錄音法:把學生原來已說的話或想說的話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甚至在說的時候,錄下來,再對照錄音寫文章。或者父母在指導時,孩子一邊說,父母幫助記錄,這對於剛起步作文的學生是非常有效的訓練策略。雖然記錄下來的文字會表現出口語化現象,或者重復平板、表達不清、語無倫次的情況,剛開始非常正常,經過一段訓練後,慢慢熟練了,寫文章親切了,可以嘗試修改了,這種方法就可以放棄了。
②對照法:放寬要求,允許不會寫的字詞暫且空著,或用拼音頂替,然後再請教同學或老師補充空白,接著再修改病句,調整句序,插入必要的修飾性語言或修辭手法,把文章修改得具體通順,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把文字與原生態文字進行比較,發現其差別,從而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與應用水平。
③朗讀法:會說不會寫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說起來詳細,寫起來簡單,缺乏墨水。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得經常訓練朗讀作文。讀一讀自己所寫的文章,就能發現許多問題,如是否通順,是否口語化,是否具體了,哪個地方不通順,立刻修改補充,學會把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
④出聲思維法:在教學中可藉助出聲的「自言自語」進行訓練,讓學生先說後寫,通過談論再寫作。經過小聲說說,即自己說給自己聽,而後出聲發言,相互交談,補充校正,藉助於口頭語言的幫助,學生就能覺察出自己頭腦里的東西是否正確、完善,使出聲語言條理化,以後再引導有聲轉無聲。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書面語言的過程中,逐步有意識地領悟語法規律,並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語言,引導兒童說話、作文時,不但想著什麼,而且想著怎麼寫,使他們的語言逐步規范化。
2、從分到合
分是指單項、局部、片段的訓練,合是指綜合、整體的訓練。作文訓練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綜合性,它綜合體現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想像力、遣詞造句能力、文字書寫能力、記憶力,而且還體現在對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表達方式的運用,各種思維形式和方法如概念、判斷、推理、分析、概括的考量。正因為如此作文訓練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專利,各個學科教師都應該承擔作文教學的責任。所以學科老師平時的訓練,包括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表達能力等能力的培養,都是分項的訓練,有了這些分項訓練,才有學生作文綜合能力的展示。
具體到語文的作文分項指導,應當根據作文的基本構成來展開、一篇文章,從基本的字開始,到詞到段,到文章,學生作文訓練的不同階段正體現這個脈絡。學生動筆寫文章前,要先過寫字、造句關,學會把句子組合變成片段,學會寫各種類型的片段後,才訓練寫完整的文章。(作文教學中的分合訓練雲南教育 2002年第23期 P44-45,作者 金自成 瀾滄民族中學)
丁友寬的讀寫作文訓練,把小學作文訓練分解為50個基本功,配以80個訓練項目,精心設計500個習題,從一年級的四種句法,到二年級的九種句群,三年級的七種構段法,四年級的六種篇章法,再到五六年級的綜合作文訓練,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前進,先分後合,分合得當。
以上是從作文教學的基本訓練點出發,注意從分到合。為了更好的解決學生作文中的困惑,尤其是學生寫文章不具體的毛病,還應當教會學生把寫作對象分解,把一個整體分成若干份,一份一份的敘述描繪說明,這樣合起來才能把寫作對象寫具體。
具體來說要學會:
①動作分解:把一個大動作分解為一個個的小動作,好像解剖物體一樣,在把小動作分解為一系列細小動作,甚至細微的動作。比如「踢球」,學生往往一句話就寫完了:他帶球突破,使勁一踢,球進了!如果我們學會了動作分解,把踢球動作分解為:接球、轉身、頂球、閃過、突破、踢球等,甚至我們還可以把接球分解為:插上、胸部一停、左腳一扣、身子晃過等,把這一個個細微動作分解出來,再連詞造句,組合成一篇精彩的文章。
②景物分解:描寫的景物往往由花草樹木等構成,我們可以把描寫的對象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事物,再把一個個事物細分。比如描寫校園,校園一角有各種花、樹、草,各種小生物,活動的學生等,就單寫樹,把樹分解為樹葉、樹干、樹枝、樹根、花、果實等,樹葉又可以從形狀、大小、顏色、氣味、動態、變化等方面進行描述,如此一來,要寫的內容很多,一個個細微的部分都寫清楚了,整體景物也就清晰呈現在讀者面前。
③事情分解:一件事情往往分幾個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都聯系著不同的時間、地點、環境及人物關系,都由一系列細小的事情組成。我們往往把一件事分為開始、發展、高潮、結尾,每一個階段也往往發生一系列的事情,比如事情最精彩部分,它總是和具體的環境、人物表現、心裡感受密切相連的。《紅樓夢》中寫林黛玉進賈府,先寫進賈府的原因,母親去世,祖母疼愛,賈雨村進京幾件事交織一起。啟程到了京城,通過黛玉的眼睛描寫京城的繁華和賈府的富貴,一一見過賈母、各姐妹、王熙鳳、賈寶玉,其中寫王熙鳳的出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寫賈寶玉,先正裝出場,再換上日常裝飾,描寫及其精細,堪稱絕世經典。
⑶ 如何指導小學語文作文訓練
給您以下方法,不妨一試. 寫作技巧: 1、審題()找准關鍵詞即題眼,是寫作的重點(2)掌握寫作范圍(3)確定寫作體裁 2、確定中心——即文章的主題(1)要正確(2)要集中(3)要鮮明 3、選材(1)要圍繞中心去選(2)要真實(3)要新穎、典型,不落俗套 4、結構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可按順敘、倒敘、插敘的方法來寫 (2)按時間順序來寫 (3)按空間順序來寫 (4)按實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說明文,多採用此方法 5、列提綱(1)題目(2)中心思想(3)內容要點及寫作順序(段落、條理)(4)祥寫、略寫的提示.列提綱可以使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6、開頭——要引人入勝(1)開門見山,直入正題;(2)提出問題,引人注意;(3)說明情況,交代背景;(4)描寫環境,渲染氣氛;(5)巧講故事,引人入勝;(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7、結尾——要耐人尋味. (1)自然式結尾(2)總結式結尾(3)含蓄式結尾(4)點題式結尾 8、過渡——力求自然,承上啟下 9、照應——即結尾照應開頭,後文照應前文,文章與題目照應. 10、作文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提高寫作大有好處. (1)內容修改(A)語句是否通順,流暢. (B)內容是否符合題意. (C)材料是否恰當地表現中心. (E)中心是否明確、集中. (F)觀點是否正確、鮮明. (2)格式修改(A)層次是否清楚. (B)詳略是否得當. (C)漢字占格、標點占格使用是否正確. (D)應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確. (3)修改方法,可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考場作文還要使用相應的修改符號,以保證卷面的干凈、整齊.
⑷ 誰有小學語文作文三至六年級詳細的訓練點
如何寫好作文來?
以下是源我的一點體會,供你參考。
低年級的孩子,開始多看同步作文,可以進行仿寫。鍛煉孩子講故事,對寫作很有裨益。
高年級的孩子。一定要勤練筆。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原創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祝你學習進步!
⑸ 寫作指導:小學生寫作文的幾個要點
小學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手法指寫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藝術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
一、表達方式常見的有五種: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二、修辭手法種類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擬人、擬物),排比,設問,反問.其它的互文, 起興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三、表現手法較多,較復雜,下面都是常見的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對比、襯托、抑揚、前後照應、正面側面描寫、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
另外還有不少,譬如渲染、動靜、創設意境、用典等.
----------------
小學必須掌握的寫作13個技巧
一、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二、寫說不出現「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張三說:「……」;張三無可奈何地說:「……」;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三、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按照「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四、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六、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七、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八、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
⑹ 怎麼教小學生寫作文
小學作文入門的金鑰匙
語文教學花在閱讀教學上的時間很多,可是學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低下。這是什麼原因呢?仔細分析,主要是因為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看成不相乾的兩回事;閱讀教學不得法,沒有處理好閱讀和作文的關系。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麼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料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料……寫作是什麼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這兩件事,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經常需要的。他還指出「實際上寫作基於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因此,不難看出,在語文教學中,既要讓學生讀書,又要教學生作文。 三年級是學生學寫作文的起始階段,如果正確處理好閱讀與作文的關系,制定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可以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大面積地提高作文能力,使學生把寫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願望與需要。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 閱讀和寫作是個互逆的過程。閱讀是理解吸收,寫作是理解表達。只有吸收得充分,表達才更加有力。因此,「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基於這一認識,在閱讀教學中,要依照大綱的要求,在閱讀訓練中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學生的語言庫存量越豐富,思維的領域就越廣闊,說話或寫作文時就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隨時作出恰當的選擇,准確地調用詞句,從而組合出生動、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話語來。課堂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場」,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方面指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掌握積累的方法,指導多讀多背,採用多種形式多讀名篇課文,精彩的部分還要多品讀,直到能背誦下來,讓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盡可能多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指導摘錄詞句,要求學生配備一本摘錄本,指導學生把課文的好詞好句錄到本子里,做到筆記、腦記相結合。指導讀讀寫寫,三年級語文教材在講讀課文後的練習題中,列出十幾個需要掌握的詞語,或幾個精美的詞句,並提出讀讀寫寫的要求。教師應安排時間讓學生熟讀、抄寫,最好能默寫下來。摘錄在本子里的詞句也要求多讀熟記。 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練習作文的指導 葉聖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技巧。」因此,在閱讀訓練中要滲透作文練習指導。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造的依據,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練習,從而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顯著的。正如丁有寬老師所說的:「讀寫結合,相得益彰,讀寫分離,兩敗俱傷。」在閱讀中滲透作文練習指導,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指導運用新學的詞語、句式練習說話、寫話,可進行模仿說寫,也可進行創造性說寫。 例如在教學《參觀人民大會堂》一課時,學生在理解「眼花繚亂」一詞的意思後,教師做了進一步指導: 師:「我」為什麼會看得眼花繚亂呢? 生:因為柱子上刻滿了金花彩畫。 生:因為金花彩畫的顏色多而美。 生:我覺得不僅僅是顏色多而美,而且金花的形態很多很美,彩畫的圖案也一定很多很美。所以「我」會看得眼花繚亂。 師:美麗的金花彩畫讓「我」感到眼花繚亂,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有過眼花繚亂的時候嗎? 生:商場里的商品很多,看得我眼花繚亂。 生:每年秋天,金水湖都要舉辦菊展。美麗的菊花被叔叔、阿姨擺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我看得眼花繚亂。 學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絕地說,就是因為教師給學生提供了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的「例子」,學生有例可仿,加上教師的適當點撥,逐漸克服畏難心理,就能大膽地進行說寫練習。三年級語文教材在課後練習題中,安排了用一定詞語造句練習,筆者認為,僅僅有這些詞語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認真挖掘教材中潛藏的訓練因素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當然前提是必須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具備的生活經驗,切忌揠苗助長。 2.指導模仿學到的段落結構和篇章結構,練習說、寫新的內容。 三年級的作文訓練是以寫片斷為重點,要做到怎麼說怎麼寫,能把片斷寫具體,寫清楚。在教學中應該突出段的訓練這一重點,扎扎實實進行段的訓練,讀寫結合,訓練結合。丁有寬老師認為:三年級學生應側重練好連續、並列、總分和概括與具體四種結構段。這四種結構段在三年級語文教材中都有,教師應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循序漸進地練習。 (1)連續結構段 是指段中的幾層意思是按照先後順序一層接著一層寫的,這也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結構段,在寫作中經常用到。《師生情》《大海的歌》《手術台就是陣地》《做風車的故事》《雨中》《飛機遇險的時候》等課文中都有典型的連續結構段,教師在學生讀懂段的情況下,可安排仿寫訓練,如緊扣學生的學習、生活,以《洗手帕》《大掃除》《升旗》為題寫一段話,要求學生先想好這段話要寫的內容,接著安排好順序,明確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層要寫具體,寫好還要檢查,每一層次意思前後是否連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2)並列結構段 是指一段話將事物分成幾個方面來寫。《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第三自然段就是這種構段方式,它從三個不同方面寫了海底的物產豐富。使學生懂得同時介紹事物幾個方面的時候,可採用並列結構段。可指導學生練習寫《校園一角》《美麗的花園》等片斷,讓學生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加深對這種結構段的認識。 (3)總分結構段 是指由總述和分述兩層構成的段。指導學生仿寫時,教師可出示總述部分,讓學生圍繞總起句,寫分述部分。例:①奶奶養了一隻可愛的小刺渭。②課間十分鍾真是豐富多彩啊! (4)概括與具體結構段 是指段里的兩層意思表明概括介紹和具體描述的關系。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概括寫,後具體寫;一種是先具體寫,後概括寫,如《一定要爭氣》中的一段: 第二學期,童第周更加發憤學習。每天天沒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面讀外語。夜裡,同學們都睡了,他又到路燈下面去看書。值班老師發現了,關上路燈,叫他進屋睡覺。他趁老師不注意,又溜到廁所外邊的路燈下面去學習。 這一段話是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先概括地寫童第周在第二學期更加發憤學習,接著具體地寫童第周是怎樣發憤學習的。三年級一共安排了幾次作文訓練,每次都有把「內容寫具體」的要求。教師要針對這要求,善於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概括與具體結構段,通過理解、品評、復述、背誦等方法要求學生積累一些精彩的片斷,再要求學生仿寫,把一段話寫具體。 3.指導模仿特別的描寫和表達方式,練習說、寫新的內容。 《翠島》《灰雀》兩篇課文里都有對鳥兒外形特點的傳神描寫,可以指導學生模仿這種寫法仔細觀察一種鳥,學寫鳥兒的外形特點;《我的弟弟「小蘿卜頭」》《曼谷的小象》《艱苦的歲月》這些課文里有描寫人物外貌的片斷,可以指導學生模仿這種方法,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注意抓住人物特徵;《小攝影師》《爬天都峰》《「你們想錯了」》《手術台就是陣地》《千里躍進大別山》等課文里人物對話寫得很好,可以指導學生寫人物對話的片斷。 4.指導依據課文內容進行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練習。 《小攝影師》《師生情》可讓學生續寫,《古詩二首》《瀑布》可讓學生改寫,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並不斷豐富他們的想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初學寫作時,引導學生讀中學寫,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熱愛寫作。
⑺ 小學語文寫作的表達方法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回考生要清答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⑻ 小學低年級如何進行說話訓練以及怎樣對三年級進行作文訓練
(註:本文是從沙河中心小學楊從華老師轉載過來的) 小學作文教學從什麼階段起步?採用什麼教學方法起步?在經歷了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教學實踐後,使我認識到習作訓練起步越早越好。現在的低年級小學生見多識廣,雖然他們認識的漢字還不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產生強烈的表達和寫作的慾望,而且,低年級的孩子想像力特別豐富,敢想敢說,充滿了童真童趣,別具韻味。那麼如何在低年級進行說話的訓練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 一、看圖說話 有人說,會讀書的人把書讀厚,我想是這些人能從作者的有限文字延伸開去,加入自己豐富的理解和想像。我覺得會教書的教師應把書教厚,即能抓住每一個契機,豐富教材外延,有機的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各方面訓練。課文的插圖,色彩鮮艷,畫面生動有趣,是訓練說話的好材料。教學中我注意去做到這一點。一開始上課我就注意了學生的說話訓練,在教學《a、o、e》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麼,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了圖上有樹木,有小房子、還有青青的小草,小河裡有鴨子,大白鵝,岸邊有一個小姑娘,還有一隻打公雞:然後我接著問他們在干什麼呢?學生一一做了回答。最後我讓學生連起來說說這幅圖。有的說,一天早上,一個小女孩到河邊練習唱歌,小公雞聽到了,也跑過來跟著唱起來。還有的說,在小河邊住著一戶人家,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到河邊練習唱歌,大公雞,大白鵝,還有鴨子和他成了好朋友。再如:《jqx》一課有一幅圖,展示的是一家人在做著各自的事情,圖中配有該學的字──「下棋、積木、洗衣服」,我就及時引導孩子們進行說話練習「什麼時間,xxx在做什麼,xxx在做什麼,xxx在做什麼。」再如,識字2的中的《比一比》中出示的是一幅農家小院的圖畫,下面配有相應的文字「黃牛、鴨子、紅棗、蘋果、花貓」等,我引導孩子們敘述院里的景色及人物的活動:「小石頭家住的什麼樣的房子?甬路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小石頭在做什麼?」學生能夠按一定的順序完整的說出圖意。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在學生讀懂課文、學會字詞之後,我設計了這樣的說寫訓練: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該訓練的目的,一是讓學生認識到作者是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並描寫小蝌蚪的外形;二是讓學生領會動物們各有各的外形特徵,觀察時一定要抓住特徵。看課文插圖,說說鯉魚或小烏龜是什麼樣的,仿照剛才一段話的形式把它說下來。有的學生說鯉魚:池塘里有一群可愛的鯉魚,大大的腦袋,紅紅的身子,擺著寬寬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有的學生說烏龜:水池裡趴著一隻大烏龜,它長著綠豆大小的眼睛,寬寬的嘴巴,身上背著一個有花紋的硬殼,身後露出一條短短的小尾巴,它有時擺動著四條腿在水裡游,有時呆在池邊縮成一團,一動不動。運用課文內容和插圖,幫助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表達方式。像這樣的課堂口述,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講,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我就安排他們回家跟家長講,並請家長如實記錄下來,第二天再交給老師批改。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為了讓他們能把課堂上聽到的,自己說的,想的記錄下來,就讓學生回家說給父母聽,有些家長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並且能夠指導孩子。學生拿回家長寫的,我都一一批了,並反饋給家長。再如「看圖學文」第14課《哪座房子最漂亮》,課文教完後,要求學生說說「我們的學校」,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完成了學習任務。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為了培養學生說話能力,除了前面講到的把故事講給家長聽並記下來外,還可以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訓練。如課堂回答問題,要求把話講完整。用詞造句,盡可能把話講生動講具體。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總的說來,低年級年級學生大都七、八歲,直觀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的情景,才能啟動學生的思維,誘發學生說和寫的願望,才能使我們的說話訓練收到實效。二、描繪生活 我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我們周圍是有很多美的景色、美的事物,我們自己應該學會發現美,也應該教會學生發現美,那樣,他們也會感受到風兒親切的撫摸,看到草兒伸展的腰枝,聽到蛙兒的說話聲。要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一天我發現我們班一位女同學頭上帶了一個帽子,帽子的後面是假發,披在身後很好看。我就讓她站在講台上讓學生觀察一下這位學生,把你觀察到的說幾句話。學生興致很高,有的說,某某同學今天真漂亮,她的帽子上還有黃色的卷發呢,真好看。還有的同學說,某某今天格外美麗,不光是帽子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她穿的這件衣服也很好看,你看她那雙大眼睛多有神啊!學生們一點也不拘束,把自己看到的說了出來,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三、運用繪畫,誘導學生想像力 由於圖片能展示一定的生活場景,比較容易激發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因此利用圖片對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我經常給孩子們搜集一些圖片,如《思品與生活》中有一些圖片,再讓學生自己找一些圖片等讓他們進行說話訓練。如,學習了11課《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我讓學生收集有關北京的圖片,我就把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展示給學生,並讓他們練習說話,還讓學生自己畫畫讓他們隨心所欲的說。寫文章和繪畫有很多相似之處,繪畫要一筆一筆的畫,一部分一部分的描,有點、線到面,有面到體。寫文章要一句一句地寫,有句到段,有段到篇,經常讓學生按照畫畫的順序練習說和寫,學生說話的語序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訓練。如教學《秋天》一文,讓學生按課文的段落層次劃分解圖:a、畫藍天、白雲;b、畫天底下一望無際的稻田;c、畫稻田旁邊的池塘;d、畫池塘邊上的梧桐樹和樹上的落葉,落葉有的落到池塘里、有的落到岸邊;e、畫小魚在落葉下游泳,螞蟻趴在落葉上;f、畫兩只燕子飛來了。畫完後讓學生按畫的順序看圖說話,而且要加上自己的的想像,喚起學生在畫畫時留在大腦中的表象,課文所描寫的事物伴著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會象電影一樣出現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樣運用繪畫,融觀察、思維、想像、表達為一體,學生學的輕松愉快。三、暢談體驗 生活的體驗,情感的積淀,經驗的積累對小學生寫作來說是必要的,它使學生有話可寫。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體驗生活,激勵學生體驗生活的情趣,積累美好、豐厚的生活素材。今年春,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升旗活動,我就利用升旗這個活動訓練學生說話。升完了旗,回到教室,我就讓學生說說你今天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讓同學們分組去說。同學們的熱情很高。有的說,今天我是第一次升旗,我的心情很高興,看到大哥哥大姐姐站到國旗前在那裡升旗,我很羨慕,也想去親自升旗。以後我要好好學習,也去爭當升旗手。還有的說,今天我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知道了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注意安全,在學校了不亂跑。還有的說……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使學生敞開了心扉,道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四、主題說話 為了訓練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語文課前的幾分鍾,我會有主題性的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說話聊聊天。如,我會讓學生聊聊老師。學生們聽到這個主題覺得一點兒也不難說,因為老師天天與他們在一起,有許多地方都能說。於是教室里頓時沸騰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通過輕松和諧的方式,孩子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孩了們說的能力提高了,變得想說、敢說、樂說。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愛說,敢說,願說。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採取能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言,讓孩子們自由活動、自由表達,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歡樂、帶來興趣、帶來自信、帶來成功。為三年級的寫話訓練打下了基礎。怎樣在三年級進行作文訓練呢?我認為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一) 作文要從內容入手 一篇作文質量如何,首先要看有無充實的內容。在學生的作文中經常出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這說明學生沒有細致的觀察所寫的對象,沒有比較准確的認識所寫的對象,所以寫不出特點。因此作文教學一點要從內容入手,使學生有具體充實的內容可寫,不說假話、大話、空話。這就需要有豐富的素材積累。怎樣積累呢?1、要置身於豐富的生活之中。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校內外的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也為作文積累豐富的生動的素材。學生親自感知的材料是真切的,印象是深刻的,便於積累和引用。2、要多讀多看。要多讀適合學生閱讀的書報,多看好的電視節目和電影等,使學生在多讀多看中獲得豐富的知識,產生各種各樣的感受,開闊思路,陶冶情操。3、要多聽。要養成聽的習慣,注意聽別人講話、講故事等,從中吸取「營養」實質上獲取知識、積累作文材料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從生活中直接取得知識經驗,認識各種事物,二是從書本中或視聽中間接吸收。(二) 三年級應以片斷練習為主 從低年級的說話、寫話練習,直接過渡到命題作文,難度較大。因為一篇作文是各項語文基本功的綜合運用,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片斷練習,內容簡單,如觀察一種靜物或一種小動物後寫一段話;觀察人物的外貌或動作寫一段話等。開始練習時要求不要太高,可以寫幾十個字,也可以寫一百字,當堂完成,既不增加學生的課外負擔,又可以及時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評論。1、片斷練習,能順利地過渡到寫一篇文。 學生寫了一個個片段,就積累了作文的材料。寫得多了,作文時就有內容可寫,學生寫成篇的文章就不會感到困難了。特別是練寫總分段式,作用就更大。如老師出一個總起句「校園里的樹木可茂盛了」,使學生明確要求是寫校園里的樹木,重點是寫樹木如何茂盛;然後圍繞「茂盛」這個重點詞,根據平日觀察,選擇材料,具體寫出校園里的樹木怎樣茂盛。這對於鍛煉學生圍繞中心選材、組材、用詞造句等作文基本功都是有直接作用的。例如還可以先讓學生寫段話,再圍繞中心寫兩三段話,逐步過渡到寫一篇文。如先讓學生分別寫「學校的操場」、「花壇」、「教學樓」等,然後再以「校園」為題,學生就可以將寫過的內容加以取捨,再將各段連接起來,加上開頭結尾就是一篇文了。2、片斷練習,能使讀寫緊密結合。 三年級閱讀教學是以段為主,可以與寫片斷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段的知識和分析概括能力,對寫好一段話是有直接幫助的。讓學生以「老師來上課了」為題寫一段話,先讓學生觀察老師是怎樣推門走上講台的,走上後做了什麼,是怎樣還禮問好的;然後讓學生把老師一系列動作,有順序寫下來。這樣的片斷練習,學生可以運用課文中學到的段的知識,課文中又有典型的段落可以模仿,因此一般都能寫得較具體。 段與篇的練習是可以交叉進行的,根據實際需要來決定。如寫作文需要寫一個場面,不妨先寫一個片斷,然後再作文。學生的開頭總千篇一律,可讓學生專練習寫開頭。 寫片斷與寫一篇作文的練習,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先練部分,再練整體,符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練了整體,再找出薄弱環節練部分,也符合學生學習作文的實際。3、課堂小練筆基本形式仿寫。主要是模仿課文的一部分讓學生練筆。如一個開頭、結尾、一種句式、一種段式,也可仿寫一種表達方式。擴寫。教師要抓住課文中略寫的部分,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想像,進行擴寫。還可以擴展句式。課堂「素描」。是指在課上組織學生觀察事物,然後抓住特點,用簡練的語言記敘下來的一種練筆方式。它把觀察與仿寫結合在一起。有趣的一句話日記。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課外自覺地練筆,主動把自己的生活,特別是那些值得記憶的美好的事物記錄下來。可以採取一句話日記這種方式,學生易接受,效果也好。就是讓學生用一句話或簡短的語言把一天中有意義的事、印象最深的事、最感興趣的事記敘下來。要求盡量說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要求不要過高。因為是學生自願練筆,只要寫就好,就要充分肯定。課上練習幾次,就可以安排回家去寫。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選材面要逐漸擴大,二是句子的擴展,使表達的內容更豐富具體。(三)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內容具體」,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基本要求之一。小學三年級開始作文,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練好作文的基本功。1、教給學生寫具體的方法。把作文寫具體的方法,主要從閱讀中學習,特別是要結合課文來學習。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的方法各不相同。 記事,要交代清楚事情是怎樣一步步發展的,但不能記流水帳,平均使用力量,重點部分要具體寫。寫人,要選擇典型的事例來寫,即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面貌的事例。同時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寫出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寫景狀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寫,多種景物要分清層次,抓住重點景物寫具體,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堆砌詞語,為描寫而描寫。 這些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自己歸納出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方法的關系,即不僅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也要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學生掌握了一種寫具體的方法後,就要實踐,小練筆或寫片斷,再逐步用於作文之中。教師在指導和講評時,應提倡運用學過的寫法,逐步形成作文的技能技巧。2、要儲備語言材料。 語言材料的積累,主要是靠在日常的課內外積累中、聽人說話和各種活動中做有心人,把一些詞語和佳句的意思弄懂,並抄錄或背誦下來,以備應用。學生的個性、興趣不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積累,這有助於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還可以指導學生分類摘抄,尤其是課文中的優美語句,鼓勵學生盡量記住學過的成語。課外閱讀摘抄不限多少,使學生養成習慣,可以組織課外閱讀摘抄本展示,並鼓勵學生進行背誦。 熟讀和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我們應當把積累語言作為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閱讀積累語言,主要是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和背誦一些有記憶價值的段落和篇章,這是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1)有特點的開頭;(2)有代表性的結尾;(3)出色的過渡句;(4)有特色的段落;(5)背誦全文3、題目要新穎,使學生願意寫。 教師出的作文題目,都應當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把題目出的新穎一些,小一些。寫的內容,既是學生熟悉的,深感興趣的,又易於寫得集中一些,這樣學生才願意寫,也有可能寫具體。(四) 訓練學生言之有序言之有序的訓練,實際是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有條理,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條理分明。1、使學生認識到言之有序的必要性。 整理句序錯亂的段落,整理段序錯亂的文章,都可以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寫一段話或者寫一篇文章,要按一定的順序,說完一層意思,再說一層意思,各層意思之間要緊密相連,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2、進行言之有序的訓練(1)與培養觀察能力相結合 觀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順序,作文也要有一定的順序,即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就按怎樣的順序去寫。因此只要做到觀察有序寫起來就容易做到條理清楚。在此基礎上,可訓練學生在觀察之後,分清主次,加以取捨,合理地安排寫作順序,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安排作文材料的能力。(2)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從中年級開始,在閱讀教學中,要進行段的訓練和初步的篇章訓練。三年級,要使學生清楚一段話里有幾句,要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哪幾句說的是一層意思。主要掌握以下三種方法: A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如果寫一段話,段的結構方式就是承接式。如寫洗手帕的經過,就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泡手帕、打肥皂、搓手帕、漂手帕、晾手帕,事情的每一步驟,就是一層意思。B從幾個方面記敘一種事物或用幾件事表現一個意思。 C用「總分」或「總分總」的形式組織材料。這些基本方法教給學生是必要的,學生剛開始作文,還不會搭文章的架子,不會安排材料。但一定要告訴學生這些不是固定不變的死套套,同一內容,可以寫出不同形式的文章,要鼓勵學生憑著自己的觀察、體驗,循著自己的思路去寫。 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方法的過程中受到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條理性提高了,作文才能做到條理清楚、段落分明。(五)重視學生對作文的修改 文章不厭百回改。有人說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古今中外文壇上流傳著許多名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他們的文章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讀起來琅琅上口。由此可見,修改,是寫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質量的重要措施。 四月21到濟陽去參加了山東省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感受是很深的,專家名家非常重視學生的作文修改。我們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就要讓學生養成修改的好習慣。要讓學生學會自改作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示範。通過教師示範,讓學生從中領悟方法,為學生自改奠定基礎 在平日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作文的修改,教師在課堂上隨時給學生講評、修改,使學生受到啟發,讓學生反復去讀自己的文章並進行修改,這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及作文水平。。(六)要重視口頭語言的訓練低年級對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到了三年級不要忽視對學生口頭語言的訓練。1、聽話訓練要結合各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師要訓練學生善聽會說,要為學生創造各種機會練習聽和說。教師要重視閱讀課上的朗讀訓練,課堂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議論問題,以及復述、背誦等都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年級初學作文,會覺得寫比說難,不知從何下筆,因此,可讓學生先說後寫。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全班學生評論,一個同學的語病糾正了,全班受益。而說得好的同學對其他同學也會有啟發。 在課外的各種活動中,讓學生放開膽量說。可以組織朗誦會、故事會、演講會等,可以用早上幾分鍾,讓學生說新聞、說新鮮事,或背自己喜歡的優美描寫等。2、聽與說的訓練要結合進行 在聽的方面,要求三年級學生能聽懂別人講的一段話或一件事,養成認真聽話的習慣,並能做到邊聽邊思考。在說話方面,應當做到口齒清楚,態度自然,能比較有條理地回答問題或口述一件事,能說一兩段連貫的話。教師要注意通過學生的評述,檢查聽的效果,並給予糾正。關於教師(一)語文教師要有素材意識(這是著名教師於永正老是說的) 素材意識是語文教師的一種職業敏感,一種責任。這種職業敏感會使教師時刻想著為學生找米下鍋,哪些東西能作為寫作素材而且是學生喜歡的,容易寫的,有了這個意識,就不會臨時抱佛腳了. 怎樣才能有素材意識呢?來自老師的責任感,來自對生活的熱愛,有愛才能有發現,才能有賞識,有賞識才能有表達的慾望。來自教師的學習,來自教師的動筆習慣。(二)重視「下水文」在教學中的作用用「下水文」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語文老師寫下水文,對於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要優於一般名家名篇,這是因為老師的特殊身份,他們非常想知道自己的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因此老師的下水文,就會對學生產生強烈影響。(三)重視評語在作文指導中的作用 寫評語最好是「一語中的」,是指評語只針對習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對其作出具體分析。在學生的習作中,肯定會有方方面面的毛病,可是這些問題只能在反反復復地練習中逐步解決,想一下子全部消滅,根本不可能。如果評語里寫得面面俱到,既不能解決問題,也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所以,寫評語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准問題,就是針對直接影響學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問題,寫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的問題。 此外,給學生寫評語,不能寫得太抽象應當像診斷病情一樣,需要准確發現問題,更需要對問題作出具體分析,說明問題出在哪裡,應當怎樣解決,有時還要做出示範。這樣學生看了評語,才會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什麼毛病,下次應當怎樣去改正。 寫評語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而且首先要讓學生喜歡看,願意看。因為學生拿到作文本,最先注意看的是分數,然後是老師寫的「好話」,對於老師指出的問題,往往不太重視。因此,評語要鼓勵學生的優點,要鼓勵學生點滴的進步,要鼓勵學生積極去改正作文中的問題,指給具體解決方法,既要讓學生感到問題的存在,又不能讓他認為老師是在批評他,而是在幫他解決問題。總之,三年級是過度階段,我們教師對學生的說話寫話一定要訓練到位,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也為高年級的作文寫作打下基礎
⑼ 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
[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
一、個人敘述文章的寫作1.起步作文的寫作一年級學生的寫作訓練剛剛起步,教師對寫作的指導必須具體、細致,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比如在第一人稱記敘文寫作指導時,教材里有這樣的一段引導語:第一人稱敘述的是發生在作者身上的真實故事。當你敘述自己故事的時候,可以用這里提供的學生作文作為模式。接著,是寫作指導要點:好的開頭告訴讀者你要敘述的事件。細節幫助讀者想像發生的事情。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他們就要求學生寫作時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這種開頭直奔主題直抒胸臆、中間運用細節和證據證明中心、篇末點題的三段論方式,成為美國學生作文的組織和結構方式的特徵。2.描寫類文章的寫作描寫,嚴格地說,它是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是一種文章類型。可是,美國語文卻把它作為單獨的類別,作為寫作專題,訓練學生如何寫作描寫。同樣,在寫作專題訓練前面有這樣的引導語:描寫是用詞語繪制的畫面,它可以幫助讀者去看,去聽,去品味,去感覺,去聞一聞你正在寫的東西。在你自己做描寫之前,先以學生的作文為示範。如何進行描寫?教材提出指導要點:好的開頭告訴人們要描寫的東西。好的描寫包括表示感覺的詞語,如:大的,小的,高的,短的,矮的,黃的,灰的,等等。好的描寫使用細節。這是對一年級學生描寫表達方式的訓練提出的要求。不同年級的描寫要求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四年級的描寫要求就比一年級略高:好的開始句告訴讀者將要描寫什麼;准確、生動的詞語在讀者腦中構建心理畫面;按照時間、空間和重要性來安排細節先後;感覺詞語能幫助讀者想像描寫的畫面;結尾概括描寫的內容。五年級的描寫要求比四年級又會略有提高:開頭交待要描寫的內容;形象化的描述讓讀者想像它看起來、聽起來、聞起來、嘗一嘗、摸一摸是怎樣的;比喻手法的運用使讀者心裡產生清晰的畫面;按照時間、空間或重要程度的順序安排細節;結尾總括全文。這種對描寫表達方式的寫作訓練一直持續到高中階段。可見,他們把具體細致的描寫當成一種踏實的文風,當成寫好作品的關鍵元素來強調。3.劇本的寫作小學一年級的文學聚焦就有劇本。一年級學生怎麼寫作戲劇作品?教材所安排的教學思路,以及這種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對我們或許會有一些借鑒作用。文學聚焦板塊與其他寫作專題一樣,指導按照一定步驟層層推進。首先,學生應該知道劇本的定義。什麼是劇本呢?劇本主要通過人物語言講述故事,它可以用來大聲地朗讀或扮演。有時劇本有一個敘述者,講述劇本發生的故事。每個人物的名字都出現在他(她)說的話語前面。當你參加戲劇表演的時候,讀人物的語言,腦子里想像出這些語言是戲劇人物說出來的。接著,學生不是很快進入寫作的步驟,而是先閱讀幾篇戲劇作品,比如《獅子和老鼠》等寓言故事,然後,再開始寫劇本。教材稱這種寫作方式叫創作,實際上它是一種讀寫結合、以讀帶寫的教學方式。怎麼寫作劇本呢?(1)思考一個你想要講述或復述的故事。(2)決定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3)選擇人物,決定是否需要有一個敘述者。(4)寫作每個人物的名字,以及你希望他們要說的話語。寫完之後與他人一起分享你的劇本。你甚至可以自己扮演他們!這是一年級學生的劇本創作指導。嚴格地說,它只是從劇本的外延上進行介紹,沒有涉及到概念的本質特徵。四年級還有一次聚焦戲劇的任務,而這一次,教材對劇本這種文學體裁的解說就比較接近戲劇概念的本質特徵了。戲劇為什麼這么有趣呢?因為它們是發生在人們眼前的活生生的故事。戲劇不僅觀看起來讓人覺得精彩,而且閱讀時也會令人感到十分有趣。劇本是用一種特殊的格式寫成的,這種格式有助於使你想像自己就好像是坐在電影院里觀看一樣生動。戲劇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講述的故事。(1)戲劇被分成幾個部分,這些部分叫作幕或場。(2)劇本的開頭列出人物名單,說明戲劇人物有哪些,作文指導《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3)環境描寫說明情節發生的地點和時間。(4)對話正是演員在舞台上所說的內容,人物的名字出現在台詞前面。(5)舞台提示告訴人們演員做什麼,轉移到哪裡,怎麼說出台詞(動作和神態)。這時候,教師對學生的創作提出如下要求:寫出人物列表和簡短的環境描寫;對話中,用大寫字母寫出人名,然後是冒號和人物說的話;用圓括弧進行舞台提示;記住,必須是人物自己說出或演出每件事。學生進行戲劇創作或表演活動,則必須符合本州語文內容標准,比如加利福尼亞州內容標准中相應的條款有:閱讀:大聲流利地朗讀聽?蛐說:使用聲音?蛐手勢而這些與課程標准相關的內容與教學內容、寫作項目同時呈現給讀者。4.傳記類文章的寫作小學二年級開始聚焦傳記,三年級還有一次同樣內容的文學聚焦活動。這時的傳記是為別人寫的敘述故事。五年級的文學聚焦則是自傳。教師在教學自傳的寫作時,首先讓學生明白自傳的特徵,自傳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在寫作之前,學生必須學會和掌握這種體裁的特徵和寫作方法。寫作一篇自傳,需要掌握四個方面的知識:作文必須是第一人稱,注意語言技巧和慣用法、口語交際時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提供現成的自傳作品,讓學生閱讀,以閱讀帶寫作。具體內容如下圖所示:5.勸說類文章的寫作美國教育特別強調觀點的形成與表達,學生不僅要有自己獨特的帶有批判意識的思想,而且這種思想和觀點還要有理有據地影響他人。這種教育思想滲透到作文訓練中,主要體現在勸說類文章的寫作上。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勸說類文章的寫作訓練,一直持續到高中階段。學生在進行勸說類文章寫作的時候,需要注意如下幾點要求:(1)導言部分陳述勸說的目的,給出理由;(2)陳述充足的理由,用事實和例子來支持;每個事實和例子都獨立成段;(3)結尾總括全文,再次重申勸說的目的,鼓勵讀者去行動。勸說類文章的寫作過程,用簡單的框架圖表示如下:學生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勸說類文章的寫作,目的是清楚而有說服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6.研究報告的寫作美國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接觸研究報告,這種寫作訓練一直貫穿小學各年級,直至高中畢業。雖然有些州(如加利福尼亞州)寫作標准考試明確提出研究報告的寫作類型不列入考試評價的范圍,因為考試時間、空間和掌握的資料有限,但是,寫作訓練卻從入學開始直到高中畢業,從不間斷。從這里可以看出,美國語文教學集中體現了實用主義的教育理念。寫作不僅僅是在表達作者個人的思想,敘述自己的故事,而且要為各科學習服務,這種對研究報告寫作的強調暗合了美國對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在美國,科學是面向全體美國人的科學。教師是怎麼進行研究報告的寫作指導和訓練的呢?首先,明確概念,讓學生知道研究報告是什麼。研究報告是作者用自己的話告訴人們關於一個主題的事實,並且使用一系列的細節來支持這些事實的文章樣式。其次,掌握寫作方法,知道怎麼寫作研究報告。學生先閱讀教材提供的其他學生的習作範文,把握點評與寫作指導:(1)標題告訴讀者這是關於什麼主題的報告。(2)主題句引導、介紹這份報告的主要觀點。(3)研究報告提出來自其他資料的事實論據(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出來),並且運用細節支持這些事實。(4)結尾總結、概括報告。(5)列出參考資料來源。以上五個方面基本概括了小學階段研究報告寫作必須注意的事項。研究報告的寫作,必須符合語文內容標準的各年級寫作要求,當然,不同年級的寫作標準是不一樣的,因此,教材明確寫出本年級應該符合的標准內容。比如:三年級必須符合的課程標准條款是:發展主題句包括證據和細節四年級要求符合的標准包括寫作和語言發展兩個方面:寫作標准:寫信息報告列出中心問題的框架包括證據和細節使用各種資源語言發展標准:利用標點符號辨識標題除了上述幾種類型的寫作之外,小學階段還要求學生寫故事,寫個人反應,寫推理小說,寫詩歌,創作寓言故事,寫表達個人觀點的散文,寫指導性的文章(指導別人去做或製作某個東西),等等。每一類文章的寫作,基本上都遵循著同樣的模式,從理解體裁的概念開始,指導寫作要點,閱讀成功的習作範例,最後進行寫作實踐。通過對美國小學寫作教學的研究探討,可以得出以下幾條結論:第一,美國寫作教學對學生的寫作基本功的要求循序漸進,包括敘述、描寫、說明等表達方式的訓練都很具體到位。第二,寫作過程基本上遵循著三大步驟:開頭提出觀點,中間用細節或證據證明觀點,最後概括、總結全文。美國論文寫作特別強調思路的清晰和條理性,強調語言表達的有效性。協和大學的Moon教授在東西文化差異的專題講座中特別提到,東方學生剛來美國大學的時候,他們寫的論文美國教授讀不懂,因為他們的觀點不明確,不像美國學生的論文寫作緊緊圍繞觀點展開論述,開頭提出觀點,中間證明觀點,最後總結觀點。第三,寫作任務的設置緊緊扣住課程標準的內容和要求,實現了目標教學的理念。第四,寫作教學實際上要培養的是這樣幾種人:故事敘述者、難題解決者、科學報告者、戲劇表演者、觀點陳述者和活動指導者,以及善於用充足的理由或事實根據勸說別人的人。這些正體現了美國學校教育的目標。
〔小學生寫作文的方法〕【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⑽ 表達方式練習作文100字
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