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怎樣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新課標的寫作要求學生留心周圍事物,
樂於書面表達,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
並
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但是在我中心,
情況並不樂觀,
通過這
兩年對六年級畢業生作文分析以及對學生調查了解,發現學生作文存在以下幾個問
題:
1
、對寫作沒有興趣;
2
、覺得沒有內容可寫,原因沒有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
、
語言枯燥,不具體;
4
、題材千篇一律,不能表達出學生的真情實感;
5
、將背誦的作
文生搬硬套,
不能靈活運用所積累的知識。
例如要讓學生寫一寫在節假日的見聞或是
參加了什麼活動,
學生寫出的內容無非以下幾種十一期間我玩了幾天,
寫作業花了多
長時間、
和父母外出購物、
參加婚禮等等;
學校里的生活也就是幫低年級的小弟弟提
水、
做值日或是今天我們學校大掃除,
誰負責哪些衛生區等等,
文中總是空話、
套話。
其實,
學生的校園和家庭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
我們成人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都存在
差異,
更何況是孩子呢?可為什麼我們的學生總是會寫出千篇一律的作文呢?針對這
幾年的教學,
我覺得在農村學校,
語文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教材的文本分析
上,而作文教學的時間就相對少很多了,同時在作文教學上,還存在這樣的現象:重
「理」輕「情」
,教師不注意激發學生情感,不注意引導學生滿腔熱情的去注意、去
觀察周圍的生活,去熱愛、去體驗周圍的事物,把作文看成是一種詞句的應用技巧,
那麼,我們的學生也只能寫出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特徵、毫無感情色彩的文章。今年
我中心開展了對作文教學的研究,
結合自己所帶班級學生的特點,
結合農村現狀,
我
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興趣
我們的學生懼怕寫作文,
其原因是學生覺得沒有內容可寫,
同時教師在作文教學
時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我認
2
B
0
1
9
為可以採取下面的方法:
(一)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作
文內容滲透在活動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例如:在春季組
織學生放風箏的比賽,提出明確要求:每
2
人一組,風箏必須是自己做的,給一周的
准備時間,
下周比賽。
比賽結束後,
利用習作課引導學生回憶本次放風箏比賽的全過
程:
1
、你選擇了和誰一組,為什麼?
2
、在製作前你們都准備了哪些材料?
3
、你們是怎樣製作的?
4
、比賽時的風箏經過試飛嗎?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又是怎樣修改的?
5
、參加比賽時,你們的心情如何?比賽的結果怎麼樣?
6
、通過這次比賽,你有什麼收獲嗎?
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設計,
學生回憶本次放風箏比賽的全過程,
以講故事的形式
講給同學聽。
分組後,
學生就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很快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
第二天,學生上交的作文再也讓你感覺不到單調、枯燥了。
作文片斷:
當老師公布課外活動時間舉行放風箏比賽的時候,
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看著老師那一張一合的嘴,
我已經沒有心情聽老師在說什麼,
我的心早已飛出了教室,
飛向了操場„„終於輪到我和彩霞了,
我們先明確分工,
她拖著風箏,
我在前面先慢
慢跑,一邊加速一邊放著手中的線,
「放手」隨著我對彩霞的一聲大喊,只見我們的
風箏穩穩的飛向了天空。
我一邊向前走一邊慢慢的抻動線繩調整風箏的方向,
看著在
天空中高高飛翔的風箏,
望著和我一樣紅撲撲笑臉的彩霞,
我們對視後,
欣慰的笑了。
這笑中包含著我們的努力與辛苦,同時也包含了我倆「智慧的結晶」
。
農村的孩子知識面窄、
信息量小,
要讓學生寫出豐富內容的作文,
教師要善於動
腦,結合農村孩子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又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素材。
(二)開展作文日記交流
每周一學生上交日記後,
我都利用中午時間盡快批閱,
在下午班隊課時讓學生進
行交流。
根據布置內容,
找出好的或是比上一次寫的有進步的在班內進行交流,
讓他
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
其他同學聽後還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或是點評。
這樣的做
法即鼓勵寫得好的同學,
又激勵寫得有進步的同學下次寫得更好。
沒有讀的同學可以
提出自己的意見,
那麼他自己再寫這方面的文章是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通過這
種形式,使好同學信心更足、使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信心,激發
興趣。總之,每組織一次交流活動,要使學生全員參與,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
性,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㈡ 談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一、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我們每個人做事的最大動力,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事倍功半。因此,教師要想使學生不懼寫作,並且喜歡寫作,就得從學生的心理入手。把寫作看成是一件很簡單、很平常的事,就像是寫日記一樣,或者是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把高興或不高興的事表達出來;或者只是一種記載而已,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寫作是一種釋放。因此,我們從簡單的題材入手,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選擇不同的題材讓他們自由地創作,能寫多少寫多少,讓他們在自我的在寫作中體驗快樂,享受這種無拘無束的文字游戲。當他們變得對寫作慢慢產生了興趣,教師可以一步一步加要求,使這種文字游戲成為正規的作文。教師對那些剛入手寫作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即使寫得很糟糕,也要想辦法找出亮點並表揚,這樣他們會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去寫作。
二、啟發學生真正的寫作來源於生活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要解決學生「沒有材料可寫」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難,教師就必須幫助學生從廣闊的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尤其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互相去交流,交流現實生活中的點滴事情,使學生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拿到課堂上,這就是最好的文章素材。生活在農村的學生,雖然見聞不是很多,更不是很新奇的事情,但是只要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許他們的生活更貼近於大自然,寫出來的文章更吸引人。這就要求教師要耐心地培養和啟發。我們也可在課堂上讓學生藉助課文的某個片段聯系生活實際來暢談自己的感悟,時間長了,他們也學會了表達,慢慢感悟到生活就是語文,語文來自實踐,文章更是實踐的表述。
三、關注社會事實
也許大家認為農村孩子的作文很局限,除了寫家裡的事情就是學校的事,再也沒有可寫的素材。這跟我們的教師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我們沒有拓寬孩子的視野,沒有培養他們去了解社會事實。為了使他們的作文有新鮮感,我們可在課堂上讓他們搜集更多的信息,比如,在課前三分鍾讓某個小組講講昨天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或者將與學習有關的一篇文章拿來讀讀都是可以的,這樣迫使孩子去關注社會事件,了解生活中的大事與小事,他們知道的多了,寫作就不發愁了。不但能寫自己的事情,還能寫一些別人所不了解的事情,豈不是文章更有吸引力了?
四、好的習作離不開課外閱讀
農村的學生本來就見識少,如果不去課外補充知識,那他們就真的落後了。他們往往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如果讀的不多,胸無積累,自然影響作文質量的提高,我除了上好教材中的閱讀課外,還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從中汲取養料。我們學校也擁有大量的圖書,並且每個班級都有圖書角,不定期更換,這個學生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我發現他們還是挺愛看書的,於是我制定了一個方案,每學期的優秀學生與讀書量掛鉤,要想拿到獎狀還得多看書,不但要看,還要寫讀書筆記,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如,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或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句、段、篇,或寫讀後感,以求讀後總有收獲。學生積累素材多了,練筆的機會多了,作文思路就會更加開闊。
五、互相欣賞、互相借鑒
欣賞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和鼓勵。當我們發現別人的缺點時,其實我們的缺點也已經暴露了,因此不要去指責別人,要用贊美的語氣與人交流,長此以往,無論我們怎樣說話都是美的語言,那我們寫出的文章語言不是更美嗎?教師要教會學生取長補短,要善於發現別人的亮點。特別是在習作中,有可能同一篇習作內容大概相似,但寫法不同,語言不同,那麼給讀者的感受也就不同。我們可以根據習作的目的及要求靈活採用同桌互讀互評、小組輪讀推薦習作、集體交流評選佳作、優秀習作展評等評議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評議、學會欣賞、學會修改,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總之,作文教學對語文教師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勤於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才能開辟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新途徑。
㈢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習作水平
練練
㈣ 如何提高農村地區小學作文寫作水平
農村和城市的抄學生,襲其最大的不同在於見識,所以首先要提高見識。
1、組織學生們看專題電影,比如一些童話、傳說、神話什麼的,要適合學生們的年齡范圍。讓他們寫讀後感。
2、有經費的話可以組織學生們春遊,去城市中春遊,漲漲見識,讓學生們寫一些游記。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只能彌補一下,見識上不可能真的和城市學生抗衡,所以要發揮特長,注重一些農村有的而城市沒有的素材,讓學生們進行寫作,我記得小學生的作文就是以寫景寫物,麥田打草什麼的。這樣的文章有一股農家的味道,在朴實度上反而要超過城市學生的華麗作文。
其實我倒覺得農村和城市並不是決定作文水平的主要因素,關鍵還是師資力量的問題,一個優秀的老師有時候可以引導一切。可惜的是農村缺乏足夠物質基礎來引入優秀的老師。
㈤ 如何提高農村低年級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對於農村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們都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究其症結所在主要是作文教學問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作文能力是器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而作文能力水平又直接取決於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綜合性較強,故而作文訓練難度大,尤其對認知能力相對較弱,信息獲取、儲存少的農村小學生來說就更困難。基於這種情況,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呢?我根據自己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我認為要想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從如下幾點入手
一、 從朗讀課文訓練說話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大家都知道,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延續。鞏固和發展讀不僅能獲取寫作知識,還能用來指導寫作練習和實踐的重要途徑,同時朗讀也是學習普通話、規范語言訓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學低年級學生說話常常斷斷續續、表達內容不完整。那麼我們在訓練學生說話時,可以根據低年級教材和學生口頭的特點,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不僅要求會讀、讀准、讀流利,而且我們還一邊指導學生把話說好、說得具體、形象、生動、句子富有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緊密地結合閱讀教學。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說得具體、形象、生動呢?我們可以根據課文中的閱讀教材要求學生讀出課文中的人物的情感, 要不斷使學生從不同的課文或閱讀教材中感知不同場合人物的語言變化。並要求反反復復做到這樣的朗讀訓練、積累,這樣一來學生的說話大膽了,說話的能力也就逐漸提高表達內容就會變得完整和連貫。因為只有使學生口頭表達通順完整後,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自己就感覺有東西可寫了,同時寫出來的作文也會語句通順、內容完整。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就必須從注重學生的說話能力的培養。
二、 從觀察插圖訓練說話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我看來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比較弱,他們口述一件事情或描述一個事物的特徵或者一個故事的情節可以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要注重閱讀教學,還要重視直觀教學。例如:在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練習說話,在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時,首先要求學生從總體上觀察圖上畫了些什麼?接著要求學生把看到比較零碎的東西根據順序連起來,了解圖畫上的內容,然後再讓學生組織語言,按自己看到的、組織起來的東西順序地表達出來,寫出來。如:在小學教材二年級中有一篇《美麗的公雞》是一篇訓練學生說話能力的教材,「公雞」學生隨時可見,張口就可以說出它的摸樣來。但是我們要求學生把它生動、形象,有條理完整地說、寫出來那就困難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生把幾幅小圖畫的含意連起來說出整個故事。就這樣圖文結合、學生通過直觀了解圖意,說出的內容就不僅會完整、也能具體而有條理了,那既然能說出來了,寫出來那就不是問題了。所以我們要注重直觀教學法,從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訓練說話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有一點我必須提醒大家的是所用的教材、插圖必須要簡單、容易懂、常見,這樣便於觀察,為學生所喜愛的、這樣才能使學生興趣地投入學習,調動學生說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達到提高寫作文的效果。
三、 教會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引導學生體驗農村生活
要求寫好作文,積累是基礎。因此要教會學生寫出有實在的內容、又有真實的感受和讓人看後感到耳目一新的文章來。首先,指導學生主動地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農村小學生寫作文很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素材很多,不願積累,下筆困難。對於這種現象,必須把握好學生的心理,鼓勵和引導學生用敏銳的眼光多留心觀察農村周邊的生活,勤積累、多記錄、善思考。比如:在寫《我的家鄉》一題,在寫之前要讓學生多渠道來完全了解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物產特色,人文景觀等。可以通過請教別人、查找資料,和自己長期的觀察了解,這樣就能獲得大量生動記實的材料,並用筆記錄下來,避免學生在寫作中說假話、空話,同時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是很大的幫助。所以,要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然後把體驗到的生活信息再反復體會,,最後轉化成可儲存的信息置放於大腦中,這種信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通過教師對學生反復的循序漸進的教育。接下來,就關繫到了學生的心態問題,也就是學生主動與被動的問題。小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較敏銳,雖然不可能要求學生把每天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因為這樣會導致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但作為語文老師,就得提醒和鼓勵學生有一定的材料篩選能力,也就是教學生選擇獨特的、難忘的、有價值的材料。積累的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一個生活的片段,一個村莊的角落,也可以是一種稍瞬即逝的靈感,一個沒有做完的美夢,還可以是一首沒有寫完的歌……把它們納入個人的「生活倉庫」儲存起來,這對將來的寫作會有積極地幫助。積累要是很空泛,學生將失去信心。因此,作為作文指導老師,在班級里要定期開展「積累生活素材比賽」,這不僅能調動學生積累的激情,使學生能彼此分享積累成果,從中得到樂趣,還能在無形中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生活的美感,這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更容易拓寬他們心靈思考的尺度,因此,學生會由不願意留心觀察到主動地用心思考。
作文既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也是表達能力與認識能力的綜合訓練,有些同學認為不用這么麻煩,死板地去多掌握些詞語只要懂得寫作方法,就能寫好作文。這是不良的做法,特別是要注重積累,因文章由字、詞、句組成,這些詞句按詞法規律表述還要講究開頭、結尾、銜接,過度。因此,要學好語文知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積累作文的素材、積累語言,多閱讀課外書籍,背誦一些名家及優美的段落,使自己的語文水平不斷地提高。
四、 通過進行模仿訓練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對於農村小學生來說要提高寫作文能力,我認為還可以通過進行模仿訓練。模仿性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書面表達能力發展是由模仿到創造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對範文的模仿(包括詞、句、標題立意、範文章法、表達手法、語言句式等等)方能逐步掌握寫作的要領,從而過度到獨創性,創造性的寫作。所以模仿是小學生寫作文能力發展中一個承上(可作範文)啟下(獨立寫作)的過度階段。同時也是小學生從積累到創造的橋梁,它可以使小學生從不會寫作文而達到會獨立寫作文。寫作文我認為模仿訓練也應該注重的,自古以來它也是一種傳統的寫作訓練手段。「古人作文詩多是模仿前人之作,蓋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小學生開始寫作時,處於模仿階段獨立創造的成份很小,但隨著年級升高,練習的次數增多,自己創造性的東西相對增多起來了,模仿性也就逐漸減少,從而我們得知「進行模仿性的訓練」對於農村小學生提高寫作文能力是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我認為對於農村小學生來說這是必須要進行的一種教學手段。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的啟發,總結經驗,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益。
作文是學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能力的具體表現,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的興趣,是當前課程改革中作文教學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經過幾年來的作文教學實踐,我認識到:必須循序漸進,尋找學生的寫作困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並努力幫助學生尋找解決的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作文教學的要求,才能具備獨立地運用文字表達思想的能力.
當前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1,學生怕寫作文,2,學生對作文的普遍厭煩.這使教師在實施作文教學之前,學生便已有了對作文畏難和排斥.學生認為:一談到作文,我就怕,不知寫什麼好,二寫起作文也沒素材,三自己的寫作技能低.因此,教師在作文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厭煩作文的種種原因,克服寫作的消極因素,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樂於寫作,積極參與寫作. 那麼是什麼傷害了學生,作文傷害了學生的什麼?
首先,大量的重復性的勞動使作文變得毫無生趣,命題的交叉更使學生顯得捉襟見肘,理屈詞窮,這說明,作文同樣排斥題海戰術。
其次,作文傳達的是學生自我表白和交流的慾望,這才是學生作文的動機和目的,但作文教學中過高的要求與過低的評價,漠視或否定了學生自我表白的價值,使學生的交流成為沒有迴音的「說話」。再次,純粹個人的、隱私性的文體如日記、書信被公開化,把學生個人的情感錯誤地等同於普遍的情感而加以示範,作文教學中的懲罰性行為和教師觀念的強迫性灌輸等都傷害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毀壞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束縛了學生的口舌,封閉了學生的心靈,在學生的心理上投下了陰影,使學生逐步走向消極被動,成為作文的苦役。針對上述的問題,我在作文教學中大膽探究,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因此我認為作文教學,首先是對學生苦痛的療治。我的做法是:
第一、多鼓勵,少批評.
消除學生畏難情緒,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要從心理上使學生不再怕寫作.首先要給學生自信心,採取多鼓勵,少批評.在批改作文中,對寫作差,不合要求的,切忌諷刺挖苦,應單獨談話指出存在的問題,多說鼓勵性的語言,對寫作有進步的學生要加以表揚,使他們對寫作有自信心.其次通過課外活動培養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第二、教會學生觀察
讓學生學會觀察,積累寫作素材.教育家葉聖陶說過: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過不停.」他的話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關系.如何讓學生獲取生活材料,參與自主寫作,寫作時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呢?首先讓學生學會觀察,留心生活.學生生活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生活.觀察是說和寫的基礎,做到觀察時抓住主次,有順序地進行,並加以分析思考,作記錄,積累材料.那麼寫作時要抓住事物特點,有選擇地有組織材料.這樣,寫作時才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第三、尊重學生
我們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和理解學生,學習謙虛地對待學生,並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老師並不是事事通,更不是真理的標准,相對於無知,老師並沒有走出去多遠,就學科而言也是這樣。學習謙虛就是學習傾聽,這會極大地緩解師生之間知識上、人格上、心理上的對立,使自己成為師生對話中真實的、真誠的、值得信賴的部分。
第四、加強訓練
加強學生的寫作基本功訓練,提高閱讀能力.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是密切合的,閱讀教學是寫作的基礎.我們怎樣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上來呢?那就關繫到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多方面吸收和積累,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大膽探究,總結規律,不斷改進作文教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樂於寫作,才能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
㈥ 淺談農村小學生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淺談農村小學生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可以採取下面的方法:
(一)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作
文內容滲透在活動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例如:在春季組
織學生放風箏的比賽,提出明確要求:每
2
人一組,風箏必須是自己做的,給一周的
准備時間,
下周比賽。
比賽結束後,
利用習作課引導學生回憶本次放風箏比賽的全過
程:
1
、你選擇了和誰一組,為什麼?
2
、在製作前你們都准備了哪些材料?
3
、你們是怎樣製作的?
4
、比賽時的風箏經過試飛嗎?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又是怎樣修改的?
5
、參加比賽時,你們的心情如何?比賽的結果怎麼樣?
6
、通過這次比賽,你有什麼收獲嗎?
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設計,
學生回憶本次放風箏比賽的全過程,
以講故事的形式
講給同學聽。
分組後,
學生就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很快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
第二天,學生上交的作文再也讓你感覺不到單調、枯燥了。
作文片斷:
當老師公布課外活動時間舉行放風箏比賽的時候,
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看著老師那一張一合的嘴,
我已經沒有心情聽老師在說什麼,
我的心早已飛出了教室,
飛向了操場„„終於輪到我和彩霞了,
我們先明確分工,
她拖著風箏,
我在前面先慢
慢跑,一邊加速一邊放著手中的線,
「放手」隨著我對彩霞的一聲大喊,只見我們的
風箏穩穩的飛向了天空。
我一邊向前走一邊慢慢的抻動線繩調整風箏的方向,
看著在
天空中高高飛翔的風箏,
望著和我一樣紅撲撲笑臉的彩霞,
我們對視後,
欣慰的笑了。
這笑中包含著我們的努力與辛苦,同時也包含了我倆「智慧的結晶」
。
農村的孩子知識面窄、
信息量小,
要讓學生寫出豐富內容的作文,
教師要善於動
腦,結合農村孩子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又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素材。
(二)開展作文日記交流
每周一學生上交日記後,
我都利用中午時間盡快批閱,
在下午班隊課時讓學生進
行交流。
根據布置內容,
找出好的或是比上一次寫的有進步的在班內進行交流,
讓他
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
其他同學聽後還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或是點評。
這樣的做
法即鼓勵寫得好的同學,
又激勵寫得有進步的同學下次寫得更好。
沒有讀的同學可以
提出自己的意見,
那麼他自己再寫這方面的文章是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通過這
種形式,使好同學信心更足、使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信心,激發
興趣。總之,每組織一次交流活動,要使學生全員參與,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
性,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㈦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新課程實施已經有十來年,可是農村學生整體寫作能力還是不太令人滿意。身為農村教師,要想法設法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閱讀量; 積累; 觀察生活 ; 寫作素材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今年四月份,我們語文老師在網上研討「今天,我們怎樣教作文」這個課題,從研討學習中可以看出一個問題:新課程實施已經有十來年,可是農村學生整體寫作能力還是不太令人滿意。一提寫作文,學生不是搖頭就是嘆氣,總是抱怨「沒啥可寫」的。一句 「沒啥可寫」暴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欠缺。農村學生作文水平止步不前的原因有:學生課外閱讀少,學生缺少豐富的生活體驗,教師作文教學沒有實效,教師未能起到示範作用等。如何引導學生走出作文「沒啥可寫」的困境,使學生從「要我寫」,變成「我要寫」,是我們語文老師需認真思考乃至深入探索的課題。現結合自己十來年的教學經驗,淺談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進行有效積累 寫作是厚積薄發的過程,離不開「積累」。可農村學生的閱讀量太小了。在農村,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多看課外書對學生的作文有幫助,沒有給孩子買課外書,很多孩子除了要讀的這幾本教科書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書可讀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腦海里沒有多少文字的積累,寫作的時候就很難有好詞佳句。老師可以適當做家長的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到書店看書,給孩子買上幾本。有了課外書後,老師可以利用一些時間來讓學生專心閱讀。我的做法是:每天下午給學生二十分鍾的讀書時間,每個學生都從家裡帶來一本課外書,看完自己的,大家就互相交換來看。這樣一來,自己的一本書就可以換來十多本課外書的閱讀。為了檢查學生的讀書效果,每天我會請一位同學在班上進行讀書匯報,說說自己讀了什麼書,從中學到什麼知識。其他同學注意聽,也要說說自己聽懂了什麼或聽的感受。而每天上台展示的學生則由前天匯報的同學隨機抽簽決定的。這樣一來,學生們都不知道自己會在哪天被抽中,所以感覺既緊張又有趣,讀書的熱情也就高漲不減。還有,我還重視《國學經典誦讀》,早讀時讓學生背一背裡面的經典古詩詞,增加學生的積累量。學生閱讀的機會多了,閱讀面廣了,潛移默化中,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都會提高。 二、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要想寫好作文,那就必須有豐富的寫作素材。材料從哪裡來?那就是生活。葉聖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章。」而這個生活,就是學生司空見慣而往往被忽視的「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學習生活、課餘生活、社會生活。生活這么豐富多彩,可為啥我們的學生覺得「沒啥可寫」呢? 雕塑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努力讓學生把觀察生活當成一種習慣。我是這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每周我會有意識地提醒學生回想一下,本周有哪些事或哪些人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這樣學生就會在頭腦里,把這個周的所見所聞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我常告訴學生:我們要在生活中積累作文的素材,只要我們用眼去仔細觀察,用心去慢慢體會,就能在別人習以為常的東西上發現與眾不同之處。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但是怎樣從這么多素材中選出對習作有幫助呢?這就必須教給學生選材的方法。為了避免學生選材老套,我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細小之事選材,盡量選新鮮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每次作文,對選材與眾不同的學生我都會給予表揚。指導學生作文時選材著眼點要小些,寫作角度要新些。不要寫空話、大話,只要寫好生活中的細微小事,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好。 在以往的習作中,有學生寫出了媽媽在夏天停電的夜晚用扇子給自己扇風,讓自己安然入睡而媽媽卻因此沒有好好休息的感動;也有學生由自己的一個噴嚏讓家人緊張,想到了自己生病時爸爸媽媽細致無微的照顧;還有學生圍繞自己的愛打球的興趣介紹了自己的特點……於是,我對學生說,看,就是一次扇風、一個噴嚏、一種興趣就會誕生一篇好的作文。這一件件小事,不正是對生活的真實寫照嗎?所以,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細心品味生活,久而久之,學生的習作中就不會出現假話、空話、套話,習作就能用真情打動讀者,作文能力也就會提高。
㈧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對學生而言,寫作文難,寫一篇好的作文更難。他們面對作文題目不知從何下筆,無話可說,即便是寫出來,也是內容空洞,言之無物,沒有真情實感。師生都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呢?通過《語文課程標准》的學習,加之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我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範作文,讓學生把握要點,培養其寫作的靈感
在寫作訓練中、語文教師往往把文章的字、詞、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結構,邏輯修辭等作為不同階段的訓練中心任務。這些任務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中心任務,中心任務應該是"靈感"的訓練。靈感來源於生活、靈感來源於思考、靈感來源於可持續性的思考,靈感來源於全時性的思考,靈感來源於人的主動性、靈感來源於個體對大自然的愛……
以前我們的作文多是給定好了題目的,如寫《我的老師》、《記一件有義意的事》、《論勤奮》等,這本身就讓學生沒有多少靈感,所以學生只能靠苦思冥想、生搬硬套來完成任務。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作文題目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如"你在生活中有什麼發現,請你把你的發現寫成篇日記,再與同學們交流";又如"你曾到過哪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請你把它寫來"。面對場景,學生一定會用不同的視角對待,當然就會產生不同靈感。這些有個性化的文題目,貼近生活,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高質量的文章。有時候,我們看到了什麼事情,看到了美麗的景色,想起了某一件事情,就特別想把它寫下來,這時如果馬上動筆寫,就能寫得很好,很流暢。如果不及時寫不來,這種靈感就帶不來"習作"慾望,靈感就消失無蹤了。
老師要善於創設習作情景,激起學生的習作靈感,並給學生充分的習作時間,讓學生寫下當時的感受,寫下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總之,如果我們的課堂把靈感當作中心任務,學生一定不會被字、詞、句、段、篇、修辭所困擾,因為靈感會全面啟動學生的思維,會主動調取素材庫的素材,也會自動生成新的話語,積累的作用將面面展現。可以說個人的寫作才華,是在活動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在活動中,學生是主角,是主體,既可以是活動的參與者,還可以是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和設計者,教師只是活動的創設者,只起著對活動的促進和輔導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想像,勇於創新和實踐,把活動推向更高的層次。同時教師還應在不同的活動中激勵評價學生,鼓勵學生持續發展,大膽運用語言,實踐語言,最終達到自主學習、自我糾錯、自我評價、掌握和運用語言的目的。
㈨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寫作水平
陳 梅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培養學生說話、寫話能力,使學生懂得基本的寫作知識。但是目前在農村學校,許多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的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說,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作文,也是內容空洞,條理不清,或者詞不表意,牛頭不對馬嘴,讓老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現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一、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和認識生活 小學生的生活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是他們常常覺得無新鮮內容可寫,寫來寫去總是那麼幾件事,為什麼他們對身邊的生活熟視無睹呢?主要是他們沒有學會觀察生活。要培養學生的日常觀察力,可以先定向引導的方式。可靜物觀察、活動觀察,在學生進行觀察時,要告訴學生觀察目的、任務,引發他們想像。如,學生觀察其他同學讀書時的動作和神態,讓學生充分、仔細地觀察,並認識所要表達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引導學生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事事留心,處處在意,讓學生多多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寫作時就有話可寫。在多觀察勤思考這一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想寫的沖動,不吐不快,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就達到目的。 二、加強課外閱讀 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最大的障礙是知識積累少,作文的技巧更談不上。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注重讓學生在掌握閱讀要求的同時,不要人為地脫離對作文的訓練。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我指導學生進行廣泛地閱讀,讓學生們在浩瀚的書海中遨遊。我經常組織學生讀書活動,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精讀、略讀、瀏覽、誦讀。並鼓勵學生多記多寫,撰寫自己的讀書心得、收獲,並在讀書交流活動會上說一說,評評誰講最好,誰的收獲最大。 三、加強課後練筆 學習課文後的練筆,可以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可以學習立意、選村,可以練習續寫、縮寫、擴寫,也可以改寫模仿。好文章大多是向前輩名篇學習之後再中上自己的創作寫出來的。教師應教學中適時地抓住教材優點,誘導和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感悟文章寫作技法。 四、仿寫是學生提高寫作的技巧,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生的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我在教學《鄉村風光》習作中,讓學生認真仔細閱讀《我家鄉的小河》、《鄉村小院》,體會作者是如何描繪美麗的鄉村風光,運用什麼手法,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作者用比喻、擬人、排比、對比等手法,向讀者展示了鄉村的美麗。在寫作的過程中,作者由時間(季節)和地點方位的寫作順序,有條理地說出鄉村的風光。學完這課後,寫寫我們這里的鄉村景色,題目自擬。模仿就是習作訓練的過程。仿寫就是習作訓練的一種形式,仿寫便於把讀和寫結合起來,為初學寫作打下基礎,培養起寫作的興趣。 六、改變作文教法,鼓勵發揮想像 教師在讓學生寫作時,通常是在課堂上完成作文。這樣的做法不便於學生寫作,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圖書館、家中、校園、田野、溪旁等地完成作文,這樣便於學生對自己的寫作對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搜集寫作時所需的材料。另外,還可以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情趣、現實生活等將命題作文改為半命題作文,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見識是不同的,命題作文往往局限於少部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受,不能面向全體學生,要鼓勵學生在作文中充分發揮想像,可以在寫實實在在事物時,加入一些想像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大膽合理的想像,寫些童話式、科幻式的描寫未來社會和生活的作文。 三、肯定學生的作文的亮點 每一位學生從心裡上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我的學生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我的作文能從老師的嘴裡念出來,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我在寫評語的時候,多肯定學生的作文的優點,使學生發揚優點,講評時,不只注重尖子生,而且面對全體學生。中等生、差生他們更渴望老師的認可。所以我講評時,對平時較差的學生,努力發現他們哪裡寫得較好,哪怕是一句話、一小段、一個詞都加以肯定、表揚。對較差的習作存在的問題,拿來和學生起討論,分析原因,讓學生出計策,看如何改進,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實踐證明,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的學生在一次作文寫道:老師,謝謝你,在你的指導下我的作文是越寫越好,我真高興!如果在課堂上時間不夠,課後我會找本次作文較差的學生談一談,讓他們直接從老師這里得到鼓勵,同時也得到幫助,這又比單純的文後評語效果要好。 總之,要想引導學生寫好作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引導學生勤讀書、勤積累、勤運用。學生的作文能力就逐漸提高。
㈩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求解
小學教學中,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教學是不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勤於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才能開辟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新途徑。
對於農村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老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弄清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並分析解決的對策,有利於我們教師更好地進行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一、創設氛圍激發寫作興趣
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因此,教師要想克服學生對作文怕寫、厭寫的畏難情緒,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就必須創設一個民主、和諧、愉悅的寫作心理環境。針對有些不切實際的教材內容,教師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裁進行創作,又可打破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創作,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真誠交流,促進溝通,融洽情感。另外,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子,誘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一方面,可有目的地收集課本上有關作家、詩人的生活經歷、寫作成就的故事,向學生介紹作家、詩人的成才道路、學習精神,激發寫作熱情;另一方面,可依據教材中給出的環境、情節、人物,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故事續尾、詩歌改寫、切換角色等富有個性新意的作文創作。如教完《狐狸和烏鴉》一課後,寫寫烏鴉的肉被狐狸騙走後會怎麼樣,以此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鼓勵學生多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汲取寫作的不竭源泉
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要解決學生「沒有材料可寫」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難,老師就必須幫助學生從廣闊的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
農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更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網路全書。盡管現在農村學生學習負擔很重,很少有機會參加勞動,但星期天和寒暑假,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可供自由支配的。可以叫學生去幫父母養養雞、放放羊,到農忙時節,老師要建議家長們讓他們的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農業勞動,體會田間勞動的甘苦。當然,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事物,細心體會萬事萬物豐富而細致的情感,啟發學生善於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感受生活的真諦。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學習之母。」魯迅說:「如要創作,第一需觀察,對於任何事物,必須觀察准確透徹,才好下筆。」只要學生們平時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便會發現,鄉土題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
三、加強課外閱讀、提高作文水平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讀得不多,胸無積累,自然會影響作文質量的提高。我除了上好教材中的閱讀課外,還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從中汲取養料。我發動學生把家中的一些書籍帶來,相互交換著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如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或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句段篇,或寫讀後感,以求讀後總有收獲。學生積累的素材多了,練筆的機會多了,作文思路就會更加開闊。
五、教給學生自改方法,培養學生自改能力。
在訓練時,首先要教給學生修改方法,指出修改范圍。要教給學生用統一規定的修改符號,按照一定的順序(如按字、詞、句、段、篇的順序)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在原文上進行修改,一次突破一個重點,解決一個問題,然後逐步加深難度,達到全面修改。要讓學生知道修改哪些方面:一是內容方面,看看中心是否明確、思想是否健康、情節是否真實、材料是否充實等;二是結構方面,看看順序是否恰當、分段是否合理、條理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過渡是否自然等;三是語言方面,看看語句是否通順、前後是否連貫、有無錯別字、有無用錯的標點等。
六、多向評議,互相欣賞,共同提高
大家都知道,興趣和自信是作文最大的內驅力,這種內驅力除來源於學生有比較自覺的寫作目的外,還來源於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課標》也在不同的學段分別提出:「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離習作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勤於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才能開辟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新途徑。