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高中作文語言訓練

高中作文語言訓練

發布時間:2021-02-18 22:33:35

① 怎樣訓練作文的語言

多看,多讀,多寫,要鍛煉寫作能力,寫日記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沒有捷徑的

② 作文語言指導訓練

談到作文語言,不少高考考生將其視之為難以逾越的「高峰」,常發「奈何」之嘆而生「難為」之感。不少作文指導之類的文章書籍也用「語言這個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來嚇唬考生。長此以往,愈來愈多的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語言水平的「難為」心結,其中不少人進而將心理上的「難為」轉變為行動上的「不為」。因此,近幾年來,在高考評卷場上看到的作文大多是乾巴如癟三、味之如嚼蠟的語言表達。
為了幫助大家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語言上的突破,筆者從記敘文和議論文的角度分別談談在語言表達上為作文加分的策略,供大家平時練習作參考。

一、描摹詩情畫意,叩動評卷老師的心靈

1. 使語言具有畫面感。

語言具有畫面感,是優秀記敘文的第一特徵。「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才使得其詩在唐代詩歌的百花園里搖曳著獨特的風采。我們寫作記敘文,若能夠用文字「刻畫」出一種畫面,再現一個場景,使「文中有畫」,使讀者身臨其境,那麼我們的作文就可以在幾十萬考生中脫穎而出。請看2008年江蘇高考作文答卷《好奇心》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每過幾分鍾,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么叫。

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於是她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這樣的事天天發生。

這是一段描寫爺爺奶奶之間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這段文字表現爺爺奶奶歷經人生風雨之後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牽掛、溫情與愛:人在眼前,也要時刻知曉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這種心靈深處時刻牽掛的愛,通過幾分鍾便放下活兒「叫」,得不到回應時的「急」,以及緊接碎碎步子的「邁」,和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動作,形象鮮明地刻畫出來,展現出一幅人世間最美麗的「愛」之風景畫。讀來令人盪氣回腸。

這段文字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語言質朴,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優勢是作者觀察並體驗到爺爺奶奶生活中天天發生的最能體現深摯情愛的場景,將其典型的語言和形態「再現」出來,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畫面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仔細想想,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是否就難於上青天呢?

2. 使語言具有流動感。

語言的流動感,就是用詞要穩,句式要活。就是說,詞語使用准確生動,句子形式流暢自由。讀了有流動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貢梨一樣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請看下面的文段

對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會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體驗。

清晨的時候,當你穿梭在綢般霧氣里的時候,這好奇心便開始了。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輕微的聲響,是什麼在萌動?泡桐花紫色的蕊無聲地落下來,綿軟得彷彿一捏就會碎,輕柔得一吹便飛散,是怎樣的嬌羞躲在了裡面?搖櫓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霧,又無聲地消失於耳側,是誰在哼唱?待到薄霧消散,這一切又似乎從夢境中抽離,它們又到哪兒去了呢?

你只能懷著好奇心繼續走。

這是2008年江蘇高考某考生題為《好奇心》作文中開頭部分的文字。它描繪出一派清雅美麗而古韻悠然的城市景緻。在這段文句里,考生刻畫細節頗見功力。不論是動詞「穿梭」「潤」「踩」「躲」「穿透」「萌動」,還是修飾語「綢」「輕微」「紫色」「綿軟」「輕柔」,等等,都運用得十分准確生動,也就是說用詞十分「穩當」,你看,「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聲響像什麼在「萌動」,泡桐花「綿軟」得彷彿一「捏」就會「碎」,泡桐花「嬌羞」地「躲」在裡面等,一連串的動詞十分准確而富有想像地刻畫出一幅晨景圖;這段文字的句式也豐富多彩。有設問句,有比喻句,有擬人、排比句,有對稱句,有陳述句,整飭而又富有變化,似行雲,如流水,給人以美的享受。

3. 使語言具有含蓄性。

表達含蓄雋永,耐人尋味,是記敘文語言上品的標志。含蓄性語言的標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啟人思考的畫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載著深長的意蘊。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筆、言已盡而意無窮等方式表達廣博深長的內涵。請看2007年湖南高考某考生題為《詩意地生活》作文的一個文段

奶奶依舊用著最原始的柴灶。她說煤火只用來煮飯太浪費,氣又太貴,所以還是燒柴好。於是,在那野草瘋長的季節里,我和妹妹就跟著爺爺的斧頭活躍在山野間,砍倒,捆紮,背回家,排開,曬干,一捆捆的柴草就進了柴房。於是,無數個炊煙梟梟的時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畢畢剝剝的聲響里奶奶通紅的笑臉。特別是在冬日,爺爺燒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則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

讀完這段文字,一種深摯綿長的幸福情味盪漾在我們的心頭。作者在這段文字里,表現了一個普通農家的質朴人情和幸福溫情,抒寫了作者對詩意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那畢剝作響的柴火,那火光映紅的奶奶的笑臉,那爺爺燒火奶奶做菜的溫潤和諧,還有那「我」和妹妹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的天真可愛的畫面,都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普通農家詩意洋溢的生活圖景。而「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的句子則為我們留下了深長的意蘊。

仔細體會這段文字,我們很多考生的文章是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的。其基本思路是,選取生活中的能體現文章思想的典型畫面,將畫面剪輯成幾個部分,抓住每個部分最關鍵的「動作」,用一個適當的動詞將其連貫地組接呈現給讀者,讓讀者能從描述中體會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出面」將思想直接「告訴」讀者。

二、注重語言表達技巧,提高議論文分數

多年高考作文的數據表明,高考中寫議論文的考生占絕對多數,但議論的語言大多單調呆板。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種陳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文都是逗號,段尾才有一個句號,連一個問號或一個感嘆號都沒有,真是靜如止水,淡如蒸餾水了。有的議論語言概念不清,缺乏必要的修飾限制,進而導致表達不嚴謹,影響說服力。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長句與短句相結合。

一般地,議論文中有長句子可使文章表達更嚴密。但是,句子長,修飾成分多,往往會顧此失彼,以致使句子或成了結構上的病句,或因修飾不當而發生邏輯錯誤。考生在考場緊張的氛圍中,尤其容易出現此類錯誤。我們建議,對復雜的句意,我們可以用幾個句子分別表達。當然,如果我們訓練有素,運用長句是能增添議論的色彩和力度的。所以,在考場作文中,我們應注意長句與短句的結合,這樣還可以使句子形式富有變化而形成跌宕之美。下面文段長短句結合運用,很有啟發性。

高尚的思維造就永恆的幸福。縱觀古今,歷覽中外,楚之屈原,於「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汨羅江,死亡的雖然是血肉的身軀而升華的卻是永恆的幸福。毛澤東在敵人的圍剿之下,最後毅然決定長征,一個高尚清晰的思維就造就了新中國十幾億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鄧小平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然而思維的火花卻在他的腦中飛揚——改革開放,一個讓億萬中國人富起來的制度就這樣產生了。至此,我們不得不說,思維的方式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維的解讀。(2008年海南高考優秀作文《思維解讀幸福》)

2. 概括與具體相結合。

優秀議論文的語言應該富有思辨性。它文采斐然,但不能華而不實;它由材料充實,卻不是完整情節的記錄。在議論文中,我們學習運用概括性語言與具象性表達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議論語言更有思辨的力度。如

有一種「好奇心」在魯迅的文章中最為常見:那驅使國民爭先恐後看「砍頭節目」的是好奇心;那驅使鄉鄰聽祥林嫂哭訴的是好奇心;那驅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許這些都只能稱為「好奇」罷了,「心」卻是失去了了。這樣的「好奇」,建立在對他人痛苦的窺探上,建立在「鐵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奇心」,那麼沒有,也罷。

試問:真正的好奇心又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帕斯卡爾所言:「思維成就人的偉大,我們的一切尊嚴都在於思考——即使你只不過是強大自然下的葦草。」如果沒有這種「靈魂在場」之下的思考,那麼無論多少個蘋果掉下來,恐怕也砸不出「萬有引力」的發現;無論人類是多麼費盡心思地觀察與學習,也難有一絲一毫的創造與進步。(2008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好奇心》)

在上述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國民中的某些「不良」的好奇心——魯迅所批判的 「看客」的「好奇心」,以此與下文具體論述「真正的」「靈魂在場」的「思考」的「好奇心」形成對比。文章正是以這種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的寫法,突出了作者所強調的「真正的好奇心」。因為文章的重點在立論,所以對「好奇心」的不良一面就用概括的事例提供對照。這樣文章顯得張弛有度,顯示出考生相當的理論才情。

呂叔湘先生說,語言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這就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關鍵是方法與技巧。只要平時多讀多練,你的語言就會靈韻飛動。

高中作文應該如何有效的煉字煉句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同學們寫好作文應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同學們寫日記的通病是記流水帳,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建議你們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麼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裡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認為很精彩的內容摘錄下來,不僅能避免遺忘,而且翻閱起來也很方便。

所謂值得摘錄的「精彩內容」。與閱讀者的興趣、愛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關,並無統一標准。一般來說,精彩警策的語句,生動形象的描寫,新穎深刻的觀點,活潑有趣的對話乃至優美的詞語,都可以分類摘錄。為了以後查閱方便,在摘錄原文的後面註明材料的出處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學寫過摘錄或讀書筆記,但堅持寫的不多。一項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有人統計:馬克思寫《資本論》,寫過「摘要」的書籍多達1500多種;列寧寫《哲學筆記》,直接引用的哲學著作多達數十種。像革命導師那樣,堅持寫摘錄式讀書筆記吧,它能使你成為聰明、充實、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後寫作時文思敏捷筆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漸進的規律訓練

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長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訓練的序列。怎樣的序列是最合理的,從眾多寫作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異彩紛飛的「序列」,還很難談那一種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下面介紹「七先七後」的訓練序列,也許是比較具有普通意義的一種,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使用。

1 先練習寫記敘、描寫文章,後練習寫說明、議論的文章。

2 先練習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後練習寫別人轉述的事

3 先側重訓練觀察和積累,後側重訓練分析和表達。

4 先練習寫單純的事,後練習寫復雜的事。

5 先不受寫作「框框」的限制,放開膽子寫;後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點作規范訓練。

④ 怎麼訓練高中議論文語言

先把幾種關於議論文的具體知識給你吧,然後仔細琢磨琢磨,其實很簡單的,相信自己

把握議論文的論點一般可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審清題目。有的議論文,如《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儉以養德》,它
的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論點;有的議論文,如《談骨氣》、《懷疑與學問》,它的題目雖然不是文章的論點,但是表明了文章的論題,提供了把握文章論點的線索。
第二,找中心句。議論文往往在開頭或結尾有作者對所論問題表明態度的語句,這語句就是文章的論點。有時,這類中心句會出現在文章的中間。
第三,提煉歸納。即弄清作者對論題的基本態度,然後據此進行概括。如果文章是對幾個分論點分別進行論述,那就將幾個分論點適當地加以匯集,以一個完整、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對於議論文的論據有兩種,明確了它們的概念是很好確定屬於哪種論據的。1.事實論據:分析事實,講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在邏輯上是否一致。 2.道理論據:讀者比較熟悉的,或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論證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四種:(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證明論點。

⑤ 高中語文作文表達方面要怎樣訓練啊我寫作文總是因為語言組織能力不好而得不到高分,但又不知道該從哪...

先多看看各種精彩的句子,最好看舞台劇本(個人認為這比較精煉)發言稿……內再試著讓同學給你容定一個背景,你來寫,再讓老師改改。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在寫前定一個骨架再順其自然的寫下去,直到感覺寫不下了為止。其實就是多看多練。

⑥ 提高作文語言能力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語文教學目的在於培養學生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語文素質,提高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探索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探索語言訓練的序列化,增強訓練的目的性、針對性
語言運用能力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習得,二是語言學習。語言學習要學些什麼,有人總感到很模糊,因而教學上停留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狀態上,這就勢必造成教學和訓練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探索語言訓練的序列化,明確學習語言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是十分必要的。
分析研究高中語言教學大綱及高考考綱可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把語言表達得規范、簡明、連貫、得體是高中階段語言學習及訓練的基本內容及目標。其中,規范是基礎,訓練的目的是學生自然習得的語言書面化,表達符合社會語言運用的規范。規范的訓練主要包括培養學生能正確遣詞造句,句子的表述符合一般的語法規范,消滅錯別字,克服病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幾個方面。

簡明、連貫、得體是比規范更高一層的語言運用能力,簡明訓練的重點,就是要表達必要的信息時,使用相應的簡練的詞句,詞意明確,根據語境決定詳細;連貫訓練時要注意統一的話題,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語意的呼應。得體,即是語言運用要注意時間、場合、對象等因素,根據不同情況,或委婉,或直白,或諷刺,或嚴肅,或幽默。以上三者都是語言運用的期望性目標,是實施學科素質教育的需要。

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感性材料,為語言運用打下堅實基礎
學習語言必須以積累大量感性材料為基礎,沒有必要的積累,識字不多,詞彙貧乏、句式單調便談不上運用。相反,積累豐富,讀說聽寫就能左右逢源,觸類旁通,這才具備了提高語言能力的條件。

積累的途徑包括:
1、記誦。記誦是傳統語文教學的一條重要經驗。古人一直強調多讀,認為只有多讀,才能善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讀課本中好的文章,精彩的文段,優美的詞句,並記憶成誦。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多讀報刊和古今中外優秀文學作品,擴大閱讀量,拓寬視野,達到知識的廣泛積累。
2、模仿。模仿是語言習得的重要途徑,也是積累語言材料的方法。學生在語言運用中,不斷吸收詞彙,借鑒句式也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為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教師應善於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模仿。
語言材料的積累,主要靠學生自己的實踐,但教師也應適當地指導點撥,因為學生的認識往往有模糊籠統的毛病。如記了一個成語卻不求甚解、讀了一個好句不知其妙、背一個文段卻未解其意。這些都有賴於教師的點評;哪些文學作品對學生有好處,在閱讀作品時把握其中的哪些妙處,從中應學到什麼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效的積累。

研究語言訓練的操作化,培養語言運用的技能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能運用,而實現這一目的的關鍵是反復的操作訓練。因為語言能力的形成不是勻速直線運動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過程,所以,學習者要在這個過程中反復操作,方能成為能力。反復操作訓練要做到:
1、抓住訓練的著力點。如果沒有找准語言訓練的著力點,一味搞無休止的「題海」訓練,不管訓練量多大,也沒法提高訓練的質,甚至會使語言訓練面目全非。所以不管訓練內容怎麼繁雜,訓練的題型怎麼千變萬化都要緊緊抓住「聽、說、讀、寫」這幾個著力點。
聽和讀是感受、領悟。也即通過所說的語感培養。語言訓練要從聽著力,培養學生具有對語言序列的辨識能力。從而能正確理解語義、品評口頭語,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一方面,要讓學生讀課本,最好是有感情的讀,另一方面對用於訓練的語言材料要讓學生讀,不管什麼樣的題型,答題時一定要讀。
說和寫是運用技巧的培養。所以要改變重筆頭輕口頭的現象,以說寫結合作為語言訓練的另一個著力點,尤其是說的訓練,可以通過口頭作文、演講、辯論、情境對話等形式培養。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
2、要講究訓練方法的多樣、有效。語言豐富多彩,訓練形式也千變萬化,要提高訓練效率,就要講究訓練方法。常用訓練方法有:
(1)替換比較法。比較是評價一個詞或句子表達的好壞。訓練學生揣摩詞語的語境義、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提高根據語境選詞、選句表達能力,比較是有效方法。如《拿來主義》一課「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一路的掛過去,叫做『發揚國光』。」一句中的「捧」、「掛」,要讓學生體會其妙,可能分別替換成「拿」、「擺」作比較,讓學生明白「捧」、「掛」表現出鄭重恭敬之態,但畢竟只有幾張,又顯得那麼寒傖可憐,更能揭露出「送去主義」的自欺欺人。又如《荷花澱》中水生嫂看見水生神態不同平常,就問:「怎麼了,你?」對這句式特點及表達作用的理解,可以換成「你怎麼了?」兩相比較,讓學生意識到兩句都是疑問句,但原文強調了「怎麼了」,把水生嫂心中的焦急,對男人的關心表現得淋漓盡致。
(2)照樣仿照法。就是提供一則語言材料,分析其內容及語言組合,然後讓學生按材料的樣式,重造結構相同、內容相關的句子或句群。這種方法既考查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反復操作,大有裨益。
(3)變換改造法。如長短句互改,整散句互改,反問句與陳述句互改,主動句與被動句互改,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互改,不同的語體的變換,不同語境中的語言轉述等,都運用了這一方法進行訓練。
(4)設想創造法。在訓練學生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表達規定內容時,常用這種方法。如:設計一段早晨海上日出的文字,讓學生想像大海和天空在這時的色彩,然後運用比喻手法加以描述就是這種方法的運用。

提高作文語言能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⑦ 孩子高中語文作文練了很久,還是沒有多大提高,每次寫的都是議論文,但語言很直白,該如何提高作文呢

我以前抄的作文也寫得不怎麼樣,每次都是二類下的水平。我在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的老師說我的作文邏輯性太差,沒想好作文思路就開始寫。後來老師先給我講解作文的類型,然後再訓練我寫提綱,要求每次必須想好思路再寫作。我就照著老師的要求進行訓練,作文的邏輯性果然提高了。接下來就是作文具體內容了,老師會給我補充一些作文素材,並告訴我能運用的范圍,現在我再也擔心作文寫不好了。

⑧ 如何訓練高考作文才能使語言出彩我是個高二學生,再有400來天就高考啦。

同學,議論文本就是很難得高分的。
議論文的特點就是穩,不容易脫題,基本能保證42分以上,其不足就是文章結構老套固定,沒有新意,難以得高分。一般來說,有個52分的議論文,就已經是非常出色的議論文了。因為議論文的結構是固定的,都是提出論點,給證據,最後結論,這樣使議論文直接沒有了新穎度的加分,所以即使語言出彩了,也就是50多點的分數。
不過若你已經習慣寫議論文了,那最好還是不要改了,作文的思維模式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改的,一下子讓你寫別的文體,你審題上會出問題的。而且高考這么重要的考試,追求穩一點也好,萬一脫題,就不是幾分的差別了。
議論文的提高,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語言要有特色,不要總是中規中矩的,就像以上帝的角度看事情一樣,不痛不癢的。魯迅的雜文為什麼好,就是因為有他自己的特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讓自己的語言有你自己的特點,就是讓議論中透出「人氣」。個人比較喜歡冷幽默和諷刺,很帶感。
還有就是在結合自己語言特點的基礎上,找一些與你相似語氣的作家,多看看他們的文章去找感覺,就是如何說才能讓人感覺出你的這種特點。
最後說一下,就是作文不是語文的提分重點,為了提高幾分作文分,你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語文提分的大頭在選擇填空題,多對一兩道題,就可以抵得上你作文的提高了。若想整體提高語文成績,選填題是一定要把握住的。

⑨ 怎樣訓練高考作文語言

一、引用句的作用
古今作家都十分重視引用。可以起到開拓與深化、突出與升華、錦上添花之妙用。
二、引用句的類型
1引用按是否說出作者可分為明引與暗引兩種;
2按是否加引號可分為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3按引用的作用和使用位置可分為直引式、修飾式和鑲嵌式等;
4按引用句子數目的不同可分為單引式、多引式和全引式。
但無論是哪一種,它們都必須與所論證的觀點或文章的中心相一致,並且在行文上自然和諧,能融為一體。
三、引用句的類型例舉
(一)直引式引用(多引式·明引式)
例1 在人類的語言中,有一個最神聖、最崇高、最永恆、最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具有不朽的價值的詞,那就是「祖國」。屈原抱石懷沙,投身汨羅江時,想到的是祖國;文天祥過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想到的是祖國;岳飛發出「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的豪言時,想到的是「祖國」;譚嗣同面對刀俎,引頸就戮時,面不改色,「我自橫刀向天笑」,他想到的還是「祖國」;陸放翁說:「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夢魂為縈、念茲在茲的也是「祖國」;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就義時講:「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他甘灑熱血,視死如歸,所報者,也是「祖國」。
對祖國,他們有著濃烈、深沉、溶解不開的愛戀。為了祖國的命運,他們甘願將血肉之軀獻出,化入祖國的大地,「血沃中華肥勁草」。
(二)修飾式引用(一般也是明引式)
例2 縱觀天下有志者,總是夙興而夜寐,百折不撓,孜孜以求,心甘情願為社會奉獻的。千百年來,奉獻精神如同血液,在我們民族軀體中不息地流動;如同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靈魂;如同火炬,點燃了炎黃子孫的愛國赤誠。從為治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從「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的戚繼光,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從「願與人民共患難,誓將熱血固神州」的朱德總司令,到「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南疆衛士,真是英雄萬千!他們在奉獻之時,從沒想過要得到什麼回報,而是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獻給了崇高的事業。
常用的引用句可分兩種形式:①直引式,如例1,直接引用名言警句或詩句來證明文章的中心;②修飾式,即引語在文中作定語,以修飾語的形式出現。
(三)暗引式、鑲嵌式引用
例3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走進春天,你會發現春天的色彩,瑰麗、燦爛;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走進春天,你會發現春天的形象,清新、明麗;
「淺深春色幾枝含,翠影紅香半欲酣」,走進春天,你會發現春天是美好、馨香的;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走進春天,你會發現春天還是自由、靈動的。
春天喲,春天,紫燕翻飛,柳絲吐芽的春天;萬物興盛,如花美眷的春天。走進春天,融進春天,你就會成為春天的一朵芽苞,一泓碧潭,一枝花葉,一個翩然歡翔的飛燕……
(《走進春天》)
在記敘、描寫類的文章中,引用除了有與例1、例2相同的作用外,它還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蘊,為文章平增幾分詩情畫意。本段文字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引用,才顯得特別詩意盎然。
以上的直引式屬明引,修飾式屬暗引。此外,還有一種暗引的形式,它不是把引用的話作為定語出現,而是把引用的話,組織進了自己的敘述或議論,變成了自己話中的一部分。為了便於掌握和操作,我們不妨稱其為「鑲嵌式」,例如:
漫漫秋夜,冷冷秋風,你孤枕難眠,輾轉反側,「寒蟄不住鳴,驚回千里夢」,思念遠方的明誠,你多情啊!再回首,那攜手穿行於菜花間的快樂往事;再回首,那臨窗共飲酒賦詩的閑情歲月;再回首,……更不會忘卻,「執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的那場離別啊……你追憶這一切,「欲語淚先流」。你日夜盼明誠至,相思成灰,離恨成草,以致「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面對你,面對你的多情,你的柔弱,我無語,只覺心痛,心如麻!
姑且起身,坐於院中。折一剪紅梅,可「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你「淚痕紅悒鮫綃透」,我不想再見你,愁了.拿來一壺水酒,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你「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啊!
你深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你也懂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也許,是你早已厭倦了這種離別的痛苦了吧!
(苗萌《面對孤雁清照》)
(四)、間接引用、化用句引用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句子,它不是直引式、修飾式,也不是「鑲嵌式」,它不是把原句組織進自己的文章,而是將典故、故事或某種意境、片斷性的鏡頭等組織進自己的文章,我們姑且稱這種句子為化用句,屬於間接引用的一種特殊類型。請看一例:
例4 詩是色彩斑斕的夢。這夢里有灞橋傷別的煙柳暮雲,有鯤鵬水擊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軒窗里默默的相對,有大漠長河的遙遙思念……詩,是一支神來之筆,勾勒鸚鵡洲上的芳草,點化二十四橋的明月,渲染香爐峰的紫煙……
我愛詩,因為我難以抗拒自己的心靈在這美妙的詩行中與先哲們的心一起跳動的感覺,難以抗拒讓自己忘情於吶喊者或低吟者所創設的一個個優美意境中的感覺。詩,讓我體驗屈夫子不能從俗的喟嘆,讓我領略魏武帝碣石山旁壯心不已的豪情,讓我沉浸於康橋邊靜謐的月夜,讓我品味雨巷中那份丁香似的憂傷……
(《詩心遐想》)

閱讀全文

與高中作文語言訓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