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如何寫出創新作文呢
創新型人才是現今社會急需求的,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創新版」是關鍵,權「人格」是旨歸。每一次思維的聚散,每一次心靈的悅動,都是在跳出「再現逼真生活」的藩籬,是在對生活進行一次消化、重組和結晶,是生命成長的一次洗禮。
我覺得你可以嘗試下陽光喔五年級的選材與創新訓練的課程,這是一套訓練學生建立生活、知識、想像三級十九個維度的思維空間材料庫的課程,適合五年級或需要達成K3標準的小學生學習達到標准值,可完全解決文章的「選材」問題,徹底告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現象,在中考高考中獲得優勢陽光喔的選材「四步拓展法」(樹狀牽引、以點帶面、芝麻開花、去粗取精),讓孩子在選材的三大空間十九個維度游歷,完成一次奇妙的思維之旅,收獲的不僅是選材的碩果,更是成長的陽光。
B. 怎樣寫好2010小學生創新作文
「創新是作文的生命」「鼓勵有創意的表達」之類的話語,中考作文評卷標准中常見,語文老師嘴裡常說。對於作文而言,視角獨特、立意新穎、情感真摯、思想深刻、語言含蓄等等,皆屬於「創新」的范疇。然而,總是有很多同學把「創新」理解成「玩花哨」,理解成「標新立異」,理解成「投機取巧」,不是在思想、情感、文筆上下工夫,而是在表面形式上耍小聰明,凈搞些拾人牙慧的所謂「創新」,結果常常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針對2009年中考閱卷中作文在「創新」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編輯部邀請山東省乳山市金嶺中學王洪旗老師,為我們考生總結常見的六大「創新」失誤。希望我們能從中吸取教訓,在2010年的中考作文中以「真實的體驗、獨特的感悟、新鮮的表達」的創新文本徵服閱卷老師。
一、過於透明的篇章結構
記憶的底線
◇ 一考生
翻開一冊冊厚重的史書,我們會發現太多歷史上的風雲人物,笑看窗外花開花落,靜觀天上雲卷雲舒,生活得十分瀟灑。因為他們堅守住了記憶的底線:忘記應該忘記的,記住應該記住的。
蘇東坡
蘇東坡一生坎坷,仕途十分不順利,但他淡泊名利,把記憶中的失落與悲傷拋棄,瀟灑地走向名山大川,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在赤壁之上,他記住了清風與明月,把它們譜成絕美的華章,讓後代的人們永久地記住。瀟灑的蘇東坡堅守住了記憶的底線,所以他的人生十分瀟灑,所以他的詩文流芳百世。
陶淵明
陶淵明因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於是選擇隱居田園,過上了「狂歌五柳前」「悠然見南山」的瀟灑生活。對於官場上的庸俗與無聊,他選擇了忘記,在充滿詩意的田園生活中,他記住了隱逸的菊花,找到了淳樸的桃花源。隱逸的陶淵明堅守住了記憶的底線,於是一首首光芒四射的田園詩世代流傳,一直流傳到了我們的語文課本里,讓我們天天背誦。
更多人
常常在溪亭日暮中「沉醉不知歸路」的李清照堅守住了記憶的底線,她用凄美的文字告訴我們,她所記住的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她在「爭渡,爭渡」的途中所做出的選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堅守住了記憶的底線,告訴我們,他會「從明天起」記住所有幸福的點滴,做個幸福的人;偉大的藝術家凡·高堅守住了記憶的底線,他用一幅幅色彩絢麗的油畫記下了這個世界的激情與精彩,讓我們後人永久地駐足贊嘆……
我們
在漫漫人生路上,年輕的我們也將經歷很多很多的悲悲喜喜,我們也應該像那些歷史名人一樣堅守住記憶的底線:忘記應該忘記的,記住應該記住的。
點評與啟示:應該說這篇文章體現了考生一定的寫作功底:注意點題,首尾呼應,思路、結構一目瞭然,語言比較流暢,素材運用靈活。這類文章,閱卷人若看得倉促也許會給出不錯的分數。但細讀下來,就會覺得這篇作文有說不出的別扭,評閱時筆者將本文判為三類卷。「記憶的底線」到底是什麼?是「忘記應該忘記的,記住應該記住的」嗎?考生說得鏗鏘有力,讓人讀來卻一頭霧水。還有那一個個小標題,的確讓人覺得思路清晰,但因為沒有深入的思考與分析,這種「清晰」就成了「簡陋」。
這篇文章的「新」,似乎和「創新」不搭界,倒是有些「俗套」。無論是高考作文還是中考作文,歷來都旗幟鮮明地反對宿構和套作,而本文給人的感覺恰恰就是這樣:考生把自己事先准備好的材料,硬生生地塞到這個作文題目之下。當閱卷人意識到了這一點,這篇考場作文的處境就十分危險,評為三類卷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並無必要的「題詞」「後記」
心靈的底線
◇ 一考生
天空有天空的底線,大海有大海的底線,森林有森林的底線,作為萬物靈長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心靈的底線……沒有了心靈的底線,人還能稱得上人嗎?
——題記
……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沿著時代的邊沿舞動著優美的姿勢。但倘若超過了心靈的底線,人們將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每個人都要堅守住自己的心靈的底線呀,否則我們將喪失自我,走向萬劫不復。
——後記
點評與啟示:每當看到「題記」的時候,閱卷人都會情不自禁地長嘆一聲:「題記已經過時了……」然而還是有許多考生企圖用這種過時的「創新」來「讓閱卷人眼前一亮」,殊不知此招早已讓人審美疲勞,望之生厭了。而這位考生更是厲害,短短500多字的中考作文里,「題記」「後記」一應俱全,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而且所表達的觀點也不過是對正文的重復啰唆,這除了證明自己表達能力的低下與思路的閉塞,還能證明什麼?
「題記」「後記」並不是不可以用,但一定得在必要的時候用。使用之前一定得考慮一下,如果不用是否會妨礙文章主旨的表達。當你發現別人的作文中早已是「題記」「後記」泛濫的時候,那你作文時,如果不是非用不可,還是不用「題記」「後記」為妙。
三、不倫不類的文體「創新」
堅強的底線
◇ 一考生
今天,××論壇異常熱鬧,為什麼呢?因為有眾多知名版主雲集,他們來自古今中外,紛紛就大科學家霍金先生提出的「堅強的底線」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樓主:霍金
剛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我是多麼高興呀,可隨後被無情地告知我已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好像正欲怒放的鮮花被風雨折彎了腰。可我並沒有放棄,我堅強地生存了下來,不斷探索黑洞,並取得了成功……堅強,有沒有底線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一樓回復者:張海迪
……
二樓回復者:史鐵生
……
三樓回復者:屈原
……
N樓回復者:我
的確,堅強是有底線的,我們都應該像這些歷史人物一樣堅守堅強的底線……
點評與啟示:該考生的這種「網路論壇體」給人的感覺就是:用怪異的形式來掩飾內容的蒼白。考生可能連「底線」的內涵都沒有搞明白,就連忙使出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將話題引向了自己平日寫過的「堅強」類的話題上去,於是把古今中外的名人「請來」幫忙大話「堅強」,草草地拼湊成一篇作文。這種寫作方式,看似「創新」,實則瞎拼亂湊,而且文不對題,內容空洞,滑稽可笑,沒有一點「技術含量」,只能讓閱卷人心生厭惡,文章得低分也就無足奇怪了。
四、有悖常理的反彈琵琶
理解,真是把殺人的好刀
C. 如何寫創新作文
1.千萬不要去買亂七八糟的作文書,看什麼小荷作文網,這幾個雜志可以借鑒
《創新作文》、《作文素材》「北大醉俠」孔慶東指導,作文創新,有意義
《美文》賈平凹主編,中國散文第一刊
《兒童文學》 主張純文學,1963年創刊,tips:這裡面是小說,但有許多方法可以借鑒
2.參加作文校隊(我就是這樣成為作文高手的)
以下是我們校長給我們作文校隊成員的話
1.多讀,多練吧
2.不斷借鑒,飽覽精品
3.(高難度)摸索出許多讓讀者感動的方法
網路知道兒童文學專家 Mickey哥哥
D. 小學以創新與夢想為題的作文怎麼寫
馬丁。路德。金說過「如果你的夢想還站立的話,那麼沒有人能使你倒下」!!
獨自仰望夜空,從古至今,不知多少人面對著浩瀚的夜空,滿天的繁星而放飛夢想,放飛希望、放飛未來。斑斕璀璨的星空又見證了多少偉大夢想的實現,人類就在夢想中一步步從荒蠻走向文明,從過去走向未來……
人類最初的夢想是天真的。
看見鳥兒在空中飛翔,我們夢想能像鳥兒一樣自由搏擊廣闊無垠的天空,於是我們有了飛機。
看見魚兒在水裡游弋,我們夢想能像魚兒一樣歡樂的遨遊遼闊無際的海洋,於是我們有了船舶。
看見世間萬物,我們夢想能超越一切,於是便有了現在……
正如每一條小溪都夢想匯入大海,為此而奔流不息;
正如每一株樹苗都夢想長成參天大樹,為此而茁壯成長;也正如每一隻雛鷹都夢想擁抱藍天,為此而堅強的一次又一次張開翅膀。
正是因為擁有了夢想,又堅定了實現夢想的信念,許許多多不畏艱難的人們前赴後繼,使一個個不可能變為現實。人類為了美麗的夢想,從未停止過艱難的求索。
哥白尼因大膽懷疑「地心說」的科學性,勇敢的提出了「日心說」而慘遭迫害。布魯諾因宣傳哥白尼的真理而被活活燒死。可是後人卻沒有退縮,伽利略實現了他的夢想,證明了「日心說」這一科學推斷。這一過程艱難而漫長,但因為人類有夢想並為夢想而堅持,最終夢想成真。
為了夢想,有的人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而有的人只是躺在夢想的搖籃苦苦等待。努力付出者必將收獲美夢成真的喜悅;蹉跎歲月者換回的只是時間在臉上留下的悔恨,最終一事無成、一生虛度。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變成現實,但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花時間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尋夢想,試著與時間賽跑。也許身體和心理疲憊,但是汗水中會收獲充實的生活。而現在的我們呢?該用青春點燃自己夢想,並為夢想插上知識的翅膀!
馬丁。路德。金演講過《我有一個夢想》。他為他的夢想而努力,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沒能完全實現他的夢想,可是他的付出,他的追求,他的堅持,給了世人一個反對種族歧視的榜樣,人們記住他,並因此紀念他。看今天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個美籍肯亞裔黑人總統正是馬丁。路德。金夢想變成現實的一個有力的詮釋。讓我們看到人類不因種族,膚色的不同而存在歧視和爭端,讓我們記住人類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擁有同一個家園——美麗的地球。
夢想是生活的延伸和拓展,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的源泉。讓我們擁抱夢想,生命不息,夢想不滅
E. 小學生創意作文怎麼寫
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時,能否選准新穎恰當的素材是作文成功與否的關鍵。螞蟻之所以能夠安然過冬,是因為它們有儲備豐富的食物;蜂蜜之所以香甜,是因為蜜蜂採集好多的花朵。我想在寫作時就要像它們一樣,在佔有一定數量的材料中,善於精選,擷取那些感受最多、感觸最大、感悟最深的材料,從而寫出具有新意的佳作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味佳餚須用材料來烹飪,錦衣綉服須用材料來製作,亭台樓閣須用材料來築造,同樣,佳作華章須用材料來構建。作文需要材料,尤其是質地美好的材料。有了質地美好的材料才可能擁有好質量的作文,因此材料必須經過遴選,即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從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中,挑出作文所需的一則或幾則材料。一般來說,選材有如下幾個方面需要考慮:一、選材的原則1.真實性。所謂真實,就是要合乎實際,是客觀存在的。它包括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藝術真實是指,雖然材料是虛構的,但它來源於生活,能夠解釋生活的本質和規律;生活真實,就是指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是客觀存在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事信而不誕」,說的正是此理。材料要以真實為基礎,寫自己熟悉的東西。作文寫的感情真摯動人,材料就要感人。作文的材料真實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現,而是指經過提煉,比現實生活更加鮮明,更加強烈,更加集中。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適當的進行加工。我們可將幾個人的事情加在一個人身上,幾個人的品質加在一個人身上,來深化人物和主題。真實可信,是寫一切記敘文的基礎,只有事真,才能情真。編造的故事,虛假的人物,無論怎樣寫,總不自然,總會露出破綻,而且根本不可能動真情。好的文章無不是人們傳情表意、激情感慨之作。從目前情況看,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無話可說,無病呻吟,寫出的文章胡編亂造。千人一面的「新八股」。究其原因:其一,生活內容單一,學校、家庭兩點一線。學習幾乎成了他們的全部;其二,缺少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優越的物質生活,百般的家庭呵護使他們很難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其三,枯燥、呆板、毫無活力的作文指導使他們缺少興趣,甚至於產生厭惡、懼怕心理。針對這些情況,應鼓勵學生多寫見聞感受。2.新穎性。選材要新穎而生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的時間,換個角度想問題,可以老材料出新意。比如:「讓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讓座」寫成「謝座」,使材料新穎了。有一位中學生讓座給一位帶小孩的婦女,這位婦女教小孩「謝謝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達感激之情,到站了,這位婦女讓孩子再次說「謝謝大哥哥」,「大哥哥再見」,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謝意。作者從中感悟,做了一點「好事」,得到的回報是一謝再謝。在選擇材料時要做到新穎妥貼,避免陳舊乏味。據說在宋代,一次,主考官出的題目是「深山藏古寺」。怎樣表現這個主題呢?怎樣把這個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有的人在崇山峻嶺間畫上一座古廟,有的人在茂密叢林中伸出廟的一個角,或露出一段殘垣斷壁,但主考大人都不甚滿意。另有一位畫家則獨辟蹊徑:畫面上畫有崇山、清泉,還有一個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將泉水舀進桶里。畫和尚而不畫廟,有和尚則必有廟,這就把這座古寺深深地「藏」起來了,真是別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稱絕。選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主題往往可能用這樣的題材來表現,也可以用那樣的材料來說明,但要選擇最新穎的。要選擇新穎的材料,首先,要求我們對於現實生活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要獨具慧眼,有伯樂相馬之才,並能迅速地判斷、和表現;其次,我們一定要留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眾多的表現角度中選擇一個新奇的,給一些本來並不新鮮的材料賦予新的生命;第三,要做到材料新穎,必須注意擴大閱讀視野,多讀書報,多關心時事,勤摘錄、善整理鮮活材料。要指導學生觀看「焦點訪談」、「實話實說」、「東方時空」、「今日說法」、「新聞調查」、「人與自然」等電視節目。這些都不失為積累新穎材料的好途徑。如何在選材上出奇制勝,言他人所未言,選他人所未選,必須經過「放棄——選擇——再放棄——再選擇」的思維活動過程。要放棄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拋棄「人雲亦雲」「千篇一律」的構思,精心選擇刻骨銘心的人和事,盡情抒發震撼心靈的感情,細致描寫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奮點擊精彩多樣的生活。要避免作文選材「撞車」現象,很簡單:當你拿起作文題來,不假思索,馬上就想到的那個「題材」,千萬不能寫!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個「題材」,最好不要寫!正確的做法是:你花上3-5分鍾,定下心來,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測一下,自己要寫的「題材」別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發明。3.典型性。選材要典型有意義。所謂的典型,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能夠起到以一帶萬之效。典型材料是指能夠深刻反映事物本質,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說服力的材料。寫一個人,要能夠說明某一類現象;寫一件事情,要能夠體現他人的一貫作風;寫一句話,要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典型是指所選的材料有代表性,有意義。因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當十、以個別反映一般,從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質。典型可以是整個事件,當然也可以是典型的局部。魯迅先生在《祝福》中通過外貌描寫刻畫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剛到魯鎮的時候:「頭上扎著白頭繩??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第二次見她的時候:「??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最後一次見她的時候:「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象四十歲上下的人了,臉上削瘦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轉,還可以表示她是個活物。」如此典型的臉部表情描寫,入木三分,祥林嫂在封建社會中逐漸麻木的形象呼之欲出。4.感動性。在選材時,我們要首選「打動自己」的材料,如果所選材料「一提起來自己就很感動」,「虧他想得出來」的事件,是寫出來一定能打動人,只有先「打動自己」,然後才能打動他人,這樣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摯,得分一定會高。凡是考場上的滿分作文,首先得力於選材的成功。材料感染了閱卷老師。5.時代性多元化的社會,各種信息、現象、問題充斥著生活,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理想的素材。而且,大凡好的文學作品總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揭露社會丑惡,歌頌時代新風。比如去年5.12汶川地震,牽動多少中國人的心,多少作家,多少學生,多少愛心人士紛紛在用自己的筆表達著殷殷祝福與無盡關懷。我想,此題材下的作文,定能特別溫暖人心,令人倍感親切,受人親睞。二、選材的方法1.從熟悉處尋真。在平時,大家頭腦中一定儲存了大量的資料,這些素材應該作為首選材料入文。因為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有可能寫得真切感人。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有可能對其產生深刻的領悟,發掘其價值意義。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寫起來才會得心應手。真實是文章的根本,好文章的材料對作者來說應該是最真切,最熟悉,最獨特的。2.從感悟點引發。在作文時,審題之後會有所感悟,這時要緊緊抓住自己的感悟點,在記憶的倉庫中搜尋;以這一點為契機,向四周輻射,就會打開思路,找到理想的材料。在搜尋的過程中不僅要正向思維,而且要學會逆向思維,這樣選擇材料的路徑就會開拓若干倍。如在清明節這天,一位學生去掃墓,他被圍繞在花圈旁歡蹦亂跳的孩子所吸引,並且感受到這些孩子正生活在幸福中。於是他從這一點出發,聯想到這正是先烈的心願,由此取材構思,寫出了新穎別致的好文章。3.從動情處著手。文章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必須感動自己。因此在選擇材料時,應該首先選擇打動過自己,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並且要注意圍繞這一情感點向縱深開掘,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圍繞「父親為我過鐵道買橘子,使我感動得流淚」這一情感點,組織材料,構思成文的典範。感動了自己,也就容易讓別人動情,動情了,也就產生了共鳴。4.從聯想點開掘。在選材過程中,你會發現有些材料特別能夠引起你的想像和聯想,抓住這類材料,將它與聯想材料進行巧妙組接,會寫出內容豐富,思路開闊的好文章。我們學過的許多文章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如《荔枝蜜》,作者就是從蜜蜂的勤勞、無私,創造甜美的生活聯想到我們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的幸福生活,農民的辛勤勞動??抓住聯想點,深入開掘,這是選材的一大技巧。5.從新穎中探索。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這話道出了選材的一大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材時,注意優先選擇新穎別致的材料。在取材時,遇到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要盡量避開,以免落入俗套。如果非選不可,也要盡量變換角度使用這些材料,或者用與之相對的材料襯托,以求出新。新語文課標強調了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其中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的前提和先導,因此,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必須首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但長期以來,作文教學運用同向思維方式,教師作前指導,定下寫作思路,這嚴重扼殺了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創新。多數學生雖然平時積累了不少素材。但由於缺乏一定的思維方法,作文時感到無從下手,寫出來的作文人雲亦雲、老一套,「舊事重提」。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教會學生變換角度看問題,注意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寫出鮮活的作文來。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呢?可以進行這樣的嘗試:(1)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引導學生採用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完全相反的思路,從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這種思維方法,是一種打破常規的,非常奇特而又絕妙的創新思維方法,寫出來的文章就有獨創性,以達到立意深刻的目的。我們的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思維定勢,老師一布置作文,他們常常依賴《作文寶典》等拐杖,根據範文割割補補,拾人牙穢,步人後塵,提不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吃別人咀嚼過的東西,毫無新意。因此,在作文指導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的、常規的思維的束縛,大膽地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皆有,而個個筆底全無的文章。如,指導學生寫以《愛》為話題的作文時,我首先讓學習小組討論:你是如何理解「愛」的?有的學生說,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愛,有愛才有溫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來??,有的學生說,我多麼希望得到愛,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缺少愛——無論是父母的,還是教師的,或者是人與人的;也有學生說,我得到了愛,因為生活中已經有人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它帶來了信心、力量和勇氣。而最令人贊美的是,一位學生用了逆向思維: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師過分的愛,因為過分的愛限制了我的發展,過分的愛使我與同學朋友之間產生隔閡,希望父母不溺愛,教師能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比如:《有一種愛叫傷害》。這樣的立意避免了單一與狹窄,顯得新穎、獨特,高人一籌。其實,這種逆向思維,以意料之外的驚人手法,達到深刻表現的目的。巴爾扎克說得好:「藝術家的使命在於找出兩種最不相乾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在於能從兩種最平常的事物的對比中引出令人驚奇的效果」。這道出了逆筆的奧妙:看似不合情理,實則相反相成,順理成章,是一種巧妙的方法。(2)縱橫馳騁,豐富想像和聯想作文是一種復雜的心智技能。學生完成一篇作文,一般要經過審題立意、選材謀篇、表達修改等階段,都有觀察力、記憶力、聯想力、想像力等心理因素的積極參與。就這一點來說,進行作文創新指導,培養學生的聯想力、想像力等這方面的思維力尤為重要。因為作文的思想也好,思路也好,思緒也好,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思維的問題。在日常作文指導中,學生要想寫出別具一格的作文,從教育心理學的視覺審察,關鍵在於開拓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地聯想,培養聯想力;要引導學生有意想像,包括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學生的聯想力強化了,想像力豐富了,作文創新的心胸也就開闊了,學生在作文中就能思路獨創,文思敏捷,寫出創新作文來。因此,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非常有必要培養學生縱橫馳騁多思遐想的習慣,讓其思緒在廣闊的天地里遨遊,寫出奇、新、美的境界。如,今年是牛年,開學之初,布置了一篇以「牛」為話題的作文。我就引發學生通過多向思維,引發若干觀點:(1)、從魯迅先生的「俯首甘為孺子牛」到郭沫若自比為「牛尾巴」,再到茅盾自比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由此想到為人處世應謙虛;(2)、從牛耕地時奮力向前的形象,想到人們生活中應象牛一樣充滿活力、負重不辭;(3)、從牛的「韌」勁、「強」勁,想到學習中遇到困難,應有一股牛勁,知難而進;(4)、從牛的各種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領想到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都要像牛那樣耕田、運輸、提供牛奶??全心全意為人民做貢獻;(5)、從牛的反芻的生理特點,想到學習也應有琢磨精神,要有溫故而知新的良好習慣;(6)、從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想到「我為人人」的高尚品格;(7)、像牛一樣吃苦耐勞、不計報酬??有了這么多的觀點,學生就能快速作出選擇(擇奇、擇新、擇美);寫出具有「奇、新、美」的境界的文章。所以,我們在創新作文指導時,要引導學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誘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學生才能寫出富有創意的佳作6.從自身出發尋找。選材貴在獨特。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你的經歷,你的思想,你的發現都是獨特的。如果你多從自身出發,挖掘寶藏,就會發現許多別人沒有的珍寶。去年冬天下雪,我布置了一篇以「雪」為話題的作文,大家都在贊雪,有一個學生卻寫「雪中恨」。寫自己父親在雪中喪生,寫自己對雪的怨恨。這種經歷,這種情感是這位同學獨有的。這種選材就是獨特的,新穎的,深刻的。7.要選「點」,忌寫「線」。「寫線」,猶如聆聽一位老太太不停地嘮叨「那過去的故事」,波瀾不驚而綿綿不絕,有誰願意聽呢?這種選材思路因其「歷時」過長,用筆過「粗」,而往往很難出彩。「選點」,更容易去粗取精、去舊取新,更方便用各種表達方式表現手法表現生活,抒寫心曲。下面是以「成長」為話題的兩篇考場作文,以此為例,具體說明。甲文:我是這樣成長的「哇」的一聲,我來到了這個世上。我降生後,首先「被迫」認識了自己的父母,還「被迫」認了個姐姐。聰明的我,六個月就學會了說話,9個月大時就會走路了。過了嬰兒時期,就進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過得「了無生趣」。4歲「被迫」進了幼兒園,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們,喊了自己根本不認識的老師,學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進行著。讀完了幼兒園,進入了小學,分別了熟悉的同學們和老師,又「被迫」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們和老師,成績平平,沒有一點起色,但當我懂事時,就一頭扎進了書海中。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讓我為海的女兒而哭泣,為玫瑰仙子的幸運而贊嘆,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可直到六年級,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成績如夢幻中那樣上升到前幾名。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六年級時,我們必須進行小升初的考試,面對人生的第一戰,我放棄了自己的最愛——課外書,但同時也獲得了令人喜悅的成績。升入初中後,我告別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漸迎來成熟,同時又告別與自己相處六年的熟悉的同學和老師,又「被迫」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和老師。初中階段比我想像中辛苦一些,並且有了較強的競爭意識,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績自然提高了不少。這就是我目前的成長歷程,以後怎麼樣,我也不太清楚,不過,從這些成長歷程中,我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不信,自己去瞧瞧吧!乙文:點擊成長打開青春的電腦,點擊成長的圖標:驚「哇!怎麼搞的,是不是我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定眼一看,我鼻子下面一丁點小絨毛在向我招手。「怎麼一驚一咋的。」媽媽走進屋裡。「媽,你瞧,」我指了指。「唉喲,長鬍子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你現在可14歲了!」「好啊,多吃點飯,身體長得壯壯的,為咱們家又添一名男子漢。」爸爸附和著。憂一張畫滿「紅燈籠」的試卷飄到我手裡,居然這么差,真笨真蠢!我擰了一把大腿??「怎麼搞的,飯白吃了,這么差。」試卷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我撿起來,邁著沉重的步子走進了我的小巢,真想哭,可又哭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呀?拼「你連續這幾次考試都不理想,真不知你這陣子在干什麼。下去認真反思一下,
F. 怎麼寫創新作文
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常常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筆。分析我們的作文教學,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怎樣寫」,而忽視了「寫什麼」。於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給學生講一些「審題」,「擬提綱」,「怎樣開頭和結尾」等寫作技巧方面,而不去引導學生寫作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的教學,很有可能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學生寫作文,是要他們將自己的生活通過評議與文字表達出來。離開生活這個素材,就如同加工產品沒有原料一樣。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作文就無話可說,甚至感到頭痛。
從學生的情況分析,他們之所以覺得寫作文無從下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學生生活圈子比較單調一些;二是由於他們年齡較小,對身邊的事物觀察的不是很仔細。針對這兩種情況,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讓學生如何寫好作文:
一、拓寬訓練空間,是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的基礎 。
從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現狀來看。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時間和創新空間都很有限,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必須創造條件,拓寬訓練的空間,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二、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的熱情。
創造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環境氛圍。為此,教師應採取生活再現、表演展示、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並用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誘發學生創新的熱情,讓所有的學生進入「我要寫」的精神狀態。
三、放膽表達,拓展創新思維動空間。
讓他們自由表達,就是教師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的范圍,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命題,自己選材立意,不限體裁,不規定字數、時間,學生愛寫什麼就寫什麼,愛怎麼寫就怎麼寫,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這時,學生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鼓勵學生放膽表達,不是說就可以不需要教師進行習作方法的指導,而是說學生剛進入習作狀態,教師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習作時考慮較多的不是寫作的方法,而是學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至於教師的寫法指導應在學生完成習作初稿之後,指導時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這樣, 學生的習作才會有真情實感。
四、交流合作,激活創新思維的火花。
交流合作就是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通過交流產生思維碰撞,從而激活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合作的形式通常有小組合作和全班合作兩種形式。小組合作的成員構成,可以按學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組,也可以採取自願組合的形式。
五、評優激勵,激發創新動機。
目前的作文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寫作文產生畏懼心理,這與教師在批改和評語中只列出學生寫作中的不足,不肯定學生寫作中閃光點有很大的關系。一個人的情緒越低,所投注到所要從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越少,任務也就完成得越糟糕,進而陷入更為低落的情緒中。如果這時有一句鼓勵的話,便會使人重新估計自己的能力與信心,重新審視、注意所要完成的任務,情緒狀態就會提升,從而促進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務。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變批評為評優。評優的實質就是激勵。就作文教學而言,激勵應貫穿在習作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環節尤其需要激勵,通過高分、給予鼓勵性評語、提供「發表」機會等激勵形式,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能寫好」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新的創新動機,使作文教學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G. 小學生創新作文怎麼寫
小學生創新作文怎麼寫?我覺得你就可以嗯寫創新的一些東西,比如說詩歌之類的,小學生寫詩歌的話,可能會比較的受歡
H. 第十一屆為學杯全中小學創新作文大賽怎麼寫
插上創新的翅膀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題記
俗話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可見,在人生中,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峰;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隨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斷創新,才可以支撐起整個世界。
魯班懂得創新,因而在被野草劃傷時不是將它攔腰折斷,而是彎下腰仔細觀察它,於是發現野草上有許多細小的齒。因而頓生靈感,經過一次次的實驗,終於發明了鋸,造福於人類。
齊白石懂得創新。從小便對畫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自學成了一大家。但他卻對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顧」,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長處來填補自己的空白,60歲、70歲、80歲,齊白石的畫風在不斷的改變,水平也在一次次改變中突飛猛進,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畫風,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進取,終於為我們所熟知,為世人所景仰。
而對牛頓來說,晚年的他不懂得創新。年輕時因一個蘋果發現了地心引力,以後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卻沉迷於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花費十多年時間「潛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進取,在迷信中一點一點將黑發「浪費」,將自己的創新精神丟入大海,最後賠上了自己的老年時光,毫無所得,。由此看來,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會因為不創新而變得黯淡無光。
創新,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必需的一種精神。有了創新,可以搭載萊特兄弟的飛機飛上九重天;有了創新,可以與愛迪生在電燈下侃侃而談;有了創新,可以與諾貝爾炸開山頭,炸出通道;有了創新,可以與列文虎克共同觀察微觀世界……
為自己插上一雙創新的翅膀吧,你一定會展翅飛翔,搏擊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