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完成一篇800字的新聞時事評論
不以嘴巴論愛國
李娜奪得澳網女子單打決賽冠軍,第二次捧起大滿貫獎杯,自然再次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體壇英雄。媒體圍繞李娜的報道和評論又一次鋪天蓋地而來。僅就一場體育競賽本身,也許沒有那麼多話題讓人嚼舌,但如果扯上政治,扯上體制,尤其是扯上愛國不愛國,那簡直就有了說不完的話題,嚼不完的舌頭。
一篇評論文章《國人為個性李娜奪冠高興》。讀者倘以為文章是要談國人如何為李娜高興的,那就誤判了作者的真實意圖。作者其實是又一次挑起李娜沒有口頭「感謝祖國」的老話題。作者寫道:「2011年,她法網奪冠後沒有『感謝祖國』,在國內輿論場掀起一番激烈爭論,有聲音批評她忘本。」「這一次,李娜在勝利之後,依然以個性化的表達,沒有口頭『感謝祖國』,但網友們則展現非常包容的態度,能感受到一片由衷的開心。」「李娜的言行有時候有些離經叛道的色彩,但她從沒有突破一個公民、一個優秀運動員的底線。她的成功本身也是對祖國的最好感謝和回報。中國還需要更多李娜式的成功。對她的個性,你可以不理解,不贊成,卻需要適應。但毫無疑問,李娜得以自豪的是她硬邦邦的成績,而不是她的不『感謝祖國』。有人為她不『感謝祖國』叫好,其心理是有些陰暗的。」
大多數國人都知道,不管李娜奪冠後嘴巴上說不說「感謝祖國」的話,但她是中國人,她沒有以外籍球員的身份去為「她的國」爭光。比起那一大堆加入外國國籍而跑到中國爭演《建國大業》的前中國演員,比起那些老婆孩子都加入外國國籍而自己留在國內當官、當代表、當委員,還口口聲聲教育中國人愛國的偽君子,李娜才是一個真誠的愛國者,才是中國人的真心英雄。
李娜沒有亂花國家財政一分錢,沒有糟踏中國納稅人的一分錢,她掙的每一分錢都是乾乾凈凈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從國外掙回來的,是憑著實力、流淌汗水、忍受傷痛從強大對手那裡奪取回來的——不說她給祖國和人民爭回多少榮譽,不說她自己養活了自己和團隊,不說她給國家繳納了多少高額稅金,不說她給多少人創造了就業機會,不說她給多少觀眾帶來體育比賽的觀賞愉悅——僅憑前面所講,李娜說不說「感謝祖國」這句話,有誰在乎呢?
② 求各位大神復制那麼幾篇時事評論的作文給我800字左右 很急
水是人類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們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具有許多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獨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工業生產中,水具有冷卻、加工、沸騰、發、傳送等一系列功能.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73%,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139億立方米,其中97.3%是鹹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為冰塊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只有少的水可供人們使用,有直接經濟效益.水的數量雖在一定時期內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現了水危機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聯合國已發出警告:「水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水資源已成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持續發展的非常稀缺的資源.現在世界上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機.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盡管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左右,但地區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3左右.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我國地域廣闊,南北跨度極大,遠距離調水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並不很大.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700立方米,將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用水警戒線.缺水將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中國平均每年因旱受災的耕地面積約四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全國年排放廢污水總量近600億噸,其中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城.在全國調查評價的700多條重要河流中,有近50% 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結果,一是國民經濟用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二是城市與工業用水擠占農業用水.目前,北方水資源開發程序已超過50%,導致河道斷流和湖泊萎縮;南方水網地區污水超標排放,造成水體污染;西北乾旱區大量擠占生態用水,沙漠化趨勢蔓延;西南山丘區坡陡田高水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艱巨.從全國看,水資源現狀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容量已經明顯不足.
③ 時事評論作文800字
國慶60周年閱兵觀後感800字
2009年10月1日,中國成立60周年的全國喜慶的日子就要來了,作為中國人,也倍感激動和振奮!作為80後的我們來說,留在我們印象之中最深刻的事情也就是在最近幾年發生的事情了。98年洪水大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再就是今年的60周慶國慶閱兵了!說實話,98年的洪水災難的沒有特別深刻印象,倒記得一首感人的歌曲《為了誰》唱紅了大江南北,也代表了當年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到現在為止,心靈深處受到震憾的國之大事也就是2008年了,它牽動了全中國人民的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我想,今年的60年國慶閱兵的影響辦也不在之下!作文網 home.sanwen8.cn
以前在家裡每天都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自從央視頻道改版後,風格也不一樣,覺得有很多進步,更吸引眼球了。發現看新聞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有時候一晚上下來,就是在新聞頻道,新聞聯播,財經頻道之間切換,記得第一次看到國慶閱兵報道就是在新聞頻道看到了,當第一次看到,覺得特別的興奮,看到一排排的方隊走過,整齊化一,無法用語方形容。記得我當時說了一個詞:牛B!呵呵。後來,每天都會看到類似的報道,從方隊到旗手,到裝備,到伙食,到維修後備服務,到煙花燃放等等,看到了軍人們的敬業精神,看到了他們為祖國慶典作出的貢獻,流下的汗水!我想,可能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真正磨練一個人的意志的時刻!想對他們說:您們辛苦了!同時,我也看到了祖國的強大,經濟的活躍,軍事的強大!有時候想到這些,都會覺得很自豪!很興奮,對10月1日那天的閱兵充滿了期待!
靜下來的時候,腦海里時常也會浮現這些閱兵的畫面!也會想想其他的問題,在想,國家投入之大,是不是在費力勞財,想收集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想,那麼多的兵,群眾演員,每天都要消耗多少!特別是在新聞頻道每天都在不停的播放這方面的新聞,這么長時間的報道,我覺得也會形成一種負面的影響,有句俗語叫「適得其反」就是這樣!我記得在很久前就看到新聞說今年的閱兵一個字「簡」,但從這些報道中,我們沒有看到「簡」,而是如此龐大的隊伍!也許,我們沒有權力來評論或指責,只是發表一下想法!作文
期待10月1日這天的國慶閱兵到來,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生活越來越好!
④ 求一篇近期的時事評論,800字左右
最近一周,世界金融形勢仍然在「被動抵抗」狀態徘徊。新的崩潰的行業或者企業巨頭沒有出現,這似乎意味著經濟危機首輪風暴已經到頂,大部可見的直接損失已經顯現。但這並不是結束,這只是第一波強浪的「陽光化進程大致結束」,後續的間接效應將會在各國深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全球國家均將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深度威脅。美國、歐盟、中國、印度、俄羅斯、日本、拉美、非洲。無一例外,但對於美國的創傷真實程度,是不確定的,也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某種機密,我們是需要繼續觀察的。從外界表現來看,與此相呼應的是,法國等國、中國、俄羅斯在經濟、政治上屢有動作,似乎印證著這些國家戰略機構對於美國損傷程度的「國家級判斷」,或者稱為「國家級傷情鑒定」。美國軍事力量,在近期,似乎有某種偃旗息鼓,緩緩勁的苗頭。
奧巴馬上台,面臨小布希的一個豪華消費的爛攤子,必然會大幅調整。休養生息,似乎美國人在未來2-5年,這是最大的需要。因此,在政治、軍事、經濟領域,美國將以保護和恢復本國經濟活力為核心利益,並展開以此為中心的全面政策調整。
從成本觀點來看,美國將會確保「將錢用在刀刃上」,因此在世界關鍵戰略地區,美國的政治、軍事力量,仍將會「狼窺對手」,隨時為保護美國經濟復甦的關鍵目標,採取「中小程度的行動」。
而面對俄羅斯的「搶地盤」,以及中國周邊的態勢,美國將採取「非關鍵進程不採取大行動」,「對小型威脅持以容忍或者僅希望威嚇解決問題的態度」,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戰略試探的絕好機會,但美軍戰力猶在,若非關鍵利益點,中國還是需要謹慎。
索馬裏海盜,正如索馬里駐華大使所說,其背後受多種勢力影響。中國政府應該參與進去,參與並不是說就是現在派海軍,而是要了解和影響進去。比如調查美國艦船是否被襲比例明顯偏低,是不是還有其它不正常的現象,比如展開對海盜的實力、基礎、派系、後台的戰略情報收集工作。索馬裏海盜的問題不是小問題,由於經濟利益的驅使,不要那天發展成了一個類似毒品的高利潤的問題。這對於中國的能源通道安全極為不利。
海盜問題,一句話,不打無准備的仗,不作無准備的事情,不趟未知深淺的河。現在不打不等於今後不打。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達賴,薩科奇在爭霸世界金融秩序規則制定權力的時候,不但挑戰美國,也對中國雙管齊下,一面拉,一面打。中國的辦法很簡單,不吃虧,要佔便宜,還要達成不要影響了美國衰落的共識和基本原則,所有的國家都應該明白,薩科奇也應該明白,讓美國繼續走下去才是大事情。
阿富汗,如同索馬裏海盜問題,中國和美國、北約是兩個集體,甚至還存在長期的敵對或者互相戒備關系。英國首相「如此突兀」的邀請中國軍事介入阿富汗,目的當然是要他們獲得好處,那麼他們的好處是什麼呢?直接的來說,就是減輕軍事壓力,或者軍事負擔,或者說是軍事耗費,但是處於英美控制下的阿富汗,中國軍隊能到達符合自己國家利益的執勤地點嗎?不,一定是到達那些「符合減輕英美聯軍軍事負擔,且不利於實現中國利益的執勤地點」。
因此,除非有利,並且耗費適當。否則中國絕不會當「冤大頭的」,中國想的,是讓那些聰明的非朋友們,怎麼當冤大頭。怎麼可能背道而馳?
⑤ 關於近年的時事評論,要求:不少於800字 五篇
新春伊始,「微博打拐」火熱,既彰顯了社會正義力量,又表明我們的社會,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正在表現出難能可貴的相互呼應、合作求解的意願和能力。但也應冷靜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激情橫沖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將情感和理性結合起來,有序進行,提高科學性、有效性。
比如,被拐兒童和乞討兒童有交集,但畢竟不能混為一談,尤其是通過街拍、微博「打拐」的網友,大多並非專業人士,這一方面可能造成侵犯乞討兒童的肖像權和隱私權;另一方面,到底被拍的孩子是因為生計乞討,還是被拐賣後充當工具,組織者是拐賣兒童嫌犯、還是孩子父母,往往一時難以分辨。有鑒於此,法律界等專業人士呼籲,發現乞討兒童後,最重要的是撥打110報警,請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詢問。一則,撥打110是符合正當維權程序的做法,再者,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沖突,撥打110也是最冷靜的處理方式。
同時也應看到,「微博打拐」只是全社會治理拐賣兒童問題中的一個部分。 「打拐」工作任重道遠,近年來,有關部門打拐行動一直在努力。去年4月,公安部宣布啟動全國第五次打拐專項行動,解救被拐賣兒童6785人,先後三批次發出A級通緝令通緝30名重大拐賣犯罪嫌疑人。目前,公安部已建立全國打拐DNA信息庫,用高科技手段解救被拐兒童。截至去年11月11日,已經有876個孩子通過資料庫找到了父母。
打擊重拳之下,違法犯罪還是屢禁不止。原因何在?誠如陳士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對拐賣兒童犯罪屢打不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犯罪分子能夠獲得暴利。犯罪分子主要通過拐騙方式獲得小孩,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拐入地,通常一個男孩能賣出四五萬元,女孩能賣出兩三萬的高價。
也就是說,利益鏈條的滋生蔓延,違法成本和回報嚴重不成比例,是拐賣兒童犯罪之所以猖獗的症結所在,盡管我國從《刑法》到《未成年人保護法》再到相關部門的通知通告,不乏涉及「打拐」的明確規定,但如何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提高處罰和量刑標准,大幅度增加拐賣兒童犯罪的成本,使其成為犯罪分子不敢觸碰的「高壓線」,還需在法治建設和執行上有更大的力度。
微博的話題總是從一個熱點向另一個熱點轉換,而那些快忘了父母模樣卻依然鄉音不改的被拐孩子,卻依然是社會揮之不去的痛。「微博打拐」喚起的熱情和關注不應隨時間而流逝,有關部門的行動和努力也應一如既往,只有這樣,才能為被拐賣的孩子們找到新的希望。
一條尋找丟失孩子的微博,被轉發了6000多次,開頭一句話是:「互聯網能再創奇跡嗎?」其實,面對拐賣兒童這樣復雜的社會問題,治理之道,遠不能依賴網路奇跡,而要寄希望於理性和法治的力量,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給每一個孩子以有力的呵護。
科學是中國近代以來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又是一直被誤解的問題。有的人並不真正了解科學。他們知道科學研究成果的價值,卻不知道科學本身的價值;他們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學科的概念,卻沒有科學的概念。其實,科學更是一種精神。要了解科學的精神,須從了解什麼是科學開始。 18世紀中葉以前,經驗科學的歸納方法被普遍認為是科學的標志。這種方法的運用,不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科學成就,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學雄偉大廈的基礎,也帶來了全新的科學理念。特別是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使很多人相信,科學就是真理,科學的東西就是對的,不科學的或者偽科學的東西才可能有錯誤。然而在20世紀初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證明,牛頓引力論存在錯誤。這一劃時代的科學事件深深震撼了當時的科學界:如果像牛頓經典力學這樣經受了長達200餘年檢驗的理論尚且有錯誤,那麼,還有什麼理論敢自詡永遠正確呢?於是,人們開始思考:到底有沒有科學?科學究竟是什麼?英國哲學家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從另外的角度推進了這一問題的解決。他認為,科學規律盡管不能被證實,但可以被證偽。依靠人的批判理性,通過不斷地創造假說和排除錯誤,使之得到檢驗並由此而取得科學知識的增長。這不是科學的缺點,而恰恰是其優勢和力量所在,是科學之為科學的本質特徵。這一觀點拓寬了人們對科學理解的視野,同時也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但波普爾的這種科學觀也並不能完全解釋科學發展的實際歷史。科學不僅需要波普爾所倡導的理性批判精神,也需要在一定時期內保持常態。現代科學哲學的歷史社會學派認為,科學不僅是一種知識體系,更是一種社會活動。一種理論即使有錯誤、面臨許多反證,但只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最能解決問題、最能滿足需要的,就可以繼續存在,直到更能解決問題、更能滿足需要的新理論形態出現為止。這就把科學的發展放在了整個社會文化和具體的歷史背景之下,使科學的發展走出了純粹邏輯和純粹認識論的狹隘范疇。科學發展到20世紀中後期,作為科學主體的人,在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出來。科學哲學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人的科學發現和創造上來。這標志著自19世紀以來一直盛行的科學主義開始向人文主義回歸,重視科學的人文價值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潮流。從對科學發展史的簡要回顧中可以看出,科學除了我們熟知的那些功用,還體現著一種理念、一種對科學的總體理解。盡管上述觀點表現了對科學的不同理解,但都是從科學活動中升華出來的精神產物,反映著科學的內在要求,在相當大程度上預示著科學的方向,推動著科學的發展,並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同時,科學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嚴密論證的求真求實精神,一種嚴格檢驗的理性批判精神,一種富有人文情懷的創造創新精神。這種理念和精神凝煉成現代科學的品格,成為人類文明大道上的熊熊火炬,不僅照亮了人類探索自然界的漫漫長路,而且照亮了人類探索自身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對於一個偉大的國家,災難不僅帶來挑戰,也歷練國家能力;對於一個堅強的民族,災難不僅意味風險,也砥礪民族精神。
今年以來,面對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突如其來的特大山洪、曠日持久的特大乾旱、頻繁發生的台風災害,特別是在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頑強拼搏,奮力奪取抗災救災的重大勝利,共同譜寫了中國防災減災史上新的壯麗篇章。12月7日,全國防汛抗旱暨舟曲搶險救災總結表彰大會召開,全面總結防汛抗旱救災工作,表彰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這必將激勵和鼓舞災區人民自強不息、重建家園,激勵和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振奮精神、不斷前行。
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的斗爭,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重大的檢驗。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砥礪了中國人民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不屈意志,展現了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堅定信念,見證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崇高品格,彰顯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尊重科學的執政理念和危難時刻非凡的領導駕馭能力。
風雨見證的,是以人為本的國家精神。從「要把維護災區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到千方百計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活;從國旗再次為自然災害中罹難的同胞而降,到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迅速推進,「人」成為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一理念歷經抗擊非典、汶川玉樹抗震救災而不斷升華,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原則。
風雨見證的,是尊重科學的時代精神。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科學指揮;各級黨委政府組織有力、協調有序;廣大軍民合理應對、科學救援。從完善應急體系,到第一時間救援,再到形成合力應對、災後恢復重建,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堅強有力又井然有序。只有在這種科學精神的支撐下,大災之年才能書寫大發展的奇跡,機遇面前才能書寫無愧於歷史的篇章。
風雨見證的,是同舟共濟的民族精神。面對嚴重的水旱災害,上下一心、干群一心、黨群一心、軍民一心、前方後方一心,凝聚起無難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無論是八方馳援的人間大愛,還是舍己為人的堅定從容;無論是忠於職守的高度責任,還是共克時艱的戮力同心,都為民族精神賦予了新的內涵。只有繼續弘揚和發展這樣的精神,和衷共濟、團結奮戰,我們的事業才會不斷興旺發達,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繁榮富強。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時期。未來征程上,我們必然還會面對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堅信,這種風雨錘煉的偉大精神,不僅在應對災難時顯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樣會在更為漫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上,凝聚起當代中國發展的合力,釋放出更為持久、也更為強大的力量。
三篇````````
⑥ 800字時事評論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於7月3日發布。決定明確指出,通過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檢驗檢測和風險監測等技術支撐體系更加科學完善,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總體水平得到較大幅度提高。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世界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關注食品安全是一項重要和緊迫的任務。雖說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正趨於逐步好轉的過程,但整體上食品安全問題還是層出不窮。
比如近期爆發的瘦肉精案,上海「染色饅頭」案,地溝油難檢測;避孕葯加工黃瓜,瓜果含有十幾類激素;染色饅頭;三聚氰胺奶粉,牛肉膏、、、、、、這些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案讓人觸目驚心,毛骨悚然。據報道,眾為人知的瘦肉精事件還是有多名專業人員參與,而且他們的違法犯罪行為更為隱蔽,犯罪手法花樣更為翻新,為了利益,他們甘願道德淪喪,誠信缺失,他們不曾想過食品安全對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多重要。一個「錢」字,蒙蔽了他們的雙眼,如此可怕的「魔力」,讓廣大消費者防不勝防。報道表示,對於此事件,相關人員應主動化解危機,增強透明度,對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時公開發布消息,組織有權威專家答疑解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報道是這樣宣稱,我真希望相關人員能切記於心,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實行。又拿上海「染色饅頭」一案來說,上海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其影響力不言自知,然而在這樣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上海,卻發生了這樣一件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雖然經過調查,相關犯罪分子也被捕獲,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丁壽興也表示這件事與犯罪人法制意識淡薄,道德低下,誠信缺失有關,並強調今後將依法從嚴懲處嚴重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涉食品安全犯罪及相關職務犯罪;並將強化能動司法,推動完善食品葯品安全犯罪防治體系,但我們還是會質疑官方所說的話會實行嗎?食品安全問題真的會離我們而去嗎?「安全,安全,把關,把關!」我們不由吶喊,真希望這發自內心的吶喊可以拯救我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仔細考究食品安全問題的特點,總結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問題食品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問題食品已經從過去的糧油肉禽蛋類豆製品,水產品等傳統主副食品,擴展到水果,酒類,南北干貨類,奶製品,煩貨食品,呈立體式,全方位態勢。二是問題危害程度越來越深,已從食品外部的衛生危害走向食品內部的安全危害。過去只注意食品細菌總數。現在是深入食品內部的農葯,化肥,化學品殘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入」,手法越來越隱蔽,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樣翻新,五花八門。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究其原因可歸納為:首先由於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生產的操作監管不力,使得中國食品行業嚴重違規,違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的現象屢屢不止。中國的食品監管一直採取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方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各職能部門之間會出現爭著監管,重復執法的現象。其二是中國關於食品安全法律體系中存在的空間。其三是消費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識,也可能會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消費者缺乏購買安全食品的常識。往往只圖便宜,不顧及食品的質量,衛生問題。還有他們常會抱著僥幸的心理,認為大家都在買,那就沒問題了。
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層出不窮,我建議政府應出台國家食品工業發展規劃白皮書,從宏觀角度對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問題分門類分階段地提出目標和方針。其二,應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提倡「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根據地方特色確定種植,養殖結構宏觀計劃,有機組織各地區發展優勢產品生產,給予政策優惠和輿論導向支持。其三,大力提高食品工業水平。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名優產品生產。應該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和懲治力度,同時,也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的宣傳和監管。
加強食品安全建設,關乎你,我,他,讓我們攜手,讓食品安全問題離我們遠去。
⑦ 求一篇關於時事的作文800字以上
時事評論作文:
題目:人類水資源現狀
水是人類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們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具有許多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獨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工業生產中,水具有冷卻、加工、沸騰、發、傳送等一系列功能。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73%,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139億立方米,其中97.3%是鹹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為冰塊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只有少的水可供人們使用,有直接經濟效益。水的數量雖在一定時期內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現了水危機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聯合國已發出警告:「水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水資源已成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持續發展的非常稀缺的資源。現在世界上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機。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盡管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左右,但地區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3左右。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我國地域廣闊,南北跨度極大,遠距離調水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並不很大。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700立方米,將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用水警戒線。缺水將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中國平均每年因旱受災的耕地面積約四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全國年排放廢污水總量近600億噸,其中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城。在全國調查評價的700多條重要河流中,有近50% 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結果,一是國民經濟用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二是城市與工業用水擠占農業用水。目前,北方水資源開發程序已超過50%,導致河道斷流和湖泊萎縮;南方水網地區污水超標排放,造成水體污染;西北乾旱區大量擠占生態用水,沙漠化趨勢蔓延;西南山丘區坡陡田高水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艱巨。從全國看,水資源現狀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容量已經明顯不足。
⑧ 最新時評文章 800字 (3篇)
「話題奧運」呈現多元中國
對於中國,奧運話題指向的是現實、歷史與未來,隱喻的是自身、他者和世界
倫敦,北京,8小時時差,跨越洲海的距離。然而,地球日益平坦,一切都如在場,時間、空間,都壓不住奧運會在中國輿論場入水時掀起的波瀾。
這無疑是一屆「話題奧運」。不光是賽場風雲、榜單起落或是明星八卦,更有人的價值、規則倫理、賽制反思……肇始於奧運賽場的討論,已遠遠越過競技的邊界,擴展到整個轉型期的中國。
話題奧運中,我們更好地審視自己。從雅典、北京到倫敦,面對劉翔的榮耀、落寞與悲愴,如何在希望與失望之間找到平衡?羽毛球女雙被取消資格引來拷問,規則與原則之間的罅隙如何填平,過程與結果之間的矛盾又該如何對沖?
話題奧運中,我們更好地打量世界。陳一冰「以金牌的動作獲得銀牌」,葉詩文奪冠引來外媒「興奮劑選擇性猜想」,從民族情感、愛國情緒到「受害者心態」,如何認識中國軍團崛起中會遭遇的阻礙與焦慮?
種種討論背後是思考。規則、利益、道德,競技體育不過是以極端的視角,再現了這些政治生活、社會矛盾中的關鍵詞。崛起與遏制、融合與排斥、雙輸與共贏,奧運賽場也不過是用軟性的方式,重啟了這些貿易爭端、國際關系中的潛台詞。對於中國,這些奧運話題,指向的是現實、歷史與未來,隱喻的是自身、他者和世界。
不過,無論抱持哪種觀點、爭論如何激烈,對這些話題的討論,本身就意味深長。觀念的日漸多元、思維的日漸活躍、輿論的日漸豐富,讓奧運會成為四年一點的時間坐標,衡量一個社會的前行。
信息的充分披露、邏輯的差異進路、思考的不同側面,讓奧運話題有極大開放性,在深化思考中促成觀念啟蒙。有人從精神角度辨析,有人從規則角度考察,有人從利益角度闡釋。全面的探討,加深了對於規則、對於體育、對於公平的理解,無異「讓人們參與了一堂復雜的倫理課」,讓人以更廣視野、更多角度認識問題。在屢屢為極端情緒所裹挾、為站隊問題而糾結的中國社會,這或許能涵養出最需要的開放心態。
我們不能也不必強求每個人都觀點一致。不過,正因多元,更需在討論中確定基礎、在交流中凝聚共識、在多元中形成主流。可以爭議運動員培養機制,但個人的努力卻值得贊美;可以質疑規則的漏洞,但公平競爭、更快更強的底線理應堅守。說到底,觀念的交鋒,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舌尖上的奧運」,觸動的不僅是感官,更是全球化時代體育的「鄉愁」。或許,試圖「激勵一代人」的倫敦奧運,也會因為在中國引發的種種討論,激勵我們這個奮進的東方國度,在現代化道路中持續生長。
別讓保障房成「鬧心房」
廉租房「供需錯位」的現象,不僅暴露出廉租房分配、使用中的矛盾問題,也折射出我國住房體系管理的軟肋。
近日,河南省審計廳對6個省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進行審計,結果顯示,6個省轄市廉租房的空置率居然高達51%,同時還有4390戶違規享受保障房待遇。
一面是無房可居的低收入者,一面是大量空置的廉租房;一面是符合條件的人住不進去,一面是不該享受廉租房的人享受了待遇……近年來,河南、內蒙古等多個地方都曾出現過大量廉租房「供需錯位」的現象,暴露出廉租房分配、使用中的矛盾和問題。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保障房是為中低收入者量身打造的安居工程。去年,全國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1000萬套,今年不低於700萬套,整個「十二五」期間一共要開工3600萬套。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地紛紛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列為頭號民生工程、老百姓翹首以盼的今天,為什麼保障房屢屢出現大量空置、分配不公等問題?
保障房之所以出現空置,很重要的原因是設計與需求「不對接」。地段離市中心太遠、生活通勤不便、租金定價不合理……這些先天不足,讓不少低收入家庭無奈放棄。而審核不嚴格、信息公開不夠,給保障房的分配留下了尋租和腐敗的空間,讓違規享受保障房的事件屢禁不止。
保障房的分配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不僅關系保障房制度能否可持續發展,更關系黨和政府的聲譽和形象。在任務重、時間短、資金緊、經驗不足的壓力下,一些地方為了盡快完成上級政府分派的任務,片面追求建設的速度和進度,蘿卜快了不洗泥,忽視了前期對住房情況的摸底、項目規劃和後期的分配、管理。
這些問題也折射出我國住房體系管理的軟肋:我們至今沒有進行過一次像模像樣的住房普查;沒有編制並公布住房建設規劃;絕大多數地方對本地低收入家庭住房情況並不清楚,制定保障房建設目標和政策還在「拍腦袋」;多數地方花重金建設的保障房信息系統還只停留在「電子登記表」的初級階段;全國住房信息系統遲遲無法聯網,已實現聯網的城市上傳的信息仍然不足;保障房建設搞了多年,但住房保障法卻至今沒有問世……
對保障房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不少地方已經探索出了一些破解之法。比如陝西對全省低收入家庭住房情況進行了普查,重慶對公租房保障對象不設收入和戶籍門檻,廈門出台了保障房地方法規嚴懲騙取保障房者……這些成功做法都值得盡快總結與推廣。當然,住房體系改革更需抓緊推進,通過制度保障來預防問題。
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我國保障房的覆蓋面將達到20%以上。我們希望,相關的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低收入住房困難的家庭、新就業的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都能分享保障房的陽光,讓生活更體面、更有尊嚴。
誰來保護農村的「碧水藍天」
農村環境質量是保障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安全的命根子。保不住這個底線,我們的健康福祉將成為空談
6月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其中指出,雖然我國環境總體質量保持平穩,但農村環境卻令人揪心。這不啻是一個提醒:當全社會的「環境權益」意識越來越濃、一個PM2.5就可以在全國引發一場「城市環境風暴」時,有多少人注意到,農村的生態環境卻在變得越來越脆弱?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曾是人們對農村最深刻的印象,而現在,許多地方的農村正在告別「世外桃源」、遠離「魚米之鄉」,成為污水橫流、黑煙四散、土壤含毒的污染重災區。
農村環境何以失守?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農村環境失守,是農村環境保護長期缺位的結果。由於城市污染相對集中、治理技術工藝成熟,治理效果容易顯現。長期以來,國家及地方污染治理項目、資金的傾斜,使城市環境有了較大改觀。相較之下,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許多鄉村甚至沒有基本的垃圾、污水收集設施,更談不上就地處理,「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現象十分普遍。更讓人憂心的是,農村污染防治機制還沒有理順,資金保障、監管力量都還很缺乏,致使污染狀況持續惡化。
農村環境失守,也是一些地方忽視農村污染防治、對污染轉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結果。目前,農村既有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化肥農葯使用導致的農業面源污染,還有工業點源污染。隨著城市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被城市拒絕的重污染工業,又成了不少農村招商引資的香餑餑。這些重污染工業吞噬、蠶食著青山綠水,造成農村環境質量急速下降。
客觀地說,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以獎促治」等政策措施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不小進步。但由於資金有限,目前多停留在示範階段,難以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與城市居民一樣,廣大農村群眾也有權利獲得質優的環境公共產品。這是保障數億農村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更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應有之義。
從更大的視野看,農村環境並不只是農民的環境權益問題。農村環境質量是保障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安全的「命根子」,保不住這個底線,百姓的健康福祉都將成為空想,而各級政府承諾的「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也難免淪為一句空談。
遏制農村污染加劇的趨勢,固然要加大投入、加大查處力度,搞好末端治理;更要關口前移,防止城市「人人喊打」的重污染工業潛入廣袤農村。只有改變當前一些地方環境保護重城市輕農村、重治理輕預防的現象,提速農村環境治理,才能有農村的「青山綠水」,也才可能有全國的「天天天藍」。
⑨ 800字的時事評論怎麼寫啊
新春伊始,「微博打拐」火熱,既彰顯了社會正義力量,又表明我們的社會,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正在表現出難能可貴的相互呼應、合作求解的意願和能力。但也應冷靜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激情橫沖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將情感和理性結合起來,有序進行,提高科學性、有效性。
比如,被拐兒童和乞討兒童有交集,但畢竟不能混為一談,尤其是通過街拍、微博「打拐」的網友,大多並非專業人士,這一方面可能造成侵犯乞討兒童的肖像權和隱私權;另一方面,到底被拍的孩子是因為生計乞討,還是被拐賣後充當工具,組織者是拐賣兒童嫌犯、還是孩子父母,往往一時難以分辨。有鑒於此,法律界等專業人士呼籲,發現乞討兒童後,最重要的是撥打110報警,請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詢問。一則,撥打110是符合正當維權程序的做法,再者,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沖突,撥打110也是最冷靜的處理方式。
同時也應看到,「微博打拐」只是全社會治理拐賣兒童問題中的一個部分。 「打拐」工作任重道遠,近年來,有關部門打拐行動一直在努力。去年4月,公安部宣布啟動全國第五次打拐專項行動,解救被拐賣兒童6785人,先後三批次發出A級通緝令通緝30名重大拐賣犯罪嫌疑人。目前,公安部已建立全國打拐DNA信息庫,用高科技手段解救被拐兒童。截至去年11月11日,已經有876個孩子通過資料庫找到了父母。
打擊重拳之下,違法犯罪還是屢禁不止。原因何在?誠如陳士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對拐賣兒童犯罪屢打不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犯罪分子能夠獲得暴利。犯罪分子主要通過拐騙方式獲得小孩,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拐入地,通常一個男孩能賣出四五萬元,女孩能賣出兩三萬的高價。
也就是說,利益鏈條的滋生蔓延,違法成本和回報嚴重不成比例,是拐賣兒童犯罪之所以猖獗的症結所在,盡管我國從《刑法》到《未成年人保護法》再到相關部門的通知通告,不乏涉及「打拐」的明確規定,但如何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提高處罰和量刑標准,大幅度增加拐賣兒童犯罪的成本,使其成為犯罪分子不敢觸碰的「高壓線」,還需在法治建設和執行上有更大的力度。
微博的話題總是從一個熱點向另一個熱點轉換,而那些快忘了父母模樣卻依然鄉音不改的被拐孩子,卻依然是社會揮之不去的痛。「微博打拐」喚起的熱情和關注不應隨時間而流逝,有關部門的行動和努力也應一如既往,只有這樣,才能為被拐賣的孩子們找到新的希望。
一條尋找丟失孩子的微博,被轉發了6000多次,開頭一句話是:「互聯網能再創奇跡嗎?」其實,面對拐賣兒童這樣復雜的社會問題,治理之道,遠不能依賴網路奇跡,而要寄希望於理性和法治的力量,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給每一個孩子以有力的呵護。
⑩ 時事評論800字
官員財產公示,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記者調查發現:從「第一個吃螃蟹」的新疆阿勒泰,到之後陸續試點的浙江慈溪、湖南瀏陽、寧夏銀川、寧夏青銅峽等地,包括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在內的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公示制度,雖然操作差異很大,但結果卻非常相似——沒有結果。
「沒有結果」是媒體的判斷,做試點的地譏梗罐妓忒幻閨濰酣璃方政府官員卻不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是「效果很好」,已經不需要添加新的內容了。青銅峽市官員就表示,「公示後所有擬任幹部信息,沒有接到一起舉報或者異議」—— 而在專家看來,沒有舉報沒有異議,恰恰說明公示的方法有問題,老百姓無法得監督之門而入,試點也徒具觀賞價值。
「零投訴零異議」使得當下官員財產公示走到了一個新的拐點:是效果很好,試點很成功,已經不需要再探索改進了;還是效果很糟,試點很不成功,必須考慮另闢蹊徑?
認真研究這幾個地區的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後發現,它與老百姓心目中的「公開」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老百姓無法監督,關鍵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家無法核實申報內容的真實性,「資產至少20萬的人隨便填寫上5萬」,而旁邊的人看一眼之後隨手就可以寫「6萬」,誰都無可奈何;二是所謂的公開也多局限於單位內部公示,銀川市的公開范圍就是「熟悉該幹部的同事、朋友圈子裡」,美其名曰「對情況比較了解且保護隱私」……信息真實性不能保證,公開又是很小的圈子化,老百姓再怎麼「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再怎麼「監督熱情高漲」,你又拿什麼投訴,憑什麼持有異議呢?
「零投訴零異議」的「成功試點」,或許最大的功效就是讓公眾丟掉對「試點」的幻想:在官員普遍反對的前提下,僅靠幾個地區幾個官員的「積極性」,要給監督官員撕開一個口子、趟開一條大路,是不可能的。把太多的希望寄託著試點上、自覺推進上,只能是失望更多,公眾的耐性損耗更多——轟轟烈烈的幾大試點都歸於「沒有結果」的結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民意基礎有了,中央表態有了,年復一年的討論與制度設計有了,改革的基礎應該說已經非常充分了,樓梯響了幾響,總是見不到下樓之人。既然是必然觸及官員利益的核心問題,既然很多「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不是一處一地所能突破的,那麼就應該開始著眼於「頂層設計、上層推動」了——申報體系中缺乏信息核實的調查,體制內的力量在哪裡生發,社會信用缺失難道不應該從官員身上開始修復嗎?公開的步子始終邁不大,公開的項目、內容、范圍是不是要有制度層面的硬性規定來「助推」?近日中央領導一再強調「體制改革」的決心,而公務人員的財產公開顯然就是最大的一塊試金石。
全國范圍內耗時近三年的公示試點猶如泥牛入海,沒有激起任何漣漪;一個被視為觸動地方官員利益的改革,風平浪靜地「效果很好」,怎麼不讓人生疑?官員往自己身上套枷鎖,「七成受訪官員表示反對」,障礙的確會有,卻絕不該成為一勞永逸的「擋箭牌」與「拖字訣」,改革沒有點勇氣、沒有點決心、總想著鈍刀子剁肉怎麼行?當林林總總的所謂試點都呈現出「無疾而終」苗頭的時候,大家又站在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所有的民眾都在看、都在期待,下一步,怎麼走?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知道僅供你參考)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