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什麼素材可以寫 讓敵人與自己成長或遇強則強的例子 高中議論文需要
1.費德勒和納達爾(網抄球)
2.康熙襲在千叟宴上感謝葛爾丹,感謝鰲拜,感謝鄭經和吳三桂。「沒有你們,就沒有朕,朕敬你們,朕的敵人
3.莊子和惠子
4.秦亡之後,好長一段的楚漢相爭,劉邦不論兵、力、將、士都不敵項羽,卻從開始的先入咸陽稱王關中,到鴻門宴後步步為營,最終一統漢室,成為至高無上的開國君主。強大的對手可能提供你以弱勝強、創造奇跡、標榜史冊的機會。
5.當中原的寬衣長袍被塞外胡人打敗,當中原的森嚴壁壘被胡人的鐵蹄蹂躪殆盡,趙武靈王毅然決定改制,向對手學習,胡服騎射的趙國也終成一代強國。
6.劉翔最大的對手羅伯斯為自己在奧運賽場上缺失了重磅對手而深感遺憾,在隨後的世錦賽上奪冠的羅伯斯更是對記者說:「如果劉翔在,我還能跑得更快。」
不知道滿意與否。
❷ 以弱勝強 作文
官渡之戰
中國東漢建安五年(200),曹操統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青、幽、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守難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聲東擊西之計,於白馬(今河南滑縣境)擊斬袁將顏良,敗袁軍。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改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兩軍對壘於官渡,相持數月。其間曹操因兵疲糧缺,一度欲回守許昌(今河南許昌東)。謀士荀彧認為,曹軍以弱敵強,此時退兵必為所乘;反之,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將有變,正可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派兵襲燒袁軍糧車;又親率精銳5000奔襲袁軍烏巢(今河南境)糧屯,全殲袁軍,燒毀全部囤糧。消息傳來,袁紹所部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曹操乘機全線出擊,殲敵7萬余,袁紹父子僅率800餘騎北逃。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有名戰例。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數不勝數,而這樣的戰役在西方卻少得可憐,因為他們讓為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爾有個戰役,便被吹捧的無以復加,仔細一看,雙方加起來不過幾萬人,居然也敢稱會戰。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戰役勝利後,斯大林一聽解放軍用60萬打敗國民黨軍80萬,而且殲敵55.5萬後,連說奇跡。因為在整個二戰中,也沒有哪個戰役是以少勝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義上稱得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只有奧斯特里茨戰役、坎尼戰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蘇沃洛夫在阿爾卑斯山的行軍也非常經典。
以下舉一些中國戰爭史上比較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做一下比較,因為資料有限,所以難免會有出入,其中還有一些空缺,網友若有資料,可將其補上。
名稱 主要指揮者 雙方兵力 結果
[color=orange][b]先秦時期[/b][/color]:
[b]牧野之戰[/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萬——17萬,一說70萬 全軍覆沒
[b]柏舉之戰[/b] 孫伍、伍員、磕閭 3萬——20萬 千里破楚,五戰入郢
[b]陰晉之戰[/b] 吳起 5萬——50萬 大敗秦軍
[b]伊闕之戰[/b] 白起 12萬——24萬 全殲
[b]即墨之戰[/b] 田單 不詳 將燕軍逐出齊國
[b]代之戰[/b] 廉頗、樂乘 20萬——60萬 大敗燕軍
[color=orange][b]秦漢時期[/b][/color]:
[b]巨鹿之戰[/b] 項羽 2萬——40萬 殲滅
[b]彭城之戰[/b] 項羽 3萬——56萬 殲20萬
[b]井陘之戰[/b] 韓信 3萬——20萬 滅趙,俘趙王歇
[b]濰水之戰[/b] 韓信 數萬——20萬 滅齊,
[b]昆陽之戰[/b] 劉秀 不足2萬——42萬 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回洛陽
[b]祝阿、臨淄之戰[/b] 耿弇 數萬——20多萬 滅張步,平齊
[b]赤亭之戰[/b] 虞詡 3千——數萬
[color=orange][b]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b][/color]:
[b]兗州之戰[/b] 曹操 數萬——數10萬 迫降30萬
[b]官渡之戰[/b] 曹操 2萬——10餘萬 殲7萬餘人
[b]赤壁之戰[/b] 周瑜 5萬——20餘萬 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b]合肥之戰[/b] 張遼 7千——10萬 大敗吳軍
[b]夷陵之戰[/b] 陸遜 5萬——數10萬 蜀國從此衰落
[b]涼州之戰[/b] 馬隆 3500——數萬 平定涼州
[b]前秦滅前燕之戰[/b] 王猛 6萬——30萬 殲敵近20萬
[b]淝水之戰[/b] 謝玄 8萬——97萬 苻堅至洛陽,僅剩10餘萬
[b]沙苑之戰[/b] 宇文泰 數萬——20萬 伏擊戰,殲8萬餘人
[b]玉壁之戰[/b] 韋孝寬 不詳——15萬左右 城邑保衛戰,殲7萬餘人
[b]金鄉之戰[/b] 於仲文 8千——10萬 全殲敵軍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時期[/b][/color]:
[b]淺水原之戰[/b] 李世民 不詳——10餘萬 消滅薛仁杲
[b]虎牢之戰[/b] 李世民 3500——10餘萬 殲滅竇建德
[b]唐平蕭銑之戰[/b] 李靖 不詳——40餘萬 平蕭銑
[b]磧口之戰[/b] 李靖 3千——不詳 殲數萬
[b]蔡州之戰[/b] 李靖愬 9千——不詳 平淮西叛軍
[b]奉天、靈台之戰[/b] 郭子儀 不詳——30餘萬(一說數十萬) 殲敵近10萬
[b]太原之戰[/b] 李光弼 不滿萬人——10萬 城邑保衛戰,殲敵7萬餘人
[b]雍丘之戰[/b] 張巡 3千——數萬 城邑保衛戰,不詳
[b]睢陽之戰[/b] 張巡 6800——13萬 城邑保衛戰,殲12萬人
[b]嘉山之戰[/b] 郭子儀、李光弼 不詳——5萬余 殲敵4萬
[b]象牙潭之戰[/b] 周本 7千——數萬 俘5千
[b]六合之戰[/b] 趙匡胤 2千——2萬 殲5千
[color=orange][b]宋遼金夏蒙元時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戰[/b] 劉舜卿 不詳——20多萬 擊退夏蕃聯軍
[b]達魯古城之戰[/b] 完顏阿骨打 不詳——27萬 大敗遼軍
[b]護步達岡之戰[/b] 完顏阿骨打 2萬——70萬 大敗遼軍主力
[b]和尚原之戰[/b] 吳絳?、吳璘 數千——10餘萬 俘萬余,大敗金軍
[b]順昌之戰[/b] 劉錡 1.8萬——10餘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b]郾城之戰[/b] 岳飛 數千——1.5 大敗金軍精銳
[b]陳家島海戰[/b] 李寶 3千——10萬 海戰,全殲金軍
[b]採石之戰[/b] 虞允文 1.8萬——17萬 水戰,大敗金軍
[b]海州之戰[/b] 魏勝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b]六合之戰[/b] 畢再遇 不詳——1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b]廬州之戰[/b] 杜杲 不詳——號80萬 城邑保衛戰,大敗金軍
[b]邊堡寨之戰[/b] 成吉思汗 不詳——30萬 大敗金軍
[b]納忽山、不黑都兒麻之戰[/b]成吉思汗 4萬——8萬 全殲
[b]迦勒迦河之戰[/b] 哲別、速不台 不足3萬——8萬 全殲
[b]賽約河之戰[/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萬——10萬 全殲
[b]鄂州之戰[/b] 伯顏 20萬——60萬 大敗宋軍
[b]丁家洲之戰[/b] 伯顏 10萬——13萬 大敗宋軍精銳
[b]?山海戰[/b] 張弘范、李恆 數萬——20萬 海戰,全殲
[b]虎嘯山之戰[/b] 張庭瑞、焦德裕 5千——數萬 大敗宋軍
[b]鄱陽湖之戰[/b] 朱元璋 20萬——60萬 水戰,全殲
[color=orange][b]明清時期[/b][/color]:
[b]白溝河之戰[/b] 朱棣 1O余萬——60萬 死傷10多萬
[b]上峰嶺之戰[/b] 戚繼光 1500——2千 殲敵倭寇300餘人
[b]台州之戰[/b] 戚繼光 不詳 9戰9捷
[b]渾河之戰[/b] 努爾哈赤 4人——800 奇跡
[b]薩爾滸之戰[/b] 努爾哈赤 4.5萬——約11萬 殲敵約5萬人
[b]寧遠之戰[/b] 袁崇煥 不滿2萬—13萬(或五六萬,或10餘萬)
[b]貴陽之戰[/b] 王三善 2萬——10萬 扭轉了平叛戰局
[b]清征達瓦齊之戰[/b] 阿五錫、巴圖濟爾噶勒 22——2千餘人 奇跡
[b]渾河之戰[/b] 長齡 4萬——10多萬 收復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現代時期[/b][/color]:
[b]南京之戰[/b] 徐紹楨 約萬人——約2萬人 攻堅戰
[b]第一次反圍剿[/b] 毛澤東、朱德 約4萬——約10餘萬 殲1.2萬
[b]第二次反圍剿[/b] 毛澤東、朱德 3萬——20萬 殲3萬
[b]第三次反圍剿[/b] 毛澤東、朱德 3萬餘人——30萬 殲3萬
[b]第四次反圍剿[/b] 朱德、周恩來 約7萬——近40萬 殲萬餘人
[b]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b] 徐向前 近3萬——不詳 殲6萬餘人
[b]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b] 徐向前 近8萬——20萬 殲8萬人
[b]黃橋戰役[/b] 粟裕 7千——1.5萬餘人 殲敵1.1萬餘人
[b]蘇中戰役[/b] 粟裕 3萬餘人——12萬 殲敵53700人
[b]魯南戰役[/b] 粟裕 不詳 殲敵53530人
[b]萊蕪戰役[/b] 粟裕 不詳 殲敵56800人
[b]孟良崮戰役[/b] 粟裕 不詳——約45萬人 殲敵32680人
[b]晉中戰役[/b] 徐向前 6萬餘人——約13萬人 殲敵100370人
[b]豫東戰役[/b] 粟裕 不詳 殲敵93970人
[b]淮海戰役[/b] 粟裕、劉伯承 60萬——80萬 殲敵555570人
[b]九連山戰斗[/b] 不詳 不詳 5戰5捷,殲6個連又1個排
以上這些戰役,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像伊闕之戰、巨鹿之戰、虎牢之戰、納忽山和不黑都兒麻之戰、迦勒迦河之戰、賽約河之戰、黃橋戰役為全殲敵軍的殲滅戰。用少數兵力去圍殲多數敵軍,指揮員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於打殲滅的人(我個人認為他們三人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打殲滅戰的統帥),項羽則是以勇猛聞名的,李世民則是以疲敵取勝的。這種戰役以蒙古時期最多,這也充分體現了其軍事思想。
像即墨之戰、赤亭之戰、玉壁之戰、太原之戰、雍丘之戰、睢陽之戰、順昌之戰、六合之戰、廬州之戰、寧遠之戰為城邑防禦戰。這種戰役對指揮員的要求有兩條:一是沉著,二是智謀超群。此外,軍民同仇敵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韋孝寬守玉壁殲敵7萬、李光弼以不滿萬人守太原殲敵7萬、張巡以3千守雍丘屢敗叛軍,以6800人守睢陽則殲敵12萬,雖然最後寡不敵眾,睢陽被攻佔,張巡被殺,但這並不能否認張巡的軍事才能。這樣的戰役,看後會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像台州之戰、薩爾滸之戰、第一——第四次反圍剿、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蘇中戰役、晉中戰役、淮海戰役、九連山戰斗為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役。這樣的戰役,也是解放軍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連山戰斗,此戰雖小,卻集中體現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像鄗代之戰、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為集中兵力,圍殲敵軍一部的戰役。這種戰役也是解放軍的拿手本領。
此外,柏舉之戰、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祝阿、臨淄之戰、唐平蕭銑之戰為連續靈活用兵的戰役;夷陵之戰、淺水原之戰、嘉山之戰為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戰役;赤壁之戰、陳家島海戰、採石之戰、厓山海戰、鄱陽湖之戰為海戰和水戰;其他的戰役也各有各的特點,像彭城之戰、渾河之戰、清征達瓦齊之戰都是靠勇猛精神獲勝的,特別是後兩個戰役,只能用奇跡來形容!
❸ 運用智慧以弱勝強的作文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場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像是一部電影一樣回,有主角有配角,而答你的人生裡面又是怎麼樣的呢?
每天我們都生活在痛苦與快樂裡面,誰都不知道人生下一步是什麼,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一樣,沒吃進去以前,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口味。每一個人,每一天,我們都是從今天開始,如果你們不知道每天要干什麼事情,那就等於是在浪費今天,以後的生活誰也不知道,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小人還是君子,是孬種還是漢子,一切都掌握自己的手中。
❹ 高中作文團結造就成功500字
曾經在《動物探秘》里看到過這樣的一則故事:草原上發生了一場大火,大火轉眼之間便燒到一處蟻穴,一群螞蟻即將成為大火的犧牲品。危急時刻,無數只螞蟻抱成團,形成一個龐大的蟻球,向火場外滾去。雖然最外層的螞蟻被大火燒焦,但大部分螞蟻卻逃出火場,保住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團結合作,方能成功。
古往今來,懂得團結合作的人,往往都能取得成功。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群雄逐鹿,曹操勢力逐漸強大,他統一北方
後,准備南下奪取劉表的荊州和孫權的江東。公元208年,曹操領軍二十多萬南征,聲勢浩大,一時勢不可擋。而當時劉備力量弱小,孫權的勢力也無法抵擋。劉備派諸葛亮到江東聯合孫權,從而孫劉聯合,兩軍精誠合作,最終在赤壁大敗曹軍,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佳話,從而也決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面對強大的曹操,如果劉備和孫權各自為戰,無疑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所以,他們精誠團結,才能憑借長江天險,在赤壁一戰中大敗強敵,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光集體需要團結,個人之間更須如此,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傑出化學家。可是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文文靜靜,像一盆冷水。按說,這樣性格不同的兩個人,無論如何是走不到一起的。可他倆感情很好,親密無間。生活上,他們相互扶持,工作中,他們密切配合,致力於科學研究。他們的共同研究,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作出了貢獻,他們從而都成為有機化學的創始者。
真可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維勒和李比希,依靠著精誠的合作,創造了科學史上的一段傳奇。
相反,那些不善於團結合作的人,也往往把自己推向失敗的深淵。想當年,太平天國起義之初,一路勢如破竹,打得清兵望風而逃,不到幾年,便取得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可就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之後,幾大天王不是一鼓作氣,直搗腐朽清廷的「黃龍」,而是好大喜功,相互猜忌,最終發生內訌,導致楊秀清被殺,韋昌輝被誅,石達開出走……最終,一盤散沙般的太平天國在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多麼慘痛的教訓啊!金田子弟辛辛苦苦建立的太平天國,由於自己內部的不團結,導致堡壘從內部瓦解。
戰場上的團結合作,方能戰勝強敵;科學上的團結合作,方能取得成功;商業競爭中的團結合作,方能實現雙贏……所以,唯有團結合作,方能鑄就成功。
❺ 有關以弱勝強的800字議論文
以弱勝強事例
來源:9swing.com |作者: 可樂鴨
中國古代四大經典以弱勝強戰例
項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戰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壓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繼敗楚地反秦武裝,殺項梁,破邯鄲,反秦武裝趙王歇及張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章邯率軍20萬屯於巨鹿南數里的棘原,並修築兩側有土牆的通道直達王離營,以供糧秣。趙將陳余率軍數萬屯於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懷王派宋玉為上將軍,項羽、范增為將,率主力5萬救趙,同時派劉邦西進攻秦。三中十月,宋軍行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停留46日不進,想坐觀秦、趙相鬥,以收漁人之利。項羽憤殺宋玉,被楚懷王任命為上將軍。
十二月,趙將陳余派5000人出戰,結果全部陣亡。當時齊、燕等各路反秦武裝已達陳余營旁,皆不敢戰。項羽派英布、蒲將軍率軍2萬渡過漳水,斷敵通道。英布、蒲將軍初戰獲勝,切斷了章邯與王離的聯系。項羽立即率領全部楚軍渡過河水,下令全軍破釜沉舟,每人攜帶三日口糧,以示決一死戰之心。楚軍以一當十,奮勇死戰,九戰九捷,大敗章邯軍,齊、燕等各路援軍亦沖出營壘助戰,俘王離,殺其副將,解巨鹿之圍。自此,各路反秦將領皆服項羽。章邯固守棘原與項羽對峙,派部將司馬欣向秦廷告急求援。當時,秦廷趙高專權,猜忌將相,欲殺司馬欣。司馬欣潛回棘原,勸章邯早圖良謀。章邯在降楚、退軍之間猶豫不決。項羽派蒲將軍率軍日夜兼程渡三戶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縣西南),斷秦軍歸路,自率主力大敗秦軍。章邯進退無路,率軍20萬請降。秦軍主力遂告覆滅。
官渡之戰
三國形成時期,曹操與袁紹為爭奪中國北部,於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區進行的決戰。
黃巾起義動搖了東漢王朝。鎮壓起義軍的豪強,紛紛擁兵割據。建安四年春,佔有冀、青、並州的北方最大割據勢力袁紹,擊滅幽州公孫瓚後,急欲南攻曹操。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繼擊敗呂布、袁術等,占據豫、兗、徐州,亦穩步向黃河以北發展。又爭取漁陽太守鮮於輔,以獻帝名義任為將軍,命督幽州六郡,牽制袁紹後方。四月,派部將曹仁等渡黃河,攻斬歸附袁紹的眭固,接著自率軍奪取要地射犬(今沁陽東北),命新任河內太守魏種領兵駐守,以固西北邊境。曹操得知袁紹正籌劃大舉南攻,於八月統軍再渡黃河,搶占冀州重鎮黎陽(今浚縣境),另令臧霸攻克青州齊、北海(今山東淄博和壽光一帶),以固東翼。繼派於禁率步騎2000駐延津(今河南延津北),與守白馬(今滑縣東)的劉延呼應。九月,曹操回許部署,分兵至官渡(處鴻溝上游,臨汴水)設防,保衛許都。十一月,厚待初降的南陽割據勢力,又爭取荊州劉表中立,解除了側顧之憂
❻ 高中作文:早到不如巧到.
蠻干不如巧幹
一個哲學家想把一頭牛趕進牛欄,無論是他在面前使勁地拉,還是在後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進欄.一位過路的農夫看見了,笑著從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著農夫乖乖走進了牛欄.
同時,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街上,看到有一個人在試圖用大鐵棒打開門上巨大的鎖,你一定會想,這個人不是強盜就是個傻子.的確,用一身蠻勁的鐵棒開鎖只會把鎖砸壞,而輕巧的鑰匙因為懂得鎖的心思,所以開鎖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做事情也是這樣,空有一身力氣地蠻干,往往不如巧乾的效果好.
蠻干意味著不顧方法,不顧實際地辦事,好比用鐵棒開鎖,不但開不了鎖,反而會將鎖弄壞,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芬蘭有句諺語:「寧可花一天好好思考,也不要用一周時間蠻干徒勞.」歷史上有名的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驍勇善戰,更是用以一敵十之勇.可就是這樣一個勇猛的項羽,竟落得孤身一人自刎於烏江邊的下場,可悲可嘆.項羽空有一身好力氣,但不肯好好研究兵法,又不聽謀臣勸阻,只知道一味拼殺.他的悲劇,絕大部分是因為只會蠻干,才輸給了老奸巨猾的劉邦.中國民間也有句諺語,是老百姓根據生活實際總結出來的道理:「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正因如此,做事不應該只顧蠻干,而應學會巧幹.
巧幹說明能夠摸清形勢,慎重下手,巧用策略,即: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正如鑰匙開鎖,摸清了鎖的內部,用恰當的方法,輕易打開鎖.在歷史上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正是如此.如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火燒赤壁」一戰.曹操明顯是仗勢欺人,氣勢洶洶,而諸葛亮和周瑜在分析了曹操不善水戰的情況後,妙「送」「連環計」「苦肉計」,最後巧借東風,贏得了這對三國鼎立奠定基礎的至關重要的一戰.倘若東吳與蜀硬與曹操正面交鋒,只怕到時真是「銅雀春深鎖二喬」了.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說會下棋的人,是「棋不看三步不捏子」的.巧幹要求人們多思多想,對不了解的情況決不輕易下結論,方是智者所為.
回顧歷史,鮮見有偉人早起晚歸,不顧效率地蠻干.能成大事者,大多是處變不驚,有策略有計劃達到自己目標的人.這些人通常能夠把握規律,抓住關鍵,集中力量到一點去突破,使事情事倍功半,此乃巧幹之實質也.人們常說:「三歲孩子做了再想,六十歲的老人想了再做.」是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需要有闖勁的人,但並不是僅憑匹夫之勇蠻干硬闖.好力氣也要有好頭腦,勇氣結合巧幹,才能問鼎輝煌.
蘇聯有句諺語「巧幹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什麼鑰匙開什麼鎖,摸清形勢再下手,辦事情一般就這么個簡單的理兒——蠻干不如巧幹
❼ 自傲必自敗高中作文大全
驕傲必敗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與歇後語有關。每個歇後語都有一個小典故,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與這些小故事息息相關。比如「關公走麥城——驕必敗」。
這個歇後語原來有一個小故事,關公奉命去攻打麥城,可是關羽太過驕傲了,覺得自己要攻下這個小城不費吹灰之力。結果出乎他的意料,不但失敗了,還連自己的左臂也中了一支毒箭。所以現在,這個歇後語也就比喻太驕傲了肯定會失敗。
我也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次單元考試,我考了九十四點五分,得了全班第一名。那時,我十分嘚瑟。還記得剛聽到老師宣布我是第一名的時候那種心花怒放的感覺。只覺得一朵朵花兒在眼前競相開放,笑意在我臉上不知不覺地洋溢開來。我在同學們面前趾高氣昂,威風凜凜。那時時節正好是秋季,可我出門卻覺得吹來的不是略帶涼意的秋風,而是和煦溫暖的春風,我高興得臉微微紅了起來。
下個單元教課時,我就變得不認真,經常溜號,做一些小動作,玩改正帶和筆。同桌提醒我:「不要開小差!小心單元考試考不好!」我傲氣十足地回答:「沒關系,我可是班級第一啊!」說完,我就繼續自己玩自己的,完全不理會他人的勸告。
又一次單元考試開始了,果不其然,我由於粗心大意,只考了八十九分。老師特地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喝茶」,聽了老師的教誨,我頓時感覺羞愧不已,臉上發起了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驕傲,要不然必然會失敗。只有謙虛才能勝利。
❽ 高中作文小與大800字左右
小與大
一個非常大卻非常酸澀的橘子,和一個很小但很甜的橘子,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那個小的橘子。
東西總是越大越好,這就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固定思維,我不能完全說這是貪婪的表現,但是我要說的是任何東西不一定是越大越好,小的東西只要它能發揮它自身存在的作用,那它就是最好的。
有許多人為了住進大房子,而去貸款,可是最後因為還不起貸款,而天天苦悶還不如原來一家人擠在那個溫馨的小窩幸福。
還記得孔融讓梨的故事吧。一日,孔融的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也就成了他父親最喜愛的一個兒子。
我非常崇拜孔融,因為他有一種世人少有的意識和精神,那就是大的留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這種偉大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大與小是可以轉化的,我正是要證明這樣一種思想。對於國家來說,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數目。現在我們要說: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變成愛的海洋;一個很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作人有同樣的道理,作人要懂得奉獻,奉獻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得。
有時候小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大的反而無用。大小應該從它發揮的作用來恆定。
一位書記一位局長官很大,但有的對黨和人民的貢獻卻很小,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是政治局委員,官夠大了,但卻是一名貪官。一位科學家一位工程師官很小,但有的卻對黨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位研究員,官不大,但卻解決了上億人的吃飯問題。所以說,人不能看其官的大小,職位的高低,而要看他對社會貢獻的大小。
大與小,是相對而言的,只有更大的東西,沒有最大的東西。大與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為人民服務的人官再小,也是偉大的,為一已私利的人,官再大,也是渺小的。還是那句老話,大小應該從它發揮的作用來恆定。
所以我們要改變那種固定思維,大的不一定作用大,所以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讓我們一起來選擇小的甜的橘子,鄙棄又大又酸的橘子吧!
❾ 打破死腦筋高中作文
做事要動腦---讀《赤壁之戰》有感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魏國的曹操基本上佔領了北方,可他還野心未了,又帶領二十多萬大軍(號稱八十萬)企圖一舉消滅吳國的孫權和蜀國的劉備這兩股勢力時發生的一件事。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這篇課文主要是講:公元208年,曹操帶領二十多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兵將直攻東吳,東吳的周瑜調兵譴將,駐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對,周瑜在南方,曹操在北方。後來周瑜的手下黃蓋用計去詐降,然後同周瑜設計火燒戰船大敗曹軍的故事。這個戰斗的古代故事教育了我們應該在做事之前要多動腦,不要趕著去做,而應該冷靜的去動腦筋想辦法,這樣才有可能把這件事做好。雖然我們不能像黃蓋一樣用自己的智慧來報國,去和別的國家一分勝負。但是,我們可以動腦筋來做數學題或者上別的,把學習弄上去才能為國出力呀!我想大家以後應該都養成這樣的習慣,做事之前要動腦筋,不然錯了就完了。例如做數學課外題的時候要多看題,要冷靜,最重要的還是動腦,如果不動腦子簡單的題也會做錯,學習上遇到困難更是要動腦筋,不能見到困難就被嚇倒,這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去戰勝它,用自己的智慧去戰勝困難。動腦筋有時候還能讓人開心呢!看看《智力開發報》上「與難題作斗爭」,看看《每分鍾破案小說》上佛爾摩斯解開難題,這些,不都很令人開心嗎?是啊,動腦筋能帶給我們快樂,還能提高學習,不是一箭雙雕嗎?古代的黃蓋之所以是個軍師,還不是他勤動腦嗎?要不,他怎能使出那麼多的計策呢?讀了這篇文章,我不僅知道了做事應該多動腦筋,還懂得了一點:東吳之所以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是因為他們能知己知彼,善於抓住對方的弱點,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