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篇關於己所欲,勿施於人 的議論文800字以上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當今時代都是有失偏頗的。大前提是「善」的前提下,我的體會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一種人「不欲」的,或許恰恰是另一種人所「欲」的;「己所不欲,施對於人」或者「己所不欲,施與欲之人」比較符合資源互補、和諧共處的精神。
「己所欲,施於人」的漩渦
我們很難不與人打交道,在人際關系互動中,我們經常會不知不覺中陷入「己所欲,施於人」的漩渦,比如把自己認為喜歡的禮物送給朋友,把自己認為好的建議報告領導,把自己認為好聽的話講給家人、把自己認為對的方式教育要求孩子等等,而忽略了自己和他們的差異,往往取得的效果甚微的尷尬局面:朋友不一定內心真正喜歡、領導不一定內心真正同意、家人不一定內心真正開心、孩子不一定內心真正信服!不是他們錯了,而是我們錯了,我們自己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愛他們!愛不得法!
平等不是相等
正如我們社會提倡男女平等,男女平等畢竟不是男女相等,工作中、生活中適合女性的事情女性做,適合男性的事情男性做一樣,人格平等,也不是人格相等,不同天賦的人做各自適合的事情。
「己所不欲,施對於人」
在生活中,如一盤酸菜魚菜,自己不喜歡吃,不給別人吃固然可以,但如果能找到並送給喜歡吃的人更是公德無量了!
在工作上也是,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有的人不喜歡銷售工作、有的的不喜歡檔案工作、有的人不喜歡應酬等,投其所好,找到喜歡的人讓他們做企不更好?
九型人格給了我們一張人性地圖,一張如何將「己所不欲,施對於人」的人性地圖,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它的優點是太好用了,缺點也是太好用了!
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高中作文,最好是高手寫一篇,400-500字就可以了,,,
我不會寫啊!建議你用網路收一收,400—500字自己也可以寫一寫,不是不給你寫,是4:500字打的很累的
❸ 己欲立而立,己欲達而達人 高中作文600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些都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體內容和表現.這也是孔子從人的內在心靈的需求中所揭示出來的人本主義哲學的關於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命題.這些命題表現了孔子對人的本質以及人與人相互關系認識的深刻性,也是孔子哲學之所以具有永恆生命力的秘密之所在.
孔子在《論語》中兩處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是在回答仲弓問仁時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二是在回答子貢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時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即在孔子回答什麼是「仁」和「恕」的時候提出來的這個命題.「仁」的基本意思就是「愛人」,包含親親、泛愛眾、仁民愛物.按照程顥、程頤的說法「仁」是「全體」,它「涵義、禮、智、信」,他稱為「四支」,即它是一切美好德行的總概括.《說文·心部》「恕,仁也」.「恕」屬於仁的范疇,「恕」的基本意思是「推己及人」,把自己內在的愛心推及於愛眾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命題是從人的本性是善的這一人性假設出發的.要求用自己的仁心和善心去推度別人的心,從善心出發去處理人與人的情感關系和物質利益關系.在這個命題中包含著要分清兩個對立的的概念,即「所欲」與「所惡」,這是從人的個人主體出發而體驗到的,人的全部心靈活動和行為追求,不外乎就是這兩個東西,也整個人類主體所能共同感悟到的.「己所不欲」,「施諸己而不願」,是「所惡」,它的反面就是「所欲」,即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非其所欲,勿施於人,仁也」(《管子·小問》).相反,「所欲與之聚之」(《孟子·離婁上》),亦是「仁」.所以,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命題中,體現著人類的偉大的「愛」.其中所包含的「微言」或真諦,就是「泛愛博施」.
關於人的類的主體意識的確立,是人意識到自身與外部世界的差別,意識到靈魂與肉體差別,進而追索靈魂和肉體的關系,思考自身的來源和歸宿,思考對外部世界的終極解釋以及人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等等.人意識到自身是區別於自然的存在,因而人類逐漸確立了「群類」的觀念,確立了人為萬物之靈的主體意識.關於人個體的主體意識是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中出現的.在人的群類的內部,自身與別人、自身與整體之間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呢?中國的先哲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孔子總結了前人探索的成果,建立了「仁」的哲學,肯定了人類的主體意識之外,還強調個體主體意識的重要性.孔子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表明孔子對人的個體的主體意識有了深刻的見解.孔子的這種個體的主體意識中,這是相對於群體來說的.因為個體的主體意識,如果脫離了群體,就成了孤立的個人,任何個體都是群體中的個體.脫離群體的個人,將可能喪失人性的某些規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必然邏輯是己之所欲,應施之於人.不論所欲與施還是所惡勿施,都應該站在人類的整體的角度來考慮.自己所不欲的東西,不要施加於人,自己所欲求的東西,就要自覺的給與別人.這種個人的所欲與所惡,是群體為其參照的.在儒家看來,只有把自己溶入群體中,才算是一個完滿的人.作為人本質規定的「仁」,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得確定的,脫離了群體的人,就不成其為人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在肯定自己時要肯定別人,肯定了別人,同時也就肯定了自己.人之所以為人是處於人與人的因緣和合之中的.
在人類社會中,個人作為類的一份子而存在,個人的生存安全、物質利益、精神生活都是相互依存的,人與人之間應該是相愛的,應所惡勿施,所欲與之.但是,任何社會都存在著當權者和黎民百姓、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區別.所施與勿施的主體是當權者、領導者和管理者,他們應該施德於民,施教於民,施政於民,施富於民.庶民之間也應該樹立和實施所施與勿施的思想,人人都應該施恩惠於他人,這就體現了人與之間的愛與社會的和諧.
二
孔子「所惡勿施」與「立人達人」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礎之上.孔子在人性問題上,雖然只是提出「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模糊性命題,但孔子實質上是堅持的人性善.孔子把人的本質規定為「仁」,即人者仁也,同時又把「仁」定義為「愛人」,這就說明了人的內在本質是善的,孔子的這一實質性的思想,被孟子明確地揭示出來.孟子認為,人的善的本性是先天的,它來源於「四端」,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這「四端」中包含有仁義禮智「四德」的萌芽.惻隱之心萌發出仁德來,羞惡之心萌發出義德來,辭讓之心萌發出義德來,是非之心萌發出智德來.這「四德」是人人本身有固有的.由於人具有這種善性,所以在處理人際關系以及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時,不要違背了人的善的本性.執政者得民心的疹結在於「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所欲與之」民就會愛其上,一個政權「民而愛之則存」,相反,如果「所惡而施」,民就會怨惡其上,民「惡之則亡也」.(《大戴禮·子張問入官》)在孟子看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善性發揮出來,就能和別人的心靈相感應,就能和別人的心靈相溝通.「己惡飢寒焉,則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衰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韓詩外傳》)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找到了心靈的感招點,作為執政者就應該「施澤於民」,「施實德於民」;作為庶民百姓,就應該施恩惠於人.每個人都根據所處環境和地位,把德澤施之於人,不就都可以成為堯舜了嗎?人人都從善的本性出發,將心比心,推行「忠恕」之道,人與人之間的心靈就容易溝通,這是因為人都有共同的慾望和需求,或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諾所就的那樣.
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人之性惡,其為善者偽也」(《荀子·性惡》),「性者,天之就也」,人惡的本性是天然的.「情者,性之質也」,情是人性的內容.「欲者,情之應也」,欲是情的反應.情慾是人人都具有的,從天子到庶民百姓都是這樣.荀子雖然主張「性惡論」,但他仍然主張所欲與之、所惡勿施,這是順應人的本性的.荀子認為,人生而好利多欲,人的本性是惡的;人的禮義道德是人為的,是後天教育的結果.人厭惡因好利多欲而引起的爭奪暴亂,厭惡「偏險悖亂」的社會狀況;追求和諧平衡的人際關系和正理賓士的社會環境.人人都有慾望,從天子到平民百姓都不外如此,因為欲是人的本性的一部份.人的慾望是沒有止盡的.自己所欲的東西,並不等於人家不欲.人人都有慾望而且不可止盡的情況下,怎麼辦呢?荀子認為:「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所欲雖不可去,求猶近盡;欲雖不可去,所求不得,慮者欲節求也.」(《荀子·正名》)為了達到「近盡」和「節求」的目的,就需要制定「禮義」來「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人最大慾望就是「貴乎生」,「樂乎安」,「所以養生安樂者,莫大乎禮義」(《荀子·強國》)通過「禮」的規定來滿足人的慾望,又使人的慾望節制在一定限度之內.換言之,就是所欲與之,只不過是有條件的滿足.一般說來,凡人之所欲皆與之,是不可能的.「人之所欲,天必從之」是指整個人類這個群體的生存和發展的慾望.所以,荀子所主張的「近欲」和「節求」是很合乎實際的.
為了能更好地實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這個道德實踐原則,孔子還強調作為國家各級政府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要了解和研究人性問題,不了解人性就不能有效的施政和進行有效的管理.「故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達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後民特從命也.」(《大戴禮記·子張問入之官》)「以生」指人先天具有的善的本性,「有習」指人的善性的喪失而染上的惡習.人的善的本性要求「愛人」,也要求被人「所愛」.以己之心推度他人之心,成己成物,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成人之美,不把自己所厭惡的、所不願意承受的事情,強加別人;同時把合乎人性需求的、自己所響往的東西施之於他人,這樣人與人的關系,以至整個就能處在和諧協同之中,人的善的本性就會能夠得到發揚,否則,人的邪惡(不論它是先天的本性,還是後天的染習)就會滋長、漫延、泛濫,破壞社會的安寧和穩定,使人們喪失了生活基本保證,社會就不成其為社會了.
研究人性,認識人性以及每一個人正確認識自身,是實踐仁德的重要基礎.探索人性的目的就是要理解「人類之愛」,「所謂愛就是創造;所謂創造就是在對象中發現自己」.「理解了自己也就理解了他人」,「對於自己茫然無知的人所看見的世界也是千篇一律的灰色,只有在能夠用閃爍的眼光凝視自己的靈魂的人的面前,一切事物才會在光彩奪目的交錯之中,擴展開來」,「能夠透切地理解自己的個性的人,即使在最平凡的人中間,也能發現形形色色的個性」,「個性不可能給予,而只能去獲得」,「只有恁借愛才能理解他人的個性.擯棄區別,選擇的理智,抱以溫柔的情意才能理解他人的個性.不以即興的印象和反復無常的直觀,而是以堅忍不拔的愛和細致的洞察去把握個性」,「你必須像愛自己一樣愛你的鄰人」(日本三木清:《人生論筆記》)三木清先生的這段話,說明只理解自己,才能理解別人;只有用愛心,才能理解別人.現在有的人,表面上看他在潛心學佛,似乎在懺悔自己的過失或罪過,似乎心向善了,但實際上滿心邪念,貪 痴全有,經常把自己所不欲的東西強加給別人;有的人我執和法執都過重,自我膨漲,心機叵測,排斥一切人,名和利都想個人獨占,這種人根本不可能有事業上的成功.這種不具有起碼的人的善性,更不具有佛性.由於沒有自性,就不能認識自己,也就不能認識他人,也就不能從對象中發現自己.因而他不懂得,也不能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價值和意義.
三
清代著名學者劉寶楠在注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引《韓詩外傳》的話之後說:「則己所欲,必當施諸人」.(見《論語正義·顏淵第十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己所欲,必當施諸人」,都體現了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孔子在回答子貢問:「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的提問時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孔子對「仁」和「聖」這兩個概念嚴格加以區別,認為「聖」高於「仁」.劉寶楠解釋說:「仁」和「聖」共通的地方「皆推心之恕,以長養萬物」,不同的是「仁」的德澤范圍較窄,聖的「德」澤較廣大.「仁訓愛,聖訓通,並見《說文》,為最初之誼.通之為言無凝滯也,無阻礙也.是故通乎天地、陰陽、柔剛之道,而後可以事天察地,通乎人仁義之道,而後可以成己以成物.若我於理義有未能明曉,我於人有未能格被,是即我之疑滯阻礙,而有所不通矣.如此以之自治,則行事乖戾;以之治人,則多所拂逆.」「博施濟眾,無一人不遂其欲」,「廣施恩惠,言君無私,德能遍及」於大眾,「仁道大成」,就稱為「聖」,所以「聖」高於「仁」.由此可見,「博施濟眾」是德澤廣大的聖德,也是合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旨的.
1,施德教於民.孔子主張「導之以禮,齊之以德」(《論語·為政》),反對「導之以政,齊之以刑」,他認為,只有用「禮」和「德」施教於人,才能啟發人的道德自覺,才能使人能認識自己的價值,樹立自尊的意識.自尊是人的覺悟,也是人的一種德行.人如果喪失了自尊,近乎於禽獸.因為,有的高級哺乳動物有羞愧之心,有某種自尊.人的自尊是建立在人對自身價值肯定的基礎之上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體現了自尊的基礎由尊重他人.如果,把自己所「不欲」的東西,施之於人,或強加於人,那說是失了作人的良知,喪失了作人的規定.貪圖享受的人,不但不願意作艱苦的、創造性勞動,而且簡單的一般性勞動也都不願意作,那麼他的享受和享樂又是誰給他創造的呢?當然是別人所付出的勞動.自己不願意勞動,卻又別人去勞動,這種人喪失了作人品德,成了個人主義者.極端個人主義往往喪失自尊.個人主義橫行的世道,不是協調祥和的世道.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將心比心,都真正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社會的人與人之間就會減少磨擦、減少矛盾、減少怨恨.要做到這一點,民眾的道德文化素質十分重要,所以,施德教於民,提高民眾的文化知識水平,提高人的道德素質,是為政者不可忽視的任務.古代十分重視「禮」「樂」的教化,「禮」和「樂」的社會功能都是能使之人與之保持和諧與協合,並且使能人的內心也保持平衡,從而使人們的精神生活比較合乎人性的要求.
2,施仁政於民.惡政和暴政從來是人民所厭惡的,仁政是民眾所響往的.為政者要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體諒、體察普遍民眾的願望,特別最低層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尚書·無逸》要求為政者要「先知稼穡之艱難」,進而「則知小人之依」,「依者,隱也」,下層的普通民眾心中的隱痛和難以言說的疾苦.為政者要從愛民的立場出發,實行祥和的政治,要導之德,教化民眾,讓他們自覺的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要使民有恆產,要有從事物質財富生產的生產資料;要使民眾安居樂業,衣食飽暖,不飢不寒;要薄其賦斂,少派徭役,減速輕民眾的負擔;處理好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減少征戰,不得已要進行的正義戰爭,也宜速決.為政者在滿足民眾物質生活的同時,還要重視民眾的文化精神生活.任何人都不應該把自己都不願意的,自己都十分厭惡的東西施加給別人,為政者更不應該把自己厭惡的東西施加給民眾.
3,施富裕於民.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人之欲天必從之.物質生活是民眾生存的基礎.人來之於自然,自我價值的確定,使之歸從於社會,因而人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會的存在.作為自然的存在,它必然受自然規律的制約.人為保持生命的延續,必須要和自然發生物質交換.人和自然發生物質交換的方式、手段和本質皆與動物不同.因此人的生存需求,仍然是第一層次的需求.所以,不斷改善和提高民眾的物質生活條件,滿足民眾的對物質生活的「所欲」,是執政者首要的根本的任務.孔子提倡「富民惠民」的政策,強調「因民之利而利之」,是德政的重要內容.荀子從所欲與之出發,主張「以政裕民」,他認為只要實行了「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荀子·富國》)這樣的政策,民眾就可以富裕了.他還說:「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餘,裕民則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治),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同上)只要執政者實行「裕民富民」的政策,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就生產出更多的財富.從歷史上和現實都清楚地表明:只有實行富民的政策,使民富之,才能使社會安定,才能使國家強盛,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
4,給人的靈魂建立一個家園,是施仁政的一個方面.物質生活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不是全部生活.人的物質生活滿足之後,需要文化精神生活.文化精神生活決定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如果一個人有十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他的精神空虛,價值觀被扭曲,失去理想和真正的人生價值的追求,他很可能頹廢,甚至走上犯罪.就人的本性來說,人人都有美的追求,人人都希望自己不但有富裕的物質生活,還要有美好的文化精神生活,都希望自己的靈魂有一個寄託之處.有的人喜歡音樂、繪畫、文藝作品,把自己的靈魂寄託在藝術世界裡;有的人喜歡探索宇宙和社會的秘密,把自己的靈魂寄託在學術園地里;有的人喜歡花鳥、旅遊,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託在消閑時空中;有的人信仰宗教,把自己的靈魂寄託在彼岸世界裡.總之,要使人的生活真正成為人的生活,為政者必須要給民眾創造一個文化精神生活豐富的空間,以滿足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
總之,我們從「所欲與施」與「所惡無施」的辯證關系中,體悟到了所施的價值,也體悟到孔子「博施濟眾」的真諦,那就是從愛民的立場出發,滿足民眾各方面的需求,才是對民眾的真正的愛.
❹ 已所不欲 勿施於人800字作文謝謝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說:因為你有錢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著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著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說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裡都是窮光蛋,說話不客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為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❺ 以《己所欲,勿亂施》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正如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的東西一樣,也許別人也無法接受我們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這句話說得短小而經典,因此被許多人引為座右銘掛在身上。
沒錯,這句話說得很對,但是我想了想,難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於人嗎?那麼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於人?
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習慣,就是總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介紹給另一個人。我有一個同學,他很喜歡周傑倫,於是他把周傑倫的海報貼滿了整個宿舍,又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述他的經歷,終於找來了同學對他的反感。可他最後還很委屈的說:這么厲害的人,難道你們不敬佩他嗎?誠然,JAY的名氣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歡他一個,畢竟還有喜歡劉德華,喜歡李宇春的。那位同學很喜歡周傑倫,是沒錯。但如果把這種喜歡橫加與別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對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點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於人,這點要做好就相對困難了。因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歡的東西,依照每個人的心理特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那把它拿來分給大家難道有什麼錯嗎?其實錯就錯在這,因為我們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有人是金錢為至高無上,又認識金錢為糞土垃圾,道理便是這樣。有時我也會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我迷戀創網,便把同學們都推薦到創網上去,結果他們都認為那隻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網站,絲毫不感興趣。剛開始我也費解,這么好的網站為什麼他們全都置若罔聞?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每個人的興趣不同,一個文學愛好者當然喜歡像創網這樣能發表文章的網站,反之如果對一個討厭寫作的人來說又怎會喜歡上這里?可見一個人的愛好不同,個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觀也就不同。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東西,也沒有絕對差的東西,關鍵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愛江山,有人愛美女,有人愛財富,有人愛自由。如果把比爾?蓋茨的金錢送給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拉爾修,我相信他一定會嗤之以鼻。正如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的東西一樣,也許別人也無法接受我們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❻ 幫我寫一篇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高中作文。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說:因為你有錢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著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著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說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裡都是窮光蛋,說話不客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為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評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語出《論語·顏淵》。意思是,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是儒家的信條之一,以此作為文章的標題,略嫌「迂腐」,倒也無可厚非。
話題內容不正是「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嗎?
何其相似乃爾!無論是擬題還是立論,這位考生都顯示了比較豐富的文史知識。文中列舉了孟子、齊威王、唐太宗、魏徵、唐明皇、陳世美等歷史人物的行跡,不僅充實了論點,而且使文章搖曳多姿,充滿趣味性。不惟如此,作者還十分關注生活和時事。文中如「醫療事故」、「虐待戰俘」、「難民問題」、「動物保護」等等這些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都被一一提及,體現出當代學子的廣闊視野和強烈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