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高中作文:贊美貝多芬 急,趕明天不交的話,老師不給學分,沒法結業啊!!!!
恩格斯對貝多芬的評價很高,曾寫到「這個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時期,正好是文學和哲學的光輝燦爛的發展時期,是以貝多芬為代表的音樂的繁榮的時期。」
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贊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奇妙的東西,那末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
在第18篇筆記里,我著重於描述最近以來對貝多芬的一些明顯帶有個人色彩的印象。其實,說老實話,這對貝多芬來說,不算公平,並且也違反了我寫作這份音樂筆記的三個原則。雖然個人的好惡不可避免,但是,起碼的客觀性還是應該堅持的。因此,在這篇筆記里,我將盡量客觀地描述貝多芬。
當我們將貝多芬與莫扎特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承認了貝多芬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拋開偉大與否不說(這實際上已有定論,不是我們所能左右和改變的),至少,他和莫扎特是等量齊觀的。
如果說,巴赫是已有的事物和秩序的完善者,莫扎特是音樂史上惟一最明亮的耀眼瞬間,那麼,貝多芬則是「力的化身」,是扼住那不曾向任何人或神低頭的命運的咽喉的人。他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生活和創作的准則,在身後留下了任何一個作曲家都從未創造出的最強有力的音樂。貝多芬曾經這樣描述自己:「我不想介入你們的倫理體系,強力是傑出者的品行,那就是我。」
如果要總結貝多芬作品的特性,我覺得有五點是必須提到的,即:激情,力,個人的驕傲,存在於一切中的獨立性,自由。
從本質上說,貝多芬是一個個人主義者。這里所說的「個人主義」,並非通常意義上我們所指的略帶貶義的「個人主義」,而是指貝多芬始終致力於個人的自由、尊嚴和平等。我實在想不出更准確的詞來加以形容,只好沿用「個人主義」這個詞。或者,「個性解放主義者」比較准確一些。再或者,「尊重個體生命主義者」。好了,打住,這快變成文字游戲了。沒有一位作曲家比貝多芬更獻身於人類的奮斗。巴赫為上帝的榮耀而創作,莫扎特出於天才的橫溢(當然也有生存的需求),而貝多芬則是為了將自己的意願施加於世界。「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絕不會使我屈服」,這句話正是他的這一意志地體現。
實際上,作為一個個人主義者的貝多芬,有時會將個性誇大到令人討厭的地步,從已經或尚未被證實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狂妄得無以復加的貝多芬(想想我曾經講過的那兩個故事)。「為尊者諱」的虛偽傳統和某些人出於某些目的的猥瑣想法,曾經一度使我們忽視了隱藏在貝多芬某些言行後面的不大光彩的東西。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豐子愷先生對貝多芬的評價,曾經被某些人惡意地(至少是片面地)利用,客觀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我們忽略對貝多芬的全面認識。在最近見到的一本貝多芬傳記和一些片斷的資料中,我驚異地發現,其實貝多芬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他的性情極為惡劣,一位傳記作家寫道:「過度的欲求被他看成是符合常規的良好舉止。」無論在職業上還是私人關繫上,他幾乎對任何人都不信任。作為一個鋼琴家兼作曲家,他故意在他的鋼琴作品結尾處加顫音,因為他「喜歡為難那些維也納的鋼琴家,其中一些是我的死敵」。他甚至預言那些鋼琴家碰到他的變奏曲時「會出醜的」。這簡直就是暗算,完全的小人行徑。當我們對貝多芬頂禮膜拜的時候,這些事實完全是被忽視的,貝多芬於是被套上了光環,完全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嘴臉。那副光環就像孫悟空用金箍棒畫在地上的圓圈,讓我們無法接近真正的貝多芬。德彪西曾經這樣比較過莫扎特和貝多芬,他說:「自然,天才可以沒有品味,貝多芬便是一例。而另一方面,身為天才的莫扎特則有最雅緻的品味。」當然,作為力的化身,貝多芬的作品難免失之粗疏,從而缺乏莫扎特那樣的細致與優雅,但是,品味的缺失使他只能居於莫扎特之下。
其實,我並不因為貝多芬的個性問題而忽視他的音樂成就,這不是客觀的態度。但是,我必須認識一個真正的貝多芬,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真正地理解貝多芬的音樂。文如其人,音樂也是一樣的。盡管貝多芬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天才,但他絕對是一個令人不快的音樂家——雖然他不是瓦格納那種品行低劣的人,他只是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並且這種自我中心常常演變為狂妄和自大,使人們感到不快;即使在他的作品中,也存在這種傾向。然而,這從不妨礙人們對他的精神和作品大加贊賞。
除了個人主義之外,貝多芬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英雄主義。其實,英雄主義應該算是個人主義的一種變奏。或者說,英雄主義是放大了的個人主義。按照《新葛羅夫音樂及音樂家辭典》的說法,貝多芬的英雄主義體現在他性格的力量,他的獨立性與自由意志,他的耳聾,他追求一個女人的執著的痛苦和失敗,以及他獨自將苦難轉變為積極的藝術圖景的明確能力。這個歸納是比較准確的。
斯特拉文斯基有一段話點透了貝多芬的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本質,他說:「貝多芬是法國革命的朋友和同時代人,他對此始終保持信仰,甚至在雅各賓派專政時期,那些有著席勒式脆弱神經的人道主義者背離革命,希望在戲劇舞台上用紙劍消滅暴君時也是如此。貝多芬這位平民天才驕傲地背向那些國王、親王和貴人——這就是我們熱愛的貝多芬,我們愛他堅定不移的樂觀主義,他雄壯的悲傷,他發人深思、令人感動的奮斗,還有他扼住命運咽喉那鐵一般的意志。」注意,斯特拉文斯基在這段話里提出了一個「平民天才」的概念,正因為如此,貝多芬的個人主義也好,英雄主義也罷,都因為他的平民性而順理成章了。
在談及貝多芬的作品時,柴可夫斯基有兩段話是耐人尋味的:
「我向他偉大的作品鞠躬——但我不愛貝多芬。我對他的態度,使我想起孩童時對上帝耶和華的態度......如果說貝多芬在我心中的地位類似於上帝耶和華,那麼我愛莫扎特,視他為音樂的基督......」(這立刻使我想到《聖經》中對耶和華的描述,耶和華基本上是一個威嚴、暴戾、冷血的上帝,濫施神的權威,不和善,不近人情。)
「我不會就音樂發表演說,也不討論細節。但我要說,關於貝多芬,我喜歡他的中期,有時也喜歡他的早期,但從根本上厭惡晚期,特別是最後的四重奏。這里有一些微光——別無其它。剩下的則是一片混沌,包圍著難以穿越的迷霧,上面徘徊著注視這位音樂耶和華的精靈。」
一般認為,貝多芬的創作分為早、中、晚三期;也有人認為是模仿期、外在期、思考期。如何分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普遍認為,晚期的貝多芬處於巔峰狀態,他的作品「超越了從前所有的音樂,向人類想像力所能觸及的最高領域翱翔」。這一時期,他完成了第九「合唱」交響曲和《庄嚴彌撒》,以及最後的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幾乎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評論家們認為,在早期貝多芬和晚期貝多芬之間存在著意義重大的音樂上的發展:除了形式和風格的改變,除了獨立性和獨特性,還有前所未聞的一種個人的表達,即「人類情感和思想的徹底解放」。我同樣認為,「貝九」和《庄嚴彌撒》和最後的四重奏是偉大的。那麼,老柴厭惡晚期貝多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暫時思量不透,簡單地以個人好惡來解釋,恐怕不會理解老柴的本意。或許,華德斯坦伯爵對貝多芬說過的一句話可以作為理解老柴此話的鑰匙,伯爵曾經是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好友,也是一位有才華的音樂家,貝多芬曾將他最著名的鋼琴奏鳴曲之一《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獻給這位伯爵。
華德斯坦伯爵在給貝多芬的信中這樣說:「刻苦工作吧,從海頓手中接過莫扎特的靈魂。」
難道說,老柴認為貝多芬背叛了莫扎特的精神?這是個需要再認真考慮的問題。
附:對貝多芬音樂的異議
「貝九」首演音樂會之後,當時的一位評論家寫道:「我的整體印象是,這場音樂會由印第安人打仗時的吶喊聲和野貓的狂叫聲組成。」
英國評論家羅斯金說:「貝多芬的音樂在我聽來,就像打翻了一袋鐵釘,而到處又掉下錘子。」
門德爾松的父親亞伯拉罕說:「你們那沒完沒了的貝多芬,只是一個惱火的傢伙、江湖騙子,他的作品簡直是噪音。」
回答者:☆貝式彎刀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6-10 15:25
貝多芬是音樂最高級的建築師,他的天才在奏鳴曲-交響曲的思想結構形式中得到了表現。他的速記本顯示出他構想的樂思是怎樣一步步地最後形成的,也顯示出他將這些素材注入必然的形式時付出了多麼艱卒的勞動。
貝多芬繼承了海頓和莫扎特的奏鳴曲式,並把它改造成龐大的結構適於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樂章的規模擴大了,特別是擴大了尾聲。他向海頓和莫扎特一樣,把展開部看作是奏鳴曲式的動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題為擴展和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它們以猛烈的力量和氣勢展開。慢樂章在貝多芬手中具有贊美詩的特點,體現了貝多芬式的悲愴。他把小步舞曲樂章變為諧謔曲樂章,成為具有節奏動力的樂章,情緒從「縱情大笑」到神秘的和驚奇的。他把終曲擴大,成為在規模和意境方面與第一樂章相仿的一個樂章,使交響曲在凱旋中結束。
在貝多芬的藝術中,鋼琴曲占據了中心位置,他的32首奏鳴曲,無論是對業余的鋼琴家還是對音樂會獨奏家來說,都是曲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被恰當地稱為是鋼琴家的「新約全書」(「舊約全書」是指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力度的對比。爆炸性的重音、高低音區的對置、切分音以及強有力的漸強都是貝多芬鋼琴風格的基本特徵。他對主題變奏曲的愛好也很有特點,在這方面他是一個高明的建築師,他運用無窮盡的思想把最簡單的素材建造成高聳雲天的大廈。
貝多芬認為交響樂是向人類致詞的理想手段,他的9部交響曲是有普遍感染力的精神戲劇。它們以席捲一切和激動的氣勢肯定了生活。在《第三交響曲(英雄)》中,貝多芬的風格成熟了。這個作品最初是題獻給拿破崙的,他認為拿破崙是革命精神和人類自由的體現。當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來時,貝多芬對他不報幻想了。被激怒的作曲家從剛剛完成的作品上撕下題有獻詞的一頁,改寫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作」。
http://..com/question/28251157.html?si=1
❷ 貝多芬的魅力作文
[貝多芬的魅力作文]
貝多芬的魅力在於他英雄的堅強,貝多芬的魅力作文。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響徹到角落的塵埃。他用他的異於常人的屹立在雙耳失聰的痛苦沼澤里掙紮起伏,不斷前進。他是巨人,站在苦難肩膀上的巨人。當悲愴中悠揚出振奮的激越,誰還能不追隨著他偉大的精神匍匐前進,縱然艱難,但路途不再孤單。這就是偶像,用命運的樂曲鼓勵我前進並學會堅強。魯迅的魅力在於淋漓的展現民族精神。他是革命先驅,新文化運動的領頭人。他用悲憤的筆桿刻下深刻的現象,他用辛辣的諷刺批判著民族的悲哀,他用痛苦的雙眼映照出麻木無知的國民,他用乾枯的手掌撕扯無邊的黑暗……,黎明的曙光終將降臨,他的身影在微光中愈現崇高遙遠,像一個不可觸及的聖人。他依舊痛苦,時刻在提醒國民,燈紅酒綠,奢侈迷離的可恥。他的寶貴精神財富,讓我時刻謹記偉大的民族精神。超女李宇春走紅大江南北。在她帥氣的外表下,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氣。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當大多數人關注著她的人氣她的外表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他不斷迎接挑戰的勇氣和遭遇挫折時的隱忍淚水依然前進的堅強,在眾多的壓力面前,他終於奪得第一,走上最高台。這是用別人看不到的汗水和努力換來的。這就是偶像,讓我學會用汗水澆開成功的花朵。讓偶像伴隨左右,成長的道路兩旁溢滿芳香。我因此學會堅強,學會愛國,學會坦然面對,學會尋找勇氣。這就是偶像的魅力。金色的九月,慵懶的陽光透過窗子,照著一本散發墨香的書——《名人傳》。《名人傳》這本書給我以很大的啟迪,特別是《貝多芬傳》頗受我的青睞。 貝多芬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痛苦:愛情希望的破滅、貧困以及最後對於一位音樂家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耳聾,但是在精神上,貝多芬仍然堅強不屈,最後在歡樂的凱歌聲中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當《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時,聽眾如痴如醉許多人都流了淚,演奏結束掌聲雷動,當他轉向聽眾,全場突然起立,揮動帽子向他致敬,場面之熱烈,恍如暴動,小學生作文《貝多芬的魅力作文》。貝多芬一生可以說是一波三折,但是貝多芬最終獲得成功。 貝多芬成功的事跡,或許或已告訴我們只要有毅志力,有目標,目標一定能實現。自古以來,那些為社會作出貢獻的著名人士,在自己青少年時期,就已經確定了終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毛澤東16歲時寫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豪邁詩句,周恩來12歲時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不管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心中的目標。而在我們身邊缺少的還是這種毅志力,這種不達目的地誓不罷休的精神。 一個老伯伯正在挖水,可怎麼也挖不到水,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並不是沒有水,而是他沒有一心一意把一口井挖到底的決心,或許只要再挖一下,就可以見到水了,可他選擇了去挖別的地方,這樣他挖得地方再多也都是徒勞的。 為了更美,沒有一條規則是不可以打破的。 音樂應該讓人們的精神火花迸發出來。 音樂是一種智慧,任何哲學……必須擺脫其他人掙扎其中的苦難。 貝多芬的音樂可以讓人擺脫痛苦,可以讓人思想擦出火花,可是現在的一些流行音樂似乎聽都聽不懂,更別說欣賞了,特別是網路上的一些歌曲,內容都太——實在難以啟齒。哎,可惜了,不知道他們是在創造音樂,還是在糟蹋音樂。 一個貧困、殘廢、孤獨、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個世界不給他以歡樂的人,竟創造了歡樂帶給人間!正像他那一句豪言壯語所說的一樣,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造歡樂。 貝多芬的精神必將永駐人間,年輕的朋友們,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捷徑,也不必乞靈於神靈,可以視為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貝多芬所說的:人啊!靠你自己吧!
〔貝多芬的魅力作文〕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❸ 寫貝多芬的作文
「世界上的名人有成百上千個,而貝多芬只有一個。」這是語文老師開課時的一句話。隨即老師又在黑板寫上了課題:音樂巨人貝多芬。語文老師先放了貝多芬的代表作《命運交響曲》,讓我們閉上眼睛聽音樂,認真地去感受這首名揚世界的曲子。我立即被那雄渾激昂的音樂給震撼了。心,一下子靜了下來,一切雜念被排除的一干二凈。起伏迭宕的音樂讓我的腦海隨之而洶涌澎湃,讓一切念想在這雄健的音樂中得到凈化乃至升華。那隻敲擊鍵盤的手似乎在叩擊著我的心靈,那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好象是在用音樂為情節告訴你一個英雄與命運抗爭的故事:低沉時彷彿是遭受厄運的人們的痛苦哀嘆和內心的矛盾斗爭,不禁讓人沉吟萬千;高昂時彷彿是他明白了應該自強,於是奮起反抗,與命運搏擊,讓我們的心也為之振奮。聽著音樂,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作者,一個飽受苦難而不屈服命運的音樂巨人——貝多芬。老師開始介紹人物背景: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在悲傷中,他默默接受了現實,全身心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26歲時,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這個打擊是接受不了的。但是,他沒有被擊垮,他默默接受了現實,把全身心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是他心中那執著的理想——熱愛音樂,支持著他,激勵著他。課堂上,我們反復地讀著文章內容:「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這是音樂家貝多芬的感慨。讀著這些文字,我的心似有千斤重,眼眶裡盈滿了濃濃的悲情。在淚花閃閃中,我緩緩地把這幾句話語劃了起來。然後閉上了眼,無邊無際的黑暗世界,我的思緒在飄忽中被牽得好遠好遠……老師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老師在總結課文時說:具有堅強意志的人面對苦難時總是讓自己適應並戰勝它。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也許你自己尚未發現的一股驚人的潛力,當你陷於困境中,只要你有理想,發揮你的潛力,就一定能通向光明的。這時,你也許會不禁感嘆到:原來有缺憾的日子同樣能過得精彩。所以我們不必再為痛苦磨難憂傷、憤恨、無奈,而是要坦然、勇敢地面對它……」是啊,在你接受了苦難的同時也保存了希望,那麼,就為這一線希望奮斗吧!
❹ 關於貝多芬的作文
[關於貝多芬的作文]
我敬重貝多芬是因為他高尚的品質,他的無私奉獻!想必大家都知道貝多芬著名的《月光曲》吧!這部經典之作就是貝多芬為一個窮困潦倒、熱愛音樂的盲姑娘所創作彈奏的!並且不收一分錢!這種無私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這也充分體現了貝多芬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敬仰貝多芬是因為他的才能!我是被貝多芬的才華所折服!他自幼就顯示出音樂才華!因為貝多芬的過人天賦,加上後天的刻苦磨練,他的程度愈來愈深,連他的老師都自愧弗如,關於貝多芬的作文。貝多芬十二歲就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又在維也納舉行了自己的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寫作,彈奏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讓所有的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這一切的顯示出他超人的天賦與過人的才華!我之所以崇拜貝多芬,是因為貝多芬那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不向命運低頭的永不服輸精神!貝多芬從一七九八年開始聽覺漸衰,而一八二零年後兩耳失聰,而那時又是貝多芬音樂事業的高峰期,他沒有被殘酷的命運打倒,而是繼續創作!貝多芬一生坎坷,有悲慘的童年,晚年失聰,但他還是不屈不撓地創作了許多傳世之作!他的代表作有《英雄》,《命運交響曲》,《月光曲》等!正因為他那種百折不撓,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我才崇拜他!貝多芬!一個不朽的名字!我心目中的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才華橫溢、百折不撓的人!我來到了一個安靜的地方,我聽到了美麗、奇妙的音樂,忽高忽低,變化離奇,小學生作文《關於貝多芬的作文》。我沉浸在這音樂中,不禁坐下來仔細、認真去傾聽。那音樂似乎在講述某個故事,最初音樂平靜緩和,卻又給人莊重、敬畏的感覺,像是一個舞蹈演員在舞台上表演。中間卻又像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掙扎著想要掙脫出來,卻又陷入痛苦,無法自拔,像是剛次的那個舞蹈演員,斷了雙腿,那是一件多麼悲慘的事情。忽然,音樂再次發生了變化,音樂似乎又回到了剛才的平靜,卻又多了一份堅強,像毛毛蟲掙脫繭的束縛,自由的飛翔。好像是剛才的演員又一次回到了舞台,盡情的舞蹈,我似乎也被融入了音樂,如同身臨其境。我背著音樂深深的感動了,我開始好奇這神奇的音樂是誰奏出的。我站起來,循著音樂向前走,走到一個盡頭我看到了一架鋼琴,演奏那鋼琴的人竟是貝多芬。一切都明白了,他用他的音樂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就算失去了聽覺,就算舞蹈演員失去了雙腿,仍堅持不懈的追求。他掙脫那束縛著她的痛苦,勇敢追求夢想。音樂結束了,他轉過身,似乎要對我說什麼,忽然一陣急促的鬧鈴聲,使我什麼也聽不見,我大叫道:什麼忽然被驚醒,原來是一個夢。不,不是夢。它是那樣的真實,它使我更堅強,使我懂得,無論再大的困難只要願意去拼搏,就能成功。
〔關於貝多芬的作文〕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❺ 貝多芬的作文
[貝多芬的作文]
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貝多芬的作文。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象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做一個客廳里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己意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房間里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於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像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乾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小學生作文《貝多芬的作文》。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我熱愛音樂!在我的心目中,每一位音樂大師都值得尊敬,但更值得我去崇敬的是貝多芬!我敬重貝多芬是因為他高尚的品質,他的無私奉獻!想必大家都知道貝多芬著名的《月光曲》吧!這部經典之作就是貝多芬為一個窮困潦倒、熱愛音樂的盲姑娘所創作彈奏的!並且不收一分錢!這種無私的精神很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這也充分體現了貝多芬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敬仰貝多芬是因為他的才能!我是被貝多芬的才華所折服!他自幼就顯示出音樂才華!因為貝多芬的過人天賦,加上後天的刻苦磨練,他的程度愈來愈深,連他的老師都自愧弗如。貝多芬十二歲就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又在維也納舉行了自己的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寫作,彈奏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讓所有的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這一切的顯示出他超人的天賦與過人的才華!我之所以崇拜貝多芬,是因為貝多芬那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不向命運低頭的永不服輸精神!貝多芬從一七九八年開始聽覺漸衰,而一八二零年後兩耳失聰,而那時又是貝多芬音樂事業的高峰期,他沒有被殘酷的命運****,而是繼續創作!貝多芬一生坎坷,有悲慘的童年,晚年失聰,但他還是不屈不撓地創作了許多傳世之作!他的代表作有《英雄》,《命運交響曲》,《月光曲》等!正因為他那種百折不撓,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我才崇拜他!貝多芬!一個不朽的名字!我心目中的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才華橫溢、百折不撓的人
〔貝多芬的作文〕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❻ 寫一篇關於貝多芬和司馬遷的作文!800字!
挫折似一縷春風也許「青松挺且直」的堅持能使人成功;也許「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念能鑄造人生;但我覺得「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的挫折更能歷練人生,鑄成大業。
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和志士就是在與挫折的對抗中獲得成功的。司馬遷忍受宮刑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史記》;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譜寫出了慷慨激昂的 《命運交響曲》;李白在權貴的 壓迫下,退出皇宮,隱居在外,後人才能看到他光芒萬丈的詩篇。 鐵木真,幼時曾被仇家追殺,父母雙亡,孤身逃入山林,靠吃灰鼠、蚯蚓生活。後來,他成了蒙古的大汗,他讓蒙古的鐵蹄從亞洲踏到了歐洲,使他成為了當時聞名於世的皇帝——成吉思汗。挫折可以激發人的鬥志,成就大業。 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足以體現挫折的作用。有一次,我 放學回家 ,正趕上下大雨,我急忙跑到一家屋檐下避雨,在大雨中,遠處的樓房,近處的花草樹木都已變得模糊不清。朦朧間,我還看到了一棵被暴風雨打彎了的 向日葵,心想:它的命運可能就是如此吧,它再也不能開花結果了。可是過了幾天,我又在此處經過,又特意看了一眼那株折腰的向日葵。但它卻頑強地站了起來,雖然站得那麼辛苦,但它也和別的向日葵一樣開出金燦燦的花朵,也一樣朝著太陽的方向開放啊!高爾基那句話不由得在我耳邊響起: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挫折像一塊石頭。對於強者來說,它是一塊墊腳石;對於弱者來說,它是一塊絆腳石,讓你停步不前。我們要把它當成墊腳石。
其實,挫折也就如此,似一縷春風拂過,我們要微笑面對挫折,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❼ 寫貝多芬作文
[寫貝多芬作文]
短小臃腫,外表結實;臉寬大,褐色而悲壯,頭發異乎尋常的濃密,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人為之震懾,興奮或憤怒的時大張,奇妙的反應出它們的真正思想,目光往往是憂郁的;鼻子寬大,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嘴巴細膩,下唇常傾向;他的微笑是憂郁的,不愉快的,粗野的,為時很短;臉色變化無常,莎士比亞式的面目,常讓人驚訝……羅蘭基本上是透過人物外在的面部特徵和表情來展示貝多芬的性格和內心,寫貝多芬作文。從寬廣的額角,狂野的頭發,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結實的牙床,羅蘭細致地雕刻著貝多芬特異的相貌。這些描寫與其說是追求著一種外部的真實,不如說是在著力再現內在的真實,再現貝多芬非凡的個性自我。在作了靜態而不失深刻的描寫後,羅蘭接著去表現貝多芬動態的面部神情,那不慣於歡笑的笑容,憂郁的神色,突然間的變化,並把他與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相比,說明他的內心是極其的狂亂激動。通過這樣的肖像描寫,一個強悍有力、躁動不寧、令人震驚的藝術家形象躍然紙上。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細致真實地展示了貝多芬桀驁不馴的雄獅般的性格和與生活、命運抗爭的悲壯精神。這時代史丹霍塞替他畫的肖像,把他當時的面目表現得相當的准確。這一幅像之於貝多芬以後的肖像,無異葛冷的拿破崙肖像之於別的拿破崙像,那張嚴峻的臉活現出波拿帕脫充滿著野心的火焰。貝多芬在畫上顯得很年青,似乎不到他的年紀,瘦削的,筆直的,高領使他頭頸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緊張的目光。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己的力量。這是貝多芬年輕時的一幅肖像,此時的貝多芬尚未經受苦難的折磨,因此僵直的頭頸、睥睨一切的目光,都生動刻畫出貝多芬的高傲,表現了他的自信。在曼勒替他畫的肖像上,我們也可看到一種浪漫諦克的風雅,微微有些不自然的神情,小學生作文《寫貝多芬作文》。貝多芬要博人歡心,並且知道已經博的人家歡心。猛獅在戀愛中:它的力抓藏起來了。但在他的眼睛深處,甚至在《第四交響樂》的幻夢與溫柔的情調之下,我們仍能感到那股可怕的任性的脾氣,突發的憤怒。這一描寫表明,愛情的滋養似乎使貝多芬改變了曠野的氣質,在他的眼睛中有了一種深邃的和平,但是力量、任性的藝術家氣質並未隱退。他獅子般的臉上,牙床緊咬著,刻畫著憤怒與苦惱的皺痕,但表現得最明顯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崙的意志:‘可惜我在戰爭里不像在音樂中那麼內行!否則我將戰敗他!’這是一個特定時期的肖像,他受著獨立戰爭的鼓動,對於民族的獨立,他有著堅定的意志,獅子般的臉,緊咬著的牙床,都能體現出來。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象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寫貝多芬作文〕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❽ 貝多芬描寫作文
他長得矮小粗壯,身板結實硬朗,一張土紅色的獅子臉上額頭高高地突專起。烏黑濃屬密的頭發虯結在頭頂,似乎梳子都難以將厚實的頭發梳通。他的雙眸具有強烈的震懾力,放射出粗野狂放的光芒。藍灰色的眼珠往往會因興奮或憤怒而張得很大,在眼眶裡轉個不停,而眼珠大多數時候都將他內心的憂愁展露無遺。有朋友說他笑起來很甜美,帶著鼓舞人的神情,然而他是一個不習慣歡樂的人,他平時的表情很憂郁,彷彿內心裡有無法排遣的憂傷。當朋友看到他沉浸在痛苦中時,需要竭盡全力才能忍住眼淚。一次,一個朋友在一家小酒店裡喝酒,他正坐在角落裡,緊閉雙目,抽著煙斗,彷彿靜靜地等待死神的降臨。朋友與他寒暄兩句,他凄慘地一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本子,用聾子常有的尖叫讓對方寫下他要說的話。他的臉色經常會變化,面部肌肉隆起,青筋暴露,眼露凶光,嘴唇抖個不停。這副可怕的表情往往會將別人嚇得靈魂出竅。這是因為他創作靈感突然出現了,或是他彈琴彈得太投入了,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❾ 挑戰自我,高中作文以貝多芬,蒙哥馬利為例
還是自己多看看書 自己寫吧 網上抄的一會就忘了
❿ 貝多芬為話題的作文
無數次駐足,無數次徘徊,我實在不願去窺探您耳聾時最初的心境,也不願去撩起那段我認為痛苦的記憶…… 於是,我只是悄悄地、悄悄地諦聽,諦聽您的《命運》、《田園》、《第九交響曲》;只是默默地品味,品味《名人傳》上有關您的文字。但是您卻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我有些迷茫:您雙耳失聰,感情破裂,生活悲苦,以及當時輕佻的樂風……命運,還掌握在自己手裡嗎? 您似乎看到了我的不解,於是,告訴我…… 您雖然患有耳疾,但卻擁有音樂——一個可以讓您的思想、情感任意賓士的海洋。您在這片浩淼無垠的海洋中遨遊,擷取晶瑩的浪花。於是,一曲《第九交響曲》橫空出世了。它的出現,似乎孕育著革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您也獲得了釋放,將音樂掌握在自己手裡。 您雖然生活貧困,悲苦,但卻有一顆高昂的頭顱。永遠都無法忘懷,那次您與歌德在大街上漫步,忽然遇到一支貴族隊伍。歌德脫帽致禮,而您站立在那兒,讓那些貴族向您致禮!您可知道,這一舉動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扉?!不向權貴低頭,您將自己的人格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您雖然失去了一切「歡樂」,但您卻給世人留下了無數的歡樂。您以一個失去歡樂而創造歡樂的人的身份告訴我: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我懂了! 創造命運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面對許多災難,那時,我們常常怨天尤人,慨嘆上蒼的不公,現在想想那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我們自己才是命運的締造者: 我們無法左右天氣,卻可以改變心情; 我們無法改變上蒼給我們的「厚禮」,卻可以調整自己的處世態度; 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我們無法改變出身,卻可以控制人格; ……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面對坎坷的從容和身為萬物之靈的睿智去把持自己,駕好自己的人生之船。 【簡評】 這篇作文於大氣中顯示才情,作者由自己熟諳的貝多芬的事例作發揮,依據舊題材翻出新意味,扣題嚴密,視野開闊、思想活躍、思路靈活、文采飛揚、渾然天成,表現出敏銳的目光與獨到的構思。全文緊緊圍繞「把握命運」這個主旨,既舉了實例,又講了道理,可謂充分透徹,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